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2701U - 连接组件及风力发电塔架 - Google Patents

连接组件及风力发电塔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2701U
CN220522701U CN202321910412.XU CN202321910412U CN220522701U CN 220522701 U CN220522701 U CN 220522701U CN 202321910412 U CN202321910412 U CN 202321910412U CN 220522701 U CN220522701 U CN 220522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wall
connecting portion
piec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104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勇芝
金梦菊
缪李红
杨青山
简强
吉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lectric Wind Pow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lectric Wind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lectric Wind Pow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lectric Wind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1041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2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2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2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及风力发电塔架。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件和连接件,其中,固定件凸设于塔架的内壁,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凸设于所述固定件相对远离所述塔架的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且在所述塔架的径向方向上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远离所述塔架的内壁的方向延伸。通过将连接件设置成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有利于实现内附件相对塔架安装的稳定性,有利于降低塔架的重量且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连接组件及风力发电塔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及风力发电塔架。
背景技术
塔架基础可以应用在多种不同的场合中以提供支撑作用,例如可以应用在钻井的井架中,或者还可以应用在风力发电机的塔架中等。风力发电塔架是一种支撑大型风力涡轮机的结构,通常由钢铁或混凝土建造而成。塔架的高度通常在50米到200米之间,越高的塔架可以捕捉更高速的风力。风力涡轮机通常安装在塔架顶部,并通过塔架中心的旋转轴连接到基础。塔架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例如地形、风速、气候等,确保其能够耐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满足发电设备的稳定运转需求。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塔架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不仅可以承载风力涡轮机和附属设备,还可以提高风能的利用效率,为清洁能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关技术中,风力发电塔架内壁的附件存在固定不稳定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固定稳定且成本较低的连接组件及风力发电塔架。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包括:
固定件,凸设于塔架的内壁;
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凸设于所述固定件相对远离所述塔架的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且在所述塔架的径向方向上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远离所述塔架的内壁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圆筒状,且内部为中空结构;
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塔架内壁的一端的内壁厚度小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的内壁厚度;或
所述固定件的内壁厚度,在从连接所述塔架的内壁的一端向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延伸的方向上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圆筒状,且内部为中空结构;
所述固定件的内壁厚度的尺寸范围为2mm~8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组装通孔,所述第一组装通孔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顶部,且所述承载件设有上下贯通、与所述第一组装通孔对应的第二组装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件的承载面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承载面。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件焊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顶部或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件为板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顶部、底部或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固定件贴合的连接面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表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板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板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焊接于所述塔架的内壁或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塔架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件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的材料为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材料为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角钢、槽钢、H型钢、工字钢、方管和矩形管中的至少一者。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力发电塔架,包括塔架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组装于所述塔架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焊接连接于所述塔体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塔架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塔架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塔架的内壁厚度为12-120mm。
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组件及风力发电塔架。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件和连接件,其中固定件凸设于塔架的内部,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用于将内附件连接于固定件,从而使得内附件与风力发电塔架相对固定,便于工作人员对风力发电塔架的内壁进行工作。且将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设置,并且第二连接部在塔架的径向方向上自第一连接部向远离塔架内壁的方向延伸,有利于连接塔架的内附件,且有利于在连接内附件的同时降低固定件的厚度,降低塔架的重量且成本较低。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连接组件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的连接组件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件和连接件,其中,固定件凸设于塔架的内壁,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凸设于所述固定件相对远离所述塔架的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且在所述塔架的径向方向上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远离所述塔架的内壁的方向延伸。通过将连接件设置成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有利于实现内附件相对塔架安装的稳定性,有利于降低塔架的重量且成本较低。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及风力发电塔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连接组件及风力发电塔架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连接组件111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的连接组件111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连接组件111包括固定件112和连接件113,其中,固定件112凸设于塔架110的内壁。固定件112用于将塔架110的内壁与内附件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对塔架110的内壁进行作业。连接件113包括第一连接部114和第二连接部115,第一连接部114设置于固定件112相对远离塔架110的内壁的一侧,第二连接部115与第一连接部114连接,且在塔架110自第一连接部114向远离塔架110的内壁的方向延伸。通过将连接件113设置成第一连接部114和第二连接部115,有利于实现塔架110内壁与不同角度的内附件实现连接。并且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114和第二连接部115,有利于降低集中的压力,减少对固定件112的应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塔架110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12焊接于塔架110的内壁或通过固定件112固定于塔架110的内壁。将固定件112焊接于塔架110的内壁,有利于提高固定件112与塔架110的相对稳定性,防止固定件112与塔架110发生相对移动造成作业困难,甚至造成作业安全事故。连接件113与固定件112焊接连接。连接件113用于将固定件112与内附件相连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作业,将连接件113与固定件112焊接,有利于提高连接件113与固定件112的相对稳定性,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在使用内附件进行作业时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12为圆筒状,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将固定件112设置为圆筒状有利于平均分配固定件112所承受的应力。且将固定件112的内部设置成中空结构,有利于在不降低塔架110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连接结构的制作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12连接塔架110内壁的一端的内壁厚度小于连接第一连接部114的一端的内壁厚度。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12的壁厚在连接塔架110的内壁的一端向连接第一连接部114的一端延伸的方向可以是固定件112的轴向L1的方向。将固定件112的壁厚在连接塔架110的内壁的一端向连接第一连接部114的一端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即固定件112的壁厚在固定件112的轴向L1方向上逐渐增大,有利于提高疲劳等级,在满足具有足够的支撑力、集中应力及刚度要求的情况下,有利于降低固定件112的制作成本。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12的内壁厚度,在从连接塔架110的内壁的一端向连接第一连接部114的一端延伸的方向上保持一致。将固定件112的内壁厚度设置成一致,在提高固定件112与塔架110内壁配合的疲劳等级的基础上,降低制造工艺难度,从而降低制作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12的内壁厚度的尺寸范围为2mm~8mm。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12的内壁厚度的尺寸可以为2mm或3mm或4mm或5mm或6mm或7mm或8mm。将固定件112的内壁厚度的尺寸设置合适,有利于通过降低固定件112的内壁厚度,降低固定件112的制作成本。且将固定件112的内壁厚度减薄,使得固定件112在与塔架110内壁或者连接件113进行焊接时产生的热应力范围减少,进而使得残余应力降低,缓解应力集中现象,有利于提高塔架110的稳定性以及塔架110的承载能力。本实施例的连接组件111通过有限元计算,通过控制焊缝高度,将焊缝高度设置为较低的位置,以提高疲劳等级,进而可以达到更高的应力集中级,来计算塔架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15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组装通孔116。第一组装通孔116用于将内附件固定设置于第二连接部115,进而实现内附件与塔架110内壁的连接。第一组装通孔116穿设于第二连接部115。将第一组装通孔116穿设于第二连接部115,内附件通过第一组装通孔116与第二连接部115相对固定连接,有利于提高内附件与第二连接部115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内附件在安装时相对第二连接部115滑动,避免作业困难,有利于提高作业安全性与作业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11还包括承载件117。承载件117用于缓冲内附件连接第二连接部115时,对第二连接部115的冲击力,有利于提高第二连接部115连接内附件时的稳定性。承载件117设于第二连接部115的顶部,且承载件117设有上下贯通、与第一组装通孔116对应的第二组装通孔11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组装通孔118与第一组装通孔116的位置相对应设置,第二组装通孔118与第一组装通孔116的形状尺寸也相对应设置,有利于内附件通过第一组装通孔116与第二组装通孔118实现与第二连接部115的连接,稳定性更好。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承载件117的承载面大于等于第二连接部115的承载面。通过将承载件117的面积设置为大于第二连接部115的承载面的面积,有利于在内附件连接承载件117并向其施压时,承载件117能够很好地将内附件所施加的应力进行分散,从而减小最终对第二连接部115的应力,有利于提高连接件113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件117焊接于第二连接部115的顶部或通过固定件112固定于第二连接部115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承载件117焊接于第二连接部115的顶部。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承载件117与第二连接部115通过螺栓连接,也可以使用强力胶相对固定;承载件117与第二连接部115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者使用强力胶实现相对固定。将承载件117焊接与第二连接部115的顶部有利于提高承载件117与第二连接部115的相对稳定性,有利于避免因承载件117与第二连接部115的相对运动造成承载件117承受的应力较小,进而导致第二连接部115需承受较大的应力,导致连接组件111的稳定与不安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承载件117通过固定件112固定于第二连接部115的顶部。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承载件117为板状结构。将承载件117设置成板状结构,与第二连接部115的接触面比较大,有利于提高承载件117对应力的承载与分散,有利于提高安全性和连接件113的承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15位于第一连接部114的顶部、底部或中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15位于第一连接部114的顶部,承载件117设于第二连接部115的顶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15位于第一连接部114的底部或中部,在本申请中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4和第二连接部115为一体结构。将第一连接部114与第二连接部115设置成一体结构,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部114和第二连接部115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连接件113的承载力。且将第一连接部114与第二连接部115一体成型,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4和第二连接部115可以分体设置,且相互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4与所述固定件112贴合的连接面大于第二连接部115的表面积。第一连接部114的连接面与固定件112连接,稳定性更好。将第一连接部114的连接面面积设置大于第二连接部115的连接面的面积,有利于提高连接件113承载应力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4为板状结构,第二连接部115为板状结构。通过设置板状结构,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部114和第二连接部115承载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连接件113的承载力,另一方面成型工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12和连接件113的材料为钢,钢材硬度大,且刚度强,有利于提高连接件113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12和连接件113的材料也可以是其他材料,该材料可以满足刚度或硬度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13包括角钢、槽钢、H型钢、工字钢、方管和矩形管中的至少一者。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13可以包括角钢。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13可以包括槽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13可以包括H型钢。在又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13可以包括工字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13可以包括方管。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13可以包括矩形管。上述形状连接件113,承载力稳定,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力发电塔架,其中包括塔架110和上述实施例的连接组件111,连接组件111组装于塔架110的内壁,用于连接内附件,便于工作人员对塔架110的内壁进行作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11焊接连接于塔架110的内壁,在另一些事实例中,连接组件111与塔架110为一体结构。将连接组件111与塔架110的内壁焊接连接或者设置为一体化结构,有利于提高连接组件111与塔架110的内壁连接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11与塔架110通过固定件112固定连接。将塔架110和连接组件111的连接通过固定件112实现,有利于提高塔架110的承载力和安全性,且有利于降低连接组件111的制作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塔架110和连接组件111通过固定件112连接,塔架110的壁厚设置为12mm-120mm,具体地,可以为20mm、30mm、40mm、50mm或100mm、110mm、120mm等,有利于实现塔架内壁的减薄设计,有利于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内附件可以是爬梯、电缆支架。在一些实施例中,爬梯通过连接组件111设于塔架110的内部,且爬梯包括爬梯本体和支腿,支腿呈多个设置于爬梯本体的两侧,并且多个支腿连接连接组件111。将多个支腿与连接组件111连接,有利于提高支腿的稳定性,在工作人员爬上爬梯进行塔架110作业时,有利于提高作业的安全性。
在另一些事实例中,电缆理线架通过连接组件111设于塔架110的内部,有利于提高电缆理线架安装的稳定性。且电缆理线架包括多个电缆夹块,多个电缆夹块在高度方向上依次叠加放置,且相邻的两个电缆夹块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个理线口,用于传输电缆线。通过设置电缆理线架,且电缆理线架设有理线口,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在塔架110内部作业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附件还可以包括接线盒、电缆桥架、通风管、灯具或平台等,其中,接线盒便于工作人员完成塔架内部的接线作业,电缆桥架可便于工作人员对塔架内部的电缆进行维护梳理,通风管便于工作人员完成塔架内部的通风作业,灯具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完成塔架内部的照明作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件,凸设于塔架的内壁一侧;
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相对远离所述塔架的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且在所述塔架的径向方向上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远离所述塔架的内壁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圆筒状,且内部为中空结构;
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塔架内壁的一端的内壁厚度小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的内壁厚度;或
所述固定件的内壁厚度,在从连接所述塔架的内壁的一端向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延伸的方向上保持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圆筒状,且内部为中空结构;
所述固定件的内壁厚度的尺寸范围为2mm~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组装通孔,所述第一组装通孔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顶部,且所述承载件设有上下贯通、与所述第一组装通孔对应的第二组装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的承载面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承载面;和/或
所述承载件焊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顶部或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顶部;和/或
所述承载件为板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顶部、底部或中部;和/或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一体结构;和/或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固定件贴合的连接面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表面积;和/或
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板状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板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焊接于所述塔架的内壁或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塔架的内壁;和/或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件焊接连接;和/或
所述固定件的材料为钢;和/或
所述连接件的材料为钢;和/或
所述连接件包括角钢、槽钢、H型钢、工字钢、方管和矩形管中的至少一者。
9.一种风力发电塔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架;及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组装于所述塔架的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力发电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焊接连接于所述塔架的内壁;和/或
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塔架为一体结构;和/或
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塔架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和/或
所述塔架的内壁厚度为12-120mm。
CN202321910412.XU 2023-07-19 2023-07-19 连接组件及风力发电塔架 Active CN220522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0412.XU CN220522701U (zh) 2023-07-19 2023-07-19 连接组件及风力发电塔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0412.XU CN220522701U (zh) 2023-07-19 2023-07-19 连接组件及风力发电塔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2701U true CN220522701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7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10412.XU Active CN220522701U (zh) 2023-07-19 2023-07-19 连接组件及风力发电塔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2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1252255B2 (en) Wind power plant with modular tow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mounting thereof
CN102612598A (zh) 用于产生电能的风力发电设备、以及相关塔构造方法
CN220522701U (zh) 连接组件及风力发电塔架
CN111255119A (zh) 钢框架结构支撑装置、钢框架结构及钢框架结构成型方法
CN210321717U (zh) 一种杆塔倾斜监测传感器安装支架
CN210289050U (zh) 一种建筑装配式脚手架
CN211735482U (zh) 用于海上风机整体安装的单桩基础集成式附属结构
CN210423968U (zh) 装配式支吊架及使用该装配式支吊架的建筑
CN213906228U (zh) 一种母线槽百变预制通用固定安装支架
CN211366688U (zh) 一种新型光伏安装高强度吊盘
CN205945605U (zh) 分布式光伏组件地面安装结构
CN213390122U (zh) 拉索式塔架连接组件、塔架地锚、塔架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8971339U (zh) 一种风电风机固定装置
CN218933600U (zh) 一种多功能钢桁架
CN220080984U (zh) 抱杆通信杆塔
CN219259316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吊装结构
CN213742619U (zh) 一种电力钢管塔的连接机构
CN219834014U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系统的单支撑立柱
CN220389226U (zh) 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用辅助加工装置
CN217581486U (zh) 一种光伏车棚
CN215331825U (zh) 一种安装稳定的单回路铁塔
CN211422514U (zh) 可调节的爬梯支撑
CN219756208U (zh) 一种适用于桥梁悬索的灯具安装支架
CN220964700U (zh) 预应力双层索结构的柔性光伏支架装置
CN211283515U (zh) 一种塔吊附墙的定型化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