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6846U - 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76846U
CN220576846U CN202322354350.5U CN202322354350U CN220576846U CN 220576846 U CN220576846 U CN 220576846U CN 202322354350 U CN202322354350 U CN 202322354350U CN 220576846 U CN220576846 U CN 220576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ixedly connected
printing
paper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543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彬
杨金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nzhou Zhanhua District Lanhe Packaging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nzhou Zhanhua District Lanhe Packag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nzhou Zhanhua District Lanhe Packaging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nzhou Zhanhua District Lanhe Packag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543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76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76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76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Installation And Extraction Of Printed Sheets Or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针对现有的由于印刷滚轮是转动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上的,当需要对不同厚度的纸张进行印刷时,不能调节印刷滚轮的高度,较为单一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板和第二框架,所述底板的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两个第二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条,两个滑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一侧分别与第一框架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两个固定块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通过升降机构可以对印刷滚轮进行高度调节,便于对不同厚度的纸张进行印刷,通过移动机构可以对第二框架进行移动,对纸张进行印刷,通过固定机构可以对纸张进行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
纸样上机印刷装置是指将纸样的图案通过印刷机进行印刷的装置。印刷机是一种用于印刷各种材料的设备,包括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
经检索,公告号为CN21562080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向前推动纸张,并能高清印刷的纸张印刷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纸张印刷装置,包括有连接板、固定框架、油墨料斗、固定螺丝和固定板等;连接板左右两侧中前部对称设有固定框架,两个固定框架外侧上部均前后对称设有固定螺丝,两个固定框架上侧之间通过四个固定螺丝连接有油墨料斗,连接板左右两侧中前部对称设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摇杆转动带动印刷滚轮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转轮顺时针带动纸张向前运动,进而使得印刷滚轮对纸张进行印刷,如此达到快速有效印刷的效果。
该技术方案中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印刷滚轮是转动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上的,当需要对不同厚度的纸张进行印刷时,不能调节印刷滚轮的高度,较为单一;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文件提出了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印刷滚轮是转动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上的,当需要对不同厚度的纸张进行印刷时,不能调节印刷滚轮的高度,较为单一缺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包括底板和第二框架,所述底板的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两个第二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条,两个滑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一侧分别与第一框架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两个固定块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两个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印刷滚轮,两个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同一个油墨料斗,所述油墨料斗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有海绵条,所述海绵条的底部与印刷滚轮相贴合,所述底板的顶部放置有纸张;
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一框架上用于调节印刷滚轮的高度;
移动机构,移动机构设置在底板的一侧用于第二框架进行移动;
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设置在底板上用于对纸张进行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用于调节印刷滚轮高度的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与第一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框架的顶部并与第二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移动箱、电机、丝杆和第一L板,所述移动箱的一侧与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一侧与移动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移动箱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移动箱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L板的一侧内嵌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L板的一端贯穿移动箱的通孔并与第一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两个第二L板、两个夹板、两组弹簧和两个T型插销,两个第二L板的底部分别与底板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两个第二L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孔,两个T型插销的外侧分别与两个圆孔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夹板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二L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滑动连接,两组弹簧每组为两个,两组弹簧的顶端分别与两个第二L板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两组弹簧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夹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T型插销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夹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框架的两侧分别开设第一滑槽,两个固定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一侧与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油墨料斗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竖板上。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依次拉动两个T型插销,T型插销的移动带动了夹板的移动,夹板的移动使弹簧进行压缩,将纸张的两端放置在夹板的底部,松开T型插销,此时弹簧的力进行释放,通过弹簧的力推动夹板贴合纸张,从而可以对纸张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气缸输出端的伸缩带动了第二框架的纵向移动,第二框架的移动带动了固定块、竖板、印刷滚轮的纵向移动,从而可以对印刷滚轮进行高度调节,便于对不同厚度的纸张进行印刷;
本实用新型中,电机输出端的转动带动了丝杆的转动,丝杆的转动带动了第一L板的移动,第一L板的移动带动了第一框架的移动,第一框架的移动带动了固定块、第二框架和印刷滚轮的移动,使印刷滚轮在纸张上进行滚动,从而可以对第二框架进行移动,对纸张进行印刷;
本实用新型中,结构合理,通过升降机构可以对印刷滚轮进行高度调节,便于对不同厚度的纸张进行印刷,通过移动机构可以对第二框架进行移动,对纸张进行印刷,通过固定机构可以对纸张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的移动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板;2、第一框架;3、第一滑槽;4、第二框架;5、固定块;6、印刷滚轮;7、油墨料斗;8、气缸;9、移动箱;10、第一L板;11、纸张;12、夹板;13、第二滑槽;14、海绵条;15、第二L板;16、T型插销;17、弹簧;18、电机;19、丝杆;20、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此外“连通”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其中,“固定”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内”、“外”、“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实施例1
参照图1-4,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包括底板1和第二框架4,底板1的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13,两个第二滑槽13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条,两个滑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框架2,第二框架4的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两个固定块5的一侧分别与第一框架2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两个固定块5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20,两个竖板20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印刷滚轮6,两个竖板20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同一个油墨料斗7,油墨料斗7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有海绵条14,海绵条14的底部与印刷滚轮6相贴合,底板1的顶部放置有纸张11;
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一框架2上用于调节印刷滚轮6的高度;
移动机构,移动机构设置在底板1的一侧用于第二框架4进行移动;
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设置在底板1上用于对纸张11进行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升降机构可以对印刷滚轮6进行高度调节,便于对不同厚度的纸样进行印刷,通过移动机构可以对第二框架4进行移动,对纸样进行印刷,通过固定机构可以对纸张11进行固定。
参照图1,升降机构包括有用于调节印刷滚轮6高度的气缸8,气缸8的底部与第一框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气缸8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框架2的顶部并与第二框架4的顶部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气缸8输出端的伸缩带动了第二框架4的纵向移动,第二框架4的移动带动了固定块5、竖板20、印刷滚轮6的纵向移动,从而可以对印刷滚轮6进行高度调节,便于对不同厚度的纸样进行印刷
参照图4,移动机构包括有移动箱9、电机18、丝杆19和第一L板10,移动箱9的一侧与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电机18的一侧与移动箱9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丝杆19的一端与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丝杆19的另一端与移动箱9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移动箱9的顶部开设有通孔,第一L板10的一侧内嵌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与丝杆19螺纹连接,第一L板10的一端贯穿移动箱9的通孔并与第一框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电机18输出端的转动带动了丝杆19的转动,丝杆19的转动带动了第一L板10的移动,第一L板10的移动带动了第一框架2的移动,第一框架2的移动带动了固定块5、第二框架4和印刷滚轮6的移动,使印刷滚轮6在纸张11上进行滚动,从而可以对第二框架4进行移动,对纸样进行印刷。
参照图1-3,固定机构包括有两个第二L板15、两个夹板12、两组弹簧17和两个T型插销16,两个第二L板15的底部分别与底板1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两个第二L板15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孔,两个T型插销16的外侧分别与两个圆孔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夹板12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二L板15相互靠近的一侧滑动连接,两组弹簧17每组为两个,两组弹簧17的顶端分别与两个第二L板15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两组弹簧17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夹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T型插销16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夹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依次拉动两个T型插销16,T型插销16的移动带动了夹板12的移动,夹板12的移动使弹簧17进行压缩,将纸张11的两端放置在夹板12的底部,松开T型插销16,此时弹簧17的力进行释放,通过弹簧17的力推动夹板12贴合纸张11,从而可以对纸张11进行固定。
实施例2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实施例二还包括:
参照图1,第一框架2的两侧分别开设第一滑槽3,两个固定块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一侧与第一滑槽3的内壁滑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滑槽3和滑块在固定块5移动时,可以提高稳定性,还可以减少摩擦力。
参照图2,油墨料斗7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竖板20上。
上述技术方案油墨料斗7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竖板20上,可以便于拆下进行清洗。
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电机18和气缸8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是司空见惯的,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为:开始上机进行印刷时,拿取纸张11,平整的放置在底板1上,依次拉动两个T型插销16,T型插销16的移动带动了夹板12的移动,夹板12的移动使弹簧17进行压缩,将纸张11的两端放置在夹板12的底部,松开T型插销16,此时弹簧17的力进行释放,通过弹簧17的力推动夹板12贴合纸张11,从而可以对纸张11进行固定,然后将油墨加入油墨料斗7内,油墨通过海绵条14渗入至印刷滚轮6上,使印刷滚轮6沾满油墨,然后启动气缸8,气缸8输出端的伸缩带动了第二框架4的纵向移动,第二框架4的移动带动了固定块5、竖板20、印刷滚轮6的纵向移动,从而可以对印刷滚轮6进行高度调节,便于对不同厚度的纸样进行印刷,使印刷滚轮6压在纸张11上,然后启动电机18,电机18输出端的转动带动了丝杆19的转动,丝杆19的转动带动了第一L板10的移动,第一L板10的移动带动了第一框架2的移动,第一框架2的移动带动了固定块5、第二框架4和印刷滚轮6的移动,使印刷滚轮6在纸张11上进行滚动,从而可以对第二框架4进行移动,对纸张11进行印刷,印刷滚轮6的工作原理与授权号CN215620803U的工作原理相同,因此不在本文中过多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和第二框架(4),所述底板(1)的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13),两个第二滑槽(13)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条,两个滑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框架(2),所述第二框架(4)的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两个固定块(5)的一侧分别与第一框架(2)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两个固定块(5)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20),两个竖板(20)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印刷滚轮(6),两个竖板(20)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同一个油墨料斗(7),所述油墨料斗(7)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有海绵条(14),所述海绵条(14)的底部与印刷滚轮(6)相贴合,所述底板(1)的顶部放置有纸张(11);
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一框架(2)上用于调节印刷滚轮(6)的高度;
移动机构,移动机构设置在底板(1)的一侧用于第二框架(4)进行移动;
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设置在底板(1)上用于对纸张(11)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用于调节印刷滚轮(6)高度的气缸(8),所述气缸(8)的底部与第一框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8)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框架(2)的顶部并与第二框架(4)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移动箱(9)、电机(18)、丝杆(19)和第一L板(10),所述移动箱(9)的一侧与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8)的一侧与移动箱(9)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9)的一端与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9)的另一端与移动箱(9)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移动箱(9)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L板(10)的一侧内嵌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与丝杆(19)螺纹连接,所述第一L板(10)的一端贯穿移动箱(9)的通孔并与第一框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两个第二L板(15)、两个夹板(12)、两组弹簧(17)和两个T型插销(16),两个第二L板(15)的底部分别与底板(1)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两个第二L板(15)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孔,两个T型插销(16)的外侧分别与两个圆孔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夹板(12)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二L板(15)相互靠近的一侧滑动连接,两组弹簧(17)每组为两个,两组弹簧(17)的顶端分别与两个第二L板(15)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两组弹簧(17)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夹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T型插销(16)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夹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2)的两侧分别开设第一滑槽(3),两个固定块(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一侧与第一滑槽(3)的内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料斗(7)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竖板(20)上。
CN202322354350.5U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 Active CN220576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54350.5U CN220576846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54350.5U CN220576846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76846U true CN220576846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20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54350.5U Active CN220576846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768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27679A1 (zh) 一种移印机的一体式移动印刷机构
CN220576846U (zh) 一种纸样上机印刷设备
CN219583766U (zh) 一种具有裁剪功能的纸箱印刷机
CN219191712U (zh) 一种用于出版物印刷的快速装订装置
CN115556176A (zh) 一种防水卷材的裁切处理装置
CN210733547U (zh) 一种多功能热转移印花机
CN114800688A (zh) 一种铝箔线路板加工用模切设备
CN112248626B (zh) 一种移动式自动化水印印刷机
CN211733350U (zh) 一种便于收料的单色印刷机
CN112520472A (zh) 一种卷筒纸印刷机用的收纸装置
CN219505613U (zh) 一种可变印刷规格的双面胶印机
CN213830829U (zh) 一种印刷设备
CN217259024U (zh) 高烫印质量的烫金机
CN219883481U (zh) 一种柔版印刷机水平脱版装置
CN213037100U (zh) 一种高效的分卷装置
CN218804615U (zh) 一种不换版筒印刷机
CN219256740U (zh) 一种多功能胶印装置
CN214989174U (zh) 一种具有分切功能的印刷纸收卷设备
CN221067433U (zh) 一种间歇式凸版商标印刷机的调节机构
CN220805686U (zh) 一种铝复合板用的高效剪切机
CN212400571U (zh) 一种油墨印刷打样机
CN218892350U (zh) 一种铝带印刷机构
CN218947933U (zh) 一种间距可调式多足立钻打孔机
CN216804854U (zh) 一种包装盒防伪水印数字印刷装置
CN216100999U (zh) 一种印刷机三轴倾斜可调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