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7922U - 卡扣本体、卡合件 - Google Patents

卡扣本体、卡合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77922U
CN220577922U CN202322085615.6U CN202322085615U CN220577922U CN 220577922 U CN220577922 U CN 220577922U CN 202322085615 U CN202322085615 U CN 202322085615U CN 220577922 U CN220577922 U CN 220577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elastic
clamping
box body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856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超逸
徐林奕晖
刘春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echsun Packing Materials Co ltd
Shanghai Techsun Rfid Technolgoy Co ltd
Shanghai Tianchen Micro Nan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echsun Packing Materials Co ltd
Shanghai Techsun Rfid Technolgoy Co ltd
Shanghai Tianchen Micro Na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echsun Packing Materials Co ltd, Shanghai Techsun Rfid Technolgoy Co ltd, Shanghai Tianchen Micro Nan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echsun Pack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8561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77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77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77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卡扣本体、卡合件,该卡扣连接结构主要是由用于设置于待封装的盒体的第一部件上的卡扣本体、用于设置于盒体的第二部件上的卡合件等构成。其中,卡合件上开设有锁附槽,并且卡扣本体主要是由固定部、以及与固定部相连且围合形成卡槽的围合部,以及设置于围合部上的弹性扣体等构成。当盒体的第二部件插入卡槽内,弹性扣体挤压锁附槽的相对两侧壁并产生收缩形变,并在第二部件到达锁附位置时,恢复至初始状态后,与第二部件上的卡接部相卡接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卡扣连接结构及包装盒,可以有效避免盒体在被封装后,盒体在无损的情况下,卡扣连接结构失效,以致于盒体出现被拆封的情形。

Description

卡扣本体、卡合件
本申请是以下原申请的分案申请:
原申请的申请日:2023年3月17日
原申请的申请号:202320525860.1
原申请的发明创造名称:卡扣连接结构及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扣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卡扣本体、卡合件、防伪卡扣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酒类、食品及医药等领域的物品,在出厂前,通常需要采用包装盒等盒体进行封装,以利于销售和运输。
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包装盒,在对盒盖和合身进行包装封口时,通常采用铆钉进行封口。部分用于快装的包装盒上还设置有防伪盖片,以及可以使盒身和底座分离的弹性构件,在需要开启时,用户通过揭开防伪盖片,即可按压弹性构件,从而使得弹性构件变形,以打开包装盒,如专利CN218453587U所披露的那样,以用来提升产品的防伪性能,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所披露的结构存在如下诸多缺点:纸质材料构成的盒体容易变形,制假者易通过外力作用使得包装盒身变形,从而使得弹性构件的自动变形而无法锁紧盒体,以致于防伪失效。此外,制假者也可以使用钢尺等撬具插入盒体的盒身和防伪盖片之间的缝隙,拨开弹性构件,从而实现盒体和盒盖之间的脱离,以致于防伪失效。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卡扣连接结构及包装盒,以有效避免盒体在被封装后,盒体在无损的情况下,卡扣连接结构失效,以致于盒体出现被拆封的情形,是本实用新型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卡扣连接结构及包装盒,以有效避免盒体在被封装后,盒体在无损的情况下,卡扣连接结构失效,以致于盒体出现被拆封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扣连接结构,包括:
用于设置于待封装的盒体的第一部件上的卡扣本体;
用于设置于所述盒体的第二部件上的卡合件,且所述卡合件上开设有锁附槽;
所述卡扣本体包括: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相连且围合形成卡槽的围合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围合部上的弹性扣体;
其中,当所述盒体的第二部件插入所述卡槽内,所述弹性扣体挤压所述锁附槽的相对两侧壁并产生收缩形变,并在所述第二部件到达锁附位置时,恢复至初始状态后,与所述第二部件上的卡接部相卡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锁附槽包括:用于使得所述弹性扣体产生所述收缩形变的通道区、与所述通道区相连并用于使得所述弹性扣体恢复至初始状态的锁附区。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锁附区的底端用于构成所述卡接部。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围合部上且用于安置所述弹性扣体的安装槽,且所述弹性扣体的形变部分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或者所述弹性扣体位于卡槽内,且与所述卡槽的内壁相连。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弹性扣体包括:与所述围合部相连的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且用于构成扣齿的弹性部;其中,所述弹性部至少有部分在所述卡槽内朝向所述固定部延伸。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弹性部至少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其中,各弹性部以所述连接部的轴向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固定部至少有部分嵌入所述第一部件内,并使得所述围合部位于所述第一部件的腔体内;所述侧部的顶端具有一收拢区,以使得所述卡槽的槽口的面积从所述收拢区朝向所述围合部的底端背离时,逐渐减小。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上正对所述弹性扣体的区域还开设有脱模口。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围合部的外表面的筋条,且所述筋条的设置方向沿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呈线性或曲线方向分布;设置于所述卡槽内且用于抵持所述第二部件的凸起部。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部件上还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通道区相匹配的槽体,所述盒体为多层纸质板材复合而构成,且所述卡合件的周边至少有部分被所述纸质板材所覆盖而形成的覆盖部,且所述覆盖部的顶部至少有部分用于构成与所述弹性扣体卡接的卡接部。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围合部包括:用于设置所述弹性扣体的主体部,以及两个侧部,其中,所述侧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相连。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部件上还开设有分别用于插入所述围合部的相对两个侧部的限位槽;所述卡合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匹配以插入所述围合部的一侧部的引导槽;所述卡合件上设置有用于卡入所述第二部件内的折弯部;所述第二部件开设有用于插入所述折弯部的定位槽;并且,所述卡合件为金属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上述卡扣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部件为盒身,所述第二部件为盒盖的侧板;或者所述第一部件为盒盖的侧板,所述第二部件为盒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申请提供的卡扣连接结构及包装盒,可以有效避免盒体在被封装后,盒体在无损的情况下,卡扣连接结构失效,以致于盒体出现被拆封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防伪扣被撬开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一中卡扣本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一中卡扣本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一中卡合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一中盒盖与卡合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一中盒身与盒盖的装配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施例一中盒身与盒盖的装配示意图二;
图8是本实施例一中盒盖盖合盒身后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一中盒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一中卡扣连接结构未被撬具撬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二中卡扣本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12是本实施例二中卡扣本体的背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实施例二中盒盖盖合过程中,盒盖刚触碰卡扣本体的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本实施例二中盒盖盖合过程中,弹性扣体出现收缩形变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5是本实施例二中盒盖盖合后,盒身与盒盖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实施例二中卡扣本体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卡扣本体1、固定部1-1、侧部1-2、收拢区1-21、围合部1-4、安装槽1-41、底端1-3、筋条1-5、弹性扣体1-6、连接部1-61、弹性部1-62、脱模口1-7、卡合件2、引导槽2-1、锁附槽2-2、通道区2-21、锁附区2-22、折弯部2-3、盒盖3、盖板3-1、侧板3-2、限位槽3-3、卡接部3-4、覆盖部3-5、盒身4、撕扯切口4-1、撬具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取词装置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至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扣连接结构,该卡扣连接结构主要是由用于设置于待封装的盒体的第一部件上的卡扣本体1、用于设置于所述盒体的第二部件上的卡合件2构成。
其中,所述卡合件2上开设有锁附槽2-2,并且卡扣本体1主要是由固定部1-1、以及与所述固定部1-1相连且围合形成卡槽的围合部1-4,以及设置于所述围合部1-4上的弹性扣体1-6构成。
当所述盒体的第二部件插入所述卡槽内,所述弹性扣体1-6挤压所述锁附槽2-2的相对两侧壁并产生收缩形变,并在所述第二部件到达锁附位置时,恢复至初始状态后,与所述第二部件上的卡接部3-4相卡接。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当盒体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通过卡扣连接结构进行卡合时,例如构成第一部件的盒身4和构成第二部件的盒盖3在卡合时,通过盒盖3盖合盒身4时,所述弹性扣体1-6挤压锁附槽2-2的相对两侧壁并产生收缩形变,并在盒盖3到达锁附位置时,恢复至初始状态后,与所述第二部件上的卡接部3-4相卡接,从而实现盒盖3和盒身4的锁紧后,再进行封装,则当部分非法用户通过钢尺等撬具7撬开盒体,例如撬开盒身4和盒盖3之间的缝隙进入盒体内后,由于围合部1-4上相对的两个侧部1-2是封闭的,因而可阻挡撬具7触碰到至少有部分位于卡槽内的弹性扣体1-6,从而无法使得卡扣本体1脱离第二部件,进而可有效避免盒体在被封装后,盒体在无损的情况下,卡扣连接结构失去对盒身4和盒盖3的锁紧而失效,以致于盒体出现被拆封的情形,从而提升了防伪的性能。
并且,由于弹性扣体1-6的弹性伸缩方向并不是沿垂直于固定部1-1的方向,即使撬具7通过盒身4和盒盖3之间的缝隙进入盒体内后并伸入卡槽内,拨动弹性扣体1-6,也无法使得弹性扣体1-6在锁附槽2-2内产生相应的形变并退出锁附槽2-2,而且极易因拨动弹性扣体1-6而造成卡接部3-4的破损而留下痕迹,或者,弹性扣体1-6由于卡接部3-4的卡接作用而损坏,以致于无法继续卡合使用。
举例来说,当盒体优选为包装盒时,非法用户通过钢尺等撬具7从正上方撬动下,盒盖3的侧板3-2由于卡合件2的作用而可变形量很小,因而很难在盒体上不留痕迹的情况下撬动,若强力撬动,则极易因施力较大而破坏盒体的结构或表面,尤其是盒体上的卡接部3-4周边的区域。此外,又由于弹性扣体1-6与锁附槽2-2的卡接方向是沿垂直方向的,因此当撬具7在顶压卡槽的内壁时,上述卡接会更加紧密配合,如若稍微开启包装盒从侧面撬入,因为上述卡槽为半封闭腔体结构,因此在不破坏盒盖3、盒身4以及卡扣连接结构等结构,亦或者外力造成盒体永久变形或撕裂预设的撕扯切口4-1的情况下,撬具7无法使得弹性扣体1-6按照解锁的方向进行弹性形变,因而难以无损开启包装盒,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很好地保护包装盒,防止撬动和破坏。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锁附槽2-2可以由用于使得所述弹性扣体1-6产生所述收缩形变的通道区2-21、与所述通道区2-21相连并用于使得所述弹性扣体1-6恢复至初始状态的锁附区2-22等构成。通过该结构使得第二部件在与第一部件卡合时,即可通过通道区2-21自动压缩弹性扣体1-6,并在达到锁附位置后失去通道区2-21的压缩作用而恢复至初始状态而形成卡接。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锁附槽2-2也可仅由通道区2-21单独构成,以实现上述目的。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锁附区2-22的底端还用于构成上述卡接部3-4,以实现对恢复至初始状态的弹性扣体1-6的锁附作用,以使得弹性扣体1-6仅在折断碎的情况下,才能脱离锁附槽2-2。当卡扣本体1为预埋于盒体上的部件时,若弹性扣体1-6被损坏,则需要破坏卡扣本体1和盒体的结构,才能够取出卡扣本体1,因而无法盗用盒体进行二次封装销售。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卡扣本体1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围合部1-4上且用于安置所述弹性扣体1-6的安装槽1-41,且所述弹性扣体1-6的形变部分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1-41内。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弹性扣体1-6可以由与所述围合部1-4相连的连接部1-61,与所述连接部1-61相连且用于构成扣齿的弹性部1-62等构成。其中,所述弹性部1-62至少有部分在所述卡槽内朝向所述固定部1-1延伸。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弹性部1-62至少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连接部1-61的相对两侧。通过该结构,可较好地避免单个弹性部1-62被撬具7撬动而导致弹性扣体1-6失去与第二部件之间的卡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为了避免弹性扣体1-6在产生上述收缩形变时出现卡死或断裂的情况,各弹性部1-62以所述连接部1-61的轴向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61的相对两侧,以确保弹性扣体1-6在产生收缩形变时相对两侧受力均匀而顺利地到达与第二部件上的卡接部3-4相卡接的锁附位置。
具体地,为了满足实际应用中的装配需求,使得固定部1-1仅在撕裂或破坏盒体的结构后,才能拆卸所述固定部1-1至少有部分嵌入所述第一部件内,并使得所述围合部1-4位于所述第一部件的腔体内。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固定部1-1优选为板状部件。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固定部1-1上正对所述弹性扣体1-6的区域还开设有脱模口1-7,以方便卡扣本体1在制备时的脱模处理。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围合部1-4的侧部1-2的顶端具有一收拢区1-21,以使得所述卡槽的槽口的面积从所述收拢区1-21朝向所述围合部1-4的底端1-3背离时,逐渐减小。通过该收拢区1-21对撬具进行限位,以较好地防止撬具斜插入卡槽内后触碰并挤压弹性扣体的弹性部。此外,通过该收拢区1-21可使得围合部1-4设置位于盒体上的中部区域或预设的撕扯切口所围合的区域时,撬具仅能以有限度的角度,例如45度~60度插入卡槽内,而在卡槽内,撬具无法触碰并挤压弹性扣体的弹性部。其中,所述侧部1-2上位于收拢区1-21所在区域的外表面的形状为倒角或圆角或一倾斜斜面。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上述卡扣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围合部1-4的外表面的筋条1-5,且所述筋条1-5的设置方向沿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呈线性或曲线方向分布。通过该筋条1-5可较好地提升围合部1-4的结构强度,以使得围合部1-4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而不易产生形变以致于上述卡接失效,并使得围合部1-4的壳体可以设置的更薄,以节约成本。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围合部可以由用于设置所述弹性扣体1-6的主体部,以及两个侧部等构成,其中,各侧部的一端均与主体部相连且另一端与固定部1-1相连。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为了便于上述卡扣本体1与第二部件之间卡合,并提升盒体的第二部件在与第一部件卡接时的卡接牢度,卡扣连接结构还包括:所述第二部件上还开设有分别用于插入所述围合部1-4的相对两个侧部的限位槽3-3,其中,所述卡合件2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3-3相匹配以插入所述围合部1-4的一侧部1-2的引导槽2-1。
通过该卡合件2可使得第二部件与弹性扣体之间的卡接更加的紧密,并利用卡合件2自身的空间厚度,使得卡合件2跟随第二部件插入卡槽后,进一步减小了第二部件的移动量,其同时借助卡合件2的强度,增强第二部件的抗形变能力。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卡合件2上设置有用于卡入所述第二部件内的折弯部2-3,所述第二部件开设有用于插入所述折弯部2-3的定位槽(图中未示出),以通过卡合件2增强第二部件的抗形变能力。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为了方便第二部件与弹性扣体之间的卡接,上述第二部件上还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通道区相匹配的槽体。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所述盒体为多层纸质板材复合而构成,且所述卡合件2的周边至少有部分被所述纸质板材所覆盖而形成的覆盖部3-5,且所述覆盖部3-5的顶部至少有部分用于构成与上述弹性扣体卡接的卡接部。通过该结构,使得弹性扣体在恢复初始状态后即可形成上述卡接,因此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若弹性扣体在外力作用下,例如撬具的作用下产生较大晃动或变形,即可损坏卡接部或卡接部周围的盒体部分,以致于盒体无法再继续销售使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卡接部3-4可以由盒体上的部分区域所构成,也可以由卡合件2上的锁附槽2的部分区域所构成,或盒体和卡合件2的部分区域共同所构成,而本实施例仅以卡合件2上的锁附槽2的部分区域所构成为例作说明,在此再作具体的限定和赘述。
此外,本实施例中通过该覆盖部3-5还可起到封装卡合件,以及防止卡合件掉落的目的,在此不再作具体的限定和赘述。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卡合件2可以通过胶连或卡合等方式设置于盒体上,也可以通过在盒体上开设对应的槽体,以安装卡合件2,以防止其掉落,并且,本实施例优选以卡合件2通过胶连的方式设置于盒体上,并通过裱糊的方式铺设一层或两层以上的从盒体上翻折而形成的纸质板材。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包装盒的材质可不限于纸质材料,也可以其他类型的材质,例如柔性的材料,橡胶或塑料材质等易产生形变的材质,在此,不再作赘述和限定。
进一步作为优选地,上述卡合件2为金属片。通过该结构,不仅可方便安装,而且可在满足卡接设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而导致上述卡接失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仅以第一部件为盒身4,所述第二部件为盒盖3的侧板3-2为例作说明,而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部件也可以为盒盖3的侧板3-2,所述第二部件也可以为盒身4,在此不再作具体的限定和赘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扣连接结构,本实施例是对上述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请参考图1至图10所示,弹性扣体1-6位于卡槽内,且与所述卡槽的内壁相连。
通过该结构可知:由于围合部上相对的两个侧部是封闭的,因而当弹性扣设置于所述卡槽内时,例如以嵌合的方式与卡槽的内壁上,可最大限度地阻挡撬具触碰到改弹性扣体,从而无法使得卡扣本体脱离第二部件,进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盒体在被封装后,盒体在无损的情况下,卡扣连接结构失去对盒身和盒盖的锁紧而失效,以致于盒体出现被拆封的情形,从而更进一步提升了盒体的防伪性能。
举例来说,当盒体优选为包装盒时,非法用户通过钢尺等撬具7从正上方撬动下,盒盖3的侧板3-2由于卡合件2的作用而可变形量很小,因而很难在盒体上不留痕迹的情况下撬动,若强力撬动,则极易因施力较大而破坏盒体的结构或表面,尤其是盒体上的卡接部3-4。此外,又由于弹性扣体1-6与锁附槽2-2的卡接方向是沿垂直方向的,因此当撬具7在顶压卡槽的内壁时,上述卡接会更加紧密配合,如若稍微开启包装盒从侧面撬入,因为上述卡槽为半封闭腔体结构,因此在不破坏盒盖3、盒身4以及卡扣连接结构等结构,亦或者外力造成盒体永久变形或撕裂预设的撕扯切口4-1的情况下,撬具7无法使得弹性扣体1-6按照解锁的方向进行弹性形变,因而难以无损开启包装盒,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很好地保护包装盒,防止撬动和破坏。
实施例三
本实施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以及上述实施例的卡扣连接结构。
具体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盒体的盒身4上均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扣本体1,而盒盖3上均设置有用于配合卡扣本体1的卡合件2和卡接部3-4。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包装盒适用于酒盒。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包装盒可不限于酒盒,也可以其他类型的盒体,例如食品包装盒,运输包装盒等,在此,不再作赘述和限定。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卡扣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部;
与所述固定部相连且形成卡槽的围合部;
设置于所述围合部上的弹性扣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本体用于设置于待封装的第一部件上,所述固定部至少有部分嵌入所述第一部件内,并使得所述围合部位于所述第一部件的腔体内;
和/或,所述围合部的侧部的顶端具有一收拢区,以使得所述卡槽的槽口的面积从所述收拢区朝向所述围合部的底端背离时,逐渐减小;
和/或,所述固定部上正对所述弹性扣体的区域还开设有脱模口;
和/或,当待封装的第二部件插入所述卡槽内,所述弹性扣体在所述第二部件到达锁附位置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卡接;
和/或,所述第一部件为盒身,所述第二部件为盒盖的侧板;或者所述第一部件为盒盖的侧板,所述第二部件为盒身;
和/或,所述围合部包括:用于设置所述弹性扣体的主体部,以及两个侧部,其中,所述侧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相连;
和/或,待封装的第二部件上还开设有分别用于插入所述围合部的相对两个侧部的限位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围合部上且用于安置所述弹性扣体的安装槽,且所述弹性扣体的形变部分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或者所述弹性扣体位于卡槽内,且与所述卡槽的内壁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扣体包括:与所述围合部相连的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且用于构成扣齿的弹性部;其中,所述弹性部至少有部分在所述卡槽内朝向所述固定部延伸;
所述弹性部至少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其中,各弹性部以所述连接部的轴向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围合部的外表面的筋条,且所述筋条的设置方向沿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呈线性或曲线方向分布。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卡槽内且用于抵持所述第二部件的凸起部。
7.一种卡合件,其特征在于,能够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卡扣本体相互卡合;
所述卡合件上开设有锁附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附槽包括:用于使得所述弹性扣体产生收缩形变的通道区、与所述通道区相连并用于使得所述弹性扣体恢复至初始状态的锁附区;其中,所述锁附区的底端用于构成卡接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用于设置于待封装的第二部件上,所述第二部件上还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通道区相匹配的槽体,所述盒身或盒盖的侧板为多层纸质板材复合而构成,且所述卡合件的周边至少有部分被所述纸质板材所覆盖而形成的覆盖部,且所述覆盖部的顶部至少有部分用于构成与所述弹性扣体卡接的卡接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用于设置于待封装的第二部件上,当待封装的第二部件插入所述卡槽内,所述弹性扣体在所述第二部件到达锁附位置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卡接;
和/或,所述第一部件为盒身,所述第二部件为盒盖的侧板;或者所述第一部件为盒盖的侧板,所述第二部件为盒身;
和/或,所述第二部件上还开设有分别用于插入所述围合部的相对两个侧部的限位槽;所述卡合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匹配以插入所述围合部的一侧部的引导槽;
和/或,所述卡合件上设置有用于卡入所述第二部件内的折弯部,所述第二部件开设有用于插入所述折弯部的定位槽;
和/或,所述卡合件为金属片。
CN202322085615.6U 2023-03-17 2023-03-17 卡扣本体、卡合件 Active CN220577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5615.6U CN220577922U (zh) 2023-03-17 2023-03-17 卡扣本体、卡合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5615.6U CN220577922U (zh) 2023-03-17 2023-03-17 卡扣本体、卡合件
CN202320525860.1U CN219905341U (zh) 2023-03-17 2023-03-17 卡扣连接结构及包装盒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25860.1U Division CN219905341U (zh) 2023-03-17 2023-03-17 卡扣连接结构及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77922U true CN220577922U (zh) 2024-03-12

Family

ID=8842864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25860.1U Active CN219905341U (zh) 2023-03-17 2023-03-17 卡扣连接结构及包装盒
CN202322085615.6U Active CN220577922U (zh) 2023-03-17 2023-03-17 卡扣本体、卡合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25860.1U Active CN219905341U (zh) 2023-03-17 2023-03-17 卡扣连接结构及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990534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05341U (zh) 2023-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81656B2 (en) One-piece box-shaped container with large label wrap surface
US4001919A (en) Seal
US7735674B2 (en) Sealed food box
EP1223111A3 (en) Tamper evident resealable packaging
CN220577922U (zh) 卡扣本体、卡合件
US7908719B2 (en) Package fastening clip with tamper evident feature
CN111703737B (zh) 免胶带可重复使用的封口件
US7240406B1 (en) Security improvement for package fastening clips
CN109823686A (zh) 一种防盗包装箱
CN220484107U (zh) 卡扣本体、卡合件
JP2696670B2 (ja) コーナー保護材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サッシ・ドア・引戸等の建具
CN209814527U (zh) 纸板以及纸箱
CN220484106U (zh) 卡扣本体、卡合件、防伪卡扣结构及包装盒
CN213567443U (zh) 一种防伪防晃插扣
US4898412A (en) Tamper-proof bag sea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4245774A (en) Container security clip
CN218967671U (zh) 一种便于破坏开启的防伪包装盒
CN211076949U (zh) 一种防伪包装盒
CN220786761U (zh) 卡扣本体及包装盒
JPH0642632U (ja) 包装箱における差し込みフラップ片のロック構造
CN214986698U (zh) 一种可折叠展平的包装盒
CN212099721U (zh) 一种防伪包装盒
EP0918702B1 (en) A package with a closing device
CN108622532B (zh) 一种锁扣组件及包装箱
CN214986697U (zh) 一种可展平的折叠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