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7303U - 一种轴芯冷却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芯冷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7303U
CN220507303U CN202322157726.3U CN202322157726U CN220507303U CN 220507303 U CN220507303 U CN 220507303U CN 202322157726 U CN202322157726 U CN 202322157726U CN 220507303 U CN220507303 U CN 220507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avity
wall
shaft core
cool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5772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中武
王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aiye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aiye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aiye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aiye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5772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7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7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7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芯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芯冷却机构,包括轴芯主体和套设在轴芯主体外部的轴芯加厚部,轴芯加厚部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外侧内壁设有用于对第一空腔内进行制冷的半导体制冷片,轴芯加厚部的内壁设有多组第二导热板,第二导热板远离轴芯主体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空腔内,轴芯主体的中心处嵌设有导热柱,导热柱的外壁设有多组第一导热板,第一导热板远离导热柱的一端延伸至与轴芯主体外壁位于同一水平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空腔内设置用于对第一空腔内进行制冷的半导体制冷片,然后利用第二导热板将第一空腔内的温度传递至第一导热板上的同时传递至导热柱上,从而实现对轴芯主体的冷却。

Description

一种轴芯冷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芯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芯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当机械加工、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中的高速旋转轴芯在运行时,由于摩擦和其他因素,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散热,轴芯过热会导致设备损坏或者失效,故而需要对轴芯进行冷却。
如公开号为CN217394662U的一种轴芯冷却机构,包括转子,转子轴心线上设置有导水杆,导水杆内部设置有用于流经液体的导流孔,导水杆的外壁与转子轴芯壁之间形成有回水间隙,回水间隙与导流孔连通。
虽然该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轴承内外圈同时冷却、转子铁芯与电机同时冷却,大大改善了主轴的发热情况,可以提升主轴的设计刚性与极限转速,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导水杆内部设置有用于流经液体通过的导流孔,导水杆的外壁与转子盲孔壁之间形成有回水间隙,回水间隙与导流孔连通,用于进水以及回水,进水用于冷却,回水用于将升温的水回流,通过水冷方式对轴芯进行冷却时需要提高轴芯的密封性,此外,水升温后需要回流进行冷却,故而增加了轴芯冷却时的工序,同时导致结构繁琐而增大了使用成本,进而造成使用不便,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轴芯冷却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芯冷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轴芯冷却机构,包括轴芯主体和套设在轴芯主体外部的轴芯加厚部,所述轴芯加厚部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外侧内壁设有用于对第一空腔内进行制冷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轴芯加厚部的内壁设有多组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远离轴芯主体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空腔内,所述轴芯主体的中心处嵌设有导热柱,所述导热柱的外壁设有多组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一导热板远离导热柱的一端延伸至与轴芯主体外壁位于同一水平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的组数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的对应侧均涂覆有导热硅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单组所述第一导热板由多个第一导热板呈环形阵列排布而成,所述第二导热板的总数量与单组第一导热板的总数量一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轴芯加厚部的内壁与外壁之间且位于第一空腔的外侧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轴芯加厚部的两端且与第二空腔对应处均嵌设有镂空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面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排布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远离半导体制冷片的一端延伸至第二空腔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轴芯加厚部的侧壁且位于轴芯主体的上下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轴芯加厚部侧壁的固定块以及与定位槽滑动连接的定位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杆的顶端穿过固定块并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与固定块之间设有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空腔内设置用于对第一空腔内进行制冷的半导体制冷片,然后利用第二导热板将第一空腔内的温度传递至第一导热板上的同时传递至导热柱上,从而实现对轴芯主体的冷却,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生产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对圆盘和固定块进行连接,使得圆盘与固定块之间的距离可调,而后定位杆随着圆盘进行高度调整而实现与之对应定位槽的分离或没入与之对应的定位槽内,使得轴芯加厚部的位置失去限制或得以限制,以便对轴芯加厚部和轴芯主体进行装卸,进一步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轴芯加厚部剖切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轴芯主体剖切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轴芯加厚部剖切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衔接块剖切后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1、轴芯主体;11、定位槽;
2、轴芯加厚部;21、第一空腔;22、第二空腔;23、第二导热板;24、镂空板;
3、导热柱; 31、第一导热板;
4、半导体制冷片; 41、散热翅片;
5、定位组件;51、固定块;52、定位杆;53、衔接块;531、圆盘;532、支撑块;5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轴芯冷却机构,包括轴芯主体1和套设在轴芯主体1外部的轴芯加厚部2,轴芯主体1活动插接在轴芯加厚部2的中心处,以便对轴芯主体1轴芯加厚部2进行拆分,轴芯加厚部2的侧壁且位于轴芯主体1的上下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定位组件5,定位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于轴芯加厚部2侧壁的固定块51以及与定位槽11滑动连接的定位杆52,轴芯主体1的外壁且与定位杆52对应处均开设有定位槽11,以便通过定位杆52与定位槽11的滑动连接而实现对轴芯主体1和轴芯加厚部2位置的相对固定;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定位杆52的顶端穿过固定块51并连接有圆盘531,圆盘531与固定块51之间设有弹簧54,定位杆52与固定块51滑动连接,弹簧54套设在定位杆52的外部,以便通过定位杆52对弹簧54的形变轨迹进行限制,避免弹簧54形变过程中发生侧偏,弹簧54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51和圆盘531固定连接;
需要补充的是,圆盘531嵌设于衔接块53的底部并与之转动连接,衔接块53的底部且远离圆盘531的一侧竖直设有支撑块532,以便通过衔接块53摆动而实现对支撑块532进行角度调整,由于圆盘531受到弹簧54的限制,故而圆盘531并不会随着衔接块53进行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当弹簧54处于正常支撑状态时,定位杆52的底端与之对应定位槽11的端部内壁位于同一水平线,此时,支撑块532位于固定块51的一侧,且支撑块532的底端不具备支撑力,当支撑块532随着衔接块53摆动而得到调整且支撑块532的底端与固定块51的顶部相接触,从而使得衔接块53的高度得到限制,此时,弹簧54呈拉伸状且定位杆52从与之对应的定位槽11内抽离。
轴芯加厚部2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开设有第一空腔21,轴芯加厚部2的内壁与外壁之间且位于第一空腔21的外侧开设有第二空腔22,轴芯加厚部2的两端且与第二空腔22对应处均嵌设有镂空板24,第一空腔21外侧内壁设有用于对第一空腔21内进行制冷的半导体制冷片4,半导体制冷片4的散热面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排布的散热翅片41,散热翅片41远离半导体制冷片4的一端延伸至第二空腔22内;
进一步地,外部空气可通过镂空板24上的镂孔进入第二空腔22内而对散热翅片41进行散热,通过散热翅片41对半导体制冷片4的散热面进行散热,用于提高半导体制冷片4制冷面的工作效率;
轴芯加厚部2的内壁设有多组第二导热板23,第二导热板23远离轴芯主体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空腔21内,轴芯主体1的中心处嵌设有导热柱3,导热柱3的外壁设有多组第一导热板31,第一导热板31远离导热柱3的一端延伸至与轴芯主体1外壁位于同一水平线,第一导热板31与第二导热板23的组数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导热板31与第二导热板23的对应侧均涂覆有导热硅脂,用于提高第一导热板31和第二导热板23之间的导热效果,单组第一导热板31由多个第一导热板31呈环形阵列排布而成,第二导热板23的总数量与单组第一导热板31的总数量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轴芯冷却机构在使用时,将轴芯主体1穿过轴芯加厚部2的中心处,而后通过定位杆52与定位槽11的插接配合而实现对轴芯加厚部2的定位,此时,第二导热板23和第一导热板31的对应侧相贴合且一一对应,而后,轴芯主体1上的热量通过导热柱3传递至第一导热板31上,紧接着通过第一导热板31传递至第二导热板23上;
与此同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4向第一空腔21内部制冷,从而使得第一空腔21内部的冷气得以对第二导热板23进行降温,然后通过第二导热板23将温度传递至第一导热板31和导热柱3柱上,从而实现对轴芯主体1的冷却;
半导体制冷片4在工作过程中,半导体制冷片4散热面的温度传递至散热翅片41上,而后通过外部空气流动并穿过镂空板24上的镂孔进入第二空腔22内,从而实现对散热翅片41的散热,进而提高半导体制冷片4制冷面的工作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轴芯冷却机构,包括轴芯主体(1)和套设在轴芯主体(1)外部的轴芯加厚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加厚部(2)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开设有第一空腔(21),所述第一空腔(21)外侧内壁设有用于对第一空腔(21)内进行制冷的半导体制冷片(4),所述轴芯加厚部(2)的内壁设有多组第二导热板(23),所述第二导热板(23)远离轴芯主体(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空腔(21)内,所述轴芯主体(1)的中心处嵌设有导热柱(3),所述导热柱(3)的外壁设有多组第一导热板(31),所述第一导热板(31)远离导热柱(3)的一端延伸至与轴芯主体(1)外壁位于同一水平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芯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板(31)与第二导热板(23)的组数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导热板(31)与第二导热板(23)的对应侧均涂覆有导热硅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芯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单组所述第一导热板(31)由多个第一导热板(31)呈环形阵列排布而成,所述第二导热板(23)的总数量与单组第一导热板(31)的总数量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芯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加厚部(2)的内壁与外壁之间且位于第一空腔(21)的外侧开设有第二空腔(22),所述轴芯加厚部(2)的两端且与第二空腔(22)对应处均嵌设有镂空板(2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芯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的散热面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排布的散热翅片(41),所述散热翅片(41)远离半导体制冷片(4)的一端延伸至第二空腔(22)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芯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加厚部(2)的侧壁且位于轴芯主体(1)的上下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定位组件(5),所述定位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于轴芯加厚部(2)侧壁的固定块(51)以及与定位槽(11)滑动连接的定位杆(5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芯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52)的顶端穿过固定块(51)并连接有圆盘(531),所述圆盘(531)与固定块(51)之间设有弹簧(54)。
CN202322157726.3U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轴芯冷却机构 Active CN220507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57726.3U CN220507303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轴芯冷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57726.3U CN220507303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轴芯冷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7303U true CN220507303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4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57726.3U Active CN220507303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轴芯冷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73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07303U (zh) 一种轴芯冷却机构
CN2764044Y (zh) 高速主轴
CN116525249A (zh) 一种变压器的散热辅助机构及使用方法
CN113958594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速驱动的电机轴
CN211077935U (zh) 一种成型品质高的纸板圆压圆模切机
CN216575369U (zh) 一种汽车轴承热锻模具
CN206259841U (zh) 无铁芯直线电机
CN220480372U (zh) 一种翅冷器基板表面加工装置
CN212470590U (zh) 一种散热片加工用定位装置
CN215679287U (zh) 一种可调节的笔记本散热器
CN214536937U (zh) 一种冷凝器散热结构
CN215942446U (zh) 一种定子铁芯生产用内壁平整打磨装置
CN212628970U (zh) 一种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
CN211290545U (zh) 一种低温制热发热体
CN218958705U (zh) 一种减速电机转子
CN219226849U (zh) 一种耐高温的碳刷架总成
CN217767378U (zh) 一种计算机用可调节的辅助散热设备
CN221018605U (zh) 压铸用风冷设备
CN114850514B (zh) 一种散热平衡型超高速数控机床芯轴及其散热优化方法
CN207018079U (zh) 一种发动机散热装置
CN216286558U (zh) 一种可以折叠的根据桌面平整性调节的节能散热架
CN218818058U (zh) 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
CN220348358U (zh) 一种便于散热器加工的工装
CN220527817U (zh) 一种用于变频电机的散热装置
CN21678888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液压站用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