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0990U - 散热架构、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散热架构、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0990U
CN220510990U CN202321803668.0U CN202321803668U CN220510990U CN 220510990 U CN220510990 U CN 220510990U CN 202321803668 U CN202321803668 U CN 202321803668U CN 220510990 U CN220510990 U CN 220510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dissipation
contact surface
control device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036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鹏
马国臻
杨克跃
段文
吴东
陈熙
王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036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0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0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0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器件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散热架构、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逆变控制装置具有外壳、设于外壳内的电路板及设于电路板的第一发热器件。散热架构包括导热撑板、导热件和散热件。导热撑板被配置为固定于外壳内,并被构造为用于固定电路板。导热撑板具有接触面。接触面被构造为用于接触第一发热器件。导热件与导热撑板连接,并被构造为能够用于传递导热撑板和/或第一发热器件的热量。散热件与导热件导热接触。散热件被构造为用于接收和逸散导热件传递的热量。本申请提供的散热架构、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确保散热效果的同时,提升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散热架构、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器件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架构、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能源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及生产单位常面临计划或临时停电的烦扰,导致正常的生活生产节凑受到干扰。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采用储能逆变组合设备,该设备具有若干个电池包和逆变控制装置。逆变控制装置能够将电池包输出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输出至用户的家庭或生产单位的内电网中。逆变控制装置可控制电池包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在离网或并网情况下为电器设备供电。
逆变控制装置由DC/AC双向变流器(直流/交流双向变流器)、控制单元、功率单元、输出单元等电气元件构成。某些电气元件是发热器件,发热量较大,相关技术的逆变控制装置为实现散热,需要配置较多散热功能部件,整体结构臃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架构、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确保散热效果的同时,提升空间利用率。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架构,应用于逆变控制装置。逆变控制装置具有外壳、设于外壳内的电路板及设于电路板的第一发热器件。散热架构包括导热撑板、导热件和散热件。导热撑板被配置为固定于外壳内,并被构造为用于固定电路板。导热撑板具有接触面。接触面被构造为用于接触第一发热器件。导热件与导热撑板连接,并被构造为能够用于传递导热撑板和/或第一发热器件的热量。散热件与导热件导热接触。散热件被构造为用于接收和逸散导热件传递的热量。
上述实施例中,导热撑板既能吸收电路板散发的热量,将热量通过导热件传递至散热件,而散发出去;导热撑板又能连接于外壳,作为电路板与外壳之间的固定支撑结构;从而实现维持散热效果的同时,简化散热和支撑的相关结构,提升空间利用率。第一发热器件可以通过接触接触面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撑板,导热件将导热撑板的热量传递至散热件,或者第一发热器件也可以通过空气传递至导热件或直接接触导热件将热量传递至导热件,导热件直接将第一发热器件的热量传递至散热件,再通过散热件将热量充分散发,从而确保电路板得到有效散热;在有限的结构限制下,提供多种散热途径,提升空间利用率,提升散热效率。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接触面设有吸热盒,吸热盒被构造为用于容置逆变控制装置的第二发热器件。
上述实施例中,导热撑板一方面通过电路板对第一发热器件实现固定,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吸热盒对第二发热器件实现固定,在分摊电路板的受力的同时,增加导热撑板自身的受力点,使应力分布更均匀,从而能够在吸收热量的同时,承担对电路板、第一发热器件及第二发热器件等结构的支撑固定作用。并且吸热盒能够直接吸收第二发热器件的热量,提升导热板对外壳内热量的吸收效率。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撑板具有空腔。空腔内流通有冷媒介质。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导热撑板内流通冷媒介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导热撑板的吸热量,从而提升导热撑板的吸热能力。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热件被构造为能够流通液体的管体。导热件内形成空腔。
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冷媒介质的液体在导热件内的空腔中流动,从而能够提升导热件进行热量交换的能力,进而提升热量散发的效率。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撑板设有安装槽。导热件至少部分设置于安装槽内。导热件被构造为能够流通冷媒介质的管体。
上述实施例中,安装槽在实现导热件与导热撑板的固定的同时,降低导热件凸出于导热撑板的高度,从而能够拉进导热撑板与电路板的距离,便于接触面与第一散热器件接触,进而有利于减小电路板、第一散热器件等结构在外壳内所需要的空间占用。导热件通过构造为流通冷媒介质的管体的形式,提升吸热和导热的能力,从而在维持吸热效率和导热效率的同时,缩小导热件自身的结构大小,避免安装槽过大而削弱导热撑板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实现通过安装槽的形式装配导热件。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设有多个。导热件设有多个。每个安装槽均设有导热件。多个导热件分别连接于散热件。
上述实施例中,在导热撑板上通过多个安装槽布置多个导热件,并分别连接至散热件,提升导热撑板向散热件传递热量的效率。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设有多个。散热架构还包括第一风扇。导热件包括总管和多个支管。多个支管中的每一个支管分别设于多个安装槽中的每一个安装槽内。每个支管的一端均连通于总管。每个支管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散热件。第一风扇被配置为向总管内送风,以使得各支管内的气流强制排向散热件。
上述实施例中,支管在安装槽内吸收导热撑板和/或第一发热器件的热量,热量积聚在支管内的气体中,第一风扇通过总管送风,将支管内吸收了热量的气流排向散热件进行散热,避免支管内气体温度升高而降低对导热撑板和/或第一发热器件的吸热量及吸热效率。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件包括翅片和第二风扇。翅片与导热件连接。第二风扇设于翅片,并朝向翅片。
上述实施例中,翅片吸收导热件传递的热量并将吸收的热量逸散,第二风扇朝向翅片吹风,从而提升翅片逸散热量的效率。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件还包括装配盒。装配盒分别与外壳及导热撑板连接。翅片与第二风扇设于装配盒内。
上述实施例中,散热件通过装配盒提升与导热撑板及外壳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导热撑板与散热件相对固定,进而确保导热件能够在导热撑板与散热件之间稳定传递热量。同时导热撑板通过装配盒提升与外壳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更稳定地固定电路板。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接触面包括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位于导热撑板的相互背离的两侧。第一接触面被构造为用于接触第一电路板的第一发热器件。第二接触面被构造为用于接触第二电路板的第一发热器件。
上述实施例中,合理利用导热撑板相背离两侧的空间,通过同一导热撑板同时固定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并且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均能接触第一发热器件,在确保导热撑板吸收第一发热器件热量效率的同时,提升空间利用率。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架构还包括第三风扇和第四风扇。第三风扇位于第一接触面所在侧。第四风扇位于第二接触面所在侧。第三风扇的风向与第四风扇的风向相反,以使外壳内形成依次流经第一接触面所在侧和第二接触面所在侧的循环气流。
上述实施例中,第三风扇使第一接触面所在侧的空气流动,第四风扇使第二接触面所在侧的空气流动,并且两者风向相反从而使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两侧的气流循环起来,使导热撑板两侧的空气均匀分布,即使某个第一发热器件散发的热量无法被及时吸收,也能避免该处空气温度过高而引发危险。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架构还包括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第一屏蔽罩连接于第一接触面。第三风扇位于第一屏蔽罩与第一接触面之间,且连接于第一屏蔽罩。第二屏蔽罩连接于第二接触面。第四风扇位于第二屏蔽罩与第二接触面之间,且连接于第二屏蔽罩。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屏蔽罩通过固定至导热撑板从而稳定罩设第一电路板,第二屏蔽罩通过固定至导热撑板从而稳定罩设第二电路板。第三风扇和第四风扇充分利用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的结构,既能维持与导热撑板的相对固定,又能避免挤占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上的空间。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控制装置,应用于储能逆变组合设备。逆变控制装置包括外壳、电路板、第一发热器件及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架构。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发热器件固定于电路板,电路板固定于导热撑板,导热撑板固定于外壳内,从而实现电路板与外壳的连接固定。接触面接触第一发热器件使得导热撑板吸收第一发热器件的热量。导热件吸收导热撑板的热量,也可以直接吸收第一发热器件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散热件,散热件将吸收的热量逸散,最终实现对逆变控制装置外壳内部热量的散热。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包括壳体和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分别连接壳体和导热撑板。
上述实施例中,壳体罩设在电路板及第一发热器件外,导热撑板通过固定结构实现与壳体的固定连接,避免导热撑板直接作用于壳体,固定结构能够提供晃动时或遭受冲击时的缓冲。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连接柱。第一支撑柱分别连接壳体和导热撑板。第二支撑柱分别连接壳体和导热撑板。连接柱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分别连接在壳体与导热撑板之间,使壳体与导热撑板相固定。同时连接柱连接在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之间,提升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相对位置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对抗导热撑板与壳体之间可能出现的相对移动的趋势。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结构还包括加强件。加强件同时与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壳体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加强件进一步加强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与壳体之间的结构强度,提升外壳自身的结构强度,避免外壳自身出现形变。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第一加强部同时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第二加强部分别与第一加强部及壳体固定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通过第一加强部强化相互间的结构强度。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通过第一加强部与第二加强部的连接配合,强化与壳体之间的结构强度。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连接柱、第二支撑柱和壳体之间形成第一避让口。加强件形成第二避让口。第一避让口与第二避让口连通。第一支撑柱、连接柱、第二支撑柱和导热撑板之间形成第三避让口。第一避让口、第二避让口以及第三避让口用于将壳体和导热撑板之间的空间与壳体外部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连通的第一避让口与第二避让口,以及第三避让口,使得连接柱的两侧均能连通壳体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既可以减轻外壳的重量,也便于其他结构通过,提升空间利用率。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三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分别连接壳体和导热撑板。
上述实施例中,壳体与导热撑板之间通过多种结构实现固定连接,以对抗不同方向可能出现的相对位移趋势。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内形成器件装配区和散热区。器件装配区和散热区之间密封设置。导热撑板连接于器件装配区内。导热件由器件装配区延伸至散热区。散热件连接于散热区内。
上述实施例中,电路板、第一发热器件与导热撑板及导热件的热量转移在器件装配区内完成,散热件与外壳外界环境的热量转移在散热区内完成,散热架构的吸热和散热分别在两区实现,两区密封通过导热件实现热量转移,而避免外壳外界的污染物进入器件装配区损坏电路板、第一发热器件等。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逆变组合设备。储能逆变组合设备包括电池包和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逆变控制装置。逆变控制装置与电池包电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逆变控制装置通过散热架构在减小体积的同时,确保电路板、第一发热器件的结构稳定以及散热优异,进而提升逆变控制装置对电池包的控制稳定性,以及确保逆变控制装置对外输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储能逆变组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逆变控制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外壳与导热撑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省略外壳的逆变控制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省略部分结构的散热架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省略导热件及部分散热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图4中散热架构省略导热件和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A截面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散热架构 200-逆变控制装置 300-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11-导热撑板 12-导热件 13-散热件
14-第三风扇 15-第四风扇 16-第一屏蔽罩
17-第二屏蔽罩 21-外壳 22-电路板
23-第一发热器件 24-第二发热器件 31-电池包
111-接触面 112-吸热盒 113-空腔
114-安装槽 121-支管 131-翅片
132-装配盒 133-泵体 211-壳体
212-固定结构 213-器件装配区 214-散热区
221-第一电路板 222-第二电路板
1111-第一接触面 1112-第二接触面 1131-走液通道
1132-筋条 1133-凸柱 2121-第一支撑柱
2122-第二支撑柱 2123-连接柱 2124-加强件
2125-第一避让口 2126-第三避让口 2127-第三支撑柱
2124a-第一加强部 2124b-第二加强部 2124c-第二避让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近年来,随着能源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及生产单位常面临计划或临时停电的烦扰,导致正常的生活生产节凑受到干扰。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采用储能逆变组合设备,该设备具有若干个电池包和逆变控制装置。逆变控制装置能够将电池包输出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输出至用户的家庭或生产单位的内电网中。逆变控制装置可控制电池包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在离网或并网情况下为电器设备供电。
逆变控制装置由DC/AC双向变流器(直流/交流双向变流器)、控制单元、功率单元、输出单元等电气元件构成。某些电气元件是发热器件,发热量较大,相关技术的逆变控制装置为实现散热,需要配置较多散热功能部件,整体结构臃肿。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逆变组合设备。储能逆变组合设备包括逆变控制装置和电池包。逆变控制装置具有外壳、设于外壳内的电路板及设于电路板的第一发热器件。逆变控制装置还包括散热架构。散热架构包括导热撑板、导热件和散热件。导热撑板被配置为固定于外壳内,并被构造为用于固定电路板。导热撑板具有接触面。接触面被构造为用于接触第一发热器件。导热件与导热撑板连接,并被构造为能够用于传递导热撑板和/或第一发热器件的热量。散热件与导热件导热接触。散热件被构造为用于接收和逸散导热件传递的热量。
导热撑板既能吸收电路板散发的热量,将热量通过导热件传递至散热件,而散发出去;导热撑板又能连接于外壳,作为电路板与外壳之间的固定支撑结构;从而实现维持散热效果的同时,简化散热和支撑的相关结构,提升空间利用率。第一发热器件可以通过接触接触面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撑板,第一发热器件也可以通过空气传递至导热件或直接接触导热件将热量传递至导热件,导热件将导热撑板的热量传递至散热件,再通过散热件将热量充分散发,从而确保电路板得到有效散热;在有限的结构限制下,提供多种散热途径,提升空间利用率,提升散热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图2和图4,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架构100,应用于逆变控制装置200。逆变控制装置200能够实现直流电和交流电的转换,逆变控制装置200应用于储能逆变组合设备300。储能逆变组合设备300也称为储能电源,以用于家庭备电、生产单位备电以及户外作业、户外娱乐等。通常,储能逆变组合设备300包括电池包31和逆变控制装置200,电池包31与逆变控制装置200可以为合体设置,也可以为分体设置,电池包31与逆变控制装置200分体设置时可以作为独立装置单独使用。
逆变控制装置200具有外壳21、设于外壳21内的电路板22及设于电路板22的第一发热器件23。散热架构100包括导热撑板11、导热件12和散热件13。导热撑板11被配置为固定于外壳21内,并被构造为用于固定电路板22。导热撑板11具有接触面111。接触面111被构造为用于接触第一发热器件23。导热件12与导热撑板11连接,并被构造为能够用于传递导热撑板11和/或第一发热器件23的热量。散热件13与导热件12导热接触。散热件13被构造为用于接收和逸散导热件12传递的热量。
导热撑板11既能吸收电路板22散发的热量,将热量通过导热件12传递至散热件13,而散发出去;导热撑板11又能连接于外壳21,作为电路板22与外壳21之间的固定支撑结构;从而实现维持散热效果的同时,简化散热和支撑的相关结构,提升空间利用率。第一发热器件23可以通过接触接触面111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撑板11,导热件12将导热撑板11的热量传递至散热件13,或者第一发热器件23也可以通过空气传递至导热件12或直接接触导热件12将热量传递至导热件12,导热件12直接将第一发热器件23的热量传递至散热件13,再通过散热件13将热量充分散发,从而确保电路板22得到有效散热;在有限的结构限制下,提供多种散热途径,提升空间利用率,提升散热效率。
可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撑板11为工程塑件,导热件12吸收电路板22以及第一发热器件23等部件所释放的热量,并传递至散热件13进行逸散。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撑板11的材质包括纯金属、合金和相变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相变材料可以为固固相变材料,若为固液相变材料,则外面有固体包覆层。作为示范性举例,导热撑板11的材质为铝及铝合金。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触面111设有吸热盒112,吸热盒112被构造为用于容置逆变控制装置200的第二发热器件24。导热撑板11一方面通过电路板22对第一发热器件23实现固定,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吸热盒112对第二发热器件24实现固定,在分摊电路板22的受力的同时,增加导热撑板11自身的受力点,使应力分布更均匀,从而能够在吸收热量的同时,承担对电路板22、第一发热器件23及第二发热器件24等结构的支撑固定作用。并且吸热盒112能够直接吸收第二发热器件24的热量,提升导热板对外壳21内热量的吸收效率。
可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热器件23包括但不限于为功率器件等电气元件,譬如MOS管(全称为MOSFET,即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场效应管);第二发热器件24包括但不限于为变压器、电感等。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吸热盒112背离接触面111的一侧有开口,用于供第二发热器件24进入吸热盒112。吸热盒112朝向接触面111的一侧有开口(图未示),用于供第二发热器件24直接接触接触面111。吸热盒112通过灌胶固定第二发热器件24。吸热盒112通过灌胶固定电元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灌胶指将聚氨酯灌封胶、有机硅灌封胶、环氧树脂灌等用封胶设备或手工方式灌入装有第二发热器件24的吸热盒112内,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固化成为性能优异的热固性高分子绝缘材料,从而达到粘接、密封、灌封和涂敷保护的目的,被灌装的封胶可以传递第二发热器件24的热量。在其他实施例中,吸热盒112可以通过卡扣或焊接等形式固定第二发热器件24。
参见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撑板11具有空腔113。空腔113内流通有冷媒介质(图未示)。通过在导热撑板11内流通冷媒介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导热撑板11的吸热量,从而提升导热撑板11的吸热能力。冷媒介质包括气体冷媒、液体冷媒和固体冷媒。
参见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媒介质为液体。导热件12被构造为能够流通液体的管体。管体的形状不作限定。导热件12内形成空腔113。导热件12通过液体吸收导热撑板11的热量。在其他实施例中,冷媒介质可以为液气相变材料等。作为冷媒介质的液体在导热件12内的空腔113中流动,从而能够提升导热件12进行热量交换的能力,进而提升热量散发的效率。
参见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导热件12与导热撑板11为一体成型结构。导热件12的空腔113位于导热撑板内的部分被构造为大致为U形的走液通道1131。走液通道1131内设置多个凸出的筋条1132。多个筋条1132沿进口至出口的延伸路径依次排布,且间隔设置;而延伸路径的径向方向上,多个筋条1132间隔设置,以大致形成多个子通道,且多个子通道之间是相通的。可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走液通道1131内对应电路板22的发热量大的部位或第一发热器件23的部位,筋条1132的布局较密;走液通道1131内对应电路板22的发热量小的部位或无第一发热器件23的部位,筋条1132的布局疏松或无筋条1132。走液通道1131内还设有多个凸柱1133。凸柱1133设在两个筋条1132之间,凸柱1133分布在筋条1132的布局较疏松的部位,起到挡液体的效果,避免液体易于从疏松的两个筋条1132之间流过而导致不易于进入布局较密的筋条1132之间的问题,进而改善液体在对应发热较大的部位的分布均匀性。
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撑板11设有安装槽114。导热件12至少部分设置于安装槽114内。导热件12被构造为能够流通冷媒介质的管体。安装槽114在实现导热件12与导热撑板11的固定的同时,降低导热件12凸出于导热撑板11的高度,从而能够拉进导热撑板11与电路板22的距离,便于接触面111与第一散热器件接触,进而有利于减小电路板22、第一散热器件等结构在外壳21内所需要的空间占用。导热件12通过构造为流通冷媒介质的管体的形式,提升吸热和导热的能力,从而在维持吸热效率和导热效率的同时,缩小导热件12自身的结构大小,避免安装槽114过大而削弱导热撑板11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实现通过安装槽114的形式装配导热件12。可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件12内流通的为空气。导热件12为铜管。
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114设有多个。导热件12设有多个。每个安装槽114均设有导热件12。多个导热件12分别连接于散热件13。在导热撑板11上通过多个安装槽114布置多个导热件12,并分别连接至散热件13,提升导热撑板11向散热件13传递热量的效率。上述装配方式包括一个安装槽114装配一个导热件12,或一个安装槽114装配多个导热件12等多种形式。可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导热件12的分布方向与导热撑板11和散热件13的分布方向相互垂直。
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114设有多个。散热架构100还包括第一风扇(图未示)。导热件12包括总管(图未示)和多个支管121。多个支管121中的每一个支管121分别设于多个安装槽114中的每一个安装槽114内。每个支管121的一端均连通于总管。每个支管121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散热件13。第一风扇被配置为向总管内送风,以使得各支管121内的气流强制排向散热件13。
支管121在安装槽114内吸收导热撑板11和/或第一发热器件23的热量,热量积聚在支管121内的气体中,第一风扇通过总管送风,将支管121内吸收了热量的气流排向散热件13进行散热,避免支管121内气体温度升高而降低对导热撑板11和/或第一发热器件23的吸热量及吸热效率。
参见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件13包括翅片131和第二风扇(图未示)。翅片131与导热件12连接。第二风扇设于翅片131,并朝向翅片131。翅片131吸收导热件12传递的热量并将吸收的热量逸散,第二风扇朝向翅片131吹风,从而提升翅片131逸散热量的效率。
参见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件13还包括装配盒132。装配盒132被配置为固定于外壳21内。装配盒132分别与外壳21及导热撑板11连接。翅片131与第二风扇设于装配盒132内。散热件13通过装配盒132提升与导热撑板11及外壳21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导热撑板11与散热件13相对固定,进而确保导热件12能够在导热撑板11与散热件13之间稳定传递热量。同时导热撑板11通过装配盒132提升与外壳21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更稳定地固定电路板22。可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撑板11内有导热件12形成的走液通道1131时,散热件13还包括泵体133,泵体133与管状的导热件12连通,并驱使液体在走液通道1131内循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风扇装配于装配盒132外。
参见如2、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盒132与外壳21外部连通,以供散热件13向外部逸散热量。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22包括第一电路板221和第二电路板222。接触面111包括第一接触面1111和第二接触面1112。第一接触面1111与第二接触面1112位于导热撑板11的相互背离的两侧。第一接触面1111被构造为用于接触第一电路板221的第一发热器件23。并且第一接触面1111被构造为固定第一电路板221。第二接触面1112被构造为用于接触第二电路板222的第一发热器件23。并且第二接触面1112被构造为固定第二电路板222。
合理利用导热撑板11相背离两侧的空间,通过同一导热撑板11同时固定第一电路板221和第二电路板222,并且第一接触面1111与第二接触面1112均能接触第一发热器件23,在确保导热撑板11吸收第一发热器件23热量效率的同时,提升空间利用率。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面1111和第二接触面1112均设有吸热盒112。第一接触面1111与第二接触面1112中的一个上设有安装槽114,使导热件12分布于同一面内,简化装配盒132上设置的供导热件12通过的通孔的分布位置,降低外部污染物由装配盒132进入导热撑板11所在区域的可能。
参见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架构100还包括第三风扇14和第四风扇15。第三风扇14位于第一接触面1111所在侧。第四风扇15位于第二接触面1112所在侧。第三风扇14的风向与第四风扇15的风向相反,以使外壳21内形成依次流经第一接触面1111所在侧和第二接触面1112所在侧的循环气流。
第三风扇14使第一接触面1111所在侧的空气流动,第四风扇15使第二接触面1112所在侧的空气流动,并且两者风向相反从而使第一接触面1111、第二接触面1112两侧的气流循环起来,使导热撑板11两侧的空气均匀分布,即使某个第一发热器件23、第二发热器件24散发的热量无法被及时吸收,也能避免该处空气温度过高而引发危险。
参见图4、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架构100还包括第一屏蔽罩16和第二屏蔽罩17。第一屏蔽罩16连接于第一接触面1111。第三风扇14位于第一屏蔽罩16与第一接触面1111之间,且连接于第一屏蔽罩16。
第二屏蔽罩17连接于第二接触面1112。第四风扇15位于第二屏蔽罩17与第二接触面1112之间,且连接于第二屏蔽罩17。
第一屏蔽罩16通过固定至导热撑板11从而稳定罩设第一电路板221,
第二屏蔽罩17通过固定至导热撑板11从而稳定罩设第二电路板222。第三风扇14和第四风扇15充分利用第一屏蔽罩16和第二屏蔽罩17的结构,既能维持与导热撑板11的相对固定,又能避免挤占第一接触面1111、第二接触面1112、第一电路板221及第二电路板222上的空间。可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撑板11具有间隙以供第三风扇14和第四风扇15所形成的气流在导热撑板11的两侧之间循环。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22和导热撑板11的分布方向与导热撑板11与散热件13的分布方向相互垂直,即第一接触面1111和第二接触面1112的分布方向与导热撑板11与散热件13的分布方向相互垂直。
参见图1、图2和图4,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控制装置200,应用于储能逆变组合设备300。逆变控制装置200包括外壳21、电路板22、第一发热器件23、第二发热器件24及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架构100。第一发热器件23固定于电路板22,电路板22固定于导热撑板11,导热撑板11固定于外壳21内,从而实现电路板22与外壳21的连接固定。接触面111接触第一发热器件23使得导热撑板11吸收第一发热器件23的热量。导热件12吸收导热撑板11的热量,也可以直接吸收第一发热器件23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散热件13,散热件13将吸收的热量逸散,最终实现对逆变控制装置200外壳21内部热量的散热。第二发热器件24固定于吸热盒112内,吸热盒112吸收第二发热器件24的热量,或接触面111接触第二发热器件24而吸收热量。
参见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21包括壳体211和固定结构212。固定结构212分别连接壳体211和导热撑板11。壳体211罩设在电路板22及第一发热器件23、第二发热器件24外,导热撑板11通过固定结构212实现与壳体211的固定连接,避免导热撑板11直接作用于壳体211,固定结构212能够提供晃动时或遭受冲击时的缓冲。
参见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结构212绕导热撑板11的周缘设置,第一屏蔽罩16和/或第二屏蔽罩17位于导热撑板11、固定结构212以及壳体211之间的区域内。
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结构212支撑于壳体211与第二接触面1112之间,安装槽114设于第一接触面1111。在逆变控制装置200的装配状态时,沿竖直方向第二接触面1112朝下、第一接触面1111朝上,以便于导热撑板11与固定结构212进行连接,以及导热件12向安装槽114内装配。在逆变控制装置200的使用状态时,沿竖直方向第二接触面1112朝下、第一接触面1111朝上,避免导热件12中安装槽114内掉落。
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结构212包括第一支撑柱2121、第二支撑柱2122和连接柱2123。第一支撑柱2121分别连接壳体211和导热撑板11。第二支撑柱2122分别连接壳体211和导热撑板11。连接柱2123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柱2121和第二支撑柱2122。
第一支撑柱2121与第二支撑柱2122分别连接在壳体211与导热撑板11之间,使壳体211与导热撑板11相固定。同时连接柱2123连接在第一支撑柱2121与第二支撑柱2122之间,提升第一连接柱2123与第二连接柱2123相对位置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对抗导热撑板11与壳体211之间可能出现的相对移动的趋势。
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结构212还包括加强件2124。加强件2124同时与第一支撑柱2121、第二支撑柱2122以及壳体211连接。加强件2124进一步加强第一支撑柱2121、第二支撑柱2122与壳体211之间的结构强度,提升外壳21自身的结构强度,避免外壳21自身出现形变。
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2124包括第一加强部2124a和第二加强部2124b。第一加强部2124a同时与第一支撑柱2121和第二支撑柱2122固定连接。第二加强部2124b分别与第一加强部2124a及壳体211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2121与第二支撑柱2122通过第一加强部2124a强化相互间的结构强度。第一支撑柱2121与第二支撑柱2122通过第一加强部2124a与第二加强部2124b的连接配合,强化与壳体211之间的结构强度。
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强部2124a与第二加强部2124b为一体成型结构。加强件2124为钣金件。加强件2124通过弯折使自身贴合于第一支撑柱2121、第二支撑柱2122、连接柱2123以及壳体211。
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2121、连接柱2123、第二支撑柱2122和壳体211之间形成第一避让口2125。加强件2124形成第二避让口2124c。第一避让口2125与第二避让口2124c连通。第一支撑柱2121、连接柱2123、第二支撑柱2122和导热撑板11之间形成第三避让口2126。第一避让口2125、第二避让口2124c以及第三避让口2126用于将壳体211和导热撑板11之间的空间与壳体211外部连通。
连通的第一避让口2125与第二避让口2124c,以及第三避让口2126,使得连接柱2123的两侧均能连通壳体211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既可以减轻外壳21的重量,也便于其他结构通过,提升空间利用率。
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结构212还包括第三支撑柱2127。第三支撑柱2127分别连接壳体211和导热撑板11。壳体211与导热撑板11之间通过多种结构实现固定连接,以对抗不同方向可能出现的相对位移趋势。
参见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21内形成器件装配区213和散热区214。器件装配区213和散热区214之间密封设置。导热撑板11连接于器件装配区213内。导热件12由器件装配区213延伸至散热区214。散热件13连接于散热区214内。
电路板22、第一发热器件23、第二发热器件24与导热撑板11及导热件12的热量转移在器件装配区213内完成,散热件13与外壳21外界环境的热量转移在散热区214内完成,散热架构100的吸热和散热分别在两区实现,两区密封通过导热件12实现热量转移,而避免外壳21外界的污染物进入器件装配区213损坏电路板22、第一发热器件23、第二发热器件24等。可理解,器件装配区213与散热区214之间的密封主要在于防止液体进入。
参见图1、图2和图4,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逆变组合设备300。储能逆变组合设备300包括电池包31和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逆变控制装置200。逆变控制装置200与电池包31电连接。
逆变控制装置200通过散热架构100在减小体积的同时,确保电路板22、第一发热器件23、第二发热器件24的结构稳定以及散热优异,进而提升逆变控制装置200对电池包31的控制稳定性,以及确保逆变控制装置200对外输出的稳定性。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散热架构,应用于逆变控制装置,所述逆变控制装置具有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路板及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发热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架构包括:
导热撑板,被配置为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并被构造为用于固定所述电路板,所述导热撑板具有接触面,所述接触面被构造为用于接触所述第一发热器件;
导热件,与所述导热撑板连接,并被构造为能够用于传递所述导热撑板和/或所述第一发热器件的热量;
散热件,与所述导热件导热接触,所述散热件被构造为用于接收和逸散所述导热件传递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设有吸热盒,所述吸热盒被构造为用于容置所述逆变控制装置的第二发热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撑板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流通有冷媒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被构造为能够流通液体的管体,所述导热件内形成所述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撑板设有安装槽,所述导热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导热件被构造为能够流通冷媒介质的管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设有多个,所述导热件设有多个,每个安装槽均设有所述导热件,多个所述导热件分别连接于所述散热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设有多个,所述散热架构还包括第一风扇,所述导热件包括总管和多个支管,多个所述支管中的每一个支管分别设于多个所述安装槽中的每一个安装槽内,每个所述支管的一端均连通于所述总管,每个所述支管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散热件,所述第一风扇被配置为向所述总管内送风,以使得各所述支管内的气流强制排向所述散热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翅片和第二风扇,所述翅片与所述导热件连接,所述第二风扇设于所述翅片,并朝向所述翅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还包括装配盒,所述装配盒分别与所述外壳及所述导热撑板连接,所述翅片与所述第二风扇设于所述装配盒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接触面包括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位于所述导热撑板的相互背离的两侧,所述第一接触面被构造为用于接触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所述第一发热器件,所述第二接触面被构造为用于接触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一发热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架构还包括第三风扇和第四风扇,所述第三风扇位于第一接触面所在侧,所述第四风扇位于第二接触面所在侧,所述第三风扇的风向与所述第四风扇的风向相反,以使所述外壳内形成依次流经所述第一接触面所在侧和所述第二接触面所在侧的循环气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架构还包括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所述第一屏蔽罩连接于所述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三风扇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罩与所述第一接触面之间,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屏蔽罩,所述第二屏蔽罩连接于所述第二接触面,所述第四风扇位于所述第二屏蔽罩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屏蔽罩。
13.一种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储能逆变组合设备,所述逆变控制装置包括外壳、电路板、第一发热器件及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架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分别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导热撑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连接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分别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导热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柱分别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导热撑板,所述连接柱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同时与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以及所述壳体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同时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强部及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连接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一避让口,所述加强件形成第二避让口,所述第一避让口与所述第二避让口连通,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连接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导热撑板之间形成第三避让口,所述第一避让口、所述第二避让口以及所述第三避让口用于将所述壳体和所述导热撑板之间的空间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分别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导热撑板。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逆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形成器件装配区和散热区,所述器件装配区和所述散热区之间密封设置,所述导热撑板连接于所述器件装配区内,所述导热件由所述器件装配区延伸至所述散热区,所述散热件连接于所述散热区内。
21.一种储能逆变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和如权利要求13至20任一项所述的逆变控制装置,所述逆变控制装置与所述电池包电连接。
CN202321803668.0U 2023-07-07 2023-07-07 散热架构、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Active CN220510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03668.0U CN220510990U (zh) 2023-07-07 2023-07-07 散热架构、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03668.0U CN220510990U (zh) 2023-07-07 2023-07-07 散热架构、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0990U true CN220510990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9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03668.0U Active CN220510990U (zh) 2023-07-07 2023-07-07 散热架构、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09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72985B1 (ja) 電子機器
WO2017101679A1 (zh) 托盘、动力电池包及电动车
CN211017321U (zh) 电池模组
JP6758264B2 (ja) リアクトル冷却構造
WO2013105166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20510990U (zh) 散热架构、逆变控制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CN117320345A (zh) 功率模块及充电设备
CN115768040B (zh) 散热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用电设备
CN218241981U (zh) 电池用冷却系统、电池包及车辆
CN117542803A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封装结构、电机控制器及电动汽车
CN219329930U (zh) 电子设备以及用电设备
CN217589101U (zh) 一种电池组外壳散热结构
CN215496802U (zh) 一种基于碳化硅技术的燃料电池电源
CN218301813U (zh) 一种电子调速器及具有其的冲浪板
CN220874954U (zh) 一种变频器的散热结构
CN218602539U (zh) 散热装置、供电装置及一体式储能设备
CN216134747U (zh) 供电单元及电子设备
CN218920862U (zh) 变频设备、压缩机以及暖通设备
CN218919046U (zh)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9834741U (zh) 窄体变频器
CN218920252U (zh) 功率模块、变流器及储能系统
CN221042674U (zh) 逆变器和储能一体机
CN212084983U (zh) 一种励磁电源
CN220254332U (zh) 一种逆变器及电气设备
CN220510962U (zh) 防水散热架构、逆变装置和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