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4724U - 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 - Google Patents

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4724U
CN220544724U CN202321989572.8U CN202321989572U CN220544724U CN 220544724 U CN220544724 U CN 220544724U CN 202321989572 U CN202321989572 U CN 202321989572U CN 220544724 U CN220544724 U CN 220544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battery
photoelectric instrument
box body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895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筱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 Jiang Feng Shang Techo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 Jiang Feng Shang Techo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 Jiang Feng Shang Techo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 Jiang Feng Shang Techo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895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4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4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47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它解决了现有光电仪放置盒实用性不足等技术问题。包括放置盒体,放置盒体内具有用于放置可充电光电仪的放置腔,放置盒体内设有蓄电池,蓄电池与光电仪充电接口相连以供可充电光电仪通过光电仪充电接口充电和/或蓄电池连接与无线充电模块相连以供可充电光电仪无线充电,放置盒体上设有电池充电接口,电池充电接口与蓄电池相连。优点在于:通过蓄电池与光电仪充电线路板相连,能够在没有充电线进行充电的情况下对光电仪进行快速充电,提高了放置盒体的实用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通过指示灯能够显示充电状态下蓄电池或者光电仪的充电程度,便于用户使用,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仪收纳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
背景技术
光电仪是一种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进行调节改善身体和面部的机器,且光电仪需要与身体进行亲密接触,需要提高对光电仪的保存环境;不过现有的光电仪大多数不配备光电仪收纳盒,导致光电仪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污染,且光电仪充电需要通过充电设备直接对本体进行充电或者通过放置在充电底座上进行充电,会导致携带不方便等问题;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能够放置光电仪的放置盒,通过放置盒能够有效防止光电仪受到外界污染,不过现有的放置盒大多数都只能在具有电源与放置盒充电接口充电的情况下才能对光电仪进行充电,导致光电仪在没有电源进行连接时无法进行充电,现有的放置盒的实用性不足,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包括放置盒体,所述的放置盒体内具有用于放置可充电光电仪的放置腔,所述的放置盒体内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光电仪充电接口相连以供可充电光电仪通过光电仪充电接口充电和/或所述的蓄电池连接与无线充电模块相连以供可充电光电仪无线充电,所述的放置盒体上设有电池充电接口,所述的电池充电接口与蓄电池相连。
在上述的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中,所述的放置盒体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的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一侧通过铰接组件相连,所述的第一盒体包括第一盒盖和第一隔板,所述的第二盒体包括第二盒盖和第二隔板,所述的第一隔板上设有内凹的第一半腔,所述的第二隔板上设有内凹的第二半腔,所述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相互扣合后所述的第一半腔和第二半腔拼合形成所述的放置腔。
在上述的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中,所述的第一盒盖和第一隔板之间形成第一空腔和/或所述的第二盒盖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的蓄电池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内。
在上述的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中,所述的第一盒体位于第二盒体上方,且所述的蓄电池与电池充电线路板相连,且所述的电池充电接口设置在电池充电线路板上,所述的蓄电池与电池充电线路板均设置在第二空腔内,且所述的电池充电接口延伸至第二盒盖外侧的电池充电孔内。
在上述的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中,所述的蓄电池与光电仪充电线路板相连,且所述的光电仪充电线路板设置在第二空腔内,且所述的光电仪充电接口设置在光电仪充电线路板上。
在上述的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中,所述的光电仪充电线路板设置在第二盒盖内侧的定位柱上且所述的光电仪充电线路板与第二半腔相对应。
在上述的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中,所述的光电仪充电接口具有两个充电柱,且所述的充电柱贯穿第二隔板的内凹处且延伸至第二半腔内,且所述的第二半腔一侧设有扣手槽。
在上述的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中,所述的第二盒盖内侧设有位于第二空腔内且由若干隔板合围而成的电池放置槽,且所述的蓄电池设置在电池放置槽内。
在上述的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中,所述的第一盒盖远离第二盒体的一侧具有弧面,且所述的第二盒盖远离第一盒体的一侧具有水平放置面。
在上述的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中,所述的第二盒盖周向外侧设有凹陷部,且所述的电池充电孔设置在凹陷部内,在第二盒体内设有具有指示灯的指示灯线路板,且所述的指示灯线路板与电池充电线路板和/或光电仪充电线路板相连,且所述的指示灯设置在位于第二盒体外侧的灯孔内。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蓄电池与光电仪充电线路板相连,能够在没有充电线进行充电的情况下对光电仪进行快速充电,提高了放置盒体的实用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2、通过凹陷部能够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到电池充电孔内,减少电池充电孔受到的污染。
3、通过指示灯能够显示充电状态下蓄电池或者光电仪的充电程度,便于用户使用,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放置盒体1、放置腔11、蓄电池12、电池充电接口13、第一盒体14、第一盒盖141、第一隔板142、第一半腔143、第二盒体15、第二盒盖151、第二隔板152、第二半腔153、电池充电孔154、定位柱155、扣手槽156、灯孔157、光电仪充电接口2、充电柱21、铰接组件3、第一空腔4、第二空腔5、电池充电线路板6、光电仪充电线路板7、电池放置槽8、凹陷部9、指示灯线路板10、指示灯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包括放置盒体1,通过放置盒体1能够有效保存可充电光电仪,且保证可充电光电仪不会受到外界环境污染,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放置盒体1内具有用于放置可充电光电仪的放置腔11,放置盒体1内设有蓄电池12,蓄电池12与光电仪充电接口2相连以供可充电光电仪通过光电仪充电接口2充电和/或蓄电池12连接与无线充电模块相连以供可充电光电仪无线充电,放置盒体1上设有电池充电接口13,电池充电接口13与蓄电池12相连,通过电池充电接口13能够便于光电仪在放置盒体1内进行充电,且蓄电池12能够对电量进行存储,在电池充电接口13没有连接充电线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光电仪进行充电,大大提高了光电仪的充电便利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具体来讲,放置盒体1包括第一盒体14和第二盒体15,第一盒体14与第二盒体15一侧通过铰接组件3相连,铰接组件3具有成本低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所述的铰接组件3包括上铰接和下铰接,上铰接和下铰接之间通过铰接轴活动相连,第一盒体14包括第一盒盖141和第一隔板142,第二盒体15包括第二盒盖151和第二隔板152,上铰接上端一侧与第一盒盖141通过若干固定柱固定相连,且上铰接的下端抵靠在第一隔板142上,下铰接下端抵靠在第二盒盖151上且一侧与第二隔板152相抵靠,第一隔板142上设有内凹的第一半腔143,第二隔板152上设有内凹的第二半腔153,第一盒体14和第二盒体15相互扣合后第一半腔143和第二半腔153拼合形成放置腔11。
其中,第一盒盖141和第一隔板142之间形成第一空腔4和/或第二盒盖151和第二隔板152之间形成第二空腔5,第一空腔4的大小小于第二空腔5的大小,蓄电池12设置在第一空腔4或第二空腔5内。
如图2、图5、图6所示,第一盒体14位于第二盒体15上方,且蓄电池12与电池充电线路板6相连,且电池充电接口13设置在电池充电线路板6上,能够通过与充电线相连的电池充电接口13对蓄电池12进行充电,蓄电池12与电池充电线路板6均设置在第二空腔5内,能够有效减少充电线路占用空间,且能够便于安装,提高安装效率,且电池充电接口13延伸至第二盒盖151外侧的电池充电孔154内,能够便于对电池充电接口13进行定位,提高电池充电接口13的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蓄电池12与光电仪充电线路板7相连,蓄电池12能够通过光电仪充电线路板7对光电仪进行快速充电,且光电仪充电线路板7设置在第二空腔5内,能够进一步减少充电组件占用的空间大小,缩小放置盒体1的体积,且光电仪充电接口2设置在光电仪充电线路板7上,能够通过光电仪充电接口2对光电仪进行快速充电。
其中,光电仪充电线路板7设置在第二盒盖151内侧的定位柱155上且光电仪充电线路板7与第二半腔153相对应,且通过定位柱155能够提高光电仪充电线路板7的安装效率,且能够对光电仪充电线路板7起到固定作用。
结合图3、图5、图6所示,光电仪充电接口2具有两个充电柱21,且充电柱21贯穿第二隔板152的内凹处且延伸至第二半腔153内,充电柱21能够直接对放置腔11内的光电仪进行快速充电,且第二半腔153一侧设有扣手槽156,通过扣手槽156能够便于对光电仪进行抓取,提高光电仪的放置和拿取效率。
其中,第二盒盖151内侧设有位于第二空腔5内且由若干隔板合围而成的电池放置槽8,且蓄电池12设置在电池放置槽8内,且通过电池放置槽8能够便于提高蓄电池12的放置效率且能够对蓄电池12起到固定作用。
具体来讲,第一盒盖141远离第二盒体15的一侧具有弧面,能够提高放置盒体1的美观性,且第二盒盖151远离第一盒体14的一侧具有水平放置面,通过水平放置面能够提高防止盒体1的放置稳定性。
结合图2、图6所示,第二盒盖151周向外侧设有凹陷部9,且电池充电孔154设置在凹陷部9内,通过凹陷部9能够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到电池充电孔154内,减少电池充电孔154受到的污染,在第二盒体15内设有具有指示灯101的指示灯线路板10,且指示灯线路板10与电池充电线路板6和/或光电仪充电线路板7相连,通过蓄电池12充电程度或者光电仪的充电程度进行不同颜色的灯光显示,且指示灯101设置在位于第二盒体15外侧的灯孔157内,指示灯101能够通过灯孔157对外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放置盒体1内能够通过放置腔11对光电仪进行放置,且能够通过电池充电接口13对蓄电池12和光电仪进行充电,且蓄电池12与光电仪充电线路板7相连能够在光电仪充电接口13不供电的情况下对光电仪进行快速充电,且指示灯线路板10与电池充电线路板6和/或光电仪充电线路板7相连,能够通过第二盒体15外侧灯孔157内的指示灯101来显示蓄电池12或者光电仪的充电程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放置盒体1、放置腔11、蓄电池12、电池充电接口13、第一盒体14、第一盒盖141、第一隔板142、第一半腔143、第二盒体15、第二盒盖151、第二隔板152、第二半腔153、电池充电孔154、定位柱155、扣手槽156、灯孔157、光电仪充电接口2、充电柱21、铰接组件3、第一空腔4、第二空腔5、电池充电线路板6、光电仪充电线路板7、电池放置槽8、凹陷部9、指示灯线路板10、指示灯10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包括放置盒体(1),所述的放置盒体(1)内具有用于放置可充电光电仪的放置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盒体(1)内设有蓄电池(12),所述的蓄电池(12)与光电仪充电接口(2)相连以供可充电光电仪通过光电仪充电接口(2)充电和/或所述的蓄电池(12)连接与无线充电模块相连以供可充电光电仪无线充电,所述的放置盒体(1)上设有电池充电接口(13),所述的电池充电接口(13)与蓄电池(1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盒体(1)包括第一盒体(14)和第二盒体(15),所述的第一盒体(14)与第二盒体(15)一侧通过铰接组件(3)相连,所述的第一盒体(14)包括第一盒盖(141)和第一隔板(142),所述的第二盒体(15)包括第二盒盖(151)和第二隔板(152),所述的第一隔板(142)上设有内凹的第一半腔(143),所述的第二隔板(152)上设有内凹的第二半腔(153),所述的第一盒体(14)和第二盒体(15)相互扣合后所述的第一半腔(143)和第二半腔(153)拼合形成所述的放置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盒盖(141)和第一隔板(142)之间形成第一空腔(4)和/或所述的第二盒盖(151)和第二隔板(152)之间形成第二空腔(5),所述的蓄电池(12)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空腔(4)或第二空腔(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盒体(14)位于第二盒体(15)上方,且所述的蓄电池(12)与电池充电线路板(6)相连,且所述的电池充电接口(13)设置在电池充电线路板(6)上,所述的蓄电池(12)与电池充电线路板(6)均设置在第二空腔(5)内,且所述的电池充电接口(13)延伸至第二盒盖(151)外侧的电池充电孔(15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电池(12)与光电仪充电线路板(7)相连,且所述的光电仪充电线路板(7)设置在第二空腔(5)内,且所述的光电仪充电接口(2)设置在光电仪充电线路板(7)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仪充电线路板(7)设置在第二盒盖(151)内侧的定位柱(155)上且所述的光电仪充电线路板(7)与第二半腔(153)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仪充电接口(2)具有两个充电柱(21),且所述的充电柱(21)贯穿第二隔板(152)的内凹处且延伸至第二半腔(153)内,且所述的第二半腔(153)一侧设有扣手槽(156)。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盒盖(151)内侧设有位于第二空腔(5)内且由若干隔板合围而成的电池放置槽(8),且所述的蓄电池(12)设置在电池放置槽(8)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盒盖(141)远离第二盒体(15)的一侧具有弧面,且所述的第二盒盖(151)远离第一盒体(14)的一侧具有水平放置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盒盖(151)周向外侧设有凹陷部(9),且所述的电池充电孔(154)设置在凹陷部(9)内,在第二盒体(15)内设有具有指示灯(101)的指示灯线路板(10),且所述的指示灯线路板(10)与电池充电线路板(6)和/或光电仪充电线路板(7)相连,且所述的指示灯(101)设置在位于第二盒体(15)外侧的灯孔(157)内。
CN202321989572.8U 2023-07-26 2023-07-26 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 Active CN220544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9572.8U CN220544724U (zh) 2023-07-26 2023-07-26 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9572.8U CN220544724U (zh) 2023-07-26 2023-07-26 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4724U true CN220544724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3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89572.8U Active CN220544724U (zh) 2023-07-26 2023-07-26 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47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43292U (zh) 一种光伏发电便携凳
US7289831B2 (en) Endless powered anywhere cellphone system
JP3148117U (ja) ポータブル太陽電池充電装置
CN207926219U (zh) 带有移动电源的充电装置
CN220544724U (zh) 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
CN211455775U (zh) 一种新型动力锂电池
CN217427700U (zh) 一种便携式锂电池充电器
CN212909029U (zh) 一种导光电池充电器
CN102231432A (zh) 一种电池及电池舱
CN212625705U (zh) 一种正负同极正极带保护装置的充电电池
JPH0530027B2 (zh)
CN206099028U (zh) 防水手持激光器
CN218274930U (zh) 一种背负式锂电池背包的背负结构
CN206293915U (zh) 一种带电池保护盒的充电器
CN213487497U (zh) 一种户外军用可充电便携式硅胶水壶
CN211980820U (zh) 一种1.5v的usb充电电池
CN215112124U (zh) 一种便携式可充电无线信号灯
CN212257614U (zh) 便携式充电电池
CN216213907U (zh) 一种无需焊接的电容电池转干电池的分板结构
CN211429490U (zh) 一种带太阳能充电的蓝牙耳机盒及蓝牙耳机
CN107681068B (zh) 具有一体化电芯的可充电电池
CN219832860U (zh) 一种具有灯显电量的电池组件
CN219350450U (zh) 电芯盖板及电池包
CN211794695U (zh) 一种usb充电应急式晴雨伞
CN211656077U (zh) 一种折叠流畅的太阳能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