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2304U - 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72304U
CN220572304U CN202321791859.XU CN202321791859U CN220572304U CN 220572304 U CN220572304 U CN 220572304U CN 202321791859 U CN202321791859 U CN 202321791859U CN 220572304 U CN220572304 U CN 220572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heating
bag
n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918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红
杨小龙
庄晨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Jiuhe Guangzh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7918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72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72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723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颈部护理保健技术领域的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包括柔性护颈带,柔性护颈带的两端能够可拆卸固定连接,柔性护颈带的中部设有容纳腔,并且在柔性护颈带的一侧设有与容纳腔相对应的纵向缝;发热中药组合包,发热中药组合包容置于容纳腔中,发热中药组合包具有中药包和发热包,且中药包位于发热包和纵向缝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轻便的丝绸包装,解决了使用场景受限和使用不便的问题,通过加热包与中药包混合适用,以中医中药热敷与西医加热理疗两种手段结合的方式,改善现有护颈仪保健手段单一,保健疗效有限和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部护理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上存在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和上班族,而上班族和低头族在日常生活中因长时间低头使用电脑和手机,很容易导致颈部产生疲劳,长此以往可能引发肌筋膜炎和颈椎病等病变,因此需要一种仪器对长期负荷过重的颈部进行保健与治疗。
市面上常见的护颈仪,多制成仪器,并以环形或者枕形为主;同时,市面上的护颈仪多以发热、磁疗和机械按摩等发挥作用。但现有护颈仪的形状使其使用场景受到限制,且多有不便,而且单纯以发热、磁疗、机械按摩等手段进行保健,其治疗效果有限,疗效不明显,对一些需要长期保健和病情较重患者无实际价值。
因此,如何提高护颈仪的保健治疗效果,并扩大护颈仪的使用场景就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以解决现有护颈仪使用场景受限且治疗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包括:
柔性护颈带,所述柔性护颈带的两端能够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柔性护颈带的中部设有容纳腔,并且在所述柔性护颈带的一侧设有与容纳腔相对应的纵向缝;
发热中药组合包,所述发热中药组合包容置于容纳腔中,所述发热中药组合包包括中药包和发热包,且所述中药包位于发热包和纵向缝之间。
优选的,所述柔性护颈带包括贴身层和外观层,所述贴身层和外观层的边缘固定连接,且所述纵向缝设置在贴身层上。
优选的,所述贴身层和外观层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环形缝合线,所述环形缝合线使贴身层和外观层之间形成容纳腔。
优选的,所述贴身层和外观层的材质为丝绸。
优选的,所述柔性护颈带的两端通过纽扣连接。
优选的,沿所述柔性护颈带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两个纽扣。
优选的,所述发热中药组合包还包括包体,所述包体设有平行的第一盛装腔和第二盛装腔,所述第一盛装腔中容置有中药材并形成中药包,所述第二盛装腔中容置有发热材料并形成发热包。
优选的,所述包体上设有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柔性设计,通过将柔性护颈带围于脖颈周侧,扩大了护颈仪的使用范围,进而通过延长护颈仪的使用时长,提高护颈仪的保健效果和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柔性护颈带中部的容纳腔中设置有发热中药组合包,可通过发热中药组合包的发热包对中药包进行加热,进而通过中药热敷与加热理疗的组合方式提高护颈仪对脖颈的保健效果和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药发热护颈仪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药发热护颈仪的后视图;
图3为图1中A-A视图;
图4为发热中药组合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0、柔性护颈带;
11、贴身层;12、外观层;13、环形缝合线;14、容纳腔;15、纵向缝;16、纽扣;
20、发热中药组合包;
21、包体;22、中药包;23、发热包;24、第一盛装腔;25、第二盛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用于对颈部进行保健和治疗;该中药发热护颈仪包括:
柔性护颈带10,该柔性护颈带10的两端能够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柔性护颈带10的中部设有容纳腔14,并且在柔性护颈带10的一侧设有与容纳腔14相对应的纵向缝15。
发热中药组合包20,该发热中药组合包20可更换的容置于容纳腔14中,发热中药组合包20包括中药包22和发热包23,且中药包22位于发热包23和纵向缝15之间。
本申请采用柔性设计,通过将柔性护颈带10围于脖颈周侧,扩大了护颈仪的使用范围,进而通过延长护颈仪的使用时长,提高护颈仪的保健效果和治疗效果;本申请在柔性护颈带10中部的容纳腔14中设置有发热中药组合包20,可通过发热中药组合包20的发热包23对中药包22进行加热,进而通过中药热敷与加热理疗的组合方式提高护颈仪对脖颈的保健效果和治疗效果。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柔性护颈带10包括一贴身层11和一外观层12,该贴身层11和外观层12的边缘固定连接,且纵向缝15设置在贴身层11上与容纳腔14中部正对的位置。
如此设置,是因为:柔性护颈带10由贴身层11和外观层12缝制而成,贴身层11与脖颈直接接触,使得使用者具有较佳的触感,外观层12朝外设置,可以具有较佳的外观视觉效果,进而扩大护颈仪的使用场景,从而达到外观美与使用便捷的双重效果。
优选的,如图1、图2、图3所示,在贴身层11和外观层1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一环形缝合线13,该环形缝合线13使贴身层11和外观层12之间形成一容纳腔14,该容纳腔14的大小与发热中药组合包20的大小相适配,并能够对发热中药组合包20进行限位和固定。
如此设置,是因为:该贴身层11和外观层12的边缘固定连接后,会在贴身层11和外观层12之间形成较大的容纳空腔,将发热中药组合包20直接放入容纳空腔后,发热中药组合包20容易发生移动并无法对后脖颈进行热敷理疗,从而导致护颈仪的使用效果不佳。
在本实施例中,在贴身层11和外观层12的中部设置环形缝合线13,可以在贴身层11和外观层12之间形成与发热中药组合包20大小适配的容纳腔14,并且环形缝合线13还可以对发热中药组合包20进行限位,以防止发热中药组合包20移动,从而使发热中药组合包20准确的对后脖颈进行保健和治疗。
更优选的,该贴身层11和外观层12的材质为丝绸。
如此设置,是因为:丝绸不仅具有较佳的触感,还具有较佳的观感。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1、图2图所示,该柔性护颈带10整体呈长条状,且柔性护颈带10中部的下方设有半圆形的凸起,该柔性护颈带10的两端通过纽扣16连接。
优选的,在柔性护颈带10的一端设置至少两个纽扣16,且至少两个纽扣16沿柔性护颈带10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
如此设置,是因为:在柔性护颈带10的一端设置多个纽扣16,使得柔性护颈带10的两端可通过不同位置的纽扣16固定连接,以适应使用者的不同使用要求。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该发热中药组合包20还包括包体21,该包体21设有第一盛装腔24和第二盛装腔25,且第一盛装腔24和第二盛装腔25平行设置,在第一盛装腔24中容置有中药材并形成中药包22,在第二盛装腔25中容置有发热材料并形成发热包23。
优选的,在包体21上设有标签(图中未示出),该标签用于显示发热中药组合包20的正反面;比如,在包体21的正面写“正”字,在包体21的反面写“反”字,或者在包体21的正反面涂覆有不同的颜色。
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一种发热中药护颈仪,该中药发热护颈仪由丝绸材质的柔性护颈带10与可拆装的发热中药组合包20组成。
其中,柔性护颈带10为双层结构,包括贴身层11与外观层12,并且在外观层12上锈有花纹,以增加柔性护颈带10的观感。
该柔性护颈带10为中间宽两端窄的结构,并且在柔性护颈带10上设有多个暗扣,该暗扣包括子扣和母扣,其中,子扣设置在柔性护颈带10的一端的内表面上,母扣设置在柔性护颈带10另一端的外表面上,以通过子扣和母扣的扣合连接,实现柔性护颈带10两端的可拆卸固定连接。该暗扣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便于根据使用者颈围调整大小。
该柔性护颈带10与后颈部贴合的治疗区域由长方形与半圆形结合而成,在治疗区域的内表面(也就是贴身层11)上设有一纵向缝15,该纵向缝15能连通两层丝绸之间的容纳腔14和外部空间,用于加装发热中药组合包20,且纵向缝15处于自然闭合状态。
发热中药组合包20内填充有中药和发热材料,其中,发热材料采取常用铁剂发热包(也叫铁粉发热包,为现有技术),铁剂发热包发热时间长,温度适中,不易过高甚至烫伤;中药采取有利于护颈配方(为现有技术)。
使用时中药包22一面朝向贴身层11,也即直接作用于使用者后颈部,发热包23一面朝向外观层12,也可有效避免温度过高引起的使用者不适。
发热中药组合包20使用之后可以更换,以达到长时间使用或多次使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护颈仪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如不想使用发热中药组合包20,可以单独使用柔性护颈带10,仅作为颈部装饰品使用。
正常使用时,使用者拿出发热中药组合包20,中药包22朝里,发热包23朝外,放置于柔性护颈带10上靠近后颈部设置好的容纳腔14内,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颈围佩戴好柔性护颈带10,尽量保证后颈部的发热中药组合包20与身体贴合,不要留出太大的空隙,否则会导致护颈作用减弱。
使用结束后,取出发热中药组合包20,柔性护颈带10仍可作为配饰品使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通过轻便的丝绸包装,解决了使用场景受限和使用不便的问题,通过加热包与中药包混合适用,作用点主要位于颈部大椎穴,以中医中药热敷与西医加热理疗两种手段结合的方式,改善现有护颈仪保健手段单一,保健疗效有限、不明显问题。
本申请采取中药与发热包结合的方式,也就是中医治疗与热敷理疗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提高护颈带在护颈方面的功效,同时,本申请创新采用丝绸制作护颈带,实现了外观美与使用便捷的双重效果。
本申请采用丝绸外包装,兼顾了产品的美观与实用性,可以在外出、居家、旅行等多种情景下使用;本申请通过采用加热与中药相结合的设计,中药本身可以补血活血、行气安神、消肿止痛,舒筋通络,改善麻木、关节不利等症状,利于颈椎关节损伤修复。热敷之后可充分发挥药效,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能够更好的发散药力,促使药效直达病灶,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加速临床症状及疼痛缓解,减轻病痛对患者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本申请中发热中药组合包20采用可更换方式,使用时更加便捷,且发热中药组合包20作用点主要位于颈部大椎穴,具有清热解表,截疟止痛的功效,以中医中药热敷与西医加热理疗两种手段相结合,可以辅助治疗项强、脊痛等病,达到颈椎保健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护颈带(10),所述柔性护颈带(10)的两端能够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柔性护颈带(10)的中部设有容纳腔(14),并且在所述柔性护颈带(10)的一侧设有与容纳腔(14)相对应的纵向缝(15);
发热中药组合包(20),所述发热中药组合包(20)容置于容纳腔(14)中,所述发热中药组合包(20)包括中药包(22)和发热包(23),且所述中药包(22)位于发热包(23)和纵向缝(1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护颈带(10)包括贴身层(11)和外观层(12),所述贴身层(11)和外观层(12)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纵向缝(15)设置在贴身层(11)上并与容纳腔(14)中部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身层(11)和外观层(1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形成容纳腔(14)的环形缝合线(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身层(11)和外观层(12)的材质为丝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护颈带(10)的两端通过纽扣(1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柔性护颈带(10)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两个纽扣(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中药组合包(20)还包括包体(21),所述包体(21)设有平行的第一盛装腔(24)和第二盛装腔(25),所述第一盛装腔(24)中容置有中药材并形成中药包(22),所述第二盛装腔(25)中容置有发热材料并形成发热包(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21)上设有标签。
CN202321791859.XU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 Active CN220572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1859.XU CN220572304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1859.XU CN220572304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72304U true CN220572304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0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91859.XU Active CN220572304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723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42282U (zh) 自发热中药护腰护腹套
CN203598180U (zh) 颈椎牵引器
CN220572304U (zh) 一种中药发热护颈仪
JP3125624U (ja) 健康促進シート
CN201216687Y (zh) 保健眼罩
CN207627475U (zh) 护颈
CN213489779U (zh) 功能眼罩
CN212730147U (zh) 一种中药石墨烯眼罩
CN202637229U (zh) 电热肩颈保健垫
CN214712996U (zh) 一种便携式肩周热敷装置
JP3119929U (ja) 健康バンド
CN209547675U (zh) 一种围产保健按摩枕头
CN215688944U (zh) 一种可穿戴冷热敷理疗产品
CN213407033U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温肾贴
CN205885716U (zh) 一种鼓室注药后舒适固定枕头
CN211610327U (zh) 一种可置入药袋的眼罩
CN213465570U (zh) 用于关节热疗的耐高温热疗塑形袋
CN213552799U (zh) 一种用于女性胸部的熨灸包
CN220025369U (zh) 一种适宜不同人群的可拆卸式多功能中药眼罩
CN110870933A (zh) 一种儿科便于固定的输液装置
CN210812517U (zh) 多功能随身灸袋
CN213697454U (zh) 一种颈椎热敷贴
CN214910460U (zh) 一种电加热艾绒肩颈宝
CN212065827U (zh) 一种可拆卸的理疗帽子
CN217219526U (zh) 一种治疗面瘫的蒸汽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9

Address after: Room 102, No. 26 Heshan Road, Chaohai Street, Jim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200

Patentee after: Qingdao Jiuhe Guangzh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00032 Shanghai city Xuhui District Fenglin Road No. 180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