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7632U - 除湿设备及肥料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除湿设备及肥料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7632U
CN220507632U CN202321477536.3U CN202321477536U CN220507632U CN 220507632 U CN220507632 U CN 220507632U CN 202321477536 U CN202321477536 U CN 202321477536U CN 220507632 U CN220507632 U CN 220507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dehumidification
outlet
inlet
fertilizer pro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775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仁飞
张世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gel Yeast Li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gel Yeast Li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gel Yeast Li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gel Yeast Li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775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7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7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7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湿设备及肥料生产系统,除湿设备适用于肥料生产系统,除湿设备包括:除湿机,具有第一除湿进口和第一除湿出口,以使气体由第一除湿进口进入除湿机内除湿后再由第一除湿出口流出;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具有第一换热进口和第一换热出口,第一换热进口与第一除湿出口相连通,第一换热出口用于与肥料生产系统的肥料生产设备相连通;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之间产生热交换,以使气体由第一换热进口进入第一换热通道内换热后再由第一换热出口流出,以降低气体的温度,本实用新型的除湿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肥料生产系统所提供的干燥空气的温度不满足后续物料降温的需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除湿设备及肥料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湿设备及肥料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肥料生产系统中需要采转轮式除湿机对空气进行除湿,以为肥料生产设备提供干燥空气。
然而,经过上述肥料生产系统无法控制所提供的干燥空气的温度,由转轮式除湿机除湿后的空气不满足后续物料降温的需求,导致肥料生产设备所生产的产品的温度不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设备及肥料生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肥料生产系统所提供的干燥空气的温度不满足后续物料降温的需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除湿设备,适用于肥料生产系统,除湿设备包括:除湿机,具有第一除湿进口和第一除湿出口,以使气体由第一除湿进口进入除湿机内除湿后再由第一除湿出口流出;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具有第一换热进口和第一换热出口,第一换热进口与第一除湿出口相连通,第一换热出口用于与肥料生产系统的肥料生产设备相连通;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之间产生热交换,以使气体由第一换热进口进入第一换热通道内换热后再由第一换热出口流出,以降低气体的温度。
进一步地,除湿设备还包括:冷冻机,冷冻机与第二换热通道相连通,以向第二换热通道内提供冷水。
进一步地,第二换热通道具有第二换热进口;除湿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第一端与冷冻机的出口相连通,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与第二换热进口相连通;第一泵体,设置于第一连接管且位于第一连接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换热通道具有第二换热出口;除湿设备还包括: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与第二换热出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与冷冻机的进口相连通;第二泵体,设置于第二连接管且位于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进一步地,除湿设备还包括:控制阀,设置于第一连接管,控制阀的开度可调节地设置。
进一步地,除湿设备还包括:温度检测件,设置在第一换热出口处,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流经第一换热出口的气体的温度。
进一步地,除湿设备还包括:风道,风道的第一端用于与室外相连通,以吸入空气;风道的第二端与第一除湿进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除湿设备还包括:过滤部件,设置于风道,以对流经风道的空气进行过滤。
进一步地,除湿设备还包括: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之间产生热交换;第三换热通道具有第三换热进口和第三换热出口,第三换热出口与第一除湿进口相连通,以使气体由第三换热进口进入第三换热通道内换热后再由第三换热出口流向第一除湿进口,以降低气体的温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肥料生产系统,包括除湿设备和肥料生产设备,除湿设备为上述的除湿设备,除湿设备用于向肥料生产设备输送气体。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除湿设备包括除湿机和第一换热器,除湿机具有第一除湿进口和第一除湿出口,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具有第一换热进口和第一换热出口。气体由第一除湿进口进入除湿机内除湿,再依次经过第一除湿出口和第一换热进口流入第一换热器进行换热,通过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之间的热交换,气体温度下降,经由第一换热出口流至肥料生产系统的肥料生产设备,从而使得流至肥料生产设备的干燥空气温度降低,可以满足后续物料降温的需要,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肥料生产系统所提供的干燥空气的温度不满足后续物料降温的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除湿设备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除湿机;11、第一除湿进口;12、第一除湿出口;13、第一再生进口;14、第一再生出口;15、处理区域;16、再生区域;17、除湿转轮;20、第一换热器;21、第一换热进口;22、第一换热出口;24、第二换热进口;25、第二换热出口;30、冷冻机;40、第一连接管;50、第一泵体;60、第二连接管;70、第二泵体;80、控制阀;90、第二换热器;100、除湿风机;110、送风机;120、加热器;130、再生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湿设备,请参考图1,适用于肥料生产系统,除湿设备包括:除湿机10,具有第一除湿进口11和第一除湿出口12,以使气体由第一除湿进口11进入除湿机10内除湿后再由第一除湿出口12流出;第一换热器20,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具有第一换热进口21和第一换热出口22,第一换热进口21与第一除湿出口12相连通,第一换热出口22用于与肥料生产系统的肥料生产设备相连通;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之间产生热交换,以使气体由第一换热进口21进入第一换热通道内换热后再由第一换热出口22流出,以降低气体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除湿设备包括除湿机10和第一换热器20,除湿机10具有第一除湿进口11和第一除湿出口12,第一换热器20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具有第一换热进口21和第一换热出口22。气体由第一除湿进口11进入除湿机10内除湿,再依次经过第一除湿出口12和第一换热进口21流入第一换热器20进行换热,通过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之间的热交换,气体温度下降,经由第一换热出口22流至肥料生产系统的肥料生产设备,从而使得流至肥料生产设备的干燥空气温度降低,可以满足后续物料降温的需要,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肥料生产系统所提供的干燥空气的温度不满足后续物料降温的需求的问题。
具体地,除湿机10为转轮除湿机,转轮除湿机包括蜂窝式结构的除湿转轮17,除湿转轮17在除湿段内部由密封系统分为处理区域15和再生区域16,除湿转轮以8-10转/小时的速度缓慢旋转,以保证整个除湿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当处理空气通过转轮的处理区域15时,其中的水蒸气被转轮中的吸湿介质所吸附,水蒸气同时发生相变,并释放出潜热,转轮也因吸湿了一定的水分而逐渐趋向饱和;这时,处理空气因自身的水分减少和潜热释放而变成干的、热的空气。同时,在再生区域16,另一路空气先经过再生加热器后,变成高温空气(一般为100-140度)并穿过吸湿后的饱和转轮,使转轮中已吸附的水分蒸发,从而恢复了转轮的除湿能力;同时,再生空气因水分的蒸发而变成湿空气;之后,再通过再生风机将湿空气排到室外。再生用空气的加热方式分为蒸气、天然气、煤气、燃气、燃油、电等多种装置。
具体地,除湿机10的除湿原理为:由于空气在不同的温度及能量下,空气所能容纳的水分是不同的,空气中的水分含量随着空气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室外空气通过除湿机10时,空气被除湿机10冷却降温,空气随着温度的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逐渐凝结,并达到饱和状态,当空气的露点继续降低时,空气的中的水蒸气就变成凝结水并析出,从而空气中的绝对含水量得到降低,空气实现了除湿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除湿设备还包括:冷冻机30,冷冻机30与第二换热通道相连通,以向第二换热通道内提供冷水。
具体地,冷冻机30中的冷水流入第二换热通道,使得第二换热通道的温度降低,使得第二换热通道可以通过与第一换热通道进行热交换,实现对于第一换热通道中的气体的降温。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换热通道具有第二换热进口24;除湿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接管40,第一连接管40的第一端与冷冻机30的出口相连通,第一连接管40的第二端与第二换热进口24相连通;第一泵体50,设置于第一连接管40且位于第一连接管4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具体地,第一泵体50将冷冻机30中的冷水从冷冻机30的出口泵出,冷水依次流经第一连接管40和第二换热进口24后流入第二换热通道中,使得第二换热通道的温度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换热通道具有第二换热出口25;除湿设备还包括:第二连接管60,第二连接管60的第一端与第二换热出口25相连通,第二连接管60的第二端与冷冻机30的进口相连通;第二泵体70,设置于第二连接管60且位于第二连接管6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具体地,第二换热通道与第一换热通道进行热交换后,第二换热通道中的水温度上升,此时第二泵体70将第二换热通道中的水从第二换热出口25泵出,依次流经第二连接管60和冷冻机30的进口后,回到冷冻机30中重新降温,以供下次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除湿设备还包括:控制阀80,设置于第一连接管40,控制阀80的开度可调节地设置。
具体地,控制阀80与控制器通讯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器对控制阀80的开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流入第二换热通道的冷水流量进行控制,保证第一换热器20中气体的温度下降至满足后续物料降温需要的适宜温度,避免气体的温度下降的过多或过少。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阀80也可以被手动控制,用户可以手动完成控制阀80的开度的调节,以控制第一连接管的通断和调节第一连接管的流量,便于用户的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除湿设备还包括:温度检测件,设置在第一换热出口22处,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流经第一换热出口22的气体的温度。
具体地,后续物料降温需要的温度为K,温度检测件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温度检测件可以用于检测从第一换热出口22处流出的气体的温度,实现对于流出第一换热器20的气体温度的实时监测。当温度检测件检测到流经第一换热出口22的气体的温度<K时,温度检测件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控制阀开度减小,减少流入第二换热通道中的冷水,使得流经第一换热出口22的气体的温度上升;当温度检测件检测到流经第一换热出口22的气体的温度>K时,温度检测件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控制阀开度变大,增加流入第二换热通道中的冷水,使得流经第一换热出口22的气体的温度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除湿设备还包括:风道,风道的第一端用于与室外相连通,以吸入空气;风道的第二端与第一除湿进口11相连通。
具体地,室外的空气通过风道流入第一除湿进口11,由除湿机10进行除湿。
可选地,风道的第一端可延伸到室外。
在本实施例中,除湿设备还包括:过滤部件,设置于风道,以对流经风道的空气进行过滤。这样的设置使得过滤部件可以对流经风道中的空气进行过滤,将空气中的杂质过滤掉,避免流入除湿机10的空气杂质过多,避免流至肥料生产系统的肥料生产设备的气体杂质过多,影响产品质量。
具体地,过滤部件与风道可拆卸地连接,便于用户更换过滤部件。
可选地,过滤部件包括活性炭过滤网。
在本实施例中,除湿设备还包括:第二换热器90,具有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之间产生热交换;第三换热通道具有第三换热进口和第三换热出口,第三换热出口与第一除湿进口11相连通,以使气体由第三换热进口进入第三换热通道内换热后再由第三换热出口流向第一除湿进口11,以降低气体的温度。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二换热器90能够对进入除湿机前的气体进行初步降温,保证后续的气体降温至需求温度。
具体地,除湿机10包括除湿风机100,除湿风机100的进口与第三换热出口连通,除湿风机的进口为第一除湿进口11;送风机110,送风机的第二端为第一除湿出口12,送风机110的第二端与第一换热进口21连通。
具体实施时,气体从第三换热进口流入第二换热器,通过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的热交换,气体温度下降,温度下降后的气体由第三换热出口送至第一除湿进口11,气体依次流经除湿风机100、除湿转轮17和送风机110后从第一除湿出口12送至第一换热进口21,气体进行二次降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肥料生产系统,包括除湿设备和肥料生产设备,除湿设备为上述实施例中的除湿设备,除湿设备用于向肥料生产设备输送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肥料生产系统包括除湿设备和肥料生产设备,除湿设备用于向肥料生产设备输送气体,以供肥料生产设备使用;除湿设备包括除湿机10和第一换热器20,除湿机10具有第一除湿进口11和第一除湿出口12,第一换热器20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具有第一换热进口21和第一换热出口22。气体由第一除湿进口11进入除湿机10内除湿,再依次经过第一除湿出口12和第一换热进口21流入第一换热器20进行换热,通过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之间的热交换,气体温度下降,经由第一换热出口22流至肥料生产系统的肥料生产设备,从而使得流至肥料生产设备的干燥空气温度降低,可以满足后续物料降温的需要,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肥料生产系统所提供的干燥空气的温度不满足后续物料降温的需求的问题。
具体地,除湿机10还具有第一再生进口13和第一再生出口14。除湿机10还包括加热器120和再生风机130,加热器120的第一端为第一再生进口13,用于与室外相连通,用于吸入空气,加热器120的第二端与再生风机130的第一端连通,再生风机130的第二端为第一再生出口14。
具体实施时,气体从除湿机10流向肥料生产设备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为逆方向。从逆方向送入的空气(温风)从第一再生进口13流入加热器120进行加热,从加热器120流出后进入再生区域16除湿,热空气将除湿机10中的水分驱除后由第一再生出口流出除湿机10,使得除湿机10可以对第一除湿进口流入的空气进行下一次的除湿干燥。
具体实施时,气体经过除湿机10和第一换热器20之后,气体的湿度和温度得到适当降低,在冷冻机30提供的冷水足够的情况下,在除湿机10后面增加第一换热器20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但也会增加风阻,降低风量,因此本实用新型需要在气体的温度和流量之间寻找平衡点,最大限度地将除湿设备的性能提高到最优。经过实验,在除湿机10后端增加第一换热器20后,除湿机10的检测风量比未改造前下降大约500m3/H,目前除湿机10的送风温度为31℃,下降至24℃-25℃,包装料温总37℃下降至33℃。可见,本实用新型的除湿设备不仅不影响除湿机10的除湿性能,还能降低除湿机10出风温度,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温度的目的。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除湿设备包括除湿机10和第一换热器20,除湿机10具有第一除湿进口11和第一除湿出口12,第一换热器20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具有第一换热进口21和第一换热出口22。气体从第三换热进口流入第二换热器,通过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的热交换,气体温度下降后由第三换热出口送至第一除湿进口11,气体由第一除湿进口11进入除湿机10内除湿,送风机110将干燥的气体从第一除湿出口12送至第一换热进口21,气体由第一换热进口21流入第一换热器20进行换热,通过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之间的热交换,气体温度继续下降,经由第一换热出口22流至肥料生产系统的肥料生产设备,从而使得流至肥料生产设备的干燥空气温度降低,可以满足后续物料降温的需要,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肥料生产系统所提供的干燥空气的温度不满足后续物料降温的需求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除湿设备,适用于肥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设备包括:
除湿机(10),具有第一除湿进口(11)和第一除湿出口(12),以使气体由所述第一除湿进口(11)进入所述除湿机(10)内除湿后再由所述第一除湿出口(12)流出;
第一换热器(20),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具有第一换热进口(21)和第一换热出口(22),所述第一换热进口(21)与所述第一除湿出口(12)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出口(22)用于与所述肥料生产系统的肥料生产设备相连通;
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之间产生热交换,以使气体由所述第一换热进口(21)进入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内换热后再由所述第一换热出口(22)流出,以降低气体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设备还包括:
冷冻机(30),所述冷冻机(30)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相连通,以向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内提供冷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具有第二换热进口(24);
所述除湿设备还包括:
第一连接管(40),所述第一连接管(40)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冻机(30)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4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进口(24)相连通;
第一泵体(5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40)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4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具有第二换热出口(25);
所述除湿设备还包括:
第二连接管(60),所述第二连接管(6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出口(25)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60)的第二端与所述冷冻机(30)的进口相连通;
第二泵体(70),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60)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管(6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设备还包括:
控制阀(8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40),所述控制阀(80)的开度可调节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设备还包括:
温度检测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出口(22)处,所述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出口(22)的气体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设备还包括:
风道,所述风道的第一端用于与室外相连通,以吸入空气;所述风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除湿进口(11)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设备还包括:
过滤部件,设置于所述风道,以对流经所述风道的空气进行过滤。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设备还包括:
第二换热器(90),具有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所述第三换热通道和所述第四换热通道之间产生热交换;所述第三换热通道具有第三换热进口和第三换热出口,所述第三换热出口与所述第一除湿进口(11)相连通,以使气体由所述第三换热进口进入所述第三换热通道内换热后再由所述第三换热出口流向所述第一除湿进口(11),以降低气体的温度。
10.一种肥料生产系统,包括除湿设备和肥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设备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设备,所述除湿设备用于向所述肥料生产设备输送气体。
CN202321477536.3U 2023-06-09 2023-06-09 除湿设备及肥料生产系统 Active CN220507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7536.3U CN220507632U (zh) 2023-06-09 2023-06-09 除湿设备及肥料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7536.3U CN220507632U (zh) 2023-06-09 2023-06-09 除湿设备及肥料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7632U true CN220507632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1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77536.3U Active CN220507632U (zh) 2023-06-09 2023-06-09 除湿设备及肥料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76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27698B1 (en) Desiccant unit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KR101481706B1 (ko) 에너지회복이 강화된 냉각기가 재가동된 건조냉동제습기
US832890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 of desiccant dehumidifier
US5170633A (en) Desiccant base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5176005A (en) Method of conditioning air with a multiple staged desiccant based system
KR20160143806A (ko) 액체 제습제를 이용하는 스테이지식 프로세스를 이용한 공기조화 방법
CN105757836B (zh) 基于除湿换热器的再生除湿热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4169653A (zh) 用于控制固体干燥剂除湿器的设备和方法
CN108136320A (zh) 空气调节系统
JPS61228234A (ja) 気体調整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9990390A (zh) 节能高效的空调和换热的方法和装置
CN209386479U (zh) 低温型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JP7164606B2 (ja) 除湿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201637009U (zh) 一种低能耗组合式除湿机
CN105698363A (zh) 一种基于co2热泵的高效除湿供冷空调装置
CN207849601U (zh) 数据机房热回收高效冷却空调系统
KR101993825B1 (ko) 제습 냉방 시스템
CN220507632U (zh) 除湿设备及肥料生产系统
JPH08141353A (ja) 除湿装置
CN102985158A (zh) 气体除去系统
EP2542845B1 (en) A spray drying apparatus
JP2019511691A (ja) 空気調和機
CN209068631U (zh) 一种除湿机
CN205678850U (zh) 一种基于co2热泵的高效除湿供冷空调装置
CN102878716B (zh) 烘干抽湿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