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1035U - 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1035U
CN220491035U CN202322027123.1U CN202322027123U CN220491035U CN 220491035 U CN220491035 U CN 220491035U CN 202322027123 U CN202322027123 U CN 202322027123U CN 220491035 U CN220491035 U CN 220491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ar
antenna
board
main board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271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乐乐
李智攀
杨香飞
谢涛
陶伊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uh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u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uh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u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271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1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1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1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雷达壳体、雷达天线罩、天线主板、天线从板、板对板线束、接插件;所述雷达壳体的一侧配置有两个倾斜支撑座,所述倾斜支撑座的一侧与所述雷达壳体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倾斜支撑座的另一侧分别连接所述天线主板的背面和所述天线从板的背面,所述板对板线束的两端分别对接所述天线主板和所述天线从板的接线端;所述天线主板与所述接插件的PIN针连接,所述雷达壳体在对应于接插件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接插件的一端从所述开口位置伸出所述雷达壳体外部;所述雷达天线罩与雷达壳体对接。

Description

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大车补盲的方案大多采用视觉避障,例如加装后视镜或摄像头,但是此方案受天气影响较大,在极端环境,如雨、雪、雾霾等,将无法工作,因此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此类车体,有必要采用更好的补盲方案,例如采用雷达的补盲方案,可以在极端环境下也能够正常工作。
但是现有的雷达补盲方案中,所采用的的雷达装置只能够提供120°的FOV视场角,无法提供整个车辆侧面的补盲,因此针对这种弊端,有必要对雷达装置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从而避免车辆侧面的盲区存在,为车辆行驶安全提供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达到180°FOV探测效果,提供车辆侧向的视野探测,使得驾驶员可以具有更安全的驾驶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包括雷达壳体、雷达天线罩、天线主板、天线从板、板对板线束、接插件;
所述雷达壳体的一侧配置有两个倾斜支撑座,所述倾斜支撑座的一侧与所述雷达壳体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倾斜支撑座的另一侧分别连接所述天线主板的背面和所述天线从板的背面,所述板对板线束的两端分别对接所述天线主板和所述天线从板的接线端;
所述天线主板与所述接插件的PIN针连接,所述雷达壳体在对应于接插件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接插件的一端从所述开口位置伸出所述雷达壳体外部;
所述雷达天线罩与雷达壳体对接,所述天线主板、所述天线从板、所述板对板线束均设在所述雷达天线罩与所述雷达壳体之间的空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天线主板和所述雷达壳体之间的倾斜角度大于3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天线主板和所述天线从板相对于雷达壳体对称设置,所述天线主板朝向车辆的后侧,所述天线从板朝向车辆的前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雷达天线罩外侧配置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设于所述天线主板和所述天线从板之间的中间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雷达壳体上配置有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设于所述雷达天线罩和所述雷达壳体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倾斜支撑座与所述天线主板和所述天线从板之间的连接、所述接插件和所述雷达壳体之间的连接,所述雷达天线罩和雷达壳体之间的连接,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十字盘头螺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雷达壳体背向所述天线主板的一侧设置有与车辆匹配的安装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实际使用前,将整个雷达装置安装在车辆的侧面,并通过接插件与车辆的信息控制单元对接,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天线主板和天线从板进行雷达探测工作,且由于天线主板和天线从板的特殊安装位置,可以将车辆侧面的区域全部覆盖到,在实际雷达探测时,就可以实现车辆完整侧面的探测,即达到180°FOV探测效果,提供车辆侧向的视野探测,同时通过接插件将探测的信息传输到车辆的信息单元,使得驾驶员可以具有更安全的驾驶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警示灯示意图。
图中:1、雷达天线罩;2、连接件;3、天线从板;4、板对板线束;5、天线主板;6、防水透气膜;7、雷达壳体;8、螺栓;9、接插件;10、警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包括雷达壳体7、雷达天线罩1、天线主板5、天线从板3、板对板线束4、接插件9;
雷达壳体7的一侧配置有两个倾斜支撑座,倾斜支撑座的一侧与雷达壳体7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倾斜支撑座的另一侧分别连接天线主板5的背面和天线从板3的背面,天线主板5和雷达壳体7之间的倾斜角度大于35°,天线主板5和天线从板3相对于雷达壳体7对称设置,天线主板5朝向车辆的后侧,天线从板3朝向车辆的前侧,板对板线束4的两端分别对接天线主板5和天线从板3的接线端,起到两个电路板之间的通信连接;
雷达壳体7一方面用于提供安装点,便于与车辆的安装,还为雷达装置的内部提供散热。
由于雷达的工作原理为:雷达端发射出电磁波,通过捕捉反射信号,来确定物体的距离、速度和角度。因此通过天线主板5和天线从板3的协作配合,如图2所示,就能够使得一个雷达装置的测量范围覆盖整个车辆侧面,而避免传统雷达仍然具有测量盲区的情况。
所述天线主板5与所述接插件9的PIN针连接,所述雷达壳体7在对应于接插件9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接插件9的一端从所述开口位置伸出所述雷达壳体7外部;
雷达天线罩1与雷达壳体7对接,天线主板5、天线从板3、板对板线束4均设在雷达天线罩1与雷达壳体7之间空间内,其中雷达天线罩1的作用是保护雷达装置的电器件,防止外部环境对内部器件进行干扰,确保天线系统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过程为:在实际使用前,将整个雷达装置安装在车辆的侧面,并通过接插件9与车辆的信息控制单元对接,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天线主板5和天线从板3进行雷达探测工作,且由于天线主板5和天线从板3的特殊安装位置,可以将车辆侧面的区域全部覆盖到,在实际雷达探测时,就可以实现车辆完整侧面的探测,即达到180°FOV探测效果,提供车辆侧向的视野探测,同时通过接插件9将探测的信息传输到车辆的信息单元,使得驾驶员可以具有更安全的驾驶条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3所示,雷达天线罩1外侧配置有警示灯10,警示灯10设于天线主板5和天线从板3之间的中间位置,警示灯10要根据实际需要选配安装,当雷达装置安装到车辆后的最大宽度超出法规要求车辆的最大宽度时,需采用雷达带警示灯10方案;当雷达安装到车辆后的最大宽度不大于法规要求车辆的最大宽度时,两种方案均可选择;
进一步的,警示灯10和雷达天线罩1之间通过螺栓8实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雷达壳体7上配置有防水透气膜6,防水透气膜6设于雷达天线罩1和雷达壳体7之间,用于平衡雷达内外的压力,防止环境水分进入雷达装置内部,保护内部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倾斜支撑座与天线主板5和天线从板3之间的连接、接插件9和雷达壳体7之间的连接,雷达天线罩1和雷达壳体7之间的连接,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2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件2包括十字盘头螺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雷达壳体7背向天线主板5的一侧设置有与车辆匹配的安装件,便于整个雷达装置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雷达壳体(7)、雷达天线罩(1)、天线主板(5)、天线从板(3)、板对板线束(4)、接插件(9);
所述雷达壳体(7)的一侧配置有两个倾斜支撑座,所述倾斜支撑座的一侧与所述雷达壳体(7)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倾斜支撑座的另一侧分别连接所述天线主板(5)的背面和所述天线从板(3)的背面,所述板对板线束(4)的两端分别对接所述天线主板(5)和所述天线从板(3)的接线端;
所述天线主板(5)与所述接插件(9)的PIN针连接,所述雷达壳体(7)在对应于接插件(9)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接插件(9)的一端从所述开口位置伸出所述雷达壳体(7)外部;
所述雷达天线罩(1)与雷达壳体(7)对接,所述天线主板(5)、所述天线从板(3)、所述板对板线束(4)均设在所述雷达天线罩(1)与所述雷达壳体(7)之间的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天线主板(5)和所述雷达壳体(7)之间的倾斜角度大于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天线主板(5)和所述天线从板(3)相对于雷达壳体(7)对称设置,所述天线主板(5)朝向车辆的后侧,所述天线从板(3)朝向车辆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雷达天线罩(1)外侧配置有警示灯(10),所述警示灯(10)设于所述天线主板(5)和所述天线从板(3)之间的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雷达壳体(7)上配置有防水透气膜(6),所述防水透气膜(6)设于所述雷达天线罩(1)和所述雷达壳体(7)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倾斜支撑座与所述天线主板(5)和所述天线从板(3)之间的连接、所述接插件(9)和所述雷达壳体(7)之间的连接,所述雷达天线罩(1)和雷达壳体(7)之间的连接,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2)包括十字盘头螺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雷达壳体(7)背向所述天线主板(5)的一侧设置有与车辆匹配的安装件。
CN202322027123.1U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 Active CN220491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7123.1U CN220491035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7123.1U CN220491035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1035U true CN220491035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26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27123.1U Active CN220491035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10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25831B (zh) 应用于车辆的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模块和车辆
US11738696B2 (en) Device for sensing the vehicle surroundings of a vehicle
CN109946653A (zh) 一种雷达结构
CN111169444A (zh) 一种公交车用碰撞缓解系统及方法
US20050128060A1 (en) Universally usable object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2213720A (zh) 一种雷达探测装置和雷达探测系统
CN111098786A (zh) 基于视觉和毫米波雷达融合的商用车安全驾驶辅助系统
CN220491035U (zh) 一种车体侧面的雷达装置
US20190242992A1 (en) Warning device and mobile carrier assembly
CN216622694U (zh) 一种矿用防爆激光雷达测距设备
US20050253693A1 (en) Object detec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7820035U (zh) 车载摄像模组
CN211809551U (zh) 一种公交车用碰撞缓解系统
CN215894930U (zh) 一种兼容车内外检测的毫米波雷达
CN215067291U (zh) 一种毫米波倒车雷达
CN213903788U (zh) 一种雷达探测装置和雷达探测系统
CN215180877U (zh) 毫米波雷达及汽车行驶控制系统
CN210090663U (zh) 一种雷达结构
CN210518565U (zh) 可自由转动的双目车载摄像头
CN210745702U (zh) 一种汽车、车用盲区侦测传感器模组
CN210401647U (zh) 一种雷达结构
CN214450665U (zh) 一种传感器装置和自动驾驶车辆
CN113093192A (zh) 毫米波雷达及汽车行驶控制系统
CN219339387U (zh) 一种高位刹车灯雷达及车辆
CN217360303U (zh) 一种毫米波雷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