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2586U - 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及噪音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及噪音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2586U
CN220552586U CN202322192083.6U CN202322192083U CN220552586U CN 220552586 U CN220552586 U CN 220552586U CN 202322192083 U CN202322192083 U CN 202322192083U CN 220552586 U CN220552586 U CN 220552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sound insulation
test
nois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920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佳伟
陈学林
刘培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kra Quality Certification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kra Quality Certification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kra Quality Certification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kra Quality Certification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920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2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2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2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以及噪音测试系统,所述隔声罩为由1块水平顶板及4块竖直侧板组成的底部开口的立方体型罩子状结构,所述顶板和侧板中设有多层吸隔声单元,所述顶板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装填有隔声堵块,所述隔声罩的内部放置振动台,所述振动台的顶端固定测试支架,所述测试支架的上端穿过所述隔声堵块并露出在所述隔声罩的外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声罩能够有效消除由振动台本身产生的噪音,提高测试准确性。

Description

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及噪音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及噪音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人们对于车辆的舒适性、声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而汽车车内异响(Buzz,Squeaks和Rattles)影响客户满意度,是导致客户抱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汽车零部件的异响测试,是汽车性能测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异响测试包括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类:静态测试就是将汽车零部件静态放置,使其正常工作后测试其发出的噪音;动态测试则是将汽车零部件固定在振动台上,由振动台带动其振动,然后使其正常工作,模拟汽车零部件在振动状态下工作时发出的噪音。但是,由于振动台自身在振动时也会发出噪音,这就会影响汽车零部件的噪音测试结果。因此,如何减小甚至尽可能消除由振动台带来的噪音影响,成为该测试的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动态测试所需的噪音测试系统。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所述隔声罩为由1块水平顶板及4块竖直侧板组成的底部开口的立方体型罩子状结构,所述顶板和侧板中设有多层吸隔声单元,所述顶板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装填有隔声堵块,所述隔声罩的内部放置振动台,所述振动台的顶端固定测试支架,所述测试支架的上端穿过所述隔声堵块并露出在所述隔声罩的外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和侧板包括钢架以及固定在钢架上的多层吸隔声单元,所述吸隔声单元由内侧向外侧依次包括至少3层不同材质的隔音棉。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隔声单元最内层的材质为复合橡塑棉,所述吸隔声单元中间层的材质为100KG/M3隔音棉,所述吸隔声单元最外层的材质为32KG/M3容重吸音棉。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侧板的底部设有U型底槽,所述U型底槽与钢架的底部固定,且至少一块侧板所对应的U型底槽中开设穿线口。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的侧面以及所述侧板外侧表面的顶部设有相互匹配的搭扣,并通过所述搭扣将顶板与侧板固定。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板抵接处设有密封条。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上设有至少一对拉手。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支架的顶部设置拆卸式固定台,拆卸式固定台与所述测试支架通过螺栓固定,且所述拆卸式固定台上设有用于固定待测样品的夹具。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噪音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半消音室、如上所述隔声罩以及多个声音采集器,其中,所述半消音室的内侧壁及顶壁上均固定有金属吸声尖劈,多个所述声音采集器环绕待测样品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隔声罩的设置,不仅能将振动台的振动传递给待测样品,模拟其在振动环境下的工作状态,同时能避免振动台本身发出的噪音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从而提升测试的准确性;
(2)整个隔声罩为拼装式结构,拆卸方便,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隔声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噪音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为测试支架,2为隔声堵块,3为顶板,4为密封条,5为侧板,6为拆卸式固定台,7为穿线口,8为拉手,9为搭扣,10为振动台,11为半消音室,12为金属吸声尖劈,13为麦克风,101为钢架,102为32KG/M3容重吸音棉,103为复合隔声板,104为阻尼板,105为U型底槽,106为复合橡塑棉,107为钢板,108为柔性加强筋,109为100KG/M3隔音棉。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作定义,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列举的所有的从最低值到最高值之间的数值,是指当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相差两个单位以上时,最低值与最高值之间以一个单位为增量得到的所有数值。
以下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过程中,为了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本说明书不可能对实际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均作详尽的描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和替换,所得实施方式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传统的噪音测试装置,只是将待测样品放置在半消音室内,使其正常运行,测试其噪音。但是该装置只能针对静态测试,不适用于动态测试,在动态测试中,振动台本身发出的噪音会对待测样品的测试结果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本申请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大大减小甚至避免振动台本身噪音影响的噪音测试系统。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所述隔声罩为由1块水平顶板及4块竖直侧板组成的底部开口的立方体型罩子状结构,所述顶板和侧板中设有多层吸隔声单元,所述顶板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装填有隔声堵块,所述隔声罩的内部放置振动台,所述振动台的顶端固定测试支架,所述测试支架的上端穿过所述隔声堵块并露出在所述隔声罩的外部。
测试时,将待测样品放置在测试支架上,由于测试支架与振动台固定,因此,振动台运行时,测试支架会同步振动,从而带动待测样品的振动,模拟其在振动环境下的工作状态。同时,由于振动台完全被隔声罩罩住,而隔声罩的顶板、侧板均设置隔声单元,即使测试支架传过顶板的通孔中也设置隔声堵块(其材质也为隔音棉),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振动台本身发出的噪音向外扩散,因此,在测试时,声音采集单元采集到的的噪音数据基本就是待测样品发出的噪音,提高了测试准确性。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测试支架的侧壁与隔声堵块之间留有极小的缝隙,即不接触,避免测试时测试支架与隔声堵块之间发生摩擦而产生的多余的噪音,但由于缝隙极小,能传递出来的因振动台运行而产生的噪音极其微弱,可以忽略不计。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和侧板包括钢架以及固定在钢架上的多层吸隔声单元,所述吸隔声单元由内侧向外侧依次包括至少3层不同材质的隔音棉。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隔声单元最内层的材质为复合橡塑棉,所述吸隔声单元中间层的材质为100KG/M3隔音棉,所述吸隔声单元最外层的材质为32KG/M3容重吸音棉。通过不同材质隔声材料的组合,降噪效果明显。经测试,扫频10Hz-300Hz,垂向响度1.67sone,降噪20dB(A)。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侧板的底部设有U型底槽,所述U型底槽与钢架的底部固定,且至少一块侧板所对应的U型底槽中开设穿线口。穿线口主要是为了给振动台通电走线所用。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的侧面以及所述侧板外侧表面的顶部设有相互匹配的搭扣,并通过所述搭扣将顶板与侧板固定。通过搭扣可以方便顶板和侧板的组装及拆卸,便于隔声罩的维护。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板抵接处设有密封条,进一步提升隔音的效果。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上设有至少一对拉手,便于顶板的拆装。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支架的顶部设置拆卸式固定台,拆卸式固定台与所述测试支架通过螺栓固定,且所述拆卸式固定台上设有用于固定待测样品的夹具。针对不同型号的待测样品,或者不同振动方向需求的待测样品,只需更换拆卸式固定台即可,不需要挪动隔声罩和振动台,便于测试。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噪音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半消音室、如上所述隔声罩以及多个声音采集器,其中,所述半消音室的内侧壁及顶壁上均固定有金属吸声尖劈,多个所述声音采集器环绕待测样品设置。
实施例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噪音测试系统,其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半消音室11、振动台10、隔声罩以及多个麦克风13(图中仅以2个作为示意),其中,半消音室11的内侧壁及顶壁上均固定有金属吸声尖劈12,所有麦克风13环绕待测样品设置。
隔声罩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块顶板3以及4块侧板5,隔声罩将振动台10罩在其内部,振动台10的顶部固定有一个测试支架1,测试支架1的上部穿过顶板3露在外面,且测试支架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一个拆卸式固定台6,待测样品固定在该拆卸式固定台6上。测试支架1与顶板3的通孔之间设有隔声堵块2。顶板3和侧板5连接处设有密封条4,其两者外部通过搭扣9进行固定。
侧板5的结构如图2所示,顶板3的结构如图3所示,两者的结构大致相同,包括一个镀锌材质的钢架101,并在该钢架101上设置镀锌的钢板107、复合隔声板103以及阻尼板104,并通过柔性加强筋108进行稳固连接,然后将复合橡塑棉106、100KG/M3隔音棉109以及32KG/M3容重吸音棉102依次(由内向外)固定在钢架101、钢板107、复合隔声板103或阻尼板104上。在侧板5的底部还设有一个U型底槽105,且至少一块侧板5所对应的U型底槽105上开设穿线口7。在顶板3的顶部设有至少一对拉手8。
隔声罩是将振动台10包围封闭在一个小的隔声空间内,以减少向周围的声辐射,使声音在传播途径中受到障碍的一种声学隔离装置,利用隔声材料和空气阻尼效应来阻挡声波传播的。通过隔声材料(32KG/M3容重吸音棉102、15mm复合隔声板103、2.0mm阻尼板104、30mm吸隔声复合橡塑棉106、1.5mm镀锌钢板107、100KG/M3隔音棉109)的吸声和反射作用,并利用空气阻尼效应来减少声波的传播。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申请。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申请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披露的内容,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罩为由1块水平顶板及4块竖直侧板组成的底部开口的立方体型罩子状结构,所述顶板和侧板中设有多层吸隔声单元,所述顶板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装填有隔声堵块,所述隔声罩的内部放置振动台,所述振动台的顶端固定测试支架,所述测试支架的上端穿过所述隔声堵块并露出在所述隔声罩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侧板包括钢架以及固定在钢架上的多层吸隔声单元,所述吸隔声单元由内侧向外侧依次包括至少3层不同材质的隔音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隔声单元最内层的材质为复合橡塑棉,所述吸隔声单元中间层的材质为100KG/M3隔音棉,所述吸隔声单元最外层的材质为32KG/M3容重吸音棉。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的底部设有U型底槽,所述U型底槽与钢架的底部固定,且至少一块侧板所对应的U型底槽中开设穿线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侧面以及所述侧板外侧表面的顶部设有相互匹配的搭扣,并通过所述搭扣将顶板与侧板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板抵接处设有密封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有至少一对拉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支架的顶部设置拆卸式固定台,拆卸式固定台与所述测试支架通过螺栓固定,且所述拆卸式固定台上设有用于固定待测样品的夹具。
9.一种噪音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半消音室、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隔声罩以及多个声音采集器,其中,所述半消音室的内侧壁及顶壁上均固定有金属吸声尖劈,多个所述声音采集器环绕待测样品设置。
CN202322192083.6U 2023-08-15 2023-08-15 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及噪音测试系统 Active CN220552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2083.6U CN220552586U (zh) 2023-08-15 2023-08-15 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及噪音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2083.6U CN220552586U (zh) 2023-08-15 2023-08-15 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及噪音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2586U true CN220552586U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05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92083.6U Active CN220552586U (zh) 2023-08-15 2023-08-15 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及噪音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25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Oliazadeh et al. Study of sound transmission through single-and double-walled plates with absorbing material: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CN111289619B (zh) 一种材料吸音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17871101U (zh) 吸声尖劈模块及可转换的全消声室
Ng et al. Sound transmission through double-leaf corrugated panel constructions
Hongisto et al. Sound insulation of doors—Part 2: Comparison between measurement results and predictions
CN204831804U (zh) 一种汽车车身部件隔声试验装置
Toyoda et al. Reduction of acoustic radiation by perforated board and honeycomb layer systems
CN220552586U (zh) 用于降低异响测试振动台噪音的隔声罩及噪音测试系统
Soussi et al. Numerical analyses of the sound transmission at low frequencies of a calibrated Insulating Glazing Unit
CN111781272B (zh) 基于混响平面声波激励的复合材料减振降噪测试仪及方法
US4644794A (en) Acoustic guide for noise-transmission testing of aircraft
CN104457970A (zh) 一种宽频带测量用半消声箱
CN103397712A (zh) 消声室传动轴隔声结构
Jensen et al. Industrial noise control manual
CN103061424A (zh) 一种隔声减振装置
JP2002138591A (ja) 遮音構造体
Jacks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 small reverberation chamber
Ch VSN et al. Construction of small twin reverberation chamber for measurement of sound transmission loss
CN219143790U (zh) 阻尼减振复合钢板及减振降噪隔声结构
Kanase et 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validation of low cost, miniature acoustic chamber
Hambric et al. Acoustically Tailored Composite Rotorcraft Fuselage Panels
US3235029A (en) Sound attenuating panel with vibrating damping plate
Schiller et al.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tuned chamber core panels for payload fairing noise control
Patil In-situ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characterisation and diagnosis of airborne sound transmission through multi-layered building partitions
RU40795U1 (ru) Стенд для акустических испытаний малогабаритных механизмов и систем, содержащих приводной электродвигател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