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75515U - 一种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75515U
CN220475515U CN202322115541.6U CN202322115541U CN220475515U CN 220475515 U CN220475515 U CN 220475515U CN 202322115541 U CN202322115541 U CN 202322115541U CN 220475515 U CN220475515 U CN 220475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tor
controller
motor body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1554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义超
雷云
李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Zongshen General Power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Zongshen General Power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Zongshen General Power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Zongshen General Power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1554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75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75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75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导风外罩、冷却风扇和控制器,冷却风扇与电机本体连接,控制器位于电机本体侧面,其中:还包括有导风板,电机本体安装在导风板内,导风外罩上开设有多个进风口且安装在导风板的进风侧,冷却风扇位于导风板的进风侧,控制器设置在导风板内。本实用新型保证了电机本体和控制器都能得到很好的冷却;只要电机能正常运转,电机和控制器的冷却功能就能得到保障,冷却的风力大,效果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对于大功率的电机尤其适合。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控制器散热结构的无刷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大量热量,为了能够及时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目前,市场上传统电机的散热虽然有加冷却风扇的,但风量衰减很快。这是因为扇吹出的风在风扇出风口处较大,但是由于没有对冷却风进行导向,距离出风口越远,衰减也就越快。并且,对于功率较大的电机,发热量很大,其轴向尺寸又都较长,也就是其末端距离风扇出风口比较远,因此其末端风量很小,由此可见传统结构对这种功率较大的电机的冷却效果是比较差的,同时也容易造成电机冷热不均,引起电机变形和功率衰减。
同时大功率电机所需的控制器流过的电流很大,发热量也大,容易造成控制板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损坏,引发机器故障,可靠性降低。传统的做法是增加散热筋来自然冷却,但这样很难把温度降在安全的范围。单独增加一个风扇来给控制器散热的成本又太高,机器也变得复杂。
中国专利文献CN202059297U公开了一种散热共享的一体化永磁同步电动机,主要包括机座、控制器功率模块、电机风叶和风罩,控制器功率模块位于机座上部,控制器功率模块底部设有控制器散热底座,控制器散热底座与机座的上表面之间有一定空间,机座的一端伸出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电机风叶,电机风叶的前端设有风罩。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转轴带动电机风叶转动,使风吹机座三个面的散热筋,控制器一个面的散热筋,来实现一体化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机本体与控制器一起散热的效果。由于电机风叶是依靠电机的转轴带动旋转,凭借的是机械的动力,不容易损坏,维护成本低,且可靠性高。该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不足:该现有技术中虽然实现了对控制器和电机本体的一起散热效果,但是对控制器的散热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的控制器散热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导风外罩、冷却风扇和控制器,冷却风扇与电机本体连接,控制器位于电机本体侧面,其中:还包括有导风板,电机本体安装在导风板内,导风外罩上开设有多个进风口且安装在导风板的进风侧,冷却风扇位于导风板的进风侧,控制器设置在导风板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中,在电机本体外面增加设置导风板后,利用导风板对电机本体周围进行围合,也就会在电机本体周围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因此冷却风在流动的过程中出现的衰减会很小,也就能够一直维持较高的冷却风量,从而快速带走电机本体以及控制器产生的热量,保证了良好的散热效果。
优选地,导风板沿电机本体外圆周方向设置。本方案中,导风板沿电机本体外圆周方向的设置能够对冷却风进行导向,进一步保证冷却风能够吹过整个电机本体,以实现对整个电机本体的冷却。
优选地,导风板与电机本体之间设有2~6mm间隙。本方案中,导风板与电机本体之间2~6mm的间隙能够保证冷却风量足够大的同时也保证了冷却风的风速。
优选地,电机后盖、控制器和电机本体上均设有与电机本体的旋转轴相平行的多个散热片。本方案中,散热片的设置能够增大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优选地,进风口为六边形通孔。本方案中,选用六边形通孔作为进风口的设计,与其他形状的进风口相比,能够增加进风口面积,从而增大冷却风量,提高冷却效果。
优选地,控制器位于导风外罩与导风板所组成空间的内部。本方案中,将控制器设置在导风外罩与导风板组成空间的内部,进一步保证冷却风能够吹向控制器的散热片上并沿着散热片的方向进行流动,以及时的带走控制器所产生的发热量,保证控制器里面电子元器件的安全。
优选地,控制器全部位于导风板内。本方案中,将控制器全部设置在导风板内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控制器整体的散热。
优选地,控制器位于导风板的进风侧,导风外罩内壁上与控制器相对位置处设有与冷却风扇旋转中心同心的弧形出风口;导风板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分别设有电机前盖和电机后盖。
现有技术中,由于是将控制器设在了远离电机风叶的一侧,因此当冷却风到达控制器的时候,由于风量在到达控制器之前出现了衰减,因此能够到达控制器的冷却风量很小,对控制器的冷却效果差。本方案中,将控制器设置在了导风板的进风侧,因此在对控制器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此时并没有出现衰减,能够保证对控制器的冷却效果;其次,弧形进风口与导风外罩上进风口的设计能够将冷却风直接导向控制器,以及时带走控制器所产生的发热量;再有,电机前盖和电机后盖设置后,利用导风外罩、电机前盖和电机后盖组成了电机本体的冷却通道,对冷却风进行导向,保证冷却风有足够的风量进行有序流动,可以完整的吹过整个电机本体外表面,保证电机本体的及时均匀冷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中,电机本体和控制器的冷却效果得到保障,冷却的风力大,效果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对于大功率的电机尤其适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导风外罩、导风板、控制器、电机前盖与电机后盖组成冷却风道,对冷却风扇高速转动下的产生的风进行了合理的导向和分配,保证了电机本体和控制器都能得到很好的冷却;只要电机能正常运转,电机和控制器的冷却功能就能得到保障,冷却的风力大,效果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对于大功率的电机尤其适合。
2、导风板、进风口、控制器位置以及散热片等结构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导风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1、定义
旋转中心: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
同心:指的是弧形出风口的圆心与冷却风扇中心位置相同。
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导风外罩1、弧形出风口1A、冷却风扇2、电机本体3、外壳31、控制器4、导风板5、电机转轴6、电机前盖7、电机后盖8。
说明:图1和图3中箭头的方向代表了冷却风的流向。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4所示:一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3、导风板5、导风外罩1、冷却风扇2和控制器4,电机本体3设有外壳31且安装在导风板5内,导风板5沿电机本体3外圆周方向设置,导风板5与电机本体3之间设有2~6mm间隙。
冷却风扇2设于电机本体3且位于导风板5的进风侧,具体的,电机本体3伸出有电机转轴6,冷却风扇2与电机转轴6连接。导风板5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分别设有电机前盖7和电机后盖8。
导风外罩1上开设有多个进风口且安装在导风板5的进风侧,进风口为六边形通孔。控制器4设置在导风板5内,可以部分或全部位于导风板5内,在部分位于导风板5内时,将控制器4的高发热部分设置在导风板5内,本实施例中,控制器4被全包在导风板5内,具体的,控制器4安装在电机本体3的外壳31侧面,控制器4位于导风外罩1与导风板5所组成空间的内部。导风外罩1内壁上与控制器4相对位置处设有与冷却风扇2旋转中心同心的弧形出风口1A。
电机后盖8、控制器4和电机本体3的外壳31上均设有与电机本体3的旋转轴相平行的多个散热片。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电机内具有两条冷却风道,分别是电机本体3的冷却风道和控制器4的冷却风道。其中,电机本体3的冷却风道通过导风外罩1、冷却风扇2、电机本体3、导风板5、电机前盖7和电机后盖8组成。电机本体3旋转带动冷却风扇2一起旋转,产生的冷却风通过导风外罩1吹向电机本体3和电机后盖8的散热片,电机本体3、电机后盖8的散热片和导风板5组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使冷却风只能沿着散热片的方向流动,这样冷却风就从电机本体3的电机前盖7吹到了电机后盖8。由于导风空间相对密闭,因此冷却风的衰减很小,可以一直维持较高的冷却风量,快速的带走电机本体3产生的热量。这样整个电机的外表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冷却,既能快速降温,又能防止传统电机前后冷热不均匀,这对于大功率电机非常重要。
另一条冷却风道为控制器4的冷却风道。电机本体3旋转带动冷却风扇2一起旋转,产生的冷却风通过导风外罩1进行导向,并通过导风外罩1的弧形出风口1A流出,由于控制器4与弧形出风口1A相对设置,因此冷却风就吹向控制器4的散热片上,并沿着控制器4的散热片方向进行流动,控制器4就能快速降温,避免积热,保证机器的可靠运行。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导风外罩、冷却风扇和控制器,所述冷却风扇与所述电机本体连接,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电机本体侧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风板,所述电机本体安装在所述导风板内,所述导风外罩上开设有多个进风口且安装在所述导风板的进风侧,所述冷却风扇位于所述导风板的进风侧,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导风板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沿所述电机本体外圆周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电机本体之间设有2~6mm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后盖、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机本体上均设有与所述电机本体的旋转轴相平行的多个散热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为六边形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导风外罩与所述导风板所组成空间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全部位于所述导风板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导风板的进风侧,所述导风外罩内壁上与所述控制器相对位置处设有与所述冷却风扇旋转中心同心的弧形出风口;所述导风板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分别设有电机前盖和电机后盖。
CN202322115541.6U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电机 Active CN220475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5541.6U CN220475515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5541.6U CN220475515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75515U true CN220475515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800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15541.6U Active CN220475515U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755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0151B (zh) 内置散热风道的永磁伺服电机
CN110382356A (zh) 无人机的动力组件和无人机
CN109639030A (zh) 一种高速电机及包括其的电吹风
CN220475515U (zh) 一种电机
CN108429403B (zh) 一种基于冷却液的电机自驱动冷却结构
CN219643715U (zh) 发电机双风道散热结构
CN209516802U (zh) 散热电机
CN209088698U (zh) 强冷高效电机
CN218456378U (zh) 便于调节功率的伺服电机
WO2013062411A1 (en) Wind turbine with cooling system
CN217305525U (zh) 激光雷达散热结构及激光雷达
CN115664165A (zh) 逆变器及电源设备
CN208939755U (zh) 高效散热电机
CN212137477U (zh) 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
CN209250390U (zh) 一种周向布管式通风散热电机
CN110855080A (zh) 一种五相异步感应电机的通风散热系统
CN206922590U (zh) 一种节能电机
CN114194403B (zh) 驱动装置的散热结构及飞行器
CN217388410U (zh) 一种电控一体式电机
CN111121169A (zh) 一种空调内机的风扇电机散热结构
CN210744911U (zh) 内部散热的无人机电机座
CN218976482U (zh) 一种对电机和控制器同时散热的结构
CN117294076B (zh) 一种电机散热系统及无人机动力装置
CN218113004U (zh) 一种电动垂起飞行器
CN215226925U (zh) 一种风道系统以及应用其的箱式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