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7190U - 一种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77190U
CN220577190U CN202322256450.4U CN202322256450U CN220577190U CN 220577190 U CN220577190 U CN 220577190U CN 202322256450 U CN202322256450 U CN 202322256450U CN 220577190 U CN220577190 U CN 220577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dhesive layer
back door
insert
moun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64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敏
王波
李茂盛
张学
马运凡
马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yun Auto Electric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yun Auto Electric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yun Auto Electric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yun Auto Electric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564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77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77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771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包括软胶层、嵌件、轻触开关组件、PCB组件、线束、外壳、压板以及灌封胶层;所述PCB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轻触开关组件通过贴片焊接在所述PCB组件上,所述嵌件覆设在所述轻触开关顶部的按钮处,所述外壳、轻触开关组件以及嵌件的外侧注塑成型有所述软胶层;所述压板卡接在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外壳以及压板的外侧灌设成型有灌封胶层。本实用新型将外壳与软胶层、嵌件与软胶层通过材料相容性选型注塑成型,配合灌封胶层对压板及外壳内侧进行灌封,实现了较好的密封效果,同时通过设置嵌件减小软胶层的厚度,提高了对轻触开关的按压手感,减少了软胶层长期按压后表面塌陷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后尾门开关的车体上用于控制后尾门开启和关闭的控制结构,该开关需要具备体积小、安装方便、防护等级高同时兼具较佳手感的目标。
但是现有的开关产品防护能力不足容易出现进水失效问题,且现有产品软胶支撑角度近乎垂直导致按压时手感差,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软胶会出现形变塌陷,导致外形不美观,若维持外形而增压厚度会导致产品成型的外观一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包括:软胶层、嵌件、轻触开关组件、PCB组件、线束、外壳、压板以及灌封胶层;所述PCB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轻触开关组件通过贴片焊接在所述PCB组件上,且所述轻触开关组件延伸至所述外壳外部,所述嵌件覆设在所述轻触开关顶部的按钮处,所述外壳、轻触开关组件以及嵌件的外侧注塑成型有所述软胶层;所述压板卡接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并顶持在所述PCB组件的底部;所述外壳以及压板的外侧灌设成型有灌封胶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分别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结构连接定位的耳孔,其中一侧的连接耳上开设有防呆槽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上端开设有多组拉脱安装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与连接耳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多组加强筋,用以提升所述外壳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多组安装导向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板的侧面设置有组装导向台,所述组装导向台插接在所述安装导向槽内,使所述压板相对所述壳体连接固定;所述压板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压板上位于避让孔的一侧设置有避让槽,所述线束穿设在所述避让孔和避让槽内,并与PCB组件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内侧还设置有内密封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嵌件上开设有多组拉脱工艺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软胶层外边缘处环设有外密封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将外壳与软胶层、嵌件与软胶层通过材料相容性选型注塑成型,配合灌封胶层对压板及外壳内侧进行灌封,实现了较好的密封效果,避免了进水失效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嵌件减小软胶层的厚度,提高了对轻触开关的按压手感,减少了软胶层长期按压后表面塌陷的问题,提高了外观质量,产品成型性更好,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的安装剖视图;
图3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外壳与软胶层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软胶层与嵌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软胶层;2、嵌件;3、轻触开关组件;4、PCB组件;5、线束;6、外壳;7、压板;8、灌封胶层;9、壳体;10、连接耳;11、耳孔;12、防呆槽口;13、拉脱安装槽;14、安装导向槽;15、加强筋;16、外密封筋;17、内密封筋;18、拉脱工艺孔;19、组装导向台;20、避让孔;21、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参阅图1-2所示,所述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包括软胶层1、嵌件2、轻触开关组件3、PCB组件4、线束5、外壳6、压板7以及灌封胶层8;所述PCB组件4设置在所述外壳6内,所述轻触开关组件3通过贴片焊接在所述PCB组件4上,且所述轻触开关组件3延伸至所述外壳6外部,所述嵌件2覆设在所述轻触开关顶部的按钮处,所述外壳6、轻触开关组件3以及嵌件2的外侧注塑成型有所述软胶层1;所述压板7卡接在所述外壳6的内侧,并顶持在所述PCB组件4的底部,用以对其进行限位;所述外壳6以及压板7的外侧灌设成型有灌封胶层8,用以实现密封效果。
结合图3所示,所述外壳6包括壳体9,所述壳体9的两侧设置分别有连接耳10,所述连接耳10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结构连接定位的耳孔1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其中一侧的连接耳10上开设有防呆槽口12,便于安装时进行定位。
所述壳体9的上端开设有多组拉脱安装槽13,所述拉脱安装槽13用于所述软胶层1注塑成型时可以延伸至所述拉脱安装槽13内,从而提升所述壳体9与所述软胶层1的连接紧密性,使结构更稳定。
所述壳体9的内侧设置有多组安装导向槽14,用于安装所述压板7是提供定位导向。
所述壳体9与连接耳10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多组加强筋15,用以提升所述外壳6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结合图4所示,所述软胶层1外边缘处环设有外密封筋16,增加产品与安装环境防护,避免进水。
结合图5所示,所述外壳6内侧还设置有内密封筋17,用以安装所述PCB组件4时提供预压密封,同时也可以避免成型所述灌封胶层8时,灌封胶流入外壳6的内部,增加防护能力,降低了过程灌胶工艺难度。
结合图6所示,所述嵌件2上开设有多组拉脱工艺孔18,用于所述软胶层1注塑成型时可以延伸至所述拉脱工艺孔18内,从而提升所述嵌件2与所述软胶层1的连接紧密性,使结构更稳定,同时所述嵌件2的存在可以在维持整体结构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所述软胶层1的厚度,提高手感,减少表面缩水提高外观质量,产品成型性更好,质量成本更低。
结合图7所示,所述压板7的侧面设置有组装导向台19,所述组装导向台19插接在所述安装导向槽14内,使所述压板7相对所述壳体9连接固定;所述压板7上开设有避让孔20,所述压板7上位于避让孔20的一侧设置有避让槽21,所述线束5穿设在所述避让孔20和避让槽21内,并与PCB组件4焊接,安装完成后通过灌封胶层8密封,所述避让槽21可以有效避免对线束5线皮的磨损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软胶层1采用的为TPV、EPDM、硅胶或TPE中的一种,所述灌封胶层8采用的为环氧树脂或聚氨酯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将外壳6与软胶层1、嵌件2与软胶层1通过材料相容性选型注塑成型,配合灌封胶层8对压板7及外壳6内侧进行灌封,实现了较好的密封效果,避免了进水失效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嵌件2减小软胶层1的厚度,提高了对轻触开关的按压手感,减少了软胶层1长期按压后表面塌陷的问题,提高了外观质量,产品成型性更好,成本更低。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胶层(1)、嵌件(2)、轻触开关组件(3)、PCB组件(4)、线束(5)、外壳(6)、压板(7)以及灌封胶层(8);所述PCB组件(4)设置在所述外壳(6)内,所述轻触开关组件(3)通过贴片焊接在所述PCB组件(4)上,且所述轻触开关组件(3)延伸至所述外壳(6)外部,所述嵌件(2)覆设在所述轻触开关组件(3)顶部的按钮处,所述外壳(6)、轻触开关组件(3)以及嵌件(2)的外侧注塑成型有所述软胶层(1);所述压板(7)卡接在所述外壳(6)的内侧,并顶持在所述PCB组件(4)的底部;所述外壳(6)以及压板(7)的外侧灌设成型有灌封胶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包括壳体(9),所述壳体(9)的两侧设置分别有连接耳(10),所述连接耳(10)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结构连接定位的耳孔(11),其中一侧的连接耳(10)上开设有防呆槽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的上端开设有多组拉脱安装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与连接耳(10)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多组加强筋(15),用以提升所述外壳(6)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的内侧设置有多组安装导向槽(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7)的侧面设置有组装导向台(19),所述组装导向台(19)插接在所述安装导向槽(14)内,使所述压板(7)相对所述壳体(9)连接固定;所述压板(7)上开设有避让孔(20),所述压板(7)上位于避让孔(20)的一侧设置有避让槽(21),所述线束(5)穿设在所述避让孔(20)和避让槽(21)内,并与PCB组件(4)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内侧还设置有内密封筋(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件(2)上开设有多组拉脱工艺孔(1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层(1)外边缘处环设有外密封筋(16)。
CN202322256450.4U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 Active CN220577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6450.4U CN220577190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6450.4U CN220577190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77190U true CN220577190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21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56450.4U Active CN220577190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771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77190U (zh) 一种后尾门开关线束安装结构
CN210040274U (zh) 铆压式顶盖结构
CN102412413B (zh) 锂电池及其盖板、电芯、保护线路板和装配方法
CN221090723U (zh) 一种微动开关线束结构
CN208940227U (zh) 一种防水音腔和电子设备
CN212004224U (zh) 一种密封件、第三零件及密封组件
CN208190908U (zh) 一种电子装置
CN216506427U (zh) 一种新型浇口套组件及硅胶注塑模具
CN216580065U (zh) 用于外开式全景天窗的排水槽结构及全景天窗总成
CN217691383U (zh) 盖板及电池
CN219732529U (zh) 一种用于树脂瓦安装的防水结构
CN219864705U (zh) 一种闭口压线带封堵结构
CN219876017U (zh) 一种按键防水的骨传导耳机
CN212725875U (zh) 一种游艇电源保险丝防水连接线
CN219372856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白暖白控制器结构
CN218976260U (zh) 接线盒
CN218788827U (zh) 一种耳机
CN214477935U (zh) 一种ipm的输出端子
CN218929323U (zh) 一种汽车室内顶灯装配结构
CN213332811U (zh) 过线密封结构及软水机
CN219801199U (zh) 用于电池的线材固定结构及电池
CN217761367U (zh) 一种便于固定导线的风扇
WO2022237402A1 (zh) 底座、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5528018U (zh) 一种道路汽车用高压防水型连接器
CN217503932U (zh) 一种显示盒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