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62458U - 一种手持式切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式切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62458U
CN220462458U CN202321938479.4U CN202321938479U CN220462458U CN 220462458 U CN220462458 U CN 220462458U CN 202321938479 U CN202321938479 U CN 202321938479U CN 220462458 U CN220462458 U CN 220462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hand
saw body
cutting device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384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涛
张文宇
柯亨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384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62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62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62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w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切割装置,包括壳体;锯体;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锯体;供电装置,用于为驱动装置供电;握把部,位于驱动装置和供电装置之间;安装部,位于驱动装置、供电装置和握把部之间;还包括设置于安装部底部的第一支撑部,以及设置于握把部底部的第二支撑部,两个支撑部的端部设置有支撑面;当手锯本体的横向放置时,两个支撑面适于和放置平面贴合,进而对手锯本体进行支撑;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支撑部,当手锯本体水平横向放置时,支撑部下端的支撑面会和放置平面贴合,这样可以对手锯本体进行稳定支撑,进而可以避免手锯本体和地面直接接触;另一方面,在进行拿取手锯本体时也会非常方便,提高手锯本体使用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式切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切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持式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切割装置中,迷你式手锯使一种常用的工具,迷你式手锯属于链锯的一种,链锯是一种依靠锯链上的L形刀片的线性运动来实现剪切的破坏性工具,其主要用于切割木材。根据链锯动力来源的不同可以将链锯分为汽油链锯、电动链锯、风动链锯和液压链锯等。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工人通过手持手柄,将锯链上的L形刀片对准并抵接待切割木材,即可完成切割任务。
现有技术中,对于电动式的链锯而言,在不使用时一般是将其放置在专用的工具箱内,其不能够稳定的放置在工作面上,因而在对于短暂的不使用情况下,若是放置在工具箱内就会比较麻烦,为此,提出一种可以进行稳定放置的手持式切割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进行稳定放置的手持式切割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持式切割装置,包括壳体;锯体;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锯体;供电装置,用于为所述驱动装置供电;握把部,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供电装置之间;安装部,位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和所述握把部之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部底部的第一支撑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握把部底部的第二支撑部,两个支撑部的端部设置有支撑面;当手锯本体的横向放置时,两个支撑面适于和放置平面贴合,进而对所述手锯本体进行支撑。
优选的,所述握把部包括把柄和位于把柄下方的连接部,所述把柄适于握持所述手持式切割装置,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底部,所述把柄和所述连接部形成一个D型或者平行四边形的封闭空间。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与所述壳体连通的管状通道,所述管状通道的横截面为四边形,所述管状通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用于防护碎屑的护板。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的链盖板,所述锯体和所述链盖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锯体和所述链盖板压紧程度的旋紧组件,所述旋紧组件包括旋钮座,所述旋钮座与设置在安装部上的螺杆螺纹配合,所述链盖板通过限位结构对所述旋钮座沿垂直于链盖板方向的移动进行锁定。
优选的,所述旋钮座具有与螺杆螺纹配合的连接套,所述链盖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套穿过的通孔;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套外侧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侧壁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卡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环状的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至少一个从所述通孔内侧壁向所述卡槽方向延伸的卡扣,所述卡扣在装配时位于所述卡槽内且与所述卡槽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卡扣包括竖直部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适于在装配时抵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竖直部在装配时呈受力靠近所述通孔内侧壁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锯体包括用于安装链锯的导板,所述导板的外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安装部的外部设置有一体化成型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有支撑部,当手锯本体水平横向放置时,支撑部下端的支撑面会和放置平面贴合,这样可以对手锯本体进行稳定支撑,进而可以避免手锯本体和地面直接接触;另一方面,在进行拿取手锯本体时也会非常方便,提高手锯本体使用的便捷性。
(2)通过设置有限位结构,使得链盖板通过限位结构的作用下进而可以对旋钮座沿垂直于链盖板方向进行锁定,即保持链盖板和旋钮座的相对位置,以便于在调整旋钮座位置时带动链盖板同步移动。而现有技术通常会在链盖板和旋钮座之间设置卡簧,来实现链盖板和旋钮座保持相对位置固定,然而该种方式在安装中由于要插入卡簧导致安装较为繁琐,相比该现有技术,而限位结构所包括的卡扣和卡槽的设置使安装更加方便,安装中仅需将连接套插入通孔内即可,省去了安装卡簧的步骤,使安装更加方便;另外,链盖板通过限位结构的作用下进而可以对旋钮座沿轴向的移动进行锁定,即可以防止旋钮座在震动作用下的松动,进而提高安装后的稳定性。
(3)通过设置有一体化成型在安装部上的定位柱,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安装部上挖个槽额外设置定位柱,此设计安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锯本体横放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链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旋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通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锯本体;101、锯体;1011、导板;1012、链锯;102、握把部;1021、把柄;1022、连接部;103、安装部;104、供电装置;2、支撑结构;201、第一支撑部;202、第二支撑部;3、放置平面;4、支撑面;5、旋紧组件;501、旋钮座;5011、连接套;502、旋钮扣;6、链盖板;7、螺杆;8、通孔;9、第二连接部;901、竖直部;902、凸起部;10、第一连接部;11、定位柱;12、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手持式切割装置,包括手锯本体1,手锯本体1包括安装用的壳体;锯体101;驱动装置(图中未画出),其可以驱动锯体101进行切割作业;供电装置104(一般为可充电的蓄电池),用于为驱动装置进行供电;握把部102,安装在驱动装置和供电装置104之间;安装部103,位于驱动装置、供电装置104和握把部102之间。
具体的,在手锯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结构2,在支撑结构2的下端部设置有支撑面4,当手锯本体1水平横向放置时,支撑结构2下端的支撑面4会和放置平面3贴合,这样可以对手锯本体1进行稳定支撑;而且此时手锯本体1后端的供电装置104和放置平面3也具有一定的间隔,在手锯本体1进行稳定放置时,手锯本体1与放置平面3也会具有一定的间隔,进而可以避免手锯本体1和放置平面3(比如地面)直接接触;另一方面,在进行拿取手锯本体1时也会非常方便,提高手锯本体1使用的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结构2包括第一支撑部201和第二支撑部202,第一支撑部201设置在安装部103的底部,第二支撑部202设置在握把部102的底端,通过对手锯本体1的两端进行支撑,稳定性较好;而且此时整个手锯本体1和放置平面3具有一定的间隔。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握把部102包括把柄1021和连接部1022。
具体的,把柄1021可以便于人们握持此切割装置,第二支撑部202设置在连接部1022的底端,把柄1021和连接部1022形成一个呈D型或者平行四边形的封闭空间。
当然,如图2所示,连接部1022还可以是和壳体连通的管状通道,此管状通道的横截面呈四边形结构,在管状通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而便于对装置进行通风散热。
可以理解的是,当锯体101在进行切割时,此时碎屑会四处飞溅;因此,此连接部1022可以用于防护碎屑的护板,进而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手锯本体1还包括设置在安装部103上的链盖板6,其作用就是对锯体101进行安装,在锯体101和链盖板6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锯体101和链盖板6压紧程度的旋紧组件5。
具体的,如图5所示,旋紧组件5包括旋钮座501,如图4所示,在安装部103上固定安装有和旋钮座501进行螺纹配合的螺杆7。
在进行安装时,首先将链盖板6置于安装部103的合适位置上,随后,旋钮座501可以穿过链盖板6并且和螺杆7进行螺纹配合,这样可以带动链盖板6对锯体101进行压紧固定,进而实现锯体101和安装部103之间固定连接,而且通过旋钮座501的拧松和拧紧,可以对锯体101的压紧程度进行调节。
另外,由于在锯体101和安装部103之间是通过螺纹配合进行安装的,我们都知道在手锯本体1在工作时会产生剧烈的震动,因此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旋钮座501可能会产生松动,进而对锯体101和安装部103两者之间安装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链盖板6和旋钮座501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可以防止旋钮座501在震动作用下的松动,进而提高安装后的稳定性;限位结构的设置,使得链盖板6通过限位结构的作用下进而可以对旋钮座501沿垂直于链盖板6方向进行锁定,即保持链盖板6和旋钮座501的相对位置,以便于在调整旋钮座501位置时带动链盖板6同步移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3所示,旋钮座501的底端具有和螺杆7螺纹配合的连接套5011,在链盖板6上开设有供连接套5011穿过的通孔8;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套5011外侧的第一连接部10,以及设置在通孔8内侧壁的第二连接部9,第一连接部10和第二连接部9两者之间卡接配合。
具体的,如图7所示,第一连接部10为环状的卡槽;如图8所示,第二连接部9为在通孔8内侧壁向卡槽方向延伸的卡扣,卡扣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在进行卡接配合时,卡扣位于卡槽内且和卡槽为相抵接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卡扣包括竖直部901和凸起部902;在进行卡接装配时,凸起部902会抵接在环形卡槽内,竖直部901在装配时会受力变形进而靠近通孔8内侧壁的状态,且凸起部902的靠近卡槽的上下两端都为斜面结构,这样防止卡槽和卡扣出现卡死的情况;竖直部901的设置是为了减少装配旋钮座501和链盖板6时对相应部位的磨损,由于竖直部901受力时会向通孔8内侧壁靠近,从而大幅度减少凸起部902和连接套5011外侧的磨损,同时竖直部901的设置使得安装更加流畅,提升了安装舒适度。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通常会在连接套5011外侧和通孔8内侧壁之间设置卡簧,用于实现链盖板6和旋钮座501保持相对位置固定,然而该种方式在安装中由于要插入卡簧导致安装较为繁琐,相比该现有技术,卡扣和卡槽的设置使安装更加方便,安装中仅需将连接套5011插入通孔8内即可,省去了安装卡簧的步骤,使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锯体101包括用于安装链锯1012的导板1011,锯体101就是通过导板1011还有旋紧组件5和链盖板6的配合作用下安装在安装部103上,而导板1011可以和安装部103之间通过定位结构进行配合安装。
定位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孔12和至少一个定位柱11,定位柱11和定位孔12卡接配合,而定位孔12和定位柱11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方式一:定位孔12设置在导板1011上,定位柱11设置在安装部103上(两者为一体化成型);现有方式是在安装部103上挖个槽额外设置定位柱11,比较麻烦。
方式二:定位孔12设置在安装部103上,定位柱11设置在导板1011上。
可以理解的是,方式一和方式二均能满足实际需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当定位孔12和定位柱11数量都采取一个时,由于锯体101的安装端是套接在螺杆7上,即导板1011是套在螺杆7上,这样配合定位孔12和定位柱11的作用下,具有两个定位点,还是可以实现导板1011的快速卡接配合安装;而且若是定位孔12和定位柱11的横截面采用非圆形的结构,比如三角形、矩形和椭圆形等,即导板1011卡接配合安装后,是不会相对于安装部103进行转动的,即此时就算不配合螺杆7的限位作用,也是可以对导板1011进行卡接配合。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定位孔12和定位柱11数量都优选采用两个,且相对于螺杆7呈对称分布,这样在保证导板1011安装稳定性的前提下,还能减少成本以及安装空间。
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旋紧组件5还包括旋钮扣502,在旋钮座501的上端可以设置有收纳槽,旋钮扣502安装在收纳槽内;当旋钮座501需要进行转动时,我们可以将旋钮扣502从收纳槽内竖起,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旋钮扣502带动旋钮座501进行转动,进而更加方便对旋钮座501用力进行旋转。
具体的,如图5所示,旋钮座501的上端呈一个圆形结构,旋钮扣502优选采用半环形结构,收纳槽采用和旋钮扣502相适配的半环形结构,旋钮扣502可以转动安装在收纳槽内;当旋钮座501不需要进行转动时,我们可以将旋钮扣502转动并隐藏收纳在收纳槽内,进而提高美观性,且旋钮扣502也不会占用空间。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手持式切割装置,包括:
壳体;
锯体;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锯体;
供电装置,用于为所述驱动装置供电;
握把部,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供电装置之间;
安装部,位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和所述握把部之间;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部底部的第一支撑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握把部底部的第二支撑部,两个支撑部的端部设置有支撑面;当手锯本体的横向放置时,两个支撑面适于和放置平面贴合,进而对所述手锯本体进行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部包括把柄和位于把柄下方的连接部,所述把柄适于握持所述手持式切割装置,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底部,所述把柄和所述连接部形成一个D型或者平行四边形的封闭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与所述壳体连通的管状通道,所述管状通道的横截面为四边形,所述管状通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用于防护碎屑的护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的链盖板,所述锯体和所述链盖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锯体和所述链盖板压紧程度的旋紧组件,所述旋紧组件包括旋钮座,所述旋钮座与设置在安装部上的螺杆螺纹配合,所述链盖板通过限位结构对所述旋钮座沿垂直于链盖板方向的移动进行锁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座具有与螺杆螺纹配合的连接套,所述链盖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套穿过的通孔;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套外侧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通孔内侧壁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卡接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环状的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至少一个从所述通孔内侧壁向所述卡槽方向延伸的卡扣,所述卡扣在装配时位于所述卡槽内且与所述卡槽相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竖直部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适于在装配时抵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竖直部在装配时呈受力靠近所述通孔内侧壁的状态。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体包括用于安装链锯的导板,所述导板的外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安装部的外部设置有一体化成型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相适配。
CN202321938479.4U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手持式切割装置 Active CN220462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8479.4U CN220462458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手持式切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8479.4U CN220462458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手持式切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62458U true CN220462458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73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38479.4U Active CN220462458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手持式切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624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5328B2 (en) Dust collector for a power tool
US4272889A (en) Portable saw
US7344054B2 (en) Power tool
US7752699B1 (en) Tubing preparation machine
US20020054491A1 (en) Lighting apparatus for tools
US20050072490A1 (en) Power tool support fixture
CA2974671C (en) Miter saw
CA2300711A1 (en) Plastic pipe cutter
US4048722A (en) Chain saw attachment
US5239758A (en) Hand drill powered mini chain saw
CN220462458U (zh) 一种手持式切割装置
US8539681B2 (en) Manually guided implement
US4281570A (en) Rotary blade power saw attachment
US4979306A (en) Power working machine
US4121336A (en) Combination power saw and chain saw and adapter
JP2000052259A (ja) バイス装置のフェンス
CN206185230U (zh) 一种手持切割机
CN213381372U (zh) 一种两用角向磨光机
EP1759796A1 (en) Jigsaw with a rotating handle
CN217597296U (zh) 一种具有附件携带功能的油锯
CN220427018U (zh) 一种曲线锯的刀具安装结构
CN106671030B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工具
CN210551834U (zh) 一种带有定位机构的木工手电锯
CN217991138U (zh) 一种电圆锯
CN219747787U (zh) 一种车轮电动螺丝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