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5015U - 一种转弯轨道、爬楼机以及爬楼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弯轨道、爬楼机以及爬楼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5015U
CN220485015U CN202321892260.5U CN202321892260U CN220485015U CN 220485015 U CN220485015 U CN 220485015U CN 202321892260 U CN202321892260 U CN 202321892260U CN 220485015 U CN220485015 U CN 220485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arc
rack
shaped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922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丛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89226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5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5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5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转弯轨道、爬楼机以及爬楼系统,涉及爬楼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轨道主体和设置在轨道主体上表面的齿条,轨道主体的顶部承载驱动轮,轨道主体与驱动轮之间设置有防侧翻机构,齿条用于与驱动轮啮合;轨道主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直线轨道和第一弧形轨道,第一直线轨道的顶部与第一弧形轨道的上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直线齿条、第一弧形齿条,第一弧形齿条的宽度小于第一直线齿条;爬楼机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上的驱动机构、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和底部导轮组,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之间具有若干连接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楼梯扶手下方预铺一条转弯轨道,配合爬楼机,可实现上下楼梯和平稳转弯,简单方便,制造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转弯轨道、爬楼机以及爬楼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爬楼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弯轨道、爬楼机以及爬楼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许多城市还存在大量的六层左右的中低层无电梯楼房。许多中老年人和腿部不适人群在上下楼时苦不堪言。但目前的市面上的外挂电梯及座椅式电梯等均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或使用时需要对现有楼梯结构进行很大的改造,这样会造成楼梯在改造过程中的破坏,减少了楼梯使用的寿命。上述这些问题造成市面上的爬楼装置一直无法大规模推广。为此,目前亟需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爬楼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弯轨道、爬楼机以及爬楼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在楼梯扶手下方预铺一条转弯轨道,配合爬楼机,可实现上下楼梯和平稳转弯,简单方便,制造成本更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弯轨道,包括轨道主体和设置在所述轨道主体上表面的齿条,所述轨道主体的顶部承载驱动轮,所述轨道主体与所述驱动轮之间设置有防侧翻机构,所述齿条用于与驱动轮啮合;所述轨道主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直线轨道和第一弧形轨道,所述第一直线轨道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弧形轨道的上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直线齿条、第一弧形齿条,所述第一弧形齿条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直线齿条。
优选的,所述轨道主体还包括第二弧形轨道,所述第二弧形轨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轨道平齐并与所述第一弧形轨道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与所述第一直线轨道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弧形轨道上设置有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线齿条、第一弧形齿条连接的第二弧形齿条,所述第二齿条还具有第二齿条渐变段。
优选的,所述轨道主体还包括第三弧形轨道,所述第三弧形轨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轨道平齐并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上与所述第一直线轨道连接;所述第三弧形轨道上设置有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线齿条、第一弧形齿条连接的第三弧形齿条,所述第三弧形齿条还具有第三齿条渐变段。
优选的,所述轨道主体还包括第二直线轨道,所述第二直线轨道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一弧形轨道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直线轨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弧形齿条齿宽相同的第二直线齿条。
优选的,所述轨道主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弧形齿条中齿的顶部边沿以及侧边沿均具有圆弧倒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爬楼机,所述爬楼机设置在如上所述的转弯轨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驱动机构、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和底部导轮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转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相对设置,且二者的端面之间具有呈圆形轨迹分布的若干连接轴,所述圆形轨迹与所述第一转轮、所述第二转轮同心;若干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的转弯轨道中的齿条啮合;所述底部导轮组中若干导向轮均与所述轨道主体的底部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底部导轮组包括底部导轮安装架以及沿所述转弯轨道的延伸方向依次安装在所述底部导轮安装架上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均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轮的轴向;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前导向轮,所述第三转轴上设置有后导向轮,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中间导向轮,所述前导向轮与所述后导向轮前后正对;在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方向上,两所述中间导向轮分别位于所述前导向轮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前导向轮的直径与所述后导向轮相同,并大于所述中间导向轮的直径,所述前导向轮、所述后导向轮和所述中间导向轮均与所述转弯轨道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弧形轨道的下表面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位于所述前导向轮、所述后导向轮的移动轨迹上,所述弧形凹槽的弧形轨迹中点与所述第二弧形轨道的弧形轨迹中点在同一径向方向上;在所述弧形凹槽的弧形轨迹上,其深度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变浅。
优选的,所述第二直线轨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底部导向轮组自所述转弯轨道的侧部嵌入的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宽小于两所述中间导向轮的间距,且沿所述轨道主体的延伸方向,所述安装凹槽的侧壁倾斜设置;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与齿条齿根的距离小于所述中间导向轮与所述连接轴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轨道主体的外侧壁贴合的侧部导向轮,所述防侧翻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防侧翻轮,所述防侧翻轮与所述轨道主体的内侧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驱动电机;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的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立柱和脚踏板,所述立柱通过铰接轴与所述机体相铰接,且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地面,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所述脚踏板。
优选的,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调节电机、调节齿条和水平检测仪,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与所述调节齿条啮合,所述调节齿条与所述脚踏板或所述立柱固定,所述调节齿条呈弧形形状,此弧形形状的圆心与所述脚踏板的扭转中心同心;所述水平检测仪固定在所述立柱或所述脚踏板上,并与所述调节电机电连接,所述水平检测仪检测到所述脚踏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超过设定值时,所述调节电机工作,通过所述调节齿条带动所述立柱回转,将所述脚踏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维持在设定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爬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梯、设置在所述楼梯一侧的护栏、如上所述的转弯轨道以及如上所述的爬楼机;所述轨道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轨道支撑,所述轨道支撑包括升降杆、底脚以及护栏连接部,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与所述轨道主体可拆卸固定设置,底部通过所述底脚设置在所述楼梯的阶梯上;所述护栏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护栏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楼梯扶手下方预铺一条转弯轨道,配合爬楼机,可实现上下楼梯和平稳转弯,简单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中转弯轨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楼梯使用,适用性更强,非常便于大范围推广。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爬楼机爬楼稳定,安全系数高,噪音小,便于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爬楼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直线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弧形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仰视图;
图5为转弯轨道在楼梯转弯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第一滚轮、第二滚轮、转轴与转弯轨道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爬楼机与转弯轨道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爬楼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另一视角的爬楼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爬楼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爬楼机中底部导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轨道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轨道主体为方形管时防侧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轨道主体为凸字形结构时防侧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轨道主体顶部为弧形结构时防侧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调节电机、调节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立柱为弯曲形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直线轨道;2、第一弧形轨道;3、第一直线齿条;4、第一弧形齿条;5、楼梯;6、第二弧形轨道;7、第三弧形轨道;8、方形框;9、圆管状结构;10、连接件;11、第二直线轨道;12、机体;13、壳体;14、驱动机构;15、第一转轮;16、第二转轮;17、转轴;18、前导向轮;19、后导向轮;20、中间导向轮;21、侧部导向轮;22、弧形凹槽;23、脚踏板;24、立柱;25、扶手;26、安装轴;27、安装凹槽;28、护栏;29、升降杆;30、底脚;31、护栏连接部;32、限位凹槽;33、限位凸起;34、方形管;35、凸字形结构;36、防侧翻轮;37、调节电机;38、调节齿条;39、水平检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弯轨道、爬楼机以及爬楼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在楼梯扶手下方预铺一条转弯轨道,配合爬楼机,可实现上下楼梯和平稳转弯,简单方便,制造成本更低。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弯轨道,包括轨道主体和设置在轨道主体上表面的齿条,轨道主体的顶部承载驱动轮,轨道主体与驱动轮之间设置有防侧翻机构,齿条用于与驱动轮啮合;轨道主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直线轨道1和第一弧形轨道2,第一直线轨道1的顶部与第一弧形轨道2的上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直线齿条3、第一弧形齿条4,第一弧形齿条4的宽度小于第一直线齿条3。
使用时,在转弯轨道上的轮组放在轨道主体中弧形的上表面上,同时与齿条相啮合,利用与齿条的啮合关系在轨道主体上行走,为避免磕碰便于啮合,齿条中齿的顶部均具有圆弧倒角结构。当轮组自第一直线齿条3运动至第一弧形齿条4时,宽度较小的第一弧形齿条4便于轮组在设定的曲率范围内实现转弯,以沿着第一弧形轨道2实现转弯。转弯时,轮组与第一弧形齿条4的内外两侧边沿的应力增大,为了减小转弯时轮组与齿条之间的磨损,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齿条4中齿的侧边沿均具有圆弧倒角结构。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转弯轨道主要用于楼梯5上,供轮组沿转弯轨道进行爬楼。第一直线轨道1主要倾斜设置在楼梯5两侧,第一弧形轨道2设置与楼梯5的转弯位置,并尽量保证第一弧形轨道2水平。为了实现第一直线轨道1与第一弧形轨道2的平滑连接,轨道主体还包括第二弧形轨道6,第二弧形轨道6的一端与第一弧形轨道2平齐并与第一弧形轨道2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与第一直线轨道1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即第一直线轨道1的顶部通过第二弧形轨道6与第一弧形轨道2连接。第二弧形轨道6上设置有两端分别与第一直线齿条3、第一弧形齿条4连接的第二弧形齿条,第二弧形齿条还具有第二齿条渐变段。沿第二弧形齿条的延伸方向,第二齿条渐变段的齿宽由第一直线齿条3的宽度逐渐减小为第一弧形齿条4的宽度。
在沿楼梯5设置轨道主体时,第一直线轨道1设置在楼梯5的直线段,第一弧形轨道2设置在楼梯5的转弯位置,并且转弯位置的两个拐角都要设置一个第一弧形轨道2;两第一弧形轨道2的端部分别设置第二弧形轨道6和第三弧形轨道7。第三弧形轨道7的一端与第一弧形轨道2平齐并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上与第一直线轨道1连接。即另一第一直线轨道1的底部通过第三弧形轨道7与第一弧形轨道2连接。第三弧形轨道7上设置有两端分别与第一直线齿条3、第一弧形齿条4连接的第三弧形齿条,第三弧形轨道7上设置有第三齿条渐变段。
本实施例中位于楼梯5转弯位置的两第一弧形轨道2的端部可以直接连接。如果楼梯5的转弯位置长度较大,两第一弧形轨道2的端部难以连接,可以通过第二直线轨道11进行连接。第二直线轨道11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一弧形轨道2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并且第二直线轨道11上设置有与第一弧形齿条4齿宽相同的第二直线齿条,第二直线齿条中齿的侧边沿以及顶部边沿均具有圆弧倒角结构。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轨道主体整体高200mm左右,宽70mm左右,并且为中空结构。作为轨道主体的一种结构形式,轨道主体包括方形框8和弧形框,方形框8的顶部可以开口,弧形框固定在开口处。如果不采用弧形框,也采用圆管状结构9,圆管状结构9固定在开口处。弧形框或者圆管状结构9的上表面用于支撑轮组。方形框8、弧形框、圆管状结构9采用5mm左右的不锈钢板制成,强度高;而且设置为中空结构后,更加轻质,节省材料,可以降低成本。以此种结构形式时,驱动轮与圆管状结构9或者弧形框的配合表面也为弧形面。防侧翻机构包括设置在圆管状结构9上的限位凹槽32和设置在驱动轮弧形面上的限位凸起33,限位凸起33在限位凹槽32中滚动。在限位凹槽32的限位作用下,可以防止爬楼机发生侧翻,如图16所示。
作为轨道主体的另一种结构形式,轨道主体包括方形管34,方形管34的纵截面是方形,在轨道主体的转弯位置,其长度方向为弧形轨迹。方形管34的顶部设置有齿条。轨道主体还可以呈凸字形结构35。轨道主体为方形管34和凸字形结构35时,防侧翻机构的设置形式在后续内容中介绍。
本实施例中轨道主体各段之间均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便于运输至场地后现场安装。现场安装时,先根据不同的楼梯5的长短将第一直线轨道1、第二直线轨道11切割成适宜长度,然后在端部用于连接另一段轨道的连接件10。连接件10可以包括插接件和连接板,插接件固定在一轨道段的端部,另一端插入另一轨道段的中空腔体内,对侧向进行限位。连接板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两轨道段的端部。并且,连接板连接完成后与轨道主体的外表面平齐。在现场通过切割、焊接第一直线轨道1的方式可以适应不同长度的楼梯5;对第二直线轨道11进行切割、焊接可以适应不同转弯长度的楼梯5;而第一弧形轨道2、第二弧形轨道6、第三弧形轨道7的结构一般不需要进行更改。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轨道主体可以适用于各种倾斜高度和转弯长度的楼梯5,不需要根据不同规格的楼梯5单独进行定制,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极大地节省成本。在居住场所楼梯5不使用或者需要拆除时,可以对轨道主体进行拆卸进行回收利用,不会产生过多的废弃物,利于节能环保。
实施例2:
如图8~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爬楼机,包括机体12,机体12外设置有壳体13,机体12上设置驱动机构14、第一转轮15、第二转轮16和底部导轮组,驱动机构14与第一转轮15传动连接,第一转轮15与第二转轮16相对设置,且二者的端面之间具有呈圆形轨迹分布的若干连接轴,圆形轨迹与第一转轮15、第二转轮16同心;若干连接轴与齿条啮合;底部导轮组中若干导向轮均与轨道主体的底部相贴合。
使用时,驱动机构14带动第一转轮15转动,在连接轴的连接作用下,第二转轮16与第一转轮15在轨道主体上同步转动。第一转轮15、第二转轮16之间的连接轴与齿条啮合,逐一卡合在相邻两个齿之间的凹槽内,为机体12提供前进动力。底部导轮组、机体12、第一转轮15、第二转轮16形成C字型结构,底部导轮组中的若干导向轮均与轨道主体的底部抵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机体12侧翻。在行驶至第一弧形轨道2处时,第二转轮16在轨道主体上的行驶速度降低,其与第二弧形轨道6中弧形位置内侧壁之间的压力增大,并且第一转轮15的端部或者圆周面与弧形位置内侧壁之间可能产生滑动摩擦;同时,第一转轮15在轨道主体上的行驶速度比第二转轮16快,以实现转弯。在转弯时,连接轴与第一弧形齿条4中齿的边缘压力增大。实施例1中齿边缘的倒圆角处理可以降低二者之间的作用力和磨损。
为了进一步保证机体12移动的稳定性,并降低机体12与轨道主体侧壁之间的摩擦力,本实施例中机体12上还设置有与轨道主体的外侧壁贴合的侧部导向轮21。本实施例中的轨道主体并不局限于上述的顶部为弧形结构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方形或其他形状。为了避免使用其他结构形式的轨道主体过程中,机体12发生明显倾斜甚至侧翻,当轨道主体为凸字形结构35时,第一转轮15和第二转轮16均为阶梯形结构,如图15所示;当轨道主体为方形管34时,机体12上设置防侧翻轮36,防侧翻轮36位于轨道主体的内侧,如图14所示。
本实施例中底部导轮组包括底部导轮安装架以及沿转弯轨道的延伸方向依次安装在底部导轮安装架上的第一转轴17、第二转轴17和第三转轴17;第一转轴17、第二转轴17和第三转轴17均垂直于轨道主体的延伸方向。第一转轴17上设置有前导向轮18,第三转轴17上设置有后导向轮19,第二转轴17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中间导向轮20;前导向轮18与后导向轮19前后正对,两中间导向轮20分别位于前导向轮18的两侧。前导向轮18的直径与后导向轮19相同,并大于中间导向轮20的直径,前导向轮18、后导向轮19和中间导向轮20均与转弯轨道的下表面相贴合。第二弧形轨道6的下表面设置有弧形凹槽22,弧形凹槽22位于前导向轮18、后导向轮19的移动轨迹上,弧形凹槽22的弧形轨迹中点与第二弧形轨道6的弧形轨迹中点在同一径向方向上;在弧形凹槽22的弧形轨迹上,其深度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变浅。
当运动至第二弧形轨道6的弯曲位置时,前导向轮18和后导向轮19移动至弧形凹槽22内,两中间导向轮20位于弧形凹槽22的两侧,使前导向轮18、后导向轮19、两中间导向轮20均与第二弧形轨道6的下表面相接触,保证爬楼机在第二弧形轨道6弯曲位置的行驶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的弧形凹槽22的最大深度、深度变化、弧长与前导向轮18、中间导向轮20的结构、尺寸有关。弧形凹槽22的参数可以在计算机中通过仿真得出,本实施对其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4包括与第一转轮15同轴设置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在机体12上;机体12上还设置有与驱动电机电连接的蓄电池以及供使用者站立的脚踏板23。本实施例中脚踏板23安装在立柱24上,立柱24通过安装轴26铰接在机体12上,立柱24的顶端设置有扶手25,立柱24的底端安装脚踏板23,脚踏板23还能够朝向立柱24进行折叠。其中安装轴26的轴向平行于地面。当使用者站立在脚踏板23上时,当机体12沿第一直线轨道1爬升时,安装轴26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扭转,使脚踏板23始终尽量平行于地面,保证使用者的直立状态。
如图17所示,机体12上还设置有调节电机37、调节齿条38和水平检测仪39,调节电机37的输出轴通过齿与调节齿条38啮合,调节齿条38与脚踏板23或立柱24固定,调节齿条38呈弧形形状,此弧形形状的圆心与脚踏板23的扭转中心同心;水平检测仪39固定在立柱24或脚踏板23上,并与调节电机37电连接。比如,机体12上坡或下坡时,水平检测仪39检测到脚踏板23与地面之间的夹角超过设定值时(理论上是检测到脚踏板23不水平,但是实际使用时可以设置一定的角度范围,如,脚踏板23与水平面的夹角在5°或10°范围内时,调节电机37可以不进行调整),调节电机37工作,通过调节齿条38带动立柱24回转,将脚踏板23与地面之间的夹角维持在设定范围内,保证人体在脚踏板23上始终保持竖直站立状态。机体12在水平移动时,调节电机37与调节齿条38啮合,也使得脚踏板23不会随意摇摆,保持稳定性。
水平检测仪39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对其具体型号本实施例不进行赘述。
通过改变立柱24的结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防侧翻的效果。具体的,如图18所示,立柱24包括上直段、弯曲段和下直段,上直段和下直段平行设置,弯曲段自下而上向机体12的内侧弯折,上直段通过安装装26铰接在机体12的内侧壁上。人站立在脚踏板23上后,手扶在扶手25上后,由于立柱24的上直段更靠近轨道主体内侧,因此站立者的身体可以稍微向内倾斜,使身体重心更靠近内侧,从而可以降低侧翻扭矩。同时,改变驱动机构14中驱动电机的固定形式、型号(使驱动电机更小巧)等,也可以适当降低机体12的重心高度,同样有利于提高防侧翻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二直线轨道1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使底部导向轮组自转弯轨道的侧部嵌入的安装凹槽27,安装凹槽27的槽宽小于两中间导向轮20的间距,且沿轨道主体的延伸方向,安装凹槽27的侧壁倾斜设置;安装凹槽27的槽底与齿条齿根的距离小于中间导向轮20与连接轴之间的距离。将机体12安装在轨道主体上时,手提机体12置于在安装凹槽27的侧部,然后侧向推机体12底部,使内侧的中间导向轮20(也可以包括前导向轮18、后导向轮19,具体情况视安装凹槽27的宽度而定)位于安装凹槽27内,然后向前推动机体12,使中间导向轮20(也可以包括前导向轮18、后导向轮19)沿安装凹槽27的倾斜侧壁移动至安装凹槽27外,同时,连接轴卡入齿条的齿之间;最后向内推动机体12,使两中间导向轮20全部位于轨道主体的底部,同时第一转轮15、第二转轮16与轨道主体的上表面贴合,完成安装。需要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依据安装方法的相反步骤取下即可。
本实施例中爬楼机与单根轨道主体配合可以实现爬升,结构简单,而且不需要设置链条等构件,爬升时噪声更小。
本实施例中爬楼机中还设置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蓄电池、驱动电机、调节电机37和水平检测仪39电连接,能够控制驱动电机转动或者停止。爬楼机还可以包括遥控器,使用者通过操控遥控器来控制控制模块输出信号,进而控制驱动电机转动或停止。
实施例3:
如图1、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爬楼系统,包括楼梯5、设置在楼梯5一侧的护栏28、如上述的转弯轨道以及如上述的爬楼机;轨道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轨道支撑,轨道支撑包括升降杆29、底脚30以及护栏连接部31,升降杆29的顶部与轨道主体可拆卸固定设置,底部通过底脚30设置在楼梯5的阶梯上;护栏连接部31的一端与护栏2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升降杆29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为了避免妨碍居民徒步上楼,升降杆29位于轨道主体的内侧,通常使轨道主体距楼梯5下表面的距离为30cm左右,不会占用过多的楼梯5空间,也不会对居民正常上下楼梯5造成任何阻碍。轨道固定端与埋入楼梯5的金属护栏28固定连接,用于进一步加固轨道主体。
其中,具有升降功能的升降杆29是本领域的常用装置,对其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本实施例不进行赘述。
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改变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4)

1.一种转弯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主体和设置在所述轨道主体上表面的齿条,所述轨道主体的顶部承载驱动轮,所述轨道主体与所述驱动轮之间设置有防侧翻机构,所述齿条用于与驱动轮啮合;所述轨道主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直线轨道和第一弧形轨道,所述第一直线轨道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弧形轨道的上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直线齿条、第一弧形齿条,所述第一弧形齿条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直线齿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主体还包括第二弧形轨道,所述第二弧形轨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轨道平齐并与所述第一弧形轨道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与所述第一直线轨道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弧形轨道上设置有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线齿条、第一弧形齿条连接的第二弧形齿条,所述第二弧形齿条还具有第二齿条渐变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主体还包括第三弧形轨道,所述第三弧形轨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轨道平齐并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上与所述第一直线轨道连接;所述第三弧形轨道上设置有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线齿条、第一弧形齿条连接的第三弧形齿条,所述第三弧形齿条还具有第三齿条渐变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主体还包括第二直线轨道,所述第二直线轨道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一弧形轨道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直线轨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弧形齿条齿宽相同的第二直线齿条。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主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弧形齿条中齿的顶部边沿以及侧边沿均具有圆弧倒角结构。
6.一种爬楼机,所述爬楼机设置在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弯轨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驱动机构、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和底部导轮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转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相对设置,且二者的端面之间具有呈圆形轨迹分布的若干连接轴,所述圆形轨迹与所述第一转轮、所述第二转轮同心;若干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的转弯轨道中的齿条啮合;所述底部导轮组中若干导向轮均与所述轨道主体的底部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爬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导轮组包括底部导轮安装架以及沿所述转弯轨道的延伸方向依次安装在所述底部导轮安装架上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均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轮的轴向;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前导向轮,所述第三转轴上设置有后导向轮,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中间导向轮,所述前导向轮与所述后导向轮前后正对;在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方向上,两所述中间导向轮分别位于所述前导向轮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爬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向轮的直径与所述后导向轮相同,并大于所述中间导向轮的直径,所述前导向轮、所述后导向轮和所述中间导向轮均与所述转弯轨道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弧形轨道的下表面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位于所述前导向轮、所述后导向轮的移动轨迹上,所述弧形凹槽的弧形轨迹中点与所述第二弧形轨道的弧形轨迹中点在同一径向方向上;在所述弧形凹槽的弧形轨迹上,其深度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变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爬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轨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底部导向轮组自所述转弯轨道的侧部嵌入的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宽小于两所述中间导向轮的间距,且沿所述轨道主体的延伸方向,所述安装凹槽的侧壁倾斜设置;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与齿条齿根的距离小于所述中间导向轮与所述连接轴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爬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轨道主体的外侧壁贴合的侧部导向轮,所述防侧翻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防侧翻轮,所述防侧翻轮与所述轨道主体的内侧壁贴合。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爬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驱动电机;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的蓄电池。
12.根据权利要求6~11任意一项所述的爬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立柱和脚踏板,所述立柱通过铰接轴与所述机体相铰接,且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地面,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所述脚踏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爬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调节电机、调节齿条和水平检测仪,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与所述调节齿条啮合,所述调节齿条与所述脚踏板或所述立柱固定,所述调节齿条呈弧形形状,此弧形形状的圆心与所述脚踏板的扭转中心同心;所述水平检测仪固定在所述立柱或所述脚踏板上,并与所述调节电机电连接,所述水平检测仪检测到所述脚踏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超过设定值时,所述调节电机工作,通过所述调节齿条带动所述立柱回转,将所述脚踏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维持在设定范围内。
14.一种爬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梯、设置在所述楼梯一侧的护栏、如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弯轨道以及如权利要求6~13任意一项所述的爬楼机;所述轨道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轨道支撑,所述轨道支撑包括升降杆、底脚以及护栏连接部,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与所述轨道主体可拆卸固定设置,底部通过所述底脚设置在所述楼梯的阶梯上;所述护栏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护栏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
CN202321892260.5U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转弯轨道、爬楼机以及爬楼系统 Active CN220485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2260.5U CN220485015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转弯轨道、爬楼机以及爬楼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2260.5U CN220485015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转弯轨道、爬楼机以及爬楼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5015U true CN220485015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26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92260.5U Active CN220485015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转弯轨道、爬楼机以及爬楼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5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17606Y (zh) 可以上下楼梯的轮椅
CN202605146U (zh) 电动爬梯车
CN111494109A (zh) 一种爬楼梯轮椅
CN220485015U (zh) 一种转弯轨道、爬楼机以及爬楼系统
CN116924187A (zh) 一种转弯轨道、爬楼机以及爬楼系统
CN211844670U (zh) 履带爬楼车
CN111559686A (zh) 一种可沿楼梯扶手攀升的轨道式座椅电梯
CN212406549U (zh) 隧道内可移动式爬梯
CN114109010B (zh) 基于钢管脚手架用液压可调节升降结构
CN211674963U (zh) 一种爬楼轮椅
CN113443593B (zh) 一种用于飞机维护的梯架
CN211644290U (zh) 一种扶梯支架
CN111252153B (zh) 一种辅助老人行走的小车
CN210735899U (zh) 一种折叠式轿顶护栏
CN201220873Y (zh) 侧导轨全覆盖无障碍通道系统
CN111012590A (zh) 一种爬楼轮椅
CN209835556U (zh) 一种模块化免爬器升降车
CN218290065U (zh) 一种曲线式施工升降机
CN219929328U (zh) 一种小半径曲线椅
CN112190408A (zh) 爬楼梯的助行器及其爬楼方法
CN205151461U (zh) 一种简便的遥控楼梯椅
CN112263406A (zh) 一种载人爬楼梯机器人及其爬楼方法
CN111395943A (zh) 隧道内可移动式爬梯及其移动方法
CN219440587U (zh) 一种康复训练升降楼梯
CN218619758U (zh) 一种导轨式无障碍爬楼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