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3442U - 一种加热装置及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装置及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73442U
CN220573442U CN202322129417.5U CN202322129417U CN220573442U CN 220573442 U CN220573442 U CN 220573442U CN 202322129417 U CN202322129417 U CN 202322129417U CN 220573442 U CN220573442 U CN 220573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tube
heating device
section
reaction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294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会中
田龙
郑毅
赵海龙
宋广杰
樊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hem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hem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hem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Chem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221294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73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73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73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热装置及反应釜,以解决反应釜内的加热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加热装置具有进气段、加热段以及出气段,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管箱、第二管箱以及隔板,进气段、加热段以及出气段依次连通,第一管箱设在进气段的出气口和出气段的进气口处,隔板设在第一管箱内;加热段包括多个加热束管,每个加热束管的进气口与第一管箱的出气口连通,第二管箱设在每个加热束管的出气口,隔板设在第二管箱内,隔板用于改变气流流向。反应釜包括上述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装置及反应釜用于反应釜加热中。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装置及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及反应釜。
背景技术
在反应釜操作中,控制合理的反应温度,达到适宜的反应温度,可以提高反应效率,让反应更加有效,也可以稳定反应质量。
目前常用的反应釜的内部加热设备是加热盘管,即使加热盘管能解决热胀冷缩的问题,但存在单位体积加热面积小,并且加热盘管单程管路较长,换热效率低下。
如何设计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反应釜内的加热器,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及反应釜,以解决反应釜内的加热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具有进气段、加热段以及出气段,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管箱、第二管箱以及隔板,进气段、加热段以及出气段依次连通,第一管箱设在进气段的出气口和出气段的进气口处,隔板设在第一管箱内;
加热段包括多个加热束管,每个加热束管的进气口与第一管箱的出气口连通,第二管箱设在每个加热束管的出气口,隔板设在第二管箱内,隔板用于改变气流流向。
优选的,每个加热束管为弯管。
优选的,每个加热束管为柔性的加热束管。
优选的,加热装置还能包括固定支柱,每个加热束管环设在固定支柱上。
优选的,隔板为一种透气性隔板。
优选的,每个加热束管的两端均与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第一管箱以及第二管箱均为环形管箱。
优选的,反应釜包括上述加热装置。
优选的,反应釜还包括搅拌器,搅拌器可转动的设在反应釜内。
优选的,反应釜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设在反应釜内,固定件用于固定加热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装置中,加热装置具有进气段、加热段以及出气段,当气体从加热装置的进气段流入加热装置后,气体在第一管箱内汇集,并由第一管箱将气体均匀的分布至每个加热束管中,设在第一管箱内的隔板可以对气流产生一个流向的改变,使得需要加热的气流进入到加热束管中,在此基础上,流出加热束管的气流在第二管箱内再次进行气流的汇合,通过对气流进行再次分配加热,使得气流加热更加均匀,与此同时,设在第二管箱内的隔板会再次改变气流的的流向,使得气流在加热装置中的绕程更长,有效保证了气流在加热装置中的加热时长,使得气流受热更加均匀,有效解了反应釜内的加热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段包括多个加热束管,当气流流入到第一管箱时,在第一管箱中分流至多个加热束管中,使得气流的加热面积增大,保证了每个束管中的气流的受热,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单位体积的加热面积小导致的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反应釜,反应釜包括了上述的加热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釜包含了上述加热装置的有益效果,在此基础上,上述反应釜可以将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在合理的反应温度内,使得反应釜具有高反应效率、稳定反应质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盘管式加热器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列管式加热器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1-盘管式加热器,201-列管式加热器,301-加热装置,3011-进气段,3012-加热段,3013-出气段,302-加热束管,303-第一管箱,304-第二管箱,305-搅拌器,306-反应釜,307-固定件,308-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反应釜操作中,控制合理的反应温度,达到适宜的反应温度,可以提高反应效率,让反应更加有效,也可以稳定反应质量。目前常用的反应釜的内部加热设备是加热盘管,即使加热盘管能解决热胀冷缩的问题,但存在单位体积加热面积小,并且加热盘管单程管路较长,换热效率低下。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盘管式加热器示意图,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列管式加热器示意图,如图1至图2所示,在盘管式加热器101中,加热器的加热面积有限,增加加热面积困难,同时,由于单程管长过长导致加热器安装固定困难,换热效率低下,在列管式加热器201中,虽然增加了热面积,但由于换热管焊接在管板上,且换热管的数量增加,导致换热管的加工制造困难,同时,由于列管式加热器应力集中,导致列管式加热器受力复杂,使得列管式加热器201管路泄露。
如何设计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反应釜内的加热器,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加热装置及反应釜,以解决反应釜内的加热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加热装置301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301,加热装置301具有进气段3011、加热段3012以及出气段3013,加热装置301包括第一管箱303、第二管箱304以及隔板308,进气段3011、加热段3012以及出气段3013依次连通,第一管箱303设在进气段3011的出气口和出气段3013的进气口处,隔板308设在第一管箱303内;加热段3012包括多个加热束管302,每个加热束管302的进气口与第一管箱303的出气口连通,第二管箱304设在每个加热束管302的出气口,隔板308设在第二管箱304内,隔板308用于改变气流流向。
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加热装置301具有进气段3011、加热段3012以及出气段3013,当气体从加热装置301的进气段3011流入加热装置301后,气体在第一管箱303内汇集,并由第一管箱303将气体均匀的分布至每个加热束管302中,设在第一管箱303内的隔板308可以对气流产生一个流向的改变,使得需要加热的气流进入到加热束管302中,在此基础上,流出加热束管302的气流在第二管箱304内再次进行气流的汇合,通过对气流进行再次分配加热,使得气流加热更加均匀,与此同时,设在第二管箱304内的隔板308会再次改变气流的的流向,使得气流在加热装置301中的绕程更长,有效保证了气流在加热装置301中的加热时长,使得气流受热更加均匀,有效解了反应釜内的加热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段3012包括多个加热束管302,当气流流入到第一管箱303时,在第一管箱303中分流至多个加热束管302中,使得气流的加热面积增大,保证了每个束管中的气流的受热,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单位体积的加热面积小导致的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每个加热束管302为弯管,将加热束管302设计为一种弯曲的加热束管302,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加热管束的弯曲可以为一种管体的弯曲,也可以为一种加热管束两端的弯曲,在整个加热管束得过程中,能够降低加热管束的应力集中,避免了由于应力集中导致的加热管束破裂的问题。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每个加热束管302为柔性的加热束管302,当加热管束在加热过程中会出现热障冷缩,在加热束管302加热或者冷却时都会对加热管束产生影响,当每个加热管束为柔性加热束管302时,可以增加整加热管束的柔性,延长了加热束管302的使用寿命,有效避免了每个加热管束在加热或者冷却时破裂的问题。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加热装置301还能包括固定支柱,每个加热束管302环设在固定支柱上,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固定支柱可以为其中一个加热束管302,当每个加热束管302环设在固定支柱上时,由于气流分别进入每个加热束管302导致气流的加热面积增大。
示例性的,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隔板308为一种透气性隔板308,气流流经隔板308时,隔板308可以改变气流的流向,且多个隔板308设在每个管箱之间,通过改变气流的流向而增加气流的绕程,使得气流在加热装置中受热时间更长,保证了气流的热转换率,同时,设置多个隔板308通过改变气流的流向从而增加气流的绕程,在此基础上,透气性隔板308不仅可以改变气流的流向,还会使气流在流经加热装置时,保证了加热装置内的压差平衡。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第一管箱303以及第二管箱304均为环形管箱,当第一管箱303与第二管箱304为环形时,可以利用环形对气流进行引流,同时,环形不仅可以引导气流的流向,还会避免由于气流急聚导致的加热束管炸裂的问题。
如图3所示,每个加热束管的两端均与第一管箱303和第二管箱304可拆卸连接,将第一管箱303和第二管箱304与加热束管可拆卸连接,使得加热束管在出现爆裂等问题时,方便拆卸,方便维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反应釜306,如图3所示,反应釜306包括了上述的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釜306包含了上述加热装置的有益效果,在此基础上,上述反应釜306可以将反应釜306内的温度控制在合理的反应温度内,使得反应釜306具有高反应效率、稳定反应质量的优点。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反应釜306还包括搅拌器305,搅拌器305可转动的设在反应釜306内,通过搅拌器305对反应釜306内的物质进行搅拌,使得反应釜306内的物质可以充分反应,利用反应产生的热量可以对加热束管进行一个加热,从而保证反应釜306可以对加热束管进行再次换热,保证了加热束管的热转换率。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反应釜306还包括固定件307,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固定件307既可以为法兰、也可以为其他可拆卸的连接件,固定件307设在反应釜306内,固定件307用于固定加热装置,固定件307在固定加热装置时,使得加热装置拆卸方便,方便维修,同时,上述固定件307对加热装置安装固定方便,减少了对加热装置多余的支撑,有利于反应釜306内的反应介质混合完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具有进气段、加热段以及出气段,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管箱、第二管箱以及隔板,所述进气段、所述加热段以及所述出气段依次连通,所述第一管箱设在所述进气段的出气口和所述出气段的进气口处,所述隔板设在所述第一管箱内;
所述加热段包括多个加热束管,每个所述加热束管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管箱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管箱设在每个所述加热束管的出气口,所述隔板设在所述第二管箱内,所述隔板用于改变气流流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热束管为弯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热束管为柔性的加热束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能包括固定支柱,每个所述加热束管环设在所述固定支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一种透气性隔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热束管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管箱和所述第二管箱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箱以及所述第二管箱均为环形管箱。
8.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还包括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反应釜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在所述反应釜内,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加热装置。
CN202322129417.5U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加热装置及反应釜 Active CN220573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29417.5U CN220573442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加热装置及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29417.5U CN220573442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加热装置及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73442U true CN220573442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8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29417.5U Active CN220573442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加热装置及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73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4246C (zh) 热交换器
JP5872192B2 (ja) 反応器の上部ドームから吊されたバヨネット管と煙突体とを有する交換器−反応器
WO2018223862A1 (zh) 一种折流管箱、连续流反应器、连续流反应系统及控制系统
CN111864230A (zh) 甲醇重整燃料电池的热交换系统及甲醇重整燃料电池系统
CN220573442U (zh) 一种加热装置及反应釜
CN105833804B (zh) 蒸汽上升式径向流反应器
CN110686532A (zh) 一种便携式平面弹性阵列涡管换热装置
CN206950989U (zh) 一种VOCs废气催化氧化设备
CN106322338A (zh) 一种侧面给水的蒸汽发生器
JPS6334395B2 (zh)
CN108981427B (zh) 一种列管式热交换器
KR20150035995A (ko) 고온에서 화학 해리 반응을 수행하는 기기 및 장치
US3930537A (en) Heat exchanger
CN214734510U (zh) 一种制氢系统
CN114436210A (zh) 一种高效集成的分布式甲醇重整制氢提纯系统
CN217855494U (zh) 氧化铜床
CN217382085U (zh) 一种燃煤火电厂锅炉用换热装置
CN216523330U (zh) 燃气换热器、换热结构及换热翅片
JP3306430B2 (ja) 改質器
CN116425113A (zh) 一种电加热式氨制氢反应器
JPS59150392A (ja) 熱交換装置
CN218065981U (zh) 一种单棒炉的热交换装置
CN114184061B (zh) 管壳式换热器
KR102139434B1 (ko) 일체형 복합 열교환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수소 제조 장치
JPS6226708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