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9709U - 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搬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49709U CN220549709U CN202321902305.2U CN202321902305U CN220549709U CN 220549709 U CN220549709 U CN 220549709U CN 202321902305 U CN202321902305 U CN 202321902305U CN 220549709 U CN220549709 U CN 2205497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m
- carrying part
- carrying
- power
- dr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搬运装置,包括:搬运单元、动力输入端、第一凸轮驱动组、第二凸轮驱动组、第一动力输出端和第二动力输出端,搬运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运动的第一搬运部以及与第一搬运部相连,并可沿第二方向运动的第二搬运部,第二搬运部上设置有用于夹取搬运的夹取爪,第一凸轮驱动组与第二凸轮驱动组同轴设置,且均与动力输入端动力连接,第一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凸轮驱动组动力连接,第一动力输出端适于驱动第一搬运部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二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凸轮驱动组动力连接,第二动力速度适于驱动第二搬运部沿第二方向运动;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具有夹角,搬运装置的成本更低,工作稳定性更高,生产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通过搬运装置进行物料搬运时,一般具有多个运动动作,如上下运动和左右运动同步或先后进行,长采用两组或更多组液压缸、气压缸、电机等驱动件,分别驱动搬运装置完成上下搬运动作、左右搬运动作,成本高,且分步骤完成,同步性差,生产效率低,需要对多组驱动件需要分别控制,控制逻辑复杂,工作稳定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搬运装置,所述搬运装置的成本低,同步性好,生产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搬运装置,包括:搬运单元、动力输入端、第一凸轮驱动组、第二凸轮驱动组、第一动力输出端和第二动力输出端,所述搬运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运动的第一搬运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搬运部相连,并可沿第二方向运动的第二搬运部,所述第二搬运部上设置有用于夹取搬运的夹取爪,所述第一凸轮驱动组与所述第二凸轮驱动组同轴设置,且均与所述动力输入端动力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凸轮驱动组动力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适于驱动所述第一搬运部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凸轮驱动组动力连接,所述第二动力速度适于驱动所述第二搬运部沿第二方向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具有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搬运装置,通过设置同轴设置的第一凸轮驱动组和第二凸轮驱动组,并通过第一凸轮驱动组和第二凸轮驱动组分别实现第一搬运部与第二搬运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同步运动,第二搬运部相对第一搬运部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可以降低搬运装置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简化控制逻辑,以提高搬运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凸轮驱动组包括:第一凸轮盘和第一随动轴承,所述第一凸轮盘具有第一凸轮槽,所述第一随动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轮槽内,且所述第一随动轴承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动力连接;所述第二凸轮驱动组包括:第二凸轮盘和第二随动轴承,所述第二凸轮盘具有第二凸轮槽,所述第二随动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轮槽内,且所述第二随动轴承与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动力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轮槽的变径部与所述第二凸轮槽的变径部在轴向上的投影重合或交错设置,以使所述第一搬运部与所述第二搬运部的运动同步或异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搬运装置还包括:台架,所述第一搬运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台架,所述第二搬运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搬运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包括:推杆和杠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驱动组相连,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杠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杠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台架,且所述杠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搬运部相连以推动所述第一搬运部。
进一步地,所述台架包括:底板和支撑柱,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杠杆支点,所述第一搬运部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以使所述第一搬运部与所述底板间隔开,所述杠杆位于所述第一搬运部与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杠杆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搬运部的连杆相连以推动所述第一搬运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搬运部包括:固定板以及移动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移动板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移动板与所述第二搬运部可运动地相连,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撑柱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包括:拨杆和推动块,所述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轮驱动组相连,所述拨杆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推动块的滑槽内,所述推动块固定于所述第二搬运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搬运部与所述第二搬运部通过导轨可运动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力输入端构造为输入轴,所述第一凸轮驱动组和所述第二凸轮驱动组设置于所述输入轴。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搬运装置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搬运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搬运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搬运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搬运装置100,
搬运单元10,第一搬运部11,固定板111,移动板112,连杆113,导向筒114,第二搬运部12,夹取爪121,导轨13,
动力输入端20,
第一凸轮驱动组30,第一凸轮盘31,第一凸轮槽311,第一随动轴承32,
第二凸轮驱动组40,第二凸轮盘41,第二凸轮槽411,第二随动轴承42,
第一动力输出端50,推杆51,杠杆52,
第二动力输出端60,拨杆61,推动块62,滑槽621,
台架70,底板71,杠杆支点711,支撑柱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搬运装置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搬运装置100,包括:搬运单元10、动力输入端20、第一凸轮驱动组30、第二凸轮驱动组40、第一动力输出端50和第二动力输出端60。
其中,搬运单元10包括:沿第一方向运动的第一搬运部11以及与第一搬运部11相连,并可沿第二方向运动的第二搬运部12,第二搬运部12上设置有用于夹取搬运的夹取爪121,需要搬运的物品可以固定在夹取爪121上,并在第一搬运部11作用下,使物品可以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在第二搬运部12的作用下,使物品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运动,以实现物品的搬运。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搬运单元10的结构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搬运部11上也可以设置夹取爪121,仅需要进行第一方向搬运的物品可以设置在第一搬运部11的夹取爪121上进行搬运。
第一凸轮驱动组30与第二凸轮驱动组40同轴设置,且均与动力输入端20动力连接,第一动力输出端50与第一凸轮驱动组30动力连接,第一动力输出端50适于驱动第一搬运部11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二动力输出端60与第二凸轮驱动组40动力连接,第二动力速度适于驱动第二搬运部12沿第二方向运动,以通过同轴设置的第一凸轮驱动组30和第二凸轮驱动组40分别驱动第一动力输出端50和第二动力输出端60,第一动力输出端50进而驱动搬运单元10的第一搬运部11和第二搬运部12整体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二动力输出端60驱动第二搬运部12相对第一搬运部11沿第二方向运动。
其中,参见图3和图4所示,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具有夹角。
可以理解的是,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搬运单元10沿具有夹角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运动,需要设置两个动力输入端20,一个动力输入端20在第一方向上驱动,一个动力输入端20在第二方向上驱动,动力输入端20数量更多,成本较高,且两个动力输入端20需要分步骤驱动,第一方向上的驱动和第二方向上的驱动同步性差,驱动效率较低,会降低生产效率,且多个动力输入端20需要分别控制,控制逻辑复杂,工作稳定性较低。
反观本实用新型,动力输入端20输入动力后,可以同时驱动第一凸轮驱动组30和第二凸轮驱动组40,动力输入端20的数量更少,成本更低,两个凸轮驱动组的同步性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且无需进行分别控制,控制逻辑简单,控制第一凸轮驱动组30和第二凸轮驱动组40同步转动即可,控制逻辑简单,工作稳定性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搬运装置100,通过设置同轴设置的第一凸轮驱动组30和第二凸轮驱动组40,并通过第一凸轮驱动组30和第二凸轮驱动组40分别实现第一搬运部11与第二搬运部12在第一方向上的同步运动,第二搬运部12相对第一搬运部11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可以降低搬运装置100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简化控制逻辑,以提高搬运装置100的工作稳定性。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凸轮驱动组30包括:第一凸轮盘31和第一随动轴承32,第一凸轮盘31具有第一凸轮槽311,第一随动轴承32设置在第一凸轮槽311内,且第一随动轴承32与第一动力输出端50动力连接;第二凸轮驱动组40包括:第二凸轮盘41和第二随动轴承42,第二凸轮盘41具有第二凸轮槽411,第二随动轴承42设置在第二凸轮槽411内,且第二随动轴承42与第二动力输出端60动力连接。
具体而言,第一随动轴承32在第一凸轮槽311内滑动,第一凸轮槽311的变径部可以推动第一随动轴承32做第一方向上的直线往复运动,以推动或拉动第一动力输出端50,进而第一动力输出端50将第一方向上的直线运动输出至第一搬运部11,使第一搬运部11与第二搬运部12同步在第一方向上运动,第二随动轴承42在第二凸轮槽411内滑动,第二凸轮槽411的变径部可以推动第二随动轴承42做第二方向上的直线往复运动,以推动或拉动第二动力输出端60,第二动力输出端60将第二方向上的直线运动输出至第二搬运部12,使第二搬运部12相对第一搬运部11做第二方向上的往复运动。
这样,可以提高第一搬运部11、第二搬运部12的运动平稳性和可靠性,且可以确保同轴设置的第一凸轮驱动组30和第二凸轮驱动组40的驱动同步性更高,同轴转动即可实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分别驱动,产生干涉的概率更低,工作稳定性更高,生产效率更高。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凸轮槽311的变径部与第二凸轮槽411的变径部在轴向上的投影重合或交错设置,以使第一搬运部11与第二搬运部12的运动同步或异步。
也就是说,根据搬运装置100的工作需求,如果需要第一搬运部11与第二搬运部12的运动同步进行(同步),即第一搬运部11在第一方向上运动的同时,第二搬运部12在第二方向上运动,则可以使第一凸轮槽311的变径部与第二凸轮槽411的变径部的轴向投影重合,以使第一动力输出端50和第二动力输出端60可以同时进行动力输出,如果需要第一搬运部11与第二搬运部12的运动先后进行(异步),则可以使第一凸轮槽311的变径部与第二凸轮槽411的变径部的轴向投影交错设置,以实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先后运动,提高搬运装置100的适用范围。
示例性地,以发卡扁线搬运装置100为例,动力输入端20带动第一凸轮盘31和第二凸轮盘41同时转动,第一凸轮槽311的变径部与第二凸轮槽411的变径部在轴向上的投影交错设置,第一凸轮槽311的表面曲线推动第一随动轴承32,且第一凸轮槽311的变径部推动第一随动轴承32做直线运动,以使第一动力输出端50进行动力输出,此时第二凸轮槽411并未推动第二随动轴承42做之心啊运动,动力输入端20继续带动第一凸轮盘31和第二凸轮盘41转动,第一凸轮槽311转动至等径部,第一随动轴承32停止运动,而第二凸轮槽411的变径部推动第二随动轴承42做直线运动,以使第二动力输出端60进行动力输出,循环往复运动,实现第一方向正方向,第二方向正方向,第一方向反方向,第二方向反方向的循环搬运动作;如左到右,下到上,右到左,上到下的循环往复、连贯动作,以显著提高搬运效率。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搬运装置100还包括:台架70,第一搬运部11沿第一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台架70,第二搬运部12沿第二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第一搬运部11。由此,在实现搬运单元10在预定方向上运动的同时,可以提高搬运装置100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1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第一动力输出端50包括:推杆51和杠杆52,推杆51的一端与第一凸轮驱动组30相连,推杆51的另一端与杠杆52的一端相连,杠杆52可转动地设置于台架70,且杠杆52的另一端与第一搬运部11相连以推动第一搬运部11。
具体而言,台架70包括:底板71和支撑柱72,底板71上设置有杠杆支点711,第一搬运部11设置于支撑柱72,以使第一搬运部11与底板71间隔开,杠杆52位于第一搬运部11与底板71之间,且杠杆52的另一端与第一搬运部11的连杆113相连以推动第一搬运部11。
由此,杠杆52可相对底板71转动,杠杆52位于杠杆支点711一侧的一端形成为第一臂,位于杠杆支点711的另一侧的一端形成为第二臂,第一臂与推杆51相连,第二臂与第一搬运部11的连杆113相连,推杆51推动第一臂,第一臂带动第二臂反方向运动,第二臂推动或拉动连杆113,连杆113与导向筒114滑动配合,以使连杆113的一端伸出或缩回导向筒114,同时推动第一搬运部11沿第一方向运动,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搬运部11的运动平稳性。
其中,第一臂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臂的长度,以形成为省力杠杆52,降低驱动力需求,第一臂的长度也可以小于第二臂的长度,形成为费力杠杆52的同时,使第一搬运部11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距离控制更加精准。
如图1所示,第一搬运部11包括:固定板111以及移动板112,固定板111与移动板112之间设置有连杆113,移动板112与第二搬运部12可运动地相连,固定板111与支撑柱72相连。
也就是说,固定板111与移动板112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固定板111固定在支撑柱72上,移动板112与第二搬运部12相连,且移动板112可以相对固定板111移动,固定板111与移动板112在长度方向上可以间隔设置多个导向筒114,每个导向筒114内均设置有连杆113,连杆113可以在导向筒114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运动,以推动移动板112相对固定板111运动,且至少位于中间区域上的至少一个连杆113与第一动力输出端50的杠杆52相连,即可实现第一搬运部11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改善第一搬运部11的受力分布,进一步提高第一搬运部11的运动平稳性和可靠性。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动力输出端60包括:拨杆61和推动块62,拨杆61的一端与第二凸轮驱动组40相连,拨杆61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推动块62的滑槽621内,推动块62固定于第二搬运部12。
具体地,第二随动轴承42带动拨杆61运动,拨杆61在滑槽621内拨动推动块62运动,以实现第二搬运部12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而推动块62上设置滑槽621,拨杆61在拨动推动块62运动的同时,可以在滑槽621内滑动,以避免出现死点,提高第二动力输出端60的机械运动稳定性,以提高搬运装置100的工作稳定性。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第一搬运部11与第二搬运部12通过导轨13可运动地相连。
具体地,可以在移动板112上设置导轨13,在第二搬运部12上设置滑块,以实现两者在第二方向上的滑动配合,也可以在第二搬运部12上设置导轨13,对应在移动板112上设置滑块,以实现两者在第二方向上的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动力输入端20构造为输入轴,第一凸轮驱动组30和第二凸轮驱动组40设置于输入轴。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搬运装置100的空间占用,使搬运装置100的空间布置更加紧凑,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凸轮驱动组30和第二凸轮驱动组40的同步性,提高搬运装置100的工作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搬运单元,所述搬运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运动的第一搬运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搬运部相连,并可沿第二方向运动的第二搬运部,所述第二搬运部上设置有用于夹取搬运的夹取爪;
动力输入端、第一凸轮驱动组和第二凸轮驱动组,所述第一凸轮驱动组与所述第二凸轮驱动组同轴设置,且均与所述动力输入端动力连接;
第一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凸轮驱动组动力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适于驱动所述第一搬运部沿第一方向运动;
第二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凸轮驱动组动力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适于驱动所述第二搬运部沿第二方向运动;其中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具有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轮驱动组包括:第一凸轮盘和第一随动轴承,所述第一凸轮盘具有第一凸轮槽,所述第一随动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轮槽内,且所述第一随动轴承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动力连接;
所述第二凸轮驱动组包括:第二凸轮盘和第二随动轴承,所述第二凸轮盘具有第二凸轮槽,所述第二随动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轮槽内,且所述第二随动轴承与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动力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槽的变径部与所述第二凸轮槽的变径部在轴向上的投影重合或交错设置,以使所述第一搬运部与所述第二搬运部的运动同步或异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装置还包括:台架,所述第一搬运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台架,所述第二搬运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搬运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包括:推杆和杠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驱动组相连,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杠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杠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台架,且所述杠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搬运部相连以推动所述第一搬运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架包括:底板和支撑柱,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杠杆支点,所述第一搬运部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以使所述第一搬运部与所述底板间隔开,所述杠杆位于所述第一搬运部与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杠杆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搬运部的连杆相连以推动所述第一搬运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搬运部包括:固定板以及移动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移动板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移动板与所述第二搬运部可运动地相连,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撑柱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包括:拨杆和推动块,所述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轮驱动组相连,所述拨杆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推动块的滑槽内,所述推动块固定于所述第二搬运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搬运部与所述第二搬运部通过导轨可运动地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端构造为输入轴,所述第一凸轮驱动组和所述第二凸轮驱动组设置于所述输入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02305.2U CN220549709U (zh) | 2023-07-19 | 2023-07-19 | 搬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02305.2U CN220549709U (zh) | 2023-07-19 | 2023-07-19 | 搬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49709U true CN220549709U (zh) | 2024-03-01 |
Family
ID=90002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902305.2U Active CN220549709U (zh) | 2023-07-19 | 2023-07-19 | 搬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49709U (zh) |
-
2023
- 2023-07-19 CN CN202321902305.2U patent/CN2205497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38247B (zh) | 以电极板组装配机动车的电池壳体的装配站及装配设备 | |
CN203210564U (zh) | 一种输送装置 | |
CN107932484A (zh) | 一种多点位并行抓放桁架机械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6945024A (zh) | 一种上下料装置及其方法 | |
CN211468952U (zh) | 一种喂袋机构 | |
CN101797797A (zh) | 吹塑成型机的变间距装置 | |
CN110805678B (zh) | 一种变导程圆柱凸轮传动机构和插件机剪线装置 | |
CN220549709U (zh) | 搬运装置 | |
CN102873793B (zh) | 一种输送装置 | |
CN207824866U (zh) | 一种多点位并行抓放桁架机械手系统 | |
CN103331901B (zh) | 一种吹瓶机的变节距装置 | |
CN207787588U (zh) | 一种多连杆机构 | |
CN206663767U (zh) | 一种新型的吹瓶机变节距装置 | |
CN114633280A (zh) | 一种夹爪结构及其上下料机构 | |
CN103072199A (zh) | 一种双气缸全自动气动切坯机 | |
CN208800638U (zh) | 一种自动化中缩系统 | |
CN110451238B (zh) | 一种驱动机构及具其的移载装置 | |
CN108177932B (zh) | 一种吹瓶机用传动装置 | |
CN117226005A (zh) | 折弯设备 | |
CN101829738B (zh) | 立式压印机冲压顶出器 | |
CN220012458U (zh) | 一种大瓶全伺服推瓶机 | |
CN212331985U (zh) | 具有两种输出方式的制袋机 | |
CN218194768U (zh) | 双产品自动对中夹紧定位装置 | |
CN214869147U (zh) | 一种高效的分步机加工设备 | |
CN118808474A (zh) | 一种双向直线移位式罐口成型机构及瓶罐罐口成型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