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2163U - 一种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及液冷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及液冷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2163U
CN220492163U CN202321800993.1U CN202321800993U CN220492163U CN 220492163 U CN220492163 U CN 220492163U CN 202321800993 U CN202321800993 U CN 202321800993U CN 220492163 U CN220492163 U CN 220492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energy storage
storage system
pump
det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009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海
牛晓林
林增干
姜力
周子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angyili Ningbo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angyili Ningbo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angyili Ningbo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angyili Ningbo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009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2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2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2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及液冷储能系统,涉及液冷储能系统技术领域,所述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包括进液口、泵、出液口、检测仪、开关电源及管路,所述进液口用于输入冷却液,所述出液口用于与液冷储能系统的注液口连接,所述进液口、所述泵及所述出液口通过所述管路连接,所述检测仪设置于所述管路上,用于检测冷却液的老化程度,所述开关电源分别与所述泵和所述检测仪电性连接。整体结构简单,方便了作业人员的补液操作,提高了液冷储能系统的冷却液补充或更换作业的效率和质量,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及液冷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冷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及液冷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液冷储能系统是一种比较高效可靠的储能系统,是通过冷却液对例如电池组进行冷却或加热,以进行温度的控制。其中,冷却液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补充或更换,以保证系统可持续稳定地运行。
现有技术中,在液冷储能系统售后维护等场合需要进行补充冷却液操作时,大部分还是采用手动转移冷却液,例如通过手动搬起冷却液桶向液冷储能系统中加注,补液操作比较困难费力,操作不够方便。另外,也有一小部分是通过补液装置进行补液操作,但是现有的补液装置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特别是不便于液冷储能系统的售后维护,同时,现有液冷储能系统中一般不配备冷却液老化程度监测功能,在补液之前,或者考虑是否补液时,还需要其他仪器或设备来检测系统中冷却液的老化程度,增加了补液操作的繁琐性,补液操作不够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旨在解决或至少部分缓解目前液冷储能系统补液操作不够便利的问题。
本申请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包括进液口、泵、出液口、检测仪、开关电源及管路,所述进液口用于输入冷却液,所述出液口用于与液冷储能系统的注液口连接,所述进液口、所述泵及所述出液口通过所述管路连接,所述检测仪设置于所述管路上,用于检测冷却液的老化程度,所述开关电源分别与所述泵和所述检测仪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管路包括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泵的进液端连接,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液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泵的出液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管路还包括第一硬管,所述第一硬管连接于所述泵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一软管之间。
可选地,所述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进液端与所述泵的出液端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出液端与所述出液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管路还包括第三硬管,所述第三硬管连接于所述泵的出液端与所述单向阀的进液端之间。
可选地,所述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还包括压力表,所述管路还包括第二硬管,所述压力表设置于所述第二硬管上,所述第二硬管连接于所述单向阀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软管之间。
可选地,所述检测仪为PH值检测仪或电导率检测仪,所述检测仪设置于所述第二硬管上。
可选地,所述检测仪上集成有可插拔的数据存储卡。
可选地,所述泵为隔膜泵,且所述隔膜泵内集成有过滤器。
可选地,所述开关电源内集成有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电源电压转换为所述泵的工作电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通过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可以与冷却液连通,例如将进液口与储存冷却液的桶或罐等连接,或直接将进液口放置在储存冷却液的装置内,出液口可以与液冷储能系统的注液口连接,并通过开关电源为泵供电,以及通过管路将进液口、泵及出液口连接,可将冷却液注入到液冷储能系统中,进行补液或换液操作,同时,通过在管路上设置检测仪,并通过开关电源为检测仪供电,当出液口与液冷储能系统的注液口连接后,液冷储能系统本身的冷却液会流入管路中,进而可通过检测仪检测液冷储能系统本身存有的冷却液的老化程度,可快速为是否进行补液或换液,以及例如补充或更换的冷却液的型号或成分做出选择,方便了补液操作。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在对液冷储能系统进行补液操作时,作业人员在将进液口与冷却液储存装置,及出液口与液冷储能系统的注液口连接好后,只需对开关电源进行操作,例如开关的操作,就可完成对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操作,省时省力,而且整体结构简单,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可通过例如泵和管路的选型进一步缩小整体体积和重量,便于液冷储能系统的售后维护,并且通过检测仪可快速对是否进行补液或换液做出判断,方便了作业人员的补液操作,提高了液冷储能系统的冷却液补充或更换作业的效率和质量,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另外,本申请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提供液冷储能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
本申请所述的液冷储能系统与所述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进液口,20-泵,30-出液口,40-检测仪,50-开关电源,60-管路,61-第一软管,62-第二软管,63-第一硬管,64-第二硬管,65-第三硬管,70-单向阀,80-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采用了“上”、“下”、“左”、“右”、“顶”、“底”、“前”、“后”、“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控,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和“一个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实施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包括进液口10、泵20、出液口30、检测仪40、开关电源50及管路60,所述进液口10用于输入冷却液,所述出液口30用于与液冷储能系统的注液口连接,所述进液口10、所述泵20及所述出液口30通过所述管路60连接,所述检测仪40设置于所述管路60上,用于检测冷却液的老化程度,所述开关电源50分别与所述泵20和所述检测仪40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液冷储能系统可通过冷水机组进行冷却液的循环冷却,并配备有注液阀,在液冷储能系统正常运行时,注液阀关闭,当需要对液冷储能系统进行补液操作时,可通过本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的出液口30与冷水机组的注液口连接,示例性地,所述出液口30可以为快换接头结构,所述出液口30分别与所述管路60和冷水机组的注液口匹配,可方便连接,提高连接效率和稳定性,同时,所述进液口10可以与预先配备好的新的冷却液的储存装置,例如储存桶或储存罐等连接,进液口10可以与出液口30的结构相同,或者,管路60的一端的管口,也就是管路60的端口也可作为进液口10,此时,即不用增设例如出液口30的结构,管路60的端口就可以作为进液口10,并可将管路60的该端口直接放入新的冷却液的储存装置内,并通过泵20抽取冷却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泵20和管路60的选型,可以将泵20设置为体积较小的隔膜泵,以及将管路60部分设置为软管,可进一步缩小本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的整体体积,并可减小重量,并且软管可通过折弯等操作将整体变形,示例性地,可将整体,也就是将进液口10、泵20、出液口30、检测仪40、开关电源50及管路60均放置或安装在一个壳体或箱体内,便于运输和携带,进一步便于液冷储能系统的售后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仪40可以为PH值检测仪或电导率检测仪等,可通过例如监测液冷储能系统内原有的冷却液的PH值或电导率等判断冷却液的老化程度,当然,需要理解的是,检测仪40上可配置有例如显示屏或表盘等,以供作业人员查看。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进液口10和出液口30,进液口10可以与冷却液连通,例如将进液口10与储存冷却液的桶或罐等连接,或直接将进液口10放置在储存冷却液的储存装置内,出液口30可以与液冷储能系统的注液口连接,并通过开关电源50为泵20供电,以及通过管路60将进液口10、泵20及出液口30连接,可将冷却液注入到液冷储能系统中,进行补液或换液操作,同时,通过在管路60上设置检测仪40,并通过开关电源50为检测仪40供电,当出液口30与液冷储能系统的注液口连接后,液冷储能系统本身的冷却液会流入管路60中,进而可通过检测仪40检测液冷储能系统本身存有的冷却液的老化程度,可快速为是否进行补液或换液,以及例如补充或更换的冷却液的型号或成分做出选择,方便了补液操作。
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在对液冷储能系统进行补液操作时,作业人员在将进液口10与冷却液储存装置、及出液口30与液冷储能系统的注液口连接好后,只需对开关电源50进行操作,例如开关的操作,就可完成对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操作,省时省力,而且整体结构简单,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可通过例如泵20和管路60的选型进一步缩小整体体积和重量,便于液冷储能系统的售后维护,并且通过检测仪40可快速对是否进行补液或换液做出判断,方便了作业人员的补液操作,提高了液冷储能系统的冷却液补充或更换作业的效率和质量,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管路60包括第一软管61和第二软管62,所述第一软管61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泵20的进液端连接,所述第二软管62的一端与所述出液口3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泵20的出液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软管61和第二软管62的结构和材质均可相同设置,例如由塑料或橡胶等软质材料制成,可进行弯曲变形,同时,进液口10可以设置为第一软管61的一个端口,同时,如图2所示,检测仪40可以设置在第一软管61上,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检测仪40的结构稳定性,还可增设例如支架等结构固定检测仪40。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将管路60部分设置采用橡胶制成的第一软管61和第二软管62,并且第一软管61分别连接进液口10和泵20,以及第二软管62分别连接出液口30和泵20,在将本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的主要部件连接后,在使用时,第一软管61和第二软管62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弯曲变形,也就是可改变进液口10和出液口30的位置,方便与待补液的液冷储能系统的连接,以及便于与冷却液储存装置的连接,便于操作,同时,通过第一软管61和第二软管62的弯曲变形,可使得整体的体积及占用空间可调,便于运输和携带,并可一定程度减轻整体重量,便于液冷储能系统的售后维护。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管路60还包括第一硬管63,所述第一硬管63连接于所述泵20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一软管61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硬管63可以为金属或其他硬质材料制成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第一硬管63不易变形,结构牢固稳定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硬管63为金属管,并连接于第一软管61和泵20的进液端之间,实现了在本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使用时,泵20通电工作后,抽取冷却液时,可降低由于吸力过大将第一软管61抽取变形,例如将第一软管61吸变形后,降低第一软管61产生闭合堵塞的可能,进而使得整体运行更加稳定顺畅,且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还包括单向阀70,所述单向阀70的进液端与所述泵20的出液端连接,所述单向阀70的出液端与所述出液口3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仪40设置于单向阀70与出液口30之间的管路60上,且单向阀70的流通方向为由进液口10朝向出液口30的方向,也就是如图1中由右向左的方向,在出液口30与待补液的液冷储能系统的注液口连接后,单向阀70可减少液冷储能系统本身的冷却液倒流至泵20,同时不妨碍检测仪40对液冷储能系统内原有的冷却液的老化程度的检测。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单向阀70,并连接于泵20与出液口30之间,在本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使用时,出液口30与液冷储能系统的注液口连接后,单向阀70可防止液冷储能系统本身原有的冷却液倒流至泵20,结构合理,使得整体运行更加稳定。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管路60还包括第三硬管65,所述第三硬管65连接于所述泵20的出液端与所述单向阀70的进液端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硬管65可以为金属或其他硬质材料制成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第三硬管65不易变形,结构牢固稳定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硬管65设置为金属管,并连接于泵20和单向阀70之间,实现了泵20与单向阀70的连接牢固稳定,使得整体结构的牢固性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还包括压力表80,所述管路60还包括第二硬管64,所述压力表80设置于所述第二硬管64上,所述第二硬管64连接于所述单向阀70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软管6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表80可以为机械式压力表,并可通过直管等结构与第二硬管64连接并连通,结构牢固稳定,并且省去了例如电子压力表的电子控制模块,可进一步缩小体积和重量。同时,所述第二硬管64可以为金属或其他硬质材料制成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第二硬管64不易变形,结构牢固稳定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压力表80以及将第二硬管64设置为金属管,并且将第二硬管64连接于单向阀70与第二软管62之间,一方面,提高了连接结构的牢固性,另一方面,第二硬管62给予压力表80稳定牢固的支撑,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在本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使用时,出液口30与液冷储能系统的注液口连接并连通后,液冷储能系统本身原有的冷却液会经过第二软管62流入第二硬管64,并由单向阀70截止,进而可通过设置于第二硬管64上的压力表80检测出液冷储能系统本身原有的冷却液的压力,以便于快速判断液冷储能系统是否需要进行补液,或者需要补充冷却液的量,并且可通过压力表80快速判断出补液操作是否完成,以及可检测液冷储能系统是否存在漏液情况,更加便于作业人员的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需要或者判断液冷储能系统补充或更换冷却液时,首先将出液口30与液冷储能系统的注液口连接,并给控制冷却液运行的冷水机组通电,待控制面板开启后,通过压力表80检查出水压力和和回水压力,若小于0.8Bar,则需要进行补液。然后将进液口10与新购置的冷却液的储存装置连接,或者将进液口10插入到新的冷却液中,然后通过开关电源50开启泵20,待出水压力、回水压力至0.95-1.1Bar时关闭泵20,然后启动冷水机组,运行10分钟后关闭冷水机组,确认出水压力、回水压力为0.85-1.1Bar,则补液完成。若补液完成后水压仍小于0.85Bar,可检查液冷储能系统的管道连接处是否有漏液后重复上述补液操作;若补液完成后水压大于1.1Bar,通过注液口进行排液至进出水压0.95-1.1Bar。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检测仪40为PH值检测仪或电导率检测仪,所述检测仪设置于所述第二硬管64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PH值检测仪或电导率检测仪与开关电源50电性连接,通过开关电源50予以供电,并且可通过例如支管等结构与第二硬管64连接并连通。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将检测仪40设置为PH值检测仪或电导率检测仪,并设置于第二硬管64上,可通过PH值检测仪或电导率检测仪检测出流入第二硬管64的冷却液的PH值或电导率,进而可快速判断出冷却液的老化程度,便于使用。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检测仪40上集成有可插拔的数据存储卡。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存储卡为可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存储卡,例如为SD存储卡,当然,还可以为其他,例如U盘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检测仪40上击沉设置可插拔的数据存储卡,实现了检测仪40检测出的数据的存储,并且在使用后可将数据存储卡拔出带回进行数据分析,便于作业人员对液冷储能系统的维护等操作。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泵20为隔膜泵,且所述隔膜泵内集成有过滤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泵20还可以为其他,只要满足体积较小,运行稳定,且可集成设置过滤器即可。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将泵20设置为隔膜泵,隔膜泵的体积较小,且运行稳定可靠,可减小整体的体积和重量,并且在隔膜泵内集成设置过滤器,使得补液操作精度更高,并且使得整体集成度更高,进一步减小了整体的体积,以及便于携带和安装。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开关电源50内集成有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电源电压转换为所述泵20的工作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电源50上还设置有对泵20供电的开关,以及对检测仪40供电的开关等,便于作业人员操作,所述转换模块可以为电压转换器,可将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工业电压转换为统一的泵20的工作电压。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开关电源内集成设置转换模块,实现了本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可应用于不同工况和场合,也就是具有不同工作电压的工况和场合,例如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工业电压有所不同,则可通过转换模块将电压转换为统一的泵20的工作电压,更加便于作业人员的使用,以及便于液冷储能系统的售后维护等操作。
另外,本申请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储能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
本申请所述的液冷储能系统与所述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申请披露如上,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口、泵、出液口、检测仪、开关电源及管路,所述进液口用于输入冷却液,所述出液口用于与液冷储能系统的注液口连接,所述进液口、所述泵及所述出液口通过所述管路连接,所述检测仪设置于所述管路上,用于检测冷却液的老化程度,所述开关电源分别与所述泵和所述检测仪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包括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泵的进液端连接,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液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泵的出液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还包括第一硬管,所述第一硬管连接于所述泵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一软管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进液端与所述泵的出液端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出液端与所述出液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还包括第三硬管,所述第三硬管连接于所述泵的出液端与所述单向阀的进液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还包括压力表,所述管路还包括第二硬管,所述压力表设置于所述第二硬管上,所述第二硬管连接于所述单向阀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软管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为PH值检测仪或电导率检测仪,所述检测仪设置于所述第二硬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上集成有可插拔的数据存储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内集成有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电源电压转换为所述泵的工作电压。
10.一种液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
CN202321800993.1U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及液冷储能系统 Active CN220492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00993.1U CN220492163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及液冷储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00993.1U CN220492163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及液冷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2163U true CN220492163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41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00993.1U Active CN220492163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及液冷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21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492163U (zh) 一种液冷储能系统的补液装置及液冷储能系统
KR101362055B1 (ko) 연료 전지용 냉각장치
CN203511604U (zh) 一种汽车冷却油自动加注设备
CN217107698U (zh) 一种液压动力制动充液风扇驱动系统集成阀
CN207864108U (zh) 一种柱塞式液压泵
CN215908011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不停机状态下的冷却系统控压补液装置
CN214203753U (zh) 可自动调节正负极桶电解液容量的双液流电池测试台单元
CN206830401U (zh) 一种智能高压柱塞泵
CN212005187U (zh) 一种自动加注真空注液机
CN209211546U (zh) 一种管道静音式变频供水设备
CN207047944U (zh) 一种小型智能化供水装置
CN216017546U (zh) 一种手动注排液装置
CN216238750U (zh) 一种恒压式供水装置
CN110828858A (zh) 液流电池模块化单元及液流储能系统
CN210454767U (zh) 汽车制动液更换装置
CN111103904A (zh) 一种自动加液装置
CN212054634U (zh) 一种地热井负压回灌真空井口装置
CN220667736U (zh) 风机水冷系统补压器
CN219932915U (zh) 净油换油装置
CN218942848U (zh) 水箱循环组件及蒸烤箱
CN217053597U (zh) 一种四罐式叠压增压安全供水设备
CN216717900U (zh) 免能源持续水样采集富集一体装置
CN218468821U (zh) Lng低温潜液泵试验平台
CN201730145U (zh) 一种消防气体顶压给水设备
CN215421424U (zh) 一种灌液装置及液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