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0344U -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0344U
CN220520344U CN202321932406.4U CN202321932406U CN220520344U CN 220520344 U CN220520344 U CN 220520344U CN 202321932406 U CN202321932406 U CN 202321932406U CN 220520344 U CN220520344 U CN 220520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drying
disc
tank
tail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324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振夏
姜友春
林俊
朱兴华
汪春泳
修宇
阚亮
丁贵超
吴阿飞
张利
唐正国
李梅
胡浩
孙勇
程宪
胡计伟
张伟欣
张宪栋
涂伟伟
吕頔
窦世艳
张志富
陶学飞
金冬祺
张亚鑫
吕浩
李金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aichuang Green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Anhui Conch Kawasaki Engineering Co Ltd
Shanghai Conch Kawasaki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aichuang Green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Anhui Conch Kawasaki Engineering Co Ltd
Shanghai Conch Kawasaki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aichuang Green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Anhui Conch Kawasaki Engineering Co Ltd, Shanghai Conch Kawasaki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aichuang Green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324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0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0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03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圆盘干化罐,送料系统与所述圆盘干化罐的进料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干化罐上设有空气入口,经所述圆盘干化罐产生的干化尾气连通至除尘器的尾气入口,所述除尘器的尾气出口连接至冷凝器的尾气入口,所述圆盘干化罐下方设有出料口,经干化的物料由所述出料口排出经由刮板输送机输送至干污泥仓。本实用新型这种污泥干化系统,结构简单,布置合理,节能环保,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干化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将污泥直接送入水泥窑进行处理,对部分含水量较高的污泥,在水泥窑中处理,处理不便,且易导致设备损坏。现有的污泥干化处理装置为独立结构,干化处理效率低不能很好的满足节能环保的使用要求,有待进一步改进提升。
公开号CN 109608001 A,申请日期2018.12.18,提供的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干化机,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外接蒸汽管路和废气回收管路;物料输送单元,用于输送物料至罐体,罐体底端装有疏水管,所述疏水管外接疏水冷凝器;尾气单元,包括真空泵、旋风除尘器和冷凝器;所述旋风除尘器安装在废气回收管路的末端,所述旋风除尘器上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通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外接真空泵。
该干化处理效率低不能很好的满足节能环保的使用要求,有待进一步改进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置合理,节能环保,降低处理成本的污泥干化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圆盘干化罐,送料系统与所述圆盘干化罐的进料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干化罐上设有空气入口,经所述圆盘干化罐产生的干化尾气连通至除尘器的尾气入口,所述除尘器的尾气出口连接至冷凝器的尾气入口,所述圆盘干化罐下方设有出料口,经干化的物料由所述出料口排出经由刮板输送机输送至干污泥仓。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所述圆盘干化罐两端及罐体上方均设有蒸汽导入口,所述罐体上方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蒸汽导入口。
所述空气入口及进料口布置在所述罐体上方,所述圆盘干化罐的罐体下方设有疏水口。
所述疏水口连接至除氧器。
所述冷凝器的尾气出口连通至垃圾处理锅炉进行高温燃烧。
所述冷凝器侧面设有循环水的进口和出口,所述冷凝器的下方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连通至去渗滤液处理系统。
所述干污泥仓下方设有两个出料口,其中一个出料口连通至水泥窑,另一个出料口用于卸料至输送车。
所述送料系统包括污泥料仓,还包括输送污泥至所述圆盘干化罐的进料口的污泥泵或是刮板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这种污泥干化系统,结构简单,布置合理,节能环保,降低处理成本,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污泥干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盘干化系统尾气处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污泥料仓;2、圆盘干化罐;3、除尘器;4、冷凝器;5、刮板输送机;6、干污泥仓,7、水泥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这种污泥干化系统,如图1、2中所示,包括圆盘干化罐2,送料系统与所述圆盘干化罐2的进料口连接,圆盘干化罐2上设有空气入口,经所述圆盘干化罐2产生的干化尾气连通至除尘器3的尾气入口,所述除尘器3的尾气出口连接至冷凝器4的尾气入口,所述圆盘干化罐2下方设有出料口,经干化的物料由所述出料口排出经由刮板输送机5输送至干污泥仓6。
本实用新型中,圆盘干化罐2两端及罐体上方均设有蒸汽导入口,所述罐体上方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蒸汽导入口。此圆盘干化罐2以高压蒸汽作为干化热源,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发电系统连接有抽蒸汽机,所述抽蒸汽机连通至所述蒸汽导入口,本实用新型这种干化系统中,干化热源为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发电系统,抽蒸汽至该圆盘干化罐2,设置多个蒸汽进入口,将蒸汽通过分支管路由两端及中部均匀进入圆盘干化罐2,以提高干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空气入口及进料口布置在所述圆盘干化罐2的罐体上方,所述圆盘干化罐的罐体下方设有疏水口。疏水口连接至除氧器。疏水口设有多个,经除氧处理后可循环再利用。干化过程产生的蒸汽凝结水(温度约110℃),经换热器降温至80℃进入凝结水箱,抽取一部分凝结水作为主蒸汽减温水使用,用于对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发电系统内抽取的蒸汽进行减温,余下部分则送回至余热发电系统进行再利用。空气入口通入常温空气,以保证干化内的负压状态,保证干化效率和控制现场臭气扩散,使用一定量的空气作为载气以带出污泥干化产生的水蒸汽,提高干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冷凝器4的尾气出口连通至垃圾处理锅炉进行高温燃烧。干化过程产生的含水、含尘废气经除尘及冷凝器除湿后,经引风机送至垃圾坑内,最终经一次风机入炉焚烧处置,以辅助垃圾处理,减少废气排放,得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冷凝器4侧面设有循环水的进口和出口,冷凝器的下方设有排污口,排污口连通至去渗滤液处理系统。循环水的进口和出口形成冷凝水循环,用于尾气的冷凝处理,废气冷凝后产生的凝结废水经换热器降温至35℃左右,送至污水处理站渗滤液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工艺:调节池-隔油池-两级AO-超滤),处理达标后作为冷却塔的补水实现厂内回收再利用,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中,干污泥仓6下方设有两个出料口,其中一个出料口连通至水泥窑7,另一个出料口用于卸料至输送车,输送至垃圾焚烧厂。经过干化处理的污泥可输送至水泥窑或是垃圾焚烧厂进行协同处置。
本实用新型中,送料系统包括污泥料仓1,还包括输送污泥至所述圆盘干化罐2的进料口的污泥泵或是刮板输送机,一般污泥泵,用于输送80%含水率及以上的污泥,刮板输送机用于输送80%-50%含水率污泥。
本实用新型中,整个污泥干化生产线包括污泥储存及输送系统、圆盘干化系统、除臭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取蒸汽系统和冷却循环水系统。污泥经干化处理后,含水率降至50%及以下后可送至水泥窑或垃圾焚烧炉协同处置。
污泥干化工艺流程:污泥卸料入污泥仓-污泥泵(用于输送80%含水率污泥)/刮板输送机(用于输送60%含水率污泥)-圆盘干化罐-刮板输送机-干污泥仓暂存-水泥窑/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置。干化热源为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发电系统一抽蒸汽,经减温减压后变成0.6-0.5MPa、150-160℃饱和蒸汽,送入圆盘干化机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干化过程产生的蒸汽凝结水(温度约110℃),经换热器降温至80℃进入凝结水箱,抽取一部分凝结水作为主蒸汽减温水使用,余下部分则送回至余热发电系统。干化过程产生的含水、含尘废气经除尘、冷凝器除湿后,经引风机送至垃圾坑内,最终经一次风机入炉焚烧处置。废气冷凝后产生的凝结废水经换热器降温至35℃左右,送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工艺:调节池-隔油池-两级AO-超滤),处理达标后作为冷却塔的补水实现厂内回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干化系统含圆盘干化机1台,除尘器1台、冷凝器1台,处理能力100t/d,装机功率约90kW。污泥储存系统1套,含湿污泥仓1台(200m3),干污泥仓1台(150m3),污泥柱塞泵1台(用于输送80%含水率污泥入干化机),进料刮板输送机1台套(用于输送60%含水率污泥入干化机),出料刮板输送机1台(用于输送干化后40%含水率污泥)。
湿污泥在干化罐中与蒸汽进行换热,污泥中水分及部分不可凝气体挥发,形成干化尾气。此外为了保证干化内的负压状态,保证干化效率和控制现场臭气扩散,干化过程中还要使用一定量的空气作为载气以带出污泥干化产生的水蒸汽。这些尾气由于含有大量的水蒸汽,如果直接送入炉内会影响燃烧系统的稳定性及燃烧性能,因此本实用新型污泥干化系统将采用冷凝系统使挥发气体中的蒸汽凝结为水,降低尾气的湿度,再把不可凝气体送入炉内。
干化后尾气先经旋风除尘器除尘后,再经冷凝器降温,少量的不凝结气体及空气通过引风机送入至锅炉高温燃烧。尾气中的饱和水蒸汽经冷凝器冷却后,冷凝废水排至废水箱。
本实用新型这种污泥干化系统,结构简单,布置合理,节能环保,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干化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圆盘干化罐,送料系统与所述圆盘干化罐的进料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干化罐上设有空气入口,经所述圆盘干化罐产生的干化尾气连通至除尘器的尾气入口,所述除尘器的尾气出口连接至冷凝器的尾气入口,所述圆盘干化罐下方设有出料口,经干化的物料由所述出料口排出经由刮板输送机输送至干污泥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干化罐两端及罐体上方均设有蒸汽导入口,所述罐体上方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蒸汽导入口。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入口及进料口布置在所述罐体上方,所述圆盘干化罐的罐体下方设有疏水口。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口连接至除氧器。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尾气出口连通至垃圾处理锅炉进行高温燃烧。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侧面设有循环水的进口和出口,所述冷凝器的下方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连通至去渗滤液处理系统。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污泥仓下方设有两个出料口,其中一个出料口连通至水泥窑,另一个出料口用于卸料至输送车。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系统包括污泥料仓,还包括输送污泥至所述圆盘干化罐的进料口的污泥泵或是刮板输送机。
CN202321932406.4U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Active CN220520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2406.4U CN220520344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2406.4U CN220520344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0344U true CN220520344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5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32406.4U Active CN220520344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03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7484B (zh) 物料干燥蒸发气体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05439404A (zh) 一种污泥脱水干化焚烧系统及方法
CN205313341U (zh) 一种污泥脱水干化焚烧系统
CN215886751U (zh) 污泥两级干化热解处置系统
CN103601355A (zh) 一种螺环式污泥干燥器
CN110606648A (zh) 一种污泥混合干化纯烧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3524013A (zh) 一种湿污泥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102701564A (zh) 污泥干燥方法
CN202869197U (zh) 用于褐煤干燥系统的尾气处理装置和褐煤干燥系统
CN106995265A (zh) 电磁能快速杀菌污泥除湿干化系统
CN211781133U (zh) 一种利用电厂废热的污泥低温干化焚烧系统
CN211734157U (zh) 一种密闭间接换热的污泥干化系统
CN220520344U (zh)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CN111895415A (zh) 一种湿垃圾干燥系统
CN111470749A (zh) 一种低真空污泥烘干系统
CN111362551A (zh) 一种燃煤电厂的两段式污泥干化焚烧系统及运转方法
CN117247214A (zh) 市政污泥热干化成燃料焚烧产蒸汽自循环处置方法及系统
CN212954817U (zh) 一种低真空污泥烘干系统
CN112520974B (zh) 一种垃圾焚烧厂耦合污泥低温干化处置系统
CN212051067U (zh) 一种燃煤电厂的两段式污泥干化焚烧系统
CN201942604U (zh) 非接触式烟气余热污泥干化系统
CN209940804U (zh) 一种燃煤耦合污泥供热系统
CN112943394A (zh)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耦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系统和方法
CN209876933U (zh) 一种基于垃圾焚烧余热再利用的垃圾处理系统
CN213037648U (zh)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