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7786U - 一种雾化装置及其压缩泵减震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装置及其压缩泵减震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7786U
CN220487786U CN202320595549.4U CN202320595549U CN220487786U CN 220487786 U CN220487786 U CN 220487786U CN 202320595549 U CN202320595549 U CN 202320595549U CN 220487786 U CN220487786 U CN 220487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on pump
module
housing
damping
dam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955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尊
宋振伟
刘璐
刘建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ie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aie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aie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aie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955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7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7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77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装置及其压缩泵减震组件,压缩泵减震组件包括壳体、压缩泵、第一减震模块、底座和第二减震模块,压缩泵位于壳体内,第一减震模块位于壳体和压缩泵之间,壳体通过第二减震模块安装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对压缩泵通过第一减震模块和第二减震模块进行二级减震,在有效降低压缩泵震动的同时,降低压缩泵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装置及其压缩泵减震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雾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其压缩泵减震组件。
背景技术
医用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的一种最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雾化器的广泛应用,且慢慢的进入各个家庭中,人们对雾化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压缩式雾化器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
目前,市场上的压缩式雾化器中,主要采用减震海绵或者橡胶件包裹压缩泵体,然后与塑胶壳体通过螺丝或者相互挤压来固定,起到减震的作用。然而,此种结构减震效果不明显,整机震动大,噪音较大。雾化器壳体的震动及噪音强,会影响了病患的心情,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故需要提供一种具有减震消音装置的医用压缩式减震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雾化装置及其压缩泵减震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压缩泵震动大和噪音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包括:
壳体;
压缩泵,其位于所述壳体内;
第一减震模块,其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压缩泵之间;
底座,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第二减震模块,所述壳体通过所述第二减震模块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如上所述的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具有安装部,所述上壳体的安装部和所述下壳体的安装部相对设置。
如上所述的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所述上壳体的安装部和所述下壳体的安装部形成嵌合结构。
如上所述的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所述下壳体的安装部具有嵌合凹槽,所述上壳体的安装部具有嵌合凸起,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安装后,所述嵌合凸起位于所述嵌合凹槽内。
如上所述的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所述底座上具有安装柱,所述第二减震模块套装在所述安装柱上,所述第二减震模块与所述下壳体的安装部装配。
如上所述的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在所述壳体至所述底座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减震模块的外径逐渐减小或者阶梯性减小。
如上所述的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模块包括用于夹持所述压缩泵的上减震模块和下减震模块。
如上所述的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所述壳体上具有用于卡装所述上减震模块和下减震模块的卡槽。
如上所述的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模块包括至少两组,所述第一减震模块具有用于包裹所述压缩泵侧面的侧减震部和用于包裹所述压缩泵端面的端减震部。
一种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压缩泵减震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包括壳体、压缩泵、第一减震模块、底座和第二减震模块,压缩泵位于壳体内,第一减震模块位于壳体和压缩泵之间,壳体通过第二减震模块安装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对压缩泵通过第一减震模块和第二减震模块进行二级减震,在有效降低压缩泵震动的同时,降低压缩泵噪音。
本实用新型雾化装置包括压缩泵减震组件,压缩泵减震组件包括壳体、压缩泵、第一减震模块、底座和第二减震模块,压缩泵位于壳体内,第一减震模块位于壳体和压缩泵之间,壳体通过第二减震模块安装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对压缩泵通过第一减震模块和第二减震模块进行二级减震,在有效降低压缩泵震动的同时,降低压缩泵噪音。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壳体与底座、第二减震模块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壳体及其内部组件的分解图。
其中,
1、壳体;
11、上壳体;
111、上安装部;
112、嵌合凸起;
12、下壳体;
121、下安装部;
122、嵌合凹槽;
2、压缩泵;
3、第一减震模块;
31、上减震模块;
32、下减震模块;
33、端减震部;
34、侧减震部;
4、第二减震模块;
5、底座;
51、安装柱。
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以靠近盖体中心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雾化装置及其压缩泵减震组件,压缩泵减震组件采用悬浮式双层减震设计及模块化设计,把压缩泵的震动分成第一减震模块和第二减振模块两次减震过滤,并在有效的降低震动的同时,降低泵体噪音。第一减震模块配合壳体,实现压缩泵的包裹式减震,第二减震模块将压缩泵悬浮于底座,避免压缩泵的震动和噪音传递至底座,因而,本实施例能够大大降低压缩泵的震动,降低压缩泵的噪音。同时,本实用新型模块化的设计方式还可以方便组装,提高组装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的结构进行具体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压缩泵减振组件用于对雾化装置的压缩泵进行减震和降噪,以降低压缩泵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提高雾化装置的使用舒适度。
如图1-3所示,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包括壳体1、压缩泵2、第一减震模块3、第二减震模块4和底座5。
压缩泵2位于壳体1内。
第一减震模块3位于壳体1和压缩泵2之间,第一减震模块3用于对压缩泵2产生的震动和噪音进行降低处理。
压缩泵2通过第一减震模块3安装在壳体1内,第一减震模块3形成压缩泵2与壳体1之间的减震,第一减震模块3可以阻止压缩泵2的震动传递至壳体1,从而避免压缩泵2的噪音传递至壳体1。同时,壳体1包裹压缩泵2,壳体1对压缩泵2形成包裹式减震和降噪,减震降噪效果好。
壳体1安装在底座5上,底座5用于支撑和安装壳体1。一般的,壳体1形成的震动和噪音还会传递至底座5上,为了对此处的震动和噪音进行阻断,本实施例还具有第二减震模块4。
壳体1通过第二减震模块4安装在底座5上,由于第二减震模块4的减震作用,壳体1的震动和噪音进一步衰减。
在第二减震模块4的作用下,将壳体1与底座5的装配方式修改为减震缓冲式装配,壳体1相当于悬浮在底座5上,从而减小了底座5的震动和噪音。
因而,压缩泵2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在壳体1内大部分被第一减震模块3过滤和吸收,只有一小部分震动和噪音被传递至壳体1上,壳体1的震动和噪音又被第二减震模块4过滤和吸收,因而,底座5上几乎不会产生震动和噪音,因而,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减震模块3和第二减震模块4大大降低了震动和噪音。
为了便于组装,本实施例的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组装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壳体1。
第一减震模块3位于壳体1和压缩泵2之间。
具体的,第一减震模块3包括用于夹持压缩泵2的上减震模块31和下减震模块32,上减震模块31和下减震模块32相接后形成夹持压缩泵2的夹持空间。上减震模块31具有用于夹持压缩泵2的夹持面,下减震模块32具有用于夹持压缩泵2的夹持面,上减震模块31和下减震模块32的夹持面与压缩泵2的被加持部的形状相吻合。
其中,上减震模块31位于上壳体11和压缩泵2之间,下减震模块32位于下壳体12和压缩泵2之间。
为了增加壳体1与压缩泵2装配后的稳定性,第一减震模块3包括至少两组;第一减震模块3具有用于夹持压缩泵的夹持面,至少两组第一减震模块3的夹持面形状不同。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减震模块3包括两组,其中一组第一减震模块3用于夹持压缩泵2的圆柱位置,因而,该组第一减震模块3的夹持面为圆弧形,该组第一减震模块3形成的夹持空间为圆柱形空间;另一组第一减震模块3用于夹持压缩泵2的长方体位置,因而,该组第一减震模块3的夹持面为长方体形,该组第一减震模块3形成的夹持空间为长方体形空间。
一般的,压缩泵2的一端为圆柱形,另一端为长方体,因而,一组第一减震模块3位于压缩泵2的一端,另一组第一减震模块3位于压缩泵2的另一端。
优选的,第一减振模块3包括包裹压缩泵2侧面的侧减震部34和包裹压缩泵2端面的端减震部33,第一减振模块3的设计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减震和降噪。
为了便于壳体1与第一减震模块3的装配,在壳体1上具有用于卡装上减震模块31和下减震模块32的卡槽。
具体的,在上壳体11上具有用于卡装上减震模块31的上卡槽,在下壳体12上具有用于卡装下减震模块32的下卡槽。
安装时,第一减振模块3卡装在卡槽内,压缩泵2卡装在第一减振模块3内,然后将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组装在一起即可。
为了便于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安装,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均具有安装部,上壳体11的上安装部111和下壳体12的下安装部121相对设置。
具体的,上安装部111位于上壳体11的侧壁上,下安装部121位于下壳体12的侧壁上。上安装部111与下安装部121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上安装部111与下安装部121的数量均设置有四个。
进一步的,上壳体11的上安装部111和下壳体12的下安装部121形成嵌合结构。
具体的,下壳体12的下安装部121具有嵌合凹槽122,上壳体11的上安装部111具有嵌合凸起112,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安装后,嵌合凸起112位于嵌合凹槽122内,以增加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装配后的稳定性。
底座5上具有安装柱51,第二减震模块4套装在安装柱51上,第二减震模块4与下壳体12的下安装部121装配。
在壳体1至底座5的方向上,第二减震模块4的外径逐渐减小或者阶梯性减小,以提高减震效果。
本实施例中,底座5上具有4个安装柱51,四个第二减振模块4套装在四个安装柱51上,安装柱51的位置与壳体1的上安装部111和下安装部121的位置相对应,将壳体1的安装部通过安装件(螺钉或螺栓等)安装在安装柱51上。
本实施例将压缩泵2的震动分成两级降震,第一级使用壳体1和第一减振模块3将压缩泵2全部包裹,利用第一减震模块3的柔韧性降低压缩泵2的震动,同时利用可1隔离压缩泵2的声音。安装时,将上减震模块31和下减震模块32固定在压缩泵2上,然后将装有上减震模块31和下减震模块32的压缩泵2固定到下壳体12上,然后将上壳体11的上安装部111通过螺丝固定到下壳体12的下安装部121上,此时形成第一级减震降噪,第一级减震降噪形成组合件,然后将第二减振模块4分别安装在组合件四个安装部上,并将装有第二减振模块4的组合件固定到底座5的安装柱51上,此时形成第二级降震,组装完成后即为具有双层降震组合件。采用本实施例可以大大降低压缩泵的震动和噪音。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压缩泵减震组件。
如图1-3所示,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包括壳体1、压缩泵2、第一减震模块3、第二减震模块4和底座5。
压缩泵2位于壳体1内。
第一减震模块3位于壳体1和压缩泵2之间,第一减震模块3用于对压缩泵2产生的震动和噪音进行降低处理。
压缩泵2通过第一减震模块3安装在壳体1内,第一减震模块3形成压缩泵2与壳体1之间的减震,第一减震模块3可以阻止压缩泵2的震动传递至壳体1,从而避免压缩泵2的噪音传递至壳体1。同时,壳体1包裹压缩泵2,壳体1对压缩泵2形成包裹式减震和降噪,减震降噪效果好。
壳体1安装在底座5上,底座5用于支撑和安装壳体1。一般的,壳体1形成的震动和噪音还会传递至底座5上,为了对此处的震动和噪音进行阻断,本实施例还具有第二减震模块4。
壳体1通过第二减震模块4安装在底座5上,由于第二减震模块4的减震作用,壳体1的震动和噪音进一步衰减。
在第二减震模块4的作用下,将壳体1与底座5的装配方式修改为减震缓冲式装配,壳体1相当于悬浮在底座5上,从而减小了底座5的震动和噪音。
因而,压缩泵2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在壳体1内大部分被第一减震模块3过滤和吸收,只有一小部分震动和噪音被传递至壳体1上,壳体1的震动和噪音又被第二减震模块4过滤和吸收,因而,底座5上几乎不会产生震动和噪音,因而,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减震模块3和第二减震模块4大大降低了震动和噪音。
为了便于组装,本实施例的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组装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壳体1。
第一减震模块3位于壳体1和压缩泵2之间。
具体的,第一减震模块3包括用于夹持压缩泵2的上减震模块31和下减震模块32,上减震模块31和下减震模块32相接后形成夹持压缩泵2的夹持空间。上减震模块31具有用于夹持压缩泵2的夹持面,下减震模块32具有用于夹持压缩泵2的夹持面,上减震模块31和下减震模块32的夹持面与压缩泵2的被加持部的形状相吻合。
其中,上减震模块31位于上壳体11和压缩泵2之间,下减震模块32位于下壳体12和压缩泵2之间。
为了增加壳体1与压缩泵2装配后的稳定性,第一减震模块3包括至少两组;第一减震模块3具有用于夹持压缩泵的夹持面,至少两组第一减震模块3的夹持面形状不同。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减震模块3包括两组,其中一组第一减震模块3用于夹持压缩泵2的圆柱位置,因而,该组第一减震模块3的夹持面为圆弧形,该组第一减震模块3形成的夹持空间为圆柱形空间;另一组第一减震模块3用于夹持压缩泵2的长方体位置,因而,该组第一减震模块3的夹持面为长方体形,该组第一减震模块3形成的夹持空间为长方体形空间。
一般的,压缩泵2的一端为圆柱形,另一端为长方体,因而,一组第一减震模块3位于压缩泵2的一端,另一组第一减震模块3位于压缩泵2的另一端。
优选的,第一减振模块3包括包裹压缩泵2侧面的侧减震部34和包裹压缩泵2端面的端减震部33,第一减振模块3的设计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减震和降噪。
为了便于壳体1与第一减震模块3的装配,在壳体1上具有用于卡装上减震模块31和下减震模块32的卡槽。
具体的,在上壳体11上具有用于卡装上减震模块31的上卡槽,在下壳体12上具有用于卡装下减震模块32的下卡槽。
安装时,第一减振模块3卡装在卡槽内,压缩泵2卡装在第一减振模块3内,然后将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组装在一起即可。
为了便于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安装,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均具有安装部,上壳体11的上安装部111和下壳体12的下安装部121相对设置。
具体的,上安装部111位于上壳体11的侧壁上,下安装部121位于下壳体12的侧壁上。上安装部111与下安装部121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上安装部111与下安装部121的数量均设置有四个。
进一步的,上壳体11的上安装部111和下壳体12的下安装部121形成嵌合结构。
具体的,下壳体12的下安装部121具有嵌合凹槽122,上壳体11的上安装部111具有嵌合凸起112,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安装后,嵌合凸起112位于嵌合凹槽122内,以增加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装配后的稳定性。
底座5上具有安装柱51,第二减震模块4套装在安装柱51上,第二减震模块4与下壳体12的下安装部121装配。
在壳体1至底座5的方向上,第二减震模块4的外径逐渐减小或者阶梯性减小,以提高减震效果。
本实施例中,底座5上具有4个安装柱51,四个第二减振模块4套装在四个安装柱51上,安装柱51的位置与壳体1的上安装部111和下安装部121的位置相对应,将壳体1的安装部通过安装件(螺钉或螺栓等)安装在安装柱51上。
本实施例将压缩泵2的震动分成两级降震,第一级使用壳体1和第一减振模块3将压缩泵2全部包裹,利用第一减震模块3的柔韧性降低压缩泵2的震动,同时利用可1隔离压缩泵2的声音。安装时,将上减震模块31和下减震模块32固定在压缩泵2上,然后将装有上减震模块31和下减震模块32的压缩泵2固定到下壳体12上,然后将上壳体11的上安装部111通过螺丝固定到下壳体12的下安装部121上,此时形成第一级减震降噪,第一级减震降噪形成组合件,然后将第二减振模块4分别安装在组合件四个安装部上,并将装有第二减振模块4的组合件固定到底座5的安装柱51上,此时形成第二级降震,组装完成后即为具有双层降震组合件。采用本实施例可以大大降低压缩泵的震动和噪音。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压缩泵,其位于所述壳体内;
第一减震模块,其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压缩泵之间;所述第一减震模块包括至少两组,所述第一减震模块具有用于包裹所述压缩泵侧面的侧减震部和用于包裹所述压缩泵端面的端减震部;
底座,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第二减震模块,所述壳体通过所述第二减震模块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具有安装部,所述上壳体的安装部和所述下壳体的安装部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安装部和所述下壳体的安装部形成嵌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安装部具有嵌合凹槽,所述上壳体的安装部具有嵌合凸起,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安装后,所述嵌合凸起位于所述嵌合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具有安装柱,所述第二减震模块套装在所述安装柱上,所述第二减震模块与所述下壳体的安装部装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至所述底座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减震模块的外径逐渐减小或者阶梯性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模块包括用于夹持所述压缩泵的上减震模块和下减震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的压缩泵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具有用于卡装所述上减震模块和下减震模块的卡槽。
9.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泵减震组件。
CN202320595549.4U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雾化装置及其压缩泵减震组件 Active CN220487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5549.4U CN220487786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雾化装置及其压缩泵减震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5549.4U CN220487786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雾化装置及其压缩泵减震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7786U true CN220487786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41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95549.4U Active CN220487786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雾化装置及其压缩泵减震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77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487786U (zh) 一种雾化装置及其压缩泵减震组件
CN210623024U (zh) 一种新型空压机
CN110299813B (zh) 一种振动马达
CN210171234U (zh) 一种净水设备
CN116253293A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制氧机
CN209848046U (zh) 一种减震装置及使用其的雾化器
CN214170796U (zh) 稳压泵安装组件及净水机
CN213490392U (zh) 一种减震筋膜枪
CN219865445U (zh) 一种降噪静音型转向助力泵壳体
CN212457203U (zh) 一种减噪负离子风机
CN215687163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15072821U (zh) 喇叭组件及智能交互设备
CN213574611U (zh) 用于电子真空泵的消音盖、电子真空泵总成及车辆
CN213928910U (zh) 泵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净水设备
CN214577367U (zh) 一种发电机的减震安装结构
CN218257647U (zh) 一种基于改装车的送排风机构
CN216044291U (zh) 压缩机下壳体组件及压缩机
CN210542627U (zh) 一种减震型吸奶器主机
CN216842125U (zh) 一种使用在微型气泵的低噪音底座
CN220059861U (zh) 减震防尘式空气压缩机
CN218734733U (zh) 一种悬挂式减震音箱
CN219081823U (zh) 一种反渗透净水器的降噪结构
CN214944998U (zh) 一种具有降噪机构的螺杆空压机
CN212028009U (zh) 一种高效率的消音的空气压缩机
CN218718489U (zh) 减震降噪结构及香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