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4148U - 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4148U
CN220554148U CN202322227468.1U CN202322227468U CN220554148U CN 220554148 U CN220554148 U CN 220554148U CN 202322227468 U CN202322227468 U CN 202322227468U CN 220554148 U CN220554148 U CN 220554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silicon
based oled
jig
di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2746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海军
李牧词
孙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Free Trade Zone Ruix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Free Trade Zone Rui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Free Trade Zone Ruix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Free Trade Zone Rui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2746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4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4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4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它解决了现有技术PCB板放置在底板的顶部容易发生偏移、贴合过程中显示屏和PCB板容易贴合不紧密的问题。本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包括呈翻转叠合的盖板与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阵列若干定料型腔,所述盖板上对应阵列若干限位型腔,所述限位型腔内设置压料部,若干所述限位型腔一一对应扣合若干所述定料型腔,使所述压料部凸设于所述定料型腔内周,所述盖板与所述承载板的开合边之间设置弹性钩锁组件。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PCB板安放位置得到固定,使显示屏和PCB板贴合更加紧密,提高产品质量,可同时对多组硅基OLED与PCB进行贴合,提高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硅基OLED与PCB贴合领域,涉及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
背景技术
现在各厂在显示屏组装过程中,需要治具进行协助控制位置,防止显示屏在组装的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影响最后组装结果。现有的组装显示屏的治具大多不易进行更换,维护安装较为复杂,清洁较为困难,一些碎屑或污渍,污染产品或造成接触不良,不利于使用者使用,降低了组装显示屏的治具的实用性。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3858940U公开了一种组装显示屏的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的顶部粘合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位于PCB板的顶部,所述底板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铰链,所述铰链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握住推板向上转动,通过铰链、限位孔、通孔和扭簧的配合使用,使模板远离底板的顶部,将显示屏粘合到PCB板的顶部,显示屏的内腔,向下推动推板,推板使模板贴合底板的顶部,显示屏和固定框位于固定槽的外侧,达到固定显示屏的目的,使得该组装显示屏的治具具备易更换和维护安装简便的优点。
该现有专利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更换且利于使用者使用的优点,但是方案还存在如下技术问题:PCB板放置在底板的顶部容易发生偏移;贴合过程中,没有对显示屏和PCB板之间持续施加压力,容易贴合不紧密;一次只能贴合一组,贴合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包括呈翻转叠合的盖板与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阵列若干定料型腔,所述盖板上对应阵列若干限位型腔,所述限位型腔内设置压料部,若干所述限位型腔一一对应扣合若干所述定料型腔,使所述压料部凸设于所述定料型腔内周,所述盖板与所述承载板的开合边之间设置弹性钩锁组件。
在上述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所述定料型腔包括呈圈围凸设的挡料组件,所述挡料组件内周凹设仿形槽腔。
在上述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所述挡料组件包括一个C型的挡位块和一个直线型的阻挡块,所述阻挡块相对布设于所述挡位块的C型口外侧;所述挡位块和所述阻挡块于内周壁下沉托料沿形成所述仿形槽腔,所述仿形槽腔的拐角处凹设避位缺口。
在上述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所述限位型腔为长方形通口,于所述长方形通口至少一组对角处朝内凸设压片形成所述压料部。
在上述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所述压片为直角片,所述直角片伸至所述避位缺口上方。
在上述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所述弹性钩锁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盖板边沿上的挂钩,和固设于所述承载板边沿上的弹性圈,所述挂钩具有呈横置的L型钩体,所述L型钩体的竖杆垂直固连所述盖板顶面,所述L型钩体的横杆沿水平指向所述盖板内部,所述弹性圈由外侧套接所述L型钩体形成弹性勾连。
在上述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所述承载板的顶面上凸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呈水平贯穿至少一个固装孔,所述弹性圈具体为橡皮筋,所述橡皮筋穿接所述固装孔形成绑接固定。
在上述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所述盖板与所述承载板由一侧边铰接相连,所述开合边位于相对的另一侧边。
在上述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所述承载板的一侧边上开设至少一组安装孔一,所述盖板的一侧边上对应开设至少一组安装孔二,一组所述安装孔一与一组所述安装孔二之间通过螺钉装接合页。
在上述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所述承载板上设有呈对角分布的MARK识别通孔,所述通孔内装入MARK识别结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1)通过合页连接盖板和底部承载治具,方便盖板的打开及关闭。
2)承载板上的仿形槽腔可以防止PCB受外力导致损件。
3)通过压片压住硅基OLED,防止硅基OLED出现位移。
4)固定柱与挂钩配合,固定橡皮筋,利用橡皮筋给硅基OLED与PCB持续施加压力,使其贴合更加紧密。
5)治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护安装简便。
6)承载板上阵列若干定料型腔,可以实现多组硅基OLED与PCB一起贴合,提高贴合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承载板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盖板结构图。
图中,盖板1、承载板2、定料型腔3、挡位块30、阻挡块31、仿形槽腔32、限位型腔4、压片40、挂钩5、固定块6、MARK识别通孔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包括呈翻转叠合的盖板1与承载板2,承载板2上阵列若干定料型腔3,盖板1上对应阵列若干限位型腔4,限位型腔4内设置压料部,若干限位型腔4一一对应扣合若干定料型腔3,使压料部凸设于定料型腔3内周,盖板1与承载板2的开合边之间设置弹性钩锁组件。盖板1与承载板2通过翻转叠合压紧硅基OLED与PCB,阵列若干定料型腔3和限位型腔4可以实现一次多组硅基OLED与PCB贴合。
盖板1与承载板2由一侧边铰接相连,开合边位于相对的另一侧边。铰接相连可以实现盖板1与承载板2翻转启闭,且铰接相连操作简单,效率高。
承载板2的一侧边上开设至少一组安装孔一,盖板1的一侧边上对应开设至少一组安装孔二,一组安装孔一与一组安装孔二之间通过螺钉装接合页。通过螺栓将合页固定在盖板1与承载板2之间。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定料型腔3包括呈圈围凸设的挡料组件,挡料组件内周凹设仿形槽腔32。仿形槽腔32可以固定PCB,防止PCB在贴合时发生位移,仿形槽腔32设于挡料组件上部内周,可以防止PCB与承载板2接触,防止施压时,造成PCB损坏。
挡料组件包括一个C型的挡位块30和一个直线型的阻挡块31,阻挡块31相对布设于挡位块30的C型口外侧;挡位块30和阻挡块31于内周壁下沉托料沿形成仿形槽腔32,仿形槽腔32的拐角处凹设避位缺口。通过C型托料沿与直条型托料沿实现对产品承托的同时减小接触面积。仿形槽腔32为方形结构,故四个拐角对应四个避位缺口,从而防止放入产品时对产品角部发生摩擦损伤。C型的挡位块30和直线型的阻挡块31之间余留空隙缺口,从而便于抓料设备由定料型腔取放产品。
承载板2的顶面上凸固定块6,固定块6内呈水平贯穿至少一个固装孔,弹性圈具体为橡皮筋,橡皮筋穿接固装孔形成绑接固定。固定块6可以使整体在施压时受力更均匀,橡皮筋有弹性,可以提供持续的压力,同时更换不同橡皮筋可改变压力大小。
承载板2上设有呈对角分布的MARK识别通孔7,通孔内装入MARK识别结构。MARK识别通孔7用于设备的MARK识别。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3所示限位型腔4为长方形通口,于长方形通口至少一组对角处朝内凸设压片40形成压料部。通过压片40挤压硅基OLED。
优选地,压片40为直角片,直角片伸至避位缺口上方。提供一定的空间,避免压盖时一边已经触碰,另一边翘起,施压造成硅基OLED损坏,同时直角可以避免施压时硅基OLED移动。
弹性钩锁组件包括固设于盖板1边沿上的挂钩5,和固设于承载板2边沿上的弹性圈,挂钩5具有呈横置的L型钩体,L型钩体的竖杆垂直固连盖板1顶面,L型钩体的横杆沿水平指向盖板1内部,弹性圈由外侧套接L型钩体形成弹性勾连。通过弹性钩锁组件可以使硅基OLED与PCB持续一段时间受到挤压贴合的力,使其贴合更紧密。弹性圈可选用橡皮筋。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打开盖板1,将PCB放入仿形槽腔32内,再在PCB上点胶,然后放上硅基OLED,通过盖板1与承载板2之间的铰接连接,将盖板1盖下,将橡皮筋穿过固定块6上的固定孔,再将橡皮筋套入挂钩5,使其形成弹性勾连,贴合完毕后,取下橡皮筋,打开盖板1,取出产品。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包括呈翻转叠合的盖板(1)与承载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上阵列若干定料型腔(3),所述盖板(1)上对应阵列若干限位型腔(4),所述限位型腔(4)内设置压料部,若干所述限位型腔(4)一一对应扣合若干所述定料型腔(3),使所述压料部凸设于所述定料型腔(3)内周,所述盖板(1)与所述承载板(2)的开合边之间设置弹性钩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料型腔(3)包括呈圈围凸设的挡料组件,所述挡料组件内周凹设仿形槽腔(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组件包括一个C型的挡位块(30)和一个直线型的阻挡块(31),所述阻挡块(31)相对布设于所述挡位块(30)的C型口外侧;所述挡位块(30)和所述阻挡块(31)于内周壁下沉托料沿形成所述仿形槽腔(32),所述仿形槽腔(32)的拐角处凹设避位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型腔(4)为长方形通口,于所述长方形通口至少一组对角处朝内凸设压片(40)形成所述压料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40)为直角片,所述直角片伸至所述避位缺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钩锁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盖板(1)边沿上的挂钩(5),和固设于所述承载板(2)边沿上的弹性圈,所述挂钩(5)具有呈横置的L型钩体,所述L型钩体的竖杆垂直固连所述盖板(1)顶面,所述L型钩体的横杆沿水平指向所述盖板(1)内部,所述弹性圈由外侧套接所述L型钩体形成弹性勾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的顶面上凸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内呈水平贯穿至少一个固装孔,所述弹性圈具体为橡皮筋,所述橡皮筋穿接所述固装孔形成绑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与所述承载板(2)由一侧边铰接相连,所述开合边位于相对的另一侧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的一侧边上开设至少一组安装孔一,所述盖板(1)的一侧边上对应开设至少一组安装孔二,一组所述安装孔一与一组所述安装孔二之间通过螺钉装接合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上设有呈对角分布的MARK识别通孔(7),所述通孔内装入MARK识别结构。
CN202322227468.1U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 Active CN220554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7468.1U CN220554148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7468.1U CN220554148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4148U true CN220554148U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04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27468.1U Active CN220554148U (zh) 2023-08-18 2023-08-18 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41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91120B (zh) 定位式组装夹具及终端屏幕组装设备
CN209755056U (zh) 一种定位载具
CN220554148U (zh) 一种硅基oled与pcb贴合治具
CN212641978U (zh) 建筑光伏一体化智慧屋顶
CN217160142U (zh) 一种控制板工艺组装用压合治具
CN212192224U (zh) 一种用于面板加工的治具
CN205736481U (zh) 一种会计用自动印章机
CN211786172U (zh) 一种铜钉检测治具及具有其的标识印压一体装置
CN209110026U (zh) 一种基于数控定位的压印连接装置
CN201931698U (zh) 一种蓄电池丝网印刷架
CN101716623B (zh) 壳体立面冲孔一次成型方法及其模具
CN210908847U (zh) 一种压块可换pcb板定位金属件压入机
CN206575364U (zh) 一种可调式太阳能电池板复合压固组件
CN208939324U (zh) 安装绝缘安装板的工装
CN219692748U (zh) 一种具有高效节能的标识牌
CN213033454U (zh) 一种电机生产装备用冲压限位装置
CN217125653U (zh) 一种便于回收再利用的套折叠式周转箱
CN205852189U (zh) 压螺母装置
CN215788023U (zh) 一种机油滤清器外密封圈装配工装
CN215450693U (zh) 一种分体式直立屏
CN217003682U (zh) 一种新型机电安装箱
CN215513889U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发动机装饰罩安装支架
CN217389252U (zh) 一种控制器后盖装置
CN215153363U (zh) 一种建筑服务安装费用输入辅助装置
CN216832210U (zh) 笔记本电脑背板防护膜贴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