CN220598496U - 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8496U
CN220598496U CN202321552301.6U CN202321552301U CN220598496U CN 220598496 U CN220598496 U CN 220598496U CN 202321552301 U CN202321552301 U CN 202321552301U CN 220598496 U CN220598496 U CN 220598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wall
column
wall
plug fram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523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卫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Huaxia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ins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ins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ins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523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8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8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849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衔接柱:其一端焊接有插接框,且插接框顶部开设有插孔;L型板:其焊接于插接框顶部外壁,且L型板顶部开设的螺纹孔活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顶部通过销固定有旋钮;塞头:其通过销固定于螺纹柱底部;安装块:其外径和插接框内径适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支撑板可以对建筑墙体表面进行支撑,通过将安装块和插接框之间设置为分离式,从而可以灵活地根据需要支撑的建筑墙体的表面积来对支撑板的尺寸进行选取,通过设置有电动缸可以对支撑板和底座之间进行衔接,使得当底座放置在地面时,利用电动缸可以将支撑板抵触在建筑墙体表面。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支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和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和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传统的挡土墙大多是由建筑工人利用砖头垒起,目前挡土墙由于受到雨雪天气等影响,导致土质变化,很容易使挡土墙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稳固性降低,因此需要利用相应的支撑装置可以有效对墙体进行支撑,保证挡土墙墙体的稳定性。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2348931.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底板、竖向伸缩支撑装置.丝杆及丝杆安装架、横向伸缩支撑装置和支撑板;其中,所述竖向伸缩支撑装置联接在固定底板与丝杆安装架之间;所述横向伸缩支撑装置安装在丝杆上,并与支撑板联接。
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存在以下不足:由于移动板的尺寸无法调节,使得当移动板对不同高度、宽度的墙体进行支撑时,只能对墙体的局部或部分区域进行支撑,从而无法保证对墙体整体的支撑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
衔接柱:其一端焊接有插接框,且插接框顶部开设有插孔;
L型板:其焊接于插接框顶部外壁,且L型板顶部开设的螺纹孔活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顶部通过销固定有旋钮;
塞头:其通过销固定于螺纹柱底部;
安装块:其一端焊接有支撑板;
插槽:其开设于安装块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顶部外壁焊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表面开设的通孔内壁活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一端通过销固定有旋转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块顶部固定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输出端通过销固定有垫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垫块一侧外壁焊接有调节杆,且衔接柱和调节杆之间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固定有竖板,两个竖板之间活动连接有同一个蜗杆,所述转动柱圆周外壁通过键连接有和蜗杆啮合的蜗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两侧外壁均焊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表面开设有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块外径和插接框内径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槽内径和塞头外径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有支撑板可以对建筑墙体表面进行支撑,通过将安装块和插接框之间设置为分离式,从而可以灵活地根据需要支撑的建筑墙体的表面积来对支撑板的尺寸进行选取。
2.通过设置有电动缸可以对支撑板和底座之间进行衔接,使得当底座放置在地面时,利用电动缸可以将支撑板抵触在建筑墙体表面。
3.通过旋转蜗杆可以驱动蜗轮旋转,从而可以对电动缸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同时利用蜗轮蜗杆机构的自锁特点,可以保证电动缸在调节至设定的倾斜角度后,保证其稳定性。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的侧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的支撑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的连接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竖板、3-电动缸、4-支撑板、5-旋转块、6-安装板、7-转动柱、8-固定板、9-蜗轮、10-垫块、11-蜗杆、12-固定孔、13-衔接柱、14-调节杆、15-安装块、16-插槽、17-插接框、18-旋钮、19-L型板、20-塞头、21-螺纹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为了便于不同表面积的建筑墙体进行支撑,如图1-4所示,包括底座1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
衔接柱13:其一端焊接有插接框17,且插接框17顶部开设有插孔;
L型板19:其焊接于插接框17顶部外壁,且L型板19顶部开设的螺纹孔转动连接有螺纹柱21,所述螺纹柱21顶部通过销固定有旋钮18;
塞头20:其通过销固定于螺纹柱21底部;
安装块15:其外径和插接框17内径适配,且安装块15一端焊接有支撑板4;
插槽16:其开设于安装块15顶部,且插槽16内径和塞头20外径适配;
通过设置有支撑板4可以对建筑墙体表面进行支撑,通过将安装块15和插接框17之间设置为分离式,从而可以灵活地根据需要支撑的建筑墙体的表面积来对支撑板4的尺寸进行选取,通过旋转螺纹柱21使得塞头20在下移的过程中,可以在穿过插接框17顶部的插孔后插入到插槽16内壁,从而可以对安装块15和插接框17之间进行限位,从而将安装块15和插接框17之间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焊接有安装板6,且安装板6表面开设的通孔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柱7,所述转动柱7一端通过销固定有旋转块5,且旋转块5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缸3,所述电动缸3输出端通过销固定有垫块10,且垫块10一侧外壁焊接有调节杆14,且衔接柱13和调节杆14之间转动连接;
通过设置有电动缸3可以对支撑板4和底座1之间进行衔接,使得当底座1放置在地面时,利用电动缸3可以将支撑板4抵触在建筑墙体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竖板2,两个竖板2之间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蜗杆11,所述转动柱7圆周外壁通过键连接有和蜗杆11啮合的蜗轮9;
通过旋转蜗杆11可以驱动蜗轮9旋转,从而可以对电动缸3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同时利用蜗轮蜗杆机构的自锁特点,使得蜗轮9无法反向驱动蜗杆11进行旋转,从而可以保证电动缸3在调节至设定的倾斜角度后,可以保证其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两侧外壁均焊接有固定板8,且固定板8表面开设有固定孔12;
在需要将底座1和地面之间进行固定时,首先在地面上安装膨胀螺丝,通过将固定孔12插入到膨胀螺丝上,利用螺母对底座1和膨胀螺丝之间进行固定。
工作原理:首先将底座1和地面之间通过固定孔12、膨胀螺丝和螺母进行固定,接着根据建筑墙体的表面积对支撑板4的尺寸进行选取,接着将安装块15插入到插接框17内壁后,利用塞头20和插槽16对插接框17和安装块15之间进行固定,接着旋转蜗杆11驱动蜗轮9旋转,从而对电动缸3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接着利用电动缸3对支撑板4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支撑板4最终抵触在建筑墙体表面对建筑墙体进行支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和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
衔接柱(13):其一端焊接有插接框(17),且插接框(17)顶部开设有插孔;
L型板(19):其焊接于插接框(17)顶部外壁,且L型板(19)顶部开设的螺纹孔活动连接有螺纹柱(21),所述螺纹柱(21)顶部通过销固定有旋钮(18);
塞头(20):其通过销固定于螺纹柱(21)底部;
安装块(15):其一端焊接有支撑板(4);
插槽(16):其开设于安装块(15)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焊接有安装板(6),且安装板(6)表面开设的通孔内壁活动连接有转动柱(7),所述转动柱(7)一端通过销固定有旋转块(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块(5)顶部固定有电动缸(3),所述电动缸(3)输出端通过销固定有垫块(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10)一侧外壁焊接有调节杆(14),且衔接柱(13)和调节杆(14)之间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固定有竖板(2),两个竖板(2)之间活动连接有同一个蜗杆(11),所述转动柱(7)圆周外壁通过键连接有和蜗杆(11)啮合的蜗轮(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两侧外壁均焊接有固定板(8),且固定板(8)表面开设有固定孔(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5)外径和插接框(17)内径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6)内径和塞头(20)外径适配。
CN202321552301.6U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20598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2301.6U CN220598496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2301.6U CN220598496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8496U true CN220598496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63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52301.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20598496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84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98496U (zh) 一种建筑墙体支撑装置
CN117029769A (zh) 建筑地基沉降测量装置
CN21213186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位监测用安装架
CN217923623U (zh) 基坑内支撑结构
CN213980263U (zh) 土木工程用围挡
CN212324042U (zh) 一种光伏电站安装结构
CN214942582U (zh) 一种稳定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
CN220653282U (zh) 一种安装便捷的立柱
CN216383380U (zh) 高速公路边坡的稳定性监测装置
CN220167575U (zh) 一种园林建筑木结构榫卯节点加固装置
CN219527653U (zh) 一种桩基础定位装置
CN213062406U (zh) 一种可移动的轻型钢结构大型雨棚
CN220366211U (zh)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测绘装置
CN217460605U (zh) 一种新型基坑换撑装置
CN218001066U (zh) 一种移动式室外停车场视频监控装置
CN219547851U (zh) 沉井施工纠偏结构
CN217563578U (zh) 一种光伏支架结构
CN215374030U (zh) 一种大型水闸钢闸门底止水监测设备
CN216235748U (zh) 一种塔吊基座调平结构
CN220705036U (zh) 人防门框垂直度调节器
CN219571504U (zh) 一种安全施工用抗震支架
CN21962229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建筑固定装置
CN215367994U (zh) 一种建筑抗裂防水墙体结构
CN216381615U (zh) 一种可移动式防雨柴油发电机组
CN218956407U (zh) 一种单臂旋转式砂石骨料在线含水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3

Address after: Room 1617, Block A, Jinjiu International Building, Honggutan District,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330038

Patentee after: Jiangxi Huaxia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000 AI Industrial Park e1-031, No. 88, Jinjihu Avenu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area, China (Jiangsu) pilot Free Trade Zone,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Suzhou Xins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403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403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