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50926U - 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50926U
CN220450926U CN202321872579.1U CN202321872579U CN220450926U CN 220450926 U CN220450926 U CN 220450926U CN 202321872579 U CN202321872579 U CN 202321872579U CN 220450926 U CN220450926 U CN 220450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water
bearing capacity
barrel
ultimate bearing
shaped foun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7257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文兵
杨战
邱海荣
郎一鸣
李利飞
严维锋
李�根
施览玲
丁意达
马明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Shanghai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Shanghai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Shanghai Branch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232187257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50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50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50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该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水下旋进结构、承载主体框架、加载机构,所述水下旋进结构包括:螺旋杆、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杆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螺旋杆与所述承载主体框架链接的连接机构;所述承载主体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加载机构的承载部;所述框架本体的角部设置有与所述水下旋进结构配合的安装机构;所述加载机构与所述承载主体框架相连接,用于对桶形基础施加载荷。本申请能对已施工完成的树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能力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可进一步了解桶形基础的极限承载能力,可对理论计算数据进行修正。

Description

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水油气钻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海上油气勘探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块。但是有些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块的位置位于敏感区域(例如航道等),导致这个区块的油气开采须在水下进行开采,相应的,井口的位置也位于泥线位置。
水下井口一般采用水下喷射下入隔水导管或者吸力桩下入隔水导管。水下放置井口的情况包括:吸力桩负压下入,或者树下振动锤下放方法将井口下放至泥线位置。
对于已经做好的水下桶形基础能通过计算的方式对其承载能力进行计算,但是对其极限承载能力,目前还无法进行准确的测试。
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能对已施工完成的树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能力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可进一步了解桶形基础的极限承载能力,可对理论计算数据进行修正。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所述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水下旋进结构、承载主体框架、加载机构,所述水下旋进结构包括:螺旋杆、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杆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螺旋杆与所述承载主体框架链接的连接机构;所述承载主体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加载机构的承载部;所述框架本体的角部设置有与所述水下旋进结构配合的安装机构;所述加载机构与所述承载主体框架相连接,用于对桶形基础施加载荷。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杆包括纵长延伸的管状本体,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的外围的螺旋板,所述螺旋杆沿着轴向具有相对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底端设置有导向锥,靠近所述顶端的管段用于和所述连接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相配合。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提供旋转驱动力的液压马达,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螺旋杆传动配合。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杆在靠近所述顶端的位置设置有开槽,所述从动齿轮的内孔设置有键槽,所述螺旋杆的开槽与所述从动齿轮的键槽内设置有连接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螺旋杆同心设置,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最靠近所述顶端的位置,所述螺旋杆靠近所述顶端的位置设置有光杆段,所述光杆段具有靠近所述螺旋板的第一端和靠近所述从动齿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处设置有限位部,距离所述限位部预定距离设置有所述连接机构,所述预定距离为所述承载主体框架的高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锁紧半环、压紧环,所述光杆段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锁紧半环的凹槽部,所述锁紧半环的内表面设置有内凸结构,用于和所述凹槽部相匹配;所述压紧环压合在所述锁紧半环的外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主体框架整体呈三角形结构;所述三角形结构为箱式梁,所述三角形结构具有三个角部,所述角部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螺旋杆匹配的轴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环为法兰结构,所述法兰结构设置有第一法兰孔,所述角部位置还设置有与所述压紧环匹配的第二法兰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主体框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液压马达的支架,用于起吊的吊装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还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用于安装监测用的仪器仪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能对已施工完成的树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能力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可进一步了解桶形基础的极限承载能力,可对理论计算数据进行修正。测试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能力可以有效对桶形基础上部结构的稳定性作出更好的预估,对于整体结构寿命的计算也具有较为重要的依据。在同一区块作业时,此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可重复使用,可重复将不同规格或同一规格的桶形基础进行检测,通用性较强,可适用于同一范围之内的大批量极限承载力测试。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水下旋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螺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靠近螺旋杆顶端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水下旋进结构靠近螺旋杆顶端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水下旋进结构靠近螺旋杆顶端处的半剖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锁紧半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压紧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从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连接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主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液压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承载主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液压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在使用时步骤一对应的状态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在使用时步骤二对应的状态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在使用时步骤二对应的状态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在使用时步骤三对应的状态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在使用时步骤四对应的状态示意图。
本申请的附图标记:
1、水下旋进结构;
11、螺旋杆;110、管状本体;111、顶端;112、底端;113、开槽;114、限位部;115、凹槽部;116、导向锥;117、螺旋板;118、光杆段;
12、锁紧半环;121、内凸结构;
13、压紧环; 131、第一法兰孔;
14、从动齿轮; 141、键槽;
15、连接键;
16、主动齿轮;
17、液压马达;171、输出端;
18、螺栓;
2、承载主体框架;20、三角形结构;21、轴孔;22、第二法兰孔;23、支架;24、吊装部;25、承载面;
3、液压油缸;
4、支撑梁;
5、水下桶形基础;
6、泥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能对已施工完成的树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能力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可进一步了解桶形基础的极限承载能力,可对理论计算数据进行修正。测试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能力可以有效对桶形基础上部结构的稳定性作出更好的预估,对于整体结构寿命的计算也具有较为重要的依据。
请综合参阅图1至图14,本申请说明书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该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水下旋进结构1、承载主体框架2、加载机构,所述水下旋进结构1包括:螺旋杆11、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杆11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螺旋杆11与所述承载主体框架2链接的连接机构;所述承载主体框架2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加载机构的承载部;所述框架本体的角部设置有与所述水下旋进结构1配合的安装机构;所述加载机构与所述承载主体框架2相连接,用于对桶形基础施加载荷。
本申请说明书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主要包括:水下旋进结构1、承载主体框架2、加载机构,其能够对水下桶形基础5进行竖向加载;对水下桶形基础5极限承载力进行检测;水下桶形基础5加载过程中的沉降观测。
此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在水下进行作业时,可通过旋进的方式将整个结构固定在水底。此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具有对竖向桶形基础进行竖向加载的能力,可提供较大的载荷,可测试桶形基础的极限承载力。此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设计结构尺寸较大,可适应多种规格的水下桶形基础5。因为其可回收性及便利的实用性,可适用于现场批量作业,尤其是同区块同规格桶形基础的检测
以下将结合具体的附图和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结合参阅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其中,所述水下旋进结构1可以包括:螺旋杆11、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杆11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螺旋杆11与所述承载主体框架2链接的连接机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水下旋进结构1可以包括:螺旋杆11、锁紧半环12、压紧环13、从动齿轮14、连接键15、主动齿轮16、液压马达17、螺栓18。
其中,所述螺旋杆11包括纵长延伸的管状本体110,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110的外围的螺旋板117,所述螺旋杆11沿着轴向具有相对的顶端111和底端112,所述底端112设置有导向锥116,靠近所述顶端111的管段用于和所述连接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相配合。
螺旋杆11主要作用为:在下入过程中进行旋转,其螺旋板117结构可逐渐旋进泥层6,从而提供一定的抗拔力。
该螺旋杆11的主体结构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在该管状本体110的外围可以固定有螺旋板117。该螺旋板117具体可以为刚板,该主体结构可以为刚管,两者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相固定。当然,所述螺旋板117、主体结构的材料以及两者的固定方式,并不限于上述描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技术精髓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他的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主要包括:用于提供旋转驱动力的液压马达17,与所述液压马达17的输出端171相连接的主动齿轮16,与所述主动齿轮16啮合的从动齿轮14,所述从动齿轮14与所述螺旋杆11传动配合。
如图12所示,液压马达17的输出端171与主动齿轮16配合,为主动齿轮16提供动力,液压马达17留有液压连接口,可连接液压管线进行液压驱动。
如图11所示,主动齿轮16可以为直齿轮,其与从动齿轮14相配合为从动齿轮14提供动力,该主动齿轮16的内孔与液压马达17的输出端171相配合。
如图9所示,从动齿轮14可以为直齿轮结构,其内孔与螺旋杆11进行传动配合。具体的,所述螺旋杆11在靠近所述顶端111的位置设置有开槽113,所述从动齿轮14的内孔设置有键槽141,所述螺旋杆11的开槽113与所述从动齿轮14的键槽141内设置有连接键15。内孔的键槽141与连接键15进行配合,通过键连接从而达到从动齿轮14旋转带动螺旋杆11转动的目的。
如图10所示,该连接键15作为动力传输的连接件,主要用于连接从动齿轮14与螺旋杆11。具体的,该连接键15可以为平键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从动齿轮14与所述螺旋杆11同心设置,所述从动齿轮14设置在最靠近所述顶端111的位置,所述螺旋杆11靠近所述顶端111的位置设置有光杆段118,所述光杆段118具有靠近所述螺旋板117的第一端和靠近所述从动齿轮14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处设置有限位部114,距离所述限位部114预定距离设置有所述连接机构,所述预定距离为所述承载主体框架2的高度。
其中,在图示位置中,该光杆段118的第一端为相对的下端,该第二端为相对的上端。在该螺旋杆11靠近上端的位置其还设置有限位台阶用于对从动齿轮14进行限位。在靠近下端的位置可以设置有限位部114,用于对承载主体框架2的一侧进行限位。具体的该限位部114可以为在所述光杆段118设置的环状板结构,当然,所述限位部114的具体设置形式还可以为其他的形式,并不限于上述描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技术精髓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他的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均应涵盖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该限位部114与所述连接机构相配合用于对所述承载主体框架2进行限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机构可以主要包括:锁紧半环12和压紧环13,所述光杆段118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锁紧半环12的凹槽部115,所述锁紧半环12的内表面设置有内凸结构121,用于和所述凹槽部115相匹配;所述压紧环13压合在所述锁紧半环12的外围。所述连接机构还可以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压紧环13与所述承载主体框架2相连接。
如图7所示,其中,锁紧半环12可以为半圆形结构,每个水下旋进结构1具有两个半环。半环内表面设置有内凸结构121,内凸结构121与螺旋杆11上的凹槽部115相匹配,用于提供一个承载台阶。
如图8所示,压紧环13可以为法兰结构,用于将水下旋进机构固定在承载主体框架2上。该压紧环13的内孔与螺旋杆11、锁紧半环12进行配合。该压紧环13的环状本体上沿着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法兰孔131,该第一法兰孔131可以与承载主体框架2的第二法兰孔22可以通过连接件(例如,螺栓18)进行连接,防止锁紧半环12从水下旋进结构1上掉落脱开,从而将水下旋进结构1与承载主体框架2相连接。
该承载主体框架2主要作用为承受在压载过程中的反作用力,连接其他结构件,将反作用力导入泥层6中。
如图13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主体框架2整体呈三角形结构20;所述三角形结构20为箱式梁,所述三角形结构20具有三个角部,所述角部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螺旋杆11匹配的轴孔21。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主体框架可以为三角形结构20。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整体结构可以为三个支腿结构,即包括三套水下旋进结构1。三个支腿对应三个支撑点。当该主体框架为三角形结构20时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原材料,也可以避免类似四边形结构整体结构重心不平衡和浪费原材料的情况。该三角形结构20可以为箱式梁,该箱式梁可以通过工字钢与钢板拼接组合焊接而成,截面如图6所示,箱式梁具有非常好的抗弯性能,能很大程度上节省原材料,提高结构强度。如图6所示,该箱式梁可以由上下两层钢板与H型钢进行焊接组成。中间位置具有与液压油缸3相匹配的承载面25,三个角部位置设置有与螺旋杆11匹配的轴孔21。
当所述压紧环13为法兰结构时,所述角部位置还设置有与所述压紧环13匹配的第二法兰孔22。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主体框架2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液压马达17的支架23,用于起吊的吊装部24。
其中,如本申请说明书附图所示位置,所述第一表面为上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下表面。该第一表面具有安装液压马达17的支架23。此外,该第一表面上设置有吊装部24。该吊装部24的个数可以为三个,均匀分布在承载主体框架2的边部中心位置。
如图14所示,液压油缸3与承载主体框架2连接,液压油缸3端部伸出顶住水下桶形基础5上端,通过液压油缸3的两个接口连接液压管线至操作台,对液压油缸3进行加压从而达到对桶形基础施加载荷的目的,加载吨位的数值可以通过液压压力进行换算。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还包括支撑梁4,所述支撑梁4用于安装监测用的仪器仪表。
如图15所示,支撑梁4主要为梁式结构,底部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具体的,该支撑梁4底部接触面积主要以能够承载支撑梁4自重防止在泥面的沉降为目的,其具体数值本申请在此并不做特殊限定。该支撑梁4在使用时可以保持在泥面位置不下沉,从有可以安装仪器仪表监测水下桶形基础5沉降情况。在具体测试的过程中可以铺设两根支撑梁4。
利用本申请所述的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进行测试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如图16所示,桶形基础就位以后,在泥层6上表面放置两根支撑梁4,安装监测用仪器仪表。其中,该仪器仪表可以包括位移量表,用于监测在加载过程中桶形基础的沉降情况。
步骤2:如图17和图18所示,将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整体吊装入水,开通液压马达17连接管线使主动齿轮16带动从动齿轮14,从动齿轮14带动螺旋杆11转动,使螺旋杆11逐渐旋进至泥层6中。如遇到泥层6不均匀在下入过程中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出现歪斜,可对其中一个或者两个螺旋杆11停止旋进,只控制其中一个或者两个,从而使承载主体框架2保持一定的水平度。
步骤3:如图19所示,液压油缸3进行加压,液压油缸3进行伸出,顶在桶形基础上,通过液压压力反馈数据计算作用在桶形基础上的作用力。
步骤4:如图20所示,测试结束回收时,反向旋转液压马达17使得螺旋杆11反向旋转,从而将主承载框架上移,直至不在向上移动时停止,采用吊索具将整个装置取出,将支撑梁4取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为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及测量方法,主要目的是对已施工完成的树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能力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可进一步了解桶形基础的极限承载能力,可对理论计算数据进行修正。测试水下桶形基础5极限承载能力可以有效对桶形基础上部结构的稳定性作出更好的预估,对于整体结构寿命的计算也具有较为重要的依据。
在同一区块作业时,此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可重复使用,可重复将不同规格或同一规格的桶形基础进行检测,通用性较强,可适用于同一范围之内的大批量极限承载力测试。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能对已施工完成的树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能力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可进一步了解桶形基础的极限承载能力,可对理论计算数据进行修正。测试水下桶形基础5极限承载能力可以有效对桶形基础上部结构的稳定性作出更好的预估,对于整体结构寿命的计算也具有较为重要的依据。
在同一区块作业时,此装置可重复使用,可重复将不同规格或同一规格的桶形基础进行检测,通用性较强,可适用于同一范围之内的大批量极限承载力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说明书中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照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方式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水下旋进结构、承载主体框架、加载机构,
所述水下旋进结构包括:螺旋杆、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杆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螺旋杆与所述承载主体框架链接的连接机构;
所述承载主体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加载机构的承载部;所述框架本体的角部设置有与所述水下旋进结构配合的安装机构;
所述加载机构与所述承载主体框架相连接,用于对桶形基础施加载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包括纵长延伸的管状本体,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的外围的螺旋板,所述螺旋杆沿着轴向具有相对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底端设置有导向锥,靠近所述顶端的管段用于和所述连接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提供旋转驱动力的液压马达,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螺旋杆传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在靠近所述顶端的位置设置有开槽,所述从动齿轮的内孔设置有键槽,所述螺旋杆的开槽与所述从动齿轮的键槽内设置有连接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螺旋杆同心设置,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最靠近所述顶端的位置,所述螺旋杆靠近所述顶端的位置设置有光杆段,所述光杆段具有靠近所述螺旋板的第一端和靠近所述从动齿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处设置有限位部,距离所述限位部预定距离设置有所述连接机构,所述预定距离为所述承载主体框架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锁紧半环、压紧环,所述光杆段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锁紧半环的凹槽部,所述锁紧半环的内表面设置有内凸结构,用于和所述凹槽部相匹配;所述压紧环压合在所述锁紧半环的外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主体框架整体呈三角形结构;所述三角形结构为箱式梁,所述三角形结构具有三个角部,所述角部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螺旋杆匹配的轴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环为法兰结构,所述法兰结构设置有第一法兰孔,所述角部位置还设置有与所述压紧环匹配的第二法兰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主体框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液压马达的支架,用于起吊的吊装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还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用于安装监测用的仪器仪表。
CN202321872579.1U 2023-07-17 2023-07-17 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450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2579.1U CN220450926U (zh) 2023-07-17 2023-07-17 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2579.1U CN220450926U (zh) 2023-07-17 2023-07-17 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50926U true CN220450926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26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72579.1U Active CN220450926U (zh) 2023-07-17 2023-07-17 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50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9826B (zh) 深孔内土体压缩变形模量及强度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896712A (zh) 基桩自平衡深层平板载荷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10158669B (zh) 一种3000t级桩基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方法
CN214143845U (zh) 一种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便捷高效检测装置
CN111236327B (zh) 自平衡法检测用的荷载箱、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20450926U (zh) 水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检测装置
KR101856377B1 (ko) 파일의 복합 시험장비
CN105905720B (zh) 一种基于丝杆拉升式的电梯空载平衡系数检测装置
WO2024060380A1 (zh) 一种基于环形加载的旋转式摩擦系数测定方法及系统
WO2020073578A1 (zh) 立井提升主轴装置的承载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0117968A (zh) 一种4000t级桩基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方法
CN105780829A (zh) 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快速准确检测装置
CN109914490A (zh) 一种扩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12729796B (zh) Pdc钻头造斜率影响因素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211057887U (zh) 一种桩基抗拔静载试验装置
CN110847255B (zh) 一种桩基质量检测方法
CN112878386A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lng储罐隔震支座及更换方法
CN112211235A (zh) 一种钢管桩静轴向承载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3026830A (zh) 一种可复用的沉井施工期深层载荷试验设备
CN202595775U (zh) 一种外置式建筑基桩液压动力激振设备
CN212375847U (zh) 一种基坑逆作法钢构柱的定位平台
CN219219144U (zh) 一种桩孔沉渣厚度检测装置
CN219471039U (zh) 一种抗浮锚杆抗拔检测装置
CN215977409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lng储罐隔震支座
CN216999893U (zh) 一种任意受拉方向下抗拔桩模型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