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0403U - 一种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0403U
CN220510403U CN202321831030.8U CN202321831030U CN220510403U CN 220510403 U CN220510403 U CN 220510403U CN 202321831030 U CN202321831030 U CN 202321831030U CN 220510403 U CN220510403 U CN 220510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ain body
double
connector
pc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310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亚洲
王小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lex Conne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lex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lex Conne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lex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310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0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0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0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包括:主体、端子、PCB板和盖板,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部外侧,所述端子穿过所述主体底部后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主体的底部外侧,所述PCB板位于所述主体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还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内侧壁的两双触点接地弹片,所述两双触点接触弹片穿过所述主体的底部后与所述PCB板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与金属外壳连接时,内置接地可以隔绝接地电流导入外壳,从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通过所述两双触点接触弹片,在其中一个触点失效时,另外一个触点可以起接触作用,可以提高接触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通信行业、消费类电子、工业控制行业,传统RJ45屏蔽采用外壳屏蔽接地,不锈钢屏蔽件包覆整个产品,内部的弹臂通常采用单个触点的弹臂结构,通过弹臂结构与插头屏蔽外壳连接,形成接地。
现有产品的整体外壳屏蔽,安装在金属外壳上时,会与外壳接触,接地电流会传输到金属外壳上,影响信号传输质量,还会产生安全隐患。
另外,现有产品内接触弹臂通常采用单个触点弹臂接触,会有因为脏污,变形,异物造成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旨在提升信号传输质量,降低失效风险,提高产品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包括:主体、端子、PCB板和盖板,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部外侧,所述端子穿过所述主体底部后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主体的底部外侧,所述PCB板位于所述主体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还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内侧壁的两双触点接地弹片,所述两双触点接触弹片穿过所述主体的底部后与所述PCB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主体为塑胶结构,所述主体的两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卡设所述双触点接地弹片的卡槽,所述双触点接地弹片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一端的两金属触点弹片,所述本体的两侧朝外延伸形成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卡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两双触点接地弹片与所述主体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端子的尾部设置有折弯结构,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端子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以及用于避让所述折弯结构的避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端子上设置有卡入所述主体中的倒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PCB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端子、两双触点接地弹片相对应的孔,所述端子、两双触点接地弹片穿过对应的孔后焊接于所述PCB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盖板与所述主体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盖板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柱,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PCB板的U形凹槽,所述定位柱的长度与所述U形凹槽的宽度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盖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主体的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台相对应的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至少四个螺丝孔,所述四个螺丝孔分布于所述主体的四个角。
本实用新型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主体、端子、PCB板和盖板,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部外侧,所述端子穿过所述主体底部后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主体的底部外侧,所述PCB板位于所述主体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还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内侧壁的两双触点接地弹片,所述两双触点接触弹片穿过所述主体的底部后与所述PCB板连接,在与金属外壳连接时,内置接地可以隔绝接地电流导入外壳,从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通过所述两双触点接触弹片,在其中一个触点失效时,另外一个触点可以起接触作用,可以提高接触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较佳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较佳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较佳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9是双触点接地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主体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较佳实施例的组装顺序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较佳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主体10:卡槽101;凹槽102;定位槽103;螺丝孔104;
端子20;
PCB板30;
盖板40:定位柱401;定位凸台402;
双触点接触弹片50:本体501;金属触点弹片502;卡舌503。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至图1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该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较佳实施例包括主体10、端子20、PCB板30和盖板40,所述PCB板30设置于所述主体10的底部外侧,所述端子20穿过所述主体10底部后与所述PCB板30连接,所述盖板40盖设于所述主体10的底部外侧,所述PCB板30位于所述主体10与所述盖板40之间,所述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还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10的两内侧壁的两双触点接地弹片,所述两双触点接触弹片50穿过所述主体10的底部后与所述PCB板30连接。
本实施例在与金属外壳连接时,内置接地可以隔绝接地电流导入外壳,从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通过所述两双触点接触弹片50,在其中一个触点失效时,另外一个触点可以起接触作用,可以提高接触稳定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0为塑胶结构,所述主体10的两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卡设所述双触点接地弹片的卡槽101,所述双触点接地弹片包括本体501和设置于所述本体501的一端的两金属触点弹片502,所述本体501的两侧朝外延伸形成有与所述卡槽101相对应的卡舌503。
所述两双触点接地弹片与所述主体10过盈配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卡舌503和所述卡槽101配合,不仅便于固定所述双触点接地弹片,而且在装配过程中,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便于装配。
所述端子20的尾部设置有折弯结构,所述主体1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端子20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以及用于避让所述折弯结构的避让结构。
所述端子20上设置有卡入所述主体10中的倒刺结构。
所述PCB板30上设置有与所述端子20、两双触点接地弹片相对应的孔,所述端子20、两双触点接地弹片穿过对应的孔后焊接于所述PCB板30上。
所述盖板40与所述主体10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
所述盖板40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柱401,所述主体1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PCB板30的U形102,所述定位柱401的长度与所述U形102的宽度相匹配。
所述盖板40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凸台402,所述主体10的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台402相对应的定位槽103。
所述主体10上设置有至少四个螺丝孔104,所述四个螺丝孔104分布于所述主体10的四个角。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四个螺丝孔104,可以通过螺丝紧固与金属外壳直接连接,不需要再做额外的连接结构,简化产品结构,适用于金属外壳的直接连接。
请参照图13,本实施例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的组装顺序如下:
第一步,将所述双触点接地弹片插入塑胶结构的所述主体10中,所述双触点接地弹片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双触点接地弹片与所述主体10通过过盈配合固定。
第二步,将所述端子20插入所述主体10中,所述主体10设置有导向结构和端子20尾部折弯的避位结构,所述端子20设置有倒刺结构,卡入所述主体10中固定。
第三步,将所述PCB板30与所述端子20和所述双触点接地弹片焊接,所述PCB板30设置有与所述端子20和双触点接地弹片对应的孔,所述端子20和双触点接地弹片穿过所述PCB板30后通过焊接连接,所述PCB板30的另外一端设置有焊盘,可用于后续的线材焊接。
第四步,将所述盖板40通过超声波焊接与所述主体10连接,所述盖板40设置有定位柱401,导向结构,超声波焊接所述定位凸台402,确保所述盖板40正确插入所述主体10中后,通过超声波焊接将所述盖板40与所述主体10连接在一起。
请参照图14,本实施例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的工作原理和方式如下:
本实施例在所述主体10上设置有四个所述螺丝孔104,可以通过螺丝紧固与金属外壳直接连接,四个所述螺丝孔104分布在产品四个方向,螺丝紧固受力均匀,相对于两个螺丝固定更可靠。
本实施例中,内置的两个所述双触点接地弹片插入到所述主体10中,尾部焊接在所述PCB板30上,通过所述PCB板30与接地回路连接,当RJ45插头插入连接器时,所述双触点接地弹片的两金属触点弹片502接触插头的屏蔽外壳,与插头接地回路相连,从而导通整个接地回路,由于所述双触点接地弹片位于所述主体10内部,当连接器通过螺丝锁定在金属外壳上时,内部接地回路与金属外壳完全隔离,接地电流不会导通到金属外壳上,进而提升信号传输质量。
本实用新型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主体、端子、PCB板和盖板,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部外侧,所述端子穿过所述主体底部后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主体的底部外侧,所述PCB板位于所述主体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还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内侧壁的两双触点接地弹片,所述两双触点接触弹片穿过所述主体的底部后与所述PCB板连接,在与金属外壳连接时,内置接地可以隔绝接地电流导入外壳,从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通过所述两双触点接触弹片,在其中一个触点失效时,另外一个触点可以起接触作用,可以提高接触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端子、PCB板和盖板,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部外侧,所述端子穿过所述主体底部后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主体的底部外侧,所述PCB板位于所述主体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还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内侧壁的两双触点接地弹片,所述两双触点接地弹片穿过所述主体的底部后与所述PCB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塑胶结构,所述主体的两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卡设所述双触点接地弹片的卡槽,所述双触点接地弹片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一端的两金属触点弹片,所述本体的两侧朝外延伸形成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卡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双触点接地弹片与所述主体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尾部设置有折弯结构,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端子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以及用于避让所述折弯结构的避让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上设置有卡入所述主体中的倒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端子、两双触点接地弹片相对应的孔,所述端子、两双触点接地弹片穿过对应的孔后焊接于所述PCB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主体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柱,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PCB板的U形凹槽,所述定位柱的长度与所述U形凹槽的宽度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主体的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台相对应的定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至少四个螺丝孔,所述四个螺丝孔分布于所述主体的四个角。
CN202321831030.8U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 Active CN220510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1030.8U CN220510403U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1030.8U CN220510403U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0403U true CN220510403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69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31030.8U Active CN220510403U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04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0574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991494B1 (en) Panel mount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CN201069846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12886340B (zh) 电连接器
CN110729594A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US9419385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shell
CN210723480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US1112151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artially overlapped and staggered contact arms
CN110504594B (zh) 电连接器组合
US2018013862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metallic bracket embedded within insulative mating shell
CN111883962A (zh) 电连接器组件以及电连接器组合件
CN212412347U (zh) 电连接器
CN110867700A (zh) 电连接器
US761826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liable mating frame mating with another connector
US2008003255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CN216085565U (zh) 电连接器
CN220510403U (zh) 一种内置接地双触点rj45连接器
CN210111107U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05002650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mounted therein
KR200471891Y1 (ko) 커넥터 어셈블리
US6056600A (en) Shielded connector
KR101539595B1 (ko) 차량의 프런트 와이퍼용 모터의 트랜스미션 하우징 내의 인쇄 회로 기판에 구비된 브러시 홀더의 접지 구조
US6066003A (en) Blind mate connector
CN216850479U (zh) 电连接器
CN214797993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