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77634U - 一种筋膜灸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筋膜灸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77634U
CN220477634U CN202221493032.6U CN202221493032U CN220477634U CN 220477634 U CN220477634 U CN 220477634U CN 202221493032 U CN202221493032 U CN 202221493032U CN 220477634 U CN220477634 U CN 220477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cia
connecting portion
cutter
inner shell
cutting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9303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海彬
常小荣
王军
郁舒
刘密
黄河
薛军
尉明华
刘冬文
陈秋香
刘洪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scia Moxibustion Health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scia Moxibustion Health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scia Moxibustion Health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scia Moxibustion Health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9303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77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77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77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筋膜灸具,包括内壳,所述内壳外固定套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可拆卸的设置有筋膜松解工具,所述内壳的底部设置有推出装置;所述推出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内壳底部的旋钮,所述旋钮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内壳上转动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相适配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转轴与所述主动齿轮的转轴相垂直,所述从动齿轮上固定设置有传动转子,所述传动转子上设置有传动条,所述内壳上开设有用于通过传动条的凹槽,所述内壳内滑动设置有推子,所述推子与所述传动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调节灸条与皮肤的距离,以达准确控温;更加方便的在灸疗时针对人体的部位不同,及人体部位浅、深筋膜的挛缩、结节及粘连进行松解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筋膜灸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筋膜松解及中医灸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筋膜灸具。
背景技术
筋膜在人体内无处不在,遍布全身表层并深入组织器官之间形成间隔、间膜、被膜及各种外膜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结缔组织支架,包裹着所有的组织和器官。当筋膜发生挛缩、结节、粘连时,人体肌肉发僵、发硬、发紧,局部皮温底、潮湿;肌组织松懈、无弹性或弹性下降、凹陷;皮下、肌肉深层、骨缝间有不规则块状或条索壮坚硬的组织。人体会出现全身紧绷,像被绳子捆住一样;双腿沉重,像是灌了铅一样;腰酸背痛,头晕脑胀,易疲劳,手脚麻木、冰凉等亚健康症状,严重者会产生疼痛、肢体活动受限、脏腑疾病等多种疾病。
人体筋膜由流体物质“基质”和两种蛋白质“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三种基本成分构成,并决定着筋膜的流动性、强度和弹性。因此筋膜松解技术必须基于三个因素:温度、力作用及水合运动。而现有筋膜松解法包括手法、筋膜刀、筋膜枪等技术方法,虽各有其特色,但仍有几项待解决的问题,其一筋膜手法仅靠手温,无法对深筋膜进行温度刺激,并且手法因施术人的体力差异,效果也不尽相同;其二:现有筋膜刀及筋膜枪技术,虽能解决作用力问题,但没有温度,并且当患者体内寒湿严重时,直接以筋膜刀或筋膜枪松解,没有温度因素的辅助,极易对人体产生新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筋膜灸具,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调节灸条与皮肤的距离,以达准确控温;更加方便的在灸疗时针对人体部位不同,及人体部位浅、深筋膜的挛缩、结节及粘连进行松解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筋膜灸具,包括内壳,所述内壳外固定套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可拆卸的设置有筋膜松解工具,所述内壳的底部设置有推出装置;所述推出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内壳底部的旋钮,所述旋钮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内壳上转动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相适配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转轴与所述主动齿轮的转轴相垂直,所述从动齿轮上固定设置有传动转子,所述传动转子上设置有传动条,所述内壳上开设有用于通过传动条的凹槽,所述内壳内滑动设置有推子,所述推子与所述传动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筋膜松解工具为第一筋膜刀头,所述第一筋膜刀头包括第一刀体,所述第一刀体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刀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刀体上围设有上刀刃、下刀刃、左刀刃和右刀刃,所述上刀刃为钉齿形,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燃烧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螺纹相适配的螺纹,所述第一刀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燃烧腔连通的烟孔。
进一步地,所述筋膜松解工具为第二筋膜刀头,所述第二筋膜刀头包括第二刀体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刀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部内侧设置有燃烧腔,所述第二连接部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燃烧腔的烟孔,所述第二刀体上设置有左刀刃、右刀刃和上刀刃,所述上刀刃为向内凹陷的弧形刀刃,所述左刀刃、右刀刃和上刀刃均左钝化处理且刀刃之间的连接处做圆角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筋膜松解工具为第三筋膜刀头,所述舒缓工具为第三筋膜刀头,所述第三筋膜刀头包括第三刀体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刀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三连接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三连接部内侧设置有燃烧腔,所述第三连接部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三连接部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燃烧腔的烟孔,所述第三刀体上设置有左刀刃、右刀刃和上刀刃,所述右刀刃为钉齿形,所述上刀刃为U形,所述左刀刃、右刀刃和上刀刃均左钝化处理且刀刃之间的连接处做圆角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筋膜松解工具为第四筋膜刀头,所述舒缓工具为第四筋膜刀头,所述第四筋膜刀头包括第四刀体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刀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四连接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四连接部内侧设置有燃烧腔,所述第四连接部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第四连接部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燃烧腔的烟孔,所述第四刀体上设置有左刀刃、右刀刃和上刀刃,所述上刀刃为向内凹陷的弧形刀刃,所述右刀刃和所述左刀刃左右对称为V形刀刃,所述左刀刃、右刀刃和上刀刃均左钝化处理且刀刃之间的连接处做圆角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均为圆筒形,所述推子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推子上设置有用于夹持灸条的夹具。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内壳底部的内侧,所述内壳内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推子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烟孔上设置有隔灰网。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转子外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传动条压在所述传动转子上的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内壳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推出装置调节灸条与施术部位皮肤的距离,方便控制温度,更加方便进行灸疗,通过设置筋膜刀,可以在艾灸的同时进行筋膜松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筋膜灸具的外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筋膜灸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筋膜灸具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筋膜灸具的第四筋膜刀头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筋膜灸具的第二筋膜刀头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筋膜灸具的第三筋膜刀头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内壳;3、灸条;4、推子;5、筋膜松解工具;51、第一刀体;52、第一连接部;53、第二刀体;54、第二连接部;55、第三刀体;56、第三连接部;57、第四刀体;58、第四连接部;6、隔灰网;7、推出装置;71、传动条;72、从动齿轮;73、转子;74、主动齿轮;75、旋钮;76、压板;8、隔板;9、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筋膜灸具,包括内壳2,所述内壳2外固定套设有外壳1,所述外壳1的顶部可拆卸的设置有舒缓工具5,所述内壳2的底部设置有推出装置7;所述推出装置7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内壳2底部的旋钮75,所述旋钮75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74,所述内壳2上转动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74相适配的从动齿轮72,所述从动齿轮72的转轴与所述主动齿轮74的转轴相垂直,所述从动齿轮72上固定设置有传动转子73,所述传动转子73上设置有传动条71,所述内壳2上开设有用于通过传动条71的凹槽,所述内壳2内滑动设置有推子4,所述推子4与所述传动条71固定连接。在内壳2底部设置旋钮75,通过转动旋钮75带动主动齿轮74转动,主动齿轮74的转动带动从动齿轮72的转动,从而改变转动的方向,从动齿轮72带动传动转子73的转动,传动转子73带动传动条71的传动,传动条71推动推子4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灸条3的长度,调节灸条3的燃烧部位处于筋膜松解工具5处,从而可以在灸疗的同时使用筋膜松解5进行疗养。
进一步地,所述筋膜松解工具5为第一筋膜刀头,所述第一筋膜刀头包括第一刀体51,所述第一刀体5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部52,所述第一连接部52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刀体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刀体51上围设有上刀刃、下刀刃、左刀刃和右刀刃,所述上刀刃为钉齿形,所述第一连接部52的内侧设置有燃烧腔,所述第一连接部52的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52上的螺纹相适配的螺纹,所述第一刀体51上开设有与所述燃烧腔连通的烟孔。使用第一筋膜刀头进行筋膜松解,使用螺纹与外壳1进行连接,方便更换不同的筋膜刀头,将灸条3的燃烧部分推入燃烧腔可以更好的进行艾灸疗养。
进一步地,所述筋膜松解工具5为第二筋膜刀头,所述第二筋膜刀头包括第二刀体53和第二连接部54,所述第二刀体53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54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部54内侧设置有燃烧腔,所述第二连接部54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54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燃烧腔的烟孔,所述第二刀体53上设置有左刀刃、右刀刃和上刀刃,所述上刀刃为向内凹陷的弧形刀刃,所述左刀刃、右刀刃和上刀刃均左钝化处理且刀刃之间的连接处做圆角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筋膜松解工具5为第三筋膜刀头,所述舒缓工具5为第三筋膜刀头,所述第三筋膜刀头包括第三刀体55和第三连接部56,所述第三刀体55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三连接部(56)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三连接部56内侧设置有燃烧腔,所述第三连接部56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三连接部56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燃烧腔的烟孔,所述第三刀体55上设置有左刀刃、右刀刃和上刀刃,所述右刀刃为钉齿形,所述上刀刃为U形,所述左刀刃、右刀刃和上刀刃均左钝化处理且刀刃之间的连接处做圆角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筋膜松解工具5为第四筋膜刀头,所述舒缓工具5为第四筋膜刀头,所述第四筋膜刀头包括第四刀体57和第四连接部58,所述第四刀体57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四连接部58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四连接部58内侧设置有燃烧腔,所述第四连接部58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第四连接部58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燃烧腔的烟孔,所述第四刀体57上设置有左刀刃、右刀刃和上刀刃,所述上刀刃为向内凹陷的弧形刀刃,所述右刀刃和所述左刀刃左右对称为V形刀刃,所述左刀刃、右刀刃和上刀刃均左钝化处理且刀刃之间的连接处做圆角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2和所述外壳1均为圆筒形,所述推子4为圆柱形。采用圆筒形更适合放置灸条3,也适合对装置的握持。
进一步地,所述推子4上设置有用于夹持灸条3的夹具9。通过设置夹具9不仅可以对灸条3进行推出,且可以在灸条3推出过长时将灸条3拉回。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74设置在所述内壳2底部的内侧,所述内壳2内还设置有隔板8,所述隔板8设置在所述从动齿轮72与所述推子4之间。通过设置隔板8,将推出装置7中的传动部件与灸条3隔绝开,避免灸条3上的碎屑脱落从而影响到传动部件的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烟孔上设置有隔灰网6。防止灸条3燃烧后落下的杂物漏出污染环境或对人体造成刺激影响疗养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转子73外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传动条71压在所述传动转子73上的压板76,所述压板76与所述内壳2固定连接。使得传动条71更好的与传动转子73进行贴合进行传动。
使用过程:将灸条3放入内壳2中,塞到推子4上的夹具9中,将灸条3点燃后通过转动旋钮75将灸条3收回内壳2中,将筋膜刀头固定到外壳1上,在通过转动旋钮75调节灸条3的长度,将灸条3的燃烧部放入筋膜刀头的燃烧腔进行燃烧,通过烟孔进行艾灸疗养,同时使用刀体51对筋膜进行舒缓疗养。
在进行疗养时先使用艾灸筋膜刀在人体特定穴位(筋膜聚集处)通过筋膜诊察获取信息后,加以分析处理并辨经(筋膜网络)、选经、定穴(筋膜聚集处),再进行温筋散寒、筋膜松解、筋膜灸法治疗环节,其中筋膜诊察法,针对人体部位不同,分为循推法及弹压法。
其中循环推法,用筋膜灸刀沿着十二经循行路线或筋膜链走向的分肉向心由浅入循退筋膜,要注意观察筋膜的浅表层、中层和下层,浅表层基本位于皮下,在皮和脉节之间;虽然很浅,但却能触摸到经络异常变化,如脆络、结络和皮肤滞涩的变化。中层,位于肉和筋节之间位置最深,基本在筋与骨节之间,使用艾灸筋膜刀沿着筋膜网络的肌肉缝隙从远端向心诊察,运用灸具,力量不能断续,也不能忽深忽浅。其次,务必使艾灸筋膜刀在分肉之间滑动,不可跳跃间断,而是要在筋膜网络线上保持同样的压力缓缓移动,应均匀平稳的滑动。其中弹压法根据部位用艾灸筋膜刀按压、弹拨患者缝隙深层的肌肉、血管、肌腱、韧带、骨膜等部位,了解其柔软、硬结、松弛、僵、短、缓、紧的状态,以判断筋膜变化。
而温筋散寒,是以点燃后的艾条,置入艾灸筋膜刀具中,在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在施灸部位上方2-3cm处,反复从离穴区或病灶最近处,由近及远呈螺旋式熏熨,给患者以较大范围的温热刺激,以局部出现深色红晕,此步骤方法以灸火的温和热力疏风解表、温筋散寒、祛湿软坚,而后再进行筋膜松解。
筋膜松解,根据筋膜的萎缩、粘连及结节情况,分为揉切法、扫散法及弹拨法,奕可相互配合使用。揉切法,医者以点燃灸条的筋膜灸刀,对施术部位由外及内,由浅入深进行揉切。扫散法:术手握住筋膜灸刀顶部,辅手握住底部弧形握把,以斧型筋膜刀下端刀口贴紧施术部位外缘,并以此为轴有表及里,由内向外摇动斧型筋膜刀,对施术部位扫散。弹拨法,医者将筋膜刀灸筒弧形刀着力插入肌筋缝隙之间或肌筋的起止点,由轻而重,由慢而快地弹而拨之,在使用舒缓工具进行筋膜松解的同时也可点燃本艾灸筋膜刀中的艾灸进行温筋散寒,保持筋膜的热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筋膜灸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2),所述内壳(2)外固定套设有外壳(1),所述外壳(1)的顶部可拆卸的设置有筋膜松解工具(5),所述内壳(2)的底部设置有推出装置(7);
所述推出装置(7)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内壳(2)底部的旋钮(75),所述旋钮(75)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74),所述内壳(2)上转动设置有与所述主动齿轮(74)相适配的从动齿轮(72),所述从动齿轮(72)的转轴与所述主动齿轮(74)的转轴相垂直,所述从动齿轮(72)上固定设置有传动转子(73),所述传动转子(73)上设置有传动条(71),所述内壳(2)上开设有用于通过传动条(71)的凹槽,所述内壳(2)内滑动设置有推子(4),所述推子(4)与所述传动条(7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筋膜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筋膜松解工具(5)为第一筋膜刀头,所述第一筋膜刀头包括第一刀体(51),所述第一刀体(5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部(52),所述第一连接部(52)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刀体(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刀体(51)上围设有上刀刃、下刀刃、左刀刃和右刀刃,所述上刀刃为钉齿形,所述第一连接部(52)的内侧设置有燃烧腔,所述第一连接部(52)的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52)上的螺纹相适配的螺纹,所述第一刀体(51)上开设有与所述燃烧腔连通的烟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筋膜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筋膜松解工具(5)为第二筋膜刀头,所述第二筋膜刀头包括第二刀体(53)和第二连接部(54),所述第二刀体(53)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54)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部(54)内侧设置有燃烧腔,所述第二连接部(54)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54)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燃烧腔的烟孔,所述第二刀体(53)上设置有左刀刃、右刀刃和上刀刃,所述上刀刃为向内凹陷的弧形刀刃,所述左刀刃、右刀刃和上刀刃均左钝化处理且刀刃之间的连接处做圆角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筋膜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筋膜松解工具(5)为第三筋膜刀头,所述筋膜松解工具(5)为第三筋膜刀头,所述第三筋膜刀头包括第三刀体(55)和第三连接部(56),所述第三刀体(55)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三连接部(56)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三连接部(56)内侧设置有燃烧腔,所述第三连接部(56)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三连接部(56)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燃烧腔的烟孔,所述第三刀体(55)上设置有左刀刃、右刀刃和上刀刃,所述右刀刃为钉齿形,所述上刀刃为U形,所述左刀刃、右刀刃和上刀刃均左钝化处理且刀刃之间的连接处做圆角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筋膜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筋膜松解工具(5)为第四筋膜刀头,所述筋膜松解工具(5)为第四筋膜刀头,所述第四筋膜刀头包括第四刀体(57)和第四连接部(58),所述第四刀体(57)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四连接部(58)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四连接部(58)内侧设置有燃烧腔,所述第四连接部(58)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第四连接部(58)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燃烧腔的烟孔,所述第四刀体(57)上设置有左刀刃、右刀刃和上刀刃,所述上刀刃为向内凹陷的弧形刀刃,所述右刀刃和所述左刀刃左右对称为V形刀刃,所述左刀刃、右刀刃和上刀刃均左钝化处理且刀刃之间的连接处做圆角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筋膜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和所述外壳(1)均为圆筒形,所述推子(4)为圆柱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筋膜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子(4)上设置有用于夹持灸条(3)的夹具(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筋膜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74)设置在所述内壳(2)底部的内侧,所述内壳(2)内还设置有隔板(8),所述隔板(8)设置在所述从动齿轮(72)与所述推子(4)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一种筋膜灸具,其特征在于,烟孔上设置有隔灰网(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筋膜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转子(73)外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传动条(71)压在所述传动转子(73)上的压板(76),所述压板(76)与所述内壳(2)固定连接。
CN202221493032.6U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筋膜灸具 Active CN220477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93032.6U CN220477634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筋膜灸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93032.6U CN220477634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筋膜灸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77634U true CN220477634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24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93032.6U Active CN220477634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筋膜灸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776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30603B2 (ja) 脂肪の塊りの除去による身体の美容処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090198157A1 (en) Ultrasound moxibustion method and device
BRPI0408740B1 (pt) "non-therapeutic treatment system for reducing the body perimeter in a treatment region"
KR102428353B1 (ko) 고강도 집속 초음파 시술 장치 및 그 시술 방법
CN204428422U (zh) 一种新型微型多功能穴位按摩探头
CN208911085U (zh) 一种带遥控提插、捻转的拔罐针灸装置
CN108210318A (zh) 一种温度可调的艾灸罐
CN107693321A (zh) 头部按摩器
CN220477634U (zh) 一种筋膜灸具
CN105848596A (zh) 用于软组织解剖的方法和装置
CN205215708U (zh) 一种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
CN114831700A (zh) 一种筋膜灸具
CN111374888A (zh) 一种医用艾灸器
CN208626211U (zh) 一种温度可调的艾灸罐
CN207928493U (zh) 温针辅助系统及温针医疗器具
KR20170074716A (ko) 집속 초음파 시술 장치
CN108434608A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温针灸器具及其应用设备
CN210872869U (zh) 一种用于推拨病筋的组合型棍针
CN209713666U (zh) 麦灸棒
CN205386171U (zh) 旋转针刀
KR20170074715A (ko) 집속 초음파 시술 장치
CN208114930U (zh) 一种振动式弩药针
CN215175234U (zh) 一种艾条熄灭装置
KR101727629B1 (ko) 뜸 기구
CN207979743U (zh) 一种温针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