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2622U - 冷床缓冷保温罩及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 - Google Patents

冷床缓冷保温罩及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2622U
CN220532622U CN202321516406.6U CN202321516406U CN220532622U CN 220532622 U CN220532622 U CN 220532622U CN 202321516406 U CN202321516406 U CN 202321516406U CN 220532622 U CN220532622 U CN 220532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heat preservation
hot rolled
preservation cover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164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艳丽
安卫春
杨东民
王铁成
田文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Xinda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Xinda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Xinda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Xinda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164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2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2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2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床缓冷保温罩及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属于热轧H型钢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保温罩组件、冷床、用于将热轧H型钢从运输辊道转移至所述冷床上的冷床取钢臂组件,所述保温罩体组件包括保温罩体和用于吊设所述保温罩体的吊架结构,所述保温罩体罩设在所述运输辊道和所述冷床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冷床入料端运输辊道及冷床高温区段设置保温罩组件,实现不影响冷床步进正常运动的情况下在线均热保温退火处理,消除热轧H型钢产品内应力。

Description

冷床缓冷保温罩及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轧H型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床缓冷保温罩及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
背景技术
H型钢在万能轧制过程中由于腹板和翼缘在不同的变形区域进行变形,其变形规律和金属流动规律十分复杂,而且变形不均匀,因此在H型钢轧制过程中必然存在变形不均匀的现象。另外,由于腹板比较薄,翼缘比较厚,在轧制过程中腹板的散热面积大、翼缘散热面积小,特别是R角部分厚度较大,而且散热面积小,因此,其温度最高。由于腹板和翼缘变形不均匀,会导致H型钢轧制过程中腹板和翼缘波浪,甚至拉裂等现象。另外由于腹板和翼缘变形不均匀,必然使H型钢端部出现舌形。由于变形不均匀和H型钢断面存在温度差:实际测得翼缘温度比腹板温度高50℃~80℃,因此轧后H型钢中必然存在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影响了H型钢的使用性能,H型钢轧后冷却过程中也造成H型钢存在残余应力的问题。
原理上,碳素钢热处理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应力消除也就越彻底,碳素钢退火温度550℃~625℃,保温时间与产品的厚度及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以方坯为原料的热轧H型钢经过加热炉加热,粗轧机(BD轧机)往复轧制5至7道次后,切头进入万能轧机连轧11道次出H型钢。经过超快冷处理,进入冷床空冷和喷水冷却。热轧H型钢由于轧制形状特殊,万能轧制时水平辊与侧压立辊轧制,造成形变内应力增大。通过超快冷时,相变引起巨大内应力。内应力的存在,对于热轧H型钢安全服役将产生巨大影响,关系到钢构的安全实用寿命。
公开号为CN106939371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消除内应力提高超高强度钢薄壁工件尺寸精度方法,首先将工件装在高压气淬真空炉内,在1.33×10-1Pa~1.33×10- 3Pa真空度下,以10~13℃/min的加热速率将工件加热至420~440℃,当低于热处理工序回火温度80~100℃时,保温4~5小时,再在1.5bar的高纯度氮气保护下慢速冷却至室温;再利用激振器在频率为60~98Hz、转速为3600~5700rpm下采用5个不同频率连续对工件振动40min;其是针对超高强钢薄壁工件,而且并未对其加热、冷却及振动所涉及到设备进行介绍。
2018年12月,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型钢厂李同敬在论文《热轧大型H型钢残余应力相关研究》中分析了热轧H型钢冷却后残余应力的影响、钢残余应力分布情况以及钢残余应力控制措施等内容。2019年6月,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袁昆在论文《热浸锌部分消除热轧H型钢残余应力研究》中分析了热浸锌工艺对热轧H型钢残余应力的消除作用。
东北大学王军磊在其硕士学位论文《H型钢超快冷条件下的变形分析与有限元模拟》中对不同H型钢在同等条件下的变形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了H型钢并外扩现象和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
现有技术还没有适用于热轧H型钢产品消除内应力的可产业化的工艺,尤其是可实现热轧H型钢连续生产的内应力消除工艺。热轧H型钢内应力消除过程中的退火冷却是必不可少的流程。现有技术是热轧H型钢轧制以后出最后一架轧机,通过中间长运输辊道将长条热轧H型钢送至冷床入料端运输辊道;然后冷床取钢臂将整条热轧H型钢放在步进式冷床上冷却,其在运输辊道上及被转移至冷床过程中温度不均,从而不能消除热轧H型钢的产品内应力。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这一需求展开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还没有适用于热轧H型钢产品消除内应力的可产业化的工艺,尤其是可实现热轧H型钢连续生产的内应力消除工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方法,从轧钢加热炉区出来的热轧H型钢经过除磷、粗连轧、横向剪切、精连轧、超快冷却、空气冷却、喷水冷却、热风烘干、偏心辊振动、矫直后进入编组床区域进行编组;根据热处理退火原理和偏心辊振动两种方式释放残余应力。
而为了进一步解决热轧H型钢轧制以后出最后一架轧机后,在中间长运输辊道及被转移至步进式冷床上冷却过程中,存在温度不均,无法实现热轧H型钢退火后在线均热保温,消除热轧H型钢产品内应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床缓冷保温罩,包括保温罩组件、冷床、用于将热轧H型钢从运输辊道转移至所述冷床上的冷床取钢臂组件,所述保温罩体组件包括保温罩体和用于吊设所述保温罩体的吊架结构,所述保温罩体罩设在所述运输辊道和所述冷床上。
这里,在运输辊道与冷床之间设置保温罩组件,对均热后的热轧H型钢进行保温处理,避免了热轧H型钢转移至冷床过程中温度不均,达到均匀钢基体晶粒粒度,消除因温度不均造成的产品内应力,解决了热轧H型钢退火后在线均热保温的问题。
在冷床入料端运输辊道及冷床高温区段设置保温罩组件,实现不影响冷床步进正常运动的情况下在线均热保温退火处理,消除热轧H型钢产品内应力。
优选地,所述保温罩体包括上下层叠的碳素薄钢板和不锈钢薄板,所述碳素薄钢板和所述不锈钢薄板之间填充有绝缘玻璃棉。
在冷床入料端运输辊道及冷床高温区段上方的保温罩采用坚固耐用、重量轻的结构设计,同时保温罩体下表面不锈钢薄板利用镜面原理反射热轧H型钢的热辐射,其内层采用绝热玻璃棉,外层采用碳钢薄板,骨架采用低合金高强度的槽钢做成。
优选地,所述保温罩体上表面设置有横钢骨架,所述保温罩体通过吊链吊设在所述吊架结构上,所述吊链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横钢骨架上。
吊架结构采用立柱及吊装梁的设计,其由Q420MPa低合金高强度热轧H型钢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冷床取钢臂组件包括取钢臂、液压升降缸组件、升降缸安装座和链条取料组件,所述升降缸安装座位于所述冷床下方位置,所述液压升降缸组件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升降缸安装座上表面,另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取钢臂下表面;所述取钢臂位于所述运输辊道和所述冷床中间,且其上安装有用于运输所述热轧H型钢的所述链条取料组件。
优选地,所述液压升降缸组件包括沿所述取钢臂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液压升降缸和第二液压升降缸,所述第一液压升降缸和所述第二液压升降缸下端均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升降缸安装座上表面,另一端均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取钢臂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链条取料组件包括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中心轴均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取钢臂上,且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之间通过移料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链轮中心通过链轮驱动电机带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包括上述的冷床缓冷保温罩。
优选地,从前到后依次包括除磷机、粗连轧机、切头飞剪机、精连轧机、超快冷机、运输辊道、冷床缓冷保温罩、空冷机、喷水冷却机、热风烘干机、偏芯辊道运输机、矫直机、编组床区域、切割机、机验台架区和打包机。
优选地,所述超快冷机和冷床缓冷保温罩之间设置有热处理装置,所述热处理装置包括运输辊道和用于对所述热轧H型钢进行热辐射加热的热辐射系统。这里的运输辊道为均热运输辊道。
优选地,所述热辐射系统包括沿所述运输辊道长度方向排布在所述运输辊道上的多组热辐射器,每组所述热辐射器均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热轧H型钢上下位置的两个热辐射器,位于上方的所述热辐射器辐射表面正对所述热轧H型钢上表面,位于下方的所述热辐射器辐射表面正对所述热轧H型钢下表面。
在均热运输辊道上设置多组热辐射器,通过对热轧H型钢的分段加热,使整条热轧H型钢长度方向上温度处于均衡状态,实现均匀退火。
这里,合理利用了轧钢车间的有限空间,对原有轧后去冷床的运输辊道进行创新,使其具有热处理功能,实现对轧后的H型钢产品内应力进行均匀退火消除。
优选地,所述热辐射器上所述辐射表面为波形辐射板。
优选地,所述波形辐射板在其波形宽度方向上呈外凸的拱形,所述波形辐射板的波形长度方向与所述均热运输辊道的长度方向相同。
由于热轧H型钢轧制形状特殊,在退火时需要考虑其翼缘和腹板温度差,并重点关注翼缘和腹板交接处的R圆角的温度,这里采用波形辐射板,并将其设计成波形宽度方向上呈外凸的拱形,可以为热处理辊道提供充足热源,均衡翼缘和腹板温度差,使翼缘和腹板交接处的R圆角的温度均匀,灵活调控热处理辊道温度以降低热轧H型钢翼缘和腹板温度差、热轧H型钢长度方向温度差给其内应力退火消除造成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热辐射器包括辐射主体,所述辐射主体靠近所述热轧H型钢一侧面为波形辐射板;所述辐射主体上远离所述波形辐射板一侧设置有燃烧烧嘴,所述燃烧烧嘴上设置有空气进气口和燃气进气口,所述空气进气口通过空气管道及加压风机与外部空气相连,所述燃气进气口通过燃气管道与燃气站相连。
优选地,所述热辐射器上远离所述波形辐射板一侧还设置有烟道支管,所述烟道支管与烟道连通;所述烟道支管与所述燃烧烧嘴分别位于所述热辐射器的两侧。
这里,热辐射器采用燃气热辐射器,辊道间安装燃气热辐射器,脉冲燃烧控制,上下对称加热。燃气热辐射器燃烧完毕的高温废烟气经过列管式换热器,加热下道工序的烘干热风,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节省资源。
燃烧及辅助功能系统置于地下管道,安全且布局合理;煤气管道上设置有快速接头、总电动切断阀、调压阀、压力表、压力开关等,空气管道上设置有助燃风机、压力表、压力开关等。
优选地,所述烟道支管与所述燃烧烧嘴分别位于所述热辐射器上所述波形辐射板宽度方向两侧。
优选地,所述热辐射器内所述波形辐射板宽度方向中间位置设置有折流挡板,所述折流挡板一边固定安装在所述热辐射器内远离所述波形辐射板一侧内壁上,所述折流挡板靠近所述波形辐射板一边为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折流挡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热辐射器远离所述波形辐射板一侧内壁垂直,所述波形辐射板以所述折流挡板所在平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折流挡板靠近所述波形辐射板一边位于所述波形辐射板宽度方向两侧边所在平面上。折流挡板的设置,使热辐射器内部产生的热流经过折流挡板与波形辐射板中间的空间通道,对波形辐射板进行更充分的加热,从而有效提高了热辐射器的辐射效果和热能利用率。
优选地,所述热辐射器内壁采用陶瓷衬里,可以起到隔绝热量的作用,减少热能的损失。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冷床入料端运输辊道及冷床高温区段设置保温罩组件,实现不影响冷床步进正常运动的情况下在线均热保温退火处理,消除热轧H型钢产品内应力。
(2)在均热运输辊道上设置多组热辐射器,通过对热轧H型钢的分段加热,使整条热轧H型钢长度方向上温度处于均衡状态,实现均匀退火。这里,合理利用了轧钢车间的有限空间,对原有轧后去冷床的运输辊道进行创新,使其具有热处理功能,实现对轧后的H型钢产品内应力进行均匀退火消除。
(3)保温罩联合均热运输辊道,对均热后的热轧H型钢进行保温处理,达到均匀钢基体晶粒粒度,消除了因温度不均及轧制力不均造成的产品内应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热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热辐射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热辐射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冷床缓冷保温罩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冷床缓冷保温罩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保温罩体层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喷水雾化冷却系统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喷水雾化冷却系统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热空气烘干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热空气烘干装置侧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之热空气烘干装置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12所示,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方法,从轧钢加热炉区170出来的热轧H型钢101经过除磷、粗连轧、横向剪切、精连轧、超快冷却、空气冷却、喷水冷却、热风烘干、偏心辊振动、矫直后进入编组床区域进行编组;根据热处理退火原理和偏心辊振动两种方式释放残余应力。
如图1所示,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依次包括除磷机100、粗连轧机200、切头飞剪机300、精连轧机400、超快冷机500、冷床保温装置600、空冷机700、喷水冷却机800、热风烘干机900、偏芯辊道运输机110、矫直机120、编组床区域130、切割机140、机验台架区150和打包机160,其中粗连轧机200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对中平移床210。
由于热轧H型钢超快冷却到空气冷却过程需要通过辊道运输,而辊道运输过程中由于热轧H型钢具有一定长度(100米-150米),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热轧H型钢长度方向温度不均匀的问题,影响其内应力的消除。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方式在所述超快冷机500和冷床保温装置600之间设置有热处理装置1,包括均热运输辊道11和用于对所述热轧H型钢进行热辐射加热的热辐射系统102,所述热辐射系统102包括沿所述均热运输辊道11长度方向排布在所述均热运输辊道11上的多组热辐射器12,每组所述热辐射器12均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热轧H型钢101上下位置的两个热辐射器12,位于上方的所述热辐射器12辐射表面正对所述热轧H型钢101上表面,位于下方的所述热辐射器12辐射表面正对所述热轧H型钢101下表面。在均热运输辊道上设置多组热辐射器,通过对热轧H型钢的分段加热,使整条热轧H型钢长度方向上温度处于均衡状态,实现均匀退火。
这里,合理利用了轧钢车间的有限空间,对原有轧后去冷床的运输辊道进行创新,使其具有热处理功能,实现对轧后的H型钢产品内应力进行均匀退火消除。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热辐射器12上所述辐射表面为波形辐射板121。
波形辐射板121在其波形宽度方向上呈外凸的拱形,所述波形辐射板121的波形长度方向与所述均热运输辊道11的长度方向相同。
由于热轧H型钢轧制形状特殊,在退火时需要考虑其翼缘和腹板温度差,并重点关注翼缘和腹板交接处的R圆角的温度,这里采用波形辐射板,并将其设计成波形宽度方向上呈外凸的拱形,可以为热处理辊道提供充足热源,均衡翼缘和腹板温度差,使翼缘和腹板交接处的R圆角的温度均匀,灵活调控热处理辊道温度以降低热轧H型钢翼缘和腹板温度差、热轧H型钢长度方向温度差给其内应力退火消除造成的影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和4所示,热辐射器12包括辐射主体122,所述辐射主体122靠近所述热轧H型钢101一侧面为波形辐射板121;所述辐射主体122上远离所述波形辐射板121一侧设置有燃烧烧嘴123,所述燃烧烧嘴123上设置有空气进气口124和燃气进气口125,所述空气进气口124通过空气管道126、加压风机与外部空气相连,所述燃气进气口125通过燃气管道127与燃气站相连。
热辐射器12上远离所述波形辐射板121一侧还设置有烟道支管128,所述烟道支管128与烟道129连通;所述烟道支管128与所述燃烧烧嘴123分别位于所述热辐射器12的两侧。
这里,热辐射器采用燃气热辐射器,辊道间安装燃气热辐射器,脉冲燃烧控制,上下对称加热。燃气热辐射器燃烧完毕的高温废烟气经过列管式换热器,加热下道工序的烘干热风,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节省资源。
燃烧及辅助功能系统置于地下管道,安全且布局合理;燃气管道上设置有快速接头、总电动切断阀、调压阀、压力表、压力开关等,空气管道上设置有助燃风机、压力表、压力开关等。
烟道支管128与所述燃烧烧嘴123分别位于所述热辐射器12上所述波形辐射板121宽度方向两侧。
热辐射器12内所述波形辐射板121宽度方向中间位置设置有折流挡板130,所述折流挡板130一边固定安装在所述热辐射器12内远离所述波形辐射板121一侧内壁上,所述折流挡板130靠近所述波形辐射板121一边为自由端。
折流挡板130所在平面与所述热辐射器12远离所述波形辐射板121一侧内壁垂直,所述波形辐射板121以所述折流挡板130所在平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
折流挡板130靠近所述波形辐射板121一边位于所述波形辐射板121宽度方向两侧边所在平面上。折流挡板的设置,使热辐射器内部产生的热流经过折流挡板与波形辐射板中间的空间通道,对波形辐射板进行更充分的加热,从而有效提高了热辐射器的辐射效果和热能利用率。
热辐射器12内壁采用陶瓷衬里,可以起到隔绝热量的作用,减少热能的损失。
这里,均热运输辊道11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运输辊组件111,所述运输辊组件111包括运输辊112和辊支架113,所述辊支架113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运输辊112两端中心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辊支架113上。在运输时,热轧H型钢101位于运输辊112上表面,驱动运输辊112旋转带动热轧H型钢101向前运动。
如图5-7所示,冷床保温装置600采用冷床缓冷保温罩,其包括保温罩组件610、冷床620、用于将热轧H型钢101从运输辊道转移至所述冷床620上的冷床取钢臂组件630,所述保温罩体组件610包括保温罩体611和用于吊设所述保温罩体611的吊架结构612,所述保温罩体611罩设在所述运输辊道和所述冷床620上。这里的运输辊道为均热运输辊道11。
这里,在运输辊道与冷床之间设置保温罩组件,对均热后的热轧H型钢进行保温处理,避免了热轧H型钢转移至冷床过程中温度不均,达到均匀钢基体晶粒粒度,消除因温度不均造成的产品内应力,解决了热轧H型钢退火后在线均热保温的问题。
在冷床入料端运输辊道及冷床高温区段设置保温罩组件,实现不影响冷床步进正常运动的情况下在线均热保温退火处理,消除热轧H型钢产品内应力。
如图7所示,保温罩体611包括上下层叠的碳素薄钢板612和不锈钢薄板613,所述碳素薄钢板612和所述不锈钢薄板613之间填充有绝缘玻璃棉614。
在冷床入料端运输辊道及冷床高温区段上方的保温罩采用坚固耐用、重量轻的结构设计,同时保温罩体下表面不锈钢薄板利用镜面原理反射热轧H型钢的热辐射,其内层采用绝热玻璃棉,外层采用碳钢薄板,骨架采用低合金高强度的槽钢做成。
保温罩体611上表面设置有横钢骨架615,所述保温罩体611通过吊链616吊设在所述吊架结构612上,所述吊链616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横钢骨架615上。
吊架结构612采用立柱及吊装梁的设计,其由Q420MPa低合金高强度热轧H型钢制作而成。
冷床取钢臂组件630包括取钢臂631、液压升降缸组件632、升降缸安装座633和链条取料组件640,所述升降缸安装座633位于所述冷床620下方位置,所述液压升降缸组件632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升降缸安装座633上表面,另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取钢臂631下表面;所述取钢臂631位于所述运输辊道和所述冷床620中间,且其上安装有用于运输所述热轧H型钢101的所述链条取料组件640。
液压升降缸组件632包括沿所述取钢臂63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液压升降缸635和第二液压升降缸636,所述第一液压升降缸635和所述第二液压升降缸636下端均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升降缸安装座633上表面,另一端均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取钢臂631下表面。
链条取料组件640包括第一链轮641和第二链轮642、所述第一链轮641和第二链轮642中心轴均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取钢臂631上,且所述第一链轮641和所述第二链轮642之间通过移料链条643连接;所述第一链轮641中心通过链轮驱动电机644带动。
这里在热轧H型钢101长度方向上设置两个冷床取钢臂组件630,在转移时,利用液压升降缸组件632将链条取料组件640升起至与热轧H型钢101接触并将热轧H型钢101抬起,然后驱动链轮驱动电机644,使热轧H型钢101由运输辊道转移至冷床上方,再驱动液压升降缸组件632使链条取料组件640下降,将热轧H型钢101放置于冷床上完成转移。
如图8-12所示,冷却烘干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喷水雾化冷却系统和上述的热空气烘干装置,其中喷水雾化冷却系统采用上述的喷水冷却机800,其包括冷床固定梁810和设置在所述冷床固定梁810下方的喷水雾化冷却器820,所述喷水雾化冷却器820下方设置有冷却水回收装置830,所述冷却水回收装置830出水口与喷水雾化冷却系统上的雾化喷嘴组件860的进水口相连。这里喷水雾化冷却系统采用喷水雾化冷却器与冷却水回收装置组合,解决了热轧H型钢退火后均匀高效冷却以及冷却水回收利用问题。
其中,冷却水回收装置830包括冷却水收集槽831、支管道832和回水管道833,所述冷却水收集槽831位于所述喷水雾化冷却器820正下方位置,所述冷却水收集槽831底部通过所述支管道832与所述回水管道833连通。
整个水雾化冷却系统设置在冷床下方,沿长条形热轧H型钢长度方向布置,不妨碍整个冷床步进运行。
其中喷水雾化冷却器820采用0.4MPa的清洁水管路、0.7MPa压缩空气系统管路和水雾化喷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喷水雾化冷却器820包括固定托架840、摆动托架850和雾化喷嘴组件860,所述摆动托架840通过机械摇摆式组件870安装在所述固定托架840上,所述摆动托架840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所述雾化喷嘴组件860。
采用机械摇摆式组件870控制摆动托架摆动,从而使得从雾化喷嘴组件喷出的水雾更均匀,提高了热轧H型钢的均匀冷却效果。
这里,通过喷雾冷却实现冷却效果的高效控制,用加压气体使水雾化,空气流使水滴和热轧H型钢接触均匀,能排除型钢内的滞留水,使热轧H型钢冷却不均匀得到改善。
机械摇摆式组件870包括左液压驱动缸871和右液压驱动缸872,所述左液压驱动缸871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托架840上表面左侧,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摆动托架850下表面左侧;所述右液压驱动缸872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托架840上表面右侧,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摆动托架850下表面右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托架840、所述摆动托架850与所述左液压驱动缸871、所述右液压驱动缸872之间铰接点处的四个第一铰接轴873均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铰接轴873长度方向与所述摆动托架840长度方向垂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托架840与所述左液压驱动缸871、所述右液压驱动缸872之间的两个铰接点与所述固定托架840上表面中点的距离相等,所述摆动托架850与所述左液压驱动缸871、所述右液压驱动缸872之间的两个铰接点与所述摆动托架850下表面中间的距离相等。
这里,摆动托架850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机械摇摆式组件870,这样可以使摆动托架850摆动更平稳。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械摇摆式组件870还包括支柱874,所述支柱874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托架840上表面中间位置,上端铰接在所述摆动托架850下表面中间位置,且所述支柱874与所述摆动托架850的铰接点处的第二铰接轴875与所述第一铰接轴873平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摆动托架850上表面为外凸的拱形面,其下表面为平面;所述雾化喷嘴组件860固定安装在所述拱形面中间位置,且当所述摆动托架850下表面为水平状态时,所述雾化喷嘴组件860的喷射方向竖直向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雾化喷嘴组件860包括喷水管道861、空气管道862和雾化喷嘴863,所述喷水管道861和所述空气管道862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摆动托架850的拱形面上,且所述喷水管道861和所述空气管道862长度方向与所述摆动托架850长度方向相同,若干所述雾化喷嘴863沿所述摆动托架850长度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喷水管道861和所述空气管道862上;每个所述雾化喷嘴863的底部均与所述喷水管道861和所述空气管道862相连通,且所述雾化喷嘴863的顶部设置有喷嘴口864。
如图10至12所示,热空气烘干装置采用热风烘干机900,其包括支撑轴承座901、旋转风筒902、设置在所述旋转风筒902上表面的吹风嘴903和用于控制所述旋转风筒902沿其中心轴旋转摆动的旋转摆动机构910;
旋转风筒902两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撑轴承座901上,且一端为进气口904,所述吹风嘴903与所述旋转风筒902内部连通。
在冷床下方沿热轧H型钢纵向设置多角度旋转摆动的热风烘干喷嘴系统,对热轧H型钢水冷后的表面积存水分进行烘干,同时消除热轧H型钢产品内应力,有效解决了热轧H型钢水冷后表面积水问题,消除了因喷水冷却产生的热轧H型钢产品内应力。
这里热风系统设置热风鼓风机、换热器、热风总管及分支管、耐压橡胶软连接管等辅助设施。来自热处理辊道燃气辐射器的高温烟气,经烟道进入列管式换热器,然后经环保设备处理后引风机排放。热风鼓风机鼓入清洁风经过列管换热器,温度100℃~120℃进入热风总管及分支管,经过耐压橡胶软连接管进入旋转风筒,然后经喷嘴对水冷后的热轧H型钢进行烘干;旋转风筒上的喷嘴在液压缸齿条的驱动下,对冷床上方的H型钢进行摆动多角度烘干,实现了对烟气热能的梯级利用,降低了型钢产品综合能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旋转摆动机构910包括导向齿条组件911,所述导向齿条组件911包括导向齿条912和用于驱动所述导向齿条912沿其长度方向运动的齿条驱动结构913;所述旋转风筒902下表面形成有齿纹,所述导向齿条912位于所述旋转风筒902正下方且所述导向齿条912上表面与所述旋转风筒902下表面齿纹啮合。
导向齿条912长度方向与所述旋转风筒902中心轴垂直。
齿条驱动结构913包括驱动齿条液压缸914和齿条安装座915,所述驱动齿条液压缸914固定安装在所述齿条安装座915上,所述导向齿条912一端固定在所述驱动齿条液压缸914活动端。
齿条安装座915内安装有用于对所述导向齿条912进行导向的两个辅助导向轮916,两个辅助导向轮916上下设置,且所述导向齿条912从所述两个辅助导向轮916中间穿过。
优选地,所述旋转风筒902正下方设置有主导向轮917,所述导向齿条位于所述主导向轮917和所述旋转风筒902中间位置。
旋转风筒902上表面沿圆周方向分布有三个所述吹风嘴903,每个所述吹风嘴903均为长度方向与所述旋转风筒902长度方向相同的条形吹风嘴,且所述吹风嘴903的长度与所述旋转风筒902的长度相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冷床缓冷保温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罩组件、冷床、用于将热轧H型钢从运输辊道转移至所述冷床上的冷床取钢臂组件,所述保温罩组件包括保温罩体和用于吊设所述保温罩体的吊架结构,所述保温罩体罩设在所述运输辊道和所述冷床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床缓冷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体包括上下层叠的碳素薄钢板和不锈钢薄板,所述碳素薄钢板和所述不锈钢薄板之间填充有绝缘玻璃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床缓冷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体上表面设置有横钢骨架,所述保温罩体通过吊链吊设在所述吊架结构上,所述吊链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横钢骨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床缓冷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床取钢臂组件包括取钢臂、液压升降缸组件、升降缸安装座和链条取料组件,所述升降缸安装座位于所述冷床下方位置,所述液压升降缸组件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升降缸安装座上表面,另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取钢臂下表面;所述取钢臂位于所述运输辊道和所述冷床中间,且其上安装有用于运输所述热轧H型钢的所述链条取料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床缓冷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升降缸组件包括沿所述取钢臂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液压升降缸和第二液压升降缸,所述第一液压升降缸和所述第二液压升降缸下端均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升降缸安装座上表面,另一端均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取钢臂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床缓冷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取料组件包括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中心轴均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取钢臂上,且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之间通过移料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链轮中心通过链轮驱动电机带动。
7.一种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冷床缓冷保温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从前到后依次包括除磷机、粗连轧机、切头飞剪机、精连轧机、超快冷机、运输辊道、冷床缓冷保温罩、空冷机、喷水冷却机、热风烘干机、偏芯辊道运输机、矫直机、编组床区域、切割机、机验台架区和打包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快冷机和冷床缓冷保温罩之间设置有热处理装置,所述热处理装置包括运输辊道和用于对所述热轧H型钢进行热辐射加热的热辐射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系统包括沿所述运输辊道长度方向排布在所述运输辊道上的多组热辐射器,每组所述热辐射器均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热轧H型钢上下位置的两个热辐射器,位于上方的所述热辐射器辐射表面正对所述热轧H型钢上表面,位于下方的所述热辐射器辐射表面正对所述热轧H型钢下表面。
CN202321516406.6U 2023-06-14 2023-06-14 冷床缓冷保温罩及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 Active CN220532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6406.6U CN220532622U (zh) 2023-06-14 2023-06-14 冷床缓冷保温罩及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6406.6U CN220532622U (zh) 2023-06-14 2023-06-14 冷床缓冷保温罩及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2622U true CN220532622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3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16406.6U Active CN220532622U (zh) 2023-06-14 2023-06-14 冷床缓冷保温罩及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2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36980B1 (en) Method for in-line heat treatment of hot rolled stock
US4373706A (en) Apparatus for heat treatment of material to be worked on, especially of aluminum or magnesium alloys
US6289972B1 (en) Integrated pla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rolled stock
CN113293268A (zh) 一种筒节热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3929442A (en) Tempering glass sheets by heat of sublimation
CN220532622U (zh) 冷床缓冷保温罩及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
CA1084263A (en) Apparatus for heat treatment of material
US5479808A (en) High intensity rehe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240763B1 (en) Automated rolling mill administration system
CN220461739U (zh) 偏芯辊道运输机及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
CN220541622U (zh) 热空气烘干装置、冷却烘干装置及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
CN220461749U (zh) 喷水雾化冷却器及系统、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
CN220461734U (zh) 消音罩结构及偏芯辊道运输机、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
CN102002573B (zh) 钢轨离线或在线轨头踏面进行淬火、回火热处理生产线
CN101497936B (zh) 钢轧后在线与离线组合的淬火冷却设备
CN220335238U (zh) 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热处理装置及成套设备
US6264769B1 (en) Coil area for in-line treatment of rolled products
CN117259427A (zh) 一种热轧h型钢消除内应力成套设备及其内应力消除方法
US5689894A (en) Cooling system for annealing material continuously moving on a transport means
US413570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at treatment of material to be worked on, especially of aluminum alloys or magnesium alloys
US2881565A (en) Tempering of sheet material
US4245818A (en) Apparatus for heat treatment of material to be worked on, especially of aluminum or magnesium alloys
US334131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nding and tempering glass sheets vertically supported with fluid pressure
CN213134492U (zh) 一种新型张减机降温装置
US3454388A (en) Oscillatory spray temper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