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69621U - 一种按压式逃生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压式逃生门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69621U CN220469621U CN202322276223.8U CN202322276223U CN220469621U CN 220469621 U CN220469621 U CN 220469621U CN 202322276223 U CN202322276223 U CN 202322276223U CN 220469621 U CN220469621 U CN 2204696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handle
- button
- assembly
- handle
- door 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按压式逃生门锁,包括:外执手组件、内执手组件、锁芯组件及按钮组件;内执手组件包括:内执手及设置在内执手内的内执手转动架;内执手具有座体,座体内开设转动孔,其内壁侧面形成凸起部,其内壁顶面形成凹陷部;内执手转动架的外壁侧面形成弧形卡槽,弧形凹槽具有位于上部的第一挡边及位于下部的第二挡边,内执手转动架的外壁顶面形成容设槽;凸起部位于弧形槽内并且被限位于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之间;锁芯组件包括方形杆及穿过方形杆的扁尺。通过按钮与按钮限位件之间的互相作用关系以及按钮限位件与内执手及内执手转动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实现了简单快捷可靠的解锁开门功能,因此提升了门锁的逃生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家具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按压式逃生门锁。
背景技术
门锁是一种常见的家具五金配件。其功能完全,安全防盗,大大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门锁一般包括内执手和外执手两个部分,两者通过锁芯组件连接起来,整个门锁安装在门和对应的门框上,其中,内执手安装在门内,外执手安装在门外,在门锁处于解锁的状态下,用户可以通过内执手和外执手打开门锁。在门锁处于锁定状态时,用户需要用钥匙从门外开锁。此外,用户在门内还可以将门锁反锁,这样提高安全性。
门锁在设计时,需要考虑逃生的安全性,也就是说,当出现意外情况比如火灾的时候,用户需要快速将门锁解锁,以便开门逃生。
在现有技术中,在门关闭时,如需将门锁锁定,室内侧需将旋钮旋转一定角度或滑动按钮锁定把手。而解锁开门时,需两步骤操作:第一步先将旋钮或按钮复位解锁把手,第二步再转动把手方可开锁。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门锁存在解锁复杂的弊端,也就是室内侧开锁操作繁琐,紧急情况下,易误操作而不能马上开锁,进而延误逃生时间,给用户造成严重的人身威胁。
因此,业界需要提出一种按压式逃生门锁,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按压式逃生门锁,其包括:外执手组件、内执手组件、将所述外执手组件与内执手组件连接起来的锁芯组件、设置在所述外执手组件与内执手组件之间并且与所述锁芯组件连接的锁定组件及设置在所述内执手组件内的按钮组件;其中:
所述内执手组件包括:内执手及设置在所述内执手内的内执手转动架;所述内执手具有座体,所述座体内开设转动孔,其内壁侧面形成凸起部,其内壁顶面形成凹陷部;所述内执手转动架的外壁侧面形成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凹槽具有位于上部的第一挡边及位于下部的第二挡边,所述内执手转动架的外壁顶面形成容设槽;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弧形槽内并且被限位于所述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之间;
所述锁芯组件包括方形杆及穿过所述方形杆的扁尺;
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扣板及锁壳,所述锁壳内设置可以伸入所述扣板内或从扣板内缩回的锁舌,所述锁壳内开设可与所述锁舌联动的锁壳轴孔;
所述按钮组件包括弹性转动设置在所述内执手转动架的容设孔内的按钮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内执手转动架内并且位于所述按钮限位件下方的凸轮及设置在所述内执手转动架内并且位于所述凸轮外端面一侧的按钮,所述按钮与所述凸轮之间设置压簧;所述按钮限位件具有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形成朝上突出的第一球形卡块,中间位置则形成朝下突出的第二球形卡块,另一端形成朝下突出的倒钩;所述凸轮内部开设驱动孔,顶部则形成限位缺口;所述按钮包括柱体,其左侧顶部形成翘块,所述翘块包括平面部及位于所述平面部右侧并且与其衔接的斜坡部;
所述方形杆及扁尺依次穿过所述外执手组件及锁定组件的锁壳轴孔然后伸入所述内执手组件的内执手转动架内,所述扁尺进一步穿过所述凸轮的驱动孔;
所述翘块设置成插入所述容设槽与所述按钮限位件之间的空间,使得所述按钮限位件相对于所述容设槽翘起来,进而促使所述第一球形卡块脱离所述凹陷部内,所述第二球形卡块脱离所述限位缺口。
优选地,所述外执手组件包括外执手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外执手内部的外执手转动架;所述锁芯组件穿过所述外执手转动架而进入内执手转动架内。借助钥匙插入锁芯组件内并且旋转钥匙而可以实现从外部打开门锁。
优选地,所述内执手转动架的容设槽上开设第一枢孔;所述按钮限位件的杆体上靠近所述第一球形卡块的位置开设第二枢孔;借助销轴穿过第一枢孔及第二枢孔而将所述按钮限位件转动安装在所述容设槽内。
优选地,所述按钮组件进一步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销轴的两端,并且弹性抵靠在所述按钮限位件的杆体的顶端,从而在弹性作用下,将所述按钮限位件转动抵压在所述容设槽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杆体的另一端形成朝下突出的倒钩;所述柱体的中间顶部开设钩挂坑;所述倒钩可选择性卡入所述钩挂坑内,从而确保整个按钮处于伸入整个内执手转动架内的状态,从而实现保持门锁解开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锁芯组件还包括套头,其穿设在所述扁尺的左端。
优选地,所述外执手组件还包括外执手装饰盖,其扣合在所述外执手的手柄外侧,以便起到美观作用。
类似地,所述内执手组件还包括内执手装饰盖,其扣合在所述内执手的手柄外侧,以便起到美观作用。
优选地,所述内执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执手的座体的外侧端部的内执手底座,其用于与设置在所述内执手内的内执手转动架配合定位。
优选地,所述扣板为磁吸扣板,所述锁壳为磁性锁壳,这样设置就可让锁舌通过磁吸作用而稳定地吸附在所述扣板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如下: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中,通过按钮与按钮限位件之间的互相作用关系以及按钮限位件与内执手及内执手转动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实现了简单快捷可靠的解锁开门功能,也就是说,用户只需要对按钮进行按压操作即可实现,因此提升了门锁的逃生功能。
总结来说: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1、采用室内侧按压按钮上锁外把手,上锁后室内侧只需下压把手即可解除锁定并开锁,即实现了一个动作开门,使门锁具备室内紧急逃生功能,使用更安全。
2、按钮采用按压式弹簧,操作手感轻盈,按钮按进去为上锁状态,弹出为解锁状态,外观清晰明了。
3、内外执手均配置双向扭簧,可直接应用于左右门而不需要调整方向,产品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按压式逃生门锁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展示了图1所示的按压式逃生门锁的外执手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展示了图1所示的按压式逃生门锁的内执手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4展示了图1所示的按压式逃生门锁的按钮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5展示了图4所示的按钮组件的凸轮的立体结构图;
图6展示了图4所示的按钮组件的按钮的立体结构图;
图7a展示了处于自由解锁状态的按压式逃生门锁的立体结构图,其中部分零件未展示,以清楚看到内部构造;
图7b展示了图7a所示的按压式逃生门锁的平面结构剖视图,展示了内执手、内执手转动架及按钮限位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7c展示了图7a所示的按压式逃生门锁的平面结构剖视图,展示了内执手转动架与按钮限位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8a展示了处于锁定状态的按压式逃生门锁的立体结构图,其中部分零件未展示,以清楚看到内部构造;
图8b展示了图8a所示的按压式逃生门锁的平面结构剖视图,展示了内执手、内执手转动架及按钮限位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8c展示了图8a所示的按压式逃生门锁的平面结构剖视图,展示了内执手转动架与按钮限位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9展示了借助内执手对处于锁定状态的按压式逃生门锁进行解锁的平面状态图,同时展示了内执手、内执手转动架及按钮限位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0a展示了借助钥匙从外执手一侧对处于锁定状态的按压式逃生门锁进行解锁的平面状态图,同时展示了内执手、内执手转动架及按钮限位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0b展示了借助钥匙从外执手一侧对处于锁定状态的按压式逃生门锁进行解锁的平面状态图,同时展示了内执手转动架与按钮限位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实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10b所示,一种按压式逃生门锁100包括:外执手组件10、内执手组件20、将所述外执手组件10与内执手组件20连接起来的锁芯组件30、设置在所述外执手组件10与内执手组件20之间并且与所述锁芯组件30连接的锁定组件40及设置在所述内执手组件20内的按钮组件50;其中:
所述内执手组件20包括:内执手22及设置在所述内执手22内的内执手转动架24;所述内执手22具有座体222,所述座体222内开设转动孔2222,其内壁侧面形成凸起部2224,其内壁顶面形成凹陷部2225;所述内执手转动架24的外壁侧面形成弧形卡槽242,所述弧形凹槽242具有位于上部的第一挡边2422及位于下部的第二挡边2424,所述内执手转动架24的外壁顶面形成容设槽244;所述凸起部2224位于所述弧形槽242内并且被限位于所述第一挡边2422与第二挡边2424之间;
所述锁芯组件30包括方形杆34及穿过所述方形杆34的扁尺36;
所述锁定组件40包括扣板42及锁壳44,所述锁壳44内设置可以伸入所述扣板42内或从扣板42内缩回的锁舌444,所述锁壳44内开设可与所述锁舌444联动的锁壳轴孔442;
所述按钮组件50包括弹性转动设置在所述内执手转动架24的容设孔244内的按钮限位件52、设置在所述内执手转动架24内并且位于所述按钮限位件52下方的凸轮54及设置在所述内执手转动架24内并且位于所述凸轮54外端面一侧的按钮56,所述按钮56与所述凸轮54之间设置压簧58;所述按钮限位件52具有杆体522,所述杆体522的一端形成朝上突出的第一球形卡块524,中间位置则形成朝下突出的第二球形卡块526,另一端形成朝下突出的倒钩528;所述凸轮54内部开设驱动孔542,顶部则形成限位缺口544;所述按钮56包括柱体56,其左侧顶部形成翘块564,所述翘块564包括平面部5642及位于所述平面部5642右侧并且与其衔接的斜坡部5644,所述柱体56中间顶部开设钩挂坑566;
所述方形杆34及扁尺36依次穿过所述外执手组件10及锁定组件40的锁壳轴孔442然后伸入所述内执手组件20的内执手转动架24内,所述扁尺36进一步穿过所述凸轮54的驱动孔542;
所述翘块564设置成插入所述容设槽244与所述按钮限位件52之间的空间,使得所述按钮限位件52相对于所述容设槽244翘起来,进而促使所述第一球形卡块524脱离所述凹陷部2225内,所述第二球形卡块526脱离所述限位缺口544。
图7a-7c展示了处于自由解锁状态的按压式逃生门锁的状态图。请一并参考图1到图7c,所谓自由状态是指:按钮56处于从内执手转动架24伸出的状态,或者是按钮56尚未被压缩卡入内执手转动架24内的转态。此时,凸起部2224位于弧形槽242的中段位置,按钮56的翘块564的平面部5642设置在容设槽244与按钮限位件52的倒钩528之间,从而将按钮限位件52翘起来,根据杠杆原理,当倒钩528被相对于容设槽242翘起来后,按钮限位件的另一端则必然反向运动,从而使得第一球形卡块524脱离与凹陷部2225的卡配,第二球形卡块526脱离与凸轮54的限位缺口544的卡配。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可以既可以从内执手开门锁也可以从外执手一侧开门锁。
比如,参考图9,当用户从内执手一侧开门锁时,其朝下转动内执手22,当内执手22相对于内执手转动架24转动一定角度后,内执手22的凸起部2224在弧形槽242内逐渐靠近第二挡边2424,并且最终两者抵靠在一起,然后当继续转动内执手22时,则内执手22带动内执手转动架24一起转动,从而导致扁尺36一起转动,而扁尺36的转动导致锁舌444从扣板42缩回,从而实现从内执手一侧解锁开门(同时参考图1)。
当用户从外执手一侧解锁开门时,同时参考图10a-10b,用户转动外执手,外执手转动时带动方形杆及扁尺一起转动,进而带动内执手转动架24相对于内执手22旋转,随着旋转的进行,凸起部2224与第一挡边2422接触并且抵靠在一起,从而当继续转动内执手转动架24时,内执手22也同步转动,从而导致扁尺36一起转动,而扁尺36的转动导致锁舌444从扣板42缩回,从而实现从外执手一侧解锁开门(同时参考图1)。
继续参考图8a-8c,其展示了处于锁定状态的门锁。如图所示(一并参考图4-6),当用户需要锁定门锁时,将按钮56推入座体222即可。具体过程为:随着推入动作的进行,倒钩528逐渐脱离平面部5642,然后倒钩528与斜坡部5644接触,由于斜坡部5644的几何特性,在扭簧53的下压作用下,倒钩528姿态逐渐降,根据杠杆原理,按钮限位件52的远离倒钩528的一端被翘起来,因此第一球形卡块524卡入凹陷部2225内,形成两者之间的卡配,类似地,第二球形卡块526也卡入凸轮54的限位缺口544内,从而也在两者之间形成类似的卡配。通过两种卡配结构,可以防止内执手转动架相对于内执手旋转,从而就无法带动扁尺转动而解锁。
同样,在锁定状态下,用户依然可以从外执手和内执手两侧开锁,其原理与上述类似,所不同的地方是,在锁定状态下开锁时,针对从内执手开锁的情况,需要转动内执手时首先克服第一球形卡块524与凹陷部2225之间的卡配,及第二球形卡块526与限位缺口544之间的卡配,当克服上述卡配后,在压簧58的作用下,按钮被局部弹出内执手之外,从而形成自由解锁状态;针对从外执手开锁的情况,需要用户将钥匙60插入锁芯组件30内,转动钥匙带动方形杆及扁尺一起转动,进而带动内执手转动架24相对于内执手22旋转,随着旋转的进行,凸起部2224与第一挡边2422接触并且抵靠在一起,从而当继续转动内执手转动架24时,内执手22也同步转动,从而导致扁尺36一起转动,而扁尺36的转动导致锁舌444从扣板42缩回,从而实现从外执手一侧解锁开门(同时参考图1)。当然,在从外执手开锁时,也首先需要在转动过程中克服上述两种卡配关系,才能在压簧58的作用下,按钮被局部弹出内执手之外,从而形成自由解锁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按钮与按钮限位件之间的互相作用关系以及按钮限位件与内执手及内执手转动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实现了简单快捷可靠的解锁开门功能,也就是说,用户只需要对按钮进行按压操作即可实现,因此提升了门锁的逃生功能。
总结来说: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1、采用室内侧按压按钮上锁外把手,上锁后室内侧只需下压把手即可解除锁定并开锁,即实现了一个动作开门,使门锁具备室内紧急逃生功能,使用更安全。
2、按钮采用按压式弹簧,操作手感轻盈,按钮按进去为上锁状态,弹出为解锁状态,外观清晰明了。
3、内外执手均配置双向扭簧,可直接应用于左右门而不需要调整方向,产品适用范围广。
优选地,所述外执手组件10包括外执手12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外执手12内部的外执手转动架14;所述锁芯组件30穿过所述外执手转动架14而进入内执手转动架24内。借助钥匙60插入锁芯组件30内并且旋转钥匙而可以实现从外部打开门锁。
优选地,所述内执手转动架24的容设槽244上开设第一枢孔246;所述按钮限位件52的杆体522上靠近所述第一球形卡块524的位置开设第二枢孔521;借助销轴51穿过第一枢孔246及第二枢孔521而将所述按钮限位件52转动安装在所述容设槽244内。
优选地,所述按钮组件50进一步包括扭簧53,所述扭簧53套设在所述销轴51的两端,并且弹性抵靠在所述按钮限位件52的杆体522的顶端,从而在弹性作用下,将所述按钮限位件52转动抵压在所述容设槽244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杆体522的另一端形成朝下突出的倒钩528;所述柱体56的中间顶部开设钩挂坑566;所述倒钩528可选择性卡入所述钩挂坑566内,从而确保整个按钮56处于伸入整个内执手转动架24内的状态,从而实现保持门锁解开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锁芯组件30还包括套头32,其穿设在所述扁尺36的左端。
优选地,所述外执手组件10还包括外执手装饰盖16,其扣合在所述外执手12的手柄外侧,以便起到美观作用。
类似地,所述内执手组件20还包括内执手装饰盖26,其扣合在所述内执手22的手柄外侧,以便起到美观作用。
优选地,所述内执手组件2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执手22的座体22的外侧端部的内执手底座28,其用于与设置在所述内执手22内的内执手转动架24配合定位。
优选地,所述扣板42为磁吸扣板42,所述锁壳44为磁性锁壳44,这样设置就可让锁舌444通过磁吸作用而稳定地吸附在所述扣板42内。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按压式逃生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执手组件、内执手组件、将所述外执手组件与内执手组件连接起来的锁芯组件、设置在所述外执手组件与内执手组件之间并且与所述锁芯组件连接的锁定组件及设置在所述内执手组件内的按钮组件;其中,
所述内执手组件包括:内执手及设置在所述内执手内的内执手转动架;所述内执手具有座体,所述座体内开设转动孔,其内壁侧面形成凸起部,其内壁顶面形成凹陷部;所述内执手转动架的外壁侧面形成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槽具有位于上部的第一挡边及位于下部的第二挡边,所述内执手转动架的外壁顶面形成容设槽;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弧形卡槽内并且被限位于所述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之间;
所述锁芯组件包括方形杆及穿过所述方形杆的扁尺;
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扣板及锁壳,所述锁壳内设置可以伸入所述扣板内或从扣板内缩回的锁舌,所述锁壳内开设可与所述锁舌联动的锁壳轴孔;
所述按钮组件包括弹性转动设置在所述内执手转动架的容设孔内的按钮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内执手转动架内并且位于所述按钮限位件下方的凸轮及设置在所述内执手转动架内并且位于所述凸轮外端面一侧的按钮,所述按钮与所述凸轮之间设置压簧;所述按钮限位件具有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形成朝上突出的第一球形卡块,中间位置则形成朝下突出的第二球形卡块,另一端形成朝下突出的倒钩;所述凸轮内部开设驱动孔,顶部则形成限位缺口;所述按钮包括柱体,其左侧顶部形成翘块,所述翘块包括平面部及位于所述平面部右侧并且与其衔接的斜坡部;
所述方形杆及扁尺依次穿过所述外执手组件及锁定组件的锁壳轴孔然后伸入所述内执手组件的内执手转动架内,所述扁尺进一步穿过所述凸轮的驱动孔;
所述翘块设置成插入所述容设槽与所述按钮限位件之间的空间,使得所述按钮限位件相对于所述容设槽翘起来,进而促使所述第一球形卡块脱离所述凹陷部内,所述第二球形卡块脱离所述限位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逃生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执手组件包括外执手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外执手内部的外执手转动架;所述锁芯组件穿过所述外执手转动架而进入内执手转动架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逃生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执手转动架的容设槽上开设第一枢孔;所述按钮限位件的杆体上靠近所述第一球形卡块的位置开设第二枢孔;借助销轴穿过第一枢孔及第二枢孔而将所述按钮限位件转动安装在所述容设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压式逃生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组件进一步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销轴的两端,并且弹性抵靠在所述按钮限位件的杆体的顶端,从而在弹性作用下,将所述按钮限位件转动抵压在所述容设槽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压式逃生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另一端形成朝下突出的倒钩;所述柱体的中间顶部开设钩挂坑;所述倒钩可选择性卡入所述钩挂坑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逃生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组件还包括套头,其穿设在所述扁尺的左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逃生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执手组件还包括外执手装饰盖,其扣合在所述外执手的手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逃生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执手组件还包括内执手装饰盖,其扣合在所述内执手的手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逃生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执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执手的座体的外侧端部的内执手底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逃生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板为磁吸扣板,所述锁壳为磁性锁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76223.8U CN220469621U (zh) | 2023-08-24 | 2023-08-24 | 一种按压式逃生门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76223.8U CN220469621U (zh) | 2023-08-24 | 2023-08-24 | 一种按压式逃生门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69621U true CN220469621U (zh) | 2024-02-09 |
Family
ID=89780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276223.8U Active CN220469621U (zh) | 2023-08-24 | 2023-08-24 | 一种按压式逃生门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69621U (zh) |
-
2023
- 2023-08-24 CN CN202322276223.8U patent/CN22046962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867466C (en) | Defeater latch handle | |
US7131299B1 (en) | Combination lock and padlock combination with opening warning device | |
US7117698B2 (en) | High security padlock construction | |
US8336930B2 (en) | Window sash latch | |
US6792778B1 (en) | Combination lock | |
US4440011A (en) | Lock position indicator | |
US5768926A (en) | Lock having an exterior door handle capable of a free turning movement | |
US6993943B1 (en) | Electric Padlock | |
US20060218981A1 (en) | Padlock | |
US20060226978A1 (en) | Automobile steering lock with an alarm | |
US6681609B1 (en) | Moveable element key and key handle and lock | |
CN220469621U (zh) | 一种按压式逃生门锁 | |
JPH05214860A (ja) | 非常開放装置を備えた錠 | |
US6026663A (en) | Long shackle padlock | |
US6397646B1 (en) | Door lock | |
US6536249B2 (en) | Lock device that may be locked automatically | |
US6352289B1 (en) | Lock apparatus for a door | |
GB2147046A (en) | Lockable window fastener | |
CN219894913U (zh) | 一种箱包和前盖的连接结构 | |
CN215409729U (zh) | 安全挂勾锁 | |
JP2562155Y2 (ja) | 施錠装置 | |
CN220130831U (zh) | 一种水瓶盖密码锁及具有该水瓶盖密码锁的水瓶 | |
CN216240178U (zh) | 一种防止幼儿开启的锁具 | |
CN115341814B (zh) | 磁性扣合装置 | |
CN221524502U (zh) | 一种按钮隐藏式拉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