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15708U - 一种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15708U
CN205215708U CN201521020512.0U CN201521020512U CN205215708U CN 205215708 U CN205215708 U CN 205215708U CN 201521020512 U CN201521020512 U CN 201521020512U CN 205215708 U CN205215708 U CN 205215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xibustion
gear
holding part
integration
control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205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辉
程井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10205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15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15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1570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控制部、容置部和施灸部,容置部侧壁设有储药部和电机,控制部或容置部的壳体外部设有控制钮,用于控制电机的开启、转速和转向;施灸部设有纵向重叠设置的施灸盘和调节盘,施灸盘和调节盘的盘面开设有施灸口,施灸盘和调节盘的边缘分别与一侧的齿轮啮合,齿轮的中心与传动轴固定,传动轴为电机的输出轴或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本实用新型集自动回旋灸和雀啄灸于一体,而体积小巧,结构紧凑,成本低,无需复杂的机构和控制系统,同时可在自动熏灸过程中结合药剂施治,可以控制旋转灸过程的转速、转向和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用品,具体说是一种利用艾灸治疗的灸具。
背景技术
灸疗法是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的治疗保健方法,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正确运用灸疗法可以对人体各种疑难病症均可有疗效,而副作用极小,是花费低而标本兼治的传统医学精华。
艾灸疗法通常使用燃烧艾条对人体相应部位进行熏灸,需要专门的医师施治,且医师长时间的手持艾条施灸易于劳累,更况且旋转灸、雀啄灸的施灸的动作、方向、距离等要求会更加消耗体力;燃着的艾条容易落灰,影响场地清洁。如果以电机带动艾条旋转不仅体积大,转动范围大,容易失去精准,而且造价高、消耗能源,电池难以带动,在此基础上实现雀啄灸则更加困难。如何以小的体积集成旋转灸和雀啄灸并实现低的成本是目前传统医学传承者们在力争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以小的体积实现可旋转灸和雀啄灸。
所述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控制部、容置部和施灸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部为中部贯通的圆柱状,侧壁设有储药部和电机,所述储药部是与容置部连接的储药介质,或者内置储药介质的储药腔,所述储药腔内壁设有释药孔;
所述控制部为顶部封闭的圆柱状,控制部或容置部的壳体外部设有控制钮,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开启、转速和转向;所述控制部或容置部的侧壁设有夹具,用于夹持艾条;
控制部与所述容置部的壳体侧壁部分嵌套,在控制部与容置部的嵌套重叠部分分别设有通气窗和通气孔,使控制部与容置部相对转动时可调节通孔面积;
所述施灸部为顶部和底部开口的盘状,中部设有纵向重叠设置的施灸盘和调节盘,施灸盘和调节盘的盘面均开设有施灸口,盘面中心可转动地嵌入转轴,施灸盘和调节盘的边缘设有齿,分别与一侧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与传动轴固定,所述传动轴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或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一种传动结构的实施例为,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比为0.2~0.8或为其倒数;所述传动轴贯穿固定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传动轴的底端可转动地嵌入施灸部底端的壳体内。
进一步的一种可实现单纯雀啄灸的实施例为,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的传动轴设有离合装置,在第二齿轮对应的施灸部底端壳体设有操作槽,所述传动轴下端穿入所述操作槽内并在传动轴的下端部设有操作柄,操作柄用于控制所述离合装置的连接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储药部环绕所述容置部的内壁设置,所述储药介质为海绵或棉花。
进一步的一种施灸盘的结构实施例,所述施灸盘和调节盘的施灸口均为阴阳鱼形,或均为成对设置的扇形。
进一步的一种艾条夹具结构为,所述夹具通过一对设于壳体外部的夹具操作钮控制,在壳体内设有用于夹紧艾条的夹持部,在夹持部和夹具操作钮之间设有弹力夹持机构。
或者,所述夹具为设于控制部底部的插针或弹簧夹。
优化地,所述施灸部的横截面为圆形,直径为容置部外轮廓直径的1.2~2倍。
进一步地,与所述转轴固定或嵌套地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端与施灸部或容置部的壳体固定。
进一步地,在施灸部的顶部或底部开口处、或者容置部的底部开口处设有滤网;在控制部内设有电池和/或外接电源接口。
本实用新型集自动回旋灸和雀啄灸于一体,而体积小巧,结构紧凑,成本低,无需复杂的机构和控制系统,同时可在自动熏灸过程中结合药剂施治,灸疗过程中无灰无明火,可以控制旋转灸过程的转速、转向和强度。
施灸口以叠装的施灸盘和调节盘做同轴异速旋转,可以在施灸口同时实现旋转灸和雀啄灸的效果,将离合装置脱离可以实现单纯的雀啄灸效果,调整转速或者更换施灸盘使施灸盘与调节盘同步旋转可以实现旋转灸的效果,而灸具体积小巧,施灸位置精准稳定,耗电量微小,单个电池足以带动。
支撑施灸盘和调节盘的转轴由设置于施灸盘和调节盘之间的连接杆定位,连接杆可设置为细杆辐射状,可以降低高温烤炙;在调节盘的上方设置滤网可以防止艾条的灰烬落下。
在容置部内壁设置储药部,可以储存足够的施治药剂,在施灸治疗的同时施以药物渗透,药物被加热后挥发,可加强疗效。而储药部内置储药介质后可以起到隔热作用,手持灸具的外侧壁不会被烫伤。而储药部使灸具的重心降低,更利于施治过程的稳定。
电机的转向、转速和启动控制电路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线路,而可以实现同样的改变旋转灸旋转方向和转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实施例一,
图3是图1的仰视图实施例二,
图4是电机控制线路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1—电源开关,2—调速器,3—换向开关,4—电池,5—电路板,6—控制部,7—夹持柄,8—夹具操作钮,9—通气窗,10—通气孔,11—电机,12—容置部,13—传动轴,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调节盘,17—施灸盘,18—转轴,19—凹槽,20—连接杆,21—施灸部,22—储药介质,23—释药孔,24—储药部,25—艾条,26—夹具,27—离合装置,28—操作柄,29—操作槽,30—施灸口,31—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图中实施例的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控制部6、容置部12和施灸部21,整体大致为圆柱形,顶部密封,底部设有施灸口。
所述容置部12为中部贯通的圆柱状,侧壁设有储药部24和电机11,所述储药部内壁设有释药孔23,储药部内设有储药介质22;所述储药部24环绕所述容置部的壳体内部或外侧设置,储药部24环绕容置部壳体的外侧设置的结构时,容置部的壳体被环绕部分设有释药孔23。或者,储药部24为带有夹层的腔体,腔体的内侧壁设有释药孔23,腔体内置储药介质22。
所述储药介质22为海绵,针对不同的病症使用不同的液体药剂,或者使用较为通用的活血、疏通经络类药物配合施灸可以较为显著地提升药物和艾灸的渗透效果,起到疏经活络,调达对应位置经络的作用,调动机体自身的运行和调节能力,使经脉畅通,针对对应的穴位施治往往可以起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所述控制部6为顶部封闭的圆柱状,控制部或容置部的壳体外部设有控制钮,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开启、转速和转向;简单的控制线路图如图4所示,由于线路简单,可以无需电路板既可实现,其中换向开关3使用双刀双掷开关,仅通过导线连接到直流电机即可,调速器2使用变阻器使用电阻调速可实现电机的转速变化,还可以节省电能,由于电机负载小,仅使用电池4供电即可,电池4内置于控制部内。
控制部6设有可与容置部配合调节的气窗,控制部与所述容置部的壳体侧壁部分嵌套,在控制部与容置部的嵌套重叠部分分别设有通气窗9和通气孔10,使控制部与容置部相对转动时可调通孔面积;通孔面积大小决定了艾条燃烧时的供氧量,间接影响到了艾条燃烧的温度和时间。
控制部还设有用于夹持艾条25的夹具26,简易的夹具可设计为固定于控制部底部的插针或弹簧夹。
一种夹具的实施例为带有操作柄的圈状的弹簧,捏合操作柄时,弹簧圈直径变大,放松操作柄时,弹簧圈直径变小,可用于夹持艾条。
另一种夹具实施例如图1中所示,所述夹具26通过一对设于壳体外部的夹具操作钮8控制,在壳体内设有用于夹紧艾条的夹持柄7,在夹持柄和夹具操作钮之间设有弹力夹持机构。图1中,弹力夹持机构设置在艾条上端部的相对两侧,是一个被弹簧推动夹持柄7一端的杠杆,夹具未被施力时,夹持柄一端的杠杆推进夹持柄7,夹紧艾条的上部,杠杆的另一端与夹具操作钮8接触,当需要放置或取下艾条时,按下一对夹具操作钮8,使杠杆支点另一端压缩弹簧,松开夹持柄7。
如图1、2,所述施灸部21为顶部和底部开口的盘状,与容置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施灸部的中部设有纵向叠放的施灸盘17和调节盘16,图中,施灸盘17在底部,调节盘16在上层。作为可选的实施例,在施灸部的顶部或底部开口处、或者容置部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滤网31;可以防止艾条燃烧的灰烬落出。
施灸盘和调节盘的盘面开设有施灸口30,施灸盘和调节盘的中心被转轴18可转动地嵌入连接和定位,可在施灸盘和调节盘的设置高度将转轴设置两道水平的凹槽,施灸盘和调节盘的中心孔可嵌入凹槽而不大于转轴的直径,使转盘可以绕转轴旋转,起到轴承的作用。同样地,所述转轴18固定或嵌套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可为丝线状,外端与施灸部的壳体固定,由于转轴可以不随盘片转动,转轴与连接杆可以固定为一体,并与施灸部的壳体固定,目的是固定转轴的位置。
如图1,施灸盘和调节盘的边缘设有齿,分别与一侧的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5啮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与传动轴13固定,所述传动轴13为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或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因此,电机输出轴旋转时,带动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5同步旋转,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5分别带动施灸盘和调节盘旋转,改变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5的直径就可以改变施灸盘和调节盘的转动速度。为使传动轴稳定,所述传动轴贯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传动轴的底端可转动地嵌入施灸部底部的壳体内。
一种施灸盘的结构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施灸盘和调节盘的施灸口30均为阴阳鱼形,也就是施灸盘和调节盘上均近设有一个开口,上下层的阴阳鱼同为顺时针或同位逆时针转动,由于上下层阴阳鱼的转速不同,二者的公共开口部分的面积也在同时发生变化,使透过开口辐射到施灸部位的能量相应发生变化,并且变化规律遵循阴阳理论的阴极生阳、阳极而阴、阴阳循环、生生不息的特点。
另一种施灸盘的结构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施灸盘和调节盘的施灸口30均为成对设置的扇形,图中施灸口为对称设置的一对90度的扇形开口,上、下层盘片相对旋转后开口角度从0变化到2×90度,然后变回0度,循环变化,同时开口本身旋转。对指定部位施加旋转灸的同时热辐射强度也在周期脉动变化,对施灸部位形成脉冲刺激,达到雀啄灸和旋转灸的效果。
如图5所示,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的传动轴设有离合装置27,在第二齿轮对应的施灸部底部壳体设有操作槽29,在所述操作槽侧的齿轮转轴设有操作柄28,用于控制所述离合装置的连接状态。离合装置可设置为下部转轴插入上部的方式,在下部转轴插入后,下部转轴与上部转轴同步转动,通过操作柄28将下部转轴上部拔下后,下部转轴脱离上部转轴,下部的第二齿轮失去动力,使得施灸盘保持静止状态,调节盘的转动使下部施灸口位置固定而间歇开放,形成雀啄灸的效果。
如果施灸盘被第二齿轮带动跟随传动轴旋转,更换第二齿轮为与第一齿轮同等直径,施灸盘与调节盘同等直径,并使施灸盘与调节盘开口对齐,同步旋转形成旋转灸的效果;如果施灸盘与调节盘的直径不等导致旋转角速度产生差异,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也可以调节旋转脉动的速度和效果。
从图1可见,所述施灸部的直径比容置部的外轮廓直径稍大,可以使灸具更加稳定,甚至在施灸口大致水平状态下,可以直接放置在患者的皮肤表面。
在控制部内设有电池4,由于微型电机负载较小,耗电量较小,电池足以带动一次治疗,方便长期治疗还可以设置外接电源接口,还可以增设定时提醒电路,开始艾灸治疗后自动计时,到时间提供提醒,给自动艾灸治疗带来更大的便利。

Claims (10)

1.一种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控制部(6)、容置部(12)和施灸部(21),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部为中部贯通的圆柱状,侧壁设有储药部(24)和电机(11),所述储药部是与容置部(12)连接的储药介质(22),或者内置储药介质(22)的储药腔,所述储药腔内壁设有释药孔(23);
所述控制部为顶部封闭的圆柱状,控制部或容置部的壳体外部设有控制钮,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开启、转速和转向;所述控制部或容置部的侧壁设有夹具(26),用于夹持艾条(25);
控制部与所述容置部的壳体侧壁部分嵌套,在控制部与容置部的嵌套重叠部分分别设有通气窗(9)和通气孔(10),使控制部与容置部相对转动时可调节通孔面积;
所述施灸部为顶部和底部开口的盘状,中部设有纵向重叠设置的施灸盘(17)和调节盘(16),施灸盘和调节盘的盘面均开设有施灸口(30),盘面中心可转动地嵌入转轴(18),施灸盘和调节盘的边缘设有齿,分别与一侧的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5)啮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与传动轴(13)固定,所述传动轴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或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比为0.2~0.8或为其倒数;所述传动轴贯穿固定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传动轴的底端可转动地嵌入施灸部底端的壳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的传动轴设有离合装置(27),在第二齿轮对应的施灸部底端壳体设有操作槽(29),所述传动轴下端穿入所述操作槽内并在传动轴的下端部设有操作柄(28),操作柄用于控制所述离合装置的连接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部(24)环绕所述容置部的内壁设置,所述储药介质(22)为海绵或棉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施灸盘和调节盘的施灸口(30)均为阴阳鱼形,或均为成对设置的扇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26)通过一对设于壳体外部的夹具操作钮(8)控制,在壳体内设有用于夹紧艾条的夹持部,在夹持部和夹具操作钮之间设有弹力夹持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为设于控制部底部的插针或弹簧夹。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施灸部的横截面为圆形,直径为容置部外轮廓直径的1.2~2倍。
9.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转轴(18)固定或嵌套地设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的外端与施灸部或容置部的壳体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其特征在于:在施灸部的顶部或底部开口处、或者容置部的底部开口处设有滤网(31);在控制部内设有电池(4)和/或外接电源接口。
CN201521020512.0U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15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0512.0U CN205215708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0512.0U CN205215708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15708U true CN205215708U (zh) 2016-05-11

Family

ID=55890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20512.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15708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1570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7198A (zh) * 2015-12-10 2016-02-03 田辉 一种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
CN106074146A (zh) * 2016-06-03 2016-11-09 陈智凌 一种穴位艾灸机
CN106074148A (zh) * 2016-08-15 2016-11-09 梁俊 一种可调节的艾灸盒
CN114869747A (zh) * 2022-04-29 2022-08-09 嘉兴福气多温控床有限公司 膝关节艾灸及岫玉灸用保护套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7198A (zh) * 2015-12-10 2016-02-03 田辉 一种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
CN106074146A (zh) * 2016-06-03 2016-11-09 陈智凌 一种穴位艾灸机
CN106074148A (zh) * 2016-08-15 2016-11-09 梁俊 一种可调节的艾灸盒
CN114869747A (zh) * 2022-04-29 2022-08-09 嘉兴福气多温控床有限公司 膝关节艾灸及岫玉灸用保护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7198A (zh) 一种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
CN205215708U (zh) 一种可控回旋、雀琢灸一体化灸具
CN208911085U (zh) 一种带遥控提插、捻转的拔罐针灸装置
CN205007265U (zh) 一种防烫艾灸装置
CN108210318A (zh) 一种温度可调的艾灸罐
CN201304135Y (zh) 电动刮痧、拔罐两用器
CN104490591A (zh) 一种理疗仪的工作方法及理疗仪
CN109044816A (zh) 一种石墨烯沉艾烟温熨仪器具
CN207203083U (zh) 一种可旋转的艾灸头
CN105596208A (zh) 全自动回旋灸艾灸盒
CN208626211U (zh) 一种温度可调的艾灸罐
CN214858129U (zh) 一种男性性功能康复治疗仪
CN209770880U (zh) 电温针灸器和电温针灸仪
CN108434608A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温针灸器具及其应用设备
CN204521558U (zh) 一种理疗穿戴服饰
CN209405211U (zh) 一种按摩轮足浴盆
CN210250553U (zh) 一种石墨烯沉艾烟温熨仪器具
CN204352171U (zh) 一种肩部艾灸设备
CN209714004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多功能康复护理带
CN109316347B (zh) 一种艾灸仪末端执行器
CN204352174U (zh) 一种多功能艾灸椅
CN205215709U (zh) 一种多功能电子热灸器
CN205649634U (zh) 智能温控回旋艾灸盒
CN104800073B (zh) 灸疗头及便携式灸疗器
CN220293835U (zh) 一种砭针保健灸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1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