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66843U - 新型灰仓吸排自动清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型灰仓吸排自动清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66843U CN220466843U CN202322103612.0U CN202322103612U CN220466843U CN 220466843 U CN220466843 U CN 220466843U CN 202322103612 U CN202322103612 U CN 202322103612U CN 220466843 U CN220466843 U CN 2204668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suction
- ash
- electric valve
- dischar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66 bui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 electric pow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72 metallu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618 particulate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灰仓吸排自动清堵装置,包括与灰仓连接的卸灰管,所述卸灰管的末端连接吸排管,所述卸灰管的折弯段连接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设有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二电动阀连接压缩气管,所述第二电动阀与卸灰管之间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所述卸灰管折弯段与吸排管之间设有安装在卸灰管上的第一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二压力变送器、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灰仓吸排车转运过程堵灰问题,实现无人值守智能吸排、自动清堵,本实用新型优化了灰仓吸排灰结构,提高了吸排效率,提高了智能化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灰仓吸排自动清堵装置,涉及灰仓卸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全国“超低排放”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冶金、建材、电力、化工、养殖、食品等各行业的颗粒物排放要求指标也在不断地完善变化。在众多行业中,由于实时政策推动的排放要求,许多企业实行密封转运,采用吸排车进行无泄漏转运,但是由灰仓到吸排车转运的过程中,积灰容易在管道造成“坨灰”,堵塞管道,吸排过程中经常需要人工对管道进行清灰,造成粉尘散落,进而导致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灰仓吸排自动清堵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新型灰仓吸排自动清堵装置,包括与灰仓连接的卸灰管,所述卸灰管的末端连接吸排管,所述卸灰管的折弯段连接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设有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二电动阀连接压缩气管,所述第二电动阀与卸灰管之间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所述卸灰管折弯段与吸排管之间设有安装在卸灰管上的第一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二压力变送器、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气管的前段设有呈“Ω”形状的管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和第二压力变送器设置在通气管“Ω”形状的管段的后段。
进一步的,所述“Ω”形状管段前侧连接与卸灰管连通的助吹管。
优选的,所述卸灰管与灰仓之间设有电动卸料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压力变送器检测卸灰管内压力情况,如果压力增加,说明存在管道堵塞的情况,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阀关闭,开启第二电动阀,通入压缩空气进入卸灰管及吸排管内,实现管道助吹,智能清堵,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吸排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灰仓吸排自动清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灰仓与卸灰管连接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灰仓与卸灰管连接的俯视图。
图中:1、卸灰管;2、吸排管;3、通气管;4、第一电动阀;5、第二电动阀;6、第二压力变送器;7、第一压力变送器;8、助吹管;9、电动卸料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新型灰仓吸排自动清堵装置,包括与灰仓连接的卸灰管1,所述卸灰管1的末端连接吸排管2,所述卸灰管1的折弯段连接连通大气的通气管3,所述通气管3上设有第一电动阀4和第二电动阀5,所述第二电动阀5连接与压缩气源连通的压缩气管,所述第二电动阀5与卸灰管4之间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6,所述卸灰管4折弯段与吸排管5之间设有安装在卸灰管4上的第一压力变送器7,所述卸灰管4与灰仓之间设有电动卸料器9,所述电动卸料器9、第一压力变送器7、第二压力变送器6、第一电动阀4和第二电动阀5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通气管3的前段设有呈“Ω”形状的管段,“Ω”形状管段前侧连接与卸灰管1连通的助吹管8,设置双进气口,避免吸排过程中回流。所述第一电动阀4、第二电动阀5和第二压力变送器6设置在通气管3“Ω”形状的管段的后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吸排车与吸排管2连通,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电动卸料器9及通往大气的第一电动阀4开启,吸排灰工作进行,卸灰管1上第一压力变送器7检测负压在正常范围则正常工作,如果吸排管2负压增加,则证明管道出现堵灰情况,控制器关闭通往大气的第一电动阀4并关闭电动卸料器9,控制接入压缩空气的第二电动阀门5开启,对管道堵灰进行助吹,第二压力变送器6检测显示为正压,第一压力变送器7检测压力与第二压力变送器6检测压力进行对比,第一压力变送器7和第二压力变送器6检测压力相同或者相近时,则证明清堵成功,则控制器关闭第二电动阀5,开启通往大气的第一电动阀4,开启电动卸料器9进行正常输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灰仓吸排车转运过程堵灰问题,实现无人值守智能吸排、自动清堵,本实用新型优化了灰仓吸排灰结构,提高了吸排效率,提高了智能化控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新型灰仓吸排自动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灰仓连接的卸灰管,所述卸灰管的末端连接吸排管,所述卸灰管的折弯段连接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设有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二电动阀连接压缩气管,所述第二电动阀与卸灰管之间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所述卸灰管折弯段与吸排管之间设有安装在卸灰管上的第一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二压力变送器、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灰仓吸排自动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前段设有呈“Ω”形状的管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灰仓吸排自动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和第二压力变送器设置在通气管“Ω”形状的管段的后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灰仓吸排自动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Ω”形状管段前侧连接与卸灰管连通的助吹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灰仓吸排自动清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灰管与灰仓之间设有电动卸料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03612.0U CN220466843U (zh) | 2023-08-06 | 2023-08-06 | 新型灰仓吸排自动清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03612.0U CN220466843U (zh) | 2023-08-06 | 2023-08-06 | 新型灰仓吸排自动清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66843U true CN220466843U (zh) | 2024-02-09 |
Family
ID=89777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103612.0U Active CN220466843U (zh) | 2023-08-06 | 2023-08-06 | 新型灰仓吸排自动清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66843U (zh) |
-
2023
- 2023-08-06 CN CN202322103612.0U patent/CN22046684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756356U (zh) | 自动控制物料散装机 | |
CN207169255U (zh) | 一种粉料投料装置的除尘系统 | |
CN206511662U (zh) | 浓相气力输送堵塞处理系统 | |
CN202528388U (zh) | 中央真空上料机 | |
CN105197598A (zh) | 真空提升机 | |
CN220466843U (zh) | 新型灰仓吸排自动清堵装置 | |
CN218560389U (zh) | 一种特种废物流化床焚烧炉配套的飞灰气力输送系统 | |
CN210543842U (zh) | 一种具有除尘袋检漏功能的袋式除尘器 | |
CN201470456U (zh) | 石子煤正压气力输送装置 | |
CN201746799U (zh) | 旋风真空吸尘扫路车 | |
CN201320501Y (zh) | 石子煤气动清洁装置 | |
CN218579040U (zh) | 一种称重式脉冲气力输送装置 | |
CN208886240U (zh) | 一种除尘管道卸灰孔 | |
CN209065045U (zh) | 一种气流粉体送料机 | |
CN204400179U (zh) | 颗粒物的提升传送装置 | |
CN220519170U (zh) | 一种厨余垃圾气力输送系统 | |
CN208652596U (zh) | 一种锅炉输灰系统 | |
CN216470913U (zh) | 一种用于多种粉料输送的旋转阀稀相气力输送系统 | |
CN218595524U (zh) | 一种环保智能投料系统 | |
CN221587250U (zh) | 一种除尘器输灰管道反吹排堵装置及除尘器 | |
CN205045500U (zh) | 真空提升机 | |
CN213801934U (zh) | 一种具有防堵塞功能的石子煤运输装置 | |
CN210197303U (zh) |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 | |
CN221030587U (zh) | 全自动气动清污泵 | |
CN213678896U (zh) | 一种真空上料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