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40274U - 铆压式顶盖结构 - Google Patents

铆压式顶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40274U
CN210040274U CN201920810048.7U CN201920810048U CN210040274U CN 210040274 U CN210040274 U CN 210040274U CN 201920810048 U CN201920810048 U CN 201920810048U CN 210040274 U CN210040274 U CN 210040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ting
pole
top cover
groove
utmost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00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有生
陆宾林
丁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100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40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40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40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盖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铆压式顶盖结构,包括呈固定布置的顶盖片以及极柱,顶盖片形成安设槽,极柱置于安设槽,且极柱与安设槽之间形成注胶间隙,极柱具有背离安设槽的外端面,当铆压装置铆压极柱的外端面时,对注胶间隙注塑包胶,形成注胶层,注胶层封堵注胶间隙。进行装配时,将极柱置于安设槽内,采用铆压装置铆压极柱的外端面,使极柱与顶盖片呈相对固定布置,且对注胶间隙注塑包胶,形成注胶层,在注胶层的作用下,起到固定密封作用,提高极柱与顶盖片的相对固定效果以及密封效果;另外,采用铆压方式装配,优化且减少电池的装配工序,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

Description

铆压式顶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顶盖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铆压式顶盖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池也广泛的运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电池包括壳体、电池顶盖以及电芯等,其中电芯置于壳体的内部,壳体的上端具有上端开口,电池顶盖则封闭在壳体的上端的开口,再通过设置在电池顶盖上的极柱,则可以将电池与外部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实现电池的充放电。
目前,极柱通过焊接工艺设置在电池顶盖上,这样电池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工序多,且产品合格率不佳,导致制造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铆压式顶盖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装配工序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铆压式顶盖结构,包括呈固定布置的顶盖片以及极柱,所述顶盖片形成安设槽,所述极柱置于所述安设槽,且所述极柱与所述安设槽之间形成注胶间隙,所述极柱具有背离所述安设槽的外端面,当铆压装置铆压所述极柱的外端面时,对所述注胶间隙注塑包胶,形成注胶层,所述注胶层封堵所述注胶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安设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极柱具有背离所述外端面的内端面,所述密封圈抵触所述极柱的内端面;当所述铆压装置铆压所述极柱的外端面时,所述极柱挤压所述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片包括上盖以及下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呈上下扣合布置,所述上盖形成所述安设槽;所述安设槽包括底壁,所述密封圈抵触所述底壁,所述底壁形成上贯穿口,所述密封圈呈环绕包围所述上贯穿口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具有背离所述下盖的上端面;所述安设槽包括多个侧壁,多个所述侧壁沿所述上贯穿口圆周呈环绕布置,且所述侧壁沿所述上盖的上端面方向呈垂直延伸至所述上盖的上端面外。
进一步的,,所述铆压装置包括挤压部,当所述极柱置于所述安设槽内,所述挤压部挤压所述侧壁使所述侧壁朝内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底壁之间形成限制区域,所述极柱包括外延块,所述外延块处于所述限制区域。
进一步的,沿所述极柱四周,所述极柱形成呈阶梯状布置的阶梯台,所述阶梯台的底部形成所述外延块。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形成下贯穿口以及密封壁,所述密封壁朝向所述上盖方向延伸布置且嵌入所述上贯穿口内,所述密封壁抵触所述密封圈,所述密封壁沿所述下贯穿口圆周呈环绕围合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注胶层包裹所述侧壁,且所述注胶层与所述极柱呈连接固定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形成有至少一个导向口,所述导向口朝内凹陷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铆压装置包括铆压治具,所述铆压治具包括铆压座以及铆压柱,所述铆压柱贯穿所述铆压座,所述铆压座与所述极柱呈对应布置;驱动所述铆压柱相对所述铆压座移动,所述铆压柱挤压所述极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铆压式顶盖结构,进行装配时,将极柱置于安设槽内,采用铆压装置铆压极柱的外端面,使极柱与顶盖片呈相对固定布置,且对注胶间隙注塑包胶,形成注胶层,在注胶层的作用下,起到固定密封作用,提高极柱与顶盖片的相对固定效果以及密封效果;另外,采用铆压方式装配,优化且减少电池的装配工序,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铆压式顶盖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铆压式顶盖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铆压式顶盖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铆压式顶盖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铆压式顶盖结构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铆压式顶盖结构的上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铆压式顶盖结构的侧壁呈垂直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铆压式顶盖结构,用于解决电池装配工序复杂的问题。
铆压式顶盖结构,包括顶盖片10以及极柱20,顶盖片10呈固定布置,顶盖片10形成安设槽13,极柱20置于安设槽13,且极柱20与安设槽13之间形成注胶间隙,极柱20具有背离安设槽13的外端面,当铆压装置铆压极柱20的外端面时,对注胶间隙注塑包胶,形成注胶层30,注胶层30封堵注胶间隙。
上述的铆压式顶盖结构,进行装配时,将极柱20置于安设槽13内,采用铆压装置铆压极柱20的外端面,使极柱20与顶盖片10呈相对固定布置,且对注胶间隙注塑包胶,形成注胶层30,在注胶层30的作用下,起到固定密封作用,提高极柱20与顶盖片10的相对固定效果以及密封效果;另外,采用铆压方式装配,优化且减少电池的装配工序,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
本实施例中,安设槽13内设有密封圈40,极柱20具有背离外端面的内端面,密封圈40抵触极柱20的内端面;当铆压装置铆压极柱20的外端面时,极柱20挤压密封圈40;在密封圈40的作用下,起到密封效果,装配过程中,极柱20挤压密封圈40,使密封圈40横向膨胀,结合注胶层30,提高极柱20与顶盖片10的相对稳固性,以及极柱20的装配稳固性。
顶盖片10包括上盖11以及下盖12,上盖11与下盖12呈上下扣合布置,上盖11形成安设槽13;安设槽13包括底壁,密封圈40抵触底壁,底壁形成上贯穿口17,密封圈40呈环绕包围上贯穿口17布置;实现密封圈40对上盖11与下盖12之间进行密封,避免电池使用导致漏液。
另外,通过上贯穿口17与下贯穿口14,实现极柱20与电池内部的电芯连通,实现电池的充放电。
上盖11具有背离下盖12的上端面;安设槽13包括多个侧壁15,多个侧壁15沿上贯穿口17圆周呈环绕布置,且侧壁15沿上盖11的上端面方向呈垂直延伸至上盖11的上端面外;在侧壁15的作用下,实现极柱20的设置。
上贯穿口17呈正方形布置,上贯穿口17形成四个上边部,安设槽13包括四个侧壁15,侧壁15与上边部呈一一对应布置,实现对极柱20包围,起到限制固定作用;同时便于后续注胶层30的形成。
铆压装置包括挤压部,当极柱20置于安设槽13内,挤压部挤压侧壁15使侧壁15朝内弯折形成弯折部18,弯折部18与底壁之间形成限制区域,极柱20包括外延块,外延块处于限制区域。
这样,当极柱20置于安设槽13后,通过挤压部挤压侧壁15,形成限制区域,从而对极柱20起到限制作用,同时,限制区域限制注胶层30,使注胶层30部分置于限制区域,提高注胶层30的固定、密封作用。
沿极柱20四周,极柱20形成呈阶梯状布置的阶梯台,阶梯台的底部形成外延块;这样,使注胶层30具有多层次,提高注胶层30的固定、密封效果。
下盖12形成下贯穿口14以及密封壁,密封壁朝向上盖11方向延伸布置且嵌入上贯穿口17内,密封壁抵触密封圈40,密封壁沿下贯穿口14圆周呈环绕围合布置;实现极柱20设置的密封性,同时便于密封圈40的设置,以及增大密封圈40的密封效果以及密封范围。
注胶层30包裹侧壁15,且注胶层30与极柱20呈连接固定布置,实现侧壁15与极柱20的相对固定,提高注胶层30的密封、固定效果。
侧壁15形成有至少一个导向口16,导向口16朝内凹陷布置;通过挤压部抵触导向口16,便于挤压部挤压侧壁15使侧壁15朝内弯折形成弯折部18;同时,提高侧壁15的刚性。
侧壁15具有朝内的内端面,侧壁15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延伸至弯折部18;且加强筋对导向口16呈一一对应布置;这样有效增强侧壁15的刚性。
铆压装置包括铆压治具,铆压治具包括铆压座以及铆压柱,铆压柱贯穿铆压座,铆压座与极柱20呈对应布置;驱动铆压柱相对铆压座移动,铆压柱挤压极柱20;实现对极柱20进行预铆压,使极柱20与顶盖片10呈相对固定布置,便于后续注胶。
挤压部包括液压柱以及夹持板,侧壁15包括下端部以及弯折部18;挤压部未挤压侧壁15时,下端部与弯折部18呈对接平齐布置;当挤压部对侧壁15进行挤压时,夹持板夹持下端部,液压柱推动弯折部18,使弯折部18朝内弯折,与所述下端部呈垂直布置。
挤压部的结构并不限定上述的实施例,实现弯折部18弯折的设备具有多种,上述仅提供其一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铆压式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固定布置的顶盖片以及极柱,所述顶盖片形成安设槽,所述极柱置于所述安设槽,且所述极柱与所述安设槽之间形成注胶间隙,所述极柱具有背离所述安设槽的外端面,当铆压装置铆压所述极柱的外端面时,对所述注胶间隙注塑包胶,形成注胶层,所述注胶层封堵所述注胶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压式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设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极柱具有背离所述外端面的内端面,所述密封圈抵触所述极柱的内端面;当所述铆压装置铆压所述极柱的外端面时,所述极柱挤压所述密封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压式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包括上盖以及下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呈上下扣合布置,所述上盖形成所述安设槽;所述安设槽包括底壁,所述密封圈抵触所述底壁,所述底壁形成上贯穿口,所述密封圈呈环绕包围所述上贯穿口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铆压式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具有背离所述下盖的上端面;所述安设槽包括多个侧壁,多个所述侧壁沿所述上贯穿口圆周呈环绕布置,且所述侧壁沿所述上盖的上端面方向呈垂直延伸至所述上盖的上端面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压式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装置包括挤压部,当所述极柱置于所述安设槽内,所述挤压部挤压所述侧壁使所述侧壁朝内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底壁之间形成限制区域,所述极柱包括外延块,所述外延块处于所述限制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铆压式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极柱四周,所述极柱形成呈阶梯状布置的阶梯台,所述阶梯台的底部形成所述外延块。
7.如权利要求3-6任意一项所述的铆压式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形成下贯穿口以及密封壁,所述密封壁朝向所述上盖方向延伸布置且嵌入所述上贯穿口内,所述密封壁抵触所述密封圈,所述密封壁沿所述下贯穿口圆周呈环绕围合布置。
8.如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铆压式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层包裹所述侧壁,且所述注胶层与所述极柱呈连接固定布置。
9.如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铆压式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形成有至少一个导向口,所述导向口朝内凹陷布置。
10.如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铆压式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装置包括铆压治具,所述铆压治具包括铆压座以及铆压柱,所述铆压柱贯穿所述铆压座,所述铆压座与所述极柱呈对应布置;驱动所述铆压柱相对所述铆压座移动,所述铆压柱挤压所述极柱。
CN201920810048.7U 2019-05-30 2019-05-30 铆压式顶盖结构 Active CN210040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0048.7U CN210040274U (zh) 2019-05-30 2019-05-30 铆压式顶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0048.7U CN210040274U (zh) 2019-05-30 2019-05-30 铆压式顶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40274U true CN210040274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45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0048.7U Active CN210040274U (zh) 2019-05-30 2019-05-30 铆压式顶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4027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1855A (zh) * 2022-09-01 2022-11-29 宁波震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顶盖的冲铆注塑加工方法
CN116053720A (zh) * 2023-03-06 2023-05-02 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无顶盖单体电池的复合极柱装配方法
CN116885358A (zh) * 2023-09-07 2023-10-13 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顶盖的装配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1855A (zh) * 2022-09-01 2022-11-29 宁波震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顶盖的冲铆注塑加工方法
CN116053720A (zh) * 2023-03-06 2023-05-02 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无顶盖单体电池的复合极柱装配方法
CN116885358A (zh) * 2023-09-07 2023-10-13 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顶盖的装配方法
CN116885358B (zh) * 2023-09-07 2023-11-14 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顶盖的装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40274U (zh) 铆压式顶盖结构
WO2011086771A1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ケース
KR101602319B1 (ko) 전기자동차용 하이브리드 배터리 모듈 커버 및 인서트 성형법을 이용한 그 제조방법
KR101174892B1 (ko)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이차전지에 적용되는 캡 플레이트와 그 제조방법 및 밀봉유닛
CN110993839A (zh) 动力电池顶盖及应用其的动力电池
CN217468605U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安全顶盖
CN113131054A (zh)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封装结构、顶盖、动力电池
CN114335828A (zh) 电池、电动汽车及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4865179A (zh) 一体式极柱、顶盖组件、电池及电池模组
CN114927812A (zh) 一种电池顶盖的包覆式结构以及电池顶盖组件
CN116505209B (zh) 极柱组件、电池、电池端盖及其组装方法
CN212161873U (zh) 一种复合铆环、电池盖板及电池
CN111785865A (zh) 一种锂电池的顶盖片、顶盖、锂电池及装配方法
CN115320007B (zh) 注塑极柱成型方法以及动力电池顶盖结构
CN217401179U (zh) 转子组件及电子水泵
CN115411467A (zh) 铆接极柱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池顶盖组件
CN210687409U (zh) 一种进出水口法兰盘
CN212695249U (zh) 一种软包电芯外壳结构
CN114976520A (zh) 极柱铆接装配方法与结构及一体式电池顶盖结构与电池
CN219626771U (zh) 一种电池以及电池装置
CN220934246U (zh) 电池顶盖和电池
CN218939954U (zh) 一种极柱组件、电池顶盖及电池
CN216312653U (zh) 一种防水过孔胶塞
CN111835105B (zh) 定子组件及电机
CN217691383U (zh) 盖板及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