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3244U - 一种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83244U CN220483244U CN202321906784.5U CN202321906784U CN220483244U CN 220483244 U CN220483244 U CN 220483244U CN 202321906784 U CN202321906784 U CN 202321906784U CN 220483244 U CN220483244 U CN 2204832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loop bar
- bar
- flexible hole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种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包括套杆、插杆、活动杆和卡持结构,于套杆的一端设置容口,从容口设置向套杆中远离容口的另一端延伸的口径小于容口口径的第一伸缩孔,于套杆中远离容口的另一端设置向容口所在的一端延伸的第二伸缩孔,第二伸缩孔和容口相通且第二伸缩孔较之第一伸缩孔距离套杆的外侧面距离更近,插杆的周侧设置卡槽,插杆的一端从容口插入第一伸缩孔并被限制于只能在第一伸缩孔内移动,另一端和固定件固定连接,活动杆的一端插入第二伸缩孔中,另一端和锁扣上的滑块传动连接,于容口处可旋转设置卡持结构。该预紧装置成本低且可以反复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上的安全带。
背景技术
为了在车辆发生碰撞或急刹车时,迅速消除安全带与乘员身体之间的间隙,增强对乘员的约束力,并锁紧织带防止乘员身体前倾,有效地保护了乘员的安全,由此设计了安全带的预紧功能。
目前的安全带预紧主要包括电子式控制和机械式控制两种,电子式控制主要依赖ECU(电子控制单元)检测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和速度,如果达到某一设定值,其ECU发出信号控制电机运动,实现织带收紧和锁止,并提醒驾驶员紧急制动或应急处理,鉴于其涉及到很多主动安全相关的装置(例如探测雷达、计算程序等),因此其整体价格非常昂贵,目前只在一些高端车型上使用,因此,主要的预紧方式为机械式预紧。
机械式控制主要依赖传感器检测碰撞信号,触发气体发生器等产生动作,实现织带收紧和锁止。其中,按照气体发生器安装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卷收器点火式预紧(在安全带卷收器内部安装气体发生器,当传感器检测到碰撞信号时,气体发生器点火产生高压气体,推动卷收器快速回收安全带,消除安全带与人体之间的间隙)、安全带锁扣端点火式预紧(在安全带锁扣端安装气体发生器,当传感器检测到碰撞信号时,气体发生器点火产生高压气体,推动锁扣端的活塞杆运动,拉动连接绳索,使绳索绕过一个动力轮,将动力轮与卷收器芯轴锁止在一起,使卷收器芯轴随着动力轮同步旋转并回收安全带,消除安全带与人体之间的间隙)和安全带下端片点火式预紧(在安全带下端片(即固定在车身上的金属片)上安装气体发生器,当传感器检测到碰撞信号时,气体发生器点火产生高压气体,推动下端片向前运动,拉紧安全带,消除安全带与人体之间的间隙)。
由此可知,目前的预紧完全依靠缩短安全带对人体的束缚长度这一角度出发,且该种预紧只能应用于紧急情况下,不适用于日常。因此,基于该缺点,需要设置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进一步束缚长度且可以反复利用的安全带预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该预紧装置采用纯机械式配合,结构简单,显著降低成本且可以反复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包括套杆、插杆、活动杆和卡持结构,于所述套杆的一端设置容口,从所述容口设置向所述套杆中远离所述容口的另一端延伸的口径小于所述容口口径的第一伸缩孔,于所述套杆中远离所述容口的另一端设置向所述容口所在的一端延伸的第二伸缩孔,所述第二伸缩孔和所述容口相通且所述第二伸缩孔较之所述第一伸缩孔距离所述套杆的外侧面距离更近,所述插杆的周侧设置卡槽,所述插杆的一端从所述容口插入所述第一伸缩孔并被限制于只能在所述第一伸缩孔内移动,另一端和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伸缩孔中,另一端和锁扣上的滑块传动连接,于所述容口处可旋转设置所述卡持结构,所述卡持结构包括位于旋转中心两端的头端和尾端,所述头端被构造成卡向所述插杆,所述尾端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伸缩孔中;按下滑块时,通过滑块带动活动杆进一步插入第二伸缩孔内,活动杆的插入将位于第二伸缩孔内的尾端挤出,从而导致头端朝远离插杆的方向旋转,解除卡持结构和插杆的卡槽之间的锁紧状态,实现解锁,从而可以调节插杆插入第一伸缩孔中的距离,在确定好预紧距离后,松开滑块,滑块恢复至原位带动部分活动杆从第二伸缩孔中脱出,失去了活动杆对尾端的挤压作用,头端继续卡向插杆,实现锁紧,由此,完成了对安全带的预紧;
相应的,所述第一伸缩孔和所述第二伸缩孔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既可以用于分隔空间,又利于对插杆以及活动杆的插入进行导向;
相应的,于所述隔板朝向所述第一伸缩孔的一侧壁设置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着所述第一伸缩孔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槽向所述隔板靠近所述容口的一端延伸至停止位,所述停止位和所述隔板靠近所述容口的一端端口存在间距,所述插杆插入所述套杆的一端外侧对应所述限位槽设置有凸台;通过凸台和限位槽的配合,既实现了对插杆的移动导向,又避免插杆从套杆内脱出,实现限位作用;
相应的,所述第二伸缩孔设置为环绕所述第一伸缩孔的相对两个孔道结构,所述插杆用于插入所述第二伸缩孔的部分对应设置为两根杆结构;
相应的,所述插杆在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组卡槽,每组所述卡槽设置在与所述第二伸缩孔对应的一侧;
相应的,于所述套杆内侧设置作用于所述头端的第一弹性件;以此保证头端可以自动卡向插杆;
相应的,所述头端设置为卡钩结构;
相应的,所述尾端用于和所述活动杆接触的侧面为弧形面;由此提高活动杆进入和伸出的顺畅;
相应的,于所述第一伸缩孔远离所述容口的一端设置和所述套杆固定连接的挡块,并于所述第一伸缩孔内设置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于所述挡块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插杆的端部;在解锁后,通过第二弹性件的推力将插杆从套杆内推出,实现自动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方面,通过套杆、插杆、活动杆和卡持结构之间的配合以及活动杆和设置于座椅锁扣上滑块的联动,巧妙借助滑块的下压和回缩实现人为自行预紧,通过进一步降低锁扣端的长度,在锁扣长度足够短的情况可以更好的对乘员进行约束,在发生碰撞的时候,人体可以进一步更好的被固定在位置上,减小人体向前位移量,且该种预紧可以反复使用,极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另一方面,通过在第一伸缩孔内设置第二弹性件,借助第二弹性件对套杆和插杆的作用,实现套杆的自动复位,便于下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在图2的B-B方向上且处于锁紧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在图2的B-B方向上且处于解锁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是图1的A-A方向上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
1、安装座;2、滑块;3、固定件;
4、套杆;41、容口;42、第一伸缩孔;43、第二伸缩孔;44、限位槽;45、挡块;46、第二弹性件;
5、插杆;51、凸台;52、卡槽;
6、活动杆;
7、卡持结构;71、头端;72、尾端;73、第一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用于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原有安全带座椅锁扣端增加伸缩装置来人工调节安全带的长度,实现安全带的预紧。其中,现有的安全带座椅锁扣端包括安装座1、设置于安装座1中可活动的滑块2、位于滑块2一侧用于安全带上的锁舌插入的插口以及用于将安装座1固定安装于座椅一侧的固定件3,基于现有技术,滑块2是可以按压后自动复位的。
基于该技术前提,如图3和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包括套杆4、插杆5、活动杆6和卡持结构7;
本实施例中,套杆4设置为长方体结构。于套杆4的一端设置容口41,从容口41设置向套杆4中远离容口41的另一端延伸的口径小于容口41口径的第一伸缩孔42,于套杆4中远离容口41的另一端设置向容口41所在的一端延伸的第二伸缩孔43,第二伸缩孔43和容口41相通且第二伸缩孔43较之第一伸缩孔42距离套杆4的外侧面距离更近,也即第二伸缩孔43位于第一伸缩孔42外围,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孔42为设置于套杆4轴向中心的方形结构,第二伸缩孔43设置为环绕第一伸缩孔42的相对两个孔道结构。第一伸缩孔42和第二伸缩孔43可以相通设置也可以设置有隔板进行分隔,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孔42和第二伸缩孔43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既可以用于分隔空间,又利于对插杆5以及活动杆6的插入进行导向。于隔板朝向第一伸缩孔42的一侧壁(也即第一伸缩孔42的内侧壁)设置限位槽44,限位槽44沿着第一伸缩孔42的长度方向延伸,限位槽44向隔板靠近容口41的一端延伸至停止位,停止位和隔板靠近容口41的一端端口存在间距;
承接上文,鉴于第一伸缩孔42为方形结构,为了实现插杆5和第一伸缩孔42的适配,本实施例中,插杆5设置为扁平杆状结构,插杆5远离套杆4的一端和固定件3固定连接,插杆5的另一端从容口41插入第一伸缩孔42并被限制于只能在第一伸缩孔42内移动。承接上文,为实现上述的限制移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插杆5插入套杆4内的第一伸缩孔42的一端外侧对应限位槽44设置有凸台51,如此,通过凸台51和限位槽44的配合,可以实现对插杆5的移动导向,且因为导向槽并没有延伸至隔板靠近容口41的一端端口,因此,也可以避免凸台51从限位槽44内脱出,由此实现对插杆5的限位,避免插杆5从第一伸缩孔42内完全脱出。进一步的,于第一伸缩孔42远离容口41的一端设置和套杆4固定连接的挡块45,并于第一伸缩孔42内设置第二弹性件46,第二弹性件46的一端抵于挡块45上,另一端设置于插杆5的端部,如此,在解锁后,通过第二弹性件46的推力将插杆5从套杆4内推出,实现自动复位。插杆5在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组卡槽52,每组卡槽52设置在与第二伸缩孔43对应的一侧,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六组卡槽52,每组设置两个相对的卡槽52,通过选择不同的卡槽52调节所需的长度,达到不同程度上的预紧;
活动杆6的一端插入第二伸缩孔43中,另一端和锁扣上的滑块2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承接上文,鉴于第二伸缩孔43设置为环绕第一伸缩孔42的相对两个孔道结构,则插杆5用于插入第二伸缩孔43的部分对应设置为两根杆结构;
于容口41处可旋转设置卡持结构7,卡持结构7包括位于旋转中心两端的头端71和尾端72,头端71设置为卡钩结构,并被构造成卡向插杆5,尾端72部分位于第二伸缩孔43中。本实施例中,于套杆4内侧设置作用于头端71的第一弹性件73,以此保证头端71可以卡向插杆5,尾端72用于和活动杆6接触的侧面为弧形面,由此便于活动杆6进入和伸出的顺畅。
基于本实施例所述的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可以得到如下使用方法:
在系安全带前,按下锁扣端的滑块2,通过滑块2带动活动杆6进一步插入第二伸缩孔43内,活动杆6的插入将位于第二伸缩孔43内的尾端72挤出,从而导致头端71朝远离插杆5的方向旋转,解除卡持结构7和卡槽52之间的锁紧状态,从而可以随意控制插杆5插入套杆4内部的长度,在确定好长度后,松开滑块2,滑块2恢复至原位,从而带动部分活动杆6从第二伸缩孔43中脱出,取消活动杆6对尾端72的挤压作用,头端71在第一弹性件73的作用下将头端71卡向卡槽52,实现对插杆5的锁紧,间而实现插杆5和套杆4之间的锁紧,通过前述这一过程实现了锁扣端的长度调节,从而实现对安全带的人工预紧。在解开安全带时,不对套杆4和插杆5施加作用力,在第二弹性件46的作用下,将插杆5从套杆4中推出以使插杆5和套杆4自动恢复原位(原位状态下,插杆5插入套杆4内的长度最小,也即安全带系上后最松的状态),便于下次使用。
另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包括套杆、插杆、活动杆和卡持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套杆的一端设置容口,从所述容口设置向所述套杆中远离所述容口的另一端延伸的口径小于所述容口口径的第一伸缩孔,于所述套杆中远离所述容口的另一端设置向所述容口所在的一端延伸的第二伸缩孔,所述第二伸缩孔和所述容口相通且所述第二伸缩孔较之所述第一伸缩孔距离所述套杆的外侧面距离更近,所述插杆的周侧设置卡槽,所述插杆的一端从所述容口插入所述第一伸缩孔并被限制于只能在所述第一伸缩孔内移动,另一端和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伸缩孔中,另一端和锁扣上的滑块传动连接,于所述容口处可旋转设置所述卡持结构,所述卡持结构包括位于旋转中心两端的头端和尾端,所述头端被构造成卡向所述插杆,所述尾端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伸缩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孔和所述第二伸缩孔之间设置有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隔板朝向所述第一伸缩孔的一侧壁设置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着所述第一伸缩孔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槽向所述隔板靠近所述容口的一端延伸至停止位,所述停止位和所述隔板靠近所述容口的一端端口存在间距,所述插杆插入所述套杆的一端外侧对应所述限位槽设置有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孔设置为环绕所述第一伸缩孔的相对两个孔道结构,所述插杆用于插入所述第二伸缩孔的部分对应设置为两根杆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在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组卡槽,每组所述卡槽设置在与所述第二伸缩孔对应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套杆内侧设置作用于所述头端的第一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设置为卡钩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用于和所述活动杆接触的侧面为弧形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伸缩孔远离所述容口的一端设置和所述套杆固定连接的挡块,并于所述第一伸缩孔内设置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于所述挡块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插杆的端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06784.5U CN220483244U (zh) | 2023-07-19 | 2023-07-19 | 一种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06784.5U CN220483244U (zh) | 2023-07-19 | 2023-07-19 | 一种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83244U true CN220483244U (zh) | 2024-02-13 |
Family
ID=89825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906784.5U Active CN220483244U (zh) | 2023-07-19 | 2023-07-19 | 一种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83244U (zh) |
-
2023
- 2023-07-19 CN CN202321906784.5U patent/CN22048324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720148A (en) | Belt retractor with tongue/buckle controlled locking cam | |
US6213513B1 (en) | Buckle pretensioner | |
EP0984875B1 (en) | Buckle pretensioner | |
US7871132B2 (en) | Dynamic cinching latch plate | |
US5188425A (en) | Pretensioning latching mechanism | |
US5152552A (en) | Emergency tensioning device for automotive seat belt | |
US6866296B2 (en) | Seat restraint tensioner | |
GB1584063A (en) | Anti-theft locking device | |
EP0403438A3 (en) | Anti-cinch automatic locking retractor | |
CN220483244U (zh) | 一种锁扣端的机械预紧装置 | |
CN111873865B (zh) | 具有可触发的束带张紧机构的儿童安全座椅 | |
EP0685372B1 (en) | Seat belt tensioner | |
EP0827882A1 (en) | Pretensioner for vehicle safety restraint | |
US4573709A (en) | Latch device for a webbing anchor | |
JP2001163179A (ja) |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 |
CN108725274B (zh) | 儿童座椅约束系统 | |
CN111572492B (zh) | 安全带锁扣和车辆 | |
KR100439789B1 (ko) | 자동차용 시트 벨트의 프리텐션너 구조 | |
US5788025A (en) | Reversing preventing device | |
WO2022090917A1 (en) | Seat belt connecting device | |
CN109131202B (zh) | 一种汽车安全带锁扣手动滑移装置 | |
CN108791178B (zh) | 烟火式预拉紧机构的固定结构及安全带卷收器 | |
JP2001213277A (ja) |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 |
US6454200B1 (en) | Seat belt retractor | |
US4447074A (en) | Belt transfer ring for passive vehicle occupant seat belt system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