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51616U - 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51616U
CN220451616U CN202321081624.1U CN202321081624U CN220451616U CN 220451616 U CN220451616 U CN 220451616U CN 202321081624 U CN202321081624 U CN 202321081624U CN 220451616 U CN220451616 U CN 220451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age plate
cam
double
lock
un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816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达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0816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51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51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51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包括锁舌、壳体、联动板、内凸轮和外凸轮,锁舌在外力作用下可相对壳体移动完成上锁和解锁过程;壳体内可直接或间接安装、定位或限位其他零部件,内凸轮和外凸轮以可相对壳体转动的方式固定在壳体上,内凸轮和外凸轮设有可与把手传动的结构或直接和把手固定到一起使得转动内把手或外把手可以转动相应的内凸轮或外凸轮。这样设计可以在机械锁上实现功能切换,可以从两侧把手开锁切换到单侧把手开锁,可以从内把手开锁切换到外把手开锁,可以在很多领域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锁开锁方式一般都是固定不变的,特别是通过把手开锁的锁体,如果设计为双开结构,那么内部和外部始终都是可以解锁的,如果是单开结构一般只有内侧的把手可以开门解锁,外侧一般都是固定死的不能转动也就无法解锁开门。
现有的电子锁一般外把手常规状态也是不能开门解锁的,如果切换到可以开锁的状态需要通过将电能转化为运动的机械能来实现状态的切换,如此成本较高,在断电情况下也会失效,也就是没有电无法开锁,或者使用钥匙开锁比较麻烦。
很多房间的内门常规状态一般不需要上锁,既内外双开比较方便使用,但家里来了外人,或者房间内的人需要一些私人空间,这个时候一般不希望外部的人随意进入,但避免一些小孩子把自己关在房间出现意外,又最好不要使用只能在内部打开的闩锁,这个时候需要兼容外部钥匙打开的方式,目前市面上基本没有能够实现以上功能的机械锁,电子锁虽然能够实现很多功能但成本较高一般不在房间内门使用,所以设计一款低成本的内外双开且可切换的机械锁具有很大的市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机械锁或磁吸机械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优化设计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包括锁舌、壳体、联动板、内凸轮和外凸轮,锁舌在外力作用下可相对壳体移动完成上锁和解锁过程;壳体内可直接或间接安装、定位或限位其他零部件,内凸轮和外凸轮以可相对壳体转动的方式固定在壳体上,内凸轮和外凸轮设有可与把手传动的结构或直接和把手固定到一起使得转动内把手或外把手可以转动相应的内凸轮或外凸轮;联动板可在轨道上相对壳体移动,联动板相对壳体至少设置三个位置分别为双开位置、单开位置和解锁位置且双开位置位于单开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联动板从双开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时联动板上一位置直接或间接与锁舌接触或联动使得锁舌在联动板作用下缩回完成解锁,内凸轮和外凸轮的外轮廓上都至少设有一个突出部位使得内凸轮和外凸轮相对壳体转动时突出部位可与处于双开位置的联动板上的第一突出部作用推动联动板从双开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当联动板处于单开位置时联动板上的第一突出部相对外凸轮和内凸轮发生移动改变彼此间的距离使得非开锁一侧的外凸轮转动到任意位置外凸轮上的突出部位与联动板上的第一突出部都不发生接触,但联动板处于单开位置时开锁一侧的内凸轮向解锁方向转动时内凸轮上的突出部位与联动板上的第二突出块接触可推动联动板移动到双开位置,此时进一步转动内凸轮可将联动板移动到解锁位置并间接作用在锁舌上使得锁舌解锁,内凸轮或外凸轮设有复位杆,复位杆从凸轮的转轴向外延伸形成可跟随凸轮转动直接或间接驱动联动板向与解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把手直接固定在凸轮上设计比较简单,可以直接通过把手转动凸轮,通过凸轮控制联动板移动,联动板移动到解锁位置可实现解锁,移动到单开位置只有一侧凸轮可以解锁,在双开位置两侧凸轮都可以解锁。
进一步地,联动板上设有可与锁舌作用的顶块且锁舌上设有相应作用的位置,联动板在单开位置到双开位置移动时顶块与锁舌不发生接触但联动板从双开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时顶块可推动锁舌解锁。这样直接通过联动板控制锁舌结构简单成本低,联动板移动方向可以与锁舌移动方向平行,如此可实现简单的直接传动。
进一步地,壳体上以可转动方式固定有联合转件,联合转件设有转动轴并从转动轴延伸出输入臂和输出臂且输入臂长度小于输出臂长度,联动板从单开位置移动到双开位置过程中联动板与联合转件不发生接触,联动板从双开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过程中联动板与联合转件的输入臂作用可推动联合转件转动使得输出臂与锁舌接触推动锁舌解锁。如此设计有杠杆放大的作用可以在联动板有较小的位移情况下推动锁舌移动较大的距离。
进一步地,联动板上的第二突出块可相对联动板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内凸轮和外凸轮位于相同的转动轴上且转动轴与前后方向的直线平行,第二突出块向后移动时位于后方的内凸轮转动时内凸轮的突出部位可与第二突出块接触推动第二突出块移动间接移动联动板但位于前方的外凸轮转动任意角度突出部位不与第二突出块接触,第二突出块向前移动时位于后方的内凸轮转动任意角度突出部位不与第二突出块接触但位于前方的外凸轮转动时外凸轮的突出部位可与第二突出块接触推动第二突出块移动间接移动联动板,联动板与第二突出块之间设有定位结构使得第二突出块相对联动板移动到卡止位置时可以确保在外力小于一定值时第二突出块不相对联动板移动。这样通过移动第二突出块可以实现内凸轮和外凸轮的功能切换,也就是内把手和外把手的开锁功能,可以确保一侧不需要任何条件直接通过把手快速开锁,也就可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功能。
进一步地,锁舌可在弹簧或磁力作用下完成上锁动作并依靠联动板或联合转件解锁。磁吸结构比较简单实用,弹簧结构则需要把锁舌设计一个斜面来辅助上锁。
进一步地,内凸轮和外凸轮设计为轴对称形状使得内凸轮和外凸轮可替换使用,内凸轮和外凸轮都设有复位杆,复位杆与弹性结构作用使得内凸轮或外凸轮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转动可使得弹性结构发生形变并在去除外力后内凸轮或外凸轮转动到初始位置,内凸轮和外凸轮同轴设有转片,转片与内凸轮和外凸轮独立转动相互之间没有影响,转片可受钥匙驱动发生转动,转片转动可驱动联动板在单开位置、双开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对称设计可以让内凸轮和外凸轮使用相同的零部件降低生产设计成本,转片可以实现普通钥匙解锁功能,如此可以应对不同使用场景。
进一步地,壳体前后两侧各设有两个弧形通孔或弧形滑槽,弧形通孔或弧形滑槽圆弧的圆心位于内凸轮和外凸轮的转轴上,弹性结构包括弧形壳、压缩弹簧和弧形块,压缩弹簧和弧形块可安装到弧形壳内且弧形块可在弧形壳内的弧形槽移动并挤压压缩弹簧,弧形壳和弧形块前后都设有凸块可安装到壳体的弧形通孔或弧形滑槽内使得弧形壳和弧形块可沿弧形通孔或弧形滑槽弧线移动,复位杆可安装到弧形壳和弧形块之间使得凸轮往上锁方向转动时可推动弧线壳移动并间接推动联动板向上锁方向移动且弧形块不发生移动但压缩弹簧被挤压,凸轮往解锁方向转动时弧线壳不发生移动弧形块移动并挤压压缩弹簧。这样可以确保无论把手正转还是反转在去除外力后都会在弹性结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由于需要正反转,且需要提供一侧的结构去推动联动板,所以至少一侧结构需要可以跟随凸轮转动,单侧转动会出现受力不平衡现象,对称设计可以使得两侧受力相同,所以两侧的结构都需要滑动或转动可以在受力上实现对称性,这样有很好的使用体验,不会出现一侧转动很轻松一侧转动很吃力的现象。
进一步地,壳体上设有可通过钥匙驱动的锁轮,锁轮上设有传动臂,锁轮顺时针转动可通过传动臂直接或间接驱动联动板往解锁方向移动,锁轮逆时针转动可通过传动臂直接或间接驱动联动板往上锁方向移动。这样可以在不同位置设计钥匙孔实现不同的开锁方式,可以和很多功能进一步融合,比如拓展为电子锁等功能。
进一步地,联动板上设有复位弹簧使得联动板从双开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时复位弹簧会发生弹性变形储存能量并在去除外力后复位弹簧可推动联动板从解锁位置移动到双开位置,联动板从单开位置移动到双开位置复位弹簧不发生形变。这样可以确保在没有外力作用下锁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上锁和解锁而不被联动板的位置限制,在复位弹簧作用下联动板不受外力时会从解锁位置移动到双开位置,如果需要联动板对锁舌进行限位,可以通过转动把手来实现解锁或卡位。
进一步地,联动板上设有弹簧座,弹簧座内设有弹簧且弹簧两端设有弹珠使得弹珠受挤压可向弹簧座内部移动,锁舌上设有反锁槽,联动板上相应位置设置反锁凸起,壳体对应位置设有反锁定位孔和解锁滑槽,联动板处于反锁位置时反锁凸起位于反锁槽内限制锁舌移动,弹珠位于反锁定位孔内,联动板从双开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时弹珠位于解锁滑槽内移动。解锁滑槽可设计成三角形使得往一侧滑动时阻力越来越大,既弹簧座有限位定位的功能,又可有一定复位功能,也可通过增加阻力来实现缓存功能。
这样设计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机械锁上实现功能切换,可以从两侧把手开锁切换到单侧把手开锁,可以从内把手开锁切换到外把手开锁,可以在把手上设置钥匙孔,也可以在其他位置设置钥匙孔,可以兼容电子锁设计,可以模块化生产,在一款锁体上通过组装或替换不同零部件实现不同的功能,这样对降低成本起到很好的效果,可以在很多领域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组装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无壳体单开位置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无壳体单开位置正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双开位置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双开位置凸轮转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联动板直接驱动锁舌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把手安装锁头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需要,在本文中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实施例,但应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只是示范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可以不同和替代形式实施。附图未必按照比例绘制,且某些特点可被夸大或缩小以示出特定构件的细节。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被理解为具有限制意义,而是仅作为代表性基础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同地采用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包括锁舌3、壳体2、联动板1、内凸轮4和外凸轮44,锁舌3在外力作用下可相对壳体2移动完成上锁和解锁过程;壳体2由金属钣金冲压而成,壳体2内可直接或间接安装、定位或限位其他零部件,壳体2可由内壳体21和外壳体22组装而成,内凸轮4和外凸轮44以可相对壳体2转动的方式固定在壳体2上,内凸轮4和外凸轮44设有可与把手6传动的方孔通过方形的内杆24或外杆25直接和把手6固定到一起使得转动内把手61或外把手62可以转动相应的内杆24或外杆25传动到内凸轮4或外凸轮44;外杆25中心设有通孔可供转动条53穿过,把手6通过固定20盘固定到锁体上联动板1上的轨道槽18可在轨道27上相对壳体2移动,联动板1相对壳体2至少设置三个位置分别为双开位置、单开位置和解锁位置且双开位置位于单开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联动板1从双开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时联动板1上一位置直接或间接与锁舌3接触或联动使得锁舌3在联动板1作用下缩回完成解锁,内凸轮4和外凸轮44的外轮廓上都至少设有一个突出部位41使得内凸轮4和外凸轮44相对壳体2转动时突出部位41可与处于双开位置的联动板1上的第一突出部11作用推动联动板1从双开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当联动板1处于单开位置时联动板1上的第一突出部11相对外凸轮44和内凸轮4发生移动改变彼此间的距离使得非开锁一侧的外凸轮44转动到任意位置外凸轮44上的突出部位41与联动板1上的第一突出部11都不发生接触,但联动板1处于单开位置时开锁一侧的内凸轮4向解锁方向转动时内凸轮4上的突出部位41与联动板1上的第二突出块12接触可推动联动板1移动到双开位置,既内凸轮4和外凸轮44之间的间隔可以容下第二突出块12使得第二突出块12不能同时与内凸轮4和外凸轮44都接触,此时进一步转动内凸轮4可将联动板1移动到解锁位置并间接作用在锁舌3上使得锁舌3解锁,内凸轮4或外凸轮44设有复位杆42,复位杆42可跟随凸轮转动直接或间接驱动联动板1向与解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壳体2上以可转动方式固定有联合转件7,联合转件7设有转动轴71并从转动轴71延伸出输入臂72和输出臂73且输入臂72长度小于输出臂73长度,联动板1从单开位置移动到双开位置过程中联动板1与联合转件7不发生接触,联动板1从双开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过程中联动板1解锁凸起74与联合转件7的输入臂72作用可推动联合转件7转动使得输出臂73与锁舌3接触推动锁舌3解锁。
如图1、图2、图3和图4图8所示,联动板1上的第二突出块12可相对联动板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联动板1上设有第一定位点15和第二定位点16,第二突出块12上下都设有弹簧孔13,弹簧孔内设有弹簧,弹簧上设有弹珠14与第一定位点15和第二定位点16匹配,内凸轮4和外凸轮44位于相同的转动轴71上且转动轴71与前后方向的直线平行,第二突出块12向后移动时位于后方的内凸轮4转动时内凸轮4的突出部位41可与第二突出块12接触推动第二突出块12移动间接移动联动板1但位于前方的外凸轮44转动任意角度突出部位41不与第二突出块12接触,第二突出块12向前移动时位于后方的内凸轮4转动任意角度突出部位41不与第二突出块12接触但位于前方的外凸轮44转动时外凸轮44的突出部位41可与第二突出块12接触推动第二突出块12移动间接移动联动板1,联动板1与第二突出块12之间设有定位结构使得第二突出块12相对联动板1移动到卡止位置时可以确保在外力小于一定值时第二突出块12不相对联动板1移动。
如图5所示,锁舌3设有圆孔31可固定弹簧。
如图2所示,锁盒32内可安装磁铁,锁舌3在磁力作用下完成上锁动作并依靠联动板1或联合转件7解锁。单开位置凸轮4的弧线延长不与第一突出部11接触或干涉可以确保凸轮4转动不与第一突出部11接触。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内凸轮4和外凸轮44设计为轴对称形状使得内凸轮4和外凸轮44可替换使用,内凸轮4和外凸轮44都设有复位杆42,复位杆42与弹性结构作用使得内凸轮4或外凸轮44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转动可使得弹性结构8发生形变并在去除外力后内凸轮4或外凸轮44转动到初始位置,内凸轮4和外凸轮44同轴设有转片5,转片5与内凸轮4和外凸轮44独立转动相互之间没有影响,转片5中间位置设有方孔51可受钥匙驱动发生转动,把手6上设有锁孔68,锁孔68内可安装锁头52,钥匙可驱动锁头52,锁头52驱动转动条53,转动条53再驱动转片5即可实现传动,转片5一侧设有与第二突出块12上设置的齿条46匹配的局部齿轮54使得转片5转动可驱动联动板1在单开位置、双开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壳体2前后两侧各设有两个弧形通孔23,弧形通孔23圆弧的圆心位于内凸轮4和外凸轮44的转轴45上,弹性结构8包括弧形壳81、压缩弹簧83和弧形块82,压缩弹簧83和弧形块82可安装到弧形壳81内且弧形块82可在弧形壳81内的弧形槽84移动并挤压压缩弹簧83,弧形壳81和弧形块82前后都设有凸块可安装到壳体2的弧形通孔23内使得弧形壳81和弧形块82可沿弧形通孔23弧线移动,复位杆42可安装到弧形壳81和弧形块82之间使得凸轮4往上锁方向转动时可推动弧形壳81移动并依靠凸块88与第二突出块12大顶位87间接推动联动板1向上锁方向移动且弧形块82不发生移动但压缩弹簧83被挤压,凸轮4往解锁方向转动时弧形壳81不发生移动弧形块82移动并挤压压缩弹簧83。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联动板1上设有复位弹簧使得联动板1从双开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时复位弹簧19会发生弹性变形储存能量并在去除外力后复位弹簧19可推动联动板1从解锁位置移动到双开位置,联动板1从单开位置移动到双开位置复位弹簧19不发生形变。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联动板1上设有弹簧座10,弹簧座10内设有弹簧且弹簧两端设有弹珠14使得弹珠14受挤压可向弹簧座10内部移动,锁舌3上设有反锁槽33,联动板1上相应位置设置反锁凸起34,壳体2对应位置设有反锁定位孔26和解锁滑槽28,联动板1处于反锁位置时反锁凸34起位于反锁槽33内限制锁舌3移动,弹珠14位于反锁定位孔26内,联动板1从双开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时弹珠14位于解锁滑槽28内移动。
如图7所示,联动板1上设有可与锁舌3作用的顶块39且锁舌3上设有相应作用的凸块38,联动板1在单开位置到双开位置移动时顶块与锁舌3不发生接触但联动板1从双开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时顶块的斜面37可推动锁舌3解锁。
如图5、图6所示,壳体2上设有可通过钥匙驱动的锁轮59,锁轮59上设有传动臂58,锁轮59顺时针转动可通过传动臂58直接驱动联动板1对应位置57往解锁方向移动,锁轮59逆时针转动可通过传动臂58驱动拨片56间接驱动联动板1往上锁方向移动。

Claims (10)

1.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包括锁舌、壳体、联动板、内凸轮和外凸轮,所述锁舌在外力作用下可相对壳体移动完成上锁和解锁过程;所述壳体内可直接或间接安装、定位或限位其他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凸轮和外凸轮以可相对壳体转动的方式固定在壳体上,所述内凸轮和外凸轮设有可与把手传动的结构或直接和把手固定到一起使得转动内把手或外把手可以转动相应的内凸轮或外凸轮;所述联动板可在轨道上相对壳体移动,所述联动板相对壳体至少设置三个位置分别为双开位置、单开位置和解锁位置且双开位置位于单开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所述联动板从双开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时所述联动板上一位置直接或间接与锁舌接触或联动使得锁舌在联动板作用下缩回完成解锁,所述内凸轮和外凸轮的外轮廓上都至少设有一个突出部位使得内凸轮和外凸轮相对壳体转动时突出部位可与处于双开位置的联动板上的第一突出部作用推动联动板从双开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当联动板处于单开位置时联动板上的第一突出部相对外凸轮和内凸轮发生移动改变彼此间的距离使得非开锁一侧的外凸轮转动到任意位置外凸轮上的突出部位与联动板上的第一突出部都不发生接触,但联动板处于单开位置时开锁一侧的内凸轮向解锁方向转动时内凸轮上的突出部位与联动板上的第二突出块接触可推动联动板移动到双开位置,此时进一步转动内凸轮可将联动板移动到解锁位置并间接作用在锁舌上使得锁舌解锁,所述内凸轮或外凸轮设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从凸轮的转轴向外延伸形成可跟随凸轮转动直接或间接驱动联动板向与解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板上设有可与锁舌作用的顶块且锁舌上设有相应作用的位置,所述联动板在单开位置到双开位置移动时顶块与锁舌不发生接触但联动板从双开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时顶块可推动锁舌解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以可转动方式固定有联合转件,所述联合转件设有转动轴并从转动轴延伸出输入臂和输出臂且输入臂长度小于输出臂长度,所述联动板从单开位置移动到双开位置过程中联动板与联合转件不发生接触,所述联动板从双开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过程中联动板与联合转件的输入臂作用可推动联合转件转动使得输出臂与锁舌接触推动锁舌解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板上的第二突出块可相对联动板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所述内凸轮和外凸轮位于相同的转动轴上且转动轴与前后方向的直线平行,所述第二突出块向后移动时位于后方的内凸轮转动时内凸轮的突出部位可与第二突出块接触推动第二突出块移动间接移动联动板但位于前方的外凸轮转动任意角度突出部位不与第二突出块接触,所述第二突出块向前移动时位于后方的内凸轮转动任意角度突出部位不与第二突出块接触但位于前方的外凸轮转动时外凸轮的突出部位可与第二突出块接触推动第二突出块移动间接移动联动板,所述联动板与第二突出块之间设有定位结构使得第二突出块相对联动板移动到卡止位置时可以确保在外力小于一定值时第二突出块不相对联动板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可在弹簧或磁力作用下完成上锁动作并依靠联动板或联合转件解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凸轮和外凸轮设计为轴对称形状使得内凸轮和外凸轮可替换使用,所述内凸轮和外凸轮都设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与弹性结构作用使得内凸轮或外凸轮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转动可使得弹性结构发生形变并在去除外力后内凸轮或外凸轮转动到初始位置,所述内凸轮和外凸轮同轴设有转片,所述转片与内凸轮和外凸轮独立转动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所述转片可受钥匙驱动发生转动,所述转片转动可驱动联动板在单开位置、双开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后两侧各设有两个弧形通孔或弧形滑槽,所述弧形通孔或弧形滑槽圆弧的圆心位于内凸轮和外凸轮的转轴上,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弧形壳、压缩弹簧和弧形块,所述压缩弹簧和弧形块可安装到弧形壳内且弧形块可在弧形壳内的弧形槽移动并挤压压缩弹簧,所述弧形壳和弧形块前后都设有凸块可安装到壳体的弧形通孔或弧形滑槽内使得弧形壳和弧形块可沿弧形通孔或弧形滑槽弧线移动,所述复位杆可安装到弧形壳和弧形块之间使得凸轮往上锁方向转动时可推动弧线壳移动并间接推动联动板向上锁方向移动且弧形块不发生移动但压缩弹簧被挤压,所述凸轮往解锁方向转动时弧线壳不发生移动弧形块移动并挤压压缩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可通过钥匙驱动的锁轮,所述锁轮上设有传动臂,所述锁轮顺时针转动可通过传动臂直接或间接驱动联动板往解锁方向移动,所述锁轮逆时针转动可通过传动臂直接或间接驱动联动板往上锁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或8所述的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板上设有复位弹簧使得联动板从双开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时复位弹簧会发生弹性变形储存能量并在去除外力后复位弹簧可推动联动板从解锁位置移动到双开位置,所述联动板从单开位置移动到双开位置复位弹簧不发生形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板上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内设有弹簧且弹簧两端设有弹珠使得弹珠受挤压可向弹簧座内部移动,所述锁舌上设有反锁槽,所述联动板上相应位置设置反锁凸起,所述壳体对应位置设有反锁定位孔和解锁滑槽,所述联动板处于反锁位置时反锁凸起位于反锁槽内限制锁舌移动,所述弹珠位于反锁定位孔内,所述联动板从双开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时弹珠位于解锁滑槽内移动。
CN202321081624.1U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 Active CN220451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1624.1U CN220451616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1624.1U CN220451616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51616U true CN220451616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32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81624.1U Active CN220451616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516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1284B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的防盗锁锁体
CN100414066C (zh) 一种由钥匙提供电源的微功耗电子锁具
CN108538657B (zh) 一种旋转式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的改良结构
CN108695082B (zh) 储能传动机构及使用该储能传动机构的旋转式开关操作装置
CN103075051A (zh) 防振开启电子锁及其防振方法
CN220451616U (zh) 一种单开双开可切换的锁体
CN201687287U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的防盗锁锁体
CN200985682Y (zh) 电子智能柜门锁
CN203050275U (zh) 防振开启电子锁
CN220451615U (zh) 一种把手上可插钥匙开锁的门锁
CN111075275B (zh) 一种智能门全自动锁体
CN113611553A (zh) 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CN210798508U (zh) 一种门锁及其联动式解锁机构
CN213477908U (zh) 一种机电锁离合控制装置
CN210714223U (zh) 一种铰链结构
CN107887198B (zh) 一种开关柜门体用联锁装置
CN220319329U (zh) 一种可紧急开锁的门锁
CN216015106U (zh) 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CN211287046U (zh) 一种手动和电动双开龙头锁
CN216015109U (zh)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CN211622982U (zh) 全自动锁体
CN210483288U (zh) 全自动锁体开关门装置
CN113643912A (zh)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CN217735169U (zh) 一种汽车自吸尾门锁
CN217106558U (zh) 一种门锁的锁芯驱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