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0317U - 一种母线转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母线转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0317U
CN220510317U CN202322120350.9U CN202322120350U CN220510317U CN 220510317 U CN220510317 U CN 220510317U CN 202322120350 U CN202322120350 U CN 202322120350U CN 220510317 U CN220510317 U CN 220510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base
bar
conductive
bus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203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海荣
徐劲琳
董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hner Beijing Electrica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ohner Beijing Electrica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hner Beijing Electrica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Wohner Beijing Electrica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203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0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0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0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tribution Boar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母线转接器,包括底座和导电排组,所述底座设置有安装孔单元,所述导电排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孔单元,所述导电排组具有连接端,所述导电排组通过所述连接端和外部设备电连接,所述母线转接器具有正装状态和反装状态;在所述正装状态下,所述导电排组以第一姿态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单元,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底座的上侧;在所述反装状态下,所述导电排组以第二姿态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单元,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底座的下侧;所述导电排组能够通过旋转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之间进行切换。上述母线转接器既能够适应上端进线,也能够适应下端进线,兼容性较好,能够方便地根据用户需要灵活调整产品结构,进而方便生产和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母线转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母线转接器。
背景技术
母线转接器通常用于实现断路器和母线系统的电气连接。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柜内接线排布方案,母线转接器可以采用上端进线或者下端进线的方式和断路器进行连接,然而,不同进线方式的母线转接器往往无法通用,兼容性较低,不利于生产和管理。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克服或者缓解上述缺陷,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母线转接器,该母线转接器既能够适应上端进线,也能够适应下端进线,兼容性较好,能够方便地根据用户需要灵活调整产品结构,进而方便生产和管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母线转接器,包括底座和导电排组,所述底座设置有安装孔单元,所述导电排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孔单元,所述导电排组具有连接端,所述导电排组通过所述连接端和外部设备电连接,所述母线转接器具有正装状态和反装状态;在所述正装状态下,所述导电排组以第一姿态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单元,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底座的上侧;在所述反装状态下,所述导电排组以第二姿态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单元,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底座的下侧;所述导电排组能够通过旋转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之间进行切换。
上述方案中,母线转接器具有正装状态和反装状态。在正装状态下,导电排组以第一姿态安装于安装孔单元,连接端可以位于底座的上侧,使得母线转接器可以适应上端进线的方案。在反装状态下,导电排组以第二姿态安装于安装孔单元,连接端可以位于底座的下侧,使得母线转接器可以适应下端进线的方案。如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母线转接器既能够适应上端进线,也能够适应下端进线,母线转接器的兼容性较好,能够方便地根据用户需要灵活调整产品结构,进而方便生产和管理。
可选地,所述导电排组包括在横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电排、第二导电排和第三导电排,所述第一导电排的长度<所述第二导电排的长度<所述第三导电排的长度,所述安装孔单元包括在横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孔组、第二孔组和第三孔组;在所述正装状态下,所述第一导电排安装于所述第一孔组,所述第二导电排安装于所述第二孔组,所述第三导电排安装于所述第三孔组;在所述反装状态下,所述第一导电排旋转后安装于所述第三孔组,所述第二导电排旋转后安装于所述第二孔组,所述第三导电排旋转后安装于所述第一孔组。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穿线结构,所述母线转接器还包括连接排组,所述穿线结构用于供所述连接排组和所述连接端的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穿线结构为穿过孔或者敲落结构。
可选地,还包括N极导电排,所述N极导电排具有上连接端和下连接端,在所述正装状态下,所述N极导电排通过所述上连接端和外部设备电连接,在所述反装状态下,所述N极导电排通过所述下连接端和外部设备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电排组和所述N极导电排均配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和母线系统电连接,所述连接部呈U型,所述连接部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底板的至少局部沿厚度方向突出于所述底座。
可选地,所述导电排组和所述N极导电排均配置有卡钩,所述卡钩用于和母线系统卡连,以使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母线系统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主体部和N极部,所述主体部用于安装所述导电排组,所述N极部用于安装N极导电排,所述N极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左侧或者右侧,所述N极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体部。
可选地,所述主体部包括本体模块和加长模块,所述加长模块位于所述本体模块的上侧或者下侧,所述加长模块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本体模块。
可选地,还包括防护盖板,所述防护盖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座,并位于所述底座朝向母线系统的一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母线转接器在正装状态下和母线系统、断路器的连接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母线转接器在反装状态下和母线系统、断路器的连接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母线转接器在正装状态下和母线系统的连接结构图;
图4为图3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图3中导电排组和连接排组的连接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母线转接器在反装状态下和母线系统的连接结构图;
图8为图7中导电排组和连接排组的连接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母线转接器在正装状态下和母线系统的连接结构图,底座包括N极部;
图10为图9中导电排组、N极导电排和连接排组的连接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母线转接器在反装状态下和母线系统的连接结构图,底座包括N极部;
图12为图11中导电排组、N极导电排和连接排组的连接结构图;
图13为N极部位于主体部左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N极部和主体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N极部位于主体部右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加长模块和本体模块的分体结构图;
图18为加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加长模块和本体模块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第一盖板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中第二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第一盖板部和底座的连接结构图;
图25为第二盖板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防护盖板和底座的连接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母线转接器;110、底座;110a、第一孔组;110b、第二孔组;110c、第三孔组;110d、穿线结构;110f、滑槽;110g、连接螺母;110h、第二卡接配合结构;111、主体部;111a、第一对位结构;111b、本体模块;111b-1、第一卡接结构;111b-2、第一导向结构;111b-3、第二对位结构;111c、加长模块;111c-1、第一卡接配合结构;111c-2、第一导向配合结构;111c-3、第二对位配合结构;111c-4、隔离板;112、N极部;112a、第一对位配合结构;120、导电排组;121、第一导电排;121a、第一连接端;121b、第一连接部;121c、第一卡钩;122、第二导电排;122a、第二连接端;122b、第二连接部;122c、第二卡钩;123、第三导电排;123a、第三连接端;123b、第三连接部;123c、第三卡钩;130、N极导电排;131、上连接端;132、下连接端;133、N极连接部;140、连接排组;150、防护盖板;151、第一盖板部;151a、第一过孔;151b、避让缺口;151c、加强筋;151d、第二卡接结构;151e、第二导向结构;151e-1、导向柱;151e-2导向筋;152、第二盖板部;152a、第二过孔;153、防护板部;
200、母线系统;
300、断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母线转接器在正装状态下和母线系统、断路器的连接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母线转接器在反装状态下和母线系统、断路器的连接结构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典型的方案中,断路器300等形式的外部设备可通过母线转接器100安装于母线系统200。
为便于描述,可以图1和图2中的方位和位置关系来定义“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具体而言,可以断路器300、母线转接器100和母线系统200的安装方向为前后方向,其中,断路器300所在侧为前,母线系统200所在侧为后,前后方向也可称之为厚度方向;并且,可以母线转接器100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上下方向也可以称之为竖向;并且,可以母线转接器100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左右方向也可以称之为横向。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断路器300的上端可以通过连接排组140和母线转接器100进行电连接,并可通过母线转接器100和母线系统200进行电连接,然后,断路器300的下端可以通过安装电缆进行出线;这种实现方式中,母线转接器100可以采用上端进线的连接方案。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断路器300的下端可以通过连接排组140和母线转接器100进行电连接,并可通过母线转接器100和母线系统200进行电连接,然后,断路器300的上端可以通过安装电缆进行出线;这种实现方式中,母线转接器100可以采用下端进线的连接方案。
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在现有技术中,上端进线和下端进线的连接方案分别是采用不同型号的母线转接器来实现,各型号的母线转接器之间无法进行通用,兼容性较差。
针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母线转接器100,其包括底座和导电排组,导电排组可拆卸地连接于底座,并可以在底座上调整安装方向,使得该母线转接器100既可以适应上端进线,又可以适应下端进线,能够提升母线转接器100的兼容性,能够方便地根据用户需要灵活调整产品结构,进而方便生产和管理。
具体地,请参考图3-图12,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母线转接器在正装状态下和母线系统的连接结构图;图4为图3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俯视图;图6为图3中导电排组和连接排组的连接结构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母线转接器在反装状态下和母线系统的连接结构图;图8为图7中导电排组和连接排组的连接结构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母线转接器在正装状态下和母线系统的连接结构图,底座包括N极部;图10为图9中导电排组、N极导电排和连接排组的连接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母线转接器在反装状态下和母线系统的连接结构图,底座包括N极部;图12为图11中导电排组、N极导电排和连接排组的连接结构图。
如图3-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母线转接器100,包括底座110和导电排组120。底座110具体可以为塑料材质。底座110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110f,滑槽110f内设置有连接螺母110g,连接螺母110g用于和断路器300进行连接;并且,连接螺母110g可以在滑槽110f内进行滑动,以便适应对不同型号断路器300的安装固定。
底座110上设置有安装孔单元,导电排组120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孔单元;具体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为螺钉连接,当然,也可以为卡接等。导电排组120具有连接端,导电排组120具体可以是通过连接端和外部设备进行电连接。这里的外部设备主要是指前述的断路器300等形式的开关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母线转接器100具有正装状态和反装状态。在正装状态下,导电排组120以第一姿态安装于安装孔单元,连接端可以位于底座110的上侧,使得母线转接器100可以适应上端进线的方案。在反装状态下,导电排组120以第二姿态安装于安装孔单元,连接端可以位于底座110的下侧,使得母线转接器100可以适应下端进线的方案。如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母线转接器100既能够适应上端进线,也能够适应下端进线,母线转接器100的兼容性较好。
导电排组120具体可以是通过旋转的方式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进行切换。旋转的角度可以为180°,当然,也可以存在一定的安装误差,只要是能够实现上端进线和下端进线的目的即可。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安装误差的具体大小,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可以是在±10°之间,也就是说,旋转角度可以是在170°到190°之间。
如前所述,母线转接器100是通过连接排组140和断路器300相连,如此,导电排组120的连接端具体可以是和连接排组140进行电连接。该连接排组140具体可以是铜排等形式的软连接结构。
为适应连接排组140的插装以及上端进线和下端进线的连接方案,底座110的上侧和下侧均可以设置有穿线结构110d,穿线结构110d用于供连接排组140和连接端的电连接。
穿线结构110d具体可以为穿过孔,这样,连接排组140可以穿过该穿过孔,并可以和连接端进行电连接。或者,穿线结构110d也可以为敲落结构;这种实现方式下,在连接排组140未安装时,底座110的上侧以及下侧均为完整壁面,在需要安装连接排组140时,可以对底座110上侧或者下侧的敲落结构进行敲落,以形成能够穿过的孔隙,然后,连接排组140可以从该孔隙中穿过,进而可以和相应的连接端进行电连接。
结合图3-图8,对于三极母线转接器,导电排组120可以包括在横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电排121、第二导电排122和第三导电排123,其中,第一导电排121的长度<第二导电排122的长度<第三导电排123的长度,这里的长度是指相应导电排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与之相适应地,安装孔单元包括在横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孔组110a、第二孔组110b和第三孔组110c。第一孔组110a既可以适应第一导电排121的安装,也可以适应第三导电排123的安装。第三孔组110c既可以适应第三导电排123的安装,也可以适应第一导电排121的安装。
第一导电排121具有第一连接端121a,第二导电排122具有第二连接端122a,第三导电排123具有第三连接端123a。连接排组140可以包括三个连接排,三个连接排可以一一对应地和第一连接端121a、第二连接端122a以及第三连接端123a进行电连接。
在正装状态下,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导电排121可以安装于第一孔组110a,第二导电排122可以安装于第二孔组110b,第三导电排123可以安装于第三孔组110c,第一连接端121a、第二连接端122a以及第三连接端123a均可以位于底座110的上侧,以适应连接排组140位于底座110上侧的连接方案,也即底座110上端进线的连接方案。
在反装状态下,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导电排121可以在旋转一定角度(例如180度)后安装于第三孔组110c,第二导电排122在旋转一定角度(例如180度)后,仍可以安装于第二孔组110b,第三导电排123可以在旋转一定角度(例如180度)后安装于第一孔组110a,第一连接端121a、第二连接端122a以及第三连接端123a均可以位于底座110的下侧,以适应连接排组140位于底座110下侧的连接方案,也即底座110下端进线的连接方案。
结合图9-图12,对于四极母线转接器,除了上述的导电排组120外,母线转接器100还可以包括N极导电排130,N极导电排130同时具有上连接端131和下连接端132。相应地,连接排组140可以包括四个连接排,四个连接排可以一一对应地和第一连接端121a、第二连接端122a、第三连接端123a以及N极导电排130进行电连接。
在正装状态下,N极导电排130可以通过上连接端131和连接排组140的连接排进行电连接。在反装状态下,N极导电排130可以通过下连接端132和连接排组140的连接排进行电连接。也就是说,母线转接器100在正装状态以及反装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时,N极导电排130无需进行旋转,这样,可以简化状态切换过程中对于母线转接器100的改装操作,同时,也能够较好地适应母线系统200中N极母线的设置位置。
导电排组120和N极导电排130均可以配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和母线系统200电连接。具体地,如图6和图8所示,第一导电排121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121b,第二导电排122可以包括第二连接部122b,第三导电排123可以包括第三连接部123b;如图10和图12所示,N极导电排130可以包括N极连接部133;这些连接部均可以呈U型,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其中,底板的至少局部可以沿厚度方向突出于底座110,从而可以方便地和母线系统200进行电连接。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这些连接部的底板朝向母线系统200的一面还可以设置有压槽等形式的压花结构,用于提升连接部和母线系统200的搭接可靠性,进而可以提升导电效果。
导电排组120和N极导电排130均可以配置有卡钩,卡钩用于和母线系统200卡连,以提升连接部和母线系统200电连接的可靠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电排121可以配置有第一卡钩121c,第二导电排122可以配置有第二卡钩122c,第三导电排123可以配置有第三卡钩123c,N极导电排130可以配置有N极卡钩133,这些卡钩均可以沿前后方向滑动装配于底座110,并可以搭配螺钉等形式的连接件,以方便地调整这些卡钩相对底座110在前后方向上的安装位置,使得卡钩在和母线系统200中的相应母线卡接时、相应连接部可以和相应母线电连接,有利于保证电连接的可靠性。
请参考图13-图19,图13为N极部位于主体部左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N极部和主体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N极部位于主体部右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加长模块和本体模块的分体结构图;图18为加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加长模块和本体模块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110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主体部111和N极部112;其中,主体部111用于安装导电排组120,N极部112用于安装N极导电排130。N极部112可以位于主体部111的左侧或者右侧,N极部112可拆卸地连接于主体部111。
采用上述方案,在N极部112安装于主体部111时,底座110可以适应于四极母线转接器的使用;在N极部112脱离主体部111时,底座110可以仅包括主体部111,底座110又可以适应于三极母线转接器的使用。这样,底座110的结构形式可以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提升底座110的通用性。
在具体装配时,N极部112可以是位于主体部111的左侧,这种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13;或者,N极部112也可以是位于主体部111的右侧,这种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16。
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主体部111和N极部112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即可。示例性的,主体部111和N极部112可以采用螺钉连接、卡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3和图16所示,主体部111的横向两侧均可以设置有第一对位结构111a,N极部112的横向两侧均可以设置有第一对位配合结构112a,第一对位结构111a和第一对位配合结构112a可以进行过盈插装,这样,也可以实现N极部112和主体部11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第一对位结构111a和第一对位配合结构112a中,一者可以为凸起,另一者可以为凹槽,凸起可以插装固定于凹槽中,用于实现第一对位结构111a和第一对位配合结构112a的过盈插装。
如图17和图19所示,主体部111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主体部111可以包括本体模块111b和加长模块111c,加长模块111c可以位于本体模块111b的上侧,或者,加长模块111c可以位于本体模块111b的下侧。加长模块111c可拆卸地连接于本体模块111b。
采用上述方案,在加长模块111c安装于本体模块111b时,主体部111的长度相对较长,能够适应加长的断路器300的安装,例如能够适应带有漏电保护模块的断路器300的安装;在加长模块111c和本体模块111b相分离时,主体部111可以仅包括本体模块111b,主体部111的长度相对较短,能够适应普通的断路器300的安装。这样,主体部111的结构形式也可以进行调节,能够更大程度地提升底座110的通用性。
同样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也不限定加长模块111c和本体模块111b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只要是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即可。示例性的,加长模块111c和本体模块111b之间可以采用螺钉连接、卡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本体模块111b可以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111b-1,加长模块111c可以设置有第一卡接配合结构111c-1,本体模块111b和加长模块111c可以通过第一卡接结构111b-1和第一卡接配合结构111c-1进行卡连,用于实现本体模块111b和加长模块111c在前后方向上的连接。第一卡接结构111b-1和第一卡接配合结构111c-1中,一者可以为卡槽或者卡孔,另一者可以为卡钩,在装配时,卡钩可以卡接于卡槽或者卡孔。
本体模块111b还可以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111b-2,加长模块111c可以设置有第一导向配合结构111c-2,本体模块111b和加长模块111c可以通过第一导向结构111b-2和第一导向配合结构111c-2进行导向插装,以便于前述第一卡接结构111b-1和第一卡接配合结构111c-1的卡连。第一导向结构111b-2和第一导向配合结构111c-2中,一者可以为导向孔,另一者可以为导向柱,导向柱可以插装于导向孔,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于第一卡接结构111b-1和第一卡接配合结构111c-1的卡接导向,还能够实现本体模块111b和加长模块111c在上下方向上的卡连。
本体模块111b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对位结构111b-3,加长模块111c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对位配合结构111c-3,第二对位结构111b-3可以和第二对位配合结构111c-3过盈插装,以进一步地提升本体模块111b和加长模块111c的连接可靠性。第二对位结构111b-3和第二对位配合结构111c-3中,一者可以为凸起,另一者可以为凹槽,凸起可以插装固定于凹槽中,用于实现二者的过盈插装。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5和图20所示,加长模块111c还可以配置有隔离板111c-4,用于增加本体模块111b和加长模块111c之间的爬电距离。
请参考图21-图26,图21为第一盖板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图21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22中第二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第一盖板部和底座的连接结构图;图25为第二盖板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6为防护盖板和底座的连接结构图。
如图21-图2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母线转接器100还可以包括防护盖板150,防护盖板150可拆卸地连接于底座110,并可以位于底座110朝向母线系统200的一侧。
采用这种方案,在防护盖板150安装于底座110时,母线转接器100可以满足更高的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求,例如可以适配美国安全实验室(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UL)标准的要求,在防护盖板150和底座110相分离时,母线转接器100又可以满足相对较低的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求,例如可以适配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icalCommission,IEC)标准的要求。
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对防护盖板150进行拆装,可以改变母线转接器100所能够满足的空间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求,能够拓宽母线转接器100的使用场景,以提升母线转接器100的通用性,并有利于保证母线转接器100的安全性。
防护盖板150和底座110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接,当然也可以为螺钉连接等,只要是能够满足可拆卸的要求即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防护盖板150可以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151d,底座110可以设置有第二卡接配合结构110h,第二卡接结构151d可以和第二卡接配合结构110h卡连,用于实现防护盖板150和底座110在厚度方向上的连接。第二卡接结构151d和第二卡接配合结构110h中,一者可以为卡钩,另一者可以为卡槽或者卡孔。
进一步地,防护盖板150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151e,相应地,底座110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导向配合结构(图中未示出),第二导向结构151e能够插接于第二导向配合结构中,以用于对第二卡接结构151d和第二卡接配合结构110h的卡连提供导向。
第二导向结构151e和第二导向配合结构中,一者可以为柱体,另一者可以为孔型或者槽型结构,用于对防护盖板150进行安装导向。具体到附图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2和图23所示,第二导向结构151e可以为柱体,包括导向柱151e-1,且导向柱151e-1的外壁面还可以设置有导向筋151e-2,导向筋151e-2能够实现第二导向结构151e和第二导向配合结构的过盈插装,以提升防护盖板150和底座110的连接可靠性,并能够减少防护盖板150的局部(例如中部)发生凸起的情形。
防护盖板150可以包括第一盖板部151,第一盖板部151用于和前述的主体部111相配合,以适应于三极母线转接器使用,第一盖板部151设置有第一过孔151a,第一过孔151a用于导电排组120的连接部的穿过。如前所述,导电排组120包括第一导电排121、第二导电排122和第三导电排123,相应地,第一过孔151a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三个第一过孔151a可以分别对应第一连接部121b、第二连接部122b以及第三连接部123b的穿过。
至少部分的第一过孔151a的外沿可以配置有防护板部153,防护板部153可以沿背离底座110的方向延伸,以增加上下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连接部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空气间隙。防护板部153可以和卡钩的形状相适配,这样,在防护盖板150安装的过程中,防护板部153和卡钩的配合,还可以对防护盖板150进行导向。具体到图21中,可以为位于下侧的两个第一过孔151a配置防护板部153。
进一步地,如图21所示,三个第一过孔151a中,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一过孔151a的局部孔壁可以设置避让缺口151b,即这些第一过孔151a在周向上可以不存在完整的环形壁面,这样,可以在安装过程中对位于底座110的局部结构进行避让,进而使得第一盖板部151可以准确地和底座110进行对接装配。
如图25和图26所示,防护盖板150还可以包括第二盖板部152,第二盖板部152可以设置有第二过孔152a,对于包括N极导电排130的四极母线转接器而言,第二过孔152a可用于N极导电排130的N极连接部133的穿过。并且,第二过孔152a的外沿也可以设置有防护板部153,该防护板部153可以朝向母线系统200所在侧延伸。
第一盖板部151和第二盖板部152均可以为板状结构,并且,第一盖板部151和第二盖板部152上均可以配置有多个的加强筋151c,以用于提升第一盖板部151和第二盖板部152的结构强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母线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0)和导电排组(120),所述底座(110)设置有安装孔单元,所述导电排组(12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孔单元,所述导电排组(120)具有连接端,所述导电排组(120)通过所述连接端和外部设备电连接,所述母线转接器(100)具有正装状态和反装状态;
在所述正装状态下,所述导电排组(120)以第一姿态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单元,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底座(110)的上侧;在所述反装状态下,所述导电排组(120)以第二姿态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单元,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底座(110)的下侧;所述导电排组(120)能够通过旋转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之间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母线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排组(120)包括在横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电排(121)、第二导电排(122)和第三导电排(123),所述第一导电排(121)的长度<所述第二导电排(122)的长度<所述第三导电排(123)的长度,所述安装孔单元包括在横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孔组(110a)、第二孔组(110b)和第三孔组(110c);
在所述正装状态下,所述第一导电排(121)安装于所述第一孔组(110a),所述第二导电排(122)安装于所述第二孔组(110b),所述第三导电排(123)安装于所述第三孔组(110c);在所述反装状态下,所述第一导电排(121)旋转后安装于所述第三孔组(110c),所述第二导电排(122)旋转后安装于所述第二孔组(110b),所述第三导电排(123)旋转后安装于所述第一孔组(110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母线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的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穿线结构(110d),所述母线转接器(100)还包括连接排组(140),所述穿线结构(110d)用于供所述连接排组(140)和所述连接端的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母线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结构(110d)为穿过孔或者敲落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母线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极导电排(130),所述N极导电排(130)具有上连接端(131)和下连接端(132),在所述正装状态下,所述N极导电排(130)通过所述上连接端(131)和外部设备电连接,在所述反装状态下,所述N极导电排(130)通过所述下连接端(132)和外部设备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母线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排组(120)和所述N极导电排(130)均配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和母线系统(200)电连接,所述连接部呈U型,所述连接部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底板的至少局部沿厚度方向突出于所述底座(1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母线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排组(120)和所述N极导电排(130)均配置有卡钩,所述卡钩用于和母线系统(200)卡连,以使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母线系统(200)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母线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包括主体部(111)和N极部(112),所述主体部(111)用于安装所述导电排组(120),所述N极部(112)用于安装N极导电排(130),所述N极部(112)位于所述主体部(111)的左侧或者右侧,所述N极部(11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母线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1)包括本体模块(111b)和加长模块(111c),所述加长模块(111c)位于所述本体模块(111b)的上侧或者下侧,所述加长模块(111c)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本体模块(111b)。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母线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盖板(150),所述防护盖板(15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座(110),并位于所述底座(110)朝向母线系统(200)的一侧。
CN202322120350.9U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母线转接器 Active CN220510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20350.9U CN220510317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母线转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20350.9U CN220510317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母线转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0317U true CN220510317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82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20350.9U Active CN220510317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母线转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0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5472B (zh) 母线系统
EP2110837B1 (en) Secondary circuit terminal block design for fixed type circuit breakers
CN112042284B (zh) 具有内部母排的配电单元
MXPA00010627A (es) Configuracion de cableaje de telecomunicaciones.
AU2012357640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ystem,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odule and shielding interface therefor
PL175003B1 (pl) Zespół przerywacza obwodu elektrycznego
CN220510317U (zh) 一种母线转接器
CN106684629B (zh) 一种模块化的电源分配单元
SU1438634A3 (ru)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а колодка
FI104036B (fi) Kytkentärima tulevia ja lähteviä sähköjohtoja varten
CN220474975U (zh) 一种母线转接器
PL202360B1 (pl) Szyna zbiorcza uziomowa i wtyk ochronny dla łączówki złącznej lub rozłącznej w technologii telekomunikacyjnej i przesyłania danych
CN221201025U (zh) 一种带有隔板的接触器
CN106684622B (zh) 一种具有一体式连体插套的多位固定式插座
CN220569947U (zh) 一种母线转接器及母线转接器的底座
EP0814551A1 (en) Contact bar having sockets and a ganged plug-in unit having such a contact bar
KR100607393B1 (ko) 모듈 랙을 포함하는 스위치기어 캐비닛을 위한 연결장치
CN219843432U (zh) 高爬电的电涌保护器
US20180331479A1 (en)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same
CN216648196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
CN219998127U (zh) 一种隔板组件及断路器
CN210224799U (zh) 一种弱电工程布线用施工装置
CN219677798U (zh) 一种智能电力电容一体机
CN212277452U (zh) 一种Type-c插座
JP2019149898A (ja) 電線接続構造、及び配電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