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5074U - 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5074U
CN220585074U CN202321456705.5U CN202321456705U CN220585074U CN 220585074 U CN220585074 U CN 220585074U CN 202321456705 U CN202321456705 U CN 202321456705U CN 220585074 U CN220585074 U CN 2205850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winding
seat
transmission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567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均
何凌
周小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hige Electronic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hige Electronic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hige Electronic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hige Electronic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567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50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5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50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ing Of Web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包括第一卷绕装置和第二卷绕装置,第一卷绕装置包括可自转的第一驱动座以及多个穿设在第一驱动座的第一卷绕组件,第一卷绕组件沿着第一驱动座公转;第二卷绕装置包括可自转的第二驱动座以及多个穿设在第二驱动座的第二卷绕组件,第二卷绕组件沿着第二驱动座公转;所述第一卷绕装置设置有第一抽针机构,第二卷绕装置设置有第二抽针机构;第一卷绕装置和第二卷绕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其中第一卷绕组件在工位上自转通过传动套筒的传动下以带动第二卷绕组件在工位上同步自转,在卷针后,两部分同步转动,电容卷绕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良品率高。

Description

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储能元件,其具有效率极高、高电流容量、电压范围宽等特性。超级电容器结构上的具体细节依赖于对超级电容器的应用和使用。由于制造商或特定的应用需求,这些材料可能略有不同。所有超级电容器的共性是,他们都包含一个正极,一个负极,及这两个电极之间的隔膜,电解液填补由这两个电极和隔膜分离出来的两个的孔隙。
专利号为CN202210845077.3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芯机构的取料装置,包括卷绕电容的卷绕针,还包括定位装置和夹料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可伸缩地抵住卷绕针一端的定位针,夹料装置包括安装座和可开合的夹料件,安装座上设置有驱动臂和传动臂,驱动臂与传动臂传动连接,驱动臂可摆动地带动传动臂摆动,传动臂可摆动地带动定位针做伸缩运动,夹料件和定位针交替地运动至卷绕针,定位针向前伸缩并抵住卷绕针,使得卷绕针一端被支撑,实现定位;当电容卷绕完成后,定位针回缩,同时夹料件摆动地靠近卷绕针,并开合地将卷绕针上的电容夹取并摆动回初始位置,此时定位针向前伸出逐渐靠近卷绕针;实现定位和下料无缝衔接,提高了卷绕效率。
上述方案中,单侧的卷绕针抽出,随后通过夹取件摆动地夹持进行下料,夹取件在摆动时,需要较大的空间供夹取件进行布置,且单向抽针时,电容件由于与卷针的静摩擦力较大,因此在抽针时,纸带和箔带容易向抽出的方向移出,加工的电容件质量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包括第一卷绕装置和第二卷绕装置,第一卷绕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座以及多个穿设在第一驱动座的第一卷绕组件,第二卷绕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座以及多个穿设在第二驱动座的第二卷绕组件。
第一卷绕装置设置有带动第一驱动座自转的第一公转驱动件,第二卷绕装置设置有带动第二驱动座自转的第二公转驱动件,第一驱动座和第二驱动座同步自转以带动第一卷绕组件沿着第一驱动座在多个工位之间公转、第二卷绕组件沿着第二驱动座多个工位之间公转;
第一卷绕装置设置有带动第一卷绕组件在第一驱动座自转的第一自转驱动件,第二卷绕装置设置有带动第二卷绕组件在第二驱动座自转的第二自转驱动件,第一自转驱动件和第二自转驱动件传动连接有连接驱动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第一公转驱动件和第二公转驱动件的驱动下,第一驱动座和第二驱动座相应地自转,穿设在第一驱动座的第一卷绕组件和穿设在第二驱动座的第二卷绕组件相应地在多个工位之间公转;在第一自转驱动件和第二自转驱动件的带动下,第一卷绕组件和第二卷绕组件同时转动,在对电容件卷绕加工时,能够保证电容卷绕的质量,可对长度较长的电容件进行卷绕,实用性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导针卷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卷绕装置和第二卷绕装置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卷绕装置和第二卷绕装置相连接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隐藏了驱动电机。
图4为第二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一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卷绕组件和第二卷绕组件传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卷绕装置和第二卷绕装置相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卷绕装置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二卷绕装置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双向抽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双向抽针机构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第一抽针机构与第一卷绕装置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第一抽针机构与第一卷绕装置相连接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第一卷绕装置的径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第二抽针机构与第二卷绕装置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裁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裁切升降座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连杆机构与裁切模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驱动部件、11-第一卷绕装置、
111-第一驱动电机、112-第二驱动电机、113-第三驱动电机、
114-外环滚动轴承、115-第一传动皮带、116-第二传动皮带、
117-第三传动皮带、
12-第一驱动组件、121-第一卷绕组件、122-第一驱动座、
123-卷绕驱动孔、124-卷绕轴、125-卷绕柱、126-卷针、127-止挡片、
13-连接驱动轴、131-第一传动套筒、132-第二传动套筒、
133-第三传动套筒、134-第一传动齿轮座、135-第二传动齿轮座、
136-第三传动齿轮座、137-双向推力球轴承、138-滚珠轴承、
14-第二卷绕装置、
140-第二驱动组件、141-第二驱动座、142-第二卷绕组件、
143-第二公转驱动件、144-转动座、145-驱动固定座、146-内通过孔、147-外通过孔、148-固定套筒、
2-双向抽针机构、21-第一抽针机构、
211-抽针工位、212-推针工位、213-抽针座、214-第一抽针块、
215-第一推针座、216-第一推针块、
22-传动槽、
221-内齿轮222-驱动齿轮223-主动齿轮224-内环壁、225-卷绕齿轮、23-传动驱动机构、
231-第一连杆件、232-第二连杆件、233-第一驱动轴、234-第二驱动轴、235-第一凸轮块、236-第二凸轮块、237-第一滚动轮、238-第二滚动轮、24-通过槽、241-限位槽、242-限位凸块、243-安装孔、
25-第二抽针机构、251-第二抽针板、252-第二抽针块、253-摆动固定座、254-支点轴、255-伸缩驱动件、256-第二推针座、257-横向固定梁、
26-传动机构、
260-横向连杆件、261-活动套筒、262-活动轴、263-抽针驱动座、
264-接头、265-移动驱动件、266-传动轴、267-传动凸轮块、268-连接杆、269-驱动滚动轮、2691-第一传动链轮、2692-第二传动链轮、
3-裁切机构、31-裁切模组、
311-裁切升降座、312-第一升降板、313-第二升降板、314-刀座、
315-压纸板、
316-纵向活动槽、317-纵向活动块、318-裁切刀、319-压缩弹簧、
32-压纸件、321-纵向导向轨、322-纵向滑动座、323-纵向驱动件、
324-压纸移动座、325-压纸块、326-压纸滚动轮、
33-连杆机构、331-驱动杆、332-摆动连杆、333-转动轴、
334-支点座、335-从动部、336-主动部、337-缓冲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18所示,电容卷绕机的导针转动机构,包括驱动部件1,驱动部件1包括第一卷绕装置11和第二卷绕装置14,第一卷绕装置11包括第一驱动座122和第一驱动组件12以及多个第一卷绕组件121,第一卷绕组件121设于第一驱动座122,第一驱动座122可转动地带动第一卷绕组件121在多个工位之间公转。
具体的,第一卷绕组件121包括可转动的卷绕轴124以及嵌套在卷绕轴124的卷绕齿轮225,第一驱动座122开设有供卷绕齿轮225一部分外露的传动槽22,第一驱动座122嵌套有可转动的内齿轮221,内齿轮221通过传动槽22与卷绕齿轮225啮合传动以带动第一卷绕组件121在工位上自转。
优选的,第一卷绕组件12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卷绕轴124呈环状等距布置在第一驱动座122内,第一驱动座122开设有供卷绕轴124穿过的卷绕驱动孔123;多个传动槽22沿第一驱动座122轴向间隔地布置,内齿轮221转动地嵌套在第一驱动座122,卷绕齿轮225通过传动槽22与内齿轮221啮合传动,使得卷绕轴124相应地转动。
第二卷绕装置14包括第二驱动座141以及多个穿设在第二驱动座141的第二卷绕组件14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卷绕组件121和第二卷绕组件142均包括可转动的卷绕轴124,卷绕轴124为空心结构,卷绕轴124内轴向滑动地安装有卷绕柱125,卷绕柱125安装有卷针126,卷绕柱125端部安装有止挡片127;第一驱动座122和第二驱动座141分别沿轴向开设有供卷绕轴124转动的卷绕驱动孔123;卷绕轴124通过卷绕驱动孔123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驱动座122内,卷绕柱125同轴穿设在卷绕轴124内,由于卷针126安装在卷绕柱125端部,因此第一卷绕组件121的卷针126和第二卷绕组件142的卷针126可相互靠近远离,实现抽针和合针。
卷绕柱125端部开设有安装孔243,卷针126通过安装孔243进行安装,卷绕轴124内壁沿轴向成型有限位槽241,卷绕柱125安装有在限位槽241限位滑动的限位凸块242,卷绕轴124在转动时,卷绕柱125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卷绕轴124自转以使得卷绕柱125同步转动,安装在卷绕柱125的卷针126可同步转动地对纸带和箔带卷绕成电容件。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座122为阶梯的筒状结构,第一驱动座122沿轴向间隔地嵌套有多个外环滚动轴承114,内齿轮221内壁成型有同轴嵌套在外环滚动轴承114的内环壁224,内齿轮221在转动时,内环壁224与外环滚动轴承114贴合接触,使得内齿轮221可绕着外环滚动轴承114转动地与卷绕齿轮225啮合传动,不会与第一驱动座122接触摩擦,第一驱动座122和内齿轮221可分别单独地转动,互不影响。即第一卷绕组件121在公转时和自转时互不影响。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组件12还包括布置于第一驱动座122外围的第一驱动电机111、第二驱动电机112和第三驱动电机113,第一驱动电机111与其中一个内齿轮221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皮带115、第二驱动电机112与其中一个内齿轮221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皮带116、第三驱动电机113与其中一个内齿轮221传动连接有第三传动皮带117;传动皮带套设在内齿轮221外环壁。由独立的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皮带带动对应的内齿轮221在第一驱动座122上转动,使得其中一个或多个第一卷绕组件121单独地在对应的工位上转动。
优选的,第一卷绕组件121的数量可为四个或四个以上,第一卷绕组件121的数量可与工位的数量相同,使得每个第一卷绕组件121可循环地在多个工位之间公转。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座122一端面安装有驱动齿轮222,驱动齿轮222传动连接有主动齿轮223,主动齿轮223传动连接有第一动力件,在第一动力件的驱动下,与驱动齿轮222啮合传动,驱动齿轮222开设有供第一卷绕组件121穿设的通过槽24,使得与驱动齿轮222连接的第一驱动座122相应地转动,使得设置在第一驱动座122的第一卷绕组件121在多个工位之间公转。
第一驱动组件12包括与第二卷绕装置14连接的连接驱动轴13,连接驱动轴13层层套设有多个传动套筒,传动套筒与第二卷绕装置14传动连接,传动套筒安装有与卷绕齿轮225啮合传动的传动齿轮座,第一卷绕组件121在工位上自转通过传动套筒的传动下以带动后端卷绕装置在工位上同步自转。在卷针126后,两部分同步转动,电容卷绕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良品率高。
进一步的,连接驱动轴13穿设在第一驱动组件12和第二驱动组件140之间;传动套筒分为第一传动套筒131、第二传动套筒132和第三传动套筒133;第一传动套筒131的长度大于第二传动套筒132,第二传动套筒132的长度大于第三传动套筒133,第三传动套筒133作为保护作用地套在第二传动套筒132,可减少异物进入到第二传动套筒132的现象,防止传动系统损坏。
传动齿轮座分为套在连接驱动轴13的第一传动齿轮座134、套在第一传动套筒131的第二传动齿轮座135以及套在第二传动套筒132的第三传动齿轮座136;其中一个卷绕齿轮225与第一传动齿轮座134径向对齐地啮合传动,同时该卷绕齿轮225与其中一个内齿轮221径向对齐地啮合传动;
其中一个卷绕齿轮225与第二传动齿轮座135径向对齐地啮合传动,同时该卷绕齿轮225与其中一个内齿轮221径向对齐地啮合传动;
其中一个卷绕齿轮225与第三传动齿轮座136径向对齐地啮合传动,同时该卷绕齿轮225与其中一个内齿轮221径向对齐地啮合传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齿轮座134、第二传动齿轮座135以及第三传动齿轮座136径分别与对应的卷绕齿轮225啮合传动。其中一个内齿轮221带动径向对齐的卷绕齿轮225转动,对应的第一卷绕组件121转动,同时该卷绕齿轮225与径向对齐的第一传动齿轮座134啮合传动,对应嵌套在连接驱动轴13的第一传动套筒131转动,实现传动连接到后端卷绕装置。
此外,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座之间贴合地设置有嵌套在传动套筒的双向推力球轴承137;双向推力球轴承137一般是由两个止推垫片或更多止推垫片和若干滚动体组成,一般止推垫片分为轴片和座片,滚动体一般最常见型式是由铁质或铜质保持架组合成整体;双向推力球轴承137可以承受两个方向的轴向负荷。使得单独的传动齿轮座在转动运动时,不会影响到相邻的传动齿轮座,只会带动相连接的传动套筒转动,使得传动套筒能够将运动的力通过连接驱动轴13传递到第二卷绕装置14,实现同步转动,在对电容件卷绕加工时,能够保证电容卷绕的质量,可对长度较长的电容件进行卷绕,实用性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的,第一传动齿轮座134、第二传动齿轮座135以及第三传动齿轮座136通过双向推力球轴承137同轴布置在第一驱动座122内。使得双向推力球轴承137分别嵌套在第三传动套筒133、第二传动套筒132以及第一传动套筒131外环处,第一传动齿轮座134、第二传动齿轮座135以及第三传动齿轮座136的两端面分别与双向推力球轴承137贴合接触。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齿轮座134、第二传动齿轮座135以及第三传动齿轮座136在对应的转动时,双向推力球轴承137抵住传动齿轮座两个端面,在转动时互不影响,单独平顺地转动。
进一步的,连接驱动轴13、第一传动套筒131、第二传动套筒132和第三传动套筒133均嵌套有滚珠轴承138;第三传动套筒133通过滚珠轴承138嵌套在第二传动套筒132外,第二传动套筒132通过滚珠轴承138嵌套在第一传动套筒131外,第一传动套筒131通过滚珠轴承138嵌套在连接驱动轴13外;第一传动套筒131、第二传动套筒132和第三传动套筒133分别对应地单独转动,转动时,在滚珠轴承138的配合下,连接驱动轴13、第一传动套筒131以及第二传动套筒132可互不影响地单独或同时转动。
第二卷绕组件142的数量与第一卷绕组件121的数量相同。
具体的,嵌套在连接驱动轴13的第一传动套筒131、第二传动套筒132和第三传动套筒133的另一端布置于第二驱动座141内,其中一个第二卷绕组件142与第一传动套筒131传动连接,其中一个第二卷绕组件142与第二传动套筒132传动连接,其中一个第二卷绕组件142与连接驱动轴13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传动套筒131、第二传动套筒132和连接驱动轴13都是分别单独互不影响地转动,因此相互传动连接的其中一个第一卷绕组件121和第二卷绕组件142可配合地同步运动,实现在不同的工位下转动地对电容进行加工,卷绕。
优选的,第一传动套筒131、第二传动套筒132、连接驱动轴13与对应的第二卷绕组件142通过第二驱动组件140进行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140与第一驱动组件12结构大致相同,都是通过多个沿第二驱动座141轴向布置的齿轮座与卷绕轴124的卷绕齿轮225啮合传动的方式进行传动连接,同样的,在齿轮座的两个端面设置有双向推力球轴承137进行接触,从而实现第一卷绕组件121和第二卷绕组件142的同步配合转动,因此,具体的第二驱动组件140结构在此不多赘述。
第二驱动座141旁侧设置有第二公转驱动件143,第二公转驱动件143包括与第二驱动座141连接的转动座144,转动座144连接有驱动固定座145,驱动固定座145设置有带动转动座114转动的第二动力件,转动座144能够转动地安装在驱动固定座145;转动座144开设有外通过孔147,第二驱动座141开设有与连接驱动轴13同轴对齐的内通过孔146,驱动固定座145安装有穿过外通过孔147和内通过孔146的固定套筒148,固定套筒148内端开设有供连接驱动轴13插入的活动孔。连接驱动轴13一端进入到第二驱动座141进行传输动力给第二卷绕组件142,连接驱动轴13的端部通过轴承插入到固定套筒148,使得连接驱动轴13能够在第二驱动座141内转动时,第二驱动座141不会同步转动,还能对连接驱动轴13的一端进行支撑,连接驱动轴13另一端同样地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第一驱动座122内。
需要对第二卷绕组件142在多个工位之间公转地切换时,转动座144转动,由于转动座144与第二驱动座141固定连接,使得第二驱动座141可相应的转动,在转动时,穿设在第二驱动座141的多个第二卷绕组件142可公转地在多个工位进行切换。
优选的,该电机与驱动主动齿轮223的电机信号连接,两个电机之间信号互通,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系统来完成,软件工程师对其进行编程后使用;使得两个电机可同步工作,转动座144和主动齿轮223同步转动,使得第一驱动座122和第二驱动座141同步转动,第一卷绕组件121和第二卷绕组件142可在多个工位上同步公转进行切换。
导针卷绕系统还包括双向抽针机构2,双向抽针机构2包括设置在第一卷绕装置11的第一抽针机构21以及设在第二卷绕装置14的第二抽针机构25。
第一抽针机构21包括抽针工位211和推针工位212,抽针工位211设置有沿卷绕轴124轴向运动的抽针座213,推针工位212设置有沿卷绕轴124轴向运动的第一推针座216,抽针座213安装有与止挡片127同轴对齐相抵的第一抽针块214;第一卷绕组件121的卷绕轴124公转动至与第一抽针块214轴向对齐后,第一抽针块214将卷绕柱125从卷绕轴124抽出,卷绕轴124公转动至与第一推针座216轴向对齐后,第一推针座216能够将卷绕柱125推回至卷绕轴124,从而实现抽针和推针,推针工位212和抽针工位211位置无需变化,卷绕轴124转动至对应的位置即可完成配合,节约了布局空间的成本。
第一驱动座122相应地自转带动第一卷绕组件121相应地公转,使得卷绕轴124可依次地经过第一抽针块214和第二推针座256,分别经过抽针工位211和推针工位212实现抽针和推针动作。
优选的,第一卷绕组件121为三个,并呈环状等距穿设在第一驱动座122,抽针工位211和推针工位212之间的布置夹角等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卷绕组件121的布置夹角,因此,第一卷绕组件121转动至与抽针工位211对齐时,抽针座213工作进行抽针,抽针完成后第一驱动座122转动,使得抽针后的第一卷绕组件121与推针工位212对齐,在转动时,抽针座213前移靠近第一驱动座122,等待与下一个第一卷绕组件121配合;
下一个需要抽针的第一卷绕组件121转动至抽针工位211同轴对齐,此时第一个第一卷绕组件121的卷绕柱125公转至推针工位212对齐,此时抽针座213和第一推针座216同时工作,抽针座213的第一抽针块214将第二个的第一卷绕组件121的卷绕柱125抽出,第一推针座216将第一卷绕组件121抽出的卷绕柱125回推,如此循环往复地工作,抽针工位211和推针工位212交替地对多个第一卷绕组件121进行抽针和推针运动。
第一驱动座122旁侧设置有传动驱动机构23,传动驱动机构23包括与第一抽针块214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杆件231以及与第一推针座216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杆件232,第一连杆件231和第二连杆件232分别带动对应的组件往复移动,实现抽针和推针动作。
优选的,第一连杆件231的端部通过轴孔活动连接的方式与抽针座213连接,第二连杆件232的端部通过轴孔活动连接的方式与第一推针座216连接。
传动驱动机构23还包括第一驱动轴233和第二驱动轴234,第一驱动轴233安装有第一凸轮块235和第二凸轮块236,第一连杆件231和第二连杆件232分别嵌套在第二驱动轴234。第一连杆件231安装有与第一凸轮块235滚动配合的第一滚动轮237,第二连杆件232安装有与第二凸轮块236滚动配合的第二滚动轮238。
第一驱动轴233转动,使得第一凸轮块235和第二凸轮块236同时转动,第一凸轮块235与安装有第一滚动轮237的第一连杆件231配合,使得第一连杆件231相应地摆动带动抽针座213往复移动,同时第二凸轮块236与安装有第二滚动轮238的第二连杆件232配合,使得第二连杆件232相应地摆动带动抽针座213往复移动,实现抽针和推针运动。
所述第二抽针机构25包括可摆动的第二抽针板251以及可沿着卷绕轴124轴向运动的第二推针座256,第二抽针板251安装有与止挡片127同轴对齐相抵的第二抽针块252;第二卷绕组件142的卷绕轴124公转动至与第二抽针块252轴向对齐后,将卷绕柱125从卷绕轴124抽出,卷绕轴124公转动至与第二推针座256轴向对齐后,第二推针座256能够将卷绕柱125推回至卷绕轴124。
优选的,第一推针座216安装有与卷绕柱125的止挡片127配合的第一推针块218,第一推针块218安装有滚动轮,通过滚动轮与卷绕轴124的止挡片127接触配合,将卷绕柱125回推至卷绕轴124内。
优选的,摆动固定座253安装有与卷绕柱125运动方向平行的伸缩驱动件255,第二推针座256安装在伸缩驱动件255的驱动端;第二卷绕组件142的卷绕轴124公转动至与第二推针座256轴向对齐后,伸缩驱动件255工作,伸出地带动第二推针座256将对应的卷绕柱125回推至卷绕轴124内。
优选的,伸缩驱动件255为伸缩气缸,伸缩驱动件255可通过电气和软件进行相应地编程,使得第二卷绕组件142公转动至与第二推针座256对齐后,伸缩驱动件255伸出地将卷绕柱125回推至卷绕轴124内,第二卷绕组件142继续公转后,伸缩驱动件255回缩,等待下一个第二卷绕组件142到位进行回推。
优选的,第二驱动座141还旁侧设置有摆动固定座253,驱动固定座145和摆动固定座253之间安装有横向固定梁257,摆动固定座253设置有支点轴254,第二抽针板251的中部通过轴孔可转动的安装在支点轴254,第二抽针板251在受到外界的力后,会通过支点轴254绕着摆动固定座253摆动,在摆动时,安装在第二抽针块252作出远离或靠近第二驱动座141的动作,使得第二抽针块252外端抵住卷绕柱125的止挡片127内端,相互抵接止挡,安装有第二抽针块252的部分向外摆动,从而将第二卷绕组件142的卷绕柱125从卷绕轴124内抽出一部分,完成抽针动作。
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座144绕着驱动固定座145转动,由于转动座144与第二驱动座141固定连接,使得第二驱动座141可相应的转动,位于第二驱动座141的第二卷绕组件142依次绕着多个工位公转,使得第二卷绕组件142可依次经过第二抽针块252和第二推针座256,第二抽针机构25与第一抽针机构21类似,能够交替地对第二卷绕组件142进行抽针和推针。
第一抽针机构21和第二抽针机构25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26,传动机构26包括与卷绕轴124轴向平行移动的横向连杆件260,横向连杆件260一端与第一抽针机构21传动连接,另一端安装有抽针驱动座263,抽针驱动座263与第二抽针板251活动连接;第一抽针机构21工作将第一卷绕组件121的卷绕柱125向外侧抽离后,第二抽针机构25随后将第二卷绕组件142的卷绕柱125向外抽离,对同轴接触的两个卷绕柱125依次地向外抽离,在抽离时,可通过夹紧气缸对电容件夹紧,防止电容件随卷绕柱125移动,抽针完成后,夹紧气缸松开,可稳定地供电容件下料。
第一卷绕组件121的卷绕柱125的卷针126从卷绕完成的电容件一侧抽出,此时电容件的纸带和箔带与卷针126的静摩擦力较大,抽出时,可能会将一部分的纸带和箔带带出,随后第二卷绕组件142同轴接触的一个卷绕柱125的卷针126从电容件另一侧抽出,抽出时,抽出的纸带和箔带会被回带至电容件内,电容件不会出现,损坏的现象,能够保证电容的质量。
横向连杆件260包括活动套筒261以及活动穿设在活动套筒261的活动轴262,横向固定梁257向活动套筒261延伸并套在活动套筒261端部,使得驱动固定座145、摆动固定座253以及活动套筒261均为固定状态,可供第二驱动座141、第二抽针板251、活动轴262稳定地活动。
活动轴262一端传动连接有移动驱动件265,活动轴262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抽针驱动座263,抽针驱动座263安装有与第二抽针板251转动连接的接头264,第一抽针机构21在做抽针运动时,会通过移动驱动件265与活动轴262的配合,同时活动轴262会在活动套筒261的轴向运动,通过抽针驱动座263的接头264与第二抽针板251连接,使得第二抽针板251相应地摆动,安装在第二抽针板251的第二抽针块252会抵住卷绕柱125的止挡片127,可将对应的卷绕柱125从卷绕轴124内抽出一部分,让对应的卷针126相互远离,供电容掉落下料。
优选的,移动驱动件265包括传动轴266,传动轴266嵌套有传动凸轮块267,传动凸轮块267与活动轴262之间设置有可摆动的连接杆268,连接杆268一端与活动轴262转动连接,连接杆268另一端安装有驱动滚动轮269,驱动滚动轮269与传动凸轮块267的外环壁滚动配合,传动轴266转动,使得安装在传动轴266的传动凸轮块267相应的转动,在转动时,连接杆268底端的通过驱动滚轮与传动凸轮块267的外环壁滚动配合,连接杆268相应地摆动,连接杆268顶部会带动活动轴262沿着活动套筒261轴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抽针板251摆动地对第二卷绕组件142实现抽针。
第一抽针机构21的第一驱动轴233向外延伸,并在第一驱动轴233的延伸处安装有第一传动链轮2691,传动轴266嵌套有与第一传动链轮2691横向对齐的第二传动链轮2692,第一传动链轮2691和第二传动链轮2692传动连接,使得传动轴266可转动地带动传动凸轮块267转动,带动活动轴262在活动套筒261轴向移动。使得第一抽针机构21和第二抽针机构25通过横向连杆件260进行传动连接,能够连贯地对第一卷绕组件121和第二卷绕组件142进行抽针。
实施例一,由于对电容的卷绕是第一卷绕组件121和第二卷绕组件142的卷针126同轴接触进行卷绕,可电容件的长度和加工需求,在抽针时,进行单向抽针,即第一抽针机构21或第二抽针机构25工作地对卷绕柱125抽出和回推,可实现电容件的下料。
实施例二,可电容件的长度和加工需求,在抽针时,进行双向抽针,即第一抽针机构21和第二抽针机构25同时工作地对卷绕柱125抽出,本实施例中,对卷针126的光滑度要求较高,且电容件的纸带和箔带与卷针126的静摩擦力较小时,在双向同时抽出时,可快速地供电容件下料;只需在传动机构26对传动凸轮块267进行更换,使得第一抽针机构21在抽针时,第二抽针机构25同时抽针,从而实现双向同时抽针。
第二卷绕装置还设置有裁切机构3,裁切机构3包括可转动地对纸带、箔带卷绕成电容的卷针126以及对纸带和箔带切断的裁切模组31,裁切模组31包括可往复移动的裁切刀318和压纸件32,压纸件32包括可往复移动的压纸移动座324以及安装在压纸移动座324的压纸块325,压纸块325可抵住纸带和箔带供裁切刀318切断。卷针126对相互贴合的箔带和纸带卷绕成电容件,卷绕完成后裁切模组31靠近卷针126,压纸移动座324先靠近箔带和纸带,通过压纸块325抵住纸带和箔带,随后裁切刀318靠近箔带和纸带进行切断,切断时,在压纸块325的抵住下,箔带和纸带弹开的范围较小,不易影响卷绕好的电容件。
裁切模组31还包括纵向移动的裁切升降座311,裁切刀318以及压纸件32分别安装在裁切升降座311。
裁切机构3还包括带动裁切模组31纵向移动的连杆机构33,连杆机构33包括驱动杆331、摆动连杆332,其中驱动杆331纵向运动地带动摆动连杆332其中一端摆动,摆动连杆332另一端与裁切升降座311活动连接。具体的,驱动杆331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带动摆动连杆332相应地摆动,做杠杆运动,摆动连杆332的另一端与裁切升降座311活动连接,使得裁切升降座311可相应地升降。
优选的,驱动杆331可由升降气缸的驱动下升降、可由凸轮机构的驱动下做弧形轨迹的升降摆动运动、也可由直线模组的驱动下升降运动。
连杆机构33还包括供摆动连杆332摆动的支点座334,支点座334安装有轴承座,摆动连杆332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支点座334的转动轴333,转动轴333一端成型有与驱动杆331连接的主动部336,另一端成型有与裁切升降座311活动连接的从动部335,转动轴333嵌套在轴承座上,可绕着轴承座转动,驱动杆331上升时,驱动杆331末端铰接在主动部336,此时转动轴333相应的转动,从动部335与裁切升降座311铰接,使得裁切升降座311下降,靠近卷针126。
优选的,机架安装有缓冲气缸337,缓冲气缸337的活塞杆与主动部336铰接,在摆动连杆332在摆动时,会带动裁切刀318和压纸件32缓冲地与纸带以及箔带接触。
压纸件32分别布置于裁切刀318两侧,卷绕完成后裁切模组31靠近卷针126,压纸移动座324先靠近箔带和纸带,通过压纸块325抵住纸带和箔带,压纸块325分别置于裁切刀318两侧,切断时,在压纸块325的抵住下,箔带和纸带弹开的范围较小,不易影响卷绕好的电容件。
裁切升降座311安装有刀座314,裁切刀318纵向安装在刀座314,刀座314安装有可弹性下压的压纸板315,压纸板315位于压纸件32内侧,在切纸之前,压纸件32先与纸带和箔带接触后,压纸板315继续与纸带和箔带接触,使得裁切刀318在裁切时,进一步降低纸带和箔带弹开的范围,提高裁切的稳定性。
具体的,压纸板315分别位于裁切刀318两侧,刀座314纵向开设有纵向活动槽316,纵向活动槽316滑动安装有与压纸板315连接的纵向活动块317,压纸板315与刀座314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319,压纸件32先与纸带和箔带接触后,压纸板315继续与纸带和箔带接触,在压缩弹簧31919的弹力驱动下,以及纵向活动块317与纵向活动槽316的滑动配合下,抵住纸带和箔带后,裁切刀318不断靠近,进行裁切;回缩时,裁切刀318先远离纸带和箔带,后续压纸板315慢慢远离。
裁切升降座311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一升降板312,两个第一升降板312之间安装有第二升降板313,其中压纸件32设置于第一升降板312,裁切刀318设置于第二升降板313,第一升降板312和第二升降板313相互连接拼接成一个整体,同时升降。
优选的,两个第一升降板312相互平行间隔布置,第二升降板313位于两个第一升降板312之间,使得压纸件32分别位于裁切刀318两侧。
第一升降板312纵向布置有纵向导向轨321、滑动安装在纵向导向轨321的纵向滑动座322以及带动纵向滑动座322沿着纵向导向轨321往复升降的纵向驱动件323,压纸移动座324安装在纵向滑动座322,在纵向驱动件323的带动下,纵向滑动座322沿着纵向导向轨321往复移动,使得安装在纵向滑动座322的压纸移动座324相应地稳定升降,可通过压纸块325提前抵住纸带和箔带。
优选的,纵向驱动件323可为升降气缸、直线模组等伸缩机构。
优选的,压纸块325安装有与纸带和箔带接触的压纸滚动轮326,压纸滚动轮326抵住纸带和箔带后,在切断时,纸带和箔带与压纸滚动轮326滚动配合,摩擦力较小,不易断裂,可提高其切断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包括第一卷绕装置和第二卷绕装置,第一卷绕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座以及多个穿设在第一驱动座的第一卷绕组件,第二卷绕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座以及多个穿设在第二驱动座的第二卷绕组件,其特征在于:
第一卷绕装置设置有带动第一驱动座自转的第一公转驱动件,第二卷绕装置设置有带动第二驱动座自转的第二公转驱动件,第一驱动座和第二驱动座同步自转以带动第一卷绕组件沿着第一驱动座公转、第二卷绕组件沿着第二驱动座公转;
第一卷绕装置设置有带动第一卷绕组件在第一驱动座自转的第一自转驱动件,第二卷绕装置设置有带动第二卷绕组件在第二驱动座自转的第二自转驱动件,第一自转驱动件和第二自转驱动件传动连接有连接驱动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转驱动件包括同轴安装在第一驱动座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传动连接有第一动力件,在第一动力件的驱动下,主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传动,驱动齿轮开设有供第一卷绕组件穿设的通过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公转驱动件包括与第二驱动座连接的转动座,转动座连接有驱动固定座,驱动固定座设置有带动转动座转动的第二动力件,转动座能够转动地安装在驱动固定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开设有外通过孔,第二驱动座开设有与连接驱动轴同轴对齐的内通过孔,驱动固定座安装有穿过外通过孔和内通过孔的固定套筒,固定套筒内端开设有供连接驱动轴插入的活动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绕组件和第二卷绕组件均包括可转动的卷绕轴,卷绕轴为空心结构,卷绕轴内轴向滑动地安装有卷绕柱,卷绕柱安装有卷针,卷绕柱端部安装有止挡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座和第二驱动座均为筒状结构,第一自转驱动件包括安装在卷绕轴的卷绕齿轮,第一驱动座开设有供卷绕齿轮一部分外露的传动槽,第一驱动座嵌套有可转动的内齿轮,内齿轮通过传动槽与卷绕齿轮啮合传动以带动第一卷绕组件在工位上自转;
所述连接驱动轴穿设在第一驱动座和第二驱动座之间,连接驱动轴层层套设有多个传动套筒,传动套筒与第二驱动座传动连接,传动套筒安装有与卷绕齿轮啮合传动的传动齿轮座,第一卷绕组件和在工位上自转通过传动套筒的传动下以带动第二卷绕组件和在工位上同步自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座之间贴合地设置有嵌套在传动套筒的双向推力球轴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绕装置设置有第一抽针机构,第二卷绕装置设置有第二抽针机构;第一抽针机构和第二抽针机构均设置有抽针工位和推针工位,第一卷绕组件在第一驱动座公转依次经过抽针工位和推针工位;第二卷绕组件在第二驱动座公转依次经过抽针工位和推针工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卷绕装置还设置有裁切机构,裁切机构包括对卷绕在卷针的纸带和箔带切断的裁切模组,裁切模组包括可往复移动的裁切刀和压纸件,压纸件包括可往复移动的压纸移动座以及安装在压纸移动座的压纸块,压纸块可抵住纸带和箔带供裁切刀切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还包括带动裁切模组纵向移动的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驱动杆、摆动连杆,其中驱动杆纵向运动地带动摆动连杆其中一端摆动,摆动连杆另一端与裁切模组活动连接;
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供摆动连杆摆动的支点座,摆动连杆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支点座的转动轴,转动轴一端成型有与驱动杆连接的主动部,另一端成型有与裁切模组活动连接的从动部。
CN202321456705.5U 2023-06-08 2023-06-08 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 Active CN220585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6705.5U CN220585074U (zh) 2023-06-08 2023-06-08 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6705.5U CN220585074U (zh) 2023-06-08 2023-06-08 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5074U true CN220585074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6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56705.5U Active CN220585074U (zh) 2023-06-08 2023-06-08 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50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9836B (zh) 一种复卷机
CN110911729A (zh) 电芯卷绕装置
CN220585074U (zh) 电容卷绕机构的导针同步转动装置
CN211563530U (zh) 一种批头全自动上胶机
CN117612876A (zh) 电容加工设备的导针卷绕系统
CN113241471A (zh) 直驱式三卷针卷绕头装置及驱动方法
CN203045863U (zh) 具有防尘功能的升降式自动钻孔设备
WO2023066203A1 (zh) 一种吸气式卷针、卷绕机构及卷绕方法
CN114679020B (zh) 一种电机永磁体装配装置
CN106910910B (zh) 电池轧线机
CN112703838B (zh) 不间断卷膜装置及残膜回收机
CN110252913B (zh) 具有转刀及退刀功能之弹簧成型机
CN213356557U (zh) 一种收卷机气动伸缩卷芯
CN114300753A (zh) 一种圆柱型锂电池端部集流柱的外卷平压机构
CN210224195U (zh) 一种顶升机构
CN112531220A (zh) 一种圆柱型锂电池全极耳揉平机
CN220272321U (zh) 电容卷绕设备的导针对抽式装置
CN214520692U (zh) 一种探针卡制作用打孔装置
CN219576823U (zh) 一种紧凑型六工位定子绕线机
CN218004980U (zh) 一种电芯自动卷绕设备
CN219135937U (zh) 一种分纸机的压线调节机构
CN217468542U (zh) 一种锂电池卷绕装置
CN117470575B (zh) 一种阳极焙烧块的取样装置
CN111403823B (zh) 一种多工位卷绕装置
CN220078045U (zh) 卷纸生产线中的定量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