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0217U - 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 - Google Patents

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0217U
CN220490217U CN202321452293.8U CN202321452293U CN220490217U CN 220490217 U CN220490217 U CN 220490217U CN 202321452293 U CN202321452293 U CN 202321452293U CN 220490217 U CN220490217 U CN 220490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light source
detector
base
stat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522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原子健
黄振兴
张志林
原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yuan Ait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yuan Ait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yuan Ait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yuan Ait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5229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0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0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0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探测器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包括探测器本体,探测器本体的底部设有散热铝板,散热铝板的底部设有多个呈矩阵式排布的第一散热翅片,探测器本体的下方设有底座,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壁且靠近底端设有半导体制冷片,还包括:用于加速空腔内部气体流速的风扇;用于对探测器本体位置进行限制的限位板,限位板通过衔接块与底座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铝板和第一散热翅片对探测器本体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进行传递,然后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向空腔内部制冷,使得空腔内部冷气与第一散热翅片接触而实现热交换,便于提高探测器本体的散热效率且在高温天气下也不影响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探测器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
背景技术
固态光源探测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散热处理,若温度过高而没有及时处理则容易损伤仪器。
公开号为CN211234722U的一种便于散热的光电探测器,包括基底,基底上设置有导热基座,导热基座上设置多个插孔,导热基座的插孔内设置有导热柱,导热柱的外周设有一个导热硅胶层,导热基座上设置散热基座,散热基座上嵌入散热片,散热基座上设置排气基座,排气基座上设置排气扇,导热基座、散热基座和排气基座下方四角均设置有插针,导热基座和散热基座的上方四角处设置圆孔插槽。
虽然该实用新型可以解决使用过程中温度过高的问题,以及在维修过程便于拆卸检查和更换零部件,具备较高的实用性,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通过基底均匀传热,而后导热柱与基底相接触而实现导热,然后通过散热片和排气扇的配合使用而实现快速散热,但在高温天气下应用时,散热片周边所流动气体的温度与散热片表面的温度差距较小,从而导致散热片降温的效率较低,故而会影响对固态光源探测器的散热效率,进而造成使用不便,鉴于此,我们提出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包括探测器本体,所述探测器本体的底部设有散热铝板,所述散热铝板的底部设有多个呈矩阵式排布的第一散热翅片,所述探测器本体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且靠近底端设有半导体制冷片,还包括:
用于加速所述空腔内部气体流速的风扇;
用于对所述探测器本体位置进行限制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衔接块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腔的中间位置设有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颗粒的中空板,所述中空板采用镂空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腔顶端的内壁间距大于其底端的内壁间距,且所述空腔顶端的内部尺寸与所述散热铝板的尺寸一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呈L形状且开口朝下,所述限位板设有两个且对称分布于所述探测器本体的左右两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纵轴部分的底端设有对称分布的所述衔接块,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衔接块滑动连接的移动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分别设有导向杆和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其对应所述衔接块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与其对应所述衔接块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的端部与其对应所述移动槽的端部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底座的内壁并设有手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铝板和第一散热翅片对探测器本体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进行传递,然后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向空腔内部制冷,使得空腔内部冷气与第一散热翅片接触而实现热交换,便于提高探测器本体的散热效率且在高温天气下也不影响使用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衔接块与底座的滑动连接,便于对限位板与探测器本体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得限位板的横轴部分可实现与探测器本体顶部的接触或分离而实现对探测器本体的限位与否,从而便于对探测器本体与底座进行拆装,进而扩大了适用范围,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剖切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剖切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剖切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剖切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1、探测器本体;11、散热铝板;111、第一散热翅片;
2、底座;21、空腔;22、中空板;23、半导体制冷片;231、第二散热翅片;24、风扇;25、移动槽;
3、限位板;31、衔接块;
4、导向杆;
5、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
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包括探测器本体1,探测器本体1的底部设有散热铝板11,散热铝板11的底部设有多个呈矩阵式排布的第一散热翅片111,探测器本体1的下方设有底座2,底座2的顶部开设有空腔21,空腔21的内壁且靠近底端设有半导体制冷片23,以便通过半导体制冷片23的制冷面向空腔21内部制冷;
进一步的,空腔21顶端的内壁间距大于其底端的内壁间距,且空腔21顶端的内部尺寸与散热铝板11的尺寸一致,当散热铝板11位于空腔21内且散热铝板11的顶部与底座2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线时,空腔21的顶端不与外部相通。
还包括:用于加速空腔21内部气体流速的风扇24,避免半导体制冷片23向空腔21内部制冷时温度分布不匀而影响第一散热翅片111的冷却效率;
用于对探测器本体1位置进行限制的限位板3,限位板3通过衔接块31与底座2滑动连接,限位板3呈L形状且开口朝下,限位板3设有两个且对称分布于探测器本体1的左右两侧,限位板3横轴部分的底端与探测器本体1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以便通过限位板3对探测器本体1的顶部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限位板3纵轴部分的底端设有对称分布的衔接块31,底座2的顶部开设有与衔接块31滑动连接的移动槽25,两个移动槽25的内部分别设有导向杆4和螺纹杆5,螺纹杆5与其对应衔接块31螺纹连接,导向杆4与其对应衔接块31滑动连接,螺纹杆5的端部与其对应移动槽25的端部内壁转动连接,螺纹杆5的一端穿过底座2的内壁并设有手轮,导向杆4的端部与其对应移动槽25的端部内壁固定连接;
具体的,当衔接块31位于移动槽25且靠近空腔21的一端时,限位板3横轴部分的底端与探测器本体1的顶部相接触,此时,限位板3的纵轴部分与探测器本体1的侧壁之间留有空隙,且限位板3采用镂空结构,便于外部气体流动过程中可将探测器本体1侧边的热量带走,从而提高对探测器本体1的散热效率,当衔接块31位于移动槽25且远离空腔21的一端时,限位板3横轴部分位于探测器本体1的一侧。
需要补充的是,底座2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空腔21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前后两端与外部相通的通风槽,通风槽的两端均粘接固定有防尘网,半导体制冷片23的散热面设有多个呈矩阵式分布的第二散热翅片231,第二散热翅片231远离半导体制冷片23的一端穿过空腔21的内壁并延伸至通风槽内,以便外部空气在通风槽内流动时可实现对第二散热翅片231的降温,便于提高半导体制冷片23制冷面的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空腔21的中间位置设有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颗粒的中空板22,中空板22采用镂空结构,以便空腔21内部气体中的湿气可穿过中空板22上的镂空进入其内部并与所填充的干燥剂颗粒相接触,从而实现对空腔21内部的除湿,避免水分附着在散热铝板11和第一散热翅片111上。
本实用新型的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在使用时,探测器本体1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铝板11传递至第一散热翅片111上,然后通过半导体制冷片23向空腔21内部制冷,与此同时通过风扇24加速空腔21内部气体流速,从而使得空腔21内部温度分布均匀,而后空腔21内部的冷气与第一散热翅片111接触并实现热量交换,使得第一散热翅片111的温度得以下降,进而实现对探测器本体1的散热;
而后通过拧动手轮并带动螺纹杆5随之转动,使得与螺纹杆5螺纹连接的衔接块31沿着螺纹杆5的轴向向远离探测器本体1一侧移动,此时,另一个衔接块31沿着导向杆4的轴向进行同步移动,衔接块31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与之对应的限位板3移动,使得限位板3的横轴部分从探测器本体1的顶部移开,此时探测器本体1的顶部失去限制,而后将探测器本体1向远离底座2的一侧移动,从而使得探测器本体1与底座2分离,便于对探测器本体1和底座2进行拆卸。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包括探测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本体(1)的底部设有散热铝板(11),所述散热铝板(11)的底部设有多个呈矩阵式排布的第一散热翅片(111),所述探测器本体(1)的下方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顶部开设有空腔(21),所述空腔(21)的内壁且靠近底端设有半导体制冷片(23),还包括:
用于加速所述空腔(21)内部气体流速的风扇(24);
用于对所述探测器本体(1)位置进行限制的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通过衔接块(31)与所述底座(2)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1)的中间位置设有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颗粒的中空板(22),所述中空板(22)采用镂空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1)顶端的内壁间距大于其底端的内壁间距,且所述空腔(21)顶端的内部尺寸与所述散热铝板(11)的尺寸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呈L形状且开口朝下,所述限位板(3)设有两个且对称分布于所述探测器本体(1)的左右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纵轴部分的底端设有对称分布的所述衔接块(31),所述底座(2)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衔接块(31)滑动连接的移动槽(2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槽(25)的内部分别设有导向杆(4)和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与其对应所述衔接块(31)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4)与其对应所述衔接块(31)滑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的端部与其对应所述移动槽(25)的端部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5)的一端穿过所述底座(2)的内壁并设有手轮。
CN202321452293.8U 2023-06-08 2023-06-08 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 Active CN220490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2293.8U CN220490217U (zh) 2023-06-08 2023-06-08 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2293.8U CN220490217U (zh) 2023-06-08 2023-06-08 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0217U true CN220490217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40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52293.8U Active CN220490217U (zh) 2023-06-08 2023-06-08 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0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2435B (zh) 一种具有三维对流、金属传导、防污染的led灯具模块
CN114828577A (zh) 一种新型高效数据中心服务器液冷散热柜
CN220490217U (zh) 外置散热结构的固态光源探测器
CN218830885U (zh) 一种防尘性好的网络设备
CN206993588U (zh) 散热装置及其显示屏
CN207995617U (zh) 仿蜻蜓翅膀微结构表面的仿生水冷板式微型散热器
CN220210833U (zh) 风水双循环的基站散热器
CN113961058A (zh) 一种优化计算机主板模块化散热装置
CN219122629U (zh) 一种云平台运算控制器
CN207817623U (zh) 用于计算机主机中央处理器的降温散热板
CN203024110U (zh) 复合型led集成光源散热器
CN216625948U (zh) 一种路由器的夹角式散热结构
CN206879319U (zh) 空调及其驱动模块散热器
CN220041400U (zh) 一种物联网大数据处理装置
CN108769838B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局域网交换机
CN213656643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汽车前大灯散热防尘装置
CN220441166U (zh) 一种制氧机显示屏散热装置
CN217061437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存储硬盘
CN219068550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吸尘散热式封装结构
CN214757509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含有该散热结构的移动终端
CN213137692U (zh) 一种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
CN215781044U (zh) 一种利用定向风冷散热的理疗灯
CN220348358U (zh) 一种便于散热器加工的工装
CN217825786U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用可移动式散热扇
CN213276566U (zh) 一种组合式高性能散热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