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6055U - 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 - Google Patents
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86055U CN220586055U CN202322211945.5U CN202322211945U CN220586055U CN 220586055 U CN220586055 U CN 220586055U CN 202322211945 U CN202322211945 U CN 202322211945U CN 220586055 U CN220586055 U CN 2205860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d cover
- assembly
- cylinder shaft
- hub
-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39290 Aran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包括端盖组件、机芯组件以及轮毂组件,机芯组件设置在端盖组件与轮毂组件之间的工作腔内部;机芯组件包括筒轴、双联行星齿轮、行星支架、太阳齿轮、转子、定子线圈总成以及护套,筒轴的一端穿过轮毂组件并与外部车架连接;筒轴与护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护套与行星支架分别安装在定子线圈总成的两侧,双联行星齿轮安装在行星支架上;太阳齿轮设置在筒轴外部,转子固定安装在太阳齿轮的一端外部,太阳齿轮的齿轮端通过双联行星齿轮连接端盖组件的内齿圈。本实用新型采用内转子式结构布置搭配双联齿行星减速结构,既可以保证安静舒适,操控性好,又在具有较高的减速比可以获得大扭矩的同时还保证较高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
背景技术
现阶段,用轮毂电机助力自行车的种类多种多样,采用筒轴安装方式的轮毂电机相对较少,在自行车筒轴结构限制下,同等体积的筒轴轮毂电机比传统轮毂电机的功率密度小很多,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可以保证舒适性又有效的利用内部空间提高功率的筒轴轮毂电机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公开号为CN21597194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外转子型轮毂电机,所述外转子型轮毂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电机轴,所述电机主体包括定子和位于所述定子径向内壁的支撑定位套,所述电机轴和所述支撑定位套可拆卸连接,以使得所述电机轴可以和所述电机主体相分离。该实用新型的外转子型轮毂电机的有益效果是:外转子型轮毂电机的电机主体和电机轴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将电机主体从电机轴上拆下,不会破坏电机主体,维护也相对容易,还可降低包装运输成本。但是该轮毂电机未充分利用内部空间提高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包括依次同轴连接的端盖组件、机芯组件以及轮毂组件,所述端盖组件与轮毂组件之间固定连接并形成工作腔,所述机芯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内部;
所述机芯组件包括筒轴、双联行星齿轮、行星支架、太阳齿轮、转子、定子线圈总成以及护套,所述行星支架、太阳齿轮、转子、定子线圈总成以及护套均套设在筒轴外部,所述筒轴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穿过所述轮毂组件并与外部车架固定连接;
所述筒轴与所述护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护套安装在所述定子线圈总成朝向所述固定端的一侧,行星支架安装在所述定子线圈总成的另一侧,所述双联行星齿轮安装在所述行星支架上;
所述太阳齿轮可旋转设置在所述筒轴外部,所述转子固定安装在所述太阳齿轮靠近筒轴固定端的一端外部,所述太阳齿轮的另一端为齿轮端,所述齿轮端通过双联行星齿轮与所述端盖组件所具有的内齿圈传动连接,并形成行星齿轮机构;
所述端盖组件所具有的端盖与外部车轮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芯组件还包括防水线、线路板以及线束盖板,所述护套包括定子护套与绝缘护套,所述绝缘护套与线束盖板固连在定子护套靠近定子线圈总成的一侧;
所述绝缘护套与线束盖板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走线空腔,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绝缘护套上,所述防水线的一端位于所述机芯组件外部,所述防水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定子护套与筒轴之间的空隙,并通过所述走线空腔连接定子线圈总成与线路板。
优选地,所述筒轴与所述防水线接触处设置有注胶孔,胶水依次通过所述筒轴内部的中空结构与注胶孔流入所述定子护套与筒轴之间的空隙。
优选地,所述太阳齿轮与所述双联行星齿轮所具有的第一齿轮啮合,所述双联行星齿轮所具有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端盖组件所具有的内齿圈啮合。
优选地,所述端盖组件包括塔基组件、端盖、内齿圈、离合器星轮以及离合器盖板;
所述离合器星轮固定设置在端盖靠近所述机芯组件的一侧,所述内齿圈套设在所述离合器星轮外部,并通过离合器盖板压紧在离合器星轮上,所述内齿圈能够在双联行星齿轮的带动下旋转,从而通过离合器星轮带动端盖旋转;
所述端盖的外沿与所述轮毂组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端盖的内侧通过端盖轴承与筒轴可旋转连接,所述塔基组件设置在端盖远离所述机芯组件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塔基组件与端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棘轮结构,塔基组件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单向棘轮结构带动端盖转动,端盖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单向棘轮结构与塔基组件脱开;
所述内齿圈的内侧与所述离合器星轮的外侧之间设置有单向棘轮结构,内齿圈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单向棘轮结构带动离合器星轮转动,离合器星轮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单向棘轮结构与内齿圈脱开。
优选地,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端盖O型圈、第二O型圈以及端盖油封,所述端盖O型圈用于密封所述端盖与轮毂组件的接触面;
所述端盖轴承的外侧与端盖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端盖轴承内侧与所述筒轴之间间隙配合,且二者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圈,所述端盖轴承采用防水轴承;
所述端盖与所述筒轴之间通过所述端盖油封相连接,所述端盖油封外侧与所述端盖之间过盈配合且相对固连,端盖油封内侧与所述筒轴之间过盈配合且可旋转连接。
优选地,所述轮毂组件包括深沟球轴承与轮毂,所述轮毂套设在筒轴外部并通过深沟球轴承与筒轴可旋转连接;
所述端盖的外沿与所述轮毂的外沿之间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O型圈与轮毂油封,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外侧与轮毂之间过盈配合,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内侧与所述筒轴之间间隙配合,且二者之间设置有第一O型圈,所述深沟球轴承采用防水轴承;
所述轮毂与所述筒轴之间通过所述轮毂油封相连接,所述轮毂油封外侧与所述轮毂之间过盈配合且相对固连,轮毂油封内侧与所述筒轴之间过盈配合且可旋转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芯组件还包括防转支架,所述防转支架的一侧设置有腰型凸台,所述防转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有U型凸台;
所述筒轴的固定端设置有腰型凹槽,所述防转支架一侧的腰型凸台与所述腰型凹槽配合连接,所述防转支架另一侧的U型凸台与外部车架上的凹槽配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采用内转子式结构的技术手段,保证安静舒适,操控性好的要求,同时布置搭配双联行星齿轮减速结构,在具有较高的减速比从而能够获得大扭矩的同时还保证了较高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防水线设计成一体式插头集成在电机侧边的技术手段,相比于固定接插头,此连接位置可随意改变,并且连接可靠,且筒轴上连接引出线位置设有注胶孔,保证密封性能同时线束能承受一定拖拽力。
3、本实用新型采用轮毂组件与端盖组件均通过O形圈与油封双层密封防水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轮毂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轮毂组件的半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端盖组件的半剖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端盖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机芯组件的半剖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机芯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防转支架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防转支架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筒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
端盖组件1第一O型圈26
机芯组件2线束盖板27
轮毂组件3定子线圈总成28
深沟球轴承4定子护套29
轮毂5绝缘护套30
轮毂油封6线路板31
密封圈7线路板螺钉32
螺钉8防水线33
塔基组件9筒轴34
沉头螺钉10 A型键35
端盖油封11太阳轮轴承36
端盖12衬套37
端盖O型圈13行星支架轴承38
端盖轴承14行星轮轴承39
内齿圈15行星轮卡簧40
离合器星轮16保持架螺钉41
离合器盖板17行星保持架42
离合器盖板螺钉18第二O型圈43
行星支架螺钉19防转支架44
双联行星齿轮20卡簧45
轴用卡簧21 U型凸台46
行星支架22腰型凸台47
太阳齿轮23腰型凹槽48
转子磁钢24注胶孔49
转子铁芯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结构简单,通过内转子式结构布置搭配双联齿行星减速结构,既可以保证安静舒适,操控性好,又在具有较高的减速比可以获得大扭矩的同时还保证较高的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如图1、图6-7所示,包括依次同轴连接的端盖组件1、机芯组件2以及轮毂组件3,所述端盖组件1与轮毂组件3之间固定连接并形成工作腔,所述机芯组件2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内部;
所述机芯组件2包括筒轴34、双联行星齿轮20以及套设在筒轴34外部的行星支架22、太阳齿轮23、转子、定子线圈总成28以及护套,所述筒轴34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穿过所述轮毂组件3并与外部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筒轴34与所述护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护套安装在所述定子线圈总成28朝向所述固定端的一侧,行星支架22安装在所述定子线圈总成28的另一侧,所述双联行星齿轮20安装在所述行星支架22上;
所述太阳齿轮23可旋转设置在所述筒轴34外部,所述转子固定安装在所述太阳齿轮23靠近筒轴34固定端的一端外部,所述太阳齿轮23的另一端为齿轮端,所述齿轮端通过双联行星齿轮20与所述端盖组件1所具有的内齿圈15传动连接,并形成行星齿轮机构;所述端盖组件1所具有的端盖12与外部车轮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太阳齿轮23与所述双联行星齿轮20所具有的第一齿轮啮合,所述双联行星齿轮20所具有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端盖组件1所具有的内齿圈15啮合。
优选地,所述机芯组件2还包括防水线33、线路板31以及线束盖板27,所述护套包括定子护套29与绝缘护套30,所述绝缘护套30与线束盖板27固连在定子护套29靠近定子线圈总成28的一侧;所述绝缘护套30与线束盖板27之间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走线空腔,所述线路板31设置在所述绝缘护套30上,所述防水线33的一端位于所述机芯组件2外部,所述防水线3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定子护套29与筒轴34之间的空隙,并通过所述走线空腔连接定子线圈总成28与线路板31。如图10-11所示,所述筒轴34上与所述防水线33接触处设置有注胶孔49,胶水依次通过所述筒轴34内部的中空结构与注胶孔49流入所述定子护套29与筒轴34之间的空隙,在保证密封性能同时使线束能承受一定拖拽力。优选地,所述防水线33为椭圆扁线,便于穿线,另外相比于固定接插头,此连接位置可随意改变,并且连接可靠。
如图4-5所示,所述端盖组件1包括塔基组件9、端盖12、内齿圈15、离合器星轮16以及离合器盖板17;所述离合器星轮16固定设置在端盖12靠近所述机芯组件2的一侧,所述内齿圈15套设在所述离合器星轮16外部,并通过离合器盖板17压紧在离合器星轮16上,所述内齿圈15能够在双联行星齿轮20的带动下旋转,从而通过离合器星轮16带动端盖12旋转;所述端盖12的外沿与所述轮毂组件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端盖的内侧通过端盖轴承14与筒轴34可旋转连接,所述塔基组件9设置在端盖12远离所述机芯组件2的一侧。优选地,端盖组件1的轴向通过卡簧限位,筒轴上可以减少一个轴肩,内部有更多的利用空间。
优选地,所述塔基组件9与端盖12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棘轮结构,塔基组件9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单向棘轮结构带动端盖12转动,端盖12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单向棘轮结构与塔基组件9脱开;所述内齿圈15的内侧与所述离合器星轮16的外侧之间设置有单向棘轮结构,内齿圈15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单向棘轮结构带动离合器星轮16转动,离合器星轮16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单向棘轮结构与内齿圈15脱开。
所述端盖组件1还包括端盖O型圈13、第二O型圈43以及端盖油封11,所述端盖O型圈13用于密封所述端盖12与轮毂组件3的接触面;所述端盖轴承14的外侧与端盖12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端盖轴承14内侧与所述筒轴34之间间隙配合,且二者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圈43,所述端盖轴承14采用防水轴承;所述端盖12与所述筒轴34之间通过所述端盖油封11相连接,所述端盖油封11外侧与所述端盖12之间过盈配合且相对固连,端盖油封11内侧与所述筒轴34之间过盈配合且可旋转连接。
如图2-3所示,所述轮毂组件3包括深沟球轴承4与轮毂5,所述轮毂5套设在筒轴34外部并通过深沟球轴承4与筒轴34可旋转连接;所述端盖12的外沿与所述轮毂5的外沿之间同轴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一O型圈26与轮毂油封6,所述深沟球轴承4的外侧与轮毂5之间过盈配合,所述深沟球轴承4的内侧与所述筒轴34之间间隙配合,且二者之间设置有第一O型圈26,所述深沟球轴承4采用防水轴承;所述轮毂5与所述筒轴34之间通过所述轮毂油封6相连接,所述轮毂油封6外侧与所述轮毂5之间过盈配合且相对固连,轮毂油封6内侧与所述筒轴34之间过盈配合且可旋转连接。
如图8-9所示,所述机芯组件2还包括防转支架44,所述防转支架44的一侧设置有腰型凸台47,所述防转支架44的另一侧设置有U型凸台46;所述筒轴34的固定端设置有腰型凹槽48,所述防转支架44一侧的腰型凸台47与所述腰型凹槽48配合连接,所述防转支架44另一侧的U型凸台46与外部车架上的凹槽配合连接。防转支架44与筒轴34配合为腰型凸台47,可以承受更大的扭矩。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实施例,下面通过若干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相较于上述基础实施例,主要在轮毂组件3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具体的,如图2-3所示,轮毂组件3由深沟球轴承4、轮毂5、轮毂油封6组成,轮毂5通过深沟球轴承4与筒轴34相连接,轮毂5就可相对筒轴34自由转动,深沟球轴承4外径与轮毂5为过盈配合,保证外圈密封性,深沟球轴承4内径与筒轴34为间隙配合,但两者之间采用第一O型圈26连接可以保证内圈密封性,轴承采用防水轴承,可以构成一道密封结构,另外轮毂5与筒轴34之间还通过轮毂油封6相连接,轮毂油封6外径与轮毂5过盈配合以实现相对固连,轮毂油封6外径与筒轴34过盈配合,但可以相对转动,还可以保证密封性,可以构成第二道密封结构,保证工作腔内超强的密封性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相较于上述基础实施例,在端盖组件1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具体的,如图4-5所示,端盖组件1由密封圈7、螺钉8、塔基组件9、沉头螺钉10、端盖油封11、端盖12、端盖O型圈13、端盖轴承14、内齿圈15、离合器星轮16、离合器盖板17、离合器盖板螺钉18组成,离合器星轮16通过沉头螺钉10固连在端盖12上,内齿圈15套在离合器星轮16外径上,两者组成单向离合器,内齿圈15通过离合器盖板17进行限制,离合器盖板17通过离合器盖板螺钉18锁紧在离合器星轮16上,转动时就可以带动离合器星轮16转动,从而带动端盖12转动,内齿圈15与轴向端盖12通过螺钉8与轮毂5一起固连,这样轮毂5也可同步实现转动,端盖12与轮毂5接合面通过端盖O型圈13的挤压保证有效的密封性能;端盖12通过端盖轴承14与筒轴34相连接,端盖12就可相对筒轴34自由转动,端盖轴承14外径与端盖12为过盈配合,保证外圈密封性,端盖轴承14内径与筒轴34为间隙配合,但两者之间采用轮毂O型圈43连接可以保证内圈密封性,轴承采用防水轴承,可以构成一道密封结构;另外端盖12与筒轴34之间还通过端盖油封11相连接,端盖油封11外径与端盖12紧配合,相对固连,油封11外径与筒轴34过盈配合,但可以相对转动,还可以保证密封性,可以构成第二道密封结构,保证工作腔内超强的密封性能,密封圈7外径与端盖12固连,内径与塔基组件9过盈配合但可以相对转动,保证一定的密封性能,塔基组件9的轴向通过轴用卡簧21进行限位,塔基组件9与端盖12的连接处属于单向棘轮,当塔基组件9转动时可以带动端盖12转动,而端盖12转动时两者就可以脱开,使塔基组件9不受影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相较于上述基础实施例,在机芯组件2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具体的,如图6-7所示,机芯组件2由行星支架螺钉19、双联行星齿轮20、轴用卡簧21、行星支架22、太阳齿轮23、转子磁钢24、转子铁芯25、轮毂O型圈26、线束盖板27、定子线圈总成28、定子护套29、绝缘护套30、线路板31、线路板螺钉32、防水线33、筒轴34、A型键35、太阳轮轴承36、衬套37、行星支架轴承38、行星轮轴承39、行星轮卡簧40、行星保持架41、保持架螺钉42、第二O型圈43、防转支架44、卡簧45、U型凸台46、腰型凸台47、腰型凹槽48、注胶孔49组成;定子线圈总成28通过行星支架螺钉19与定子护套29和行星支架22固连在一起,定子护套29通过A型键35与筒轴34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扭矩传递,筒轴34与车架固连,线路板31通过线路板螺钉32固连在定子护套29上,防水线33穿过筒轴34进入内部连接定子线圈总成28与线路板31,用来传递内外部的电能与信号,防水线33与筒轴34相连接的空隙会通过注胶孔49进行注胶,既可以保证密封性也可以使防水线33能够承受一定拖拽力;绝缘护套30和线束盖板27固连在定子护套29上,两者之间的空间用来放置防水线33及其连接部分,这样线束部分就与金属件和运动的转子铁芯25隔离开保证绝缘性和安全性;转子磁钢24成对固连在转子铁芯25上,转子铁芯25过盈固连在太阳齿轮23上,轴向通过卡簧45限制,可以传递有效的扭矩,太阳齿轮23通过两个太阳轮轴承36与筒轴34连接,两个太阳轮轴承36通过衬套37保证有效的轴向位置,太阳齿轮23与行星支架22通过行星支架轴承38相连接,这样当外部控制器通过防水线33将电能传递到定子线圈总成28形成旋转磁场时,再与成对的转子磁钢24的磁场作用下,转子铁芯25就可以转动,从而带动太阳齿轮23转动;双联行星齿轮20通过两个行星轮轴承39连接在行星支架22销轴上,轴向通过行星轮卡簧40限位,双联行星齿轮20大齿轮与太阳齿轮23相啮合,双联行星齿轮20小齿轮与内齿圈15相啮合,太阳齿轮23转动时就通过双联行星齿轮20传递到内齿圈15,从而带动轮毂5、端盖12一起转动,并且还能达到减速增扭;行星支架22销轴另一端还通过行星保持架41进行圆周固定,使双联行星齿轮20工作更加可靠,行星保持架41通过保持架螺钉42固定在行星支架22上;防转支架44连接筒轴34与车架,用于传递扭矩,防转支架44一端设有腰型凸台47,用于与筒轴34上的腰型凹槽48相配合从而承受扭矩,另一端设有U型凸台46,用于与车架上的凹槽相配合用来承受扭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外部控制器通过防水线33将电能传递到定子线圈总成28形成旋转磁场,在成对的转子磁钢24的磁场作用下,转子铁芯25就可以转动,从而带动太阳齿轮23转动,太阳齿轮23通过双联行星齿轮20带动内齿圈15旋转,内齿圈15通过与离合器星轮16之间的单向棘轮结构带动离合器星轮16旋转,从而带动端盖12与轮毂组件3旋转,从而带动外部车轮旋转,实现助力,当电机停转时,外部车轮因惯性的作用下继续旋转,此时离合器星轮16通过单向棘轮结构与内齿圈15脱开,端盖12通过单向棘轮结构与塔基组件9脱开,实现可靠止转。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同轴连接的端盖组件(1)、机芯组件(2)以及轮毂组件(3),所述端盖组件(1)与轮毂组件(3)之间固定连接并形成工作腔,所述机芯组件(2)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内部;
所述机芯组件(2)包括筒轴(34)、双联行星齿轮(20)、行星支架(22)、太阳齿轮(23)、转子、定子线圈总成(28)以及护套,所述行星支架(22)、太阳齿轮(23)、转子、定子线圈总成(28)以及护套均套设在筒轴(34)外部,所述筒轴(34)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穿过所述轮毂组件(3)并与外部车架固定连接;
所述筒轴(34)与所述护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护套安装在所述定子线圈总成(28)朝向所述固定端的一侧,行星支架(22)安装在所述定子线圈总成(28)的另一侧,所述双联行星齿轮(20)安装在所述行星支架(22)上;
所述太阳齿轮(23)可旋转设置在所述筒轴(34)外部,所述转子固定安装在所述太阳齿轮(23)靠近筒轴(34)固定端的一端外部,所述太阳齿轮(23)的另一端为齿轮端,所述齿轮端通过双联行星齿轮(20)与所述端盖组件(1)所具有的内齿圈(15)传动连接,并形成行星齿轮机构;
所述端盖组件(1)所具有的端盖(12)与外部车轮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组件(2)还包括防水线(33)、线路板(31)以及线束盖板(27),所述护套包括定子护套(29)与绝缘护套(30),所述绝缘护套(30)与线束盖板(27)固连在定子护套(29)靠近定子线圈总成(28)的一侧;
所述绝缘护套(30)与线束盖板(27)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走线空腔,所述线路板(31)设置在所述绝缘护套(30)上,所述防水线(33)的一端位于所述机芯组件(2)外部,所述防水线(3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定子护套(29)与筒轴(34)之间的空隙,并通过所述走线空腔连接定子线圈总成(28)与线路板(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轴(34)与所述防水线(33)接触处设置有注胶孔(49),胶水依次通过所述筒轴(34)内部的中空结构与注胶孔(49)流入所述定子护套(29)与筒轴(34)之间的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齿轮(23)与所述双联行星齿轮(20)所具有的第一齿轮啮合,所述双联行星齿轮(20)所具有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端盖组件(1)所具有的内齿圈(15)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1)包括塔基组件(9)、端盖(12)、内齿圈(15)、离合器星轮(16)以及离合器盖板(17);
所述离合器星轮(16)固定设置在端盖(12)靠近所述机芯组件(2)的一侧,所述内齿圈(15)套设在所述离合器星轮(16)外部,并通过离合器盖板(17)压紧在离合器星轮(16)上,所述内齿圈(15)能够在双联行星齿轮(20)的带动下旋转,从而通过离合器星轮(16)带动端盖(12)旋转;
所述端盖(12)的外沿与所述轮毂组件(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端盖的内侧通过端盖轴承(14)与筒轴(34)可旋转连接,所述塔基组件(9)设置在端盖(12)远离所述机芯组件(2)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基组件(9)与端盖(12)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棘轮结构,塔基组件(9)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单向棘轮结构带动端盖(12)转动,端盖(12)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单向棘轮结构与塔基组件(9)脱开;
所述内齿圈(15)的内侧与所述离合器星轮(16)的外侧之间设置有单向棘轮结构,内齿圈(15)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单向棘轮结构带动离合器星轮(16)转动,离合器星轮(16)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单向棘轮结构与内齿圈(15)脱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1)还包括端盖O型圈(13)、第二O型圈(43)以及端盖油封(11),所述端盖O型圈(13)用于密封所述端盖(12)与轮毂组件(3)的接触面;
所述端盖轴承(14)的外侧与端盖(12)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端盖轴承(14)内侧与所述筒轴(34)之间间隙配合,且二者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圈(43),所述端盖轴承(14)采用防水轴承;
所述端盖(12)与所述筒轴(34)之间通过所述端盖油封(11)相连接,所述端盖油封(11)外侧与所述端盖(12)之间过盈配合且相对固连,端盖油封(11)内侧与所述筒轴(34)之间过盈配合且可旋转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组件(3)包括深沟球轴承(4)与轮毂(5),所述轮毂(5)套设在筒轴(34)外部并通过深沟球轴承(4)与筒轴(34)可旋转连接;
所述端盖(12)的外沿与所述轮毂(5)的外沿之间同轴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O型圈(26)与轮毂油封(6),所述深沟球轴承(4)的外侧与轮毂(5)之间过盈配合,所述深沟球轴承(4)的内侧与所述筒轴(34)之间间隙配合,且二者之间设置有第一O型圈(26),所述深沟球轴承(4)采用防水轴承;
所述轮毂(5)与所述筒轴(34)之间通过所述轮毂油封(6)相连接,所述轮毂油封(6)外侧与所述轮毂(5)之间过盈配合且相对固连,轮毂油封(6)内侧与所述筒轴(34)之间过盈配合且可旋转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组件(2)还包括防转支架(44),所述防转支架(44)的一侧设置有腰型凸台(47),所述防转支架(44)的另一侧设置有U型凸台(46);
所述筒轴(34)的固定端设置有腰型凹槽(48),所述防转支架(44)一侧的腰型凸台(47)与所述腰型凹槽(48)配合连接,所述防转支架(44)另一侧的U型凸台(46)与外部车架上的凹槽配合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11945.5U CN220586055U (zh) | 2023-08-16 | 2023-08-16 | 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11945.5U CN220586055U (zh) | 2023-08-16 | 2023-08-16 | 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86055U true CN220586055U (zh) | 2024-03-12 |
Family
ID=90115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211945.5U Active CN220586055U (zh) | 2023-08-16 | 2023-08-16 | 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86055U (zh) |
-
2023
- 2023-08-16 CN CN202322211945.5U patent/CN2205860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901557U (zh) | 一种新型内置行星减速机构的无刷电机 | |
KR20190022743A (ko) | 자전거용 미드 모터 및 전동 어시스트 자전거 | |
CN106953462B (zh) | 轮毂电机 | |
JP2021048763A (ja) | エンジンとモータのアセンブリ | |
CN202160058U (zh) | 三相伺服外转子电机 | |
CN220586055U (zh) | 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 | |
CN114337187A (zh) | 轮毂电机及车辆 | |
CN116885881A (zh) | 内转子筒轴轮毂电机 | |
CN106972690B (zh) | 集成制动器差动无级变速器的混合动力永磁外转子双电机 | |
CN207664758U (zh) | 一种实现静密封的水下直流无刷电机 | |
CN209919921U (zh) | 一种内转子电机驱动一体化关节 | |
CN115580078A (zh) | 一体化无刷减速式轮毂电机 | |
CN110027663A (zh) | 一种新型轮毂动力装置及电动自行车 | |
CN210608716U (zh) |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 | |
CN207638487U (zh) | 一种轮胎一体无刷减速轮毂电机 | |
CN208423972U (zh) | 一种外转子及其轮毂电机 | |
CN110676999A (zh) | 一种双转子内燃机发电机 | |
CN219967653U (zh) | 电动夹爪 | |
CN221042452U (zh) | 一种直流无刷汽车尿素泵电机 | |
CN201001077Y (zh) | 交流永磁同步外转子式力矩电机 | |
CN221177459U (zh) | 驱动装置 | |
CN214014019U (zh) | 一种跑步滚筒电机 | |
CN220653101U (zh) | 一种非中空内走线的伺服电机 | |
CN221162978U (zh) | 一种电动转向器驱动机构、转向系统及车辆 | |
CN216086377U (zh) | 一种电机直驱同心三轴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