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1941U - 一种水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71941U
CN220571941U CN202322118845.8U CN202322118845U CN220571941U CN 220571941 U CN220571941 U CN 220571941U CN 202322118845 U CN202322118845 U CN 202322118845U CN 220571941 U CN220571941 U CN 220571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nozzle
suction
lid
cup
co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188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康明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yang Lif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uyang Lif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uyang Lif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uyang Lif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188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71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71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71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盖包括盖体以及活动连接于盖体的吸嘴,盖体设有吸管口,吸嘴设有吸孔,吸嘴能够在收容于盖体并隔断吸孔与吸管口的第一位置以及使吸孔与吸管口连通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吸嘴和盖体两者之一设置有定位部,两者之另一设有配合部,配合部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定位部与第一配合部配合时将吸嘴限定于第一位置,定位部与第二配合部配合时将吸嘴限定于第二位置。本申请所公开的水杯通过定位部与第一配合部的配合或与第二配合部的配合,既可以实现吸嘴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位置限定,又可以给予用户已将吸嘴切换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手感反馈,提升了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水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杯。
背景技术
杯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容器,用来存放水、咖啡、果汁等饮品。常见的杯子一般分为直饮式或吸管式,直饮式是直接将杯盖拧下直饮或是通过杯盖上的直饮口直饮,一般的热饮都是这种饮用方式。吸管式水杯是在杯盖上带有一吸嘴或者可以从吸管口插入一根吸管,利用吸嘴和吸管饮水较为方便。
然而,现有的水杯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吸管式水杯通常需要吸管和吸嘴配合使用,吸管插入杯体内,吸嘴转动在杯盖上,使用时,将吸嘴从杯盖上翻出,使用完毕后将吸嘴翻转收容在杯盖内,但用户不注意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未将吸嘴收容到位的情况,且该情况不易被发现,导致吸嘴出现漏水,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在用户喝水时,吸嘴可能会随意翻转而影响用户喝水,并且吸嘴可能由于没有完全对齐出水口,导致吸嘴进气影响使用体验;无论是直饮式水杯或者吸管式水杯一般都只具有一个饮水口,只具有一种饮水方式,使得水杯的功能以及设计方式较为单一,如果消费者对直饮和吸饮两种饮水方式都喜欢,就需要配备两个水杯,这样既增加了消费者的物质上的浪费,又不便于外出携带,极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包括盖体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盖体的吸嘴,所述盖体设有吸管口,所述吸嘴设有吸孔,所述吸嘴能够在收容于所述盖体并隔断所述吸孔与所述吸管口的第一位置以及使所述吸孔与所述吸管口连通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吸嘴和所述盖体两者之一设置有定位部,两者之另一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时将所述吸嘴限定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时将所述吸嘴限定于所述第二位置。
本申请中的水杯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均被设置为凹型结构体,所述定位部被设置为凸型结构体,所述定位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凹凸配合而实现对所述吸嘴的位置限定。
所述定位部一体成型于所述吸嘴或所述盖体且凸出于所述吸嘴或所述盖体的表面。
所述定位部具有凸出于所述吸嘴或所述盖体的第一状态和隐藏于所述吸嘴或所述盖体内的第二状态;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或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时,所述定位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吸嘴相对于所述盖体活动时,所述定位部受力而进入所述第二状态使所述定位部能自所述第一配合部或所述第二配合部移出。
所述定位部包括滑块和弹簧,所述吸嘴或所述盖体设置有滑孔,所述定位部被限制于所述滑孔内,所述定位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弹簧驱动所述滑块凸出于所述滑孔而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或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所述定位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滑块受力而隐藏于所述滑孔内。
所述盖体的顶部设有朝向下凹陷的安装槽,所述吸管口设于所述安装槽底部,所述吸嘴的两相对侧设置有转轴,所述安装槽侧部设置有与所述转轴适配的转孔,所述吸嘴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孔的配合枢转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以使所述吸嘴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切换;所述吸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整体收容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吸嘴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吸嘴的远离所述吸管口的端部自所述安装槽内伸出。
所述吸管口的两相对侧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吸嘴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块适配的限位滑槽;当所述吸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滑槽的第一壁面抵接所述限位凸块朝向所述第一壁面的表面,以限制所述吸嘴继续沿第一方向运动;当所述吸嘴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滑槽的第二壁面抵接所述限位凸块朝向所述第二壁面的表面,以限制所述吸嘴继续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均设置于所述限位滑槽内。
所述盖体设有与所述转孔连通并向上开口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供所述转轴进入所述转孔,所述导向槽自上至下呈渐缩状,使所述盖体产生阻挡所述转轴脱离所述转孔的阻力。
所述导向槽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吸嘴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吸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呈夹角布置。
所述盖体设置有直饮口,所述杯盖还包括吸饮翻盖和直饮翻盖,所述吸饮翻盖的一端与所述吸嘴转动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盖体配合以盖合所述吸嘴的吸吮端,所述直饮翻盖的一端与所述盖体转动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盖体扣合以盖合所述直饮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本申请所提供的水杯中,吸嘴在第一位置时收容于盖体,处于不可使用状态,吸嘴在第二位置时吸孔和吸管口连通,处于可使用的状态。定位部与第一配合部配合时将吸嘴限定于第一位置,能够一定程度上限制吸嘴自动地朝向第二位置移动;定位部与第二配合部配合时将吸嘴限定于第二位置,能够一定程度上限制吸嘴自动地朝向第一位置移动。
而且,定位部与第一配合部的配合以及与第二配合部的配合,可以作为吸嘴切换位置时的定位识别,例如,吸嘴自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切换移动过程中,当移动至使定位部与第二配合部的配合的位置时,即可给予用户已将吸嘴切换至第二位置的手感反馈,吸嘴自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切换移动过程中,当移动至使定位部与第一配合部的配合的位置时,即可给予用户已将吸嘴切换至第一位置的手感反馈。其中,如果吸嘴无法准确切换至第二位置,则吸孔与吸管口无法完整对齐,二者未对齐的部分可能会直接与外部环境连通,从而在饮水过程中吸孔内会进入气体,严重影响使用体验。因此,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使吸嘴能够较为准确地保持在第二位置,还能够降低气体进入吸孔内的概率,从而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
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均被设置为凹型结构体,定位部被设置为凸型结构体,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定位部分别与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凹凸配合而实现对吸嘴的位置限定,使得吸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定位部分别与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配合瞬间,可以产生一个“咔哒”一下的手感反馈,体验效果较好,而且,凹凸配合对吸嘴的限位能力较高。
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定位部一体成型于吸嘴或盖体且凸出于吸嘴或所述盖体的表面,有助于简化定位部成型工艺,免去定位部安装过程。作为本申请的另一种优选方式,定位部具有凸出于吸嘴或所述盖体的第一状态和隐藏于吸嘴或所述盖体内的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与第一配合部或第二配合部配合,在第二状态下使定位部能自第一配合部或第二配合部移出,该方式中,定位部为活动设置在吸嘴或盖体上的结构,随吸嘴的活动而发生状态切换,尤其在吸嘴切换位置过程中,定位部处于第二状态,有助于减少吸嘴和盖体之间的摩擦磨损,提升吸嘴活动顺畅度,提升使用寿命。
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吸嘴枢转连接在盖体的安装槽内,使用时向上翻开,使用完毕后向下翻转而收容在安装槽内,操作方便快捷,吸嘴能整体容纳于安装槽内,实现隐藏式设计,避免误触。安装槽的设置,便于吸嘴安装,使吸嘴两侧的转轴可以与安装槽的内侧壁上设置的转孔转动连接。
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吸管口的两相对侧设置有限位凸块,吸嘴设置有与限位凸块适配的限位滑槽,利用限位凸块与限位滑槽的配合限制吸嘴的转动角度范围,使吸嘴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旋转的两个极限位置,防止用户超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过度选择吸嘴而造成吸嘴结构破坏。
6.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导向槽的设置便于水杯装配过程中转轴经导向槽进入转孔内。导向槽自上至下呈渐缩状,一方面,使盖体产生阻挡转轴脱离转孔的阻力,避免由于转轴自发地从转孔脱出导致吸嘴脱离盖体,另一方面,也为转轴朝向转孔自上至下的安装过程提供导向和手感。
7.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导向槽沿竖直方向延伸,吸嘴位于第二位置时,吸孔的中心轴线与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呈夹角布置,即吸嘴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状态并非直上直下,而是倾斜布置,一方面,便于吸吮,另一方面,使得用户通过吸嘴吸吮时,吸嘴受到的力与竖直方向具有夹角,竖直向上的分力有所减小,避免分力造成转轴沿导向槽从转孔脱离。
8.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盖体设置有直饮口,杯盖还包括用于盖合吸嘴的吸饮翻盖和用于盖合直饮口的直饮翻盖,吸饮翻盖能防止吸嘴的吸吮端被污染,保证了吸嘴的使用清洁性,直饮翻盖盖合直饮口后能阻挡外界污染经直饮口进入,也能防止直饮口漏水。盖体设置吸嘴和直饮口,实现双饮口设计,使用户既可以通过直饮口进行直饮喝水,还可以在吸嘴处进行吸饮喝水,饮水方式多样化。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杯的装配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杯的剖视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杯的剖视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图5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图8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水杯的剖视图三;
图11为图10中C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3为图12中D处结构的放大图。
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
1杯体;
2盖体,21吸管口,22定位部,221滑块,222弹簧,23滑孔,24安装槽,25转孔,26限位凸块,27导向槽,28直饮口;
3吸嘴,31吸孔,32第一配合部,33第二配合部,34转轴,35限位滑槽,351第一壁面,352第二壁面,36吸吮端;
4吸饮翻盖;
5直饮翻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水杯,为便于说明和理解,本申请所提供的下述内容,均是在图示产品结构基础上进行的阐述。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结构仅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和示意性的说明,并不能构成对于本申请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具体限定。
参照图1至图13所示,一种水杯,包括杯体1和杯盖,所述杯盖包括盖体2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盖体2的吸嘴3,所述盖体2设有吸管口21,所述吸嘴3设有吸孔31,所述吸嘴3能够在收容于所述盖体2并隔断所述吸孔31与所述吸管口21的第一位置(如图2所示)以及使所述吸孔31与所述吸管口21连通的第二位置(如图3所示)之间切换,所述吸嘴3和所述盖体2两者之一设置有定位部22,两者之另一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配合部32和第二配合部33,定位部22与所述第一配合部32配合时将所述吸嘴3限定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定位部22与所述第二配合部33配合时将所述吸嘴3限定于所述第二位置。
本申请示意性地绘示了定位部22设置于盖体2,配合部设置于吸嘴3的结构形式,当然,在未绘示的方式中,也可将定位部22设置于吸嘴3,配合部设置于盖体2。如图2和图4所示,吸嘴3在第一位置时收容于盖体2,处于不可使用状态,如图3所示,吸嘴3在第二位置时吸孔31和吸管口21连通,处于可使用的状态。定位部22与第一配合部32配合时将吸嘴3限定于第一位置,能够一定程度上限制吸嘴3自动地朝向第二位置移动,定位部22与第二配合部33配合时将吸嘴3限定于第二位置,能够一定程度上限制吸嘴3自动地朝向第一位置移动。而且,定位部22与第一配合部32的配合以及与第二配合部33的配合,可以作为吸嘴3切换位置时的定位识别,例如,吸嘴3自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切换移动过程中,当移动至使定位部22与第二配合部33的配合的位置时,即可给予用户已将吸嘴3切换至第二位置的手感反馈,吸嘴3自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切换移动过程中,当移动至使定位部22与第一配合部32的配合的位置时,即可给予用户已将吸嘴3切换至第一位置的手感反馈。其中,如果吸嘴3无法准确切换至第二位置,则吸孔31与吸管口21无法完整对齐,二者未对齐的部分可能会直接与外部环境连通,从而在饮水过程中吸孔31内会进入气体,严重影响使用体验。因此,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使吸嘴3能够较为准确地保持在第二位置,还能够降低气体进入吸孔31内的概率,从而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
关于定位部22和配合部的具体结构,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至图11所示,所述第一配合部32和所述第二配合部33均被设置为凹型结构体,也即凹槽;所述定位部22被设置为凸型结构体,也即凸块,所述定位部22分别与所述第一配合部32、所述第二配合部33凹凸配合而实现对所述吸嘴3的位置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第一配合部32和第二配合部33均被设置为凹型结构体,定位部22被设置为凸型结构体,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定位部22分别与第一配合部32、第二配合部33凹凸配合而实现对吸嘴3的位置限定,使得吸嘴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定位部22分别与第一配合部32和第二配合部33配合瞬间,可以产生一个“咔哒”一下的手感反馈,体验效果较好,而且,凹凸配合对吸嘴3的限位能力较高。
具体地,定位部22的结构可采用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所述定位部22一体成型于所述吸嘴3或所述盖体2且凸出于所述吸嘴3或所述盖体2的表面。图5和图6所示为定位部22一体成型于盖体2且凸出于盖体2的表面的方式,定位部22与盖体2一体成型,有助于简化定位部22在盖体2上的生产工艺,免去定位部22安装过程,且定位部22为硬质结构,其与配合部配合时对吸嘴3的限位能力高。
实施例二:所述定位部22具有凸出于所述吸嘴3或所述盖体2的第一状态和隐藏于所述吸嘴3或所述盖体2内的第二状态;所述定位部22与所述第一配合部32或所述第二配合部33配合时,所述定位部22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吸嘴3相对于所述盖体2活动时,所述定位部22受力而进入所述第二状态使所述定位部22能自所述第一配合部32或所述第二配合部33移出。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22具有凸出于吸嘴3或所述盖体2的第一状态和隐藏于吸嘴3或所述盖体2内的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与第一配合部32或第二配合部33配合,在第二状态下使定位部22能自第一配合部32或第二配合部33移出,该方式中,定位部22为活动设置在吸嘴3或盖体2上的结构,随吸嘴3的活动而发生状态切换,尤其在吸嘴3切换位置移动过程中,定位部22处于第二状态而隐藏,其与吸嘴3之间产生的摩擦较小,有助于减少吸嘴3和盖体2之间的摩擦磨损,提升吸嘴3活动顺畅度,提升定位部22使用寿命。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二中,如图8至图11所示,所述定位部22包括滑块221和弹簧222,所述盖体2设置有滑孔23,所述定位部22被限制于所述滑孔23内,所述定位部22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弹簧222驱动所述滑块221凸出于所述滑孔23而与所述第一配合部32或所述第二配合部33配合,所述定位部22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滑块221受力而隐藏于所述滑孔23内。通过该种设计,在吸嘴3移动过程中,滑块221受到吸嘴3的挤压而隐藏于滑孔23内,此时弹簧222受到滑块221的压紧,当吸嘴3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滑块221被弹簧222从滑孔23内弹出而与第一配合部32配合,当吸嘴3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滑块221被弹簧222从滑孔23内弹出而与第二配合部33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在定位部设置于吸嘴上的方式中,可以将滑孔设置在吸嘴上。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图5、图7、图8、图12和图13所示,本申请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均可进一步地使所述盖体2的顶部设有朝向下凹陷的安装槽24,所述吸管口21设于所述安装槽24底部,所述吸嘴3的两相对侧设置有转轴34,所述安装槽24侧部设置有与所述转轴34适配的转孔25,所述吸嘴3通过所述转轴34与所述转孔25的配合枢转连接在所述安装槽24内以使所述吸嘴3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切换;所述吸嘴3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整体收容于所述安装槽24内,所述吸嘴3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吸嘴3的远离所述吸管口21的端部自所述安装槽24内伸出。
具体地,图2中所示为吸嘴3旋转至第一位置时的状态,图3中所示状态为吸嘴3旋转至第二位置时的状态。在第一位置时,吸嘴3整体收容于安装槽24内,吸孔31与吸管口21呈完全错位状态,截断了吸管口21和吸孔31的连通;在第二位置时,吸嘴3从安装槽24内翻出,吸孔31与吸管口21对应连通。吸嘴3枢转连接在盖体2的安装槽24内,使用时向上翻开,使用完毕后向下翻转而收容在安装槽24内,操作方便快捷,吸嘴3能整体容纳于安装槽24内,实现隐藏式设计,避免误触。安装槽24的设置,便于吸嘴3安装,使吸嘴3两侧的转轴34可以与安装槽24的内侧壁上设置的转孔25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6至图9以及图11所示,所述吸管口21的两相对侧设置有限位凸块26,所述吸嘴3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块26适配的限位滑槽35;当所述吸嘴3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滑槽的第一壁面351抵接所述限位凸块26朝向所述第一壁面351的表面,以限制所述吸嘴3继续沿第一方向运动;当所述吸嘴3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滑槽的第二壁面352抵接所述限位凸块26朝向所述第二壁面352的表面,以限制所述吸嘴3继续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定位部22设置于所述限位凸块26,所述第一配合部32和所述第二配合部33均设置于所述限位滑槽35内。
具体地,当吸嘴3的转轴34和安装槽24内的转孔25配合使吸嘴3在盖体2上安装到位后,此时限位凸块26被整体限定于限位滑槽35内,即限位凸块26和限位滑槽35的限位配合可以限制吸嘴3的转动角度范围。滑槽的第一壁面351抵接限位凸块26朝向第一壁面351的表面时,限制吸嘴3继续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一方向为吸嘴3自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切换时的旋转运动方向;滑槽的第二壁面352抵接限位凸块26朝向第二壁面352的表面时,限制吸嘴3继续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二方向为吸嘴3自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切换时的旋转运动方向。因此,利用限位凸块26与限位滑槽35的配合限制吸嘴3的转动角度范围,使吸嘴3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旋转的两个极限位置,防止用户超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过度选择吸嘴3而造成吸嘴3结构破坏。
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盖体2设有与所述转孔25连通并向上开口的导向槽27,所述导向槽27供所述转轴34进入所述转孔25,所述导向槽27自上至下呈渐缩状,使所述盖体2产生阻挡所述转轴34脱离所述转孔25的阻力。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导向槽27的设置便于水杯装配过程中转轴34经导向槽27进入转孔25内。导向槽27自上至下呈渐缩状,一方面,导向槽27的底端开口较小而使盖体2产生阻挡转轴34脱离转孔25的阻力,使转轴34难以自发地经导向槽27从转孔25脱出,避免由于转轴34自发脱出导致吸嘴3脱离盖体2,另一方面,也为转轴34朝向转孔25的自上至下的安装过程提供导向和手感,使转轴34自上至下经导向槽27挤入转孔25内。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3和图13所示,所述导向槽27沿竖直方向X延伸,所述吸嘴3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吸孔31的中心轴线方向Y与所述导向槽27的延伸方向X呈夹角布置,即吸嘴3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状态并非直上直下,而是倾斜布置,一方面,便于吸吮,另一方面,使得用户通过吸嘴3吸吮时,吸嘴3受到的力与竖直方向X具有夹角,竖直向上的分力有所减小,限制了分力造成转轴34沿导向槽27从转孔25脱离。图中示意性地绘示了竖直方向X和吸孔31的中心轴线方向Y,吸嘴3位于第二位置时,竖直方向X和中心轴线方向Y之间具有夹角α,例如,夹角α可以为30°-45°,以便提升吸嘴3的使用便捷性。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以及图7所示,所述盖体2设置有直饮口28,所述杯盖还包括吸饮翻盖4和直饮翻盖5,所述吸饮翻盖4的一端与所述吸嘴3转动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盖体2配合以盖合所述吸嘴3的吸吮端36,所述直饮翻盖5的一端与所述盖体2转动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盖体2扣合以盖合所述直饮口28。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盖体2设置有直饮口28,杯盖还包括用于盖合吸嘴3的吸饮翻盖4和用于盖合直饮口28的直饮翻盖5,吸饮翻盖4能防止吸嘴3的吸吮端36被污染,保证了吸嘴3的使用清洁性,直饮翻盖5盖合直饮口28后能阻挡外界污染经直饮口28进入,也能防止直饮口28漏水。盖体2设置吸嘴3和直饮口28,实现双饮口设计,使用户既可以通过直饮口28进行直饮喝水,还可以在吸嘴3处进行吸饮喝水,饮水方式多样化。
本申请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杯,包括杯体和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包括盖体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盖体的吸嘴,所述盖体设有吸管口,所述吸嘴设有吸孔,所述吸嘴能够在收容于所述盖体并隔断所述吸孔与所述吸管口的第一位置以及使所述吸孔与所述吸管口连通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吸嘴和所述盖体两者之一设置有定位部,两者之另一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时将所述吸嘴限定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时将所述吸嘴限定于所述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均被设置为凹型结构体,所述定位部被设置为凸型结构体,所述定位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凹凸配合而实现对所述吸嘴的位置限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一体成型于所述吸嘴或所述盖体且凸出于所述吸嘴或所述盖体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具有凸出于所述吸嘴或所述盖体的第一状态和隐藏于所述吸嘴或所述盖体内的第二状态;
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或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时,所述定位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吸嘴相对于所述盖体活动时,所述定位部受力而进入所述第二状态使所述定位部能自所述第一配合部或所述第二配合部移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滑块和弹簧,所述吸嘴或所述盖体设置有滑孔,所述定位部被限制于所述滑孔内,所述定位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弹簧驱动所述滑块凸出于所述滑孔而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或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所述定位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滑块受力而隐藏于所述滑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顶部设有朝向下凹陷的安装槽,所述吸管口设于所述安装槽底部,所述吸嘴的两相对侧设置有转轴,所述安装槽侧部设置有与所述转轴适配的转孔,所述吸嘴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孔的配合枢转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以使所述吸嘴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切换;
所述吸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整体收容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吸嘴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吸嘴的远离所述吸管口的端部自所述安装槽内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口的两相对侧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吸嘴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块适配的限位滑槽;当所述吸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滑槽的第一壁面抵接所述限位凸块朝向所述第一壁面的表面,以限制所述吸嘴继续沿第一方向运动;当所述吸嘴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滑槽的第二壁面抵接所述限位凸块朝向所述第二壁面的表面,以限制所述吸嘴继续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定位部设置于所述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均设置于所述限位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与所述转孔连通并向上开口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供所述转轴进入所述转孔,所述导向槽自上至下呈渐缩状,使所述盖体产生阻挡所述转轴脱离所述转孔的阻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吸嘴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吸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呈夹角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置有直饮口,所述杯盖还包括吸饮翻盖和直饮翻盖,所述吸饮翻盖的一端与所述吸嘴转动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盖体配合以盖合所述吸嘴的吸吮端,所述直饮翻盖的一端与所述盖体转动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盖体扣合以盖合所述直饮口。
CN202322118845.8U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水杯 Active CN220571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8845.8U CN220571941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水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8845.8U CN220571941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水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71941U true CN220571941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20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18845.8U Active CN220571941U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水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719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50854B (zh) 用于容器的盖子组合件
CN101804885A (zh) 瓶塞子
CN112107205A (zh) 同轴旋转式杯盖及具有该杯盖的饮水杯
CN220571941U (zh) 一种水杯
JP5220633B2 (ja) 飲料容器用栓体
CN219500794U (zh) 一种双饮口杯盖及设有该双饮口杯盖的饮用器皿和马克杯
JP3171259U (ja) 飲料用容器の栓体及びこれを有する飲料用容器
KR200391215Y1 (ko) 빨대가 형성된 음료 용기 뚜껑
CN216754120U (zh) 吸管直饮两用杯盖
CN216416719U (zh) 一种水杯
CN215383014U (zh) 一种杯盖
CN214341545U (zh) 一种双饮杯盖
CN218942769U (zh) 一种水杯
CN213993167U (zh) 一种双饮杯及其杯盖
CN115180291B (zh) 杯盖及杯具
CN220212573U (zh) 一种顶部按压双饮内塞及水杯
CN209757966U (zh) 联动式瓶盖及具有该瓶盖的饮料瓶
JP5525078B1 (ja) 飲料用容器の栓体
CN219147278U (zh) 一种便于活动盖收纳的杯盖
KR100689643B1 (ko) 음료 제조기
CN219556887U (zh) 杯盖组件和杯具
CN220675720U (zh) 一种带吸管的磁吸滑动杯盖及水杯
CN214631476U (zh) 一种具有旋转按压锁定结构的杯子
CN219183035U (zh) 一种户外水壶
CN218164811U (zh) 一种双开开关、杯盖及保温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