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2532U - 快换锁机构和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快换锁机构和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62532U
CN220562532U CN202322053097.XU CN202322053097U CN220562532U CN 220562532 U CN220562532 U CN 220562532U CN 202322053097 U CN202322053097 U CN 202322053097U CN 220562532 U CN220562532 U CN 220562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guide sleeve
locking
hol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530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智敏
吴元和
帅令
程全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5309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62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62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625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快换锁机构和用电设备。快换锁机构,用于与锁轴配合。快换锁机构包括基体、第一锁止件、第二锁止件以及驱动组件。基体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锁止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基体以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第二锁止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基体,用于限制或允许第一锁止件转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导向套,沿第一方向,驱动件远离第一通孔的端部用于与第二锁止件连接,驱动件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移动,以驱使第二锁止件转动。驱动件的部分可滑动地设置于导向套的内部,导向套用于引导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快换锁机构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换电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快换锁机构和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快换锁机构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新能源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车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能源车辆的发展,人们对新能源车辆的续航里程的要求也在提高,为满足新能源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动力损耗能够及时得到补充,通过换电以及时补充动力损耗的方案应运而生。在新能源车辆上,安装有快换锁机构,快换锁机构用于锁付或解锁电池以实现换电。
对于新能源车辆而言,如何提高快换锁机构的可靠性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快换锁机构和用电设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快换锁机构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换电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快换锁机构,用于与锁轴配合。快换锁机构包括基体、第一锁止件、第二锁止件以及驱动组件。基体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锁止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基体以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第一锁止件被配置为在锁止位置时锁付锁轴,在解锁位置时解除对锁轴的锁付。第二锁止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基体,用于限制或允许第一锁止件转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导向套,沿第一方向,驱动件远离第一通孔的端部用于与第二锁止件连接,驱动件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移动,以驱使第二锁止件转动。导向套设置于基体并对应第一通孔,沿第一方向,驱动件的部分可滑动地设置于导向套的内部,导向套用于引导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
快换锁机构可以应用于用电设备中,快换锁机构与电池上的锁轴配合,用于实现换电。当第一锁止件处于解锁位置时,能够允许电池的锁轴进入凹槽内,随后第一锁止件受电池进入凹槽时电池作用于第一锁止件的推力或者其他驱动力能够由解锁位置转动至锁止位置,从而限制锁轴脱离于凹槽。在第一锁止件处于锁止位置时,第二锁止件转动以切换至预设的位置,以限制第一锁止件转动,使得第一锁止件保持于锁止位置,实现锁付。若需要解除对第一锁止件的限制,驱动组件工作,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第二锁止件转动,从而解除对第一锁止件的限制,实现解锁。在一些实施例中,快换锁机构配置有顶推机构,顶推机构设置于第一通孔背离于驱动件的一侧,当需要使得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时,顶推机构的顶推杆能够穿过第一通孔顶推驱动件以使得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导向套,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引导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降低因驱动件偏离于第一方向致使无法有效驱使第二锁止件转动的风险,从而提高快换锁机构解锁或锁付的效率,提高换电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驱动件与导向套的滑动界面(驱动件与导向套滑动接触的部位)处于导向套的内部,故滑动界面受外部污染物干扰的风险下,能够有效降低驱动件卡死而无法沿第一方向移动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驱动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导向套和驱动件之间,用于向驱动件提供弹性力,以驱使驱动件朝向第一通孔移动。
上述方案中,弹性件为驱动件提供弹性力,用于使得弹性件复位,使得在弹性件具有向第一通孔移动的趋势。当驱动件未受外力时,能够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向第一通孔移动以复位,便于下一次被顶推机构顶推,使得顶推机构能够顺利地推动驱动件沿第一方向,从而顺利地驱使第二锁止件转动,提高快换锁机构锁付或者解锁电池的效率,提高换电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导向套包括侧壁,沿驱动件的周向,侧壁围设于驱动件的外部,驱动件与侧壁的内表面滑动配合。
上述方案中,通过将驱动件设置为与侧壁的内表面滑动配合,一方面能够使得驱动件与导向套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使得导向套能够有效地引导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另一方面由于驱动件与导向套之间的滑动界面处于导向套的内部,能降低外部物质对滑动界面的干扰,提高驱动件的沿第一方向移动的顺畅度,从而有效地驱使第二锁止件转动,提高快换锁机构锁付或者解锁电池的效率,提高换电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驱动件包括本体和第一限位部。沿第一方向,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用于与第二锁止件连接,第二端与第一限位部连接。第一限位部凸出于本体的周面,第一限位部位于导向套的内部,沿第一方向,第一限位部的投影覆盖第一通孔。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且使得第一限位部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能够覆盖第一通孔,使得第一限位部起到限位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驱动件由第一通孔脱出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限位部与侧壁的内表面滑动配合。
上述方案中,一方面第一限位件起限位作用,降低驱动件脱出于第一通孔的风险,另一方面,第一限位件可以与侧壁的内表面滑动配合,以使得本体能够沿着第一方向移动,有效地驱使第二锁止件转动,提高快换锁机构锁付或者解锁电池的效率,提高换电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导向套还包括第一壁和第二壁,沿第一方向,第一壁和第二壁相对设置,侧壁连接第一壁和第二壁,第一壁形成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供驱动件穿出,第二壁与基体连接。
上述方案中,导向套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一方面,通过第二壁与基体连接,能够使得导向套与基体之间具有稳定地连接关系,以使得导向套能够稳定地引导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另一方面,较导向套远离第一通孔的端部呈开放状的方案而言,通过在第一壁上设置第二通孔以供驱动件穿出,能够有效地降低外部物质由套筒的呈开放状的远离第一通孔的端部进入导向套内部,致使驱动件卡死无法沿第一方向移动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弹性件套设于本体,弹性件的一端连接第一限位部,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壁。
上述方案中,弹性件设置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一壁之间,能够有效地为驱动件提供朝向第一通孔的弹性力,以便于驱动件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快速地复位,为下一次顶推做好准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体与第二通孔的孔壁滑动配合。
上述方案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孔的孔壁能够引导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降低因驱动件偏离于第一方向致使无法有效驱使第二锁止件转动的风险,从而提高快换锁机构锁付或者解锁电池的效率,提高换电的可靠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限位部与侧壁的内表面滑动配合的基础上,将本体设置为与第二通孔的孔壁滑动配合,能够增加导向套与驱动件的滑动界面的面积,提高导向套对驱动件的引导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因驱动件偏离于第一方向致使无法有效驱使第二锁止件转动的风险,从而提高快换锁机构锁付或者解锁电池的效率,提高换电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导向套还包括第三壁,沿驱动件的周向,第三壁围绕于本体设置,第三壁的一端与第一壁连接,且第三壁面向本体的壁面与第二通孔的孔壁平齐。
上述方案,第三壁的外表面与第二通孔的孔壁平齐,也即本体可以于第三壁的外表面滑动配合,从而有效地增加导向套与驱动件的滑动界面的面积,提高导向套对驱动件的引导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因驱动件偏离于第一方向致使无法有效驱使第二锁止件转动的风险,从而提高快换锁机构锁付或者解锁电池的效率,提高换电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三壁位于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
上述方案中,第三壁处于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能够合理利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的空间,降低导向套在第一方向上的空间占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壁设置于侧壁背离于驱动件的一侧。
上述方案中,第二壁可以看作导向套的朝向外侧的翻边,通过将第二壁设置于导向套的外侧,使得第二壁暴露于外,能够降低导向套与基体的连接难度,提高导向套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驱动件包括本体和第二限位部,沿第一方向,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用于与第二锁止件连接。第二限位部与本体的周面连接并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第二限位部位于导向套远离第一通孔的一侧,第二限位部用于与导向套远离第一通孔的端部配合,以限制驱动件沿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移动。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限位部,一方面能够限制驱动件的行程,降低驱动件由第一通孔脱出的风险;另一方面,将第二限位部设置于导向套远离第一通孔的一侧,较第二限位部位于导向套内而言,能降低因灰尘落在第二限位部的表面,导致导向套内部积灰致使驱动件卡死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导向套为非金属导向套。
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导向套设置为非金属件,一方面能降低因与驱动件摩擦产生异响的风险;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导向套的用料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
上述方案中,当驱动件未受外力时,在驱动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驱动件能够向第一通孔移动以复位,便于下一次被顶推机构顶推,使得顶推机构能够顺利地推动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顺利地驱使第二锁止件转动,提高快换锁机构锁付或者解锁电池的效率,提高换电的可靠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电设备,用电设备包括电池和第一方面提供的快换锁机构。电池设置有锁轴,电池通过锁轴与快换锁机构连接。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辆本体、快换锁机构、电池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快换锁机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快换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快换锁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快换锁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基体、第二锁止件以及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基体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身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导向套以及基体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导向套、驱动件以及弹性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导向套和驱动件的示意图。
图标:200-锁轴;100-快换锁机构;10-基体;11-背板;110-螺栓孔;111-第一滑槽;112-第二滑槽;12-外壳;13-底板;130-第一通孔;20-第一锁止件;21-第一转轴;22-凹槽;220-槽侧壁;30-第二锁止件;31-第二转轴;32-杆体;40-驱动组件;41-驱动件;410-本体;411-第一限位部;412-第二限位部;42-导向套;420-侧壁;421-第一壁;4210-第二通孔;422-第二壁;423-第三壁;43-弹性件;44-摇臂;440-第一臂;441-第二臂;x-第一方向;1000-车辆本体;2000-电池;3000-控制器;4000-马达;1000A-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定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附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中出现的“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可以为电池模块,电池单体有多个时,多个电池单体排列并固定形成一个电池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可以为电池包,电池包包括箱体和电池单体,电池单体或电池模块容纳于箱体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可以为二次电池,二次电池是指在电池单体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材料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可以为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钠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钠金属电池、锂硫电池、镁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铅蓄电池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新能源车辆常采用换电的方式以及时补充新能源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动力损耗。在换电环节中,电池与车辆本体的锁紧固定及分离为关注重点。为了实现电池的锁紧固定,目前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在车辆上设置快换锁机构,对应于电池上的锁轴。通过快换锁机构对锁轴进行锁定或解锁,以完成车辆的换电功能。目前,快换锁机构包括基体、第一锁止件、第二锁止件以及驱动组件。基体固定于车辆。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基体上。第一锁止件具有凹槽,用于容纳锁轴。当第一锁止件处于锁止位置时,凹槽开口朝上,以限制锁轴退出凹槽,且在第一锁止件处于锁止位置时,第二锁止件转动以切换至预设的位置,第二锁止件抵顶于第一锁止件以限制第一锁止件转动,从而限制锁止件由锁止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实现锁付。若需要解除对第一锁止件的限制,则第二锁止件转动以切换至另一位置。驱动组件可以驱使第二锁止件转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驱动件的一端与第二锁止件连接,通过驱动件沿第一方向x移动,以能够驱使第二锁止件转动,从而解除对第一锁止件的限制,允许第一锁止件转动(或者限制第一锁止件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体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沿第一方向x设置,驱动件设置于第一通孔的一侧,在第一通孔的另一侧设置有顶推机构。顶推机构的顶推杆能够穿过第一通孔顶推驱动件以使得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实现快换锁机构的解锁或锁付。
对于新能源车辆而言,如何提高换电的可靠性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的快换锁机构中,驱动件的一端与第二锁止件连接,另一端未受约束。当顶推机构的顶推杆穿过第一通孔顶推驱动件时,因驱动件未受约束而朝向偏离于第一方向的方向移动,导致第二锁止件未转动到位,致使快换锁机构解锁或锁付失败,导致快换锁机构的可靠性低,进而导致换电可靠性低。
鉴于此,为解决驱动件受力不均未有效沿第一方向移动,导致快换锁机构解锁或锁付失败的问题,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快换锁机构,快换锁机构包括导向套,导向套设置于基体且套置于驱动件的部分,用于引导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导向套,能够有效地引导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以有效地驱使第二锁止件转动,从而提高快换锁机构解锁或锁付的效率,提高换电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快换锁机构包括但不限用于用电设备,还可以用于其他用于与锁轴配合的设备中。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用电设备可以为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电动工具、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等等。其中,电动玩具可以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航天器可以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
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用电设备为车辆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车辆1000A可以为新能源车辆,新能源车辆可以是纯电动汽车、可换电的混合动力汽车或可换电的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000A包括车辆本体1000和电池2000。电池2000可以设置在车辆本体1000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2000可以用于车辆的供电,例如,电池2000可以作为车辆1000A的操作电源,用于车辆1000A的电路系统,例如用于车辆1000A的启动、导航和运行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车辆本体10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3000和马达4000,控制器3000用来控制电池2000为马达4000供电,例如,用于车辆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2000不仅可以作为车辆1000A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000A的驱动电源,代替或部分地代替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000A提供驱动动力。
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辆本体1000、快换锁机构100、电池2000的示意图。
快换锁机构100可以设置于车辆本体1000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2000可以配置有锁轴200,快换锁机构100能够对锁轴200进行锁定或解锁,以完成车辆的换电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2000可以配置有多个锁轴200,车辆本体1000设置有多个快换锁机构100,每一个快换锁机构100用于锁定一个锁轴200,多个快换锁机构100能够共同地承载一个电池2000。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快换锁机构100。请参见图3-图9,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快换锁机构100的立体图,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快换锁机构10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快换锁机构1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快换锁机构1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基体10、第二锁止件30以及驱动组件40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基体10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图9为本身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41、导向套42以及基体10的示意图。
快换锁机构100用于与锁轴200配合。快换锁机构100包括基体10、第一锁止件20、第二锁止件30以及驱动组件40。具有第一通孔130,第一通孔130沿第一方向x设置。第一锁止件20可转动地设置于基体10以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第一锁止件20被配置为在锁止位置时锁付锁轴200,在解锁位置时解除对锁轴200的锁付。第二锁止件30可转动地设置于基体10,用于限制或允许第一锁止件20转动。驱动组件40,包括驱动件41和导向套42,沿第一方向x,驱动件41远离第一通孔130的端部用于与第二锁止件30连接,驱动件41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x移动,以驱使第二锁止件30转动;导向套42设置于基体10并对应第一通孔130,沿第一方向x,驱动件41的部分可滑动地设置于导向套42的内部,导向套42用于引导驱动件41沿第一方向x移动。
快换锁机构100可以为安装于车辆本体1000的机构,其能够与电池2000上的锁轴200配合,用于锁定和解除锁定电池2000以实现换电。
基体10为快换锁机构100的基础构件,基体10可以安装于车辆本体1000,用于承载第一锁止件20、第二锁止件30、驱动组件40以及快换锁机构100的其他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基体10可以包括背板11、底板13以及外壳12。底板13设置于背板11的端壁其与背板11垂直设置。背板11、外壳12以及底板13相互连接并共同形成腔室,腔室可以容纳第一锁止件20、第二锁止件30以及驱动组件40。背板11与外壳12连接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螺接、焊接、卡接或粘接等。底板13可以与背板11一体成型制得,也可以通过螺栓螺接、焊接、卡接或粘接等方式连接。背板11可以固定安装于车辆本体1000,背板11与车辆本体1000固定安装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螺接、焊接、卡接或粘接等。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11设置有螺栓孔110,背板11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于车辆本体1000。
第一锁止件20为实现对锁轴200进行锁定和解锁锁定的主要部件。第一锁止件20可转动地设置于基体10,以能够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止件20可以通过第一转轴21与基体10可转动地连接。例如,第一转轴21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背部和外壳12,第一锁止件20可以绕第一转轴21的轴线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止件20具有凹槽22,凹槽22为凹陷于第一锁止件20的壁面的部位,凹槽22用于容纳锁轴200。请参见图5,当第一锁止件20处于锁止位置时,凹槽22的开口朝向上以能够限制锁轴200脱离于凹槽22。请参见图6,当第一锁止件20经过转动一定角度,以由锁止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时,凹槽22的开口朝向下以能够允许锁轴200在外力作用或者自身重力作用下脱离于凹槽22。
第二锁止件30为用于与第一锁止件20配合的部件。在第二锁止件30的配合下,第一锁止件20能够保持于锁止位置,以降低锁轴200脱出于凹槽22的风险。第二锁止件30可转动地设置于基体10,以在不同的位置之间切换,从而可以限制第一锁止件20转动(参见图5)或者允许第一锁止件20转动(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图5中第二锁止件30处于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时,第二锁止件30能够抵顶于凹槽22的槽侧壁220以限制第一锁止件20转动。在图6中第二锁止件30处于第二位置,第二锁止件30不抵顶于凹槽22的槽侧壁220,第二锁止件30的外壁表面与第一锁止件20的外壁表面滑动配合,以允许第一锁止件20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锁止件30可以通过第二转轴31与基体10可转动地连接。例如,第二转轴31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背板11和外壳12,第二锁止件30可以绕第二转轴31的轴线转动。
驱动组件40为用于驱使第二锁止件30转动的组件,通过驱动组件40的配合,能够使得第二锁止件30在不同的位置切换,以实现对第一锁止件20的限制或者解除对第一锁止件20的限制。其中,驱动组件40中的驱动件41在沿第一方向x移动时,能够驱使第二锁止件30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组件40的驱动,能够使得第二锁止件30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能够使得第一锁止件20由锁止位置能够切换至解锁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组件40的驱动,能够使得第二锁止件30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以使得第一锁止件20保持解锁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组件40的往复驱动,使得驱动件41沿第一方向x往复运动,能够使得第二锁止件30在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之间切换,能够使得第一锁止件20保持解锁位置或者能够使得第一锁止件20由锁止位置能够切换至解锁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以“通过驱动组件40的驱动,能够使得第二锁止件30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能够使得第一锁止件20由锁止位置能够切换至解锁位置”为例说明。
第一通孔130为形成于基体10上的通孔结构,第一通孔130沿第一方向x设置。在一些实施例,第一方向x可以为底板13的厚度方向,第一通孔130贯穿底板13。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41处于底板13的一侧,在底板13的另一侧可以设置顶推机构,顶推机构的顶推杆能够穿过第一通孔130顶推驱动件41,使得驱动件41沿第一方向x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推机构的顶推杆可以不与驱动件41连接以在顶推机构顶推时,抵顶驱动件41。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推机构的顶推杆可以与驱动件41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套42设置于底板13。驱动件41的部分位于导向套42的内部。沿第一方向x,导向套42的一端连通第一通孔130,导向套42的另一端供驱动件41穿过。“驱动件41远离第一通孔130的端部用于与第二锁止件30连接”可以理解为,驱动件41远离第一通孔130的端部可以间接或者直接地与第二锁止件30连接,以在驱动件41沿第一方向x移动时,能够驱使第二锁止件30转动。
“驱动件41的部分可滑动地设置于导向套42的内部,导向套42用于引导驱动件41沿第一方向x移动”可以理解为,驱动件41处于导向套42内部的部分,能够与导向套42滑动配合,以在导向套42的引导下沿第一方向x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图7,第二锁止件30通过第二转轴31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的背板11。第二锁止件30的表面设置有杆体32,杆体32与第二转轴31间隔设置。背板11形成有第一滑槽111,杆体32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111中,当杆体32沿第一滑槽111滑动时,第二锁止件30可以绕第二转轴31的轴线转动。驱动组件40可以包括驱动件41和摇臂44。摇臂44具有相互倾斜的第一臂440和第二臂441,摇臂44可转动地设置于背板11,以使得第一臂440和第二臂441绕摇臂44与背板11的旋转中心摆动。背板11形成有第二滑槽112,第一臂440能够沿着第二滑槽112滑动,当第一臂440沿第二滑槽112滑动时,摇臂44能够相对于背板11转动。第二臂441对应杆体32设置,当摇臂44相对于背板11转动时,第二臂441可以推动杆体32沿第一滑槽111滑动以驱使第二锁止件30转动。驱动件41沿第一方向x移动,能够驱使第一臂440沿着第二滑槽112滑动,从而能够驱使第二锁止件30转动。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导向套42,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引导驱动件41沿第一方向x移动,降低因驱动件41偏离于第一方向x致使无法有效驱使第二锁止件30转动的风险,从而提高快换锁机构100解锁或锁付的效率,提高换电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驱动件41与导向套42的滑动界面处于导向套42的内部,故滑动界面受外部污染物干扰的风险下,能够有效降低驱动件41卡死而无法沿第一方向x移动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见图9。驱动组件40还包括弹性件43,弹性件43设置于导向套42和驱动件41之间,用于向驱动件41提供弹性力,以驱使驱动件41朝向第一通孔130移动。
弹性件43为具有弹性特性的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43可以为弹簧或者其他具有弹性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顶推机构顶推驱动件41沿第一方向x运动后,第一锁止件20可以由锁止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此时杆体32可以脱离于第二臂441,摇臂44不对驱动件41约束,驱动件41能够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
上述方案中,弹性件43为驱动件41提供弹性力,用于使得弹性件43复位,使得在弹性件43具有向第一通孔130移动的趋势。当驱动件41未受外力时,能够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向第一通孔130移动以复位,便于下一次被顶推机构顶推,使得顶推机构能够顺利地推动驱动件41沿第一方向x,从而顺利地驱使第二锁止件30转动,提高快换锁机构100锁付或者解锁电池2000的效率,提高换电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见图10,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导向套42、驱动件41以及弹性件4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导向套42包括侧壁420,沿驱动件41的周向,侧壁420围设于驱动件41的外部,驱动件41与侧壁420的内表面滑动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壁420可以为沿驱动件41的周向,绕驱动件41一圈形成的部件。侧壁420的内表面可以指侧壁420面向驱动件41的表面。
上述方案中,通过将驱动件41设置为与侧壁420的内表面滑动配合,一方面能够使得驱动件41与导向套42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使得导向套42能够有效地引导驱动件41沿第一方向x移动;另一方面由于驱动件41与导向套42之间的滑动界面处于导向套42的内部,能降低外部物质对滑动界面的干扰,提高驱动件41的沿第一方向x移动的顺畅度,从而有效地驱使第二锁止件30转动,提高快换锁机构100锁付或者解锁电池2000的效率,提高换电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见图10。驱动件41包括本体410和第一限位部411。沿第一方向x,本体4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用于与第二锁止件30连接,第二端与第一限位部411连接。第一限位部411凸出于本体410的周面,第一限位部411位于导向套42的内部,沿第一方向x,第一限位部411的投影覆盖第一通孔130。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410可以为杆状件,本体410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在第一方向x上,本体4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可以与第二锁止件30直接或者间接的连接(例如通过摇臂44与第二锁止件30连接,以驱使第二锁定件转动),第二端对应于第一通孔130,以能被顶推机构顶推。
第一限位部411为设置于第二端的部件,第一限位部411凸出于本体410的周面,且第一限位部411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能够覆盖第一通孔130,以能够限制驱动件41沿第一方向x脱出于第一通孔130。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411,且使得第一限位部411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能够覆盖第一通孔130,使得第一限位部411起到限位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驱动件41由第一通孔130脱出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第一限位部411背离于本体410的一侧设置有凸起,凸起能够伸入于第一通孔130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限位部411与侧壁420的内表面滑动配合。
请参见图10,第一限位部411与侧壁420的内表面滑动配合,本体410与侧壁420的内表面间隔设置。驱动件41通过第一限位部411与侧壁420的滑动配合,能够稳定地沿第一方向x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411面向侧壁420的表面可以为弧面,以能够顺滑地与侧壁420的内表面滑动配合。
上述方案中,一方面第一限位件起限位作用,降低驱动件41脱出于第一通孔130的风险,另一方面第一限位件可以与侧壁420的内表面滑动配合,以使得本体410能够沿着第一方向x移动,有效地驱使第二锁止件30转动,提高快换锁机构100锁付或者解锁电池2000的效率,提高换电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见图10。导向套42还包括第一壁421和第二壁422,沿第一方向x,第一壁421和第二壁422相对设置,侧壁420连接第一壁421和第二壁422,第一壁421形成有第二通孔4210,第二通孔4210供驱动件41穿出,第二壁422与基体10连接。
沿第一方向x,第一壁421和第二壁422相对设置。第一壁421可以看作导向套42的顶壁,第二壁422可以看作导向套42的底壁。侧壁420可以围设于第一壁421的边缘,第一壁421形成有第二通孔4210,第二通孔4210供驱动件41的第一端穿过以与第二锁止件30连接。第二壁422与基体10连接,第二壁422与基体10之间的连接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螺接、焊接、粘接或者卡接等。
上述方案中,导向套42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一方面,通过第二壁422与基体10连接,能够使得导向套42与基体10之间具有稳定地连接关系,以使得导向套42能够稳定地引导驱动件41沿第一方向x移动;另一方面,较导向套42远离第一通孔130的端部呈开放状的方案而言,通过在第一壁421上设置第二通孔4210以供驱动件41穿出,能够有效地降低外部物质由套筒的呈开放状的远离第一通孔130的端部进入导向套42内部,致使驱动件41卡死无法沿第一方向x移动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见图10,弹性件43套设于本体410,弹性件43的一端连接第一限位部411,弹性件4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壁421。
其中,弹性件43可以为弹簧,弹簧套设于本体410且位于导向套42内。在第一方向x上,弹簧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壁421(例如弹簧的一端抵接于第一壁421),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限位部411(例如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一限位部411背离于第一通孔130的表面)。
上述方案中,弹性件43设置于第一限位部411和第一壁421之间,能够有效地为驱动件41提供朝向第一通孔130的弹性力,以便于驱动件41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快速地复位,为下一次顶推做好准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体410与第二通孔4210的孔壁滑动配合。
本体410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上的平面上的截面的形状与第二通孔4210的形状对应。第二通孔4210与本体410滑动配合,能够引导本体410沿第一方向x移动。
上述方案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孔4210的孔壁能够引导驱动件41沿第一方向x移动,降低因驱动件41偏离于第一方向x致使无法有效驱使第二锁止件30转动的风险,从而提高快换锁机构100锁付或者解锁电池2000的效率,提高换电的可靠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限位部411与侧壁420的内表面滑动配合的基础上,将本体410设置为与第二通孔4210的孔壁滑动配合,能够增加导向套42与驱动件41的滑动界面的面积,提高导向套42对驱动件41的引导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因驱动件41偏离于第一方向x致使无法有效驱使第二锁止件30转动的风险,从而提高快换锁机构100锁付或者解锁电池2000的效率,提高换电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见图10。导向套42还包括第三壁423,沿驱动件41的周向,第三壁423围绕于本体410设置,第三壁423的一端与第一壁421连接,且第三壁423面向本体410的壁面与第二通孔4210的孔壁平齐。
第三壁423为与第一壁421连接的部件。第三壁423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第三壁423面向本体410的壁面与第二通孔4210的孔壁平齐,以能够引导本体410沿第一方向x移动。
上述方案,第三壁423的外表面与第二通孔4210的孔壁平齐,也即本体410可以于第三壁423的外表面滑动配合,从而有效地增加导向套42与驱动件41的滑动界面的面积,提高导向套42对驱动件41的引导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因驱动件41偏离于第一方向x致使无法有效驱使第二锁止件30转动的风险,从而提高快换锁机构100锁付或者解锁电池2000的效率,提高换电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三壁423位于第一壁421和第二壁422之间。
请参见图10,第三壁423位于导向套42的内部,第三壁423的一端与第一壁421连接,第三壁423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壁421和第二壁422之间。
上述方案中,第三壁423处于第一壁421和第二壁422之间,能够合理利用第一壁421和第二壁422之间的空间,降低导向套42在第一方向x上的空间占用。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壁423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壁421连接,第三壁423的另一端可以位于第一壁421远离第二壁422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见图10,第二壁422设置于侧壁420背离于驱动件41的一侧。
“第二壁422设置于侧壁420背离于驱动件41的一侧”可以理解为,第二壁422沿着侧壁420的外表面设置,或者第二壁422处于侧壁420背离于驱动件41的一侧。
上述方案中,第二壁422可以看作导向套42的朝向外侧的翻边,通过将第二壁422设置于导向套42的外侧,使得第二壁422暴露于外,能够降低导向套42与基体10的连接难度,提高导向套42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壁422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于基体10的底板13。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请参见图11,图11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导向套42和驱动件41的示意图。
驱动件41包括本体410和第二限位部412,沿第一方向x,本体4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用于与第二锁止件30连接。第二限位部412与本体410的周面连接并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第二限位部412位于导向套42远离第一通孔130的一侧,第二限位部412用于与导向套42远离第一通孔130的端部配合,以限制驱动件41沿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410可以为杆状件,本体410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在第一方向x上,本体4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可以与第二锁止件30直接或者间接的连接(例如通过摇臂44与第二锁止件30连接,以驱使第二锁定件转动),第二端对应于第一通孔130,以能被顶推机构顶推。
第二限位部412为设置于本体410且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件。第二限位部412用于与导向套42远离第一通孔130的端部配合,以限制本体410朝向第一通孔130移动以经导向套42而由第一通孔130脱出。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限位部412,一方面能够限制驱动件41的行程,降低驱动件41由第一通孔130脱出的风险;另一方面,将第二限位部412设置于导向套42远离第一通孔130的一侧,较第二限位部412位于导向套42内而言,能降低因灰尘落在第二限位部412的表面,导致导向套42内部积灰致使驱动件41卡死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导向套42为非金属导向套42。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套42可以通过如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制得,例如导向套42的材料为尼龙6(又叫PA6、聚酰胺6或锦纶6)材料制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41可以通过金属材料制得,如铁、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得。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41也可以通过非金属材料制得。
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导向套42设置为非金属件,一方面能降低因与驱动件41摩擦产生异响的风险;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导向套42的用料成本。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导向套42可以为金属导向套42。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方向x与重力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可以为竖直向上的方向。
上述方案中,当驱动件41未受外力时,在驱动件41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驱动件41能够向第一通孔130移动以复位,便于下一次被顶推机构顶推,使得顶推机构能够顺利地推动驱动件41沿第一方向x移动,从而顺利地驱使第二锁止件30转动,提高快换锁机构100锁付或者解锁电池2000的效率,提高换电的可靠性。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可以为其他方向,例如倾斜向上的方向、水平方向或者其他方向。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用电设备包括电池2000和上文提供的快换锁机构100。电池2000设置有锁轴200,电池2000通过锁轴200与快换锁机构100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快换锁机构100。请参见图8-图10。快换锁机构100用于与锁轴200配合。快换锁机构100包括基体10、第一锁止件20、第二锁止件30以及驱动组件40。基体10具有第一通孔130,第一通孔130沿第一方向x设置。第一锁止件20可转动地设置于基体10以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第一锁止件20被配置为在锁止位置时锁付锁轴200,在解锁位置时解除对锁轴200的锁付。第二锁止件30可转动地设置于基体10,用于限制或允许第一锁止件20转动。驱动组件40包括驱动件41和导向套42,沿第一方向x,驱动件41远离第一通孔130的端部与第二锁止件30连接,驱动件41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x移动,以驱使第二锁止件30转动;导向套42设置于基体10并对应第一通孔130,沿第一方向x,驱动件41的部分可滑动地设置于导向套42的内部,导向套42用于引导驱动件41沿第一方向x移动。
其中,通过顶推机构工作,顶推机构的顶推杆能够穿过第一通孔130作用于驱动件41使得驱动件41在导向套42的引导下沿第一方向x移动,以用于驱使第二锁止件30转动。
其中,导向套42可以由尼龙6(又叫PA6、聚酰胺6或锦纶6)材料制得。导向套42包括第一壁421、侧壁420和第二壁422。侧壁420围设于驱动件41的外部设置。第一壁421与侧壁420远离第一通孔130的一端连接,第二壁422与侧壁420接近第一通孔130的一端连接。第一壁421形成有第二通孔4210,第二通孔4210供驱动件41穿过以用于连接第二锁止件30。导向套42还包括第三壁423,第三壁423与第一壁421连接并沿第一方向x,朝向第二壁422的方向延伸。第三壁423围绕于驱动件41设置,且第三壁423面向驱动件41的表面与第二通孔4210的孔壁平齐。第二壁422与基体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驱动件41包括本体410和第一限位部411。本体410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限位部411的横截面积。第一限位部411的尺寸大于第一通孔130的尺寸,第一限位部411能够抵顶于基体10以降低驱动件41脱落第一通孔130的风险。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411可以与侧壁420的内表面滑动配合,以能够使得驱动件41稳定地沿第一方向x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410与第三壁423以及第二通孔4210的孔壁滑动配合,以能够使得驱动件41稳定地沿第一方向x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套42内设置有弹性件43,弹性件43套设于本体410,弹性件43的一端抵接第一壁421,弹性件43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一限位部411。弹性件43为驱动件41提供弹性力,用于使得弹性件43复位,使得在弹性件43具有向第一通孔130移动的趋势。当驱动件41未受外力时,能够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向第一通孔130移动以复位,便于下一次被顶推机构顶推,使得顶推机构能够顺利地推动驱动件41沿第一方向x,从而顺利地驱使第二锁止件30转动,提高快换锁机构100锁付或者解锁电池2000的效率,提高换电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快换锁机构,用于与锁轴配合,其特征在于,
基体,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第一方向设置;
第一锁止件,所述第一锁止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体以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锁止件被配置为在所述锁止位置时锁付所述锁轴,在所述解锁位置时解除对所述锁轴的锁付;
第二锁止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体,用于限制或允许所述第一锁止件转动;
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导向套,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驱动件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端部用于与所述第二锁止件连接,所述驱动件被配置为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驱使所述第二锁止件转动;所述导向套设置于所述基体并对应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驱动件的部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套的内部,所述导向套用于引导所述驱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导向套和所述驱动件之间,用于向所述驱动件提供弹性力,以驱使所述驱动件朝向所述第一通孔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套包括侧壁,沿所述驱动件的周向,所述侧壁围设于所述驱动件的外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换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件包括本体和第一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锁止件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凸出于所述本体的周面,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导向套的内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换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换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套还包括第一壁和第二壁,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相对设置,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供所述驱动件穿出,所述第二壁与所述基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换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本体,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换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换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套还包括第三壁,沿所述驱动件的周向,所述第三壁围绕于所述本体设置,所述第三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壁连接,且所述第三壁面向所述本体的壁面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换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壁位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换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壁设置于所述侧壁背离于所述驱动件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件包括本体和第二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锁止件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本体的周面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导向套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与所述导向套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端部配合,以限制所述驱动件沿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快换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套为非金属导向套。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快换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
15.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快换锁机构;以及
电池,所述电池设置有锁轴,所述电池通过所述锁轴与所述快换锁机构连接。
CN202322053097.XU 2023-08-01 2023-08-01 快换锁机构和用电设备 Active CN220562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3097.XU CN220562532U (zh) 2023-08-01 2023-08-01 快换锁机构和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3097.XU CN220562532U (zh) 2023-08-01 2023-08-01 快换锁机构和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62532U true CN220562532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91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53097.XU Active CN220562532U (zh) 2023-08-01 2023-08-01 快换锁机构和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625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34621A1 (zh) 电池包锁紧机构、电池包及车辆
CN111599963B (zh) 用于电池组件的锁止装置
CN101499381B (zh) 维修插塞
CN111347861A (zh) 一种换电锁止机构、加解锁装置、电动车
CN220562532U (zh) 快换锁机构和用电设备
CN212389168U (zh) 一种无源nfc防误挂锁
CN111347860A (zh) 用于换电的锁止装置、加解锁装置、电动车
US20220418137A1 (en) Holding device
CN220517970U (zh) 快换锁机构和用电设备
CN209795154U (zh) 锁紧装置
US20220109211A1 (en) Bracket, battery assembly, and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CN211139284U (zh) 一种电池加解锁机构
CN220517971U (zh) 快换锁机构和用电设备
CN213845434U (zh) 解锁组件、电池、供能套件及可移动平台
CN219806691U (zh) 锁组件、电池托架、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0167403U (zh) 用于车体的电池组件固定架
CN210129531U (zh) 用于电池组件的锁止装置
CN215284331U (zh) 电池包锁止机构、托架总成及电动汽车
CN211139283U (zh) 电池组件的尾部锁止机构
CN113027235B (zh) 一种锁舌模块及模组化锁具
CN213243581U (zh) 移动底座、移动装置及充电系统
CN219096476U (zh) 一种车用电池包锁止装置及电动车辆
CN220306425U (zh) 锁止机构、电池组件、用电设备及锁止装置
CN220996098U (zh) 一种锁止机构及电动车辆
CN218176929U (zh) 一种门锁的离合器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