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0884U - 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0884U
CN220550884U CN202322051885.5U CN202322051885U CN220550884U CN 220550884 U CN220550884 U CN 220550884U CN 202322051885 U CN202322051885 U CN 202322051885U CN 220550884 U CN220550884 U CN 220550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wall
frame
linking frame
rise building
moun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518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礼志
符志文
聂思宇
薛广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trait Shenzhe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CSCEC Strai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trait Shenzhe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CSCEC Strai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trait Shenzhe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CSCEC Strai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trait Shenzhe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518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0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0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0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若干个可相互拼接的幕墙组件,所述幕墙组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衔接架,所述第一衔接架的外端滑动连接有第二衔接架,所述第二衔接架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其他幕墙组件的衔接块;所述第一衔接架和第二衔接架之间通过卡接装置固定,且所述第一衔接架和第二衔接架之间从上至下贯穿安装有幕墙本体。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压板打孔再进行安装的步骤,大大提高了幕墙整体的装配效率,同时幕墙的结构强度也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幕墙作为一种不承重的外围护或装饰性建筑物,目前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大型、高层建筑中。通常,建筑幕墙包括面板和支承结构,面板为玻璃、金属板、石板或陶瓷板等,支承结构包括铝或钢材质的横梁和立柱。
在实际施工时,首先,在建筑的主体结构上固定横梁和立柱,横梁和立柱形成用于安装面板的框架,但它们不承担主体结构的荷载,然后,在框架形成的各框格上,通过压板压住面板的各边缘,以完成面板在框格上的安装。
通常,面板的每个边缘通过等间隔定位的多个压板进行固定,而压板则需要在框架上打孔,而后借由螺钉进行固定。故可见面板的安装过程比较繁琐,面板的安装质量受工人技术水平(如用于固定压板的对位打孔是否准确)的影响,安装质量无保障,安装效率低,因此急需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建筑幕墙面板安装质量不稳定、安装效率低等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压板打孔再进行安装的步骤,大大提高了幕墙整体的装配效率,同时幕墙的结构强度也大大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包括若干个可相互拼接的幕墙组件,所述幕墙组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衔接架,所述第一衔接架的外端滑动连接有第二衔接架,所述第二衔接架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其他幕墙组件的衔接块;所述第一衔接架和第二衔接架之间通过卡接装置固定,且所述第一衔接架和第二衔接架之间从上至下贯穿安装有幕墙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衔接架和第二衔接架均呈中空的U型结构,且所述第一衔接架端部开口设置,所属第二衔接架端部通过所述开口滑动插入第一衔接架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衔接架内侧壁上向内延伸设置有一对卡板,第二衔接架内侧壁上向内延伸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贯穿第一衔接架内侧壁后卡设在两卡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装置包括螺纹槽、螺纹孔和螺纹柱,所述第二衔接架外侧壁上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螺纹槽,所述第一衔接架外侧壁上开设有所述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所述螺纹柱,螺纹柱螺接端与螺纹槽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内部安装有加强筋,且支撑柱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竖向的第一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衔接块外端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衔接块一侧开设有第三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幕墙本体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卡板相互贴合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衔接架靠近支撑柱一端的两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衔接板,且所述衔接板与支撑柱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承载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可根据现场场地分布的位置将支撑柱放置于地面,随后通过螺栓将承载底座与地面之间进行固定,避免防止出现偏移晃动的现象发生,在支撑柱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将各衔接板固定于支撑柱上,从而完成初步的装配工作,而后在根据现场产生需要构件的幕墙范围,通过拉伸第二衔接架,调节第一衔接架和第二衔接架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幕墙本体的长度,而后在将幕墙本体安装至第一衔接架和第二衔接架的内壁之间;而当距离需要延长或需要拐弯布置幕墙时,可通过在衔接块的作用下,衔接下一部分的幕墙组件,促使达到围城式的装配工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压板打孔在进行安装的步骤,大大提高了幕墙整体的装配效率,同时结构强度也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幕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幕墙本体拆分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衔接架第二衔接架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支撑柱;11、加强筋;12、第一卡槽;2、第一衔接架;22、螺纹孔;23、螺纹柱;24、卡板;3、衔接板;4、第二衔接架;41、卡块;42、螺纹槽;5、衔接块;51、第二卡槽;52、第三卡槽;6、幕墙本体;61、限位块;7、承载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包括若干个可相互拼接的幕墙组件,幕墙组件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衔接架2,第一衔接架2的外端滑动连接有第二衔接架4,第二衔接架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其他幕墙组件的衔接块5;第一衔接架2和第二衔接架4之间通过卡接装置固定,且第一衔接架2和第二衔接架4之间从上至下贯穿安装有幕墙本体6。
进一步的,第一衔接架2和第二衔接架4均呈中空的U型结构,且第一衔接架2端部开口设置,所属第二衔接架4端部通过开口滑动插入第一衔接架2内部。
进一步的,第一衔接架2内侧壁上向内延伸设置有一对卡板24,第二衔接架4内侧壁上向内延伸设置有卡块41,卡块41贯穿第一衔接架2内侧壁后卡设在两卡板24之间。
进一步的,卡接装置包括螺纹槽42、螺纹孔22和螺纹柱23,第二衔接架4外侧壁上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螺纹槽42,第一衔接架2外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22,螺纹孔22内螺纹安装有螺纹柱23,螺纹柱23螺接端与螺纹槽42相配合。
具体的,当需要调节幕墙安装的距离时,可首先旋转螺纹柱23,致使螺纹柱23于螺纹孔22以及衔接的螺纹槽42内部转出,促使第二衔接架4不再受到螺纹柱23的限位,而后滑动第二衔接架4,使第一衔接架2和第二衔接架4之间的间距延长,然后将幕墙本体6在放置于卡板24之间,并在限位块61的限位作用下,使得幕墙本体6被卡住,随后当放置幕墙本体6结束后,再次推动第二衔接架4向第一衔接架2的方向移动,将安装好的幕墙本体6进行夹紧,并使得螺纹槽42与螺纹孔22相吻合,随后在转动螺纹柱23,促使螺纹柱23嵌入至螺纹槽42内部,对第二衔接架4进行定位处理,使其无法发生移动,将幕墙本体6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无法发生晃动偏移等现象。
进一步的,支撑柱1内部安装有加强筋11,且支撑柱1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竖向的第一卡槽12。
进一步的,衔接块5外端开设有第二卡槽51,衔接块5一侧开设有第三卡槽52。
进一步的,幕墙本体6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限位块61,限位块61与卡板24相互贴合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衔接架2靠近支撑柱1一端的两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衔接板3,且衔接板3与支撑柱1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支撑柱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承载底座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可根据现场场地分布的位置将支撑柱1放置于地面,随后通过螺栓将承载底座7与地面之间进行固定,避免防止出现偏移晃动的现象发生,在支撑柱1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将各衔接板3固定于支撑柱1上,从而完成初步的装配工作,而后在根据现场产生需要构件的幕墙范围,通过拉伸第二衔接架4,调节第一衔接架2和第二衔接架4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幕墙本体6的长度,而后在将幕墙本体6安装至第一衔接架2和第二衔接架4的内壁之间;
此后,当距离需要延长或需要拐弯布置幕墙时,可通过在衔接块5的作用下,衔接下一部分的幕墙组件,促使达到围城式的装配工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压板打孔在进行安装的步骤,大大提高了幕墙整体的装配效率,同时结构强度也大大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可相互拼接的幕墙组件,所述幕墙组件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衔接架(2),所述第一衔接架(2)的外端滑动连接有第二衔接架(4),所述第二衔接架(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其他幕墙组件的衔接块(5);所述第一衔接架(2)和第二衔接架(4)之间通过卡接装置固定,且所述第一衔接架(2)和第二衔接架(4)之间从上至下贯穿安装有幕墙本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衔接架(2)和第二衔接架(4)均呈中空的U型结构,且所述第一衔接架(2)端部开口设置,所属第二衔接架(4)端部通过所述开口滑动插入第一衔接架(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衔接架(2)内侧壁上向内延伸设置有一对卡板(24),第二衔接架(4)内侧壁上向内延伸设置有卡块(41),所述卡块(41)贯穿第一衔接架(2)内侧壁后卡设在两卡板(2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装置包括螺纹槽(42)、螺纹孔(22)和螺纹柱(23),所述第二衔接架(4)外侧壁上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螺纹槽(42),所述第一衔接架(2)外侧壁上开设有所述螺纹孔(22),螺纹孔(22)内螺纹安装有所述螺纹柱(23),螺纹柱(23)螺接端与螺纹槽(42)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内部安装有加强筋(11),且支撑柱(1)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竖向的第一卡槽(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块(5)外端开设有第二卡槽(51),所述衔接块(5)一侧开设有第三卡槽(5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本体(6)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限位块(61),所述限位块(61)与卡板(24)相互贴合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衔接架(2)靠近支撑柱(1)一端的两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衔接板(3),且所述衔接板(3)与支撑柱(1)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承载底座(7)。
CN202322051885.5U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220550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1885.5U CN220550884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1885.5U CN220550884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0884U true CN220550884U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03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51885.5U Active CN220550884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0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52469A (zh) 一种方便排水的钢结构集成绿色建筑
CN211200855U (zh) 一种建筑幕墙安装固定装置
CN213296654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支撑组件
CN210597866U (zh)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墙板
CN220550884U (zh) 一种高层建筑幕墙的安装结构
CN211774588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简易房屋结构
CN217480405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CN21242753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
CN219586917U (zh) 一种拼接装配式钢结构
CN21792418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隔热板
CN219808626U (zh) 建筑外墙板节点构造
CN220954106U (zh) 一种构件式幕墙横梁立柱结构
CN21897069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临时斜支撑结构
CN21881434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配式建筑
CN213773854U (zh) 一种基于bim的钢板组合异型柱的框架支撑结构
CN220790102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节点连接件
CN216379971U (zh) 一种简易房屋的钢结构框架
CN216428596U (zh) 一种吊柱连接结构
CN215978460U (zh) 能够调节梁体侧模安装高度的侧模转角连接件
CN220896288U (zh) 一种通信机房顶置式母线组件
CN219118494U (zh) 一种建筑装饰幕墙组件
CN214090470U (zh)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结构
CN210482334U (zh) 一种高边坡锚杆框架梁模板的固定装置
CN219773294U (zh) 连接结构及建筑结构
CN215946523U (zh) 一种可周转使用的塔吊快速维护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