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4829U - 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 - Google Patents

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4829U
CN220544829U CN202321394343.1U CN202321394343U CN220544829U CN 220544829 U CN220544829 U CN 220544829U CN 202321394343 U CN202321394343 U CN 202321394343U CN 220544829 U CN220544829 U CN 220544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lamination
aperture
post hole
position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43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军荣
朱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eente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eente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eente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eente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943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4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4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4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包括底座、盖体和定位套筒,底座一端为叠压端,底座自其叠压端向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一柱孔、第二柱孔和第三柱孔,盖体上开设有与第三柱孔同轴设置的第四柱孔,第三柱孔的孔径与转子冲片的内径相适配,第二柱孔的孔径与转子冲片的外径相适配,第一柱孔的孔径大于第二柱孔的孔径,定位套筒外径与第一柱孔的孔径相适配,盖体设于底座的叠压端并与底座紧固连接,定位套筒设于第一柱孔内并被设置为在盖体的作用下向下压紧容置于第二柱孔内的转子冲片。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结构简单,能够在不需要取出叠压好的冲片情况下,直接将叠压好的冲片装配在转子转轴上。

Description

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机技术中,电机的旋转部分称为电机转子,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冲片组成。电机工作时,定子中的电流会产生磁场,与转子中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转矩,使得转子开始旋转。然而,转子旋转时,冲片之间会产生涡流,这些涡流会导致转子损耗和发热。为了减少涡流的产生和损耗,可以在转子的冲片之间安装隔磁环。隔磁环是由导磁材料制成的环形零件,可以有效地防止涡流的产生,从而降低转子损耗和发热。此外,隔磁环还可以减小转子的磁漏,提高电机的效率和性能。
目前,制作电机转子时需要对冲片进行叠压并压紧。叠压时通常需要使用定位工装对转子冲片进行轴向同心定位,并进行加压紧固。然而,叠压工艺完成后需要取出转子铁芯,然后再将其装配到转子转轴上。这种装配方式存在问题,一方面装配流程繁琐复杂,生产效率较低。另一方面,取出转子铁芯后,难以保证经过工装加压紧固后的冲片组在取出后仍然与隔磁环保持紧密连接,更难以保证其他位置的冲片的圆周齐度。
因此,如何保证对叠压的转子冲片进行精准并且牢固地定位,是叠压工装的重要技术难题和改进点。同时,如何保证转子冲片组的圆周齐度并确保与隔磁环保持紧密连接,也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确保转子冲片在叠压过程中的精准定位,并在不需要取出叠压好的冲片情况下,直接将叠压好的冲片装配在转子转轴上的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包括底座、盖体和定位套筒,所述底座一端为叠压端,所述底座自其叠压端向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一柱孔、第二柱孔和第三柱孔,所述第一柱孔、第二柱孔和第三柱孔相互连通并贯穿底座设置,所述盖体上开设有与第三柱孔同轴设置的第四柱孔,所述第三柱孔的孔径与转子冲片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二柱孔的孔径与转子冲片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第一柱孔的孔径大于第二柱孔的孔径,所述定位套筒外径与第一柱孔的孔径相适配,且定位套筒的内径与第二柱孔的孔径相适配,所述盖体设于底座的叠压端并与底座紧固连接,所述定位套筒设于第一柱孔内并被设置为在盖体的作用下向下压紧容置于第二柱孔内的转子冲片。
为了方便地拆下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包括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所述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的形状互为镜像,所述定位套筒由第一半圆筒和第二半圆筒组成。
为了方便地拆下盖体,所述盖体包括第一半圆盖和第二半圆盖,所述第一半圆盖和第二半圆盖的形状互为镜像,所述盖体由第一半圆盖和第二半圆盖组成。
为了稳固地连接底座和盖体,所述底座和盖体上开设有相适配的螺孔,所述底座和盖体通过螺钉与螺孔螺纹配合紧固连接。
为了提供更加均匀的压力分布,所述螺孔设置有多个,多个螺孔沿第四柱孔周向间隔布设。
为了使底座更容易被拆卸,所述底座具有一第一切缝,所述第一切缝自底座的内侧向外径向延伸贯穿所述底座设置。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底座具有一与第一切缝位于底座同一直径上的第二切缝,所述第二切缝自底座的内侧向外径向延伸并与底座的外侧相距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二切缝与底座外侧相距设置的一端设置有防破裂孔。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结构简单,能够确保转子冲片在叠压过程中的精准定位,并在不需要取出叠压好的冲片情况下,直接将叠压好的冲片装配在转子转轴上。
附图说明
图1是 实施例1前视立体图;
图2是 前视立体分解图;
图3是 实施例1中底座的俯视图;
图4是 实施例1中底座与盖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 实施例1中冲片处于叠压完毕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底座1、螺孔11、第一切缝12、第二切缝13、防破裂孔14、盖体2、第一半圆盖21、第二半圆盖22、定位套筒3、第一半圆筒31、第二半圆筒32、第一柱孔4、第二柱孔5、第三柱孔6、第四柱孔7、叠压端8、第一隔磁环100、第二隔磁环200、第三隔磁环300、冲片4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包括底座1、盖体2和定位套筒3,所述底座1一端为叠压端8,所述底座1自其叠压端8向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一柱孔4、第二柱孔5和第三柱孔6,所述第一柱孔4、第二柱孔5和第三柱孔6相互连通并贯穿底座1设置,所述盖体2上开设有与第三柱孔6同轴设置的第四柱孔7,所述第三柱孔6的孔径与转子冲片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二柱孔5的孔径与转子冲片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第一柱孔4的孔径大于第二柱孔5的孔径,所述定位套筒3外径与第一柱孔4的孔径相适配,且定位套筒3的内径与第二柱孔5的孔径相适配,所述盖体2设于底座1的叠压端8并与底座1紧固连接,所述定位套筒3设于第一柱孔4内并被设置为在盖体2的作用下向下压紧容置于第二柱孔5内的转子冲片。
为了方便理解,以下根据使用该工装进行冲片叠压的操作流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使用时,如图1和图5所示,选择与冲片400相适配的第一隔磁环100自叠压端8置于第二柱孔5内,并依据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冲片400自底座1的叠压端8叠放于第二柱孔5内,使多个冲片400叠放后的上端平面与第二柱孔5的上端平面平齐,后将第二隔磁环200自叠压端8置于第一柱孔4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柱孔4的孔径优选与第二隔磁环200的外径相适配,第二隔磁环200的内径与冲片400的内径相适配,以保证叠压好的冲片圆周齐度一致,接着,将定位套筒3插入底座1的第一柱孔4内与第二隔磁环200的顶端平面抵接,再依据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冲片400连同第三隔磁环300自底座1的叠压端8依次叠放于第二柱孔5内定位套筒3内,使第三隔磁环300的上端平面与定位套筒3的上端平面平齐,即与底座1叠压端8的端面平齐,接着将盖体2盖设于底座1的叠压端8并与底座1紧固连接,即完成冲片400的叠压,接着将叠压好的冲片400连同该叠压工装自第三柱孔6套入转子转轴前端,并使转子转轴前端端部从第四柱孔7穿出,然后使用拉紧工装压紧该叠压工装,保证叠压好的冲片400正确完好地装配到转子转轴上,最终将该叠压工装拆下即可,值得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在盖体2与底座1紧固连接时,第一隔磁环100和预设数量的冲片400被第三柱孔6与第二柱孔5孔径差形成的台阶面配合第二隔磁环200压紧在第二柱孔5内,由于第二柱孔5的深度恒定,且第二柱孔5的孔径与冲片400的外径相适配,则使得叠压后的冲片400能与第一隔磁环100紧密连接,且其圆周齐度保持一致;第二隔磁环200一面被第二柱孔5与第一柱孔4孔径差形成的台阶面压紧,另一面被定位套筒3压紧,由于定位套筒3的内径与第二柱孔5的孔径相适配,即与冲片400的外径相适配,结合第二隔磁环200的内径与冲片400的内径相适配,则叠放于定位套筒3内的冲片400被第二隔磁环200配合第三隔磁环300压紧于定位套筒3内,这样,利用定位套筒3的长度恒定以及第三隔磁环300厚度的恒定,使得叠压与定位套筒3内的冲片400的整体长度保持恒定,且叠压后的冲片400圆周齐度一致。利用上述结构设计,能够确保转子冲片在叠压过程中的精准定位,并在不需要取出叠压好的冲片情况下,直接将叠压好的冲片装配在转子转轴上,以简化叠压装配流程,提升生产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在实施例1的技术上,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方便地拆下定位套筒3,所述定位套筒3包括第一半圆筒31和第二半圆筒32,所述第一半圆筒31和第二半圆筒32的形状互为镜像,所述定位套筒3由第一半圆筒31和第二半圆筒32组成。利用这种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在将冲片装配到转子转轴上后,可以轻松地将定位套筒3拆卸下来,并能重复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定位套筒3的两个半圆筒形状互为镜像,可以确保转子冲片在装配过程中得到精确定位,提高了装配的准确性和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方便地拆下盖体2,所述盖体2包括第一半圆盖21和第二半圆盖22,所述第一半圆盖21和第二半圆盖22的形状互为镜像,所述盖体2由第一半圆盖21和第二半圆盖22组成。这种设计使得盖体2可以被轻松地拆卸并更换,方便了维修和维护。由于第一半圆盖21和第二半圆盖22的形状互为镜像,它们可以相互替换使用,减少了备件的需要,也增加了工具的灵活性。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稳固地连接底座1和盖体2,所述底座1和盖体2上开设有相适配的螺孔11,所述底座1和盖体2通过螺钉与螺孔11螺纹配合紧固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提供更加均匀的压力分布,所述螺孔11设置有多个,多个螺孔11沿第四柱孔7周向间隔布设。这样,通过多个螺孔11紧固底座1和盖体2时,能提供更加均匀的压力分布,使得底座1和盖体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减少因为连接不牢而导致的失效风险。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使底座1更容易被拆卸,所述底座1具有一第一切缝12,所述第一切缝12自底座1的内侧向外径向延伸贯穿所述底座1设置。利用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底座1更加容易被拆卸,可以通过在第一切缝12处使用工具来松动底座1,从而将其与叠压好的冲片分离出来。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底座1具有一与第一切缝12位于底座1同一直径上的第二切缝13,所述第二切缝13自底座1的内侧向外径向延伸并与底座1的外侧相距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切缝13的设置,一方面,可以让底座1更容易被拆卸,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在底座1的内侧和外侧形成过多的应力集中,提高了底座1的强度和稳定性。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切缝13与底座1外侧相距设置的一端设置有防破裂孔14。在本实施例中,防破裂孔13的使用,可以避免沿第一切缝12和第二切缝13将底座1与冲片分离的过程中破裂和损坏。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结构简单,能够确保转子冲片在叠压过程中的精准定位,并在不需要取出叠压好的冲片情况下,直接将叠压好的冲片装配在转子转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包括底座(1)、盖体(2)和定位套筒(3),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一端为叠压端(8),所述底座(1)自其叠压端(8)向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一柱孔(4)、第二柱孔(5)和第三柱孔(6),所述第一柱孔(4)、第二柱孔(5)和第三柱孔(6)相互连通并贯穿底座(1)设置,所述盖体(2)上开设有与第三柱孔(6)同轴设置的第四柱孔(7),所述第三柱孔(6)的孔径与转子冲片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二柱孔(5)的孔径与转子冲片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第一柱孔(4)的孔径大于第二柱孔(5)的孔径,所述定位套筒(3)外径与第一柱孔(4)的孔径相适配,且定位套筒(3)的内径与第二柱孔(5)的孔径相适配,所述盖体(2)设于底座(1)的叠压端(8)并与底座(1)紧固连接,所述定位套筒(3)设于第一柱孔(4)内并被设置为在盖体(2)的作用下向下压紧容置于第二柱孔(5)内的转子冲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套筒(3)包括第一半圆筒(31)和第二半圆筒(32),所述第一半圆筒(31)和第二半圆筒(32)的形状互为镜像,所述定位套筒(3)由第一半圆筒(31)和第二半圆筒(3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盖体(2)包括第一半圆盖(21)和第二半圆盖(22),所述第一半圆盖(21)和第二半圆盖(22)的形状互为镜像,所述盖体(2)由第一半圆盖(21)和第二半圆盖(22)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和盖体(2)上开设有相适配的螺孔(11),所述底座(1)和盖体(2)通过螺钉与螺孔(11)螺纹配合紧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其特征是,所述螺孔(11)设置有多个,多个螺孔(11)沿第四柱孔(7)周向间隔布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具有一第一切缝(12),所述第一切缝(12)自底座(1)的内侧向外径向延伸贯穿所述底座(1)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具有一与第一切缝(12)位于底座(1)同一直径上的第二切缝(13),所述第二切缝(13)自底座(1)的内侧向外径向延伸并与底座(1)的外侧相距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切缝(13)与底座(1)外侧相距设置的一端设置有防破裂孔(14)。
CN202321394343.1U 2023-06-02 2023-06-02 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 Active CN220544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4343.1U CN220544829U (zh) 2023-06-02 2023-06-02 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4343.1U CN220544829U (zh) 2023-06-02 2023-06-02 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4829U true CN220544829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2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4343.1U Active CN220544829U (zh) 2023-06-02 2023-06-02 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4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273534A (ja) 発電機固定子取付装置
US20160087493A1 (en) Compression band shim pack for stator core, related stator and generator
GB2597615A (en) Iron core lamination weld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CN220544829U (zh) 电机转子冲片叠压工装
CN110050402A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及其制造方法
CN212462914U (zh) 一种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
CN203219010U (zh) 用于中小型交流电机上的定子铁芯
CN109412297B (zh) 一种无平衡环内嵌式伺服电机转子组件及制造方法
KR20190043459A (ko) 회전 전기 기기 코어의 제조 방법 및 회전 전기 기기 코어
CN110707849A (zh) 永磁电机转子、永磁电机及浴缸泵
CN106787309A (zh) 单相永磁无刷电机
CN107516950B (zh) 一种高效耐用的定子铁芯及其制造方法
WO2019024684A1 (zh) 转子和具有该转子的电机和压缩机
CN107332376B (zh) 转子和具有该转子的电机和压缩机
CN116846160A (zh) 磁悬浮电机转子冲片叠压方法
CN214380348U (zh) 一种拼块式永磁电机转子
CN212258739U (zh) 一种电机双绕组定子的安装结构
CN210693595U (zh) 永磁电机转子、永磁电机及浴缸泵
CN217307381U (zh) 一种组合式机座
CN214543833U (zh) 定子铁芯通风槽板连接结构
CN217159504U (zh) 一种电机铁芯组装装置及电机铁芯
CN213027560U (zh) 一种定子结构
CN218678560U (zh) 一种电动机定子结构
CN213243693U (zh) 电机
CN214045369U (zh) 风力发电机主轴用定子铁芯的叠压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