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75017U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75017U
CN220475017U CN202323512200.9U CN202323512200U CN220475017U CN 220475017 U CN220475017 U CN 220475017U CN 202323512200 U CN202323512200 U CN 202323512200U CN 220475017 U CN220475017 U CN 220475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w energy
connector
frame
energy automobile
i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5122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孝红
郭紫威
孙雪梅
孟永帅
李新伟
朱琳
佟得利
温雪
林琦
刘立春
刘志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Automobile Industr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Automobile Industr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Automobile Industr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Automobile Industr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235122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75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75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75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框架的正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壁安装有弯板,所述弯板的内侧安装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的底面安装有导线,所述导线在远离感应器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正面安装有伸缩杆,所述活动槽的内底壁安装有弹簧。通过凹槽、弯板、感应器、连接器、导线和伸缩杆之间的配合,把充电插头插进凹槽内,然后当充电期间发生漏电现象会被感应器感应到,感应器把信息通过导线传递给连接器,连接器对伸缩杆进行供能,使伸缩杆向外推动弯板,弯板则会向外推动充电插头,实现断电现象,解决了安全事故发生对人员造成损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新型能源替代传统燃油的汽车,常见的新能源包括电能、太阳能、氢能等,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具有更低的排放和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而且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并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到社会需求的推动,使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新能源汽车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就需要去充电桩站台进行供能处理,让操作人员把充能头插进汽车充电口内,但是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的时候,无法确保充电过程中会不会发生漏电现象,如果充电过程中发生漏电,而且操作人员也没有发现,并且没有及时进行断电处理,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对人员造成损害。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具有检测漏电并及时断电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框架的正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壁安装有弯板,所述弯板的内侧安装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的底面安装有导线,所述导线在远离感应器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正面安装有伸缩杆,所述活动槽的内底壁安装有弹簧。
为了让弯板能进行上升下降运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在远离连接器的一端与弯板的背面为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弯板的背面为固定连接。
为了对连接器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内侧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的内壁与连接器的一端为固定连接。
为了对活动杆进行支撑,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优选的,所述框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
为了让盖盘便于进行翻盖运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在远离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盖盘。
为了让滑板有一个稳定的运动环境,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优选的,所述框架的正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
为了让滑板带动支撑板进行运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优选的,所述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背面与框架的正面为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凹槽、弯板、感应器、连接器、导线和伸缩杆之间的配合,把充电插头插进凹槽内,然后当充电期间发生漏电现象会被感应器感应到,感应器把信息通过导线传递给连接器,连接器对伸缩杆进行供能,使伸缩杆向外推动弯板,弯板则会向外推动充电插头,实现断电现象,解决了安全事故发生对人员造成损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凹槽、滑槽、滑板和支撑板之间的配合,当把充电插头插进凹槽内,可以先让滑板在滑槽内进行滑动移动,然后滑板带动支撑板进行移动,把支撑板移动到指定位置固定牢固,当发生漏电的时候,充电插头被向外推出的时候,支撑板则会对充电插头进行支撑,防止充电插头被推出的时候掉落到地上,解决了充电插头被推出掉落到地方使插头出现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框架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线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凹槽;3、连接柱;4、活动槽;5、弯板;6、感应器;7、导线;8、连接器;9、伸缩杆;10、弹簧;11、安置槽;12、支架;13、活动杆;14、斜板;15、盖盘;16、滑槽;17、滑板;18、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包括框架1,框架1的正面开设有凹槽2,凹槽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框架1的正面开设有活动槽4,活动槽4的内壁安装有弯板5,弯板5的内侧安装有感应器6,感应器6的底面安装有导线7,导线7在远离感应器6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器8,连接器8的正面安装有伸缩杆9,活动槽4的内底壁安装有弹簧10。
本实施例中:当把充电插头插进凹槽2内出现漏电的时候,会被感应器6感应到并通过导线7传递给连接器8,使连接器8驱动伸缩杆9,从而伸缩杆9则能向外推动弯板5,弯板5向外推动充电插头,实现断电处理,同时当伸缩杆9在进行伸缩运动时候,会带动弹簧10进行运动,并且弹簧10能对弯板5起到减震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技术优化方案,伸缩杆9在远离连接器8的一端与弯板5的背面为固定连接,弹簧10的一端与弯板5的背面为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伸缩杆9在远离连接器8的一端与弯板5的背面为固定连接,伸缩杆9不仅对弯板5起到支撑的作用,而且伸缩杆9进行伸缩运动的时候则能带动弯板5进行运动,同时弯板5对弹簧10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而弹簧10则对弯板5起到减震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技术优化方案,框架1的内侧开设有安置槽11,安置槽11的内壁与连接器8的一端为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安置槽11的内壁与连接器8的一端为固定连接,安置槽11则对连接器8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并且固定牢固的连接器8则能更平稳地对伸缩杆9进行供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技术优化方案,框架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架12,支架1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3。
本实施例中:通过框架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架12,使框架1对支架12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把支架12固定牢固则能确保活动杆13能安稳地进行工作,同时通过支架1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3,支架12不仅可以对活动杆13起到支撑的作用,而且还不会影响活动杆13在支架12内进行旋转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技术优化方案,活动杆1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斜板14,斜板14在远离活动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盖盘15。
本实施例中:通过活动杆1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斜板14,活动杆13则对斜板14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而且活动杆13进行转动的时候则带动斜板14进行运动,而斜板14对盖盘15起到固定支撑的时候,还能让斜板14带动盖盘15进行运动,从而让盖盘15实现对凹槽2进行盖紧,实现盖盘15对连接柱3起到保护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技术优化方案,框架1的正面开设有滑槽16,滑槽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17。
本实施例中:通过滑槽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17,滑槽16不仅可以对滑板17起到支撑的作用,而且滑板17在滑槽16内进行滑动的时候,可以随时对滑板17进行固定,让滑板17固定在滑槽16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技术优化方案,滑板1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支撑板18的背面与框架1的正面为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滑板1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滑板17对支撑板18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当滑板17进行移动的时候则能带动支撑板18进行移动,这样可以根据充电插头插进凹槽2的位置来移动支撑板18,使支撑板18对充电插头进行支撑,同时通过支撑板18的背面与框架1的正面为活动连接,框架1则不会影响支撑板18在其表面进行移动。
工作原理:先把充电插头插进凹槽2内,然后可以让滑板17在滑槽16内进行滑动从而带动支撑板18到指定位置进行固定,且对充电插头进行支撑而且不影响其进行活动,当发生漏电的时候,则会被感应器6感应到,并且通过导线7把信息传输给连接器8,连接器8则对伸缩杆9进行供能,使伸缩杆9能进行向外运动,且带动弯板5向外运动,而弹簧10也会跟着进行运动,向外推动弯板5则会推动充电插头,实现断电处理,而被推动出的充电插头则会被支撑板18支撑住,从而预防了充电插头掉落到地面出现损坏,当完成之后可以把盖盘15盖上凹槽2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正面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所述框架(1)的正面开设有活动槽(4),所述活动槽(4)的内壁安装有弯板(5),所述弯板(5)的内侧安装有感应器(6),所述感应器(6)的底面安装有导线(7),所述导线(7)在远离感应器(6)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器(8),所述连接器(8)的正面安装有伸缩杆(9),所述活动槽(4)的内底壁安装有弹簧(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9)在远离连接器(8)的一端与弯板(5)的背面为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0)的一端与弯板(5)的背面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侧开设有安置槽(11),所述安置槽(11)的内壁与连接器(8)的一端为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斜板(14),所述斜板(14)在远离活动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盖盘(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正面开设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的背面与框架(1)的正面为活动连接。
CN202323512200.9U 2023-12-22 2023-12-22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 Active CN220475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512200.9U CN220475017U (zh) 2023-12-22 2023-12-22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512200.9U CN220475017U (zh) 2023-12-22 2023-12-22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75017U true CN220475017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800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512200.9U Active CN220475017U (zh) 2023-12-22 2023-12-22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750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2412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2047501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
CN209419541U (zh) 一种自动收放的太阳能光伏板
CN208180798U (zh) 一种新型的新能源充电桩
CN111953048A (zh) 一种智能交通机器人充电机构
CN212046981U (zh) 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新能源电池室外充电装置
CN213705235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共享电池换电柜
CN212098513U (zh) 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2171949U (zh) 一种充电桩充电枪头用放置支架
CN114604124A (zh) 一种具有遮蔽型绕线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其方法
CN210016765U (zh) 一种长时间用于室外的电子信息抗干扰器
CN208722971U (zh) 一种共享电单车用锂电池插接式安装结构
CN219427955U (zh) 一种移动式充电桩
CN220009495U (zh) 一种具有储电功能的充电桩组件
CN219927505U (zh) 一种移动式充电系统的电力补给装置
CN110154806A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户外环保充电桩
CN213676432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充电桩
CN219312756U (zh) 一种铁路变形监测用悬臂式固定自动化全站仪测站
CN215896503U (zh) 一种储能电池的太阳能充电装置
CN11048137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9947916U (zh) 一种新能源车充电枪保护装置
CN214689095U (zh) 一种智能控制的新能源智能充电桩
CN216161989U (zh) 一种具有蓄电功能的太阳能发电机
CN220535437U (zh) 一种双枪直流充电桩
CN219204153U (zh) 一种车载直流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