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9773U - 隔热片、电池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隔热片、电池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69773U
CN220569773U CN202321881245.0U CN202321881245U CN220569773U CN 220569773 U CN220569773 U CN 220569773U CN 202321881245 U CN202321881245 U CN 202321881245U CN 220569773 U CN220569773 U CN 2205697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region
insulating sheet
heat insulating
en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812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欣
武新战
万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812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697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69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697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相关构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隔热片、电池及用电装置,隔热片包括隔热片本体,隔热片本体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区、避让区和第二连接区,第一连接区与第二连接区均位于避让区背离第二侧面的一侧。隔热片可以连接在被连接件(例如电池单体的端盖)具有凸出部件的表面上,由于第一连接区与第二连接区均相对避让区背离第二侧面,使得避让区相对于第一连接区与第二连接区凹陷,避让区可对应于凸出部件设置,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用于与被连接件的表面连接。通过避让区的设置,可降低凸出部件与隔热片之间的相互干涉,提高了隔热片与被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Description

隔热片、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相关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热片、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隔热片是电池中的常见构件,其可以降低热量的传播,降低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热失控的风险。隔热片的安装固定容易与电池上的相关构件发生干涉,使得隔热片连接稳定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隔热片、电池及用电装置,以提高隔热片的连接稳定性。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隔热片,包括隔热片本体,所述隔热片本体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沿所述第一侧面背离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所述第一侧面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区、避让区和第二连接区,所述第一连接区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均位于所述避让区背离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隔热片可以连接在电池单体等被连接件上,具体可以连接在被连接件具有凸出部件的表面上,由于第一连接区与第二连接区均位于避让区背离第二侧面的一侧,即第一连接区与第二连接区均相对避让区更远离第二侧面,使得避让区相对于第一连接区与第二连接区凹陷,避让区可对应于凸出部件设置,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用于与被连接件的表面连接。通过避让区的设置,可降低凸出部件与隔热片之间的相互干涉,降低由于凸出部件的凸出而导致隔热片被顶起的可能,提高了隔热片与被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例如,隔热片可以连接在电池单体的设置有泄压组件的端盖上,避让区可以覆盖在泄压组件上,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分别连接在泄压组件两侧的端盖上,由于避让区的设置,可以降低泄压组件对隔热片的干涉,降低隔热片被泄压组件顶起而使隔热片与端盖分离的可能,提高了隔热片与端盖连接的稳定性。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隔热片,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区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共面设置。通过将第一连接区与第二连接区共面设置,这样,第一连接区与第二连接区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与端盖连接,且两者与端盖的表面连接时,不易出现高度差,使得隔热片可以较为方便地与端盖的表面连接,且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均能与端盖连接,提高了隔热片与端盖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区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区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所述避让区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隔热片本体在第一连接区所在的位置和第二连接区所在的位置的厚度较大,可以使得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相对于避让区凸出,方便于隔热片与端盖的连接。隔热片本体在避让区所在位置的厚度较小,一方面可便于形成避让间隙,另一方面,端盖上的泄压组件在泄压时,需要及时将排放物排出,泄压组件对应的隔热片本体的厚度较小,这样,泄压组件在泄压时,排放物较易对避让区进行破坏,提高了排放物释放的方便性和及时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区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连接区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相同。通过将第一连接区与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与第二连接区与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相同,可以使得隔热片本体的两端的厚度大致相同,隔热片组装至电池单体上时,电池单体结合隔热片后在隔热片本体的的两端的高度大致相同,便于电池单体与其他相关构件的组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片本体包括云母片。云母片具有较好的耐热绝缘特性,且不易老化,使用云母片作为隔热片本体,可以提高隔热片的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片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避让区间隔设置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贯通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避让孔可以使被连接件上需要裸露设置的构件裸露。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标识件。标识件上可以含有被连接件的相关信息,可以用于识别被连接件,以便于追溯被连接件。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单体,以及本申请或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出的隔热片,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端盖和设置在所述端盖上的泄压组件,隔热片的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分别与所述端盖连接,所述避让区覆盖于所述泄压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隔热片连接在电池单体的设置有泄压组件的端盖上,避让区可以覆盖在泄压组件上,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分别连接在泄压组件两侧的端盖上,由于避让区的设置,可以降低泄压组件对隔热片的干涉,降低隔热片被泄压组件顶起而使隔热片与端盖分离的可能,提高了隔热片与端盖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避让区与所述端盖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泄压组件远离所述端盖的一端与所述端盖之间的距离。这样,避让区与端盖之间的避让空间可以在高度方向上完全容纳泄压组件,隔热片可以不与泄压组件接触,或即使与泄压组件接触,泄压组件也基本不会对隔热片产生向上顶起的作用力,提高了端盖与隔热片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区与所述端盖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区与所述端盖之间分别通过粘胶层粘接。通过粘胶层使隔热片与端盖组装固定连接,不需要在端盖设置额外构件,不会对端盖造成损伤,且组装方便快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片本体上设置有薄弱部,所述薄弱部与所述泄压组件相对设置。端盖上的泄压组件在泄压时,需要及时将排放物排出,在隔热片上对应泄压组件设置有薄弱部,使得排放物较易对避让区进行破坏,以在隔热片本体上形成排放口,提高了排放物释放的方便性、及时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薄弱部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薄弱部沿所述泄压组件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薄弱部,使得隔热片本体在泄压组件的周向上具有多处薄弱位置,从而排放物较易对避让区进行破坏,以在隔热片本体上形成排放口,提高了排放物释放的方便性、及时性。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用电装置,包括本申请或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出的电池。
根据本申请的用电装置,其包括本申请或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出的电池,与本申请或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出的电池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爆炸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隔热片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隔热片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隔热片与端盖组装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隔热片与端盖组装的剖视示意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隔热片与端盖组装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100、车辆;
1、电池;10、箱体;11、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20、电池单体;21、端盖;211、电极端子;2111、正极端子;2112、负极端子;212、泄压组件;22、壳体;23、电芯组件;231、极耳;2、控制器;3、马达;
200、隔热片;201、隔热片本体;210、第一侧面;2101、第一连接区;2102、避让区;2103、第二连接区;220、第二侧面;230、避让孔;240、薄弱部;241、连接部;250、标识件;260、避让空间;
300、粘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电池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制备完成后,需要对电池单体的端盖进行绝缘防护,以降低异物搭接影响电池单体的性能,从而产生安全风险的可能。云母顶贴片因为耐热绝缘的特性,可以固定于方形铝壳电池的端盖上,一方面起到电池单体的壳体的顶部绝缘作用,另外可以降低电池使用过程中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的风险,起到降低热传播作用。在一些技术中,电池单体的端盖上设置有泄压组件,当电池单体内部存在缺陷,发生副反应,大量产气时,泄压组件的设计可以减少电池单体的爆炸风险。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带有泄压组件的端盖上的云母顶贴片在电池单体转运或组装过程中容易掉落,导致端盖需要重新组装云母顶贴片,云母顶贴片的利用率下降,增加了生产成本。
经过研究发现,泄压组件与端盖的平面之间的高度差,会引起云母顶贴片容易掉落。具体的,使用硬质云母顶贴片粘贴在端盖上时,为了不影响泄压组件的使用,云母顶贴片的粘贴区通常避开泄压组件,粘贴区主要集中在端盖两端(也即泄压组件的两侧),而由于端盖上的泄压组件相对端盖凸起,即,高于端盖的平面结构,凸起的泄压组件与端盖平面存在高度差,且云母顶贴片又具有质地较硬、塑造性差、易断裂,不易塑造的性质,使得云母顶贴片在端盖上的粘贴形成拱形形状,导致在自由状态下,云母顶贴片受中部泄压组件的顶力的作用,使得云母顶贴片两端的粘结力会逐渐减弱,直至云母顶贴片从端盖剥离。所以,凸起的泄压组件会使得云母顶贴片不能很好的贴合在端盖上,降低了云母顶贴片与端盖连接的稳定性,导致后续电池单体转运、组装过程中,云母顶贴片易掉落,从而引发云母顶贴片的利用率下降,增加成本。
并且,研究还发现,端盖上的云母顶贴片在泄压组件的作用下凸起,在运输过程中,凸起的云母顶贴片可能而受设备刮蹭,使得电池单体具有跌落的风险。
基于上述研究,为了缓解带有泄压组件的端盖上的云母顶贴片容易凸起或掉落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隔热片,包括隔热片本体,隔热片本体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区、避让区和第二连接区,沿第一侧面背离第二侧面的方向,第一连接区与第二连接区均位于避让区背离第二侧面的一侧。
本申请的隔热片可以是云母顶贴片,可以使用这样的隔热片连接在设置有泄压组件的端盖上,具体的,在连接时,隔热片的第一侧面朝向端盖,避让区可以覆盖在泄压组件上,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分别连接在泄压组件两侧的端盖上。由于第一连接区与第二连接区均位于避让区背离第二侧面的一侧,即第一连接区与第二连接区均相对避让区更远离第二侧面,使得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相对避让区凸出,避让区相对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凹陷,第一连接区与第二连接区与端盖连接时,凹陷的避让区对应泄压组件设置,可以对泄压组件起到避让作用,降低了隔热片与泄压组件之间的相互干涉,使得隔热片可以不与泄压组件接触或泄压组件迫使隔热片被顶起产生的形变量降低,这样,可以使得隔热片连接在端盖上时,可以不受泄压组件的顶力或受到的顶力降低,从而提高了隔热片与端盖连接的稳定性。
在隔热片与端盖的连接稳定性提升后,隔热片从端盖上掉落的风险降低,减少了端盖重新组装隔热片的工序,提高了隔热片的利用率,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隔热片可以不被泄压组件顶起或被顶起的形变量减少,在电池单体搬运过程中,隔热片受其他设备剐蹭的可能降低,提高了电池单体搬运过程的稳定性。
本申请公开的隔热片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电池中。本申请公开的电池可以但不限于用于车辆、船舶或飞行器等用电装置中。可以使用具备本申请公开的电池等组成该用电装置的电源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用电装置,用电装置可以为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电动工具、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等等。其中,电动玩具可以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航天器可以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
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用电装置为车辆100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车辆100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00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电池1可以设置在车辆100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1可以用于车辆100的供电,例如,电池1可以作为车辆100的操作电源。车辆1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2和马达3,控制器2用来控制电池1为马达3供电,例如,用于车辆100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不仅可以作为车辆100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00的驱动电源,代替或部分地代替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00提供驱动动力。
请参照图2,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爆炸图。电池1包括箱体10和电池单体20,电池单体20容纳于箱体10内。其中,箱体10用于为电池单体20提供容纳空间,箱体10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相互盖合,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单体20的容纳空间。第二部分12可以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部分11可以为板状结构,第一部分11盖合于第二部分12的开口侧,以使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也可以是均为一侧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部分11的开口侧盖合于第二部分12的开口侧。当然,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形成的箱体10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
在电池1中,电池单体20可以是多个,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20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可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多个电池单体20构成的整体容纳于箱体10内;当然,电池1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20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形式,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箱体10内。电池1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该电池1还可以包括汇流部件,用于实现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的电连接。
其中,每个电池单体20可以为二次电池或一次电池;还可以是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但不局限于此。电池单体20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
请参照图3,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电池单体20是指组成电池的最小单元。如图3,电池单体20包括有端盖21、壳体22、电芯组件23以及其他的功能性部件。
端盖21是指盖合于壳体22的开口处以将电池单体20的内部环境隔绝于外部环境的部件,端盖21也可称为顶盖。不限地,端盖21的形状可以与壳体22的形状相适应以配合壳体22。可选地,端盖21可以由具有一定硬度和强度的材质(如铝合金)制成,这样,端盖21在受挤压碰撞时就不易发生形变,使电池单体20能够具备更高的结构强度,安全性能也可以有所提高。端盖21上可以设置有如电极端子211等的功能性部件。电极端子211可以用于与电芯组件23电连接,以用于输出或输入电池单体20的电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21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在电池单体20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泄放内部压力的泄压组件212,泄压组件212具体可以采用诸如防爆阀、气阀、泄压阀或安全阀等的形式,并可以具体采用压敏或温敏的元件或构造,即,当电池单体20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预定阈值时,泄压组件212执行动作或者泄压组件212中设有的薄弱结构被破坏,从而形成可供电池单体20的内部压力泄放的开口或通道。端盖21的材质也可以是多种的,比如,铜、铁、铝、不锈钢、铝合金、塑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端盖21的内侧还可以设置有绝缘件,绝缘件可以用于隔离壳体22内的电连接部件与端盖21,以降低短路的风险。示例性的,绝缘件可以是塑料、橡胶等。
壳体22是用于配合端盖21以形成电池单体20的内部环境的组件,其中,形成的内部环境可以用于容纳电芯组件23、电解液以及其他部件。壳体22和端盖21可以是独立的部件,可以于壳体22上设置开口,通过在开口处使端盖21盖合开口以形成电池单体20的内部环境。不限地,也可以使端盖21和壳体22一体化,具体地,端盖21和壳体22可以在其他部件入壳前先形成一个共同的连接面,当需要封装壳体22的内部时,再使端盖21盖合壳体22。壳体22可以是多种形状和多种尺寸的,例如长方体形、圆柱体形、六棱柱形等。具体地,壳体22的形状可以根据电芯组件23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大小来确定。壳体22的材质可以是多种,比如,铜、铁、铝、不锈钢、铝合金、塑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电芯组件23是电池单体20中发生电化学反应的部件。壳体22内可以包含一个或更多个电芯组件23。电芯组件23主要由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或层叠放置形成,并且通常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设有隔膜。正极片和负极片具有活性物质的部分构成电芯组件的主体部,正极片和负极片不具有活性物质的部分各自构成极耳231。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可以共同位于主体部的一端或是分别位于主体部的两端。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发生反应,极耳231连接电极端子211以形成电流回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阅图4,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隔热片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具体可理解为侧视图),本申请提出一种隔热片200,包括隔热片200本体,隔热片200本体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侧面210和第二侧面220,第一侧面21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区2101、避让区2102和第二连接区2103,沿第一侧面210背离第二侧面220的方向X,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连接区2103均位于避让区2102背离第二侧面220的一侧。
其中,隔热片本体201是具有隔热、绝缘功能的片状或板状结构,隔热片本体201具有两个相对设置且朝向相反的大面,也即两个侧面,这两个侧面中其中一个侧面为第一侧面210,另一个侧面为第二侧面220。在隔热片200与被连接件连接时,第一侧面210可以用于朝向被连接件。第一连接区2101、第二连接区2103和避让区2102均是第一侧面210的部分位置,第一连接区2101和第二连接区2103可以用于与被连接件固定连接,其中,被连接件可以是电池1,例如端盖21或壳体22等,后续为了方便,被连接件主要以端盖21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第一连接区2101和第二连接区2103可通过粘结、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端盖21上。
第一连接区2101、避让区2102和第二连接区2103依次设置,使得第一连接区2101和第二连接区2103位于避让区2102的两侧,这样隔热片本体201在避让区2102的两侧可以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区2101和第二连接区2103与端盖21连接。
第一侧面210背离第二侧面220的方向X可理解为隔热片本体201的厚度方向,请参照图4,在隔热片本体201大致为方形片的情况下,第一侧面210背离第二侧面220的方向X垂直于隔热片本体201的板面,具体可以垂直于第二侧面220、第一连接区2101、第二连接区2103和避让区2102。
隔热片本体201可以为一体结构,例如注塑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体拼接而成。隔热片本体201可以在第一侧面210的中部相对两端凹陷,使得沿第一侧面210背离第二侧面220的方向X,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连接区2103均位于避让区2102背离第二侧面220的一侧,也即使得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连接区2103均相对避让区2102更加远离第二侧面220,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连接区2103均相对避让区2102背离第二侧面220凸出,避让区2102相对第一连接区2101和第二连接区2103朝向第二侧面220凹陷,换言之,也即在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连接区2103之间形成了凹陷的避让区2102,这样在第一连接区2101和第二连接区2103分别与端盖21连接时,避让区2102与端盖21之间可以形成避让间隙,可以便于泄压组件212等凸出部件的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隔热片200可以连接在电池1具有凸出部件的表面上,由于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连接区2103均位于避让区2102背离第二侧面220的一侧,即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连接区2103均相对避让区2102更加远离第二侧面220,使得避让区2102相对于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连接区2103凹陷,避让区2102可对应于凸出部件设置,第一连接区2101和第二连接区2103用于与被连接件的表面连接。通过避让区2102的设置,可降低凸出部件与隔热片200之间的相互干涉,降低由于凸出部件的凸出而导致隔热片200被顶起的可能,提高了隔热片200与被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例如,隔热片200可以连接在电池1设置有泄压组件212的端盖21上,避让区2102可以覆盖在泄压组件212上,第一连接区2101和第二连接区2103分别连接在泄压组件212两侧的端盖21上,由于避让区2102的设置,可以降低泄压组件212对隔热片200的干涉,降低隔热片200被泄压组件212顶起而使隔热片200与端盖21分离的可能,提高了隔热片200与端盖21连接的稳定性。在隔热片200与端盖21的连接稳定性提升后,隔热片200从端盖21上掉落的风险降低,减少了端盖21重新组装隔热片200的工序,减少了再次提供隔热片200的成本,提高了隔热片200的一次利用率,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隔热片200可以不被泄压组件212顶起或被顶起的形变量减少,在电池1单体搬运过程中,隔热片200受其他设备剐蹭的可能降低,提高了电池1单体搬运过程的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继续参照图4所示,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连接区2103共面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连接区2103共面设置可以理解为,第一连接区2101所在的面与所述第二连接区2103所在的面为同一平面,即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连接区2103平齐设置。
通常,端盖21在泄压组件212两侧的与隔热片200连接的区域,也即端盖21两端的用于与隔热片200连接的区域,通常大致为平面,通过将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连接区2103共面设置,这样,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连接区2103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与端盖21连接,且两者与端盖21的表面连接时,不易出现高度差,使得隔热片200可以较为方便地与端盖21的表面连接,且第一连接区2101和第二连接区2103均能与端盖21连接,提高了隔热片200与端盖21连接的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继续参照图4所示,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侧面220之间的距离h1和第二连接区2103与第二侧面220之间的距离h2均大于避让区2102与第二侧面220之间的距离h3。
其中,第二侧面220通常为平面,且第二侧面220可以与第一连接区2101、第二连接区2103和避让区2102均大致平行设置,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侧面220之间的距离h1可理解为第一连接区2101所在平面与第二侧面220所在平面之间的面面间距,第二连接区2103与第二侧面220之间的距离h2可理解为第二连接区2103所在平面与第二侧面220所在平面之间的面面间距,避让区2102与第二侧面220之间的距离h3可理解为避让区2102所在的平面与第二侧面220所在的平面之间的面面间距。换言之,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侧面220之间的距离h1实际上限定的是隔热片本体201在第一连接区2101所在位置的厚度,第二连接区2103与第二侧面220之间的距离h2实际上限定的是隔热片本体201在第二连接区2103所在位置的厚度,避让区2102与第二侧面220之间的距离h3实际上限定的是隔热片本体201在避让区2102所在位置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避让区2102所在的位置而言,隔热片本体201相当于在第一连接区2101所在的位置和第二连接区2103所在的位置增加了厚度,从而可以在避让区2102所在的位置形成了避让间隙。
本实施例中,隔热片本体201在第一连接区2101所在的位置和第二连接区2103所在的位置的厚度较大,可以使得第一连接区2101和第二连接区2103相对于避让区2102凸出,方便于隔热片200与端盖21的连接。隔热片本体201在避让区2102所在位置的厚度较小,一方面可便于形成避让间隙,另一方面,端盖21上的泄压组件212在泄压时,需要及时将排放物排出,泄压组件212对应的隔热片本体201的厚度较小,这样,泄压组件212在泄压时,排放物较易对避让区2102进行破坏,提高了排放物释放的方便性和及时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继续参照图4所示,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侧面220之间的距离h1与第二连接区2103与第二侧面220之间h2的距离相同。换言之,隔热片本体201在第一连接区2101所在的位置和第二连接区2103所在的位置的厚度相同。
通过将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侧面220之间的距离h1与第二连接区2103与第二侧面220之间的距离h2设置为相同,可以使得隔热片本体201的两端的厚度大致相同,隔热片200组装至电池1单体上时,电池1单体结合隔热片200后在隔热片本体201的的两端的高度大致相同,便于电池1单体与其他相关构件的组装。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隔热片本体201包括云母片。
可以理解的是,云母片是云母材质的片。
云母片具有较好的耐热绝缘特性,且不易老化,使用云母片作为隔热片本体201,可以提高隔热片200的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请参阅图5,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隔热片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具体可理解为隔热片200的俯视图),隔热片本体201上设置有与避让区2102间隔设置的避让孔230。避让孔230可以贯通第一侧面210和第二侧面220。
避让孔230为通孔结构,避让孔230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任意形状。
可以理解的是,避让孔230可以使被连接件上需要裸露设置的构件裸露。例如,如图6和图7所示,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隔热片与端盖组装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具体可理解为侧视图),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隔热片与端盖组装的剖视示意图,被连接件为端盖21的情况下,避让孔230可以对应电极端子211设置,使电极端子211可以通过避让孔230裸露在隔热片200外,以方便多个电池1单体的电极端子211之间的电连接,或电极端子211与外部构件的电连接。其中,电极端子211通常包括正极端子2111和负极端子2112,正极端子2111和负极端子2112可以分设在泄压组件212的两侧,隔热片本体201上对应正极端子2111和负极端子2112可分别设置有避让孔230。具体的,正极端子2111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区2101所在的位置,负极端子2112可以设置在第二连接区2103所在的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请参照图5至图7所示,第二侧面220上设置有标识件250。
其中,标识件250上可以含有被连接件的相关信息,可以用于识别被连接件,以便于追溯被连接件。例如,标识件250可以用于标识电池1单体的型号、产品批次等。标识件250可以包括二维码、条形码等,标识件250可以通过粘贴或喷涂的方式设置在第二侧面220上。
本实施例通过在隔热片200上设置标识件250,可通过隔热片200对相应被连接件进行识别或追溯,第二侧面220通常是背离被连接件(例如端盖21)的侧面,将标识件250设置在第二侧面220,可以较为方便地读取标识件250上的信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1,包括电池1单体,电池1单体包括端盖21和设置在端盖21上的泄压组件212。如图6至图7所示,电池1还包括本申请或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出的隔热片200。其中,隔热片200的第一连接区2101和第二连接区2103分别与端盖21连接,避让区2102覆盖于泄压组件212。
电池1单体可以是前述的电池1单体,其还包括壳体22、电芯组件23以及其他的功能性部件。
本实施例中,隔热片200连接在电池1单体的设置有泄压组件212的端盖21上,避让区2102可以覆盖在泄压组件212上,第一连接区2101和第二连接区2103分别连接在泄压组件212两侧的端盖21上,由于避让区2102的设置,可以降低泄压组件212对隔热片200的干涉,降低隔热片200被泄压组件212顶起而使隔热片200与端盖21分离的可能,提高了隔热片200与端盖21连接的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继续参照图6和图7所示,避让区2102与端盖21之间的距离h4不小于泄压组件212远离端盖21的一端与端盖21之间的距离h5。即,避让区2102与端盖21之间的距离h4等于或大于泄压组件212远离端盖21的一端与端盖21之间的距离h5。
避让区2102与端盖21之间的距离h4可理解为,避让区2102与端盖21之间的最小距离。泄压组件212远离端盖21的一端与端盖21之间的距离h5,相当于泄压组件212凸出端盖21的高度。避让区2102与端盖21之间的距离h4等于或大于泄压组件212远离端盖21的一端与端盖21之间的距离h5,这样,避让区2102与端盖21之间的避让空间260可以在高度方向上完全容纳泄压组件212,隔热片200可以不与泄压组件212接触,或即使与泄压组件212接触,泄压组件212也基本不会对隔热片200产生向上顶起的作用力,提高了端盖21与隔热片200连接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避让区2102的宽度应当可以容纳泄压组件212,即,避让区2102的宽度大于泄压组件212的宽度。具体的宽度方向,可参照图6和图7所示的左右方向理解。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连接区2101与端盖21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区2103与端盖21之间通过粘胶层300粘接。
粘胶层300也即是粘胶形成的固定层。具体组装时,可以在第一连接区2101、第二连接区2103,和/或,端盖21用于与第一连接区2101和第二连接区2103连接的表面上涂覆粘胶,形成粘胶层300,然后将隔热片200的第一连接区2101和第二连接区2103分别与端盖21的相应位置对应粘接。
本实施例通过粘胶层300使隔热片200与端盖21组装固定连接,不需要在端盖21设置额外构件,不会对端盖21造成损伤,且组装方便快捷。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如图8所示,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隔热片与端盖组装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具体可理解为俯视图),隔热片本体201上设置有薄弱部240,薄弱部240与泄压组件212相对设置。
其中,薄弱部240相对其周围区域,薄弱部240的强度较为薄弱,相对薄弱部240的周围区域,薄弱部240更加容易被电池单体20热失控产生的排放物冲破。
薄弱部240与泄压组件212相对设置可理解为,泄压组件212向隔热片200上形成的正投影的部分边缘与薄弱部240重合,或靠近薄弱部240设置。其中,泄压组件212向隔热片200上形成的正投影,是泄压组件212以垂直于隔热片200的投影方向向隔热片200投影,在隔热片200上形成的投影区域。泄压组件212向隔热片200上形成的正投影的部分边缘与薄弱部240重合,实际上也即是,泄压组件212的周向边缘的部分位置是与薄弱部240正对的,在隔热片200位于泄压组件212的上方时,薄弱部240位于泄压组件212的边缘的部分位置的正上方。
薄弱部240可以沿着泄压组件212的周向延伸,即薄弱部240与对应位置的泄压组件212的周向边缘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以使薄弱部240与泄压组件212的周向边缘更好的对应。其中,泄压组件212的周向可理解为泄压组件212与端盖21连接处的延伸方向,也即是,泄压组件212在端盖21上的延伸方向。
薄弱部240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多个薄弱部240可以沿泄压组件212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薄弱部240可以是镂空的镂空段,镂空段贯通第一侧面210和第二侧面220。这样,隔热片本体201在薄弱部240形成断裂缝隙,薄弱部240的两端对应的隔热垫本体可以依然连接为一体,以使隔热片200可以是一体结构。这种,镂空形式的薄弱部240加工方便,且可以便于少量排放物的及时排除。
薄弱部240也可以是相对周围区域厚度减薄的刻痕或压痕,这种刻痕或压痕使得隔热片本体201的第二侧面220与避让区2102不连通,可以提高隔热片200的隔热作用。
端盖21上的泄压组件212在泄压时,需要及时将排放物排出,在隔热片200上对应泄压组件212设置薄弱部240,使得隔热片本体201在该处较为薄弱,从而排放物较易对避让区2102进行破坏,以在隔热片本体201上形成排放口,提高了排放物释放的方便性、及时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如图8所示,薄弱部240包括多个,多个薄弱部240沿泄压组件212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隔热片本体201在多个薄弱部240的之间的区域具有连接部241,也即多个薄弱部240之间是通过连接部241连接的,连接部241的强度大于薄弱部240的强度。换言之,薄弱部240沿泄压组件212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可理解为,隔热片本体201对应泄压组件212的周向交替设置有薄弱部240和连接部241,连接部241是隔热片本体201对应避让区2102的一部分实体结构。多个薄弱部240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如图8所示,薄弱部240可以包括四个,泄压组件212大致呈椭圆状延伸,相邻薄弱部240之间的连接部241位于椭圆的顶点区域。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薄弱部240,可以使得泄压组件212泄压时,排放物从多个位置排出,且多个薄弱部240使得隔热片本体201在泄压组件212的周向上具有多处薄弱位置,从而排放物较易对避让区2102进行破坏,以在隔热片本体201上形成排放口,提高了排放物释放的方便性、及时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本申请或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电池1。电池1可用于为用电装置提供电能。
用电装置可以是前述任一应用电池1的设备或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1。电池1包括电池1单体和隔热片200,电池1单体上设置有端盖21,端盖21上设置凸出的泄压组件212和电极端子211,泄压组件212具体是防爆阀。隔热片200包括隔热片本体201,隔热片本体201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侧面210和第二侧面220,第一侧面21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区2101、避让区2102和第二连接区2103,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连接区2103均相对避让区2102更远离第二侧面220设置。第二侧面220可以是平面,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侧面220之间的距离h1与第二连接区2103与第二侧面220之间的距离h2相同,以使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连接区2103共面设置,第一连接区2101与第二侧面220之间的距离h1和第二连接区2103与第二侧面220之间的距离h2均大于或等于避让区2102与第二侧面220之间的距离h3,以使隔热片本体201对应避让区2102可以形成避让空间260。其中,隔热片本体201可以是云母片。隔热片本体201上对应电极端子211设置有避让孔230,电极端子211穿过避让孔230并裸露在隔热片本体201的第二侧面220外。隔热片本体201的第二侧面220设置有用于识别电池1单体的二维码。第一连接区2101与端盖21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区2103与端盖21之间通过粘胶层300粘接,避让区2102与端盖21之间的距离h4大于或等于泄压组件212远离端盖21的一端与端盖21之间的距离h5。隔热片本体201上设置有多个薄弱部240,各个薄弱部240贯通第一侧面210和第二侧面220,泄压组件212向隔热片200上形成的正投影的部分边缘位于薄弱部240内,多个薄弱部240沿泄压组件212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区2101和第二连接区2103可以对称设置在避让区2102的两侧。
本实施例将隔热片200的下侧面(也即第一侧面210)的两端胶粘区,也即第一连接区2101所在的位置和第二连接区2103所在的位置,增加一定的厚度,形成隔热面的下侧面两边凸中间凹的结构,在将隔热片200贴合端盖21时,中间凹陷部分(即避让区2102)避开泄压组件212的凸出高度,且在设计时,可使第一连接区2101和第二连接区2103与避让区2102的厚度差(即第一连接区2101所在的位置与第二连接区2103所在的位置相对避让区2102所在的位置增加的厚度)满足端盖21的表面与泄压组件212的高度差,即,避让区2102与端盖21之间的距离h4大于或等于泄压组件212远离端盖21的一端与端盖21之间的距离h5,这样,采用贴隔热片200的设备自动粘贴隔热片200后,即隔热片200一次粘贴至端盖21上后,隔热片200的中部不接触泄压组件212,使得隔热片200的两端不受泄压组件212上顶的力作用,胶粘区(第一连接区2101和第二连接区2103)能够平齐接触端盖21,从而改善了因为中间泄压组件212的高度差,而使隔热片200两端的胶粘区翘起的问题,隔热片200粘贴较为完好,可以密实的贴合端盖21,起到绝缘隔热的作用。另外,隔热片200增加的高度一般不需要太大,对制造成本影响不大,且可以满足电池1单体组装时电池1单体的整体高度不超标。
上文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倾向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参考,为了简洁,本文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3)

1.一种隔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热片本体,所述隔热片本体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区、避让区和第二连接区,沿所述第一侧面背离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所述第一连接区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均位于所述避让区背离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区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共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区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区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所述避让区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区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连接区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片本体包括云母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片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避让区间隔设置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贯通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标识件。
8.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端盖和设置在所述端盖上的泄压组件;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片,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分别与所述端盖连接,所述避让区覆盖于所述泄压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区与所述端盖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泄压组件远离所述端盖的一端与所述端盖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区与所述端盖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区与所述端盖之间分别通过粘胶层粘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片本体上设置有薄弱部,所述薄弱部与所述泄压组件相对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部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薄弱部沿所述泄压组件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13.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至1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CN202321881245.0U 2023-07-17 2023-07-17 隔热片、电池及用电装置 Active CN220569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1245.0U CN220569773U (zh) 2023-07-17 2023-07-17 隔热片、电池及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1245.0U CN220569773U (zh) 2023-07-17 2023-07-17 隔热片、电池及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69773U true CN220569773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89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81245.0U Active CN220569773U (zh) 2023-07-17 2023-07-17 隔热片、电池及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697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54572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3692271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354652U (zh) 电极组件及动力电池
CN115699437A (zh)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115458880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CN214589152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055080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6720252U (zh) 一种卷绕式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6325327A (zh)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单体的方法和装置
CN219123437U (zh) 绝缘件、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5066800A (zh) 电池盒、电池单体、电池、制备电池盒的方法和装置
CN216354646U (zh) 动力电池
CN115036643B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8586128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569773U (zh) 隔热片、电池及用电装置
WO2024000103A1 (zh) 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7768553U (zh) 电池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7719740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7158375U (zh) 一种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6720239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6120530U (zh) 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2991190U (zh) 电池盒、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CN114696012A (zh)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20692151U (zh) 电池顶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400755U (zh) 电池和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