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94718U - 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4718U
CN220594718U CN202322106184.7U CN202322106184U CN220594718U CN 220594718 U CN220594718 U CN 220594718U CN 202322106184 U CN202322106184 U CN 202322106184U CN 220594718 U CN220594718 U CN 220594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ixedly connected
motor
support
lif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061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Aoqi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Aoqi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Aoqi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Aoqi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0618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4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4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4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包括底座、升降机构和减震机构;底座:其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保护壳,底座的四角分别开设有安装孔;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位于底座的左侧,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实现对设备电器的调控,升降机构:其转动连接于底座的中部,升降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升降机构的底端位于保护壳的内部;减震机构:其固定连接于支架的上表面,减震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该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通过对液压阻尼器的倾斜程度调节,进而实现受力方向的改变,多级减震结构的联动性好,间接延长了弹簧使用寿命,在升降减震座椅方面应用工作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减震座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
背景技术
伴随着现代汽车的普及,人员对汽车的性能和乘坐的舒适要求大大增加,减震座椅也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减震座椅通过对座椅上的弹性软垫底部加装减震座椅底座来实现的,通常需要用到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
现有升降减震座椅底座使通过弹簧对减震座椅底座中的交叉支架压缩和顶出来实现对座椅的升降减震。
现有技术的减震结构单一,缺乏联动性,无法对减震座椅的减震程度进行调节,其弹簧的拉扯对减震弹簧的磨损较大,使用寿命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通过对液压阻尼器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实现受力方向的改变,进而可对座椅的减震程度进行调节,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包括底座、升降机构和减震机构;
底座:其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保护壳,底座的四角分别开设有安装孔;
升降机构:其转动连接于底座的中部,升降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升降机构的底端位于保护壳的内部;
减震机构:其固定连接于支架的上表面,减震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通过对液压阻尼器的倾斜程度调节,进而实现受力方向的改变,多级减震结构的联动性好,间接延长了弹簧使用寿命,在升降减震座椅方面应用工作广泛。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位于底座的左侧,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实现对设备电器的调控。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弹簧、矩形滑柱和矩形滑筒,所述矩形滑筒分别固定连接于支架的上表面四角,矩形滑筒的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矩形滑筒的上端滑动连接有矩形滑柱,弹簧的顶端与矩形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矩形滑柱的上端均与安装架的底面固定连接,实现对座椅的减震。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第二电机、支板、双向丝杆、滑块和液压阻尼器,所述支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安装架的底面的前后两侧,两个纵向对应的支板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中部均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滑块的底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液压阻尼器,支架的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座,液压阻尼器的底端通过销轴与竖向相邻的U型座转动连接,前侧的支板的前侧面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后侧相邻的双向丝杆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入端均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实现对减震程度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支座、蜗杆、蜗轮、外螺纹柱和内螺纹筒,所述外螺纹柱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底座的中部,外螺纹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蜗轮,内螺纹筒固定连接于支架的底面,内螺纹筒与外螺纹柱的上端螺纹连接,支座分别固定连接于底座的底面中心,两个支座之间转动连接有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前侧的支座的前侧面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支座、蜗杆和蜗轮位于保护壳的内部,第一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实现对座椅的升降。
进一步的,还包括伸缩柱,所述伸缩柱分别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伸缩柱的伸缩端顶部与支架的底面固定连接,实现对升降机构的限制。
进一步的,还包括座椅安装孔,所述座椅安装孔分别开设于安装架的上表面四角,实现座椅的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具有以下好处:
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组调控第二电机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蜗杆转动,由于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从而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外螺纹柱转动,由于内螺纹筒与外螺纹柱螺纹连接,在伸缩柱的伸缩限度范围内,从而实现座椅的升降,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组调控第一电机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双向丝杆转动,从而带动滑块同时向双向丝杆的中部移动,使液压阻尼器倾斜,矩形滑柱向下移动矩形滑筒内部的弹簧压缩,当液压阻尼器受到碰撞压力时,动能经液压阻尼器的塞头和加速弹簧转给活塞,使其向下运动。原来液压阻尼器工作腔内装有一个复位弹簧、顶杆以及油液,液压阻尼器的活塞的运动挤压工作腔内的油液,使其复位弹簧压缩,同时使油液从活塞与顶杆之间的环形间隙挤压出来,进入贮油腔,在液压阻尼器的活塞开始运动时,由于与顶杆之间的环形间隙较大,油液容易被挤出,在液压阻尼器的活塞继续运动时中,这一环形间隙变得越来越小,即液压阻尼器的活塞阻力不断增大,到液压阻尼器的顶杆的圆柱形阶段后,环形间隙为零,阻力也稳定于大值,液压阻尼器被压缩的过程是通过活塞挤压油液做功的过程,这一过程消耗了大量动能,起到缓冲减震作用,同时矩形滑柱与矩形滑筒的内壁滑动摩擦阻尼,进而可对座椅的减震程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座椅的减震,通过对液压阻尼器的倾斜程度调节,进而实现受力方向的改变,实现多级减震且结构的联动性好,间接延长了弹簧使用寿命,在升降减震座椅方面应用工作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震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保护壳、3控制开关组、4升降机构、41第一电机、42支座、43蜗杆、44蜗轮、45外螺纹柱、46内螺纹筒、5减震机构、51第二电机、52支板、53双向丝杆、54滑块、55弹簧、56液压阻尼器、57矩形滑柱、58矩形滑筒、6支架、7安装架、8座椅安装孔、9安装孔、10伸缩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包括底座1、升降机构4和减震机构5;
底座1:其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保护壳2,底座1的四角分别开设有安装孔9;还包括伸缩柱10,伸缩柱10分别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伸缩柱10的伸缩端顶部与支架6的底面固定连接,还包括控制开关组3,控制开关组3位于底座1的左侧,控制开关组3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实现对设备电器的调控
升降机构4:其转动连接于底座1的中部,升降机构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6,升降机构4的底端位于保护壳2的内部,升降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41、支座42、蜗杆43、蜗轮44、外螺纹柱45和内螺纹筒46,外螺纹柱4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底座1的中部,外螺纹柱4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蜗轮44,内螺纹筒46固定连接于支架6的底面,内螺纹筒46与外螺纹柱45的上端螺纹连接,支座42分别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底面中心,两个支座42之间转动连接有蜗杆43,蜗杆43与蜗轮44啮合连接,前侧的支座42的前侧面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电机41,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与蜗杆43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41、支座42、蜗杆43和蜗轮44位于保护壳2的内部,第一电机4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3的输出端,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组3调控第二电机51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蜗杆43转动,由于蜗杆43与蜗轮44啮合连接,从而带动蜗轮44转动,进而带动外螺纹柱45转动,由于内螺纹筒46与外螺纹柱45螺纹连接,在伸缩柱10的伸缩限度范围内,从而实现座椅的升降。
减震机构5:其固定连接于支架6的上表面,减震机构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7,还包括座椅安装孔8,座椅安装孔8分别开设于安装架7的上表面四角,减震机构5包括弹簧55、矩形滑柱57和矩形滑筒58,矩形滑筒58分别固定连接于支架6的上表面四角,矩形滑筒58的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55,矩形滑筒58的上端滑动连接有矩形滑柱57,弹簧55的顶端与矩形滑柱57的底端固定连接,矩形滑柱57的上端均与安装架7的底面固定连接,减震机构5还包括第二电机51、支板52、双向丝杆53、滑块54和液压阻尼器56,支板52分别固定连接于安装架7的底面的前后两侧,两个纵向对应的支板52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53,双向丝杆53的中部均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54,滑块54的底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液压阻尼器56,液压阻尼器56的外部均套设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的底端与液压阻尼器56的固定端外表面固定连接,连接弹簧的上端与液压阻尼器56的伸缩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支架6的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座,液压阻尼器56的底端通过销轴与竖向相邻的U型座转动连接,前侧的支板52的前侧面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电机51,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分别与后侧相邻的双向丝杆53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51的输入端均电连接控制开关组3的输出端,控制开关组3调控第二电机51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双向丝杆53转动,从而带动滑块54同时向双向丝杆53的中部移动,使液压阻尼器56倾斜,矩形滑柱57向下移动矩形滑筒58内部的弹簧55压缩,同时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进而可对座椅的减震程度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座椅安装工作人员将底座1通过螺栓安装于车辆内部,然后将座椅通过座椅安装孔8安装在安装架7的上方,接着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组3调控第一电机41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蜗杆43转动,由于蜗杆43与蜗轮44啮合连接,从而带动蜗轮44转动,进而带动外螺纹柱45转动,由于内螺纹筒46与外螺纹柱45螺纹连接,在伸缩柱10的伸缩限度范围内,从而实现座椅的升降,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组3调控第二电机51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双向丝杆53转动,从而带动滑块54同时向双向丝杆53的中部移动,使液压阻尼器56倾斜,矩形滑柱57向下移动矩形滑筒58内部的弹簧55压缩,当液压阻尼器56受到碰撞压力时,动能经液压阻尼器56的塞头和加速弹簧转给活塞,使其向下运动。原来液压阻尼器56工作腔内装有一个复位弹簧、顶杆以及油液,液压阻尼器56的活塞的运动挤压工作腔内的油液,使其复位弹簧压缩,同时使油液从活塞与顶杆之间的环形间隙挤压出来,进入贮油腔,在液压阻尼器56的活塞开始运动时,由于与顶杆之间的环形间隙较大,油液容易被挤出,在液压阻尼器56的活塞继续运动时中,这一环形间隙变得越来越小,即液压阻尼器56的活塞阻力不断增大,到液压阻尼器56的顶杆的圆柱形阶段后,环形间隙为零,阻力也稳定于大值,液压阻尼器56被压缩的过程是通过活塞挤压油液做功的过程,这一过程消耗了大量动能,起到缓冲减震作用,同时矩形滑柱57与矩形滑筒58的内壁滑动摩擦阻尼,进而可对座椅的减震程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座椅的减震,同时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重复以上操作进行下一次的升降减震座椅调节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51可选用4IK25GN-C 25W 定速电机,控制开关组3上设有与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51一一对应且用于控制其开关的控制按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升降机构(4)和减震机构(5);
底座(1):其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保护壳(2),底座(1)的四角分别开设有安装孔(9);
升降机构(4):其转动连接于底座(1)的中部,升降机构(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6),升降机构(4)的底端位于保护壳(2)的内部;
减震机构(5):其固定连接于支架(6)的上表面,减震机构(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开关组(3),所述控制开关组(3)位于底座(1)的左侧,控制开关组(3)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5)包括弹簧(55)、矩形滑柱(57)和矩形滑筒(58),所述矩形滑筒(58)分别固定连接于支架(6)的上表面四角,矩形滑筒(58)的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55),矩形滑筒(58)的上端滑动连接有矩形滑柱(57),弹簧(55)的顶端与矩形滑柱(57)的底端固定连接,矩形滑柱(57)的上端均与安装架(7)的底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5)还包括第二电机(51)、支板(52)、双向丝杆(53)、滑块(54)和液压阻尼器(56),所述支板(52)分别固定连接于安装架(7)的底面的前后两侧,两个纵向对应的支板(52)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53),双向丝杆(53)的中部均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54),滑块(54)的底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液压阻尼器(56),支架(6)的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座,液压阻尼器(56)的底端通过销轴与竖向相邻的U型座转动连接,前侧的支板(52)的前侧面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电机(51),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分别与后侧相邻的双向丝杆(53)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51)的输入端均电连接控制开关组(3)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41)、支座(42)、蜗杆(43)、蜗轮(44)、外螺纹柱(45)和内螺纹筒(46),所述外螺纹柱(4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底座(1)的中部,外螺纹柱(4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蜗轮(44),内螺纹筒(46)固定连接于支架(6)的底面,内螺纹筒(46)与外螺纹柱(45)的上端螺纹连接,支座(42)分别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底面中心,两个支座(42)之间转动连接有蜗杆(43),蜗杆(43)与蜗轮(44)啮合连接,前侧的支座(42)的前侧面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电机(41),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与蜗杆(43)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41)、支座(42)、蜗杆(43)和蜗轮(44)位于保护壳(2)的内部,第一电机(4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3)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柱(10),所述伸缩柱(10)分别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伸缩柱(10)的伸缩端顶部与支架(6)的底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座椅安装孔(8),所述座椅安装孔(8)分别开设于安装架(7)的上表面四角。
CN202322106184.7U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 Active CN220594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06184.7U CN220594718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06184.7U CN220594718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4718U true CN220594718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64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06184.7U Active CN220594718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4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51816U (zh) 车辆安装升降平台
CN220594718U (zh) 一种轻量化升降减震座椅底座
CN211032760U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可变式中控台
CN116142918B (zh) 一种组合式用于电梯轿厢的橡胶阻尼结构
CN112298574A (zh) 一种飞机座椅垂直减震调节系统
CN114321650B (zh) 一种水轮机安装用载重底座
CN216413649U (zh) 一种可调速丝杆升降式地埋环网柜
CN113653610A (zh) 风力发电设备的振动抑制装置
CN216312938U (zh) 一种稳定的变频器机箱
CN219103182U (zh) 一种空调外机用减震底座
CN213206116U (zh) 一种高效节能泵用底座
CN112360712A (zh) 一种液压回程的轴向柱塞式液压泵
CN21934410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施工用支撑装置
CN211393762U (zh) 一种路灯安装施工用的升降装置
CN221033432U (zh) 二级行程可调电液伺服油缸
CN219974858U (zh) 一种空气处理机组用风机
CN212779659U (zh) 排温传感器
CN211448598U (zh) 一种新型节流压井管汇装置
CN221116840U (zh) 一种空调安装用升降装置
CN219827344U (zh) 一种气缸稳固支撑装置
CN216064927U (zh) 一种槽钢加工校直调整架
CN215758621U (zh) 一种交通工程用道路减速装置
CN219823347U (zh) 一种电梯驱动升降液压装置
CN217858104U (zh) 一种五金件模架生产用检测装置
CN220323707U (zh) 一种建筑工程设计投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