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4469U - 吹风机及其风嘴 - Google Patents

吹风机及其风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4469U
CN220494469U CN202321700148.7U CN202321700148U CN220494469U CN 220494469 U CN220494469 U CN 220494469U CN 202321700148 U CN202321700148 U CN 202321700148U CN 220494469 U CN220494469 U CN 220494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piece
air duct
diff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001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丐腾
翟建政
黄明凯
林显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001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44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4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4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及其风嘴,涉及吹风机风嘴技术领域,其中吹风机风嘴主要包括进风件、出风件和导风部。进风件和出风件两者活动连接并围设形成风腔;出风件包括扩散区域和汇流区域;导风部设置于风腔内,且与进风件、以及出风件相连接;导风部包括调节扩散区域出风量的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和调节汇流区域出风量的第二风量调节结构;其中,通过调节进风件和出风件的对应位置,改变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和第二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调节出风件与进风件的对应位置,改变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和第二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实现对汇流区域和扩散区域出风量的调节。

Description

吹风机及其风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机风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吹风机及其风嘴。
背景技术
吹风机是一种常用的小电器,其主要用于头发的干燥和成型。常见的吹风机通常采用的结构如下:包括一个筒状风道、一个便于人体握持的把手,通过马达驱动的风扇安装在风道中,气流由风道的后端的进风口进入,经过风叶后由风道的前端出口喷出;以及,把手上通常设置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开关。在实际使用过程,用户会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而对吹风的要求有所不同,例如出风量。
但是,很多吹风机的筒身与风嘴的装配方式为扣位或紧配,装配使用不方便,时间长了容易松动脱落,导致风嘴无法在安装时与吹风机筒身的出风口形成稳固安装;同时风嘴的出风口大小固定,无法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调节大小,导致需要通过安装不同型号的风嘴对出风量大小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供一种吹风机及其风嘴,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风嘴的出风口大小固定,无法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调节大小,导致需要通过安装不同型号的风嘴对出风量大小进行调节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吹风机风嘴,包括:进风件和出风件,两者活动连接并围设形成风腔;所述出风件包括扩散区域和汇流区域;导风部,设置于所述风腔内,且与所述进风件、以及所述出风件相连接;所述导风部包括调节所述扩散区域出风量的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和调节所述汇流区域出风量的第二风量调节结构;其中,通过调节所述进风件和所述出风件的对应位置,改变所述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和第二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导风部包括:第一导风筒,与所述出风件连接,所述第一导风筒的侧壁上设置多个第一扩散口;第二导风筒,与所述进风件连接,且套设于所述第一导风筒外侧;所述第二导风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扩散口;其中,所述第一扩散口和所述第二扩散口相配合形成所述第一风量调节结构。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风筒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件连接,且远离所述出风件的一端开口;所述第一导风筒的出风端开设有第一出风孔组;所述第二导风筒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件连接,所述第二导风筒的出风端开设有第二出风孔组;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孔组和所述第二出风孔组相配合形成所述第二风量调节结构。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扩散口包括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风筒远离所述出风件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凹部沿靠近所述出风件的方向凹陷、并沿所述第一导风筒侧壁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导风筒侧壁。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扩散口包括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风筒远离所述进风件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凹部沿靠近所述进风件的方向凹陷、并沿所述第二导风筒侧壁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导风筒侧壁。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扩散口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导风筒侧壁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导风筒侧壁。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扩散口包括第二通孔,沿所述第二导风筒侧壁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导风筒侧壁。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风筒和所述第二导风筒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出风件还包括:常态出风区域,设置于所述汇流区域内。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包括:吹风机本体;以及本申请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吹风机风嘴,与所述吹风机本体连接。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及其风嘴,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调节出风件与进风件的对应位置,改变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和第二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实现对汇流区域和扩散区域出风量的调节,操作步骤简单、方便,使得吹风机风嘴实现一个配件具备多种功能的效果,以根据实际需求快速切换改变出风件上不同区域的出风量。
通过将卡接凸起与卡接凹部设置成形状相匹配的结构形式,并使卡接凸起与卡接凹部卡接配合,使得进风件与出风件能够发生相对旋转的同时可以防止脱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风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风嘴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风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风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风嘴中出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风嘴中进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风嘴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及对应说明:
1:进风件;
2:出风件;21:汇流区域;22:扩散区域;23:常态出风区域;24:常态出风通孔;25:聚风凹部;26:梳齿;
3:导风部;31:第一导风筒;32:第一扩散口;33:第二导风筒;42:第二扩散口;
4:第一出风孔组;
5:第二出风孔组;
6:出风板;
7;第三出风孔组;
8: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该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
如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吹风机风嘴,主要包括进风件1、出风件2和导风部3。进风件1和出风件2两者活动连接并围设形成风腔;出风件2包括扩散区域22和汇流区域21;导风部3设置于风腔内,且与进风件1、以及出风件2相连接;导风部3包括调节扩散区域22出风量的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和调节汇流区域21出风量的第二风量调节结构;其中,通过调节进风件1和出风件2的对应位置,改变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和第二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调节进风件1和出风件2的对应位置,来改变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和第二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进而对应调整扩散区域22和汇流区域21的出风量。其中,调节进风件1和出风件2对应位置可以采用多种实现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插拔形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旋转形式。以下实施例中以旋转形式调节出风件2不同区域的出风量进行介绍。
如图3、4、6和7所示,进风件1为罩装结构,其可以为喇叭形,进风件1相对的两端具有大小不一的开口。进风件1的小口为进风口,该进风口用于与风源连接,进风件1的大口与出风件2连接。进风件1的小口和大口均为圆形开口。
出风件2包括有圆盘状结构,该圆盘状结构的边缘可以与进风件1大口的圆形边缘相适配连接,以围成形成风腔。出风件2可以以圆盘状结构的轴线为旋转轴、沿圆形边缘的周向相对于进风件1旋转,以实现出风件2和进风件1对应位置的调节。
出风件2的圆盘状结构包括有汇流区域21和扩散区域22。根据汇流区域21和扩散区域22的分布范围和出风量,可以将吹风机风嘴的出风分为汇流出风、扩散出风、以及介于汇流出风和扩散出风之间的过渡出风。其中,汇流区域21和扩散区域22沿圆盘状结构轴线的投影为均为环形,其中,扩散区域22的投影套设于汇流区域21的投影外侧。
汇流出风为聚风,其为汇流区域21出风,扩散区域22不出风的状态,一些实施例中,此状态汇流区域21的出风量最大,扩散区域22的出风量最小、且为0;扩散出风为散风,其为汇流区域21不出风,扩散区域22出风的状态,一些实施例中,此状态扩散区域22的出风量最大,汇流区域21的出风量最小、且为0;过渡出风为汇流区域21和扩散区域22均出风的状态,其中,在过渡出风的状态下,可以通过继续旋转调节出风件2,以调整汇流区域21和扩散区域22相对的出风量,例如,沿一周向调节进风件1和出风件2对应位置,使得汇流区域21的出风量减少,扩散区域22的出风量增加;又例如,沿另一周向调节进风件1和出风件2对应位置,使得汇流区域21的出风量增加,扩散区域22的出风量减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吹风机风嘴,通过调节出风件2与进风件1的对应位置,改变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和第二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实现对汇流区域21和扩散区域22出风量的调节,操作步骤简单、方便,使得吹风机风嘴实现一个配件具备多种功能的效果,以根据实际需求快速切换改变出风件2上不同区域的出风量。
风腔内形成有流向扩散区域22的第一风道结构,以及流向汇流区域21的第二风道结构。第一风量调节结构为第一风道结构的“开关”,第二风量调节结构为第二风道结构的“开关”。当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气流沿第一风道结构流向扩散区域22,并从扩散区域22流出,调整第一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大小,就可以实现调控扩散区域22的出风量;类似的,当第二风量调节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气流沿第二风道结构流向汇流区域21,并从汇流区域21流出,调整第二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大小,就可以实现调控汇流区域21的出风量。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出风件2相对于进风件1旋转,来调整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和第二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
出风件2沿出风件2的周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出风件2在第一位置时,扩散区域22流出扩散气流,汇流区域21不出风;出风件2在第二位置时,汇流区域21流出汇流气流,扩散区域22不出风。其中,第一位置为出风件2相对于进风件1沿第一周向可旋转到的极限位置;第二位置为出风件2相对于进风件1沿第二周向可旋转到的极限位置;这样用户可以明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位于何处,并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不同的出风状态。
前述第一位置为出风件2相对于进风件1沿第一周向可旋转到的极限位置;前述第二位置为出风件2相对于进风件1沿第二周向可旋转到的极限位置;这样用户可以明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位于何处,并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不同的出风状态。第一周向和第二周向相反。可选地,第一周向为顺时针,第二周向为逆时针。可选地,第一周向为逆时针,第二周向为顺时针。
可选地,进风件1和出风件2的连接处设置有凹凸配合的滑动结构。其中,出风件2朝向进风件1的一侧、沿边缘、且沿朝向进风件1凸出设置连接凸起,该连接凸起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凸起沿出风件2边缘周向设置;每个连接凸起上设置有沿出风件2边缘的径向凹陷的卡接凹部;进风件1上设置有与卡接凹部配合的卡接凸部,该卡接凸出沿进风件1大口边缘的径向凸出;连接凸起伸入进风件1内,卡接凸部嵌入卡接凹部内;在外力的作用下,出风件2沿周向调节与进风件1的相对位置,卡接凸部在卡接凹部内同向滑动。当出风件2沿第一周向转动,卡接凸部与卡接凹部相抵时,出风件2位于第一位置;当出风件2沿第二周向转动,卡接凸部与卡接凹部相抵时,出风件2位于第二位置;
通过将卡接凸起与卡接凹部设置成形状相匹配的结构形式,并使卡接凸起与卡接凹部卡接配合,使得进风件1与出风件2能够发生相对旋转的同时可以防止脱落。
当出风件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风道结构处于封闭状态,第一风道结构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即第二风量调节结构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处于开度最大的状态。热风只能从扩散区域22吹出,形成散风。当出风件2在第二位置时,第一风道结构处于封闭状态,第二风道结构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即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处于关闭状态,第二风量调节结构处于开度最大的状态;热风只能从汇流区域21吹出,形成聚风。
出风件2从第一位置可以沿第二周向相对于出风罩转动,以打开第二风量调节结构,并逐渐增加第二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使得从汇流区域21流出的风量增加;同时减少第一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使得从扩散区域22流出风量减少。类似的,出风件2从第二位置可以沿第一周向相对于出风罩转动,会打开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并逐渐增加第一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使得扩散区域22流出的风量增加;同时减少第二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使得汇流区域21流出的风量减少。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调节汇流区域21和扩散区域22流的各自出风量,例如当需要均匀出风时,可以将出风件2调节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使得从汇流区域21和扩散区域22流出的气流风量相当。
接下来,如图3-7所示,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导风部3包括第一导风筒31和第二导风筒33。第一导风筒31与出风件2连接,第一导风筒的侧壁上设置多个第一扩散口32;第二导风筒33与进风件1连接,且套设于第一导风筒31外侧;第二导风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扩散口34;其中,第一扩散口32和第二扩散口34相配合形成第一风量调节结构。
接下来,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导风筒31和第二导风筒33沿周向转动连接。
基于前述实施例,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导风筒31和第二导风筒33均为圆筒状结构,且均具有中空结构。第一导风筒31和第二导风筒33相向延伸,第一导风筒31套设于第二导风筒33外侧,第一导风筒31的内壁面与第二导风筒33的外壁面贴合,以形成气流通道。
多个第一扩散口32沿第一导风筒31的周向排布,且均连通于第一导风筒31的内侧和外侧。多个第二扩散口34沿第二导风筒33的周向排布,且均连通于第二导风筒33的内侧和外侧。多个第一扩散口32和多个第二扩散口34在周向上相对应,实现交错或者重叠,以形成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并通过调节重叠的面积调整第一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即重叠的面积越大,第一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越大,相反的,重叠的面积越小,第一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越小。当第一扩散口32和第二扩散口34交错时,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关闭。
接下来,如图3-7所示,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导风筒31的出风端与出风件2连接,且远离出风件2的一端开口;第一导风筒31的出风端开设有第一出风孔组4;第二导风筒33的进风端与进风件1连接,第二导风筒33的出风端开设有第二出风孔组5;其中,第一出风孔组4和第二出风孔组5相配合形成第二风量调节结构。
基于前述实施例,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导风筒31远离出风件2的开口端部作为第一导风筒31的进风端,第一导风筒31与出风件2连接的端部作为第一导风筒31的出风端,第一导风筒31的出风端的端面为汇流区域21,沿出风件2的圆盘状结构的厚度方向,汇流区域21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出风孔,多个第一出风孔可以沿周向设置形成第一出风孔组4。
第二导风筒33与进风件1连接的端部作为第二导风筒33的进风端,该进风端与风源连通;第二导风筒33远离进风件1的的端部作为第二导风筒33的出风端。第二导风筒33的出风端伸入第一导风筒31内,并贴合第一导风筒31的出风端,使得第二导风桶的出风端与汇流区域21相对应,以及第一出风孔组4和第二出风孔组5在第一导风筒31的轴向上相对应,通过旋转出风件2带动第一导风筒31同步旋转,第二出风孔组5相对于第一出风孔组4同步旋转,实现第一出风孔组4和第二出风孔组5交错或者重叠,以形成第二风量调节结构,并通过调节重叠的面积调整第二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即重叠的面积越大,第二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越大,相反的,重叠的面积越小,第二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越小。当第一扩散口32和第二扩散口34交错时,第二风量调节结构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风筒33的出风端设置有出风板6,沿出风板6的厚度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出风孔,多个第二出风孔可以沿周向分布形成第二出风孔组5。
可选地,出风板6朝向进风件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合部,进风件1朝向出风件2的一侧可以设置有与第一卡合部配合的第二卡合部,以实现出风板6与进风件1卡接。
接下来,详细说明出风件2旋转阶段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和第二风量调节结构的具体变化。
出风件2沿周向旋转的过程中带动第一导风筒31相对于第二导风筒33同步旋转,第一扩散口32相对于第二扩散口34同步旋转,调整第一扩散口32和第二扩散口34对应位置,以调节第一扩散口32和第二扩散口34的重叠面积;出风件2在第一位置时,第一扩散口32和第二扩散口34的重叠面积最大,气流从第一扩散口32和第二扩散口34的重叠处流出,流经分腔并流向扩散区域22,此时,气流通道的出风端为第一扩散口32和第二扩散口34的重叠处,没有气流流向汇流区域21。气流通道内的气流都从扩散区域22流出,形成散风。
出风件2在第二位置时,第一扩散口32和第二扩散口34的重叠面积为0,即不重叠,第一扩散口32和第二扩散口34为交错状态,此时,气流通道作为第二风道结构,气流通道的出风端为出风件2的汇流区域21,没有气流流向扩散区域22。热风流经气流通道后从汇流区域21流出,形成聚风。
出风件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时,第一扩散口32和第二扩散口34重叠,气流通道与扩散区域22、以及汇流区域21均连通,气流通道内的气流从扩散区域22、以及汇流区域21流出。
接下来,如图3-7所示,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扩散口32包括第一凹部,第一凹部设置于第一导风筒31远离出风件2连接的一端,第一凹部沿靠近出风件2的方向凹陷、并沿第一导风筒31侧壁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导风筒31侧壁。
基于前述实施例,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扩散口32均匀设置,相邻两个第一扩散口32之间存在有足够的间距。第一凹部在第一导风筒31的边缘向出风件2的所在方向凹陷,并贯穿第一导风筒31侧壁,以在第一导风筒31径向上形成用于气流的缺口,以便于第一导风筒31径内的气流流向风腔。
接下来,如图3-7所示,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二扩散口34包括第二凹部,第二凹部设置于第二导风筒33远离进风件1连接的一端,第二凹部沿靠近进风件1的方向凹陷、并沿第二导风筒33侧壁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二导风筒33侧壁。
基于前述实施例,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扩散口34均匀设置,相邻两个第二扩散口34之间存在有足够的间距。第二凹部在第二导风筒33的边缘向进风件1的所在方向凹陷,并贯穿第二导风筒33侧壁,以在第二导风筒33径向上形成用于气流的缺口,以便于第二导风筒33径内的气流流向风腔。
当第一扩散口32和第二扩散口34交错时,在第二导风筒33径向上,每个第一扩散口32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扩散口34之间,以避免重叠。
接下来,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扩散口32包括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沿第一导风筒31侧壁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导风筒31侧壁。
接下来,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二扩散口34包括第二通孔,沿第二导风筒33侧壁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二导风筒33侧壁。
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扩散口32和第二扩散口34为孔状结构,该孔状结构设置位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第一扩散口32和第二扩散口34沿第一导风筒31径向的投影形状和尺寸相同。
可选地,第一扩散口32和第二扩散口34沿第一导风筒31径向的投影形状和尺寸均不相同。
可选地,第一扩散口32和第二扩散口34沿第一导风筒31径向的投影为矩形。
可选地,第一扩散口32和第二扩散口34沿第一导风筒31径向的投影为圆形。
可选地,第一导风筒31和第二导风桶的侧壁具有锯齿状的凹凸结构。其中,第一扩散口32和第二扩散口34均为凹凸结构的凹部。
基于前述实施例,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沿出风壳2的圆盘状结构的厚度方向,扩散区域22内开设有多个第三风孔,多个第三风孔可以沿周向设置形成第三出风孔组7。其中,第三出风孔组7连通于风腔和外部环境。
接下来,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出风件2还包括常态出风区域23,该常态出风区域23设置于汇流区域21内。
基于前述实施例,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常态出风区域23设置于圆盘状结构的居中位置。常态出风区域23内设置有一个常态出风通孔24。常态出风通孔24在出风的状态下,出风件2旋转阶段常态出风通孔24的出风量无变化。
出风板6与常态出风通孔24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开孔8。常态出风通孔24和开孔8相连通。可选地,常态出风通孔24和开孔8均为圆形孔。
可选地,出风件2具有向进风件1凹陷的聚风凹部25,出风件2远离进风件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梳齿26,该多个梳齿26设向相反于进风件1的方向延伸,多个梳齿2626中的部分梳齿26设置于聚风凹部25内。多个梳齿26可以沿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梳齿26具有中空结构,即风道,通过风道,梳齿26与第二风孔一一对应连通。以便流出第二风孔的气流从梳齿26的一端流入风道,并从另一端流出,用于实现对头发的干燥和整形。其中,当形成扩散气流时,出风件2的中部温度相对降低,此时可以将梳齿26插入刚洗过的湿头发中,从头发内部将头发吹干;当形成汇聚气流时,出风件2的中部风温相对升高,此时可以将已经吹半干的头发放进梳齿26上,拉直头发或者盘旋做卷曲造型。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包括吹风机本体以及本申请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吹风机风嘴,该吹风机风嘴与吹风机本体连接。
基于前述实施例,提供一些可能的实施例,吹风机风嘴设置于吹风机本体上,吹风机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产生热风的电阻和风机。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调节出风件2与进风件1的对应位置,改变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和第二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实现对汇流区域21和扩散区域22出风量的调节,操作步骤简单、方便,使得吹风机风嘴实现一个配件具备多种功能的效果。
通过将卡接凸起与卡接凹部设置成形状相匹配的结构形式,并使卡接凸起与卡接凹部卡接配合,使得进风件1与出风件2能够发生相对旋转的同时可以防止脱落,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快速切换改变出风件2上不同区域的出风量。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吹风机风嘴,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风件(1)和出风件(2),两者活动连接并围设形成风腔;所述出风件(2)包括扩散区域(22)和汇流区域(21);
导风部(3),设置于所述风腔内,且与所述进风件(1)、以及所述出风件(2)相连接;所述导风部(3)包括调节所述扩散区域(22)出风量的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和调节所述汇流区域(21)出风量的第二风量调节结构;
其中,通过调节所述进风件(1)和所述出风件(2)的对应位置,改变所述第一风量调节结构和第二风量调节结构的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3)包括:
第一导风筒(31),与所述出风件(2)连接,所述第一导风筒的侧壁上设置多个第一扩散口(32);
第二导风筒(33),与所述进风件(1)连接,且套设于所述第一导风筒(31)外侧;所述第二导风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扩散口(34);
其中,所述第一扩散口(32)和所述第二扩散口(34)相配合形成所述第一风量调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风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风筒(31)的出风端与所述出风件(2)连接,且远离所述出风件(2)的一端开口;所述第一导风筒(31)的出风端开设有第一出风孔组(4);
所述第二导风筒(33)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件(1)连接,所述第二导风筒(33)的出风端开设有第二出风孔组(5);
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孔组(4)和所述第二出风孔组(5)相配合形成所述第二风量调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风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扩散口(32)包括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风筒(31)远离所述出风件(2)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凹部沿靠近所述出风件(2)的方向凹陷、并沿所述第一导风筒(31)侧壁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导风筒(31)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风机风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扩散口(34)包括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风筒(33)远离所述进风件(1)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凹部沿靠近所述进风件(1)的方向凹陷、并沿所述第二导风筒(33)侧壁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导风筒(33)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风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扩散口(32)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导风筒(31)侧壁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导风筒(31)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风机风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扩散口(34)包括第二通孔,沿所述第二导风筒(33)侧壁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导风筒(33)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风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风筒(31)和所述第二导风筒(33)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吹风机风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件(2)还包括:
常态出风区域(23),设置于所述汇流区域(21)内。
10.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吹风机本体;以及
本申请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吹风机风嘴,与所述吹风机本体连接。
CN202321700148.7U 2023-06-30 2023-06-30 吹风机及其风嘴 Active CN2204944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0148.7U CN220494469U (zh) 2023-06-30 2023-06-30 吹风机及其风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0148.7U CN220494469U (zh) 2023-06-30 2023-06-30 吹风机及其风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4469U true CN220494469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69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00148.7U Active CN220494469U (zh) 2023-06-30 2023-06-30 吹风机及其风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44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39071B2 (en) Combined diffuser and concentrator for a hair dryer
CN203884936U (zh) 一种吹风机的扩散器
US7178261B2 (en) Air pulsing attachment for handheld dryer
WO1994023611A1 (en) Hairdryers
KR20190072169A (ko) 무선 헤어 드라이기
KR102211790B1 (ko) 헤어 드라이어
PT921357E (pt) Abertura de descarga de piso
JP2016173102A (ja) 電気送風機のための雑音低減ディフューザ
KR101932061B1 (ko) 헤어 드라이어
CN109998258A (zh) 电吹风
CN115606924A (zh) 卷发用卷发头及具有其的头发造型装置
CN220494469U (zh) 吹风机及其风嘴
KR101477739B1 (ko) 헤어드라이어
CN220494470U (zh) 吹风机及其风嘴
US5619612A (en) Electric air heater with cage-shaped heating element comprised of resistance alloy strips and inclined guide vanes
CN113384057A (zh) 调节组件及吹风机
KR20190072170A (ko) 헤어 드라이기의 송풍장치
US20230047238A1 (en) Type of electric splint structure
JPH06327514A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のノズル
CN211747558U (zh) 轴流式水离子电吹风
CN211551837U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220045149U (zh) 吹风机附件
KR20180023235A (ko) 건조기 및 건조기의 제어 방법
CN219845437U (zh) 一种吹风机风嘴
CN211932984U (zh) 调节组件及吹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