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4869U - 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一体机和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一体机和集成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94869U CN220494869U CN202322145522.8U CN202322145522U CN220494869U CN 220494869 U CN220494869 U CN 220494869U CN 202322145522 U CN202322145522 U CN 202322145522U CN 220494869 U CN220494869 U CN 2204948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fan blade
- cooking device
- inner container
- bla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883990 Flabell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25 ste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976 tar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一体机和集成灶,包括内胆,该内胆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内胆的第一侧壁上还开设有引风口,且该内胆的内腔中于该第一侧壁所在侧设置有风室,该风室通过通风口与内胆内腔相通,上述排气口与引风口均位于该风室中,且该风室中安装有引风扇叶,该引风扇叶用于驱动外界空气通过上述引风口进入风室中,并且,上述引风扇叶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以该引风扇叶在第一侧壁的水平投影的中心为圆心的直角坐标系中,上述引风口和排气口分别位于该直角坐标系不同象限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排气口与引风口的位置进行设计,避免气流短路现象,保证对内胆的引风排湿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一体机和集成灶。
背景技术
烤箱、蒸烤箱等具有烤功能的烹饪装置,在其内胆的背部设置热风机,内胆内腔的后侧设置有热风挡板,该热风挡板与内胆的背板围成热风腔,上述热风机的扇叶位于该热风腔中,且该扇叶的外周围设有加热管。工作状态下,在热风机的扇叶作用下,内胆内腔中的气体通过热风挡板上的进风口进入热风腔中,气体在热风腔中被加热后在扇叶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回流至内胆内腔中,从而在内胆内腔中形成热风循环,实现对内胆中食物的加热。
进一步,现有技术中具有烤功能的烹饪装置一般仅在内胆上开设一个排气口,当排气口处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时,内胆中的多余气体通过排气口外排。然而,在烘烤水分较大的食物时(例如蛋糕、蛋挞等),内胆中的湿度较大,上述排气方式无法将湿气及时外排,从而影响烹饪效果。
为此,目前一般通过鼓风的方式来外排烘烤过程中内胆中的多余蒸汽,例如,专利号为ZL 202122405399.X(授权公告号为CN21630787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专利号为ZL 202221059853.9(授权公告号为CN21807447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鼓风结构及蒸烤一体机》等。然而,采用鼓风排湿方式需要在内胆之外增设鼓风装置(例如鼓风机等),不仅会增加烹饪装置的生产成本,而且会额外占用烹饪装置内部的安装空间。此外,采用直接向内胆鼓入气体的方式会扰乱内胆内部的流场,进而影响内胆内部温场分布的均匀性,影响烹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实现对内胆的湿气强排且排湿效果好的烹饪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实现对内胆的湿气强排且对内胆内腔的流场影响小的烹饪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实现对内胆的湿气强排且便于管路布置的烹饪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实现对内胆的湿气强排且无需额外占用内部安装空间的烹饪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五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烹饪装置的烹饪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六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烹饪一体机的集成灶。本实用新型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内胆,该内胆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第一侧壁上还开设有引风口,且该内胆的内腔中于该第一侧壁所在侧设置有风室,该风室通过通风口与内胆内腔相通,上述排气口与引风口均位于该风室中,且该风室中安装有引风扇叶,该引风扇叶用于驱动外界空气通过上述引风口进入风室中,并且,上述引风扇叶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以该引风扇叶在第一侧壁的水平投影的中心为圆心的直角坐标系中,上述引风口和排气口分别位于该直角坐标系不同象限中。
进一步,所述引风口的直径为De1,排气口的直径为De2,引风扇叶的直径为D,风室沿水平方向的宽度为W,沿竖向的高度为H,则排气口的中心与引风口的中心之间的间距L2满足以下公式:从而能对排气口与引风口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进一步限定,保证引风口处的负压强度(相对于大气压)以及排气口处的正压强度(相对于大气压),更好地提升对内胆的引风排湿效果。
进一步,所述引风扇叶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上述引风口位于引风扇叶在第一侧壁的水平投影的1.2D大小范围中,而排气口位于该水平投影之外,并且,上述引风扇叶在第一侧壁上的水平投影的中心与上述排气口的中心之间的间距L1满足以下公式:从而能使引风口处于引风扇叶的负压区中负压稳定且强的区域,从而使外界空气能顺利地通过引风口被引入,同时,排气口处的压力大于大气压,保证气体能顺畅地通过排气口外排。此外,由于内胆的第一侧壁之外一般需要安装驱动引风扇叶转动的电机,通过对L1的限定能为排气口处的管路设计提供更加充分的布置空间。
进一步,所述引风口位于上述引风扇叶的沿水平方向的中轴面所在平面之上。一方面便于引风扇叶的扇叶轴的安装,并有利于实现扇叶轴的轴孔的密封设计;另一方面,引风扇叶偏离其中心轴处的区域线速度较大,进而负压也较大,从而能增大与该区域相对的引风口处的气流流速,进而增大引风速度,提高引风排湿的速度。此外,能降低引风口处的气流进入引风扇叶时的动能损失,并且能使气流以一定的角速度进入引风扇叶,进一步增大引风速度,继而进一步提高引风强排的速度。
进一步,所述内胆的内腔中于第一侧壁所在侧罩设有挡板而围成上述风室,上述通风口包括开设在挡板中心处的第一通风口和间隔开设在挡板四周的第二通风口,且该风室中还安装有循环扇叶,该循环扇叶之外围设有加热管,
并且,上述循环扇叶的中心轴所在直线与引风扇叶中心轴所在直线相重合,且该循环扇叶与上述挡板的第一通风口相对,并在风室与内胆内腔之间形成热风循环。通过设置循环扇叶而在风室与内胆内腔之间形成热风循环,提高烹饪效率,提升烹饪效果。并且,利用加热管能对引入风室的空气进入预热,同时在风室中与内胆内腔中的原有气体进行预混,预热与预混相结合能够避免冷空气直接进入内胆内腔中对温场均匀性造成影响。此外,引风扇叶的离心力与循环扇叶的离心力相结合来驱动引入的空气进入内胆内腔中,加快对引风气流的驱动与导向,从而加快引风速度,进而提升引风排湿效率。
进一步,所述挡板与上述引风口相对处开设有上述第二通风口。从而能够加快引入风室的空气进入内胆内腔的速度,从而加快引风口处的引气速度。
进一步,各所述第二通风口中,与上述引风口相对的第二通风口的开口面积至少不小于其他第二通风口的开口面积。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引风口处的引气速度。
进一步,所述排气口的面积A2与上述第一通风口的面积A之间满足以下关系:0.02A≤A2≤0.1A。在引风扇叶及循环扇叶的转速一定的情况下,排气口的排气量与排气口的开口面积呈正比,而引风口的引风量与引风口的开口面积呈正比。排气口的排气量直接影响内胆的排湿效果,且一定条件下两者呈正比,但是排气口的排气量过大会造成内胆热量损失,影响烹饪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内胆内腔的热平衡与温度精准性。
进一步,所述引风口上连接有引风管,该引风管的最小横截面面积为A0,引风口的面积为A1,则:A1>A0,A1≥A2。从而保证引风气路的顺畅性,且保证对内胆的排湿效果。
进一步,所述引风口的面积A1满足以下公式:A0≤A1≤0.225πD2。从而能更好地保证引风气路的顺畅性,更好地保证引风量,进而更好地保证对内胆的引风排湿效果。
进一步,所述引风扇叶与循环扇叶安装在同一扇叶轴上。从而能够实现引风扇叶与循环扇叶的同步驱动,不仅能使两者的结构简洁,且能够保证风室以及内胆内腔中气流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引风扇叶与循环扇叶为一体件,该一体件包括以各扇叶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基板,该基板的一侧表面上沿周向间隔均设第一叶片而构成上述引风扇叶,而另一侧表面上沿周向间隔均设第二叶片而构成上述循环扇叶。从而能使引风扇叶与循环扇叶的结构更加简单,便于更好地实现对两者的驱动、控制以及在烹饪装置中的安装。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四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烹饪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上所述的烹饪装置。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五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有如上所述的烹饪一体机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之上设置有灶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引风强排的方式来外排烘烤过程中内胆中的多余蒸汽,与现有的鼓风强排方式(需在烹饪装置中额外设置鼓风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安装在内胆中的引风扇叶将外界空气引入内胆中,因此不会额外占用烹饪装置的内部安装空间。
进一步,内胆内部设置有风室,从引风口引入的空气首先进入风室中,接着在引风扇叶的离心力的驱动以及风室的导向下由通风口进入内胆内腔中,减少引风气流对内胆内腔中的流场的干扰。另外,在风室的几何尺寸及引风扇叶的尺寸设计的基础上对排气口与引风口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气流短路现象(即引入的空气未充分与内胆内腔中的原有气体混合而直接由排气口排出内胆),保证对内胆的引风排湿效果。此外,通过对排气口与引风口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能为引风口及排气口处的管路设置提供充分的布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胆的结构示意图(包含叶轮、挡板以及加热管);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隐藏挡板的状态下);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胆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隐藏挡板和叶轮的状态下);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胆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胆在另一方向下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胆的第一侧壁上的相对压力分布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集成灶,包括烹饪装置1和设置在该烹饪装置1之上的灶具2,其中,烹饪装置1包括内胆10,如图2~7所示,该内胆10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101。进一步,上述内胆10的第一侧壁上还开设有引风口102,且该内胆10的内部于该第一侧壁所在侧设置有风室50。该风室50通过通风口与内胆10的内腔(即内胆10内部处风室50外的空间,下同)相通,上述排气口101与引风口102均位于该风室50中,且该风室50中安装有引风扇叶41,该引风扇叶41用于驱动外界空气通过上述引风口102进入风室50中。并且,上述引风扇叶41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以该引风扇叶41在第一侧壁的水平投影的中心为圆心O的直角坐标系中,上述引风口102和排气口101分别位于该直角坐标系不同象限中,如图5所示。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引风强排的方式来外排烘烤过程中内胆10中的多余蒸汽,与现有的鼓风强排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安装在内胆10中的引风扇叶41将外界空气引入内胆10中,因此不会额外占用烹饪装置1的内部安装空间。并且,内胆10内部设置有风室50,从引风口102引入的空气首先进入风室50中,接着在引风扇叶41的离心力的驱动以及风室50的导向下由通风口进入内胆10内腔中,减少引风气流对内胆10内腔中流场的干扰。另外,在风室50的几何尺寸及引风扇叶41的尺寸的基础上对排气口101与引风口102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气流短路现象(即引入的空气未充分与内胆10内腔中的原有气体混合而直接由排气口101排出内胆10),保证对内胆10的引风排湿效果。此外,通过对排气口101与引风口102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能为引风口102及排气口101处的管路设置提供充分的布置空间。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上述排气口101上连接有排气管7,而上述引风口102上连接有引风管3。
进一步,上述引风口102的直径为De1,排气口101的直径为De2,引风扇叶41的直径为D,风室50沿水平方向的宽度为W,沿竖向的高度为H(如图3所示),则排气口101的中心与引风口102的中心之间的间距L2(如图5所示)满足以下公式:从而能对排气口101与引风口102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进一步限定,保证引风口102处的负压强度(相对于大气压)以及排气口101处的正压强度(相对于大气压),更好地提升对内胆10的引风排湿效果。
再进一步,如图4所示,上述引风扇叶41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上述引风口102位于引风扇叶41在第一侧壁的水平投影的1.2D大小范围中,而排气口101位于该水平投影之外,并且,上述引风扇叶41在第一侧壁上的水平投影的中心与上述排气口101的中心之间的间距L1(如图5所示)满足以下公式:从而能使引风口102处于引风扇叶41的负压区中负压稳定且强的区域,从而使外界空气能顺利地通过引风口102被引入,同时,排气口101处的压力大于大气压,保证气体能顺畅地通过排气口101外排。此外,由于内胆10的第一侧壁之外一般需要安装驱动引风扇叶41转动的电机43,通过对L1的限定能为排气口101处的管路设计提供更加充分的布置空间,如图2所示。
进一步,上述引风口102位于上述引风扇叶41的沿水平方向的中轴面所在平面之上。一方面便于引风扇叶41的扇叶轴的安装,并有利于实现扇叶轴的轴孔的密封设计;另一方面,引风扇叶41偏离其中心轴处的区域线速度较大,进而负压也较大,从而能增大与该区域相对的引风口102处的气流流速,进而增大引风速度,提高引风排湿的速度。此外,能降低引风口102处的气流进入引风扇叶41时的动能损失,并且能使气流以一定的角速度进入引风扇叶41,进一步增大引风速度,继而进一步提高引风强排的速度。
进一步,如图3、图6以及图7所示,上述内胆10的内腔中于第一侧壁所在侧罩设有挡板5而围成上述风室50,上述通风口包括开设在挡板5中心处的第一通风口51和间隔开设在挡板5四周的第二通风口52,且该风室50中还安装有循环扇叶42,该循环扇叶42之外围设有加热管6。并且,上述循环扇叶42的中心轴所在直线与引风扇叶41中心轴所在直线相重合,且该循环扇叶42与上述挡板5的第一通风口51相对,并在风室50与内胆10内腔之间形成热风循环。通过设置循环扇叶42而在风室50与内胆10内腔之间形成热风循环,提高烹饪效率,提升烹饪效果。并且,利用加热管6能对引入风室50的空气进入预热,同时在风室50中与内胆10内腔中的原有气体进行预混,预热与预混相结合能够避免冷空气直接进入内胆10内腔中对温场均匀性造成影响。此外,引风扇叶41的离心力与循环扇叶42的离心力相结合来驱动引入的空气进入内胆10内腔中,加快对引风气流的驱动与导向,从而加快引风速度,进而提升引风排湿效率。
优选地,上述引风扇叶41与循环扇叶42安装在同一扇叶轴上,从而能够实现引风扇叶41与循环扇叶42的同步驱动,不仅能使两者的结构简洁,且能够保证风室50以及内胆10内腔中气流的稳定性。进一步优选地,上述引风扇叶41与循环扇叶42为一体件(本实施例中该一体件为叶轮4,如图6和图7所示),该一体件包括以各扇叶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基板40,该基板40的一侧表面上沿周向间隔均设第一叶片411而构成上述引风扇叶41,而另一侧表面上沿周向间隔均设第二叶片421而构成上述循环扇叶42。从而能使引风扇叶41与循环扇叶42的结构更加简单,便于更好地实现对两者的驱动、控制以及在烹饪装置1中的安装。
进一步,上述挡板5与上述引风口102相对处开设有上述第二通风口52,从而能够加快引入风室50的空气进入内胆10内腔的速度,从而加快引风口102处的引气速度。优选地,各上述第二通风口52中,与上述引风口102相对的第二通风口52的开口面积至少不小于其他第二通风口52的开口面积,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引风口102处的引气速度。
进一步,上述排气口101的面积A2与上述第一通风口51的面积A之间满足以下关系:0.02A≤A2≤0.1A。在引风扇叶41及循环扇叶42的转速一定的情况下,排气口101的排气量与排气口101的开口面积呈正比,而引风口102的引风量与引风口102的开口面积呈正比。排气口101的排气量直接影响内胆10的排湿效果,且一定条件下两者呈正比,但是排气口101的排气量过大会造成内胆10热量损失,影响烹饪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内胆10内腔的热平衡与温度精准性。进一步,上述引风口102上连接有引风管3,该引风管3的最小横截面面积为A0,引风口102的面积为A1,则:A1>A0,A1≥A2。从而保证引风气路的顺畅性,且保证对内胆10的排湿效果。进一步,上述引风口102的面积A1满足以下公式:A0≤A1≤0.225πD2,从而能更好地保证引风气路的顺畅性,更好地保证引风量,进而更好地保证对内胆10的引风排湿效果。
本实施例中,具体地,上述第一侧壁为内胆10的后侧壁,以上述引风扇叶41在第一侧壁上的水平投影的中心为圆心O建立的建立直角坐标系中,上述引风口102位于第一象限中,而排气口101位于第二象限中,如图5所示。并且,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通风口52为两处,其中与引风口102相对的第二通风口52的开口面积大于另一第二通风口52。
进一步,由D=150mm,W=444.5mm,H=236.5mm,De1=20.2mm,De2=20.2mm,则L2满足:97.5mm≤L2≤306.55mm,具体地,L2=203.5mm;同时,97.5mm≤L1≤241.65mm,具体地,L1=160.5mm。
进一步,A=8594mm2,A2=320mm2,则A2=0.036A;同时,本实施例中,0.225πD2=15904mm2,则A0=320mm2,A1=320mm2。
此外,本实施例中,内胆10后侧壁上的相对压力分布仿真图如图8所示(左侧为引风口102,而右侧为排气口101),由图8可见,引风口102的分布处于负压较强且稳定的负压区范围,满足负压引气的设计要求,排气口101处于强度较大且正压区域稳定的正压区,有利于排气的顺畅性,满足设计要求,数值仿真的负压引气量m3=1.4g/s,满足设计目标的性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上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Claims (14)
1.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内胆(10),该内胆(10)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0)的第一侧壁上还开设有引风口(102),且该内胆(10)的内腔中于该第一侧壁所在侧设置有风室(50),该风室(50)通过通风口与内胆(10)的内腔相通,上述排气口(101)与引风口(102)均位于该风室(50)中,且该风室(50)中安装有引风扇叶(41),该引风扇叶(41)用于驱动外界空气通过上述引风口(102)进入风室(50)中,
并且,上述引风扇叶(41)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以该引风扇叶(41)在第一侧壁的水平投影的中心为圆心的直角坐标系中,上述引风口(102)和排气口(101)分别位于该直角坐标系的不同象限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口(102)的直径为De1,排气口(101)的直径为De2,引风扇叶(41)的直径为D,风室(50)沿水平方向的宽度为W,沿竖向的高度为H,
则排气口(101)的中心与引风口(102)的中心之间的间距L2满足以下公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口(102)位于引风扇叶(41)在第一侧壁的水平投影的1.2D大小范围中,而排气口(101)位于该水平投影之外,
并且,上述引风扇叶(41)在第一侧壁上的水平投影的中心与上述排气口(101)的中心之间的间距L1满足以下公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口(102)位于上述引风扇叶(41)的沿水平方向的中轴面所在平面之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0)的内腔中于第一侧壁所在侧罩设有挡板(5)而围成上述风室(50),上述通风口包括开设在挡板(5)中心处的第一通风口(51)和间隔开设在挡板(5)四周的第二通风口(52),且该风室(50)中还安装有循环扇叶(42),该循环扇叶(42)之外围设有加热管(6),
并且,上述循环扇叶(42)的中心轴所在直线与引风扇叶(41)中心轴所在直线相重合,且该循环扇叶(42)与上述挡板(5)的第一通风口(51)相对,并在风室(50)与内胆(10)内腔之间形成热风循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与上述引风口(102)相对处开设有上述第二通风口(5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通风口(52)中,与上述引风口(102)相对的第二通风口(52)的开口面积至少不小于其他第二通风口(52)的开口面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101)的开口面积A2与上述第一通风口(51)的开口面积A之间满足以下关系:0.02A≤A2≤0.1A。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口(102)上连接有引风管(3),该引风管(3)的最小横截面面积为A0,引风口(102)的面积为A1,则:A1>A0,A1≥A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口(102)的面积A1满足以下公式:A0≤A1≤0.225πD2,其中D为上述引风扇叶(41)的直径。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扇叶(41)与循环扇叶(42)安装在同一扇叶轴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扇叶(41)与循环扇叶(42)为一体件,该一体件包括以各扇叶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基板(40),该基板(40)的一侧表面上沿周向间隔均设第一叶片(411)而构成上述引风扇叶(41),而另一侧表面上沿周向间隔均设第二叶片(421)而构成上述循环扇叶(42)。
13.一种烹饪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1)。
14.一种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一体机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1)之上设置有灶具(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45522.8U CN220494869U (zh) | 2023-08-08 | 2023-08-08 | 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一体机和集成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45522.8U CN220494869U (zh) | 2023-08-08 | 2023-08-08 | 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一体机和集成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94869U true CN220494869U (zh) | 2024-02-20 |
Family
ID=89873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145522.8U Active CN220494869U (zh) | 2023-08-08 | 2023-08-08 | 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一体机和集成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94869U (zh) |
-
2023
- 2023-08-08 CN CN202322145522.8U patent/CN2204948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486573B1 (en) | Convection oven | |
CN105674399A (zh) | 一种混合出风空调室内机 | |
CN105091083A (zh) | 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立式空调器 | |
CN105864887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5698266A (zh) | 一种具有引流结构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 |
CN216776761U (zh) | 一种烤制内胆结构及烤箱 | |
CN220494869U (zh) | 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一体机和集成灶 | |
CN116982858A (zh) | 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一体机和集成灶 | |
CN106369669A (zh) | 空调室内机和圆形挂机 | |
CN220546172U (zh) | 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一体机和集成灶 | |
CN115486724A (zh) | 一种热风导流内胆结构及蒸烤箱 | |
CN220505391U (zh) | 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热风机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 | |
CN109984628B (zh) | 一种烤箱风机系统 | |
CN117562425A (zh) | 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一体机和集成灶 | |
CN220695056U (zh) | 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一体机和集成灶 | |
CN112066455A (zh) | 一种均匀换热的风管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220119868U (zh) | 一体式风机掺冷风装置 | |
CN220778137U (zh) | 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一体机和集成灶 | |
CN113932258A (zh) | 嵌入式烹饪器具 | |
CN206160644U (zh) | 一种高精度低耗能的烘箱系统 | |
CN220505387U (zh) | 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叶轮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 | |
CN117064233A (zh) | 一种烹饪装置及烹饪一体机和集成灶 | |
CN217057785U (zh) |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 |
CN221879782U (zh) | 一种热风机及具有该热风机的烹饪装置和集成灶 | |
CN220551943U (zh) | 一种集成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