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1876U - 支吊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支吊架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81876U CN220581876U CN202322305769.1U CN202322305769U CN220581876U CN 220581876 U CN220581876 U CN 220581876U CN 202322305769 U CN202322305769 U CN 202322305769U CN 220581876 U CN220581876 U CN 2205818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oting
- piece
- axial limiting
- hanger structure
- root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03 re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吊架结构,包括生根组件及轴向限位管夹。其中,生根组件包括第一生根件、第二生根件、第三生根件及第四生根件,第一生根件与第二生根件之间、及第三生根件与第四生根件之间均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生根件与第三生根件之间、及第二生根件与第四生根件之间均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轴向限位管夹与第一生根件、第二生根件、第三生根件及第四生根件均连接,使得轴向限位管夹能够限制管道移动。本申请中的第一生根件、第二生根件、第三生根件及第四生根件均与轴向限位管夹连接,使得生根组件与轴向限位管夹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进而使得生根组件与轴向限位管夹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保证支吊架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吊架结构。
背景技术
大容量机组很多配置100%高压旁路,且此旁路当作安全阀使用。考虑到事故工况(即减温水无法投入),旁路出口管道及相连的再热冷段管道的设计温度由原来的400℃左右提高到525℃左右,为此,除了更换材料外,壁厚也比原来增加一倍左右,使得设计荷载比常规电厂增加很多。是故,目前的承受水平力支吊架结构已不能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承受水平力支吊架结构已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支吊架结构。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吊架结构,包括:
生根组件,所述生根组件包括第一生根件、第二生根件、第三生根件及第四生根件,所述第一生根件与所述第二生根件之间、及所述第三生根件与所述第四生根件之间均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生根件与所述第三生根件之间、及所述第二生根件与所述第四生根件之间均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及
轴向限位管夹,所述轴向限位管夹与第一生根件、第二生根件、第三生根件及第四生根件均连接,使得所述轴向限位管夹能够限制管道移动。
上述实施例中的支吊架结构,使用时,将第一生根件的两端、第二生根件的两端、第三生根件的两端及第四生根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待安装件对应固定连接后,再将轴向限位管夹与管道固定连接,使得第一生根件、第二生根件、第三生根件及第四生根件之间相互配合以限制轴向限位管夹沿水平方向移动,进而使得轴向限位管夹能够限制管道沿管道的轴线方向移动,实现管道的安装固定。另外,本申请中的第一生根件、第二生根件、第三生根件及第四生根件均与轴向限位管夹连接,使得生根组件与轴向限位管夹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进而使得生根组件与轴向限位管夹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保证支吊架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力以满足使用要求,提高了支吊架结构的可靠性。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根组件还包括第五生根件及第六生根件,所述第五生根件及所述第六生根件均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轴向限位管夹的同一侧,所述第五生根件与所述第一生根件的一端及所述第三生根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生根件与所述第二生根件的一端及所述第四生根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根组件还包括第七生根件及第八生根件,所述第七生根件与所述第八生根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七生根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生根件及所述第六生根件固定连接,所述第八生根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生根件及所述第六生根件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吊架结构还包括拉撑件,所述拉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生根件连接,所述拉撑件的另一端用于与待安装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撑件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第五生根件远离所述第六生根件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吊架结构还包括第一安装座及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第五生根件远离所述第六生根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待安装件上,所述拉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及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生根件、所述第二生根件、所述第三生根件、所述第四生根件、所述第五生根件、及所述第六生根件均设置为H型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H型钢设有凹槽,所述支吊架结构还包括补强板,所述补强板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生根件靠近所述轴向限位管夹的一侧、所述第二生根件靠近所述轴向限位管夹的一侧、所述第三生根件靠近所述轴向限位管夹的一侧、及所述第四生根件靠近所述轴向限位管夹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滑动件,所述轴向限位管夹的外壁设有四个第二滑动件,四个所述第一滑动件与四个所述第二滑动件一一对应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生根件的外壁、所述第二生根件的外壁、所述第三生根件的外壁及所述第四生根件的外壁均设有支撑件,所述第一滑动件对应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支吊架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支吊架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支吊架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支吊架结构的另一个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支吊架结构;100、生根组件;110、第一生根件;120、第二生根件;130、第三生根件;140、第四生根件;150、第五生根件;160、第六生根件;170、第七生根件;180、第八生根件;200、轴向限位管夹;300、拉撑件;400、第一安装座;500、第二安装座;600、补强板;700、第一滑动件;800、第二滑动件;900、支撑件;20、机座梁;21、第一预埋件;22、第三预埋件;30、混凝土柱;31、第二预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支吊架结构10,包括生根组件100及轴向限位管夹200。其中,生根组件100包括第一生根件110、第二生根件120、第三生根件130及第四生根件140,第一生根件110与第二生根件120之间、及第三生根件130与第四生根件140之间均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生根件110与第三生根件130之间、及第二生根件120与第四生根件140之间均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轴向限位管夹200与第一生根件110、第二生根件120、第三生根件130及第四生根件140均连接,使得轴向限位管夹200能够限制管道移动。
上述实施例中的支吊架结构10,使用时,将第一生根件110的两端、第二生根件120的两端、第三生根件130的两端及第四生根件14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待安装件对应固定连接后,再将轴向限位管夹200与管道固定连接,使得第一生根件110、第二生根件120、第三生根件130及第四生根件140之间相互配合以限制轴向限位管夹200沿水平方向移动,进而使得轴向限位管夹200能够限制管道沿管道的轴线方向移动,实现管道的安装固定。另外,本申请中的第一生根件110、第二生根件120、第三生根件130及第四生根件140均与轴向限位管夹200连接,使得生根组件100与轴向限位管夹20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进而使得生根组件100与轴向限位管夹200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保证支吊架结构10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力以满足使用要求,提高了支吊架结构10的可靠性。
其中,轴向限位管夹200的形状及尺寸可以根据管道的规格和结构力大小进行灵活调整。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轴向限位管夹200选用参考标准型轴向限位管夹。
其中,待安装件可以为管道周围的混凝体梁、混凝土柱、钢梁、钢柱或其他安装结构。待安装件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如图1及图2所示,进一步地,生根组件100还包括第五生根件150及第六生根件160,第五生根件150及第六生根件160均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位于轴向限位管夹200的同一侧,第五生根件150与第一生根件110的一端及第三生根件13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第六生根件160与第二生根件120的一端及第四生根件14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如此,第五生根件150能够将第一生根件110和第三生根件130连接为一体,第六生根件160能够将第二生根件120和第四生根件140连接为一体,使得生根组件100的承受结构荷载能力增加,提高了支吊架结构10的可靠性。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两个待安装件分别为混凝土柱30和汽轮机的机座梁20。机座梁20设有第一预埋件21,混凝土柱30设有第二预埋件31。第一生根件110远离第五生根件150的一端、第二生根件120远离第六生根件160的一端、第三生根件130远离第五生根件150的一端、及第四生根件140远离第六生根件160的一端均与第二预埋件31焊接固定,第五生根件150及第六生根件160均与第一预埋件21焊接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生根件110远离第五生根件150的一端、第二生根件120远离第六生根件160的一端、第三生根件130远离第五生根件150的一端、及第四生根件140远离第六生根件160的一端也可以均与第一预埋件21焊接固定,第五生根件150及第六生根件160也可以均与第二预埋件31焊接固定。其中,第一生根件110与第二生根件120分别固定于混凝土柱30相对的两侧。第三生根件130与第四生根件140分别固定于混凝土柱30相对的两侧。第一预埋件21及第二预埋件31的数量均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如图1及图2所示,可选地,生根组件100还包括第七生根件170及第八生根件180,第七生根件170与第八生根件180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第七生根件170的两端分别与第五生根件150及第六生根件160固定连接,第八生根件180的两端分别与第五生根件150及第六生根件160固定连接。如此,第一生根件110、第二生根件120、第三生根件130、第四生根件140、第五生根件150、第六生根件160、第七生根件170及第八生根件180能够连接成一个整体,使得生根组件100的稳定性及承受结构荷载能力增加,提高了支吊架结构10的可靠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生根组件100还包括第九生根件、第十生根件、第十一生根件或第十二生根件,第九生根件及第十生根件均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位于轴向限位管夹200远离第五生根件150的一侧,第九生根件与第一生根件110的另一端及第三生根件130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第十生根件与第二生根件120的另一端及第四生根件140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第十一生根件与第十二生根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第十一生根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九生根件及第十生根件固定连接,第十二生根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九生根件及第十生根件固定连接。第九生根件及第十生根件均与第二预埋件31焊接固定。
如体1、图2及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支吊架结构10还包括拉撑件300,拉撑件300的一端与第五生根件150连接,拉撑件300的另一端用于与待安装件连接。如此,拉撑件300能够对第五生根件150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支吊架结构10能够限制管道沿管道的轴线方向移动,提高了支吊架结构10的可靠性。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五生根件150的顶部及第六生根件160的顶部均与第一预埋件21焊接固定,拉撑件300的一端与第五生根件150的底部连接。如此,第五生根件150及第六生根件160的受力为简支梁。
其中,支撑件900可以为支撑杆、支撑梁、或其他支撑结构。支撑件900的数量均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例如,支撑件9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三个等。
如图2及图3所示,进一步地,拉撑件300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位于第五生根件150远离第六生根件160的一侧。如此,拉撑件300能够对第五生根件150施加沿水平方向的拉力或支撑力,保证生根组件100不会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保证支吊架结构10能够限制管道沿管道的轴线方向移动。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可选地,支吊架结构10还包括第一安装座400及第二安装座500,第一安装座400安装于第五生根件150远离第六生根件160的一侧,第二安装座500安装于待安装件上,拉撑件3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座400及第二安装座500转动连接。如此,拉撑件300能够相对于第五生根件150转动,保证拉撑件300与第五生根件150之间不会发生干涉,提高了支吊架结构10的可靠性。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机座梁20还设有第三预埋件22,第一安装座400设置为第一销座,第二安装座500设置为第二销座,第一销座焊接在第五生根件150远离第六生根件160的一侧,第二销座焊接在第三预埋件22上。
其中,第一生根件110、第二生根件120、第三生根件130、第四生根件140、第五生根件150、第六生根件160、第七生根件170及第八生根件180均可以为钢管、钢杆、钢板或其他生根结构。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生根件110、第二生根件120、第三生根件130、第四生根件140、第五生根件150、及第六生根件160均设置为H型钢。如此,生根组件100的强度增加,保证支吊架结构10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力。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可选地,H型钢设有凹槽,支吊架结构10还包括补强板600,补强板600位于凹槽内并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如此,补强板600能够增加H型钢的强度,使得生根组件100的强度进一步增加,从而保证支吊架结构10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力。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补强板600与凹槽的内壁焊接固定。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生根件110靠近轴向限位管夹200的一侧、第二生根件120靠近轴向限位管夹200的一侧、第三生根件130靠近轴向限位管夹200的一侧、及第四生根件140靠近轴向限位管夹200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滑动件700,轴向限位管夹200的外壁设有四个第二滑动件800,四个第一滑动件700与四个第二滑动件800一一对应滑动配合。如此,轴向限位管夹200相对于生根组件100的位置可调,提高了支吊架结构10的适用性及便利性。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可选地,第一生根件110的外壁、第二生根件120的外壁、第三生根件130的外壁及第四生根件140的外壁均设有支撑件900,第一滑动件700对应固定在支撑件900上。如此,可通过调节支撑件900的高度,以满足轴向限位管夹200限制管道位移的要求,提高了支吊架结构10的实用性。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件700设置为第一滑动底板,第二滑动件800设置第二滑动底板,支撑件900设置为支撑板,四个第二滑动底板分别固定在轴向限位管夹200相对的两侧,四个第一滑动底板对应焊接固定在四个支撑板上,四个支撑板分别固定在第一生根件110靠近轴向限位管夹200的一侧、第二生根件120靠近轴向限位管夹200的一侧、第三生根件130靠近轴向限位管夹200的一侧、及第四生根件140靠近轴向限位管夹200的一侧。
具体地,本申请中的支吊架结构10能够限制管道沿管道的轴线方向的位移为0mm。另外,支吊架结构需承受轴向水平工作荷载308kN,考虑到计算偏差,按照Z-ZD2010支吊架手册的规范规定,支吊架结构的根部需承受的结构荷载432kN;而本申请中的支吊架结构10的根部可承受的结构荷载值大于或等于432kN。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的连接关系或位置关系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支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根组件,所述生根组件包括第一生根件、第二生根件、第三生根件及第四生根件,所述第一生根件与所述第二生根件之间、及所述第三生根件与所述第四生根件之间均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生根件与所述第三生根件之间、及所述第二生根件与所述第四生根件之间均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及
轴向限位管夹,所述轴向限位管夹与第一生根件、第二生根件、第三生根件及第四生根件均连接,使得所述轴向限位管夹能够限制管道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组件还包括第五生根件及第六生根件,所述第五生根件及所述第六生根件均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轴向限位管夹的同一侧,所述第五生根件与所述第一生根件的一端及所述第三生根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生根件与所述第二生根件的一端及所述第四生根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组件还包括第七生根件及第八生根件,所述第七生根件与所述第八生根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七生根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生根件及所述第六生根件固定连接,所述第八生根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生根件及所述第六生根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吊架结构还包括拉撑件,所述拉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生根件连接,所述拉撑件的另一端用于与待安装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撑件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第五生根件远离所述第六生根件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吊架结构还包括第一安装座及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第五生根件远离所述第六生根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待安装件上,所述拉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及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根件、所述第二生根件、所述第三生根件、所述第四生根件、所述第五生根件、及所述第六生根件均设置为H型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设有凹槽,所述支吊架结构还包括补强板,所述补强板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支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根件靠近所述轴向限位管夹的一侧、所述第二生根件靠近所述轴向限位管夹的一侧、所述第三生根件靠近所述轴向限位管夹的一侧、及所述第四生根件靠近所述轴向限位管夹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滑动件,所述轴向限位管夹的外壁设有四个第二滑动件,四个所述第一滑动件与四个所述第二滑动件一一对应滑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根件的外壁、所述第二生根件的外壁、所述第三生根件的外壁及所述第四生根件的外壁均设有支撑件,所述第一滑动件对应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05769.1U CN220581876U (zh) | 2023-08-25 | 2023-08-25 | 支吊架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05769.1U CN220581876U (zh) | 2023-08-25 | 2023-08-25 | 支吊架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81876U true CN220581876U (zh) | 2024-03-12 |
Family
ID=90122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305769.1U Active CN220581876U (zh) | 2023-08-25 | 2023-08-25 | 支吊架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81876U (zh) |
-
2023
- 2023-08-25 CN CN202322305769.1U patent/CN2205818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901062U (zh) | 三向抗震支吊架 | |
CN204125899U (zh) | 一种高桩码头超大排架现浇墩台底模支撑系统 | |
CN220581876U (zh) | 支吊架结构 | |
CN208441504U (zh) | 输电塔十字加固装置 | |
CN209146691U (zh) | 一种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支吊架 | |
CN207112093U (zh) | 管道托架 | |
CN206377128U (zh) | 用于双侧单抗震斜杆的栓孔连接件、抗震斜杆组件和抗震吊架 | |
CN215290164U (zh) | 一种边坡支护系统 | |
JP3910029B2 (ja) | 水管橋の端末支持構造 | |
CN220366039U (zh) | 支吊架结构及管道系统 | |
CN217653494U (zh) | 一种热力管道固定用抗震支架 | |
CN220666247U (zh) | 一种大跨度钢支撑钢牛腿结构 | |
CN219528471U (zh) | 钢筋固定辅助支架 | |
CN115075379B (zh) | 空中连廊与两侧塔楼的连接安装方法 | |
CN211925035U (zh) | 一种立柱式多管抗震支吊架 | |
JP4491645B2 (ja) | 管橋構造 | |
CN219433067U (zh) | 一种承台式的球罐支撑结构 | |
CN219061032U (zh) | 一种支撑架 | |
CN219365608U (zh) | 提高角钢塔稳定性的装置 | |
CN221728118U (zh) | 护环安装工具 | |
CN216947818U (zh) | 一种排架拱肋间的纵撑构造 | |
CN216194049U (zh) | 一种梁体临时支撑装置 | |
CN212773290U (zh) | 一种用于电厂大型圆形烟道的单侧支架装置 | |
CN217812519U (zh) |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梁加固结构 | |
CN221171099U (zh) | 一种管道吊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