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90986U - 一种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0986U
CN220590986U CN202322086178.XU CN202322086178U CN220590986U CN 220590986 U CN220590986 U CN 220590986U CN 202322086178 U CN202322086178 U CN 202322086178U CN 220590986 U CN220590986 U CN 2205909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oller
fixedly connected
plastic woven
arc
mat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861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广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yang Changming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yang Changmi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yang Changming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yang Changmi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861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09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09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09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编织袋生产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包括底板,包括引导辊,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主轴,引导辊转动连接在主轴上,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四个相对应的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引导辊相配合的弧形板,弧形板靠近引导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引导辊相配合的静电器,静电器靠近引导辊的一端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电轴,导电轴的一端紧贴引导辊,以此自动清理胚丝,以此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编织袋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编织袋按主要材料构成为聚丙烯袋、聚乙烯袋;按缝制方法分为缝底袋、缝边底袋,目前广泛应用于肥料、化工产品等物品的一种包装材料,其主要生产工艺是利用塑料原料经挤出薄膜、切割、单向拉伸为扁丝,经过经纬编织得到产品,一般称为编织袋,
塑料编织袋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塑化挤出,从而形成胚丝,冷却后进行输送,最后进行编织,在输送过程中,由于胚丝的质量不均衡,会有少量胚丝断裂并缠绕在传送辊上并与后续的胚丝发生摩擦,影响后续胚丝传送的同时还容易导致后续胚丝断裂,断裂的编织丝会绕在运送编织丝的传送辊上,绕在传送辊上的编织丝会与后续输送的编织丝发生摩擦,从而影响后续编织丝传送,同时其摩擦还会产生热量,容易导致后续输送的编织丝熔断,因此需要人工将缠绕在输送辊上的胚丝进行清理,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人工清理断裂的胚丝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包括底板,包括引导辊,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主轴,所述引导辊转动连接在主轴上,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四个相对应的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引导辊相配合的弧形板,弧形板靠近引导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引导辊相配合的静电器,所述静电器靠近引导辊的一端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电轴,导电轴的一端紧贴引导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辊在主轴上转动,静电器发出静电,配合转动的引导辊,吸引断裂的胚丝脱离引导辊,落入弧形板中,以此自动清理胚丝,以此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导电轴用于在不增强对引导辊的摩擦的情况下,增强对引导辊上断裂胚丝的清理力度,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弧形板的底端开设有漏槽,所述弧形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漏槽相配合的收集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槽用于使弧形板中的胚丝经此处漏下,收集槽用于对清理出的胚丝进行收集,以此达到便于统一处理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收集槽的左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收集槽的左端安装有与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贯穿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收集槽的右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收集槽的右端转动连接有与出料口相配合的遮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推杆与推板相配合,用于清理收集槽内部的废料,出料口用于方便对收集槽内部的废料进行清理,遮挡板用于避免在不清理收集槽时,收集槽内部的废料散布到设备外面,对工作环境造成破坏。
可选的,所述静电器与弧形板之间设有通过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槽用于方便引导辊上落下的胚丝顺利进入漏槽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杆与弹簧相配合,用于为弧形板提供一定的缓冲,使得导电轴紧贴引导辊的同时,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害。
(三)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该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引导辊在主轴上转动,静电器发出静电,配合转动的引导辊,吸引断裂的胚丝脱离引导辊,落入弧形板中,以此自动清理胚丝,以此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引导辊;3、固定板;4、主轴;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弧形板;8、静电器;9、导电轴;10、漏槽;11、收集槽;12、电动推杆;13、推板;14、遮挡板;15、通过槽;16、伸缩杆;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4,一种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包括底板1,包括引导辊2,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固定板3,两个固定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主轴4,引导辊2转动连接在主轴4上,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四个相对应的第一支撑杆5,第一支撑杆5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引导辊2相配合的弧形板7,弧形板7靠近引导辊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引导辊2相配合的静电器8,引导辊2在主轴4上转动,静电器8发出静电,配合转动的引导辊2,吸引断裂的胚丝脱离引导辊2,落入弧形板7中,以此自动清理胚丝,以此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静电器8靠近引导辊2的一端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电轴9,导电轴9的一端紧贴引导辊2,导电轴9用于在不增强对引导辊2的摩擦的情况下,增强对引导辊2上断裂胚丝的清理力度,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参照图1-图3,弧形板7的底端开设有漏槽10,漏槽10用于使弧形板7中的胚丝经此处漏下,弧形板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漏槽10相配合的收集槽11,收集槽11用于对清理出的胚丝进行收集,以此达到便于统一处理的目的。
参照图1,收集槽11的左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收集槽11的左端安装有与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电动推杆12,电动推杆12的输出端贯穿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有推板13,电动推杆12与推板13相配合,用于清理收集槽11内部的废料,收集槽11的右端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用于方便对收集槽11内部的废料进行清理,收集槽11的右端转动连接有与出料口相配合的遮挡板14,遮挡板14用于避免在不清理收集槽11时,收集槽11内部的废料散布到设备外面,对工作环境造成破坏。
参照图1-图4,静电器8与弧形板7之间设有通过槽15,通过槽15用于方便引导辊2上落下的胚丝顺利进入漏槽10中。
参照图3,第一支撑杆5与第二支撑杆6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6,伸缩杆16上套设有弹簧17,弹簧1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上,伸缩杆16与弹簧17相配合,用于为弧形板7提供一定的缓冲,使得导电轴9紧贴引导辊2的同时,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害。
综上,该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在使用时,首先引导辊2在主轴4上转动,静电器8发出静电,配合转动的引导辊2,吸引断裂的胚丝脱离引导辊2,落入弧形板7中,以此自动清理胚丝,以此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导电轴9用于在不增强对引导辊2的摩擦的情况下,增强对引导辊2上断裂胚丝的清理力度,以此提高工作效率,漏槽10用于使弧形板7中的胚丝经此处漏下,收集槽11用于对清理出的胚丝进行收集,以此达到便于统一处理的目的,电动推杆12与推板13相配合,用于清理收集槽11内部的废料,出料口用于方便对收集槽11内部的废料进行清理,遮挡板14用于避免在不清理收集槽11时,收集槽11内部的废料散布到设备外面,对工作环境造成破坏,通过槽15用于方便引导辊2上落下的胚丝顺利进入漏槽10中,伸缩杆16与弹簧17相配合,用于为弧形板7提供一定的缓冲,使得导电轴9紧贴引导辊2的同时,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害。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辊(2),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固定板(3),两个固定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主轴(4),所述引导辊(2)转动连接在主轴(4)上,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四个相对应的第一支撑杆(5),第一支撑杆(5)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引导辊(2)相配合的弧形板(7),弧形板(7)靠近引导辊(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引导辊(2)相配合的静电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器(8)靠近引导辊(2)的一端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电轴(9),导电轴(9)的一端紧贴引导辊(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7)的底端开设有漏槽(10),所述弧形板(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漏槽(10)相配合的收集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11)的左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收集槽(11)的左端安装有与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电动推杆(12),电动推杆(12)的输出端贯穿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有推板(13),所述收集槽(11)的右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收集槽(11)的右端转动连接有与出料口相配合的遮挡板(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器(8)与弧形板(7)之间设有通过槽(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5)与第二支撑杆(6)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6),伸缩杆(16)上套设有弹簧(17),弹簧(1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上。
CN202322086178.XU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 Active CN2205909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6178.XU CN220590986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6178.XU CN220590986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0986U true CN220590986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67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86178.XU Active CN220590986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09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56951U (zh) 一种输送带清灰装置
CN213267228U (zh) 一种纺织布毛絮清理回收装置
CN220590986U (zh) 一种塑料编织袋用清丝装置
CN210021491U (zh) 一种带有除尘装置的纺织机
CN214244867U (zh) 一种纺织装置
CN213896098U (zh) 一种布料纺织生产用倍捻机
CN212384204U (zh) 一种纺织机械台面的自动清理装置
CN206986431U (zh) 一种带有清洁功能的织布机
CN213266824U (zh) 一种便于清理废棉的梳棉机
CN212834675U (zh) 一种纺织生产用纺织品表面清洁装置
CN210560956U (zh) 一种并条机刮板式上清洁装置
CN211420429U (zh) 一种耐黄变涤棉面料的生产装置
CN112605032A (zh) 一种能源大数据服务管理平台
CN219037491U (zh) 安瓿洗瓶机碎玻璃清理回收机构
CN218932470U (zh) 一种送纱机构和结经机
CN212335443U (zh) 一种减少棉纱浮絮的纺织机
CN218340443U (zh) 一种验布机放卷用废纱清扫机构
CN210854184U (zh) 一种防尘式原料分拣机
CN216919792U (zh) 一种纺织设备的断线清理装置
CN104153045A (zh) 一种双刀式防跑棉纤维切断机
CN218621238U (zh) 一种纤维展纱用加热结构
CN213949763U (zh) 数控码布机
CN215796674U (zh) 一种废旧铅蓄电池回收处理用物料传输带
CN109928266A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化学纤维抽丝机
CN220221409U (zh) 一种除尘机构及塑封包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