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1916U - 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1916U
CN220551916U CN202322229411.5U CN202322229411U CN220551916U CN 220551916 U CN220551916 U CN 220551916U CN 202322229411 U CN202322229411 U CN 202322229411U CN 220551916 U CN220551916 U CN 220551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y ash
garbage
ash
storage pit
garbage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294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文渊
李嘉珩
朱淏琸
陈堇昕
李先旺
周芳
高云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hiheng Environment Safet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Zhiheng Environment Safet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Zhiheng Environment Safet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Zhiheng Environment Safet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294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1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1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1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属于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包括炉排炉本体,炉排炉本体的进料斗一侧设有储存垃圾的垃圾储坑,垃圾储坑的顶部设有布料装置;炉排炉本体的烟气出口连接有烟气后处理装置,烟气后处理装置的排灰口连接有调质成型装置,调质成型装置的出料口与布料装置连接;烟气后处理装置用于对烟气进行后处理,得到粉尘状的飞灰;调质成型装置用于对粉尘状的飞灰进行调质、成型,得到胶凝固结状态的飞灰团,布料装置用于将调质成型后的飞灰团布置在垃圾储坑内与垃圾混合,对飞灰团进行养护。这种返料方式不会影响生活垃圾焚烧主体设施的稳定运行,可以使得飞灰团得到充分养护,且方便飞灰团与垃圾充分混合。

Description

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由于其含有一定浓度的二噁英和重金属,被《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列为危险废物。目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针对飞灰的处理处置方式主要包括:
1)在厂内经过稳定固化和养护后,满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关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入场要求后,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单独分区填埋;
2)交由有危废处理处置经营许可的危废处理处置单位进行处理处置,包括水泥窑协同处置、安全填埋等。
目前也有一些飞灰处理处置新技术,如异位高温熔融、烧结等,但尚无成熟稳定的工业化应用,技术的可实施性还有待验证。
传统的飞灰处理处置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我国每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已超过2亿吨,并逐年增长,随之产生的飞灰量超过600万吨/年,经稳定固化处理的飞灰占用了大量的填埋空间和土地资源,具有极大的长期不可持续性;
2)在当前危废处理单位进行处理处置,成本较高,且涉及危废运输及处理处置各环节,管理要求高。
基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存在的上述问题,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就地循环减量技术可以针对生活垃圾机械炉排炉焚烧产生的飞灰,在厂内通过改性调质(改性调制方法可参考现有专利:CN103822211B-垃圾焚烧飞灰的胶凝烧结处理方法及垃圾处理方法)后得到胶凝固结状态的飞灰团,返回机械炉排炉,利用炉排炉高温环境进行烧结处理,大幅减少飞灰产生量,有效降低飞灰处理处置成本。
针对飞灰就地循环减量技术的实现,需合理解决调制飞灰团返料进入焚烧炉的问题,调质飞灰团返回机械炉排炉需满足以下条件:
1)对于调质过程中胶凝固结反应不够充分的飞灰团,需要进行充分的养护后才能返回炉排炉进行焚烧;
2)使入炉后的飞灰团与垃圾充分混合,垃圾燃烧提供的均匀温度场有利于飞灰团烧结的进行;
3)飞灰团入炉的方式,应不影响生活垃圾焚烧主体设施的稳定运行;
目前市面上缺少能满足上述飞灰团返料条件的循环烧结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调制飞灰团返料方案无法满足上述条件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包括炉排炉本体,所述炉排炉本体的进料斗一侧设有储存垃圾的垃圾储坑,所述垃圾储坑的顶部设有布料装置,所述垃圾储坑与进料斗之间设有投料装置;
所述炉排炉本体的烟气出口连接有烟气后处理装置,所述烟气后处理装置的排灰口连接有调质成型装置,所述调质成型装置的出料口与布料装置连接;所述烟气后处理装置用于对烟气进行后处理,得到粉尘状的飞灰;所述调质成型装置用于对粉尘状的飞灰进行调质、成型,得到胶凝固结状态的飞灰团,所述布料装置用于将调质成型后的飞灰团布置在垃圾储坑内,所述投料装置用于将垃圾储坑内垃圾与飞灰团的混合料转移至进料斗内。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烟气后处理装置收集垃圾焚烧产生的粉尘状飞灰,再通过调质成型装置将粉尘状飞灰调质成型为胶凝固结状态的飞灰团,再通过布料装置将飞灰团布置在垃圾储坑内与垃圾混合,对飞灰团进行养护,当垃圾储坑内的飞灰团充分养护后,再将垃圾与飞灰团的混合料从进料斗投入炉排炉本体内进行焚烧;这种飞灰返料方式不会影响生活垃圾焚烧主体设施的稳定运行,还可以使得飞灰团得到充分养护,且方便飞灰团与垃圾充分混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布料装置包括沿垃圾储坑顶部边沿均匀布置的若干布料管,通过沿垃圾储坑顶部边沿均匀布置若干布料管,可以使得飞灰团均匀布置在垃圾储坑内,使飞灰团沿垃圾混合更均匀。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投料装置为抓斗起重机,用于将垃圾储坑内的垃圾和飞灰团抓拌均匀,以及将垃圾储坑内抓匀后的垃圾与飞灰团的混合料转移至进料斗内;通过抓斗起重机将垃圾储坑内的垃圾和飞灰团抓拌均匀,可以进一步提升垃圾与飞灰团混合的均匀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质成型装置的出料口与布料装置通过螺旋输送装置连接,螺旋输送装置可以连续均匀地将飞灰团输送至布料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输送装置的入口连接有热风管,通过向螺旋输送装置内通入热风,可以对输送中的飞灰团进行充分预热,有效促进飞灰团胶凝固结过程的进行,从而减少飞灰团入炉前的养护时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风管的热风源取自经炉排炉本体的一次热风,充分利用炉排炉本体自身的能源,减少了能源消耗。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烟气后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余热锅炉、半干塔和布袋除尘器,所述余热锅炉用于对炉排炉本体焚烧垃圾产生的烟气进行降温,所述半干塔用于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布袋除尘器用于收集烟气中的飞灰,所述半干塔和布袋除尘器的排灰口与调质成型装置的飞灰入口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质成型装置包括灰罐、调质剂罐、搅拌装置和成型装置,所述灰罐用于存储飞灰以及定量输出飞灰,所述调质剂罐用于存储调质剂以及定量输出调质剂,所述搅拌装置用于将调质剂与粉尘状飞灰搅拌混合均匀,将粉尘状飞灰制成胶凝固结状态的飞灰,所述成型装置用于将胶凝固结状态的飞灰制成球团状或块状的飞灰团。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烟气后处理装置对炉排炉本体内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进行后处理,得到粉尘状的飞灰;
S2,通过调质成型装置对所述粉尘状的飞灰调质成型,得到胶凝固结状态的飞灰团;
S3,通过布料装置将胶凝固结状态的飞灰团布置在垃圾储坑内与垃圾混合均匀;
S4,待飞灰团在垃圾储坑内养护的时长达到设定时长后,将垃圾储坑内的垃圾与飞灰团的混合料通过进料斗投入炉排炉本体内进行焚烧;
S5,重复执行步骤S1至S4。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飞灰团在垃圾储坑内的养护时间为7~10天,较长的养护时间提高了飞灰团胶凝固结的效果,进而提升了飞灰团后续在炉排炉内烧结的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中附图是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清楚明了的认识,并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或同类型的部件。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布料管在垃圾储坑顶部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炉排炉本体;
110、进料斗;120、烟气出口;
200、垃圾储坑;
300、后处理装置;
310、余热锅炉;320、半干塔;330、布袋除尘器;
400、调质成型装置;
410、灰罐;420、调质剂罐;430、搅拌装置;440、成型装置;
500、布料管;
600、抓斗起重机;
700、螺旋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2,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垃圾储坑200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包括炉排炉本体100,炉排炉本体100的进料斗110一侧设有储存垃圾的垃圾储坑200,垃圾储坑200的顶部设有布料装置,垃圾储坑200与进料斗110之间设有投料装置;;
炉排炉本体100的烟气出口120连接有烟气后处理装置300,烟气后处理装置300的排灰口连接有调质成型装置400,调质成型装置400的出料口与布料装置连接;烟气后处理装置300用于对烟气进行后处理,得到粉尘状的飞灰;调质成型装置400用于对粉尘状的飞灰进行调质、成型,得到胶凝固结状态的飞灰团,布料装置用于将调质成型后的飞灰团布置在垃圾储坑200内,投料装置用于将垃圾储坑200内垃圾与飞灰团的混合料转移至进料斗110内。
本申请通过烟气后处理装置300收集垃圾焚烧产生的粉尘状飞灰,再通过调质成型装置400将粉尘状飞灰调质成型为胶凝固结状态的飞灰团,再通过布料装置将飞灰团布置在垃圾储坑200内与垃圾混合,对飞灰团进行养护,当垃圾储坑200内的飞灰团充分养护后,再将垃圾与飞灰团的混合料从进料斗110投入炉排炉本体100内进行焚烧;这种飞灰返料方式不会影响生活垃圾焚烧主体设施的稳定运行,还可以使得飞灰团得到充分养护,且方便飞灰团与垃圾充分混合。
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布料装置包括沿垃圾储坑200顶部边沿均匀布置的若干布料管500,通过沿垃圾储坑200顶部边沿均匀布置若干布料管500,可以使得飞灰团均匀布置在垃圾储坑200内,使飞灰团沿垃圾混合更均匀。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投料装置为抓斗起重机600,用于将垃圾储坑200内的垃圾和飞灰团抓拌均匀,以及将垃圾储坑200内抓匀后的垃圾与飞灰团的混合料转移至进料斗110内;通过抓斗起重机600将垃圾储坑200内的垃圾和飞灰团抓拌均匀,可以进一步提升垃圾与飞灰团混合的均匀性。
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质成型装置400的出料口与布料装置通过螺旋输送装置700连接,布料管500一端与螺旋输送装置700底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垃圾储坑200内,螺旋输送装置700可以连续均匀地将飞灰团输送至布料装置,螺旋输送装置700可以直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有轴螺旋输送机或无轴螺旋输送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旋输送装置700的入口连接有热风管,通过向螺旋输送装置700内通入热风,可以对输送中的飞灰团进行充分预热,有效促进飞灰团胶凝固结过程的进行,提升飞灰团的胶凝固结效果,从而减少飞灰团入炉前的养护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风管的热风源取自经炉排炉本体100的一次热风,充分利用炉排炉本体100自身的能源,减少了能源消耗。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烟气后处理装置300包括依次连接的余热锅炉310、半干塔320和布袋除尘器330,余热锅炉310用于对炉排炉本体100焚烧垃圾产生的烟气进行降温,半干塔320用于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布袋除尘器330用于收集烟气中的飞灰,半干塔320和布袋除尘器330的排灰口与调质成型装置400的飞灰入口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质成型装置400包括灰罐410、调质剂罐420、搅拌装置430和成型装置440,灰罐410的人口与半干塔420和布袋除尘器430的排灰口连接,灰罐410的出口与搅拌装置430的入口连接,调质剂罐420的出口与搅拌装置430的入口连接;灰罐410用于存储飞灰以及定量输出飞灰,所述调质剂罐420用于存储调质剂以及定量输出调质剂,灰罐410和调质剂罐420的出口均设有螺旋计量组件,用于定量输出物料,保证飞灰与调质剂的配比符合要求;搅拌装置430用于将调质剂与粉尘状飞灰搅拌混合均匀,将粉尘状飞灰制成胶凝固结状态的飞灰,成型装置420用于将胶凝固结状态的飞灰制成球团状或块状的飞灰团。本实施例中的搅拌装置430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搅拌机,本实施例中的成型装置420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全自动成型机,如型号为KC360的压球成型机。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垃圾储坑200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烟气后处理装置300对炉排炉本体100内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进行后处理,得到粉尘状的飞灰;
S2,通过调质成型装置400对所述粉尘状的飞灰调质成型,得到胶凝固结状态的飞灰团;
S3,通过布料装置将胶凝固结状态的飞灰团布置在垃圾储坑200内与垃圾混合均匀;
S4,待飞灰团在垃圾储坑200内养护的时长达到设定时长后,将垃圾储坑200内的垃圾与飞灰团的混合料通过进料斗110投入炉排炉本体100内进行焚烧;
S5,重复执行步骤S1至S4。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当布料装置将飞灰团布置到垃圾储坑200后,通过抓斗起重机600将垃圾储坑200内的垃圾和飞灰团反复抓拌均匀,使飞灰团与垃圾充分混合;待飞灰团充分养护后,再通过抓斗起重机600将垃圾与飞灰团的混合料通过进料口投入炉排炉本体100内进行焚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由于生活垃圾在垃圾储坑200内的存储时长一般在7~10天,故飞灰团在垃圾储坑200内的养护时间可以为7~10天,具体的养护时长可根据垃圾在垃圾储坑200内的存储时长灵活调整,较长的养护时间提高了飞灰团胶凝固结的效果,进而提升了飞灰团后续在炉排炉内烧结的效果。
综上,通过上述飞灰循环烧结方法,飞灰团首先在螺旋输送装置700的输送过程中被热风加热,有效促进飞灰团中胶凝固结过程的进行,从而减少飞灰团入炉前的养护时间;飞灰团在热风预处理的同时经布料管500均匀布置在垃圾储坑200内与垃圾混合,再通过抓斗起重机600将垃圾储坑200内的垃圾和飞灰团反复抓拌均匀,使飞灰团与垃圾充分混合;待飞灰团充分养护后,再通过抓斗起重机600将垃圾与飞灰团的混合料投入进料斗110,落入炉排上方的干燥段,在机械炉排炉的运动下,与垃圾充分翻搅混合,并与燃烧的垃圾同步向前,经过着火段、燃烧段和燃烬段,在运动向前的过程中,通过垃圾燃烧产生的热量所维持的高温环境,使飞灰团充分烧结。飞灰团与垃圾一起在炉排上停留1~2h,在此过程中,飞灰中的二噁英等有害有机污染物充分分解,重金属物质在烧结过程中形成稳定的残渣态。除少量破碎产生的细颗粒进入烟气外,大量飞灰团物质烧结后随炉渣一起从排渣口排出。通过上述实施方案,大量飞灰经调质后返回炉排炉本体100烧结处理后转化为残渣态的炉渣,炉渣可作为一般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从而大幅减少了飞灰的最终产生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矛盾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8)

1.一种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炉排炉本体(100),所述炉排炉本体(100)的进料斗(110)一侧设有储存垃圾的垃圾储坑(200),所述垃圾储坑(200)的顶部设有布料装置,所述垃圾储坑(200)与进料斗(110)之间设有投料装置;
所述炉排炉本体(100)的烟气出口(120)连接有烟气后处理装置(300),所述烟气后处理装置(300)的排灰口连接有调质成型装置(400),所述调质成型装置(400)的出料口与布料装置连接;所述烟气后处理装置(300)用于对烟气进行后处理,得到粉尘状的飞灰;所述调质成型装置(400)用于对粉尘状的飞灰进行调质、成型,得到胶凝固结状态的飞灰团,所述布料装置用于将调质成型后的飞灰团布置在垃圾储坑(200)内,所述投料装置用于将垃圾储坑(200)内垃圾与飞灰团的混合料转移至进料斗(110)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装置包括沿垃圾储坑(200)顶部边沿均匀布置的若干布料管(5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装置为抓斗起重机(600),用于将垃圾储坑(200)内的垃圾和飞灰团抓拌均匀,以及将垃圾储坑(200)内抓匀后的垃圾与飞灰团的混合料转移至进料斗(110)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质成型装置(400)的出料口与布料装置通过螺旋输送装置(700)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装置(700)的入口连接有热风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管的热风源取自经炉排炉本体(100)的一次热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后处理装置(300)包括依次连接的余热锅炉(310)、半干塔(320)和布袋除尘器(330),所述半干塔(320)和布袋除尘器(330)的排灰口与调质成型装置(400)的飞灰入口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质成型装置(400)包括灰罐(410)、调质剂罐(420)、搅拌装置(430)和成型装置(440),所述灰罐(410)用于存储飞灰以及定量输出飞灰,所述调质剂罐(420)用于存储调质剂以及定量输出调质剂,所述搅拌装置(430)用于将调质剂与粉尘状飞灰搅拌混合均匀形成胶凝固结状态的飞灰,所述成型装置(440)用于将胶凝固结状态的飞灰制成飞灰团。
CN202322229411.5U 2023-08-18 2023-08-18 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 Active CN220551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9411.5U CN220551916U (zh) 2023-08-18 2023-08-18 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9411.5U CN220551916U (zh) 2023-08-18 2023-08-18 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1916U true CN220551916U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05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29411.5U Active CN220551916U (zh) 2023-08-18 2023-08-18 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19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6091B (zh) 一种利用污泥制作陶粒的方法
CN101776269B (zh) 生活垃圾的n级焚烧处理方法
CN101786809A (zh) 在水泥干法窑生产中应用的垃圾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7339702B (zh) 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的方法
CN112460603B (zh) 危险废物焚烧系统及危险废物焚烧方法
CN102620299A (zh) 一种飞灰预热的旋风熔融装置及方法
CN105864782A (zh) 一种富氧条件下加热熔融处理垃圾装置及方法
CN201589272U (zh) 在水泥干法窑生产中应用的垃圾处理系统
CN115014086A (zh) 采用垃圾焚烧发电厂内垃圾飞灰制备陶粒的系统及方法
CN102173553B (zh) 利用水泥生产废气烘干和处置污泥的方法
CN113548815A (zh) 一种新型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20551916U (zh) 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
CN220541093U (zh) 基于炉拱投料的飞灰返料装置、飞灰循环烧结系统
CN201670791U (zh) 污泥处理处置系统
CN117091139A (zh) 基于垃圾储坑投料的飞灰循环烧结系统及方法
CN203582743U (zh) 一种水泥窑生活垃圾三路入窑处置装置
CN215112631U (zh) 一种生活垃圾、污泥及工业固废综合处置系统
CN108423682A (zh) 一种电石厂灰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方法和系统
CN117128514A (zh) 基于炉拱投料的飞灰返料装置、飞灰循环烧结系统及方法
CN114990331A (zh) 一种城市污泥与含铁等物料节碳压球渣铁浴熔池处理方法
CN112745136B (zh) 一种基于生物质微米燃料的外热式轻质污泥陶粒烧制方法
CN213012531U (zh) 一种污泥干燥脱水设备
CN101676364B (zh) 一种大型回转窑石油焦煅烧工艺及其设备
CN210165387U (zh) 一种电石炉净化灰处理系统、电石生产系统
CN210855851U (zh) 一种基于水泥窑的工业垃圾协同处置装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