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4095U - 开放式辅听耳机 - Google Patents

开放式辅听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4095U
CN220554095U CN202321831473.7U CN202321831473U CN220554095U CN 220554095 U CN220554095 U CN 220554095U CN 202321831473 U CN202321831473 U CN 202321831473U CN 220554095 U CN220554095 U CN 220554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ght ear
ear body
functional bin
open
type h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314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庆凯
李鑫
何海南
游贤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sun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Risun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suntek Inc filed Critical Risun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3218314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4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4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4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放式辅听耳机,包括右耳体、左耳体、第一功能仓以及第二功能仓;右耳体和第一功能仓之间设置有右耳挂,左耳体和第二功能仓之间设置有左耳挂,第一功能仓和第二功能仓之间设置有连接部;第一功能仓或第二功能仓内装设有控制电路板,右耳体和左耳体内均设有喇叭,右耳体和左耳体均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设出音孔,第二表面设进音孔;右耳体或左耳体内设麦克风,其使得左耳体和右耳体不会完全将人耳的外耳道口密封,一方面让耳朵通风透气,适合耳朵容易发炎的使用者,另一方面解决了传统辅听/助听耳机在佩戴时带来的堵耳效应和听到自己的声音不自然的问题,还有在辅听/助听的同时能够享受音乐。

Description

开放式辅听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放式辅听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开放式辅听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助听/辅听耳机可以帮助听力障碍者康复损失的听力,从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市场上的助听/辅听耳机主流是气导辅听耳机且为耳塞式,需要气导耳机增益可以做的比较大,且多感音神经性耳聋效果好,气如:盒式、耳背式、耳内式、耳道式。
目前市面上气导的助听/辅听耳机,基本上都是用耳塞的,佩戴在耳朵上会产生听诊器效应。而且,由于是耳塞式,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堵耳效应,其耳道是密封不透气。
而骨导耳机虽然没有耳塞无听诊效应,但需要紧紧夹在骨头的乳突上,且仅适用于传导性耳聋患者,对感音神经耳聋效果差。
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开放式辅听耳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放式辅听耳机,其使得左耳体和右耳体不会完全将人耳的外耳道口密封,一方面让耳朵通风透气,适合耳朵容易发炎的使用者,另一方面解决了传统辅听/助听耳机在佩戴时带来的堵耳效应和听到自己的声音不自然的问题,还有在辅听/助听的同时能够享受音乐。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放式辅听耳机,包括有右耳体、左耳体、第一功能仓以及第二功能仓;
所述右耳体和第一功能仓之间设置有右耳挂,所述左耳体和第二功能仓之间设置有左耳挂,所述第一功能仓和第二功能仓之间设置有连接部;
所述第一功能仓或第二功能仓内装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右耳体和左耳体内均设有喇叭,所述右耳体和左耳体均具有与人耳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开设有若干出音孔,所述第二表面上开设有进音孔;
所述右耳体或左耳体内装设有麦克风,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电连接于麦克风和喇叭;
在佩戴时,右耳体和左耳体均被置于相应侧人耳的耳甲腔中且右耳体和左耳体两者的部分外表面与相应人耳的耳甲腔的腔壁不接触,以使右耳体和左耳体不完全密封相应外耳道,若干出音孔正对相应侧人耳的外耳道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功能仓和第二功能仓两者中,其一内装设控制电路板,另一内装设有用于供电的电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装设有控制电路板的相应功能仓上设置有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电连接于控制电路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装设有控制电路板的相应功能仓上还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分别电连接于控制电路板和充电接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右耳挂的一端一体连接第一功能仓,所述右耳挂沿其长度延伸方向贯设有过线孔,所述右耳体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喇叭装设于容纳腔内;
所述右耳挂的另一端和一端开口处中,其一凹设有导向槽,另一凸设有导向块,所述右耳挂的另一端自一端开口伸入容纳腔内,所述过线孔连通容纳腔,所述导向块适配于导向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右耳体包括有相互拼接形成容纳腔的右壳体和左壳体;
所述右耳挂的另一端的外周上凹设有限位槽,所述右壳体或左壳体的内壁上形成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适配于限位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右耳挂的另一端的外周形成有止挡块,所述右耳体抵接于止挡块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右耳体上还具有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后表面,所述后表面上设置有连通右耳体内部的泄气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右耳体对应泄气孔处罩设有透气件,所述透气件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有透气孔连通泄气孔,所述泄气孔的孔径大于透气孔的孔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右耳体和/或左耳体的第二表面上凹设有若干防滑凹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
其主要是通过左耳体或右耳体分别与人耳的耳甲腔部分相适配且右耳体和左耳体两者的部分外表面与相应人耳的耳甲腔的腔壁不接触,从而使得左耳体和右耳体不会完全将人耳的外耳道口密封,一方面让耳朵通风透气,适合耳朵容易发炎的使用者,另一方面解决了传统辅听/助听耳机在佩戴时带来的堵耳效应和听到自己的声音不自然的问题,还有在辅听/助听的同时能够享受音乐;
其次是,通过导向块和导向槽的配合,辅以限位柱和限位槽,提高相应耳挂与相应耳体之间的组装定位,提高组装效率的同时不易发生耳挂脱离相应耳体的情况;
再者是,通过防滑凹槽的设计,提高左耳体或右耳体在拿放时的摩擦力,让使用者更容易把握耳体,不容易打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透气件和泄气孔)。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右耳体、喇叭和右耳挂)。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第三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第一功能仓和右耳挂)。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右耳挂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右耳体
101、出音孔102、进音孔
103、导向槽104、泄气孔
105、透气件安装槽
11、右壳体111、限位柱
12、左壳体13、防滑凹槽
20、左耳体
30、第一功能仓40、第二功能仓
51、右耳挂
511、过线孔512、导向块
513、限位槽514、止挡块
52、左耳挂53、连接部
61、控制电路板62、喇叭
63、麦克风64、可充电电池
65、按键组件66、充电接口
71、透气件711、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开放式辅听耳机,包括有右耳体10、左耳体20、第一功能仓30以及第二功能仓40;
所述右耳体10和第一功能仓30之间设置有右耳挂51,所述左耳体20和第二功能仓40之间设置有左耳挂52,所述第一功能仓30和第二功能仓40之间设置有连接部53。
所述第一功能仓30或第二功能仓40内装设有控制电路板61,所述右耳体10和左耳体20内均设有喇叭62,所述右耳体10和左耳体20均具有与人耳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开设有若干出音孔101,所述第二表面上开设有进音孔10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音孔102设置有两个。
所述右耳体10或左耳体20内装设有麦克风63,麦克风63设置有两个且两麦克风63均位于同一耳体内,每一进音孔102对应设置一麦克风63。所述控制电路板61分别电连接于麦克风63和喇叭6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仓30和第二功能仓40两者中,其一内装设控制电路板61,另一内装设有用于供电的电源。
装设有控制电路板61的相应功能仓上设置有按键组件65和充电接口66,所述按键组件65电连接于控制电路板61。
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电池64,所述可充电电池64分别电连接于控制电路板61和充电接口6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右耳挂51的一端一体连接第一功能仓30,所述右耳挂51沿其长度延伸方向贯设有过线孔511,所述右耳体10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喇叭62装设于容纳腔内;
所述右耳挂51的另一端和一端开口处中,其一凹设有导向槽103,另一凸设有导向块512,所述右耳挂51的另一端自一端开口伸入容纳腔内,所述过线孔511连通容纳腔,所述导向块512适配于导向槽103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右耳体10和左耳体20的结构一致,接下来以右耳体10为例进行结构大致说明。
所述右耳体10包括有相互拼接形成容纳腔的右壳体11和左壳体12;
所述右耳挂51的另一端的外周上凹设有限位槽513,所述右壳体11或左壳体12的内壁上形成有限位柱111,所述限位柱111适配于限位槽513内。优选地,所述右耳挂51的另一端的外周形成有止挡块514,所述右耳体10抵接于止挡块514上。
所述右耳体10上还具有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后表面,所述后表面上设置有连通右耳体10内部的泄气孔104。
所述右耳体10对应泄气孔104处罩设有透气件71,所述透气件71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711,所有透气孔711连通泄气孔104,所述泄气孔104的孔径大于透气孔711的孔径。所述右耳体10于泄气孔104的外围凹设有透气件安装槽105,所述透气件71装设于透气件安装槽105处。
所述右耳体10和/或左耳体20的第二表面上凹设有若干防滑凹槽13,通过防滑凹槽13,增加拿放相应右耳体10或左耳体20时的摩擦力。
在佩戴时,右耳体10和左耳体20均被置于相应侧人耳的耳甲腔中且右耳体10和左耳体20两者的部分外表面与相应人耳的耳甲腔的腔壁不接触,以使右耳体10和左耳体20不完全密封相应外耳道,若干出音孔101正对相应侧人耳的外耳道口。
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左耳体或右耳体分别与人耳的耳甲腔部分相适配且右耳体和左耳体两者的部分外表面与相应人耳的耳甲腔的腔壁不接触,从而使得左耳体和右耳体不会完全将人耳的外耳道口密封,一方面让耳朵通风透气,适合耳朵容易发炎的使用者,另一方面解决了传统辅听/助听耳机在佩戴时带来的堵耳效应和听到自己的声音不自然的问题,还有在辅听/助听的同时能够享受音乐;
其次是,通过导向块和导向槽的配合,辅以限位柱和限位槽,提高相应耳挂与相应耳体之间的组装定位,提高组装效率的同时不易发生耳挂脱离相应耳体的情况;
再者是,通过防滑凹槽的设计,提高左耳体或右耳体在拿放时的摩擦力,让使用者更容易把握耳体,不容易打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开放式辅听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右耳体、左耳体、第一功能仓以及第二功能仓;
所述右耳体和第一功能仓之间设置有右耳挂,所述左耳体和第二功能仓之间设置有左耳挂,所述第一功能仓和第二功能仓之间设置有连接部;
所述第一功能仓或第二功能仓内装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右耳体和左耳体内均设有喇叭,所述右耳体和左耳体均具有与人耳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开设有若干出音孔,所述第二表面上开设有进音孔;
所述右耳体或左耳体内装设有麦克风,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电连接于麦克风和喇叭;
在佩戴时,右耳体和左耳体均被置于相应侧人耳的耳甲腔中且右耳体和左耳体两者的部分外表面与相应人耳的耳甲腔的腔壁不接触,以使右耳体和左耳体不完全密封相应外耳道,若干出音孔正对相应侧人耳的外耳道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开放式辅听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仓和第二功能仓两者中,其一内装设控制电路板,另一内装设有用于供电的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开放式辅听耳机,其特征在于:装设有控制电路板的相应功能仓上设置有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电连接于控制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开放式辅听耳机,其特征在于:装设有控制电路板的相应功能仓上还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分别电连接于控制电路板和充电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开放式辅听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耳挂的一端一体连接第一功能仓,所述右耳挂沿其长度延伸方向贯设有过线孔,所述右耳体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喇叭装设于容纳腔内;
所述右耳挂的另一端和一端开口处中,其一凹设有导向槽,另一凸设有导向块,所述右耳挂的另一端自一端开口伸入容纳腔内,所述过线孔连通容纳腔,所述导向块适配于导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开放式辅听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耳体包括有相互拼接形成容纳腔的右壳体和左壳体;
所述右耳挂的另一端的外周上凹设有限位槽,所述右壳体或左壳体的内壁上形成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适配于限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开放式辅听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耳挂的另一端的外周形成有止挡块,所述右耳体抵接于止挡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开放式辅听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耳体上还具有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后表面,所述后表面上设置有连通右耳体内部的泄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开放式辅听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耳体对应泄气孔处罩设有透气件,所述透气件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有透气孔连通泄气孔,所述泄气孔的孔径大于透气孔的孔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开放式辅听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耳体和/或左耳体的第二表面上凹设有若干防滑凹槽。
CN202321831473.7U 2023-07-12 2023-07-12 开放式辅听耳机 Active CN220554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1473.7U CN220554095U (zh) 2023-07-12 2023-07-12 开放式辅听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1473.7U CN220554095U (zh) 2023-07-12 2023-07-12 开放式辅听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4095U true CN220554095U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09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31473.7U Active CN220554095U (zh) 2023-07-12 2023-07-12 开放式辅听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4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9200B2 (en) Universal-fit hearing device
CN114339511A (zh) 无线耳机
CN115767363A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扩展音箱
CN114245254B (zh) 耳机
CN111683320A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耳机
EP2025202A1 (en) Universal-fit hearing device
EP3565273B1 (en) Sound pickup device
CN220554095U (zh) 开放式辅听耳机
WO2016000380A1 (zh) 一种耳机
CN218570410U (zh) 一种耳机配件及开放式耳机
JP2002369295A (ja) 集音器とイヤホン用カバー
CN213073036U (zh) Tws耳机
JP2000300599A (ja) 耳せん
JP2004229179A (ja) 補聴器
CN211930858U (zh) 一种真无线立体声耳机
CN209767791U (zh) 骨传导耳机
CN110177315B (zh) 一种增强型抗噪声蓝牙耳机
CN113099339A (zh) 耳廓夹持结构、骨传导听音装置和听音方法
CN211481451U (zh) 耳机罩及耳机设备
CN219761265U (zh) 一种开放式耳机
CN211557453U (zh) 头戴式耳机
CN217693666U (zh) 一种开放式蓝牙运动耳机
CN210129947U (zh) 耳塞及颈戴耳机
CN219761279U (zh) 一种新型耳挂式蓝牙耳机
CN215871779U (zh) 一种半入耳式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