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5004U - 电梯安全装置和电梯安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安全装置和电梯安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85004U CN220485004U CN202322169921.8U CN202322169921U CN220485004U CN 220485004 U CN220485004 U CN 220485004U CN 202322169921 U CN202322169921 U CN 202322169921U CN 220485004 U CN220485004 U CN 2204850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vator
- state
- support column
- safety
- fastening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SAZUGELZHZOXHB-UHFFFAOYSA-N acecarbromal Chemical compound CCC(Br)(CC)C(=O)NC(=O)NC(C)=O SAZUGELZHZOXH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和电梯安全系统。电梯安全装置包括:基座,设置成与电梯井道固定;支撑柱,安装至所述基座;和缓冲器,设置成对电梯的轿厢或者对重进行缓冲;所述电梯安全装置具有对应于电梯检修状态的第一安全状态和对应于电梯正常工作状态的第二安全状态,在所述第一安全状态,所述支撑柱呈竖直状态,且所述缓冲器安装至所述支撑柱的远离所述基座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二安全状态,所述支撑柱呈水平状态,且所述缓冲器安装至基座。该电梯安全装置既可在电梯检修时防止检修人员被挤压或撞头,而且还能在电梯正常工作时不影响电梯轿厢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但不限于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和一种电梯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当电梯井道为浅底坑时,普通缓冲器无法满足在不影响电梯轿厢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在检修时达成国标中的安全空间要求,进入井道的检修人员有被挤压和撞头的风险。
其中,检修人员进入底坑后,电梯正常平层一楼时,会对检修人员造成挤压;使用普通缓冲器,无法满足检修时底坑安全空间要求,以及正常运行时的缓冲要求;缓冲器操作不到位,无法达成安全装置的作用,且会影响电梯轿厢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其既可在电梯检修时防止检修人员被挤压或撞头,而且还能在电梯正常工作时不影响电梯轿厢的正常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安全装置,包括:
基座,设置成与电梯井道固定;
支撑柱,安装至所述基座;和
缓冲器,设置成对电梯的轿厢或者对重进行缓冲;
所述电梯安全装置具有对应于电梯检修状态的第一安全状态和对应于电梯正常工作状态的第二安全状态,在所述第一安全状态,所述支撑柱呈竖直状态,且所述缓冲器安装至所述支撑柱的远离所述基座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二安全状态,所述支撑柱呈水平状态,且所述缓冲器安装至基座。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成与电梯井道固定,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至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支撑柱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容纳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外。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U形框,所述第一U形框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处,并与所述第一U形框配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三开口形成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二开口形成第二避让孔,所述支撑柱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安全状态时穿设所述第一避让孔,在所述第二安全状态时穿设所述第二避让孔。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U形框与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地固定。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U形框的与所述第二开口相邻的侧壁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的第一紧固孔,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设有第二紧固孔和第三紧固孔,且所述第二紧固孔呈长条形;
在所述第一安全状态时,所述第二紧固孔和所述第一紧固孔的延伸方向垂直,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紧固孔和所述第二紧固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紧固孔和所述第三紧固孔;在所述第二安全状态时,所述第二紧固孔和所述第一紧固孔的延伸方向平行,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紧固孔和所述第二紧固孔。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器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安全状态时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地固定在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二安全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或所述第一紧固件可拆地固定至所述基座。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器包括:
第二固定部,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二U形框,所述第二U形框具有依次设置的第四开口、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所述第二U形框的与所述第五开口相邻的侧壁设有供所述第二紧固件或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的第四紧固孔,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设有供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的第五紧固孔;
第二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四开口处;和
缓冲体,安装至所述第二安装部。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紧固孔设置有多个,一所述第四紧固孔贯穿所述第二U形框的第六开口所在的一端。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梯安全装置还包括:
检测元件,设置成检测所述电梯安全装置处于所述第一安全状态或所述第二安全状态。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元件包括:
触发开关,安装至所述基座,所述触发开关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安全状态时处于未触发状态,在所述第二安全状态时能被所述缓冲器触发。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安全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安全装置。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梯安全系统还包括:
两个检修行程开关,设置成安装至电梯井道,且沿所述电梯井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检修行程开关设置成限定电梯检修状态时轿厢的运动行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安全装置,其支撑柱可安装至基座,且支撑柱可具有两种安装状态:竖直状态和水平状态。当支撑柱呈竖直状态时,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一安全状态,此时支撑柱的第二端(如:支撑柱的上端和下端中的一端)可固定至基座,缓冲器可安装在支撑柱的远离基座的第一端(如:支撑柱的上端和下端中的另一端),使得基座和缓冲器分别位于支撑柱的上下两端,此时缓冲器和基座之间具有较大的高度差,即电梯安全装置整体的高度较高,可在电梯检修时形成满足要求的安全空间,避免进入井道的检修人员有被挤压或撞头的风险。
当支撑柱呈水平状态时,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二安全状态,此时支撑柱的第二端可固定至基座,缓冲器可安装在基座上,此时缓冲器和基座之间具有较小的高度差,即电梯安全装置整体的高度较小,可满足电梯轿厢正常运行时的缓冲要求,且水平设置的支撑柱的高度低于缓冲器的高度,以避免支撑柱与电梯轿厢干涉、影响电梯轿厢的正常运行。
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一安全状态时,电梯安全装置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支撑柱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此时电梯可进入检修状态,电梯安全装置可机械制停电梯轿厢(或对重),为底坑(或轿厢顶部)的检修人员提供安全避险空间;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二安全状态时,电梯安全装置处于完全收起状态(支撑柱处于完全收起状态),此时电梯可进入正常运行,电梯安全装置可机械制停电梯轿厢(或对重),避免轿厢底部的最低部件(或者轿厢顶部的最高部件)与底坑(或顶层)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梯安全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柱具有竖直和水平两种安装状态,以及设置缓冲器安装至支撑柱或者基座,使得电梯安全装置具有两种安全状态,既能够在电梯检修时防止检修人员被挤压或撞头,而且还可在电梯正常工作时确保电梯轿厢的正常运行。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梯安全装置,可通过手动操作支撑柱和缓冲器来改变电梯安全装置的状态,使得该电梯安全装置在检修和正常走梯(正常工作)两种状态都可使用,为检修人员安全提供机械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安全装置的处于第一安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二安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梯安全装置的基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基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基座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电梯安全装置的支撑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支撑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的支撑柱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所示的支撑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电梯安全装置的缓冲器的安装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缓冲器的安装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基座,11-第一固定部,12-第一安装部,121-容纳腔,122-第一避让孔,123-第二避让孔,124-第一紧固孔,13-安装支架;
2-支撑柱,21-立柱,211-第二紧固孔,212-第三紧固孔,213-第五紧固孔,22-加强板;
3-缓冲器,31-第二固定部,311-第四紧固孔,32-第二安装部,33-缓冲体;
4-检测元件,5-第一紧固件,6-第二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申请,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范围。
如图1-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包括:基座1、支撑柱2和缓冲器3。基座1设置成可与电梯井道固定,如可固定于电梯井道的浅底坑或低顶层。支撑柱2可安装至基座1,缓冲器3设置成可对电梯的轿厢或者对重进行缓冲。
该电梯安全装置具有两种安全状态:对应于电梯检修状态的第一安全状态(如图1所示)和对应于电梯正常工作状态的第二安全状态(如图2所示)。其中,在第一安全状态,支撑柱2呈竖直状态,且缓冲器3安装至支撑柱2的远离基座1的第一端;在第二安全状态,支撑柱2呈水平状态,且缓冲器3安装至基座1。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梯安全装置,其支撑柱2可安装至基座1,且支撑柱2可具有两种安装状态:竖直状态和水平状态。如图1所示,当支撑柱2呈竖直状态时,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一安全状态,此时支撑柱2的第二端(如:支撑柱2的上端和下端中的一端)可固定至基座1,缓冲器3可安装在支撑柱2的远离基座1的第一端(如:支撑柱2的上端和下端中的另一端),使得基座1和缓冲器3分别位于支撑柱2的上下两端,此时缓冲器3和基座1之间具有较大的高度差,即电梯安全装置整体的高度较高,可在电梯检修时形成满足要求的安全空间,避免进入井道的检修人员有被挤压或撞头的风险。
如图2所示,当支撑柱2呈水平状态时,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二安全状态,此时支撑柱2的第二端可固定至基座1,缓冲器3可安装在基座1上,此时缓冲器3和基座1之间具有较小的高度差,即电梯安全装置整体的高度较小,可满足电梯轿厢正常运行时的缓冲要求,且水平设置的支撑柱2的高度低于缓冲器3的高度,以避免支撑柱2与电梯轿厢干涉、影响电梯轿厢的正常运行。
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一安全状态时,如图1所示,电梯安全装置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支撑柱2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此时电梯可进入检修状态,电梯安全装置可机械制停电梯轿厢(或对重),为底坑(或轿厢顶部)的检修人员提供安全避险空间;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二安全状态时,如图2所示,电梯安全装置处于完全收起状态(支撑柱2处于完全收起状态),此时电梯可进入正常运行,电梯安全装置可机械制停电梯轿厢(或对重),避免轿厢底部的最低部件(或者轿厢顶部的最高部件)与底坑(或顶层)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梯安全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柱2具有竖直和水平两种安装状态,以及设置缓冲器3安装至支撑柱2或者基座1,使得电梯安全装置具有两种安全状态,既能够在电梯检修时防止检修人员被挤压或撞头,而且还可在电梯正常工作时确保电梯轿厢的正常运行。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梯安全装置,可通过手动操作支撑柱2和缓冲器3来改变电梯安全装置的状态,使得该电梯安全装置在检修和正常走梯(正常工作)两种状态都可使用,为检修人员安全提供机械保障。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基座1包括第一固定部11和第一安装部12,第一固定部11设置成与电梯井道固定,第一安装部12固定至第一固定部11,第一安装部12具有容纳腔,支撑柱2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容纳在容纳腔内,支撑柱2的第一端位于容纳腔外。其中,第一安装部12还可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避让孔122和第二避让孔123,且支撑柱2设置成在第一安全状态时可穿设第一避让孔122,在第二安全状态时可穿设第二避让孔123。
基座1中,第一固定部11可用于与电梯井道固定,其中,第一固定部11可为固定板,该固定板可为矩形板或其他形状。第一固定部11可通过膨胀螺栓或其他方式固定至电梯井道的底坑或顶层。如图4所示,固定板上设有用于膨胀螺栓穿过的固定孔。
基座1中,第一安装部12可固定至第一固定部11,且第一安装部12设有容纳腔,支撑柱2的第二端可容纳在该容纳腔内并进行固定;第一安装部12还设有第一避让孔122和第二避让孔123,第一避让孔122和第二避让孔123均可与容纳腔连通,其中,在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一安全状态时,处于竖直状态的支撑柱2可穿设第一避让孔122,使得支撑柱2的第一端可位于容纳腔外,以便缓冲器3安装在支撑柱2的第一端,进而使得电梯安全装置能够在检修电梯时起到缓冲作用,以对检修人员起到保护作用;在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二安全状态时,处于水平状态的支撑柱2可穿设第二避让孔123,使得支撑柱2的第一端可位于容纳腔外,以免支撑柱2在电梯正常工作时影响电梯轿厢的运行,此时缓冲器3可固定安装至基座1以实现缓冲功能。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安装部12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U形框,第一U形框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第一固定部11设置于第一开口处,并与第一U形框配合形成容纳腔,第二开口形成第二避让孔123,第三开口形成第一避让孔122。
基座1中,第一安装部12可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U形框,该第一U形框具有三个开口: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其中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中的一个朝上,一个朝下,第二开口横向朝向一侧。与第一安装部12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11可设置于第一开口处,并可将第一开口封闭,以便第一固定部11与第一U形框配合形成可容纳支撑柱2的第二端的容纳腔。此外,采用第一U形框,有助于减轻基座1的整体重量,而通过将第一固定部11固定于第一开口处,可增强基座1整体的结构强度。
在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一安全状态时,处于竖直状态的支撑柱2可穿设第三开口(即第一避让孔122,以使得支撑柱2的第一端朝向远离第一固定部11的方向延伸,且使得支撑柱2的第一端可位于容纳腔外,以便缓冲器3安装在支撑柱2的第一端;在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二安全状态时,处于水平状态的支撑柱2可穿设第二开口(即第二避让孔123),使得支撑柱2的第一端可横向延伸出容纳腔,以免支撑柱2在电梯正常工作时影响电梯轿厢的运行,此时缓冲器3可固定安装至基座1以实现缓冲功能。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U形框与支撑柱2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紧固件5可拆地固定。其中,第一紧固件5可为带孔螺栓或普通螺栓。
第一U形框与支撑柱2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紧固件5固定,固定牢固,且可通过拆卸第一紧固件5,将第一U形框与支撑柱2的第二端分离,以便支撑柱2在竖直状态和水平状态之间切换,进而实现电梯安全装置在第一安全状态和第二安全状态之间切换。
当然,第一U形框与支撑柱2的第二端不限于通过第一紧固件5固定,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可拆地固定,如卡扣连接等。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图6和图7所示,第一U形框的与第二开口相邻的侧壁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的第一紧固孔124,支撑柱2的第二端设有第二紧固孔211和第三紧固孔212,第二紧固孔211可呈长条形,第三紧固孔212可呈圆形或其他形状。其中,第一U形框的与第二开口相邻的两个侧壁均设有第一紧固孔124,相应地,支撑柱2的两个侧壁均设有长条形的第二紧固孔211和圆形的第三紧固孔212,且长条形的第一紧固孔124和第二紧固孔211可供多个第一紧固件5穿过,圆形的第三紧固孔212可供一个第一紧固件5穿过。
在第一安全状态时,第一U形框与支撑柱2的第二端可通过多个(如:两个或其他数量)第一紧固件5固定。在第一安全状态时,第二紧固孔211和第一紧固孔124的延伸方向垂直,部分(至少一个)第一紧固件5穿设第一紧固孔124和第二紧固孔211,部分(至少一个)第一紧固件5穿设第一紧固孔124和第三紧固孔212。在第二安全状态时,第一U形框与支撑柱2的第二端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紧固件5固定。在第二安全状态时,第二紧固孔211和第一紧固孔124的延伸方向平行,至少一个(如:一个或多个)第一紧固件5均穿设第一紧固孔124和第二紧固孔211。
在第一安全状态和第二安全状态时,第一U形框与支撑柱2的第二端均可通过多个(如:两个)第一紧固件5固定,当然,第一U形框与支撑柱2的第二端还可通过三个以上的第一紧固件5进行固定。在第一安全状态时,支撑柱2呈竖直状态,且其上的长条形的第二紧固孔211沿水平方向延伸,而基座1的第一U形框上的第一紧固孔124沿竖直方向延伸,使得第二紧固孔211和第一紧固孔124延伸方向垂直,此时,一个第一紧固件5可穿设第一紧固孔124和第二紧固孔211,另一个第一紧固件5穿设第一紧固孔124和第二紧固孔211,以通过两个第一紧固件5将第一U形框与支撑柱2的第二端固定,使得支撑柱2可保持竖直状态。
在第二安全状态时,支撑柱2呈水平状态,且其上的长条形的第二紧固孔211沿竖直方向延伸,而基座1的第一U形框上的第一紧固孔124也沿竖直方向延伸,使得第二紧固孔211和第一紧固孔124延伸方向平行,此时,两个第一紧固件5中的每一个均可穿设第一紧固孔124和第二紧固孔211,且两个第一紧固件5可分别靠近第一紧固件5(或第二紧固件6)的上下两端,以通过两个第一紧固件5可将第一U形框与支撑柱2的第二端固定,使得支撑柱2可保持水平状态。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图9所示,支撑柱2可包括立柱21和加强板22,立柱21可呈U形框状,有助于减轻支撑柱2整体的结构强度;加强板22可固定至U形框,如固定在U形框的一端,以增强立柱21的结构强度,使得支撑柱2整体具有较高的强度,支撑稳定性好,且重量轻。其中,第二紧固孔211和第三紧固孔212可设置于支撑柱2的立柱21。
当然,支撑柱2不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缓冲器3设置成在第一安全状态时通过第二紧固件6可拆地固定在支撑柱2的第一端(如图1所示),在第二安全状态时通过第二紧固件6或第一紧固件5可拆地固定至基座1(如图2所示)。其中,第二紧固件6可为带孔螺栓或普通螺栓。
如图1所示,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一安全状态时,缓冲器3可通过第二紧固件6固定在支撑柱2的第一端,固定牢固,且通过拆卸第二紧固件6,将缓冲器3与支撑柱2的第一端分离。如图2所示,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二安全状态时,缓冲器3可通过第二紧固件6固定至基座1,或者缓冲器3可通过第一紧固件5固定牢固至基座1,此时第一紧固件5可将基座1、支撑柱2和缓冲器3三者进行固定,通过拆卸第二紧固件6或者第一紧固件5,可将缓冲器3与基座1分离,以便缓冲器3在固定至支撑柱2和固定至基座1之间切换,进而实现电梯安全装置在第一安全状态和第二安全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二安全状态时,利用第一紧固件5将基座1、支撑柱2和缓冲器3三者进行固定,可避免在基座1上另外开设紧固孔用来单独固定缓冲器3,简化了基座1的加工工序,并且避免了另外开设紧固孔对基座1结构强度造成的影响。
当然,缓冲器3与支撑柱2之间、缓冲器3与基座1之间不限于通过第二紧固件6或第一紧固件5固定,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可拆地固定,如卡扣连接等。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10-图11所示,缓冲器3包括:第二固定部31、第二安装部32和缓冲体33。
第二固定部31可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二U形框,第二U形框具有依次设置的第四开口、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第二U形框的与第五开口相邻的侧壁设有供第二紧固件6或第一紧固件5穿设的第四紧固孔311,支撑柱2的第一端设有供第二紧固件6穿设的第五紧固孔213。
第二安装部32可设置于第四开口处,缓冲体33可安装至第二安装部32。
缓冲器3中,第二安装部32可用于安装固定缓冲体33,其中,第二安装部32可为安装板,该安装板可为矩形板或其他形状。缓冲体33可通过螺钉或其他方式固定至第二安装部32。如图11所示,安装板上设有用于螺钉穿过的固定孔。
缓冲器3中,第二安装部32可固定至第二固定部31,以形成缓冲器3的安装座,第二固定部31可固定至支撑柱2的第一端或基座1,以实现将缓冲器3整体固定至支撑柱2的第一端或基座1。
第二固定部31可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二U形框,该第二U形框具有三个开口:第四开口、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其中第四开口和第六开口中的一个朝上,一个朝下,第五开口横向朝向一侧。与第二固定部31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部32可设置于第四开口处,并可将第四开口封闭。
第二U形框的与第五开口相邻的两个侧壁均设有第四紧固孔311,相应地,支撑柱2的第一端的两个侧壁(如:支撑柱2的立柱21的两个侧壁)均设有第五紧固孔213。第二固定部31固定至支撑柱2的第一端时,第二U形框可套设在支撑柱2的第一端外,且可通过第二紧固件6将第二U形框紧固至支撑柱2的第一端,其中,第二紧固件6可穿过第二U形框的第四紧固孔311和支撑柱2的第五紧固孔213;第二固定部31固定至基座1时,第二U形框可套设在支撑柱2的第二端外,且可通过第二紧固件6将第二U形框紧固至基座1,其中,第二紧固件6可穿过第二U形框的第四紧固孔311,或者可通过第一紧固件5将第二U形框紧固至基座1,其中,第一紧固件5可穿过第二U形框的第四紧固孔311。
采用第二U形框,有助于减轻缓冲器3的安装座的重量,进而有利于缓冲器3整体的重量,且通过将第二安装部32固定于第四开口处,可增强缓冲器3的安装座整体的结构强度。此外,采用第二U形框,使得缓冲器3的安装座在固定至支撑柱2的第一端或基座1时,第二U形框可套设在支撑柱2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外,以确保安装座的固定稳固性。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10所示,第四紧固孔311设置有多个,一第四紧固孔311贯穿第二U形框的第六开口所在的一端。
如图1和图2所示,缓冲器3可通过两个第二紧固件6或两个第一紧固件5进行固定;相应地,如图1和图10所示,缓冲器3的第二固定部31上可设有两个第四紧固孔311,如图6和图7所示,支撑柱2的立柱21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两个第五紧固孔213。
如图1和图10所示,两个第四紧固孔311可竖直排布,且靠近第二U形框的第六开口的一个第四紧固孔311可贯穿第二U形框的第六开口所在的一端,以便将缓冲器3固定在支撑柱2的第一端或基座1上时,第二U形框可套设在支撑柱2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外,或者将第二U形框从支撑柱2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取下,提高了套设及取下操作的便利性。当然,第四紧固孔311也可设置成不贯穿第二U形框的第六开口所在的一端。
如图6和图7所示,两个第五紧固孔213可竖直排布,且与贯穿第二U形框的第六开口所在的一端的第四紧固孔311相对应的第五紧固孔213为圆形孔,另一个第五紧固孔213可为长形孔,以便降低第四紧固孔311和第五紧固孔213的加工精度、以及缓冲器3与支撑柱2之间的装配精度。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电梯安全装置还包括检测元件4,该检测元件4设置成可检测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一安全状态或第二安全状态。
电梯安全装置中,检测元件4可检测电梯安全装置是处于第一安全状态,还是处于第二安全状态,以便电梯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元件4的检测结构控制电梯轿厢的运行。其中,当检测元件4检测到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一安全状态,说明此时电梯安全装置已完全展开,电梯控制系统可控制轿厢停止运行,以便进行电梯检修,并保障检修人员的安全;当检测元件4检测到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二安全状态,说明此时电梯安全装置已完全收起,可避免电梯安全装置未完全收起而影响电梯正常工作,电梯控制系统可控制轿厢正常运行。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检测元件4包括触发开关,触发开关可安装至基座1,触发开关设置成在第一安全状态时处于未触发状态,在第二安全状态时能被缓冲器3触发。
其中,触发开关可为微动开关,基座1设有安装支架13,微动开关可安装至安装支架13,安装支架13可位于背离第二避让孔123的一侧,以便微动开关不影响支撑柱2在竖直状态和水平状态之间切换。如图2所示,当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二安全状态时,安装在基座1上的缓冲器3的第二安装部32可挤压微动开关的触点,以触发微动开关;如图1所示,当电梯安全装置处于第一安全状态时,缓冲器3安装在支撑柱2的第一端,并远离基座1,因此,缓冲器3不会挤压微动开关的触点、并触发微动开关。
通过触发开关是否被触发,可获知电梯安全装置所处的状态,以便保障检修人员安全,且可避免缓冲器3影响电梯轿厢的正常运行。
应当理解,触发开关不限于安装至基座1;此外,触发开关也可以设置成在第一安全状态时能被触发(如:能被缓冲器3触发),在第二安全状态时处于未触发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梯安全装置,其完全展开时处于第一安全状态(对应于电梯检修状态),此时基座1可用膨胀螺栓固定在电梯井道的底坑或顶层,支撑柱2的第二端可用第一紧固件5固定至基座1,缓冲器3可用第二紧固件6固定至支撑柱2的第一端。电梯安全装置由第一安全状态切换至第二安全状态时,可拧开第二紧固件6后,将缓冲器3拿下;然后翻转支撑柱2使其平放;再将缓冲器3扣在基座1上,缓冲器3压在触发开关上并触发该触发开关,最后用第一紧固件5将缓冲器3固定在基座1上,此时触发开关被触发,说明电梯安全装置完全收起,处于第二安全状态,电梯可正常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安全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安全装置。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梯安全系统还包括两个检修行程开关,该两个检修行程开关设置成可安装至电梯井道,且沿电梯井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检修行程开关设置成用于限定电梯检修状态时轿厢的运动行程。
在电梯井道内增加上、下两个检修行程开关,两个检修行程开关可安装在电梯轿厢的检修行程的上下两个极限位置点。电梯进入检修状态后,电梯轿厢慢行至极限位置点后可被检修行程开关检测,并可在电梯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停止运行,为检修人员提供第一重安全保障,且方便检修人员对安全部件进行检修;电梯安全装置可为检修人员提供第二重安全保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梯安全系统。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梯还可包括轿厢和电梯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可根据电梯安全系统的检测结果控制轿厢的运行。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在上述任意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一组合来实施。如果以软件实施,那么功能可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经由计算机可读介质传输,且由基于硬件的处理单元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含对应于例如数据存储介质等有形介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包含促进计算机程序例如根据通信协议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任何介质的通信介质。以此方式,计算机可读介质通常可对应于非暂时性的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例如信号或载波等通信介质。数据存储介质可为可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或者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取以检索用于实施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指令、代码和/或数据结构的任何可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含计算机可读介质。
举例来说且并非限制,此类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装置、磁盘存储装置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快闪存储器或可用来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存储所要程序代码且可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而且,还可以将任何连接称作计算机可读介质举例来说,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例如红外线、无线电及微波等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指令,则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纹线、DSL或例如红外线、无线电及微波等无线技术包含于介质的定义中。然而应了解,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数据存储介质不包含连接、载波、信号或其它瞬时(瞬态)介质,而是针对非瞬时有形存储介质。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盘及光盘包含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学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软磁盘或蓝光光盘等,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生数据,而光盘使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生数据。上文的组合也应包含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举例来说,可由例如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理器(DSP)、通用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或其它等效集成或离散逻辑电路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指令。因此,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处理器”可指上述结构或适合于实施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任一其它结构中的任一者。另外,在一些方面中,本文描述的功能性可提供于经配置以用于编码和解码的专用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内,或并入在组合式编解码器中。并且,可将所述技术完全实施于一个或多个电路或逻辑元件中。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在广泛多种装置或设备中实施,包含无线手机、集成电路(IC)或一组IC(例如,芯片组)。本公开实施例中描各种组件、模块或单元以强调经配置以执行所描述的技术的装置的功能方面,但不一定需要通过不同硬件单元来实现。而是,如上所述,各种单元可在编解码器硬件单元中组合或由互操作硬件单元(包含如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集合结合合适软件和/或固件来提供。
此外,在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时,说明书可能已经将方法和/或过程呈现为特定的步骤序列。然而,在该方法或过程不依赖于本文所述步骤的特定顺序的程度上,该方法或过程不应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的步骤。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其它的步骤顺序也是可能的。因此,说明书中阐述的步骤的特定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此外,针对该方法和/或过程的权利要求不应限于按照所写顺序执行它们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这些顺序可以变化,并且仍然保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设置成与电梯井道固定;
支撑柱,安装至所述基座;和
缓冲器,设置成对电梯的轿厢或者对重进行缓冲;
所述电梯安全装置具有对应于电梯检修状态的第一安全状态和对应于电梯正常工作状态的第二安全状态,在所述第一安全状态,所述支撑柱呈竖直状态,且所述缓冲器安装至所述支撑柱的远离所述基座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二安全状态,所述支撑柱呈水平状态,且所述缓冲器安装至所述基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成与电梯井道固定,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至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支撑柱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容纳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U形框,所述第一U形框具有依次设置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处,并与所述第一U形框配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三开口形成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二开口形成第二避让孔,所述支撑柱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安全状态时穿设所述第一避让孔,在所述第二安全状态时穿设所述第二避让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框与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地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框的与所述第二开口相邻的侧壁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的第一紧固孔,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设有第二紧固孔和第三紧固孔,且所述第二紧固孔呈长条形;
在所述第一安全状态时,所述第二紧固孔和所述第一紧固孔的延伸方向垂直,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紧固孔和所述第二紧固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紧固孔和所述第三紧固孔;在所述第二安全状态时,所述第二紧固孔和所述第一紧固孔的延伸方向平行,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紧固孔和所述第二紧固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安全状态时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地固定在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二安全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或所述第一紧固件可拆地固定至所述基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包括:
第二固定部,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二U形框,所述第二U形框具有依次设置的第四开口、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所述第二U形框的与所述第五开口相邻的侧壁设有供所述第二紧固件或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的第四紧固孔,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设有供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的第五紧固孔;
第二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四开口处;和
缓冲体,安装至所述第二安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紧固孔设置有多个,一所述第四紧固孔贯穿所述第二U形框的第六开口所在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元件,设置成检测所述电梯安全装置处于所述第一安全状态或所述第二安全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包括:
触发开关,安装至所述基座,所述触发开关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安全状态时处于未触发状态,在所述第二安全状态时能被所述缓冲器触发。
11.一种电梯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梯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检修行程开关,设置成安装至电梯井道,且沿所述电梯井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检修行程开关设置成限定电梯检修状态时轿厢的运动行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69921.8U CN220485004U (zh) | 2023-08-11 | 2023-08-11 | 电梯安全装置和电梯安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69921.8U CN220485004U (zh) | 2023-08-11 | 2023-08-11 | 电梯安全装置和电梯安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85004U true CN220485004U (zh) | 2024-02-13 |
Family
ID=89828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169921.8U Active CN220485004U (zh) | 2023-08-11 | 2023-08-11 | 电梯安全装置和电梯安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85004U (zh) |
-
2023
- 2023-08-11 CN CN202322169921.8U patent/CN2204850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0485004U (zh) | 电梯安全装置和电梯安全系统 | |
CN219058224U (zh) | 基于声纹和图像的电梯困人的快速识别装置 | |
CN214465810U (zh) | 一种用于电缆桥架安装的抗震支架 | |
KR101234298B1 (ko) | 리프트 과부하 방지장치 | |
CN209777998U (zh) | 一种轿厢电梯超载保护装置 | |
CN220896681U (zh) | 一种升降机安全监控终端设备 | |
CN221765989U (zh) | 一种防盗电脑主板 | |
CN220148954U (zh) | 一种轿底安全保护装置 | |
CN219215373U (zh) | 一种多产品挂飞测试装置 | |
CN209143426U (zh) | 一种电梯故障防护装置 | |
CN213085148U (zh) | 一种曳引机用主机底座 | |
CN220596712U (zh) | 一种高清电梯液晶显示屏 | |
CN217808229U (zh) | 一种自动扶梯主机意外移动检测装置 | |
CN217437452U (zh) | 一种自减震绳头架结构 | |
CN214899992U (zh) | 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设备用布线装置 | |
CN218409109U (zh) | 一种红外设备固定装置 | |
CN219162738U (zh) | 一种读码卡安装结构以及读码卡 | |
CN221070561U (zh) | 一种电梯超载双重保护装置 | |
CN205602885U (zh) | 防水超载装置 | |
CN212127202U (zh) | 一种无机房电梯井道内固定支架结构 | |
CN219882468U (zh) | 一种具有在位检测功能的工具储藏柜 | |
JP7547962B2 (ja) | 高所作業車 | |
CN221256361U (zh) | 一种安全隔离防护组件 | |
CN214989804U (zh) | 港机司机操作行为分析警报系统及其安装结构 | |
CN216217916U (zh) | 一种总线报警主机用主机保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