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7726U - 包装盒和包装产品 - Google Patents

包装盒和包装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77726U
CN220577726U CN202322040455.3U CN202322040455U CN220577726U CN 220577726 U CN220577726 U CN 220577726U CN 202322040455 U CN202322040455 U CN 202322040455U CN 220577726 U CN220577726 U CN 220577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accommodating
main body
support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404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美娟
傅小波
范崇辉
朱万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capta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dcapta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capta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dcapta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404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77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77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77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包装盒和包装产品,包装盒包括盒座、支撑件、承托件和盒盖,支撑件和承托件均安装于盒座的内侧,盒盖盖合于盒座的外侧,支撑件包括主体部和多个支撑部,多个支撑部均连接于主体部的周侧,多个支撑部均相对主体部翻折,且位于主体部的同一侧,并与主体部围合形成收容腔,主体部设有开槽,开槽沿主体部的厚度方向贯穿主体部,且与收容腔连通,承托件包括收容部和托起部,托起部连接于收容部的周侧,且承载于主体部背离收容腔的表面,收容部穿设开槽,且位于收容腔内,收容部设有收容槽,收容槽的开口设于收容部背离收容腔的表面,收容槽自收容部背离收容腔的表面向收容腔凹陷。该包装盒具有尺寸较小,便于储存和运输的优点。

Description

包装盒和包装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盒和包装产品。
背景技术
小型医疗器械产品的包装主要包含主体产品和一定数量随主体产品配备的附件,目前的包装盒通常需要泡沫来固定或分隔内容物,成型后的包装产品的尺寸较大,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占用较大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盒和包装产品,具有尺寸较小,便于储存和运输的优点。
本申请提供一种包装盒,包装盒包括盒座、支撑件、承托件和盒盖,支撑件和承托件均安装于盒座的内侧,盒盖盖合于盒座的外侧,
支撑件包括主体部和多个支撑部,多个支撑部均连接于主体部的周侧,多个支撑部均相对主体部翻折,且位于主体部的同一侧,并与主体部围合形成收容腔,主体部设有开槽,开槽沿主体部的厚度方向贯穿主体部,且与收容腔连通,
承托件包括收容部和托起部,托起部连接于收容部的周侧,且承载于主体部背离收容腔的表面,收容部穿设开槽,且位于收容腔内,收容部设有收容槽,收容槽的开口设于收容部背离收容腔的表面,收容槽自收容部背离收容腔的表面向收容腔凹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中,利用支撑件的支撑部相对主体部翻折形成收容腔,方便现场制作成型。其中,支撑部为安装承托件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形成的收容腔可用于提供收容空间。承托件的收容槽能够为收容产品提供收容空间,承托件还能够起到隔离收容于收容槽的产品和收容于收容腔的产品的作用,避免收容于收容槽的产品不受收容于收容腔的产品的影响。另外,收容部穿设位于主体部的开槽,能够使得承托件与支撑件复用厚度方向的长度,从而利于减小包装盒在厚度方向的占用空间,进而减小了包装盒的尺寸,便于包装盒的储存和运输。此外,盒盖盖合于盒座的外侧,以使得盒盖完全覆盖盒座,盒盖与盒座扣合连接紧密,对收容于盒座内的产品起到了双层保护作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具有优秀的抗压能力和包装强度,能有效保护包装盒内的产品不被损坏,且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当需要收容不同尺寸的产品时,不需要改变盒盖与盒座的尺寸,仅需要调整承托件的收容槽的尺寸,即可达到包装盒通用的目的,节省了物料数量及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承托件还包括形变部,形变部安装于收容部,形变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形变部处于第一状态时,形变部相对收容槽的槽底壁面朝向收容槽的开口凸出,形变部处于第二状态时,形变部朝向收容槽的开口的表面与收容槽的槽底壁面平齐。通过设置形变部,利用形变部处于第一状态,以收容长度较短的产品,此时形变部对产品具有限位作用,能够防止产品在收容槽内来回移动,以使得承托件在能够收容主体产品的同时,还对主体产品具有较好的防移位效果。利用形变部处于第二状态,以收容长度较长的产品。通过改变形变部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以实现承托件的收容槽收容具有不同长度的产品,达到包装盒通用的目的,节省了物料数量及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形变部包括第一部分和与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收容槽的槽底壁连接,第二部分连接于第一部分与托起部之间,形变部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部分相对收容槽的槽底壁面凸出,形变部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部分与收容槽的槽底壁面平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托起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托起部分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托起部分,两个第二托起部分均连接于两个第一托起部分之间,第二部分与一个第一托起部分连接,且设置于两个第二托起部分之间,第一部分设置于两个第一托起部分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形变部包括伸缩部分和承载部分,伸缩部分连接于收容部与承载部分之间,形变部处于第一状态时,伸缩部分具有第一压缩量,承载部分背离伸缩部分的表面相对收容槽的槽底壁面朝向收容槽的开口凸出,形变部处于第二状态时,伸缩部分具有第二压缩量,第二压缩量大于第一压缩量,承载部分背离伸缩部分的表面与收容槽的槽底壁面平齐。利用伸缩部分的伸缩变形,以使得形变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实现承托件的收容槽收容具有不同长度的产品,达到包装盒通用的目的,节省了物料数量及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承托件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可拆卸地收容于收容槽内,且位于收容槽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端。通过将限位部安装于收容槽内,或者将限位部从收容槽移出,以调整收容槽的收容长度,从而实现承托件的收容槽收容具有不同长度的产品,达到包装盒通用的目的,节省了物料数量及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收容部设有开孔,开孔设于收容槽的槽底壁,且沿收容槽的槽底壁的厚度方向贯穿收容槽的槽底壁。通过设置开孔,方便利用开孔拿起承托件,从而利于拿取收容腔内收容的产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开槽的开口为矩形或者椭圆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盒盖包括与托起部相对设置的盖体,托起部与盖体之间的距离为D,D为1mm~8mm,可以保证以实现在盖体和托起部之间的间隙中放置随机文件等,从而利于随机文件等对收容于收容槽内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件具有展平状态,支撑件处于展平状态时,多个支撑部与主体部位于同一平面,支撑件设有多个折痕线,每一折痕线连接于一个支撑部与主体部之间,每一支撑部能沿折痕线且相对主体部翻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开槽的开口的轮廓线与折痕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H>10mm,避免了支撑件成型困难且易撕裂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件为纸板和/或卡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承托件为塑料、纸浆模塑、纸板或卡纸。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装产品,包装产品包括主体产品和如上述的包装盒,主体产品收容于收容槽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包装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包装盒中支撑件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包装盒中承托件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包装盒在A-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第一示例提供的包装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包装盒中承托件的形变部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第二示例提供的包装盒中承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承托件中形变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包装盒中承托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产品,包装产品包括主体产品、附件和包装盒,主体产品和附件均收容于包装盒的内侧。示例性的,主体产品可为医疗器械主机,附件可为电源线。
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10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包装盒10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为方便描述,定义图1所示包装盒1000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高度方向为Z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本申请实施例描述包装盒1000时所提及的“顶”和“底”等方位用词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所示方位进行的描述,以朝向Z轴正方向为“顶”,以朝向Z轴负方向为“底”,其并不形成对包装盒1000于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限定。
包装盒1000包括盒座100、支撑件300、承托件500和盒盖700。支撑件300和承托件500均安装于盒座100的内侧,盒盖700盖合于盒座100的外侧。
具体的,盒座100设有容纳腔101,容纳腔101的开口设于盒座100的顶面。本实施例中,盒座100包括底板110、两个第一侧板130和两个第二侧板150。两个第一侧板130均与底板110连接,且沿底板110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二侧板150均与底板110连接,且沿底板110的宽度方向的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侧板130之间。两个第一侧板130、两个第二侧板150与底板110围合形成容纳腔101。本实施例中,盒座100由1200g灰板卡(1.65mm)+300g单粉卡(0.38mm)的材料制成。
结合参阅图2和图3,图3为图2所示包装盒1000中支撑件300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中支撑件300处于折叠状态。
支撑件300包括主体部310和多个支撑部330。多个支撑部330均连接于主体部310的周侧。本实施例中,多个支撑部330彼此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多个支撑部330包括两个第一支撑部331和两个第二支撑部333。两个第一支撑部331连接于主体部310沿长度方向的两侧,两个第二支撑部333连接于主体部310沿宽度方向的两侧。
支撑件300设有多个折痕线350,每一折痕线350连接于一个支撑部330与主体部310之间,以实现每一支撑部330能沿折痕线350且相对主体部310翻折。本实施例中,多个折痕线350包括第一折痕线351和第二折痕线353,第一折痕线351连接于第一支撑部331与主体部310之间,以实现第一支撑部331沿第一折痕线351相对主体部310翻折。第二折痕线353连接于第二支撑部333与主体部310之间,以实现第二支撑部333沿第二折痕线353相对主体部310翻折。
支撑件300设有开槽370。开槽370设于主体部310,且沿主体部310的厚度方向贯穿主体部310。本实施例中,开槽370的开口为椭圆形,以使得主体部310在成型开槽370时不易从边角出现撕裂。其中,“椭圆形”包括如图3所示的椭圆跑道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开槽370的开口也可为矩形。本实施例中,开槽370的长度尺寸=主体产品的长度尺寸+4/5mm,开槽370的宽度尺寸=主体产品的宽度尺寸+4/5mm。开槽370的开口的轮廓线与折痕线350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H>10mm,避免了支撑件300成型困难且易撕裂的问题。示例性的,开槽370的开口的轮廓线与第一折痕线351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1,开槽370的开口的轮廓线与第二折痕线353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2,H则为H1和H2之间的最小值。
具体的,支撑件300具有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如图3所示,支撑件300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支撑部331和第二支撑部333均与主体部310处于同一平面,以实现多个支撑部330均与主体部310处于同一平面。
如图2所示,支撑件30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支撑部331沿第一折痕线351相对主体部310翻折,第二支撑部333沿第二折痕线353相对主体部310翻折,以实现多个支撑部330均沿折痕线350相对主体部310翻折,且位于主体部310的同一侧。多个支撑部330与主体部310围合形成收容腔301,收容腔301与开槽370连通。其中,收容腔301用于收容附件。同时,考虑到附件尺寸不规则且数量不定,因此收容腔301不设置分区。
本实施例中,主体部310和多个支撑部330一体成型。示例性的,支撑件300为纸板和/或卡纸。具体地,纸板可为灰板、瓦楞纸板或者蜂窝纸板,卡纸可为单粉卡。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支撑件300为400g单粉卡,具有良好的挺度、高耐破强度和高耐折度,通过模切、折叠成型,来料时呈展平状态,节省储运空间,待有需要时现场成型形成折叠状态的支撑件300即可。
参阅图4,图4为图2所示包装盒1000中承托件500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承托件500包括收容部510和托起部530,托起部530连接于收容部510的周侧。具体的,收容部510包括沿收容部510厚度方向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511和第二表面512。收容部510设有收容槽501,收容槽501可用于收容主体产品。收容槽501的开口设有第一表面511,收容槽501自第一表面511向第二表面512凹陷。本实施例中,收容槽501的槽侧壁包括两个第一槽侧壁503和两个第二槽侧壁505,两个第一槽侧壁503沿收容槽501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二槽侧壁505沿收容槽501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且均连接于两个第一槽侧壁503之间。其中,第二槽侧壁505与第一槽侧壁503通过曲面连接,以使得收容槽501的槽侧壁形成圆角。
收容部510设有开孔513,其中,开孔513用于通过手指等插入物插入开孔513以拿取承托件500,从而裸露出支撑件300,进而利于拿取收容于支撑件300的收容腔301的产品。具体的,开孔513设于收容槽501的槽底壁,且沿收容槽501的槽底壁的厚度方向贯穿收容槽501的槽底壁。本实施例中,开孔513位于收容槽501的槽底壁的中部。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孔513也可以位于收容部510的其他位置。
托起部530连接于收容槽501的槽侧壁的周侧,以实现托起部530连接于收容部510的周侧。具体的,托起部530包括两个第一托起部分531和两个第二托起部分533。其中,两个第一托起部分531沿托起部530的长度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两个第二托起部分533沿托起部530的宽度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两个第二托起部分533均连接于两个第一托起部分531之间。
示例性的,承托件500的材质为塑料、纸浆模塑、纸板或卡纸。本实施例中,承托件500的材质为厚度1mm的白色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具有较好的环保性、热塑性,外观干净。可采用吸塑成型的方式形成收容槽501,吸塑成型后的收容槽501的深度与主体产品的厚度基本一致,保证主体产品放入收容槽501后不会相对承托件500凸起。收容槽501的形状可与主体产品本身的形状相似,收容槽501尺寸贴合主体产品本身尺寸,能够使主体产品固定在收容槽501中,且不出现移位,同时吸塑材质为硬质塑料,对主体产品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继续参见图2,盒盖700包括盖体710、两个第一侧壳730和两个第二侧壳750。两个第一侧壳730均与盖体710连接,且沿盖体710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二侧壳750均与盖体710连接,且沿盖体710的宽度方向的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侧壳730之间。本实施例中,盒盖700由1200g灰板卡(1.65mm)+300g单粉卡(0.38mm)的材料制成。
结合参阅图2和图5,图5为图1所示包装盒1000在A-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组装的包装盒1000中,支撑件300位于容纳腔101内,且处于折叠状态,以实现支撑件300安装于盒座100的内侧。支撑件300中的多个支撑部330与盒座100的底板110接触,主体部310与底板110间隔且相对设置。承托件500位于容纳腔101内,以实现承托件500安装于盒座100的内侧。承托件500中的收容部510穿设支撑件300的开槽370,且位于支撑件300的收容腔301内。此时,收容部510的第一表面511背离收容腔301,第二表面512朝向收容腔301,收容部510的收容槽501自第一表面511朝向收容腔301凹陷。承托件500中的第一托起部分531(参见图4)和第二托起部分533均承载于主体部310背离收容腔301的表面,以实现托起部530承载于主体部310背离收容腔301的表面。
盒盖700盖合于盒座100的外侧。本实施例中,盒盖700的底面与盒座100的底面基本平齐,盒座100的整个结构都包裹于盒盖700的内侧。盒盖700中的两个第一侧壳730分别与两个第一侧板130相对设置,两个第二侧壳750分别与两个第二侧板150相对设置,盖体710与底板110相对设置。其中,盖体710与托起部530相对设置,盖体710与托起部530之间的距离为D,D为1mm~8mm。此时,托起部530与盒座100的容纳腔101的开口处之间的距离也大致为D,可以保证随机文件等内容物放入盒座100的容纳腔101后的高度跟盒座100的容纳腔101的开口处持平或略低于盒座100的容纳腔101的开口1mm~2mm。示例性的,当需要在盖体710和托起部530之间的间隙中放置随机文件等,D可为2mm~8mm,此时随机文件对主体产品的正面具有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示例性的,当盖体710和托起部530之间的间隙不需放置随机文件时,D可为1mm~2mm。
结合参阅图3和图5,组装包装盒1000的过程中,取展平状态的支撑件300,分别沿第一折痕线351向底部翻折第一支撑部331,沿第二折痕线353向底部翻折第二支撑部333,以形成折叠状态的支撑件300。折叠成型后,将折叠状态的支撑件300中具有开槽370的一面朝向顶部,自顶部向底部的方向将折叠状态的支撑件300放入盒座100的容纳腔101内,以将支撑件300安装于盒座100的内侧。此时,第一支撑部331、第二支撑部333和盒座100的底板110围合形成收容腔301。然后取承托件500,将承托件500的托起部530放置于支撑件300的主体部310背离收容腔301的表面,承托件500的收容部510通过开槽370对应放入收容腔301内。最后将盒盖700盖合于盒座100的外侧。
在组装包装产品的过程中,可将附件放入包装盒1000的收容腔301内,将主体产品放入承托件500的收容槽501内,将随机文件放置于主体产品的顶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00的支撑部330的折叠高度=附件放置在收容腔301内的最高高度+主体产品的厚度,以使得主体产品与收容槽501的开口平齐。当需要拿取附件时,操作人员可取出主体产品,然后用手指插入开孔513内,拿起承托件500,得到底部的附件。本实施例的开孔513位于收容槽501的槽底壁的中部,可以避免附件堆积在收容腔301的两侧时,手指无法深入开孔513,从而引起承托件500难以扣起的情况。此外,收容槽501的槽侧壁形成有圆角,能够避免尖角或凸起剐蹭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1000中,利用支撑件300的支撑部330相对主体部310翻折形成收容腔301,方便现场制作成型。其中,支撑部330为安装承托件500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形成的收容腔301可用于提供收容空间。承托件500的收容槽501能够为收容主体产品提供收容空间,承托件500还能够起到隔离收容于收容槽501的产品和收容于收容腔301的产品的作用,避免收容于收容槽501的产品受收容于收容腔301的产品的影响。另外,收容部510穿设位于主体部310的开槽370,能够使得承托件500与支撑件300复用厚度方向的长度,从而利于减小包装盒1000在厚度方向的占用空间,进而减小了包装盒1000的尺寸,便于包装盒1000的储存和运输。此外,盒盖700盖合于盒座100的外侧,以使得盒盖700完全覆盖盒座100,盒盖700与盒座100扣合连接紧密,对收容于盒座100内的产品起到了双层保护作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1000,具有优秀的抗压能力和包装强度,能有效保护包装盒1000内的产品不被损坏,且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当需要收容不同尺寸的产品时,不需要改变盒盖700与盒座100的尺寸,仅需要调整承托件500的收容槽501的尺寸,即可达到包装盒1000通用的目的,节省了物料数量及成本。
参阅图6和图7,图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第一示例提供的包装盒10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包装盒1000中承托件500的形变部550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中承托件500的形变部550处于第一状态。
第二实施例的包装盒1000与第一实施例的包装盒1000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的包装盒1000中的承托件500还包括形变部550,形变部550安装于收容部510。形变部55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形变部550处于第一状态时,形变部550相对收容槽501的槽底壁面朝向收容槽501的开口凸出,形变部550处于第二状态时,形变部550朝向收容槽501的开口的表面与收容槽501的槽底壁面平齐。
具体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示例中,形变部550包括第一部分551和与第一部分551连接的第二部分553。其中,第一部分551与收容槽501的槽底壁连接,且设置于两个第一托起部分531之间。第二部分553与一个第一托起部分531连接,以实现第二部分553连接于第一部分551与托起部530之间。
如图6所示,形变部55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部分551相对收容槽501的槽底壁面凸出,以实现形变部550相对收容槽501的槽底壁面朝向收容槽501的开口凸出。此时,第二部分553与第一托起部分531基本平齐,收容槽501具有第一收容长度,可收容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收容长度的主体产品,形变部550可防止主体产品在收容槽501内移动,以使得承托件500在能够收容主体产品的同时,还对主体产品具有较好的防移位效果。
如图7所示,形变部55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部分551与收容槽501的槽底壁面平齐,以实现形变部550朝向收容槽501的开口的表面与收容槽501的槽底壁面平齐。此时,第二部分553设置于两个第二托起部分533之间,且分别与两个第二槽侧壁505间隔且形成避让口507,以避免第二托起部分533和第二槽侧壁505对形变部550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时造成阻碍。此时,收容槽501具有第二收容长度,第二收容长度大于第一收容长度,可收容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收容长度的主体产品。
第二实施例中第一示例提供的包装盒1000,通过设置形变部550,利用形变部550处于第一状态,以收容长度较短的产品,此时形变部550对产品具有限位作用,能够防止产品在收容槽501内来回移动,以使得承托件500在能够收容主体产品的同时,还对主体产品具有较好的防移位效果。利用形变部550处于第二状态,以收容长度较长的产品。通过改变形变部550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以实现承托件500的收容槽501收容具有不同长度的产品,达到包装盒1000通用的目的,节省了物料数量及成本。
参阅图8和图9,图8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第二示例提供的包装盒1000中承托件500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承托件500中形变部550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第二实施例中第二示例的包装盒1000与第二实施例中第一示例的包装盒1000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示例的包装盒1000中的形变部550与第一示例的包装盒1000中的形变部550的结构不同。
具体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示例中,形变部550包括伸缩部分555和承载部分557。伸缩部分555连接于收容部510的收容槽501的槽底壁与承载部分557之间,以实现伸缩部分555连接于收容部510与承载部分557之间。示例性的,伸缩部分555为弹簧。本实施例中,伸缩部分555有一个。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伸缩部分555可由多个,多个伸缩部分555均连接于收容槽501的槽底壁和承载部分557之间,多个伸缩部分555彼此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伸缩部分555,可提升承载部分557与伸缩部分555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承载部分557晃动。
形变部550处于第一状态时,承载部分557的顶部没有放置产品,此时由于承载部分557自身的重量,伸缩部分555具有第一压缩量,承载部分557背离伸缩部分555的表面相对收容槽501的槽底壁面朝向收容槽501的开口凸出。此时,收容槽501具有第一收容长度,可收容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收容长度的主体产品,形变部550的伸缩部分555和承载部分557可阻挡主体产品在收容槽501内沿收容槽50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得承托件500在能够收容主体产品的同时,还对主体产品具有较好的防移位效果。
并且此时,当收容槽501收容长度大于第一收容长度的主体产品时,主体产品可对承载部分557施加压力,以将形变部550压缩至处于第二状态。形变部550处于第二状态时,由于主体产品的重量和承载部分557自身的重量,伸缩部分555具有第二压缩量,第二压缩量大于第一压缩量,承载部分557背离伸缩部分555的表面与收容槽501的槽底壁面大致平齐,以实现收容槽501具有第二收容长度,第二收容长度大于第一收容长度,可收容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收容长度的主体产品。
第二实施例中第二示例提供的包装盒1000,利用伸缩部分555的伸缩变形,以使得形变部55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实现承托件500的收容槽501收容具有不同长度的产品,达到包装盒1000通用的目的,节省了物料数量及成本。
参见图10和图11,图10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10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包装盒1000中承托件500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第三实施例的包装盒1000与第一实施例的包装盒1000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三实施例的包装盒1000中的承托件500还包括限位部570。
具体的,限位部570可拆卸地收容于收容槽501内。示例性的,限位部570为块状,限位部570的外轮廓与收容槽501的部分内轮廓一致。如图11所示,当限位部570收容于收容槽501内时,限位部570位于收容槽501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端。此时,收容槽501具有第一收容长度,可收容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收容长度的主体产品。如图10所示,当限位部570脱离收容槽501时,收容槽501具有第二收容长度,第二收容长度大于第一收容长度,收容槽501可收容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收容长度的主体产品。
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1000,通过将限位部570安装于收容槽501内,或者将限位部570从收容槽501移出,以调整收容槽501的收容长度,从而实现承托件500的收容槽501收容具有不同长度的产品,达到包装盒1000通用的目的,节省了物料数量及成本。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包括盒座、支撑件、承托件和盒盖,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承托件均安装于所述盒座的内侧,所述盒盖盖合于所述盒座的外侧,
所述支撑件包括主体部和多个支撑部,多个所述支撑部均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周侧,多个所述支撑部均相对所述主体部翻折,且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同一侧,并与所述主体部围合形成收容腔,所述主体部设有开槽,所述开槽沿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主体部,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
所述承托件包括收容部和托起部,所述托起部连接于所述收容部的周侧,且承载于所述主体部背离所述收容腔的表面,所述收容部穿设所述开槽,且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收容部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开口设于所述收容部背离所述收容腔的表面,所述收容槽自所述收容部背离所述收容腔的表面向所述收容腔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还包括形变部,所述形变部安装于所述收容部,所述形变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形变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形变部相对所述收容槽的槽底壁面朝向所述收容槽的开口凸出,所述形变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形变部朝向所述收容槽的开口的表面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底壁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底壁连接,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托起部之间,所述形变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部分相对所述收容槽的槽底壁面凸出,所述形变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底壁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起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托起部分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托起部分,两个所述第二托起部分均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托起部分之间,所述第二部分与一个所述第一托起部分连接,且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托起部分之间,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两个所述第一托起部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可拆卸地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且位于所述收容槽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设有开孔,所述开孔设于所述收容槽的槽底壁,且沿所述收容槽的槽底壁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收容槽的槽底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的开口为矩形或者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包括与所述托起部相对设置的盖体,所述托起部与所述盖体之间的距离为D,D为1mm~8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具有展平状态,所述支撑件处于所述展平状态时,多个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主体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支撑件设有多个折痕线,每一所述折痕线连接于一个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每一所述支撑部能沿所述折痕线且相对所述主体部翻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的开口的轮廓线与所述折痕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H>10m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纸板和/或卡纸。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为塑料、纸浆模塑、纸板或卡纸。
13.一种包装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产品包括主体产品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盒,所述主体产品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CN202322040455.3U 2023-07-31 2023-07-31 包装盒和包装产品 Active CN220577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0455.3U CN220577726U (zh) 2023-07-31 2023-07-31 包装盒和包装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0455.3U CN220577726U (zh) 2023-07-31 2023-07-31 包装盒和包装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77726U true CN220577726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8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40455.3U Active CN220577726U (zh) 2023-07-31 2023-07-31 包装盒和包装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777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1227866A (ja) 扇風機の梱包装置
CN220577726U (zh) 包装盒和包装产品
CN210116745U (zh) 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及包装盒
CN212667927U (zh) 一种显示器全纸包装装置
CN214029803U (zh) 终端包装盒
CN211869951U (zh) 一种包装箱
CN209905490U (zh) 一种路由器包装盒及其内卡
CN210311420U (zh) 一种电池组包装箱
CN212667925U (zh) 一种抽拉盒
CN217533713U (zh) 一种缓冲防撞压纸包装结构
CN215098855U (zh) 一体式折叠内卡结构及包装盒
CN217945861U (zh) 一种音响包装结构
CN214452864U (zh) 一种灯饰包装的内支撑件及灯饰包装
CN211076726U (zh) 具有内延伸板的限位填充结构及纸板
JP4636065B2 (ja) 梱包箱
CN216834869U (zh) 包装箱组件
CN219707642U (zh) 一种抗震缓冲包装
CN214730406U (zh) 包装盒
CN220641027U (zh) 包装盒
CN213706128U (zh) 一种具有附件小盒的内卡及包装盒
CN214165921U (zh) 包装结构
CN215098841U (zh) 电动剃须刀的礼盒内卡及组合式包装
CN114590484B (zh) 包装缓冲结构和包装结构
CN212501919U (zh) 一种草莓包装盒
CN217349072U (zh) 一种音箱包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